桃源在何处

桃源何处在,觅踪康王谷――记九江一中地理组研学旅行(组图)

  中国江西网/九江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黄晓明、丁小菊报道:7月22日,正值“赤日及时过,清风无处寻”的大暑节气,但就是这酷暑烈日也挡不住作为九江市研学旅行学会发起单位的九江一中地理研学旅行,这次我们要去探寻一处远离城市喧嚣、清凉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位于庐山南景区西南部,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它又称康王谷,是庐山最长峡谷,全长约7.5公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

  早上8时,驱车前往桃花源景区之后,从集体朗诵《桃花源记》开始,我们一行人沿着河流往上行走。虽然花季已过,依然看到河流两岸郁郁葱葱的桃林,也有其他绿树间杂其间,众人又是一番想象,这十里桃林在花开时如何绚烂,风起时又是如何缤纷飘散。山谷的小河中流水潺潺,河流之上横着不少简陋的小桥,抬眼看山谷或山腰处,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民居。眼前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们恍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的梦中。

  见到桃花源里安居乐业的一派和谐风光,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美丽风光和地形特征,测量桃花源漂流的落差,并且沿途寻找庐山桃花源与书中桃花源相似的地点,比较源内和源外聚落分布和农业发展的差异。

  再往上走,就没有什么路了,但这也难不倒求真求质、不畏艰难的地理人,在几位资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追寻天下第一泉――谷帘泉,在荒草蔓藤中折回往复,直至泉边汲水,把玩名泉,我们观其色、品其味、叹其理,怡然自乐!

  中午12点左右,我们就餐村民俗餐馆,品味桃花源佳肴美味,如庐山“三石”、特色蔬菜等。并且还与当地村民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热烈地分析和探讨了庐山桃花源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

  地理教学不光在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要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我们的研学旅行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研学路线和方案,在实地考察和研学中又不断完善和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我们就是这样在研学的道路上不停探索、不断前行,寻找着地理教学的桃花源。(九江一中供图)

<article>
<section>
说到桃花,又想起《诗经·周南》的那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其意是桃树长得多么繁茂,花儿朵朵正灿烂。这位女子出嫁后,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这大概又是今人春三月折桃花祈求结桃花运的起源吧。&lt;/h3&gt;&lt;h3&gt;
桃花是美呀,美得艳而妖,美得媚而雅,因此当阳春三月之时,遇见桃花,心情自然开朗。可中国的文人们赋予桃花的无非是桃花运、桃花劫、桃色新闻之类的贬损。你看“四君子”(梅兰竹菊)轮不到它,“岁寒三友”(松竹梅)也没有他的影子。&lt;/h3&gt;&lt;h3&gt;
可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它的色彩,粉粉嫩嫩;你看它的形态,娇羞欲滴;你看它结的果子,形状可人,水分充足,味道甜美。难怪《西游记》中王母的“蟠桃会”成了好事之徒孙大圣流连的场所,这大概都是桃子惹的祸。&lt;/h3&gt;&lt;h3&gt;我想有桃花之地应该就是桃源吧,我心中憧憬着遇见桃花,遇见桃源。&lt;/h3&gt;&lt;h3&gt;&amp;nbsp;&lt;/h3&gt;&lt;h3&gt;
几年前到桂林旅游时遇见一景点叫“桃花源记”,那时正逢秋季,哪有桃花,于是所见的风景就是刻意营造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之景,先见一小洞,忽逢桃花林,当然是用塑料桃花扎在树枝上,如村姑穿上了旗袍,蹩脚的笑迎八方来客。名字叫桃花源,意境很刻板,游人太多,排队等候,少了宁静,没有“阡陌交通”,也无“鸡犬相闻”,这已了然不是我心灵深处的桃源。&lt;/h3&gt;&lt;h3&gt;
今年春天和友人到紫峰山赏桃花。&lt;/h3&gt;&lt;h3&gt;山路上桃花盛开,粉嫩的花瓣似在招手,桃花朵朵开,吸引无数的人,可惜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污臭,就有了喧闹。更甚的是山上明显在不久之前遭遇了火灾,树木枯死,一片荒痍。这也不是心目中可憩息的桃源。&lt;/h3&gt;&lt;h3&gt;
不是桃源,那就“逃之夭夭”吧。“逃”与“桃”同音,“兆”字表示数量超多,但还有一意,即事态的远景。“逃”指“逃跑得无影无终。”“桃”字从木从兆,意为“远方移来的果树。”原来不止音同,意义也通:远方来,跑得远。原来心灵深处还是割舍不尽一个桃源梦。&lt;/h3&gt;&lt;h3&gt; 现代人要找一处桃源是一日比一日困难了。&lt;/h3&gt;&lt;h3&gt;
现代人的快乐是到一个拥挤的包厢中,扯了嗓子的吼;是胡乱的到山中霸占土地开辟自己的房屋;是吃地沟油爆炒的海鲜;是永远重复着“砌长城”的麻将活动。物质是丰富了,可想要享有桃源的“怡然自乐”是很难很难了。&lt;/h3&gt;&lt;h3&gt;&amp;nbsp;&amp;nbsp;
如果想要遇见桃源,只能到书本中去寻找了。&lt;/h3&gt;&lt;h3&gt;&amp;nbsp;&amp;nbsp; 找寻杜甫的“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春光融融,懒困中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lt;/h3&gt;&lt;h3&gt;&amp;nbsp;&amp;nbsp;
或是找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回大地,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lt;/h3&gt;&lt;h3&gt;何处是桃源,固执的以为有桃花之地就是桃源,书本上的桃源。&lt;/h3&gt;&lt;h3&gt;
</section>
</artic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源地名的来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