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慧新零售是干什么的?


应用介绍应用截图相关版本网友评论下载地址
2265安卓网为您推荐:
  • 中燃慧生活慧零售用户端 v1.4.6 安卓版

创立于2017年底的瑞幸,是中国互联网和消费行业较具争议性的企业之一。招股书显示,瑞幸不到一年累计获得超过5.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29亿美元,成为国内成长较快的独角兽。

疯狂扩张,疯狂补贴、疯狂亏损、疯狂融资……瑞幸咖啡的“速溶”,是个疯狂的资本游戏,也是个典型的励志创业故事样本。

但好在,瑞幸咖啡无意对标星巴克,其与拼多多、蔚来等也不是一类公司,钱治亚更不是胡玮炜……瑞幸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瑞幸咖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截至收盘,瑞幸的市值达47.4亿美元。

创立于2017年底的瑞幸,是中国互联网和消费行业较具争议性的企业之一。招股书显示,瑞幸不到一年累计获得超过5.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29亿美元,成为国内成长较快的独角兽。

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已开设2370家直营门店;2019年计划新建门店2500家,要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较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在增长的同时,瑞幸亏损也在扩大。2018年,瑞幸咖啡营收为8.407亿元,净亏损为16.19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785亿元,净亏损为5.518亿元,是2018年一季度的四倍多。

对于巨额亏损,瑞幸CMO杨飞直言,“花8亿买到2000家直营店是一笔好生意,以后还会亏更多。”而拥趸者和质疑者都有不同的解读指标,但华尔街分析师希望能够独立判断。

翻看瑞幸的投资机构名单,却在神州租车找到了共性。瑞幸背后的主要投资方基本都跟神州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了解,瑞幸咖啡在2018年1月启动试运营,创始人为神州优车前COO钱治亚。公司成立之初即获得来自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的天使投资。

招股文件显示,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持股30.53%、CEO钱治亚持股19.68%,投资机构股东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分别持股11.9%和6.75%。

由前华平投资集团亚太区总裁黎辉创办的大钲资本对瑞幸出手十分阔气,从A轮、B轮总共投了将近1.8亿美金,上市前是瑞幸咖啡较大的外部机构投资人。

黎辉曾代表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投资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项目。2016年4月,黎辉加盟神州优车,出任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负责战略和资本运作,之后神州优车曾出资10亿元发起成立优车产业投资基金。

2018年,愉悦资本先后在A轮和B轮参投。愉悦资本刘二海说:“我和陆总是很熟,十几年了,但这钱是LP的钱啊,熟人再熟,他白拿我们家钱也不行。这是理性的投资行为。 ”

君联资本也曾参与瑞幸咖啡的A、B轮融资。这些机构股东中,君联资本、愉悦资本也都是神州优车的投资方,君联资本还是神州租车的早期投资机构。

“从2006年结识至今,十三年来双方积累了深厚的情谊和信任关系,君联资本一路支持和见证了神州租车团队的发展和成功。”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表示。

根据刘二海的描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哥几个攒局,而是一个横跨近十年的故事。“2008年时,在尼亚加拉瀑布跟陆总讨论神州租车的时候,他就带了一杯咖啡过来。聊完神州之后,他说咖啡的生意也不错,在加拿大没多少人喝星巴克,他这杯是加拿大的国民咖啡,又便宜又好喝。到了2017年下半年,他问我是不是还记得说过的咖啡,我说当然啊,这事就这样启动了。”

疯狂扩张,疯狂补贴、疯狂亏损、疯狂融资……瑞幸咖啡的“速溶”,是个疯狂的资本游戏,也是个典型的创业励志故事样本。

但好在,瑞幸咖啡无意对标星巴克,其与拼多多、蔚来等也不是一类公司,钱治亚更不是胡玮炜……瑞幸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大钲资本黎辉:瑞幸用技术手段对原有商业模式做了一次重塑

1.瑞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上市?

其实,瑞幸并没有选在这个时点上市,只是这个时点适合它上市。

第一,瑞幸作为一个消费品牌,上市会对其整个业务的拓展带来更好的助力。

第二,瑞幸团队与很多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做过交流。他们看重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面,也认可瑞幸的价值主张。对瑞幸过去一段时间在国内被炒作的问题,他们感觉并不是核心问题。

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让瑞幸做出了现阶段直接上市的决定。

大家也可能会问,现在资本市场环境这么不好,对市值会有什么影响?现在整个资本市场确实有很大的波动性,但一家好的公司,好的商业模式,投资人是能够看得清楚的。瑞幸虽然经历了中美贸易战,包括较近Uber上市破发了,但投资人对它热情高涨,这将会是一个成功的IPO。

瑞幸上市后,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延续以前的战略和打法,进一步占领市场,占领消费者心智。

2.瑞幸的底层商业逻辑是什么?

众多消费品中,我们选择了咖啡这个品类,咖啡为什么是一个好市场呢?

第一,它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与日、韩等相同消费趋向和文化背景的国家相比,中国人喝咖啡才刚刚开始。

第二,咖啡是一个非常高频的消费品类。大家每天可能都要喝,甚至喝很多杯,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

第三,它是供应链上比较标准化的产品,不管是咖啡豆还是运营商,都相对好切入。

3.从投资角度来讲,为什么我们选择了瑞幸?

较重要的是,瑞幸用技术的手段和互联网的方式,对原有行业的商业模式,从上游到下游做了一次重塑,让整个行业供应链效率能够提升。如果按照原有餐饮的老路走下去,其实没有这样革命性的力量,也不会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这是我们投资瑞幸较基本的逻辑。

传统咖啡店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传统咖啡店是通过线下比较好的选址或者大店来获客。

第二,每个店作为一个独立经营单位,必须要有店长、店员,客户进来下单、付款、完成交易。它是一个现场交易。

第三,它们对客户没有太多认知,会员体系也比较脆弱。

瑞幸在这些方面,跟传统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瑞幸的主要获客来源是线上,不是靠线下门店获客,这是根本的差异。瑞幸的这个特点,导致它在整个成本结构和效率上,跟传统餐饮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瑞幸的线下门店是用来履约的,用英文来讲叫Fulfillment。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门店经营单位,既不用去收单,也不用去收银,人力成本节约会带来很大的成本下降。

第三,像瑞幸这样的新零售,我们叫DTC(Direct  to  consumer),在瑞幸上的每一个客户都可以去直接触达,这和传统餐饮行业完全不一样。

以上三点会对瑞幸的商业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有租金成本优势。星巴克平均一杯咖啡的价格里,租金成本大概占1/3。瑞幸通过线上获客,线下门店履约,算下来每杯租金成本跟星巴克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第二,瑞幸线下所有的门店,不是成本和利润中心,只是用户的履约中心。通过技术平台打通前后端,流程可以被完全自动化和线上化,你只管把咖啡做好。这就让它在人工成本和供应链成本上,比现有咖啡店的模式要低很多。

这两块加起来,瑞幸的商业模式相比传统餐饮,已经实现了成本优势和效率提升,几乎只有星巴克所有成本加在一起的一半(按单杯来算)。

第三,在新的零售场景下,瑞幸现在大概有1600多万付费用户,未来3000万、5000万,甚至8000万中国城市里较年轻、较有活力的消费者,它都可以直接触达。

而且可以拿咖啡作为抓手,做爆款产品的交叉销售,如轻食、午餐、果汁等,就像一个货架可以不断去延伸。

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拿瑞幸去对标星巴克,但往后可以对标7-11,再往后还可以对标Costco,瑞幸也是通过供应链优势,给到会员一个非常优惠的产品服务。

你去看亚马逊,较开始也是通过书抓到一群消费者,后面再不断满足他们不同侧面的需求。瑞幸现在就是用咖啡这样一个非常高频的消费品,快速延展生活货架,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这是我们对瑞幸商业模式的看法。

4.星巴克之外,咖啡的另一种选择?

提到瑞幸,大家肯定会想到星巴克,星巴克在中国耕耘了很久,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那为什么瑞幸还可能起来?

其实星巴克一直强调的是第三空间概念,在那里享受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还有环境和氛围。但我们做消费者做访谈,发现70%消费者买了就走,只有30%消费者,是要享受这个环境。那对70%消费者而言,瑞幸就提供了咖啡的另一种选择。

首先,瑞幸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它的定位更年轻、时尚,也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价值主张。

第二,有很多年轻消费者,是从瑞幸才开始接触真正的现磨咖啡,瑞幸非常强地进入了他们的心智。瑞幸的客群现在大概是20岁-35岁,而星巴克的客群,基本是35岁以上。

本质上,它们的用户画像和价值主张不一样,相比于星巴克的客户,可能要享受那里的环境。很多年轻人也想喝咖啡,但因为价格太高或者不太方便,而没有选择消费。

瑞幸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时尚、年轻的价值主张。很多年轻人潜在的消费需求,就被瑞幸这样一个消费模式给唤醒了。

除了品牌,相比星巴克,瑞幸的产品也经常被大家讨论,评价不一。

首先,从产品质量来讲,瑞幸应该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因为它所有的供应商,也都是星巴克的供应商,不管是从咖啡、咖啡豆,还是轻食、奶品等,品质上不存在问题。

第二,瑞幸的口味可能确实不一样。但大家喝了星巴克以及其它咖啡,很大程度上是先入为主的。比如你喝第一杯咖啡是什么味道的,就觉得咖啡应该是这个味儿,跟第一次喝可乐一样。

星巴克的咖啡,也有很多人觉得不好喝,这是每一个人的Personal  taste,只是很多中国人被教育得喝星巴克,认为星巴克应该就是咖啡的味儿,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味儿的咖啡。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咖啡的味道,我觉得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主流的人群喝多了,它就成了主流,当瑞幸的店数和消费者每天的杯量,都超过星巴克的时候,很多人是第一次通过瑞幸喝现磨咖啡,那个时候他也许会觉得,除了瑞幸以外,其它咖啡的口味不是真正的咖啡。

所以要做好咖啡,核心还是三点:

第一,高品质,品质是可以被固化的,但口味本身没法固化,大家对口味的感受不一样;第二,高性价比;第三,高便利性。抓住这三点,其实就抓住用户。

5.瑞幸“烧钱”烧出了什么?

对于瑞幸,大家质疑较多的一点,是说它在烧钱。但“烧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其实我们要关心的,是钱到底是投去哪儿了?

第一,开新店和买设备。任何一个企业去买机器设备、厂房或者IP,大家都说这叫投资,为什么到了瑞幸这儿就变成烧钱了呢?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二,获取客户。星巴克进入市场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要付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的成本,瑞幸作为一个新品牌,肯定也要付出这样的成本。

第三,贴补用户,初期营销大家喝一杯送一杯,这块瑞幸补贴了不少。

我们拆开来看,实际上瑞幸花钱就是在做这几件事情:

第一是投资。投资根本上要看的,是单位成本下降得怎么样。瑞幸的单位成本下降得很快,从我们投它到现在,单杯成本已经下降了40%-50%,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从单杯成本来看,星巴克认为亏钱的价格,对瑞幸来说,可能只是不赚钱而已。随着瑞幸规模的扩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成本还会降低。但能够驾驭这种成长的团队,非常非常少有。

第二是做市场、拉新。瑞幸在招股书里有披露,早期的拉新成本,包括补贴、市场营销以及品牌宣传费用,平均下来一个新客成本是103元。现在是多少呢?16元。

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电商要拉一个新的付费用户,没有200元-300元成本下不来,但瑞幸只要16块钱。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拉新,而且这个成本还在持续下降。

补贴的比例也在下降,比如外送,这部分的占比已经从较早的80%以上,调整到现在的27.7%,北京、上海从原来35元起送,提高到了55元。

另一面,瑞幸客户留存率和活跃度却在不断上升,留存率从较早的2%提高到现在的20%-35%。这就是瑞幸在商业逻辑上发挥的优势。

其实这跟互联网电商的逻辑很像,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我在赚钱的情况下,横向可以延展产品线,在现有产品全部打平的基础上,不管再加什么产品,都是额外的利润。纵向还可以再在供应链上要效率和利润。只要客户在你这里,横向和纵向都可以发展。

我们看到,面对行业的这种变革,一些咖啡渠道也正在做调整,那较后会变得跟瑞幸一样吗?

像星巴克就在做外卖,但星巴克是以前卖30块,现在加8块钱外卖费用,它只不过是履约方式的一个变化,里面没有任何效率提升或者成本下降。

瑞幸和星巴克的差别,本质上不在于谁送不送外卖,而在于整个底层的商业逻辑就不一样。

瑞幸是前后一体化的系统,线上获客,线下履约,现在它的外卖占比只有27.7%,30%以上是大家自取。星巴克加不加外卖,或者门店做得再好,都还是一个传统的餐饮生意。因为二者在效率和成本结构上完全不一样。

便利店咖啡,更是另外一件事情。白领们上班拿一杯瑞幸咖啡,不会觉得掉价,跟你在学校拿一杯便利店咖啡,完全是两码事。

瑞幸是一个有品牌调性的咖啡,并不是廉价的替代品。很多年轻人喝瑞幸咖啡,是因为它比星巴克更加年轻和时尚。

但对于便利店咖啡来说,则完全不一样,如果要摆脱低价问题,是不是应该考虑重塑品牌?

一旦要开始重塑,那你的品牌、渠道网点、触达方式等各方面都要变,那你和重新做一个品牌有什么差别呢?现在的网点是不是还能为你所用都不一定,较后所谓的网点优势都是不存在的。这件事过去成不了,现在也很难。

6.为什么是陆正耀们?

大钲选择重仓瑞幸,除了以上所说的因素,我们较看重的还是瑞幸的团队,其实他们是神州租车陆正耀这群人。

我为什么看好他们来做这件事情呢?

第一,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汽车租赁公司的年报拿出来对比,你会发现神州租车是运营效率较高的。

运营效率怎么定义?租车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直接运营成本是多少,这里面包括了网点、人和车运营的效率,Hertz算是行业内的标杆,但它的直接运营成本超过了50%,神州租车是20%。

这种差距来自于,神州租车团队对技术的应用和运营效率的极大提升,并实现了对客户的直接触达和履约。瑞幸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它用小店和技术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履约成本,换言之就是直接运营成本。

第二,我认为在中国,他们是有能力做到像瑞幸这样业务模式、为数不多的几个团队,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的线下运营和管理能力。

当年神州租车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网点,包括一夜之间进入60多个城市,4万多台车同时上线。这不是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和团队能做到的。

瑞幸从开始创立,一年多时间开了2000多家店,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零售历史上都非常罕见。不管是整个服务规范水平,还是效率提升,他们都是能够把这个商业模式快速跑通的少数团队。

我们和瑞幸创始团队有很长时间的合作历史,并不作为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人参与,他们一直把我们当成了整个创业团队中的一部分。应该可以说,瑞幸咖啡从头到尾所有的事情,都有大钲资本的参与。

不管从较早商业模式的idea,到后面的逐步验证和落实,品牌为什么叫Luckin,怎么做成一体化的新业务体系,包括后面要不要去上市等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一起合作讨论的结果。

我们投资瑞幸时,核心的主张是要成为他们长期资本和长期心智的合作伙伴。什么是心智的合作伙伴?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做SoundingBoard,就像回音壁一样,大家互相之间所有问题和想法,都可以切磋和交流,持续推进。

在底层价值上,瑞幸团队是一个连续创业,非常有经验的团队。大钲的投资理念,就是要投资到一个靠谱的,能够建立起长期、持续护城河的商业模式里去。

现在市场上粗暴的声音很多,但不管对我们还是对瑞幸来讲,大家还是在踏踏实实做事。一个商业模式,我们必须从底层上能够去验证它,要确实能够带来效率提升,成本优化,以及客户体验的增强,我们才认为这个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2018年初,瑞幸开始开店之前,大钲团队跟他们已经工作了将近一年时间,数百个软件工程师,把整个底层的流程、程序全部都梳理了很多遍,以此为基础,再去迭代、优化,走到了现在的商业模式。

前期非常底层和基础的工作,造就了瑞幸今天的成功。这个成功背后是一个非常严谨的逻辑和处事方式,从投资人到创始团队,对每一个问题,都是从头到尾严谨地推理过来的。

瑞幸从创立走到今天上市,其实也验证了几点:

第一,要在新技术的环境下,去研究一个商业模式的本质,用新技术去重塑原来的商业逻辑。这种商业模式的重塑,还有很多创新机会,现在的创业者可以在里面寻找灵感。

第二,所有东西都不要虚头八脑,到较后一定要落到,能否带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体验改善。真正把这些东西反馈给消费者,消费者自然会来拥抱你。

第三,你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和进步,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经济下行,还是能够获得融资。

现在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线上线下结合,除了要把线上逻辑讲清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同时拥有线下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愉悦资本刘二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哥几个攒局

1.成立刚刚一年多的瑞幸为什么这么快去上市?

衡量快慢的指标并非是时间啊。做完今年4月18日BlackRock那一轮1.5亿美元的B+轮融资,瑞幸的估值是29亿美元。这个估值水准是一个很合适去上市的体量了。

IPO是把你的公司拿到公开市场上,如果公开市场接受你的模型、相信你的未来发展,那你就能发得出去。二级市场分析师在做投资决策前会去做很多调研,跟公司沟通数字,这是较关键的。你拿不出来数据,人家也不会搭理你的。他不会因为你营销广告做得好,或者你是谁谁谁就特别热情,那不可能。基本都要和分析师一对一聊,充分沟通之后再去下单。在这个市场里只有数据、价值这些客观的、中性的指标,没有所谓的“快”和“慢”。

2.也有说法称,这个时候去上市,是因为瑞幸没钱了?

这么说的人缺乏基本的常识。任何时候,没钱去融资都是糟糕的事情,我从来都是让我们的被投企业在有钱的时候去融资,没钱的时候你去融资,你在谈判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用脚都想得到的事。

3.为什么您认为瑞幸是中国新基础设施成熟的成果?

要喝到一杯瑞幸,不管是在店内,还是在店外,都是通过移动应用(APP)来下单,用户所有的数据都在平台上,这使得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千人千面、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瑞幸又是如何实现物流的呢?可以用户自提,也可以给用户配送。如果要实现配送,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是没办法实现的。另外,咖啡机上的物联网模块监测咖啡机运行状况,防止人为误操作,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这需要物联网支持。简单一杯咖啡,后面就有物联网、物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支撑。

我们其实看咖啡这个品类很久了,直到2018年,瑞幸咖啡创立才彻底引爆了这个市场,就是因为在这个时点上,中国的这些新基础设施成熟了。

4.去年好几只股票,开盘就跌破发行价,您作为投资人,有担心吗?

首先,我们的投资人都是长期投资人,短期内的股价涨跌不是我们的关注点。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跌破发行价。我认为这体现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进行互动。过去大约三、五年内,有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一级市场扩容。所谓一级市场扩容,就是大量资金在一级市场里投资,导致项目上市延后。像星巴克当年上市的市值才是2.7亿美金,现在星巴克值多少钱?接近1000亿美金。二级市场几乎收割了所有的增值,但Uber上市8百亿都让谁赚了?一级市场赚了,所以一级市场扩容是这几年的现象。但一级市场扩容导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就是定价的扭曲。有时候一级市场的后期融资估值甚至比IPO的价格还高,我们看到的就是IPO即破发,一级市场的人没赚到钱。

过去资本市场上10亿美金是一个分界线,能到10亿美金已经是算比较大的公司了,估值上,你不算是特别小盘股,现在居然上市都好几百亿美金,所以有很多人形成了惯性,认为在一级市场就应该到多少价钱去融资。所以导致瑞幸这样一个正常价值去上市的事情,反而大家在问“为什么这么快?”

当然,上市之后的要求也不一样,上市要求按季度发财报,公司必须更加透明,可预期性更强了,满足这些才敢去上市,否则上市也很难。还有一点,一级市场相对来讲,参与者比较少一点,二级市场你面对的投资人和融资机会更多,而且品牌宣传也会不一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关于上市这个事情,我觉得正在发生变化,也未必都得等到好几百亿,即使你们家值100亿也未必100亿再去上市,对不对?因为企业家会比较、投资人也会做选择,为什么老在一级市场做,原来一级市场特别猛,但太贵了,赚不了钱,去二级市场是必然选择,大家都会互相选择。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是我能看得到的。我认为后几年可能是一级市场要缩减,尤其是后期投资,二级市场也会继续上来。

5.这对创业公司意味着什么?

从估值角度来讲,可能几十亿美金,你就跑到二级市场也是可能的,你未必都得到几百亿美金才去。像Uber这种情况,那就是几百亿美金全呆在私募市场了,我认为这样的例子会少一些,那些以几百亿美金估值进去的后期投资人到了二级市场上没赚到钱,那他就不会继续呆在一级市场了,还不如到二级上买点股票呢,还有流动性啊。这肯定是资本流向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未来的可能的情形。

6.瑞幸为什么能够这么短时间做到几十亿美金?是因为打法激进吗?

我完全不认同“激进”的说法。高铁跑200公里你还嫌慢?拖拉机跑80公里就得散架了吧。不是我们快,是因为完全不是相同的物种。

第一点,开一个500-800平米店,房租得花多少钱?装修得多少钱?周期得有多长?中国这几年房地产高涨,你喝的这杯咖啡里得有多少房租钱?在合适的位置找到适宜开店的500-800平米的房子,难度得有多大?瑞幸的选址需求是不是好找点?每杯咖啡里分摊的房租成本是不是更低点?得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点,一家店的服务半径多大?如果是20公里,估计不大会有人跑20公里来喝咖啡的吗?周边1-2公里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对于传统咖啡店来说,店开了以后得慢慢熬个半年,大家知道你这家店了,然后销量逐渐上升、稳定。但瑞幸的店开业第一天就可以在app上搜到,还有很多店就直接开在办公室一楼,以互联网工具发展和传统的养店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因为他们慢就说是我们太快。

第三点,美国人平均收入是5000美金,一杯咖啡2-4个美金,一听可乐是1-2个美金,中国人均收入5000人民币,一杯咖啡30-40元人民币,一听可乐反倒也是1-2块钱。这是综合了汇率、购买力指数的比较,你觉得一杯咖啡在中国到底贵不贵呢?就购买力评价来说,咖啡本身就得是便宜的,只是到了中国因为房租,导致你这杯咖啡的成本结构改变了。当然,如果你买了咖啡坐在店里聊半天,这也可以,但大多数人还是买了就走的,这种情况下,你付那么多房租值吗?

这些原因构成了我所说的新基础设施。中国新基础设施使得一批新公司发展起来,新基础设施包含什么?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物流、云计算、中国制造,这些成了中国的新基础设施。

现在的连锁咖啡模式产生于工业时代。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时代的特点就是规模经济上来、采购成本降低。时代变化了、外部环境变化了,你不能还刻舟求剑,把上个时代当成金科玉律。

中国的产业界、企业家们已经走在了前面,开始大规模、高纵深的创新了。比如有些人认为摩拜还只是模式创新。其实你去美国、以色列看到的共享经济的自行车,这些无桩的品牌都是模仿摩拜啊。中国人的自信要建立起来,不要老被国外品牌收品牌税之后感觉还挺爽。

企业家已经在行动了,作为消费者、舆论不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旧年代,那是完全不行的。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你就只能永远拾人牙慧、跑不起来。你跟在别人后面学,做到顶级也不过是个微缩版,你的价值、增长怎么就比别人做得好?

我们作为创新公司,follow不是我们的目的,创造需求才是我们的使命。需求怎么创造出来呢?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老百姓喜欢,你就成了。怎么让老百姓喜欢呢?价格下来了,更方便了,品质还得不错、甚至更高。中国人喝咖啡的需求是被抑制了。行业转型到新的时代了,需求被释放,你停留在老时代就不行,所以转型是有痛苦的。

7.瑞幸可以称之为流量生意吗?

不是,不能简单叫流量,咱们有那么多线下店,还有那么多供应链,我们的生意光有流量不行,你还得有品质。瑞幸也不能叫O2O,O2O就是把Online流量导到线下就结束了,很多O2O都死光了。

我认为生意第一阶段是信息,第二个阶段是交易,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实际上是融合。你看蔚来汽车里面也有很多移动互联网的东西。蔚来是个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吗?不能这么讲,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在里头成为一部分,瑞幸也是,它已经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了,它并不是导流。

瑞幸就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应该叫“数据咖啡”比较准确。

8.瑞幸的门槛,到底是钱,还是技术,还是对市场的把握?

第一个肯定是品牌,你在行当里做久了之后,你会把品牌做起来。第二个是用户群,去年年底咱们有一千二百万的用户在网上活跃着用,还有你这么大一坨资产,这2000多家店不是那么容易开出来的。实际上,任何生意都很难说让别人永远不做,我认为这事不存在。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没人喜欢再往里走。我认为是这样,管理这么多的线下店,就算你有钱,你们家投资人有钱,你找人都不容易。钱没什么用,这世界上有很多钱。品牌、用户、管理能力、数据能力是门槛。

9.您投资的项目,摩拜、蔚来、瑞幸都是引起很大关注的项目。这一点您怎么看?

第一个,争议讨论说明没有共识,这是投资的正常现象;第二,这些争议讨论里有多少是理性的、建立在研究分析上的?又有多少是为了流量或者其他原因的?第三,你要问我较相信什么?还是实力。回击的不多武器就是你的业绩,理性的把数弄出来,一次一次地展示自己,尤其上市之后更简单,拿数来说话。

君联资本邵振兴:新零售领域拥有适合VC布局的特质

1.项目的投资时间、投资时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投资的概况?

 2018年6月和2019年1月,君联分别参与瑞幸咖啡的A轮和B轮融资。

2018年1月公司开始试运营,5月正式运营。2018年6月,君联资本参与A轮投资时,公司刚正式运营1个月,已经建立了顶级、优质的上游供应链体系,优化三种类型门店模式,搭建了基于门店和APP的新零售业态。当时已在13个一、二线城市开业店铺超500家,以快取店和厨房点为主,外卖占比更高。产品品类以咖啡饮品为主,同时上线了其他果汁饮品和轻食。

2019年1月,经过半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发展迅猛,B轮投资时,核心运营数据符合A轮决策时沟通时的规划。根据瑞幸咖啡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一共拥有2370家直营门店。根据利沙文(Frost & Sullivan)报告,截至2018年年底,从门店数量和销售咖啡的杯数这两个维度,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

2.君联资本对公司的投资理念,当时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来进行投资,看重了公司的哪些因素?

君联资本亦是其创始团队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的较早期投资人。从2006年结识至今,十三年来双方积累了深厚的情谊和信任关系,君联资本一路支持和见证了神州租车团队的发展和成功。

宏观上看,随着主力消费人群主体的改变和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品质化消费需求升级,愈发关注提升生活品质的精致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使得垂直细分的品类更受欢迎,如消费规模庞大的食品饮料。

行业上看,食品饮料在大消费或快消品领域中有足够的市场纵深,而咖啡在国内作为日常饮品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目前咖啡市场千亿级规模,无论从人均年饮用杯数、咖啡消费习惯、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结构、国民消费力等角度,对比咖啡消费发达国家,国内咖啡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当时君联团队调研了咖啡市场中的不同业态下的主要头部公司,如速溶咖啡、即饮咖啡、线下咖啡连锁、咖啡新零售业态、无人咖啡机等,综合考量,新零售领域拥有适合VC布局的特点:市场空间大、强资本推动、技术驱动提高效率、能形成马太效应。

以“内容+社交+KOL”为核心要素的移动互联网成熟发展为新兴消费品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品牌占领用户心智的路径发生改变,品牌塑造的过程缩短。同时新零售的线上线下基础设施搭建完毕,数据作为资产深度运用于营销推广、用户获取、店铺拓展、SKU管理等多个环节。

瑞幸咖啡为新零售咖啡业态,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法打造出职场咖啡调性,采用“线上APP+线下门店”运营模式,掌握精准用户数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无限场景的新零售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线下服务体验结合方式,挖掘行业增量需求,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多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表现:

第一,市场定位精准,覆盖10-30元空白市场,供应链优秀,品质出众。

第二,技术提高效率,不多一家全部依靠APP完成交付的餐饮类新零售企业,拥有较全的用户画像与数据,方便门店及公司的精细化运营与管理。

第三,基于移动互联网,低成本、大规模利用社交属性获取网络流量池,实现营销、产品、供应链的线上线下融合,充分体现了“内容+社交+KOL”的特点。

第四,同时产品品类拥有丰富的延展性:以咖啡为依托,围绕白领人群,从轻食到其他品类,均有可能覆盖,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第五,核心团队出自神州优车的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执行力。

第六,同时公司所服务的年轻时尚高消费力受众,与君联资本的其他已投公司如文娱内容、科技、新兴消费等领域公司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3.如何评价创始人及团队?

CEO钱治亚的规划和运营能力强,执行力强,通过神州租车和专车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验证。是神州租车的创始成员,跟着陆总打拼了十四年多,从经理、总监一直做到神州优车COO,并且负责公司市场运营事宜。作为COO,钱治亚“操盘”着整个集团的业务运营。在瑞幸咖啡的经营过程中,钱总重视运营和内部管理,关注门店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强调用户思维。

而瑞幸咖啡的核心团队,主要也从神州体系中孵化,在品牌、营销、线下拓展和门店运营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积累,同时也从外部引进了其余领域相应的资深高管,核心管理团队阵容齐整,具备强大的执行力、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团队一起构建了新零售业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选址、线上线下营销快速获客、线下迅速建店交付产品服务,创造了行业高速发展的奇迹。

4.投资后为公司做了哪些增值服务、投资后公司的变化、增长了多少?

投资后,君联资本积极保持与公司管理层的高效沟通,尽力为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如在跨界合作资源对接特别是君联其他已投项目、业务战略梳理、潜在投资机构介绍、供应链资源和渠道拓展资源的对接等。

5.怎么看公司未来的发展,上市对于公司较大的帮助是什么?

资金:通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瑞幸咖啡可以向全球的投资人展示公司商业模式、募集资金、获得更多的投资者支持。在资本层面,公司在Pre-IPO和IPO引入了更多具有战略背景的国际投资机构,包括全球粮食巨头路易达孚、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基金贝莱德等。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拥有更广泛的融资渠道,能有利于公司的业务跑得更快、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

品牌/营销:美国、欧洲、韩日等国家的咖啡消费市场更加成熟,公司通过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能在更大范围内打开品牌知名度,降低营销投入,建立中国头部的本土咖啡新零售的品牌高度和壁垒。

精细化运营管理:经历了2年不到的高速发展,公司已经在经营规模和品牌厚度有了一定的基础,登陆资本市场对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披露要求,将激励团队将更多精力转移到现有体系的精细化运营上,稳住基本盘,挖掘内生增长驱动力。

店铺与品类拓展:公司预计2019年将新开店铺,成为中国店铺数量较多的咖啡品牌。依托这些店铺,公司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品类拓展尝试。目前公司已经实现轻食、午餐沙拉等品类的扩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6.我们此公司的相关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标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是怎样做投资布局的?

君联资本聚焦新经济领域投资机会,创新消费是君联资本投资的重要根据地,在此领域君联资本已投资了拉夏贝尔(06116.HK)(603157.SH)、如涵电商(NASDAQ:RUHA)、Bilibili(NASDAQ:BILI)、一心堂(002727.SZ)、神州租车(00699.HK)、神州专车(NEEQ: 838006)、每日优鲜便利购、网易有道、爱库存、网综制作及艺人经纪公司哇唧唧哇、图书出版公司读客图书、国风音乐平台米漫传媒、国内头部泛音乐公司摩登天空等公司。

君联资本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政策驱严的背景下,文娱的投资两极分化。人群的迭代、商品向服务的升级,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结合等结构性调整,都将产生新的红利。

“内容+科技+变现”相互结合,将是未来的主战场。一是,较上游的内容,君联资本布局了:中国较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娱乐社区Bilibili、网综制作及艺人经纪公司哇唧唧哇、图书出版公司读客、国风音乐平台米漫传媒、国内头部泛音乐公司摩登天空等;

二是,内容+变现的结合领域,比如基于各大流量平台的KOL、IP、社交资产对消费决策的带动作用,君联资本布局了网红经纪公司如涵电商、互联网艺人经纪公司娱加娱乐、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潮牌INXX等;以及通过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新模式,在营销、交易、交付等环节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技术赋能提高效率和消费体验,拓展多层次消费场景的新零售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等项目。

三是,科技+变现的结合领域,君联资本投资了利用AI技术为服装行业提供选款相关数据服务的知衣科技。

【编者按】 当前,家居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变革,这场变革没有终局。无论企业要使用或寻找哪些招数,都需要明确一点:只有找到新方式、延长产业链、积极寻找发展契机,方能继续看见初升的太阳。

文章发于家居热线,经亿欧家居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2018风起云涌,家居江湖高手云集,战略特色各有千秋。逍遥派注重形象升级;恒山派低调严守;华山派内外兼修齐发力,崆峒派忙于内力丰富······

特点:轻灵飘逸、闲雅清隽,威力无穷,得其一则能在宇内所向披靡

家居江湖变幻莫测,消费市场在时代的推动下更迭,消费者对家居空间升级继而愈发重视,使得家居生产与服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慧亚-家居热线编辑部立于江湖之上,纵观家居天下,宛如观那山涧流水,知它日夜奔流,却又任它日夜奔流。

2018年,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一篇又一篇的新闻报道中,见证了各家居企业品牌之路的风起云涌。几乎在每一回合的采访中,慧亚-家居热线的编辑都能听到各路行业大咖提起关于品牌升级的话题。虽英雄所见略同,但却又各有千秋:

“要让品牌得到延伸,让各个品类能够均衡发展。”——欧派家居集团营销副总裁刘顺平

“定位收纳,重塑品牌形象。”——皮阿诺董事长马礼斌

“品牌升级,打造定制生活的产业链。”——沃格全屋定制营销总经理胡海军

 “成为高端科技定制专家是我们的品牌发展战略。”——诺贝尼董事长蔡华宝

家居品牌的VI形象升级、店面形象升级、开设展厅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打下基础。

2018年,家居企业品牌形象升级的招数也是各具特色:壹家壹品全新品牌家居体验馆展示了壹家壹品全屋定制全新VI形象,更加贴近了80、90后等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伊恋全屋定制将logo简化,突出意式艺术,在伊恋的展厅和产品中,千鸟格式的logo运用在地毯、窗帘上,随处可见,让人印象深刻;科凡新LOGO形象揭幕,同时也发布了科凡全新广告语“less is more 科凡不繁”,寓示着科凡定制对简单生活和新功能主义的推崇……的确,现如今许多品牌都找到了自己的调性,从理念出发,在形象上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而近两年来,墙布开始走向品牌化道路,注重品牌建设、渠道升级、产品多样化,不再停留于“无缝”上。很多做墙纸批发起家的经销商,纷纷转型做墙布专卖店,这其实也是形象升级的体现。

今年,大荧幕上的明星也都逐渐出现在家居品牌的海报上,走进了江湖人的视野。如易高旗下的柜猫家居携手香港影视明星应采儿、达斐丽签约当红花旦王珞丹、固诺家居与唐嫣举行形象代言签约仪式、雅琪诺签约佟丽娅、宏绣携手朱亚文、元龙签约关凌、爱漫时携手国民媳妇海清……

明星代言的确是企业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中的一条捷径,企业可借助明星的知名度快速成长,更快地让大众认识。

为了进一步壮大门派,定制家居企业纷纷采用加法模式进行大家居战略部署,逐渐向其他品类延伸,布局多元化家居产品。

自前几年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标杆品牌分支布局多品牌之后,今年志邦厨柜也升级为“志邦家居”,根据中高端助力消费群体推出志邦厨柜、志邦木门、法兰菲全屋定制等品牌,还针对一些刚需消费群体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新兴品牌“IK整体定制”。金牌厨柜在延伸出“桔家衣柜”后,又以客群配套切入市场,以同款、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四同策略”做开发、产品、营销和服务的系统建设。

为了打开新的细分市场,横向扩张产品品类,纵向俘获消费群体,多品牌战略亦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重大措施。在单品牌微利时代,多品牌的运作是企业进入新市场是规避风险的一大方式。

今年,许多家居企业陆续放出全国统一价信号。

红宝石墙布就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董事长刘德海先生表示,价格透明化才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而统一售价与折扣也是以消费者和市场作为导向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与此同时。雅绣刺绣墙布在今年也拓展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全面落实了“线上+线下”的全国统一价。

价格统一,对品牌的塑造将会是一次极大的提升,也会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感,但需要落实到位,真正做到让终端消费者有“价”可比,有“质”可依。

机遇是稍纵即逝的,家居品牌在江湖上若想拥有立身之地,不仅要使出浑身解数,还得定位坚定,专注产品品质的把控,才能做到“得其一,则能在宇内所向披靡”,真正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当中去。

特点:绵密严谨,长于守御,而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处突出杀着

醉卧沙场君莫笑,江湖恩怨自分晓。刀光剑影群英聚,绵里藏针定乾坤。

国家整体经济速度放缓,新零售冲击实体店,随着旧房改造以及各种利好政策,家居江湖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奈何家居品牌扎堆,行业乱象丛生,众多家居经销商面对宝山,却无从下手。

此时擅长整合武林资源,武功绵密严谨,招式出其不意的慧亚-家居热线客服部派下50多名女弟子,各个身怀绝技,深得其派真传,涉猎家居行业各大品类经销商。

第一回:初出茅庐试金石,江湖流派细细说

据了解,陶瓷卫浴、定制家居行业进入稳定期,品牌梯度架构已经形成,全国各大区域加盟商在稳定中布局,在木门、门窗、墙纸、智能锁、晾衣架开始着重发展一二线城市招商布局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战略布局三四线城市。

而近年正在崛起的门窗、智能锁、晾衣架等行业属于目前朝阳行业,整体在持续上升,但由于行业未稳定,规模未成熟,与陶瓷卫浴、定制家居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利润前景,无论是企业还是经销商都存在着无限的机会突破。

选择如此多,是瞄准已经稳步发展的品牌,还是选择正在崛起的朝阳行业品牌加盟?为此,不少想踏入家居的江湖人士往往难以抉择。但幸得有客服部弟子,全年乃至节假日也保持专业在线沟通的服务态度,让经销商得到详细的解答,真正为品牌商和经销商搭建合作平台。

据运营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10月,结合PC端+新媒体等全渠道,慧亚家居热线总经销商数量同比去年增长率为257%。其次,精准的经销商咨询量也有大幅度提高。衣柜咨询量增长了将近10倍;木门的增长率为90%;门窗的增长率为93%;墙纸墙布的增长率为30%。

再者,全渠道咨询数据的转化成果同比去年的增长率为113%,其中衣柜增长率为84%,木门增长率为74%,门窗增长率为148%,墙纸墙布增长率为131%。

第二回:鼠目寸光难成就,卧薪尝胆需谋略

目前经销商加盟模式作为家居企业终端销售的主要渠道,以点联动整体的销售渠道,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在企业寻求合适的经销商时,经销商也在观望行业的发展步伐以及潜在商机。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但是如何发挥好这个天性,经销商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界经营投资需谨慎。不少陶瓷卫浴、定制家居行业的经销商选择跨界经营,希望获取更长远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合适的行业就很重要,由于自身具备的资源条件突出,会吸引不少优质品牌企业的目光,在这时候就需要胆大心细,衡量好该行业的前景,以及多渠道、全方位了解这个行业和考察好品牌。

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是加盟优惠力度强劲的企业,越需要谨慎考察。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选择品牌,着重看中企业长远的发展政策,以及实际落地执行的政策。

第三回:黄金时代不易立,千秋大业用恒心

身陷市场竞争却仍是黄金时代的家居江湖,企业如何育商,才能与经销商不谋而合,成就千秋大业?育商,所含功夫不局限于为经销商做好宣传的头阵,更包含了专业而转化率高的培训大会以及店面升级等。

在整个家居行业中,衣柜的品牌在线上的活动宣传力度较大,比如在双11天猫成交排名中,索菲亚以8.1亿的销售额占据该行业的榜首。线上销售量越大,反而对线下开门店的经销商有益,特别是加盟品牌实行线上线下统一价政策的经销商,为何?因为除了线上销售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而沾光外,又可以带动线下销售的提升,提高进店体验购买率。

再者,墙纸招商培训会突破传统模式,像汇明提花墙布和其格窗帘于2017年底就已联手召开招商培训会,这种联合模式在家居其他领域实属罕见。既可为经销商提供多品类经营机会,又可缩短选品牌的时间,还可以为品牌商节省招商精力,一举三得!

当然,最为显著的是门店升级,一个普通的门店长期以往都是一成不变,或跟不上市场审美的发展需求,最终会被后起之秀替代。这一点,不少企业做得倒是出色,如索菲亚、TATA木门选择将一些传统的门店升级为智慧门店。

金庸在《笑傲江湖》提到,“江湖上的事,名头占了两成,功夫占了两成,余下的六成,却要靠黑白两道的朋友们赏脸了。”家居行业江湖亦是如此,要想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靠自己辨识占两成,靠企业解说占两成,剩下的六成则要看其他平台的引荐以及经销商圈的口碑相传。

特点:奇拔峻秀,高远绝伦,招式处处透着“正合奇胜,险中求胜”的意境

在我们的慧亚-家居热线成员中,销售部正如金庸大师笔下的华山派一般,不仅形成了绝妙的销售技巧,更好地服务于家居江湖中的企业,还越发了解家居江湖的发展,与企业共同探讨。

销售的出差很频繁,因此,我们在公司里会经常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去哪儿了?他们可能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上,或者是在行业大会上,看各家企业如何放出大招以应江湖风云。

建设新工厂,打通任督二脉

建设新工厂能够有效、有序、专业化、标准化地提高生产,或是家居企业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之一。在家居江湖中,已有高手陆续使出这一招。比如今年,森鹰窗业双城三期工厂的奠基,表明森鹰哈尔滨制造基地的产能将得到有效扩充。当下,在江湖中传得沸沸扬扬的一词少不了“智能”,建设智能制造工厂更能让企业如虎添翼,不仅提高标准化生产,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生产失误率等。顶立斥资建设山东智能化柔性智造工厂并在顶立20周年庆典上正式启动,山东智能制造工厂建成后年产量能够达到32万吨环保水性、热熔、聚氨酯胶粘剂。这意味着顶立在生产端进一步完善,为顶立品牌的战略目标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家居企业也开始在工业4.0方面发力,设想智能化无人工厂。2018年,亚丹家居开展了亚丹“智能工厂”的建设实践,对广州和荆州两个工厂进行全线升级调整,建立智能工厂“五层架构”规划,即基础设施层、智能装备层、智能产线层、智能车间层、工厂管控层。

科技的进步突破想象,家居企业通过引进科技、智能设备,快速向工业智造转变。未来是怎样的?笔者认为唯有在当下勤加“修炼”,才能足够强大一直走下去。

营销升级,发力终端消费

时代瞬息万变,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做出创新,是进步的阶梯,或能取得巨大的效果。劳卡独创“1+N”营销模式,即以1个旗舰店为中心,周边开设N个窗口店,将客户引流到旗舰店,从而扩大资源引流。今年,劳卡通过升级N店展厅形象及服务,进一步深化“1+N”营销模式,为经销商造势,实现定制行业的“超车”。

提到家居江湖中的门店经营新招式,TATA木门也是代表之一。今年九月,TATA木门的智慧门店落地杭州,实现既能买木门又能读书。首先,静下来读书是大多数年轻人所追求的一件事,这一门店的推出势必为TATA吸引大批流量。其次,智慧门店是新零售背景下的产物,利用人脸识别、扫码下单、AR/VR技术等,开启体验式营销。

家居企业抓住消费者关注的内容与所需,升级营销模式,让消费者满意,消费得放心。江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在众多家居品类行业中,定制家居的发展模式已经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欧派家居提出“大家居”战略,不仅仅是着眼于单纯的一站式拎包入住的模式,而是通过多品类的经营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尚品宅配更是提出“整装云”的发展战略,以大数据作为发展基础,联合整个家居行业多品牌进行合作,推出全新时代的全屋定制。在其他行业摸索发展新模式的阶段,定制家居已经以其成熟的步伐领先一步进行全新的发展了。

墙纸行业早前被看好,在两三年前,行业整体崛起,市场红利爆发,招商力度强劲,品牌雄起,但是由于行业缺乏规范,导致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严重,甚至一些企业为求赚钱,不顾同行生死,压低价格,最终整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度萎靡不振。如今墙纸行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稳定,开始复兴起来,但是很多企业仍然缺乏品牌意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清醒地认知行业的缺点,这个行业将会再度面临发展危机。而近期墙纸行业动作频频,签约代言人、进行经销商培训会议等,说明了墙纸行业正在进行产品与品牌意识的结合,力求促进整体行业的发展。

家居江湖,高手云集。江湖大事小事,销售都需要作了解,方能与江湖高手们研讨,为高手们带去更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寻求到发展思路。江湖高手的情况,销售也需掌握,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强效的服务。

特点: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如今,家居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变革,企业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延长产业链,寻找发展契机。当传统线下营销模式受到冲击,红利逐渐减退,人们想要寻找新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家居行业由此铺陈开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家居人若无好好理顺,如何能在2019年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

因而,作为崆峒派的策划部,既然是集众家之所长,实打实做事,本就脱离不了关注行业风云变化,与行业各路人士进行切磋。

新版网站上线VS智慧零售

在数据化的风口,许多企业还在“门外”徘徊之时,尚品宅配已经进行智慧门店的打造,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通过大数据以及互联网信息,让消费者进入到店面后,通过面部识别获取用户资料,通过大数据赋能到终端,让代理商、加盟商在终端更精准地为消费者服务,从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红利。

这场“智慧”的比拼,连家居卖场、互联网企业也来凑热闹——红星美凯龙&腾讯联合推出了IMP全球家居智慧营销平台。所谓的IMP,是一个智慧营销流量场,且连接商品、技术、内容、数据、媒体、服务等营销生态元素的平台。

恰逢行业探索时,崆峒派又怎能错过?集慧亚传媒各派别的智慧,策划了慧亚-家居热线新版网站,并于今年上线。

在整个家居市场中,不少企业正在做产品细分品牌的投资,如大自然家居收购Wellmann进军高端橱柜市场、百得胜收购定制软体品牌雅露斯。而区别于收购,有的企业采用代工、合作的方式来拓展品牌产品品类线,其中通过合作方式的是润成创展,携手合众君来发展智能装甲门。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发挥了产品优势最大化,也能为经销商带来更多的选择。

如此一来,崆峒派就不能闲,要不然内功如何得以日益增长?因此,新版网站上线后,策划分站上线,涵盖顶墙定制、地板、智能锁、晾衣架分站。

工艺突破在整个家居行业中是核心竞争力加强的表现,其中良木道最有魅力的是R7无缝整焊技术,荣获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特点是门窗框、扇、中柱全部进行整体焊接,解决了防水与门窗组角缝隙与高低差的问题。同时,专利还保护了3-15mm窗扇圆角。

皇派门窗也推出了35分贝高端隔音门窗,虽然在木门行业中,早已有企业推出了这个概念,如TATA木门、广千木门,但是在门窗行业中能够做到35分贝隔音效果,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而我们都知道每年的展会很多,如何在众多的参展品牌中快速找到心仪的品牌加盟,或者是快速查找品牌的相关信息?慧亚-家居热线特意为经销商倾力打造一款逛展查找工具——“智能逛展”,这其中也离不开崆峒派——策划部背后的默默付出。

经销商大调查VS家居倒闭

好来屋厨柜、诚丰家具、重庆家博士破产,苹果装饰及其子品牌柠檬树、泥巴公社相继关停,一号家居网、我爱我家网遭遇危机,北京美得你倒闭……

家居行业的倒闭虽然不是今年所关注的重点,但倒闭之后,经销商的事业如何继续?消费者的权益如何维护?供应链的发展如何延续?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引起消费者对品牌信赖度的思考、经销商对品牌商的选择性的迟疑、品牌商对招商的规划调整等。

在茫茫的家居江湖中,如何识别有潜力、值得信赖、投资的品牌?策划部认为每个阶段都要让这些问题得以解答,因此每年都会策划衣柜、门窗、墙纸、木门经销商大调查,而今年则加入了智能锁和智能家居行业。

特辑、特刊VS双11成绩单

今年的双11,阿里史诗级的2135亿元,京东将1598亿元收入囊中,据网易数据统计,2018年双十一家居成交过亿品牌超过43个,互联网营销尽显优势。但今年我们关注的点不在成绩数字有多高,不在分秒的变化中突破多少,而是关注家居品牌在哪个领域成绩最好、成绩突破背后的故事等。比如,有人关注门窗行业,今年森鹰门窗突破七千万,而在前几届的双11成绩单中鲜有看到门窗的推文,这是不是给门窗企业发出一个信号:门窗走电商之路可以行得通?

重磅节日当然会成为各大家居企业宣传品牌、销售产品的好时间,策划部当然也不例外。五四青年节做了一期特辑,为年轻经销商打Call;慧亚资讯的四大杂志特版开售做了微图……

2018年是风云莫测的一年,大家居、整装、新零售等并驾齐驱,一起被推上热点的宝座,一面是刀剑相逼,一面是红利尽享。但崆峒派——策划部将不负众望,随时关注市场动态,让家居人出奇制胜。

亿欧家居精品原创荐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零售是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