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院奖一定要发小红书吗?从去年开始,是不是不发小红书就不能得奖了?

在同一个设备上被封了两个抖音号,现在注册了第三个抖音号,养号近一周,这两天发作品依旧没有流量,就一百以内,小红书也类似这样发作品没有流量,以前的几个号都是被定为营销号,使用女朋友的老小红书号,发作品也没有任何流量,我就怀疑是不是封imei码了,我很疑惑也很急,我是搞网络销售的,需要这些软件做引流,求各位大神解答

抖音没有养号一说,所有抖音的权重节点就是 玩播率,点赞率 回复率,转发率 ,发的作品没流量是因为,你是你账户权重低,内容不优质,没定位,没深度,没有优秀数据反馈系统,所以系统不会给你大量展现和推荐,优秀数据就是上面的 权重节点,如果单纯复制点内容没有别的精品原创内容,按照现在的抖音算法基本拿不到什么展现和流量的,另外有一台手机相同的IP地址大批量的注册抖音号,会被系统检测到,你大批量恶意注册,从而对你的 ...

发帖前要善用【】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或者已经有人发布过相同内容了,请勿重复发帖。

抖音没有养号一说,所有抖音的权重节点就是 玩播率,点赞率 回复率,转发率 ,发的作品没流量是因为,你是你账户权重低,内容不优质,没定位,没深度,没有优秀数据反馈系统,所以系统不会给你大量展现和推荐,优秀数据就是上面的 权重节点,如果单纯复制点内容没有别的精品原创内容,按照现在的抖音算法基本拿不到什么展现和流量的,另外有一台手机相同的IP地址大批量的注册抖音号,会被系统检测到,你大批量恶意注册,从而对你的IP进行IP封禁,也就是以后你只要是这个手机IP 注册的号码就会被定义为恶意注册,小红书同理,想要去做网络营销推广,先搞清楚各大平台的底层逻辑,还有你的作品有啥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随便注册几个号码,随意发几个视频,内容。10多年老网络运营 干货解析 如果觉得有帮助 内容比较干 记得给分 谢谢

关于上面的问题在补答一下,抖音平台现在在不断的升级,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化,关于抖音为啥打击 大量批量的同一设备 同一IP 大量注册抖音号码 大量的发做品 同一IP 是指你家里如果是用的WIFA 你用电脑 平板 智能手机 注意这属于同一个IP 地址没有几个人会回家手机一直开流量吧 土豪除外或者包月不限量的套餐除外 ,另外平台设备系统也是能捕捉你的手机型号 品牌 配置 换句话说现在这个时代你基本没隐私可言,抖音现在有黑产黑色产业链的意思  就是1卡商 2发卡平台 通过批量非法途径搞到身份证信息或者直接境外卡 成立虚假公司向运营商批量申请集团号 发卡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注册各大平台APP 账号 比如抖音 快手 等等。。。。。黑色产业链利用群控技术批量控制账号入侵各大APP 用途如下1 账号电商刷单 2直播互动 刷攒 假人气 3发布违法信息 huang du du 一类的4用精准话术 智能系统进行筛选 找到精准客户进行诈骗 比如最近X巴就被爆出来 有人冒充X巴客服进行诈骗 XX万 等等,基于这些原因 抖音平台一直在升级系统 比如抖音安全中心推出的 鲨鱼反欺诈系统会在各个环节对你的账号 内容就行智能筛选或者判断 比如你一台手机大量切换 注册手机号码 换手机号 因为是至少2套系统检测 1对于你局域网IP的检测 你都是同一个IP在家里 2你的手机设备都是同一型号苹果12 那么抖音智能系统会认为你在进行违法操作 ,因为正常用户不会一天短时间短内 大量的切换号码去操作 ,这不正常,行为严重和异常 ,从而对你的作品进行屏蔽,这只是第一道防线,后面抖音还有风控策略模型因为不少现在抖音黑产利用抖音进行卖X SE QING 比如模型会对 你发的图文视频进行智能检测 是否含有这些信息 等等...................

现在有群控技术可以更改IP, 批量购买手机 ,或者用流量等等 相关插件设备 来欺骗系统 达到批量自运营 抖音的目的 我认为除了PIAN子 或者以这个为黑产的 都不要这样去做 1这个触犯法律 2你没这个技术 没这个资本  所以建议想要运营抖音的小伙伴 还是做好内容 这个给几个建议吧 1用一IP 同一设备 不建议大量注册 切换抖音号码 容易违规被封号或者作品被系统降权屏蔽认定为黑号 2做抖音之前想好你的变现模式 你是卖产品 卖服务 卖加盟 卖技术 卖广告位............. 3搭建好你的内容,你的内容质量关于与你账号能不能爆发能不能做起来,  4账号定位 ,内容定位,人群画像, 5系统数据话运营比如抖DOU+巨量引擎 等等 6客户留存和维护CRM一般是微信  就说这些吧 希望对想做抖音的小伙伴们有一些启发和帮助,现在你做任何平台需要你懂运营会运营,有思路 ,而不是今天去养号 去刷攒 去找软件去刷人气 你不觉得是自己骗自己吗,这都是虚假的,最后一地鸡毛。纯手打码字 纯干货 记得有用学到有帮助的小伙伴给分 谢谢

截至今天,小红书已经下架了一个星期。这个星期里,小红书社区内部似乎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各类KOL依旧在分享好物,用户旅行打卡、科普美食、健身减肥、云养宠物、消费购物,维持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安稳状态。外界却叫嚣着“虚假广告”“代写刷量”“涉黄”“非法交易”“侵犯个人隐私”等N宗罪。归根结底,这是一个UGC社区平台商业化进程与内部运营管理机制之间的矛盾。

小红书崩坏说不清楚是从什么开始,和所有以UGC差异化内容与社区氛围崛起的平台一样,光影随行,蓬勃的用户内容与线上互动带来了大量公域流量,也带来了内容审查与管理难题,而问题显露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今年“315晚会”前夕,小红书背后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种草”笔记代写,数据造假、刷量评论,提升商品搜索排名。小红书“种草社区”的真实性与公信力受到动摇,这件事仿佛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5个月里小红书频频遭遇媒体调查曝光,平台涉嫌烟草营销、贩卖医美禁药、虚假广告、假货泛滥等,小红书的堡垒接连崩坏。

7月29日,小红书首先在华为、OPPO、魅族、一加等品牌商手机无法下载,随后从安卓、苹果等手机系统商店下架。8月1日,小红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小红书App近期在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小红书也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小红书全线下架。这番声明并没有表示再上架时间,有媒体迅速为这个用户量达到2.5亿、估值达到30亿美元的社区电商平台打上了“无限期下架”的标签。

而小红书下架的原因,依旧模糊不清。坊间将此前小红书曝光的问题一一罗列,发现小红书部分打卡内容、用户评论中还存在涉嫌黄赌的试探或暗示性内容,公众的箭靶落在了“酒店打卡涉黄”“情色交易”“赌博交易”等字眼上。小红书被拍板定案,因“涉黄”下架。

事到如今,不管小红书因何下架、何时再上架,这都是监管层对互联网内容平台的一次“红牌预警”,所有事物背后都有固定的价码,流量野地里产生了大批红利,社区带动商业变现,但市场逐利,流量也刺激着商业乱相与违规行为的产生。如何在社区内容与商业运营、流量变现与内容健康之间取得平衡,是所有内容流量驱动变现的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红书成立六年,从最初《小红书出境购物攻略》的PDF文件到如今国内头部的电商内容社区,它如何从内容平台中脱颖而出并拥有电商基础,刨除创始人瞿芳和毛文超那些耳熟能详的创业故事与时代机遇,来自资本的青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013年“小红书购物笔记”App 上线,小红书开始具备UGC内容社区雏形,为各类海淘用户内容输出与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当时海淘市场从商品信息到购买流程都并不完善,小红书的出现为女性消费群体进行海外购物,在淘宝代购之外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真实的消费用户与市场信息迅速为小红书积累起口碑与认知度,构建出了一个内容园地。2013年小红书获得由真格基金投资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

2014年,小红书逐步从单纯的海淘信息分享走向了跨境电商。这一年政策利好,除了小红书,互联网巨头们也相继进入海淘市场,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等跨境电商平台相继出现。小红书作为最先一批进入海淘市场的平台,享有了第一波资本红利,同年6月小红书获得金沙江创投和真格基金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也是这一年年底,小红书上线了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采取B2C自营模式,直接对接海外品牌商和大型贸易商,通过跨境电商保税仓发货给国内用户,UGC内容土壤展现变现能力。有媒体报道,在零广告情况下,小红书福利社半年时间内销售额突破2亿。但同时,小红书的短板也逐渐暴露,在巨头平台入局的情况下,小红书的供应链条和物流支撑并不占优势,平台UGC内容并不能完全转化成平台内部消费势能。

2015年国内跨境电商政策持续利好,跨境电商市场高速增长。根据《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口交易规模达9072亿元。资本市场爆发,洋码头、街蜜、蜜芽等电商平台接连完成融资,2015年6月小红书获纪源资本GGV和金沙江创投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但这股爆发势头并没有持续多久,2016年政策红利骤然消失,资本热潮冷却,跨境电商平台们从香饽饽变成了“冰火两重”。第一批进入海淘市场的蜜淘宣布倒闭,小红书却受到巨头们“买买买”押宝心态的青睐。2016年小红书3月小红书完成C轮1亿美金融时,由腾讯领投,该轮融资后小红书估值为10亿美金,巨头对流量社区的重视一览无余。

在跨境电商行业整体走低的局势下,小红书获得资本助力,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2017年小红书没有资本消息,但是社区运营与平台公知度迅速提升,它寻找到了新的途径——打破海淘局限,以明星效应带动平台流量,让小红书从一个海淘购物电商社区变成一个生活分享社区。

这其中林允与范冰冰成为两个标志性的明星,2017年4月林允入驻小红书,记录日常穿搭、推荐平价美妆用品,分享素颜照、推荐美食、直播化妆,这类日常标记行为迅速打破了女明星在公众心中的距离感,林允被网友调侃为“被演戏耽误了的美妆博主”,成为新一代“带货女王”。

2017年11月范冰冰入驻小红书,迅速将小红书带入大众视野,截至目前,范冰冰在小红书上发布了73条笔记,粉丝达到1150.2万,这是明星入驻大潮的开端,随后林依轮、张雨绮、江疏影、戚薇、张韶涵、徐璐等明星都出现在了小红书上。2017年小红书的GMV(网站成交金额)达到100亿,进店转化率为5%。

这个攻势下,小红书得到了另一名巨头的青睐。2018年6月1日小红书完成超过3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阿里领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纪源资本等跟投,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超过30亿美元。这意味着小红书投进了两位巨头的怀抱,中间是拉扯周旋还是坚定站队,不得而知,但是小红书“社区内容+电商”为主、明星效应加持的发展路径已经越发清晰。

媒体报道,2018年6月,小红书上实名认证的明星已经超过150位,打开小红书界面,仿佛一个明星美妆版的微博。而小红书平台因为入驻的明星、各路KOL形成独特的UGC氛围,建立起新的平台形象。

这个路数无疑是正确,到了2018年,社区平台试图电商变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阿里投资微博,同时成为微博最大的广告商;抖音上出现淘宝链接,开始试水电商;老牌的社区平台如豆瓣也开辟了“市集”商城;知乎在知识付费的过程中试图电商化;网易云音乐除了会员付费、数字专辑等传统变现模式,还有自己的周边商城。小红书则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商城,图文内容下端有购物链接入口。

就在小红书下架之前,平台传出了融资消息。6月底,据TheInformation报道,小红书在进行5亿美元的融资洽谈,估值可能达到60亿美元。虽然小红书一度出面辟谣,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在下架成为事实之前,公众并没有真正重视小红书平台上暴露出的诸多争议。

从消费投诉到全线下架,

2019年,在互联网社区中,谁也没法否认小红书的存在感,尤其是女性群体中的分量。今年6月6日,小红书官方公布数据,小红书MAU已经突破8500万,总用户数已超过2.5亿用户,每日社区笔记曝光超30亿次。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小红书有近80%的女性用户,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70%以上。

而这些女性用户拥有强大UGC内容生产能力与消费促进能力——俗话说“种草”——从时尚穿搭、彩妆护肤、美食、运动到读书、电影、母婴等生活日常中的各类tap都能在平台上展现,创作、上传、分流、得到同类族群的反馈、进行交流,社区氛围进一步巩固,并反哺内容生产。目前,小红书社区每日产出30亿次的图文、短视频内容,其中70%的曝光出自于UGC内容。可以说,小红书是一座建立在UGC内容土壤上的女性都市。

对于平台而言,小红书UGC内容占了多重的分量不言而喻。所以当平台管理机制没能跟上用户UGC产生速度与水平时,一旦UGC内容层面出现问题,对平台的影响牵一发动全身。小红书曝光的商品质量问题、笔记作假、刷量代写等丑闻,大量KOL进行虚假广告,UGC质量下降等问题,无疑是在告诉公众,这座都市的根基出现了腐化现象。在内容生态的维持运营上,平台审核出现了漏洞,商业化运作无形中伤害了社区健康,甚至出现了“涉黄”“黑医美”等各类野生违规操作。

小红书自身也未必没有尽力填补缺失。今年1月小红书开始推行品牌合作人平台,构建平台广告体系,品牌方、品牌合作人以及MCN建立公开透明的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小红书平台审核的KOL,才能以“品牌合作人”身份在小红书上实现广告变现。3月,小红书上线了品牌号,搭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渠道,品牌商家想在小红书内进行营销推广,要先获得官方认证标识,才能拥有更多营销展示入口。

今年5月,小红书进一步实现了一场KOL大清洗,宣布全面实行新的品牌合作人准入条件,对KOL粉丝数量、笔记平均曝光量进行提高,并要求同MCN进行实名制签约。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为了提高平台品牌方与KOL准入门槛,从而提升平台UGC质量,在维持商业变现的情况下保证社区健康。

同时,小红书成立反作弊团队,500人的审核团队,以及100多套数据模型打击代写、刷量等作弊行。2019年1月至3月处理涉及代写代发的黑产账号138万个,作弊账号38万个,作弊笔记121万篇。今年7月17日,小红书发布反作弊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平均每5分钟清理18.6个刷账户、168个假赞、135个假收藏、571个假关注,平均每天清理4285个刷流量笔记。在打击流量造假的问题上不竭余力。

但是随着平台认知度与用户覆盖度提高,内容审核、用户管理机制等要求越发提高,小红书的自救行动没能完全杜绝平台问题。根据7月29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投诉排名情况分析,小红书投诉数量超过1000件,位居前十。

小红书以商品种草、拔草,好物分享等内容起家,具有天然的商业基因,用户对于平台上出现电商模式接受度更高。相比起其他社区平台内容化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挣扎、内容与商业化的博弈,小红书是在商品内容上建立起的UGC流量,具有相当的用户黏性,它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形成“种草—平台购买—线下送货”的消费闭环。但不能否认,UGC内容流量与电商变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裂面,这对平台规范化运营、内容把控要求都更加高。

小红书的下架则是对平台的一次冲击,虽然平台内部依旧维持日常运营,但是对外部而言,平台公信力下降,用户拉新渠道也被暂时封阻,不迅速改变现状,一直赖以生存的UGC社交氛围与用户活跃度可能都将受到影响。

现下,小红书的被迫消失,对于内容电商市场而言,是一个变量市场或许会因为一方势力的消失抓住机会出现新的黑马,市场规则也会因为小红书的变故更加严格。而对于小红书而言,在新一轮融资的当口失足惨摔,是一个重大遗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红书中奖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