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格局和办法 才能让敌人 敌人的敌人成为自己的盟友 需要什么智慧 格局?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在CZ和SBF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2022年7月7日,惊奇的发现两大交易所的创始人在互相的DISS,币安的创始人赵长鹏(CZ)与FTX的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SBF)就Voyager Digital破产一事在推特上爆发了争论。

争论的起因的也是很简单,简单来说Voyager Digital目前由于3AC数亿美元的欠款宣布破产。而FTX旗下的Alameda刚好呢也是参加了Voyager的投资,并为了纾缓流动性危机,从Voyager贷走了3.77亿美元。但在Voyager面临破产危机之时,Alameda并没有向Voyager还款帮其度过危机,反而是给了3AC 1亿美元的救助(且未起到效果)。

这一系列的操作,导致币安创始人(CZ)的怀疑以及嘲讽

而接下来更有意思的就是,面对币安cz的嘲讽,SBF也是丝毫的不留面子给怼了回去,大概意思就是借钱给Alameda只是正常的业务进行,这跟破产不是一回事儿,并嘲笑CZ是假装在救助行业,实际根本不懂与破产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有需要,可以跟CZ普及一下。

两位大佬的操作,直呼吓到各位吃瓜群众,因为币安参与过FTX的战略投资,两家交易所也是加密领域的巨头,之前的关系也是非常的温和,时至今日,却变成了路人。

下面就让我们来说一下,币安和FTX到底是怎么样从盟友,走成路人?

FTX 启动于2019年第二季度,成立时FTX 团队股权估值1亿美金,平台币估值1亿美金。在 2019年12月20日,币安宣布已对FTX进行战略投资。也就是说FTX 启动不到半年估值就达到了10亿美金。

币安表示,除了对FTX的股权投资以外,币安还长期持有FTX代币(FTT),帮助FTX生态的持续发展,使其保持与币安生态的发展并驾齐驱。

至于币安是否真的这么好心,其实完全不重要。因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两者的战略合作确实能够实现币安与FTX两家的双赢局面。

币安是靠山寨币起家的交易所,在当时也才刚刚推出合约业务。而彼时的衍生品市场已经被BitMex与OKEx等交易所牢牢占据大头。币安在夹缝中生存也是不易,因此其希望通过投资FTX的方式加大其加密生态的布局,以帮助币安在衍生品市场实现突围。

而币安的投资对于新生的FTX无疑也是极大的利好,双方就在这种共赢的局面下度过了一段相当和谐的蜜月期。

而此后,FTX也不负币安所望,在极低手续费的用户体验下,推出了以现货、合约、杠杆代币等为核心的盈利产品,并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了定位不同的产品。如以Move波动率产品、另类vix(波动率指数)产品,通过对传统的金融产品进行映射的方法来吸引圈内用户;以股权通证、pre ipo产品、预测市场类产品,来吸引圈外用户。

币安是一个以山寨币现货起家的交易所。而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币安也开始调整战略布局,逐步扩张为一个集现货(主流+山寨)、Trade做市、衍生品(正反永续/交割合约+杠杆代币+期权)、法币OTC、生态业务(公链+投资项目等)于一体的庞然大物。

反观FTX,其依托专业的Trade做市能力也获利巨大,并在衍生品业务上逐渐超越BitMEX交易所。

而这时成长为行业龙头的币安和FTX之间的相互威胁已经不言而喻。

尽管在2021年7月前后这段时间,币安与FTX没有发生直接冲突,但双方业务早已不可避免的高度重合,并已经产生了现实的竞争。

2021年7月币安与FTX双方结束投资关系,开始逐渐进入竞争摩擦期。

在文化上,SBF是典型的学霸+亲民的双重人设,可以说具有高精尖且不作恶的完美人设,是数字货币美国梦的代表人物。比如面对SOL 与FTT初期持续的私募抛压与焦灼行情, SBF以近乎赌博梭哈的心态选择将筹码全部收回,并且始终保持高控盘度,最终形成了独立于大盘且长期稳定上涨的走势,所有投资人全部赚钱的情况下,将价格做得更高。正是因为做到了所有早期投资人全部赚钱,这也让 SBF标榜的 “利他”人设至今屹立不倒。

CZ则是典型企业家+极客的双重人设,具有敢想敢干且精明过人的华裔胆魄,是从加密世界崛起的超级新贵富豪。比如BNB发行初期,币安对早期私募筹码进行了漫长的洗盘,BNB一度破发。许多早期投资人与用户被洗下车,币安甚至还与红衫资本等部分早期投资人闹出纠纷,回收部分早期投资者的筹码。后来币安又修改白皮书,BNB销毁从二级市场回购改成团队回购。后来BNB市值进入前十,但早期的币安与CZ一直留下缺乏契约精神的过于精明印象。

币安与FTX作为行业的老大与老二,两者已从业务、生态乃至文化战略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不过加密行业发展到今天,币安与FTX都已有发展成为“大而不倒”的势态,CZ与SBF也成为加密行业非常重要的领军人物。但无论如何争吵,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相信加密行业仍将在各方共同利益驱动下继续前行

在今年的特殊时期,提到电商,最重要的无疑是履约效率,更是成为了制约电商发展的第一道枷锁,大家都在想办法来保障物品能如约送到消费者手中。

陆玖财经最近独家发现,打开菜鸟APP,首页竟然自动提示可以导入包裹,只需要关联快手账号即可完成自动导入。这也就意味着,快手接入菜鸟了,之后用菜鸟可以直接查询到快手包裹,无需再输入单号进行关联。

据公开资料显示,快手与菜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早在2020年11月,快手电商委托菜鸟国际作为首批认证合作方,进行阳光链路跨境商品认证工作,后快手电商又在2021年官宣,启动与菜鸟等共同打造的跨境电商选品中心。

很显然,快手需要菜鸟补齐和物流短板,菜鸟也可以通过快手带来业务增量,此次快手接入菜鸟APP,是单纯地加深双方的合作吗?作为腾讯系企业,快手又是意欲何为呢?

陆玖财经的同事小李是一位网购爱好者,尤其是到现在618大促期间,几乎每天都要打开几次菜鸟APP来跟踪一下自己的包裹动态。

6月10号,小李发现菜鸟APP和之前有了一些不同,菜鸟首页居然自动提示可以导入快手包裹,只需要关联快手账号即可完成自动导入。她尝试操作了一下,点击入口进入后,输入自己的快手账号,同意用户协议之后,便可以完成关联,之后在快手电商下单的包裹,会像淘宝和天猫一样,自动同步在菜鸟的物流信息里。

小李尝试在快手里下了一单,但并没有像淘系订单那样,未发货的订单会在菜鸟首页中同步展示,同时,在快手小店页面中并未找到与菜鸟相关联的信息。

由此可知,此次合作或许仍处于测试阶段,陆玖财经就此向菜鸟和快手进行了核实,截至发稿,双方并未对此次合作有所回应。

虽然没有获得证实,但快手与菜鸟已经不是首次合作。早在2020年11月,快手发布了《快手电商跨境业务管理公告》,在公告中,快手表示其电商跨境业务将联合菜鸟国际,正式开展推动跨境商品链路阳光化的“明光行动”。菜鸟国际从品牌方与经销商准入、商品采买链路审核、进口清关、配送、快递等核心环节进行全链路监控,确保跨境商品规范交易,快手电商中的品牌方或经销商可联系菜鸟国际了解相关信息。

此后,快手电商更是联合菜鸟国际,先后在临沂和福州打造了快手跨境电商选品基地和快手站。这样的合作无疑可以整合快手的流量资源和菜鸟网络进口供应链的货盘资源,为快手主播开展快手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提供有力支撑。

或许此次快手电商包裹接入菜鸟,意味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但是根据以往资料显示,菜鸟的国内与国际物流一般是分开的,双方合作是否深化可能还要看后续的动作。

物流方面从业人员王先生表示:“快手电商选择与菜鸟合作,主要体现的可能是菜鸟在物流方面的整合与服务能力,快手可以借势优化自身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短板,至于到阿里这边更多的可能是被选择的情况,战略层面目前尚不清晰。”

快手和菜鸟的合作,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他们的共同对手——抖音。

今年,抖音已经把电商变现上升成了主要的战略目标,在不久前的抖音电商第二届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表示,将升级“兴趣电商”到“全域兴趣电商”,从“全域”二字,可见抖音在电商布局上的野心。

但从去年开始,直播带货这一模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管制,直播间疯狂捞金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么,对于抖音和快手这样后起的短视频电商来说,更是需要找到新的爆发点。

于是,抖音推出了抖音商城,布局和传统电商十分相似,同样设置了百亿补贴、超市等常见板块,与此同时,其打出差异化电商发展路径,将重点搭建稳定的交易场抖音商城和与需求精准匹配的搜索,向“人找货”货架电商扩展。

而快手方面则是在大搞信任电商的基础上,在今年提出了“大搞品牌、大搞、大搞快品牌”的战略,以发展品牌作为抓手,以直播间为节点,由信任出发保障用户的电商体验。

作为电商赛道的后来者,短视频电商的竞争也更为焦灼,尤其是整个电商行业已经从流量变为存量,抖快这样的短视频电商,更是需要思考如何能把自身流量优势转换为电商业务的存量,留住用户变现。

但是相比老牌电商玩家来说,短视频电商在供应链方面仍然有较多的短板待补齐,尤其是物流和仓储方面,阿里系的淘宝有菜鸟网络的加持,京东有自营京东物流的保障,抖音也在今年3月份传出测试音尊达快递服务,与韵达、中通等快递公司合作,意在保障末端配送。

因此,快手跟菜鸟的合作也并不稀奇,快手需要菜鸟的供应链来保障自身电商生态的有效运转,此次接入菜鸟,可以借助后者的供应链仓储和物流资源,提升商家的发货和物流履约能力,来提升老铁们的购物体验。

不过这样的合作,难免让人联想,快手是不是在未来要跟阿里进一步加深合作呢?但是快手最大的金主爸爸其实是腾讯,如此与阿里喜结良缘,不知腾讯又会作何感想?

去年,阿里张勇曾在内部信中宣布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

其实,其用意就是让各个业务线想办法去提升效率,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从而走向盈利。但菜鸟作为阿里目前仍亏损的业务,它更是需要自我造血来完成张勇的战略蓝图。因此,菜鸟的定位不仅仅是服务阿里,更多的其实是赋能整个快递物流行业。

根据菜鸟业务方面介绍,菜鸟目前已形成面向消费者、商家和物流合作伙伴三类客户的五大核心服务板块,围绕全球物流、供应链、全球地网等进行数字化、产业化运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快手选择接入菜鸟,在让快手补足物流快递短板的同时,菜鸟也可以借助快手亿级流量的优势,去更好地突破下沉市场,促进供应链上下游更高效的协作,从而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数据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不久前阿里发布的2022财年及第四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菜鸟的营收占比小幅上升,已成为阿里多引擎驱动增长阵型中的新引擎之一,除了为阿里中国零售商业业务提供的物流履约解决方案与增值服务之外,外部收入的增长是菜鸟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数据显示,2022年1-3月,来自外部商家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兴趣电商的新战场:物流

拼多多的崛起,让风光数十年的电商巨头们意识到,零售没有绝对的护城河,永远存在翻盘的机会,阿里和京东都很后悔,当初没有把拼多多扼杀在摇篮里。也正因如此,抖音电商从一开始就被巨头们重视起来,但究竟如何才能有效遏制住抖音电商的发展?

抖音曾披露这样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抖音电商累计卖出超100亿件商品,平均每月超2亿条短视频内容和900多万场电商直播,新入驻电商商家也达到180万家。

在这一系列数据背后,证实的是抖音目前的电商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同时也意味着抖音兴趣电商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它区别于传统电商的看点就在于,将海量流量嫁接电商的想象力,但是难点也正是如何在这中间实现有效的转化。

电商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人和货,抖音电商现阶段最大的优势仍来自于“人”,但在选品以及消费场景上并不占优,在物流和交付上更加欠缺。京东用了十余年才建成如今的物流闭环,对于抖音电商来说,虽然已经开始试水物流整合服务,“轻”装上阵,但这一模式能否跑通,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验证。

快手在这个时候,面临前后夹击,到底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从快手以往与菜鸟、京东等的合作来看,快手更愿意以开放的态度同物流和供应链较强的平台合作,而不是去自建物流体系,毕竟重资产的仓储和物流需要耗费较大成本,把不擅长的供应链、物流服务等业务都交给盟友去做,以拿来主义来丰富和完善自身,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追根究底,想要做好电商,物流快递是打通整个生态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兴趣电商,如果离开物流保障,那就仅是空中楼阁罢了。

短视频电商们最终能走多远?或许需要等到它们各自的完整体系搭建完毕后,才会让人们看到最终定论。

注:文/薛机智x,文章来源:陆玖财经,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f/LndCyZ" data-show="true">

在交个朋友直播间,罗永浩官宣其新创业公司名为「Thin Red Line」,创业方向剑指 AR 领域。不仅如此,罗永浩本人在交个朋友直播间里欲广纳贤才,招聘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格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