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放暑假离不开看手机刷抖音怎么办?

现在手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部分人群痴迷于手游或者刷微博刷抖音,甚至玩手机一直玩到凌晨,目前有种新名词叫做手机依赖症,看看你达到了几级?

你对手机依赖症达到了几级?

轻度的依赖手机的人群,只是通过手机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基本不会看任何的聊天工具。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小时,也有可能空余时间,会使用手机看看新闻或者拍照。一般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不会玩手机,除非自己一个人特别无聊的时候,才会玩手机来消磨时光,即使很长时间没有玩手机的话,也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的感。

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使用手机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之外,还经常使用邮箱微信或者QQ等,现在人群大部分会使用手机来工作,但是到了晚上会把手机放在一旁,只是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来浏览新闻或者朋友圈。这部分人群能够更好的管理时间,不会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只是把手机当作一种通讯工具,即使没有了手机也不会感觉到有不适感。

重度依赖手机的人群,在每天起床或者睡觉前必须要玩手机,每隔30分钟就想看一看手机。当手机的电量剩余百分之30以下就会变得,在出门前必须要带上手机以及充电宝,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会超过了8个小时。其实所有的工作或者社交都会依赖于手机,习惯使用手机上的软件来简化生活。

此类人群简直是离不开手机,不管去哪里都要把手机带在身旁,不然会感觉到全身无力,不管是在吃饭走路还是坐车时都必须玩手机。当没有网络的时候,会让他们变得。

如何来摆脱手机依赖症呢?

平时没事时可以散散步或者做做家务,陪孩子一起玩耍,不仅能够让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也增加了亲子关系。尽量要控制上网的时间,可以抽出固定的时间来浏览网页,或者看一看朋友圈。多和家人一起聊天,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慢慢的就会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虽然手机简化了生活模式,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不能一直依赖于手机,平时应该多进行运动,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

  国内前沿短视频和直播的流行,为电商圈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也为新时代解锁了电商财富的密码。正在开拓海外市场的Tiktok也有同样的实力。数据融合Kantar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在2021年,   

  与去年的19%相比,抖音广告的曝光率提高到了37%。同时,调查指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抖音的广告内容既有趣又有趣。   

  不同于传统电商广告的生硬植入,具有社交媒体属性的Tiktok在软、广引流方面独树一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同时,产品销量不断攀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卖家关注Tiktok平台的独特性。Tiktok有什么魅力?为什么经常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故事来了解Tiktok的社会营销能力。01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普通的美国创作者内森曾经在抖音发布过这样一个短视频。在短视频中,他一边悠闲地滑着滑板,一边喝着蔓越莓汁,哼唱着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歌曲《Dreams》,在微风下沿着高速公路飞奔,肆意享受着人间美景。正是这种经典的怀旧旋律,再加上创作者无忧无虑的状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让短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获得高达6,700 W的播放量和1,200 W的视频点赞量,短时间内就有多达62w的短视频作者使用同一段落的BGM音乐进行再创作!   

  于是,视频中的经典老歌《Dreams》再次翻红,时隔40年再次登上Billboard专辑榜前十,而手里的蔓越莓汁也几乎卖光。后来,内森的故事被美国媒体誉为2020年最好的事件,抖音的传播力再次得到验证。这是普通人不平凡的缩影,也是娱乐短视频如何通过互联网发展成病毒式营销电商的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正如《福布斯》杂志预测的那样,Tiktok已经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中心。02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日本。2017年上映的《像樱花一样的我的恋人》小说刚开始并不怎么受欢迎,但因为一位用户在投稿时用抖音唱了平井大学的歌,作品因失误迅速突破40万畅销书。而这次奇妙的冒险,巧合的是,在2016年发布的《如果能在那花开的山丘上与你再次相遇的话》神话中再次出现。因为Tiktok,这部沉寂了4年的作品莫名其妙的走红,成为了畅销10万册的作品。有一段时间,出版公司的电话号码被各大书店炸了,迷茫的出版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件事的幕后其实来自一个日本抖音用户的自发安利。

  在她的Tiktok视频中,配文描述道:“这确实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阅读的书。哭个不停,感觉体内的水分都被带走了。我希望成为电影和电视。”   

  真诚推荐匹配当时Tiktok最热评分《Myra》。   

  爆卖7.5万册,2020年底上映续集,被认为是2020年日本出版业的奇迹。现在“抖音超级话题”这个标签已经成为日本线下书店热门图书的认证,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带动整个书店的销售。03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英国。有一天,一位英国用户在一家超市发现了一款从日本进口的小月亮麻味冰淇淋。   

尝过后感觉和之前尝过的口味截然不同,在Tiktok分享感受后莫名爆火,小月亮就这样迅速在英国风靡起来。于是,全网用户开始搜寻怎么样找到这款冰淇淋。零售商借此抓住此机会,迅速地在TikTok发布“如何在卖场找到麻薯味冰淇淋”的视频应对,并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而后随着这款产品在TikTok上人气的急剧上升,小月亮麻薯味冰淇淋相关的标签#LittleMoonnsMochi达到了惊人的8050万的点击量!同时品牌方也购买了TikTok商业化产品ODM进一步趁热打铁。2020年之后,但凡有人在TikTok上提到“Little

,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想到月亮,而是去年火爆整个平台的麻薯冰淇淋。因为小月亮火的时间非常长,给所有人一种它无处不在的感觉,仿佛就是所有玩TikTok的人绕不开的坎。现象分析要探究Tiktok短视频为何能引起产品现象级热度的原因,究其根本离不开平台本身。Tiktok的娱乐性

Tiktok作为全球领先的娱乐短视频平台,以娱乐性著称。大多数用户在使用Tiktok时抱着探索玩乐的心态打开应用,使用过程伴随开心、愉悦的情绪,面对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产生抵触情绪的概率会相对较低,并且在这种情绪下,购物行为也更易产生。根据欧洲的一项调研显示,用户购物意愿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会比在情绪低落时提高了50%。同时,由于Tiktok自身推送机制,对用户体验而言,产品推送并不是短时间连续大量的,因此不易产生疲倦感。并且由于网红及广告商对广告的精细化改造。目前多以互动的方式过渡到购物场景,用户的下单意愿相较传统电商也会更为强烈。数据显示,TikTok平台的互动率高达9%,远胜其他主流社交媒体。因此当创作者推荐某个产品时,很容易出现口口相传的现象,并且这种口碑式的传播因为是在社群之间,所以稳定性较强,常带有跟风购买的现象产生。Tiktok的社群营销

Tiktok是以年轻群体为主的平台。以美国为例,就有高达 62% 的年轻用户群体,用户年龄普遍在10 到29

岁以上。因此用户对购物的热情会更为敏感,产品的推出情况也会根据内容的优劣直接反映数据上,并且由于这种群体的流通性较强,所以在传播速度和内容获取上会容易形成社区现象,并反向推动更为优质的产品广告营销及种草行为的产生。从浅层来看,在TikTok上,产品的出海更多的是靠网红及用户带货的。比如,美国智能面包机,在TikTok被带火后成为家电新宠;LED的变色花洒等,一旦被贴上Tiktok同款的标签,产品就有爆红全网的可能,可以说Tiktok创造了很多的销售奇迹,并且这种奇迹在tiktok上还在反复上演。但若从深层次去探究销售的奇迹,就不得不谈到Tiktok背后的社群效应。以标签#TikTokMakeMeBuyIt为例,用户可以在该话题中,刷到相关视频,实现视频种草,并通过用户彼此的互相推荐中发现更多的好货佳品。这种现象即称之为“社群营销”,即电商3.0时代的产物,社群营销裂变现象相较1.0传统电商少了份目的性与刻意性,相较2.0社交电商又多了份热情与主动。用户通过亲自参与社区原生内容,并进行创作与体验分享,进而激发自身的购买欲。

倾听用户需求TikTok是以UGC为主要内容输出的平台,因此用户需求应是最优先考量的因素,这是品牌方出海的关键所在。如同上文提到过的Little

Moons。品牌方对用户需求的及时响应,与用户在Tiktok的互动,都会很快地作用于市场,在粉丝与官方之间构成良性营销。

展示产品真实价值包括Tiktok平台在内,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观众对于产品推送的信任度取决于达人口碑及产品质量本身,需要卖家提供诚挚且具有信服力的内容。

紧跟当下潮流卖家打造产品时,要紧跟相关品类的热门趋势,融入社群当中,譬如#TikTokMadeMeBuyIt,这种用户与用户形成的良性推荐内容,就容易与消费者产生联结,收获信任。

注重视频创新Tiktok在打造产品短视频时,应尽量采用创新的叙事角度讲述产品故事,突出产品的个性化,配合合适的背景音乐与达人合作,深挖品牌深度,注重与用户的共情力,让产品融入大众之中。结语Tiktok在海外的爆红绝非偶然,平台自身的优质质量、视频达人的原创创新及用户的热情参与都为Tiktok社群营销创造了足够的条件,使Tiktok在电商3.0时代爆红成为可能。而现如今Tiktok正利用其庞大的流量优势,通过Tiktokshop布局海外市场,伴随印尼、英国、美国等站点的相继开放,越来越多的卖家和品牌方加入市场竞争。可以预见,未来tiktok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升级,并且逐步走向精细化、平民化的道路,成为与用户良性互动的,用户引流、产品输出的电商新阵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刷抖音的人都是什么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