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大钊是哪个国家的?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央视网消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对联的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这一联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一生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这是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李大钊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倾注到建立“青春中国”的革命伟业中,并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李大钊无时无刻不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而复活更生,再造青春之中华的梦想充溢心中,一腔爱国之情由笔端喷薄而出,他一气呵成写下洋洋万言的《青春》一文,激起无数热血青年满腔救国豪情。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篇著毕于日本的文章,发表在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随后传遍大江南北,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1916年,李大钊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任职期间,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一起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大潮。

  “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他率先在中国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商议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终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今天,李大钊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已是世界第一大政党,他为之奋斗的国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观《革命者》有感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铭记那个革命者

这是一部讲述李大钊先生献身革命的电影,这是一部歌颂所有无产阶级战士的电影,这是一部带观众走近“革命者”的电影。《革命者》这部影片,以倒计时的方式,呈现了李大钊先生慷慨就义前38小时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重现了他从事革命斗争的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历程。在被捕入狱后,李大钊先生接受了无数酷刑的考验,他始终保持着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本色,乐观清醒,面对敌人的酷刑,毫不动摇、舍身取义,坚守了党的秘密、坚持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电影中对于光线的运用是独特的。光代表着希望,在每一束光出现的地方都充满着无限的力量,那是革命者对光明的崇尚与追求,那是胜利终会来临的象征。李大钊先生在狱中黑暗处回眸微笑时的那束光,照亮了他的脸庞,也在照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李大钊先生那睿智、坚守、乐观、勇敢的革命者形象在观众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说的“实践其所信,厉行其所行”、“高尚的生活,都在壮烈的牺牲之中”更是深深震撼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的心灵。李大钊先生面对牺牲,无所畏惧,他要用他的牺牲唤醒更多的民众,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摆渡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没关系。这就是我们的无产阶级战士、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在用生命唤醒民众,用牺牲让我们获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李大钊先生的一生是闪耀着光芒的一生。他为穷苦大众呐喊、奔走,为了人民能够获得生存权而奋斗。他呼唤青年觉醒,领导青年敢于同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作斗争。面对穷苦人民,他积极帮扶;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他肩负使命;面对懵懂的中国青年,他指引方向。在中国最危亡的时刻,他决定要拯救这个国家。“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李大钊先生在民族危亡时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成立政党,手中有了枪杆子,我们才能打败敌人。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及革命者都前仆后继地投身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进程中。

李大钊先生说:“我坚信那一天的到来,虽然我李大钊可能看不见,因为我只不过是个中间人,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人民,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我坚信!”。在李大钊被处以绞刑后,妻子赵纫兰继续为李大钊纳鞋底,将每一份遗物用心收藏的桥段让人印象深刻。残酷的斗争能够剥夺人的血肉身躯,却剥夺不了钢铁般的精神信念。通过第三方视角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通过李大钊的牺牲,他坚定的信仰,勾勒出大时代下多姿多彩的英雄人物形象。

相比起单纯的伟人传记电影,《革命者》通过对人物小事细事的描写,细腻的情感描绘,给观众展现了隐藏在伟人光环下属于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为了革命所做的牺牲和工作,从不同角度呈现出来。影片告诉我们历史长河里不仅有大人物们的艰苦奋斗,也有被理想和信仰照耀着的小人物们的自我奉献,他们或许不曾出现在教科书上,但同样值得被铭记。革命者用他们的牺牲唤醒了百年前四万万民众的觉醒,这力量穿透历史延续至今,依旧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推动着民族走向复兴,促进着共产主义不断成为现实!

《革命者》通过意识流手法进行艺术化演绎,重现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历史人物的真实,打破当下观众与革命历史之间的次元壁,增强了影片的时代共鸣性。可以说,电影《革命者》为观众呈现了李大钊先生的伟人风采,也表现了他凡人的温馨,是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伟大创新。(作者:曾杰)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撰文认为哪个国家可称得上是近代文明的代表?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强调“国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刊发该文是()。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A.《共产党》月刊B.《青年》杂志C.《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陈独秀在1914年发表的、反映了晚清民初国家观念重要变化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刊登在哪个杂志上?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2014年第9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
(2014年第9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
A.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B.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C.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A.胡适B.鲁迅C.陈独秀D.李大钊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1916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B. 蔡元培聘请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C.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D. 《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国总共有几个国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