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王储萨勒曼身高多少

据沙特国家电视台报道,沙特阿拉伯国王兼首相萨勒曼6月21日宣布,废除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另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新任王储。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是萨勒曼国王的第8子。从外表看上去,现年32岁的本·萨勒曼显得老练、成熟而且稳重,和他的实际年龄似乎不太相符。不过,与沙特历任国王相比,本·萨勒曼却是非常的年轻。以他的父亲为例。现任国王萨勒曼2015年1月23日继位,当时他已经79岁。此时的萨勒曼,早已经历了内政外交方面的颇多历练。

不少关心沙特政坛走向的人都在悄悄地问:这位稍显稚嫩的80后新储君能挑得起这副重担吗?

现任沙特国王的萨勒曼是沙特王国的第7任国王。公开资料显示,沙特王国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有22位妻子和44个儿子,萨勒曼是沙特开国君主的第25个儿子。

和中国古代王朝通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沙特王位可以在父辈与子辈之间传续,也可以在同辈男性成员中转移——此所谓“兄终弟及”体制。这意味着,国王的儿子并非是唯一的候选人,他的兄弟叔侄都具有合法的继承权。

在上述体制下,沙特第2至第7任国王都是平辈兄弟,因为权力在同辈兄弟之间转移,这就使得沙特国王老龄化严重。不过,这样的继承体制也呈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兄终弟及”的优势在于,对年长有限的推崇使得年轻亲王不太可能接近王位,由此确保继位者都是拥有丰富政治和执政经验的亲王。舆论普遍认为,正是萨勒曼兄弟们的非凡才干,终将一个干旱贫瘠的“沙漠之国”建成了海湾石油富国和中东地区大国。

2015年初,沙特经历王位交接,萨勒曼按照“兄终弟及”惯例担任国王后,任命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伊本·沙特最小的儿子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为王储兼第一副首相,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为副王储兼第二副首相和内政大臣。

然而继位仅3个月,萨勒曼就废除了穆克林,将副王储、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扶正为王储,同时任命自己的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为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兼国防部长。萨勒曼的这一举动可谓空前,因为它打破了沙特长期以来“兄终弟及”惯例,意味着开国80多年来,沙特国王将第一次从开国君主的儿辈传至孙辈手中。同时,这也意味着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将成为沙特王室第3代子嗣的领军人物,而萨勒曼将自己的儿子,“年仅30岁的穆罕默德·本·萨里曼立为副王储,原因之一在于王储纳伊夫没有儿子,仅育有两个女儿。”“将儿子扶正是早晚的事。”据当地媒体分析。

实际上,萨勒曼国王将自己的儿子“扶正”的意图早已非常明显。公开资料显示,本·萨勒曼于2014年4月任国务大臣、内阁成员。2015年,本·萨勒曼成为副王储之时,他不仅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还掌管了沙特新成立的经济和发展事务委员会,并兼任王宫办公厅主任、国王私人顾问。此外,本·萨勒曼还是沙特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阿美石油最高委员会的主席,可谓集经济、石油、国防大权于一身。为了树立威信,自2015年担任国防部长以来,在老爸的鼎力支持下,本·萨勒曼主导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行动,这也被形容为副王储上位的“成名之战”。

据了解,现任国王萨勒曼立较为保守,对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持传统观点。与老爸不同,这位“80后”王储倾向于改故纳新。在经济上,他启动了旨在“摆脱沙特对石油依赖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和社会改革的计划”。据沙特《祖国报》报道,首先,本·萨勒曼大刀阔斧对沙特的经济命脉——石油产业进行改革。2015年他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商业”,“需要实施一项将沙特阿美从国家石油部拆离出去的计划。据了解,本·萨勒曼还是沙特阿美规模达2万亿美元IPO的操盘手。

其次,本·萨勒曼极力推动经济改革。去年,本·萨勒曼提出以“活力社会、繁荣经济、雄心国家”为主题的“愿景2030”经济计划,并为沙特确定了“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心脏、全球性投资强国、亚欧非枢纽”等三大远景目标。该计划核心目的是重新打造沙特的经济体系,减少沙特国内对于石油产业的依赖。

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他还推动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财政赤字,并承诺在5年内使燃油和水电价格按市场价收费。本·萨勒曼一直致力于征收新税种,包括5%的增值税、针对含糖饮料及香烟的恶习税,及土地闲置税。此外,这位副王储还频繁会晤外国领导人,例如杭州G20峰会就是由本·萨勒曼,而非王储率领规模庞大的沙特代表团莅会。

“为了扶儿子上位,老国王萨勒曼可谓费尽心机。”《阿拉伯新闻》如是评论。

被废黜的穆罕默德·本·纳伊夫今年57岁,他曾担任沙特内政大臣,并掌管国内外安全及情报系统。媒体报道,纳伊夫的执政履历、经验非常丰富,堪称沙特第3代中的佼佼者,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

纳伊夫年轻时在美国接受教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美国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据悉,纳伊夫是美国中东反恐政策和情报支持的坚定拥护者,他在掌管内政部期间,为美国提供了关键性的情报服务,一度被称为“反恐王子”和“间谍专家”。不过,据《阿拉伯新闻》报道,纳伊夫本人“反对改革,抵制舆论开放”,并对沙特东部富油区占总人口10%的伊斯兰教什叶派人口实施二等公民政策。当被问及为何抵制君主立宪制改革时,纳伊夫毫不掩饰自己对国王宝座的勃勃野心:“因为我不想成为伊丽莎白女王。”因为一系列残酷镇压和极端保守政策,纳伊夫还被沙特的西部移民劳工称为“黑太子”。当地媒体评论认为,与新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相比,“无论是军事才干,抑或发展经济的能力,纳伊夫都显得暗淡失色。”

据说,在沙特改立王储并不是国王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根据沙特法律,王位必须由沙特王国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的子孙继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1932年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1953年逝世,其后新国王一直在他的儿子中产生。据以前的王位继承惯例,国王在位时,王储人选通常由王室家族经内部协商产生——显而易见,这一王储产生办法缺乏一个有约束力的制度。也许正是由于沙特王位继承规则的模糊性,在第一沙特王国和第二沙特王国时期,沙特政权曾陷入绵绵不断的继承纷争之中。

2006年,继位不久的国王阿卜杜勒宣布成立一个“效忠委员会”。“效忠委员会”是沙特王室挑选王位继承人的一个机构,目的是从制度上规范王位继承程序,其宗旨是“维持国家、人民利益以及执政家族的团结一致”。“效忠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是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的儿子,或者由孙子代表已故的儿子出任成员,通过不公开投票、以三分之二多数票来决定王位继承等重大事宜。这一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王位继承平稳过渡。

依据这一制度,现任国王逝世后,委员会将举行紧急会议,正式宣布现任王储为新国王。与此同时,新国王必须在10天内向委员会提交新王储人选。新国王一般会在已故国王提名的至多3个王储候选人中选择新王储,但也有权力另推人选。一旦出现这一状况,效忠委员会将在1个月内通过内部投票,决定立新国王的另推人选,还是已故国王的提名候选人为新王储。

对于此次萨勒曼改立新王储,据沙特国家电视台报道,“效忠委员会”34名成员中的31人将票投给了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有评论认为,立新王储结束了国王萨勒曼继位后的两年混乱期,“年轻的王储代表着这个古老君主制国家的希望”。

事实上,这场宫廷巨变,萨勒曼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了!2015年的头4个月里,沙特阿拉伯政局可谓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1月23日,前任沙特国王去世。萨勒曼接任王位后,根据内政外交的需要,颁布了一系列行政职务变更任命。

3月26日,正当外界对沙特国内的政局捉摸不透时,沙特突然宣布组建“包括1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军,对也门胡塞武装和前总统萨利赫的部队进行空袭。也门之战方兴未艾,沙特新国王再次“任性”——4月29日,宣布废除王储穆克林之位,任命其侄纳伊夫为王储——一向实施怀柔策略的沙特在萨勒曼即位后,表现得分外强硬且果断。

“在萨勒曼看来,治乱世需用重典。”对此,《纽约时报》评论员分析称,如今的沙特王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在阿拉伯半岛周边地区,沙特在与伊朗的斗法中频频落败。首先是伊拉克在美国入侵以后形成了伊朗支持下什叶派主导的中央政府,而后在叙利亚内战中,沙特支持的反政府武装不仅没有推翻巴沙尔政权,自己提供的武器资金反而流入恐怖组织之手,其结果是直接导致“伊斯兰国”一天天坐大。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军事力量的撤退,使得中东地区处于空前的安全真空之中,而此前美国在“阿拉伯之春“中背弃盟友的行为,尤其是近年来与伊朗频频和解的动作,使得沙特对美国承诺的安全保障逐渐失去信心。

2014年以来,亲伊朗的胡塞武装在也门攻城掠地,大有占领也门全境之势。因担心王国南境的也门落入伊朗的势力范围,忍无可忍的沙特终于出手。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发动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行动,使本就扑朔迷离的也门问题更趋复杂化。此次行动中担任沙特方面的统帅,同时也是联军领导者的,正是沙特国王萨勒曼的小儿子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亲王。有评论认为,沙特国王萨勒曼希望用空袭胡塞这样的大胆的军事行动,来“捍卫沙特的稳定和大国地位”。同时以此为契机,让沙特王室第三代与新生代的核心政治人物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以推动政府人员的交替。

据伊朗华语台报道,不久前沙特国王废黜王储纳伊夫,其理由之一正是“现王储纳伊夫与卡塔尔勾结”——这是国王萨勒曼所不能容忍的。这一点可以从日前沙特联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巴林等多国与卡塔尔断交一事窥出端倪。有媒体分析,这次集体断交背后有两大推力:一是卡塔尔与伊斯兰武装组织的联系,二是伊朗——沙特在区内最大劲敌——在事件中的角色。沙特的许多媒体指责卡塔尔脱离海合会成员国的队伍,站到了“敌人”(伊朗)的一边。

从王室角度分析,已经81岁高龄的萨勒曼国王必须在有生之年作好擘画,以免大权旁落。掌握沙特最高权力的“资深亲王”数量在10至15个左右,他们个个身居要职,掌控着政府的核心部门。通常,每个权力集团都由一位高级亲王率领,盟友包括他的兄弟、儿子,得到宗教人士、政府官员、商人或部落首领的支持,吸纳了一批私人顾问。以此为平台,他们左右国家政策,相互制衡、竞争,同时也彼此合作,谋求对更多领域的控制。

“由于萨勒曼年事已高且健康欠佳,他必须尽快确立继承者的地位,以便驾驭王室各派力量。”《华盛顿邮报》知名时事评论员扎卡里亚分析称。

目前来看,鉴于目前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内忧外患的沙特国王急需一位强有力的储君。在沙特国王萨勒曼看来,这位储君,既能忠心耿耿辅佐自己,又能主持王国大局,应对国内外的挑战。在此情势之下,“任性的萨勒曼国王6月中旬把自己儿子扶正一事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2019年10月30日发表于东方网,作者为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东大国际战略智库资深研究员

当地时间10月29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亚德热闹非凡,要客云集,第三届“未来投资倡议”(FII)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大会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多名外国政要、300多位世界领先的财经决策者、金融大佬、投资专家和近6000名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图片说明: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参加会见活动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波摄)

这是沙特阿拉伯,或者准确地说,这是沙特34岁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再展大手笔,他要把去年因沙特记者卡舒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沙特领事馆遇害一事而遭受的国际、地区形象损害和投资损失挽回来,更通过此次峰会“将沙特这个长期来与世隔绝的王国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投资目的地”。

沙特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又称“沙漠达沃斯”,是在沙特王室2016年提出“沙特2030愿景”的大背景下举办的。

首届“沙漠达沃斯”于2017年10月在利雅得举行,当时云集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重量级嘉宾和3800余名参会者,为沙特大造了一次国际声势,引起了中东各国乃至全球的瞩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其时,本·萨勒曼王储的父亲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国王克服重重阻力,废黜了穆克林、穆罕默德·本·纳伊夫的王储地位,正式任命本·萨勒曼担任王储,并兼任沙特副首相和国防大臣,从而终结了沙特兄终弟及的传统王位继承模式,改为子承父业的直系父子传承之后仅仅3个多月。当时,人们在对本·萨勒曼王储投以惊奇目光的同时,也对这位时年32岁的年轻王储能否平稳带领古老而又封闭的沙特王国走向新天地不无观望甚至疑虑。

2017年的“沙漠达沃斯”大会,以其创新的主题、盛大的规模、热烈的场景,特别是新王储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和令人震撼的沙特新城建设发展愿景,展现了本·萨勒曼王储的非凡风采、创新形象和开拓进取精神。

去年10月2日,正当萨勒曼王储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二届“沙漠达沃斯”大会时,突然曝出沙特著名时评记者贾迈勒·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离奇失踪,并很快被证实遭肢解惨死的惊人消息,引起了各国媒体的强烈关注,让沙特尤其是王储本人陷入了国际舆论的风波之中。

原定2018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利雅得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的第二届“沙漠达沃斯”投资倡议大会虽然如期召开了,但遇到了巨大压力,一批原定出席大会的国际政要和工商界头面人物在开幕式前纷纷临时取消参会,包括原本在开幕式上排名前三的重量级嘉宾、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孙正义,以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比尔·福特、优步公司首席执行官达拉·霍斯劳沙希和谷歌云首席执行官黛安娜·格林等,他们在“沙漠达沃斯”大会上都没有出现,令沙特方面相当尴尬。

但风波已经逐渐过去。一年来,沙特对内、对外为化解危机和改善关系与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努力,萨勒曼王储亲自出访多国,并对卡舒吉事件主动承担了他认为应该承担的责任。上个月,萨勒曼王储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电视采访时表示,他愿意为卡舒吉的死负责,因为这件事毕竟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发生的,但是他从来没有下令这样做。他称,他将“作为沙特领导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沙特正努力将这起谋杀案抛诸脑后。

时过境迁,往事已矣。沙特为筹办今年的第三届“沙漠达沃斯”大会付出了更大努力,进行了更大投入,虽然国际上仍有一些批评声音和抵制行为,但今年的大会与去年的尴尬被动情景相比已经很不相同了。

“沙漠达沃斯”由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出面举办。PIF主席鲁马扬在开幕词中说,“今天我们有6,000多名高管和参与者参加,这是首届‘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出席者的两倍以上”,会议旨在展示随着“2030年愿景”改革计划的步伐加快,沙特王国正在发生的迅速转变,并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投资机会。会议还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颠覆性技术、财富缺口以及在经济增长放缓期间缺乏有效的央行工具”。

英国《金融时报》从利雅得发出的最新报道说,今年至少有包括5位总统在内的国际政要和一些全球大银行及武器制造商的负责人来到利雅得,许多去年没有出席的人今年又回来了。

据报道,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印度总理莫迪和尼日利亚、肯尼亚、刚果(布)和尼日尔的总统,都在大会的国际政要出席名单之中;美国财长姆努钦、能源部长佩里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兼顾问库什纳在美国出席者之列,美方演讲者“约占大会演讲者的40%,是欧洲人和亚洲人的两倍”。此外,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南非高尔夫球手厄尼?埃尔斯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宇航员小特里?维尔茨等前政要和知名人士也将出席。维尔茨还将在大会上讨论未来的太空探索。

与会的全球工商界大佬包括软银的首席执行官,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的高管,黑石的首席执行官芬克和瑞信的首席执行官蒂亚姆,以及来自科威特、阿联酋、新加坡和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的高级代表等。会议的主持人,将是黑石集团首席执行长施瓦茨曼,他是去年在最后一刻退出会议的知名人士之一。

一位国际资深银行家表示,“此次会议展示了沙特王国开放商业的意愿,并展示了其对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承诺”,沙特正在努力让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资本大佬们相信,这个国家将会坚持不懈地推进其雄心勃勃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具有巨大的投资和市场潜力。

分析人士认为,萨勒曼王储的大手笔,代表了中东阿拉伯国家创新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在战乱冲突不断的中东格外引人注目。沙特走出这一步,主要是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在阿拉伯世界中属于面积第二大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但论经济,目前的规模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大的。沙特拥有全球第二大石油储备,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根据沙特官方数字,已知的石油储备约2600亿桶,约占全球已探明石油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沙特不仅石油丰富,而且接近地面,开采过程较一般油田要方便和更有利可图。

因为盛产石油,沙特的富有不仅在中东阿拉伯国家,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但沙特经济的最大问题和隐患是石油业占到了国家约80%的预算收入、90%的出口收入和约42%的国内生产总值。

面对石油终将枯竭的未来,全球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创新,世界经济科技的蓬勃发展,沙特政府很有危机感。由于国际油价的不稳定和不断下落,近年来沙特的经济增长乏力,人均收入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沙特经济在三年内第二次陷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大幅降低了沙特201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1.9%降至0.2%。沙特政府很是着急。

近年来,沙特政府一直在呼吁大力减少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寻找沙特经济的新增长点。沙特也实行五年计划,但沙特王室于2016年提出了“沙特2030愿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多元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开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旅游、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以改善就业,是“沙特2030愿景”的核心要义。

沙特采取国内、国外同时发力的经济振兴与转型战略,一方面,在国内计划建设6座经济科技新城,以刺激新经济,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利用沙特的石油开发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全球投资建设三个最大型的石化项目,以稳住沙特的外汇收入。

科技创新是萨勒曼王储的主要追求和创新梦想。一直以来,沙特不是孕育技术创新的国家。1977年至2010年间,沙特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量仅382个,远低于同期韩国的8万多项和以色列的2万多项。2017年,沙特终于取得了664项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专利,数量是阿拉伯国家总和的两倍。萨勒曼王储期望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刺激经济。应该说,这两年来还是比较见成效的。为了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地区环境,近年来沙特逐步改善了与世界大国和地区国家的关系,减少了对地区冲突的介入。

沙特虽然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要实现大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建设六大新城,资金还是捉襟见肘,因此沙特不断加大经济、社会的开放力度,想方设法吸引外国投资。

同时,沙特正在推进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上市,这家公司被认为是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控制着沙特的主要油田。据沙特国有电视台周二报道称,沙特阿美将于11月3日上市,据说估值高达2万亿美元。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投资巨头,都在觊觎这家公司,多个公司已经插足。据说沙特政府计划将阿美石油公司5%的股份出售,以换取国内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资金,开发非石油产业。可以预料,今年的“沙漠达沃斯”大会,将会达成一大批投资协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海湾问题专家卡伦?扬分析说,从关系和投资角度看,国际上有许多银行和小型企业都有进入沙特的动机与冲动。

但一些国际评论也指出,尽管萨勒曼王储的决心和手笔都很大,但沙特要实现传统经济转型,还面临着一系列具体困难和挑战。轰轰烈烈的“沙漠达沃斯”大会确实令人震撼,但“如何将浮华和名人效应转化为对内投资和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的实际效应”,是雄心勃勃的萨勒曼王储必须面对的实际难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