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是一本由赵林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9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读后感(一):作者自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万卷书与万里路是相互融通的,书中自有路,路上亦有书。但是如果只读书而不行路,如终日困守书斋的蠹书虫,或者只行路而不读书,如满世界打卡的观光客,自然也就无法体会二者之间相通相融的奥妙了。在道路畅通、交通便利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研究西方文化的中国人,我更应该把读书与行路紧密联系起来,在读书时让思想遨游万里路,在行路时让步履印证万卷书。

由于兴趣所在,我与西方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少年时代对西方文学的热爱,到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所受的西方史学熏陶,及至独立治学以来这三十余载对西方哲学、西方宗教乃至更为广阔的西方文化的研究,毕生为学志趣一以贯之。另外,由于性情所致,本人天生好奇心强,做事求学均喜欢刨根问底;再加上自小就好高骛远,不耐于在细微处小心考证,而偏好从宏观上高屋建瓴,导致几十年来所关注的研究领域不断转变,从西方哲学到基督教思想和文化,再到古希腊罗马文化。但实际上,这种研究领域的转变是有一条顺理成章的逻辑演进脉络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最高和最抽象的表现形态,是生长在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的,而基督教构成了西方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土壤,所以,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基督教的思想背景和文化背景。如果进一步追溯,基督教又是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根基上生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它的神学思想吸收了希腊哲学的大量精华,它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宗教改革之前的历史文化)被打上了罗马规制的深深烙印,因此,对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深入探究必然会将研究者的眼光引向更深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正是循着这条逻辑脉络,我在近二十年中相继完成了《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哲学史》(与邓晓芒教授合著)、《西方宗教文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等研究著作之后,越来越沉迷于古希腊罗马文化。

如果说我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兴趣最初是在书斋中循着学术进路产生的,那么近十年来,随着我在西方身临其境的考察行走,朦胧抽象的逻辑概念也日益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文化意象。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现代人不可能回到古代的希腊罗马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到现代的希腊、意大利等国去寻找古代的文化遗迹。时间可以改变社会形态,却很难改变文化基因,在今天的雅典、罗马以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生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大量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看到许多韶华已逝、风采犹存的古代遗址,而且可以将这些实物与以前获得的书本知识相互印证,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数千年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奥妙。

正是对西方古典文明的强烈兴趣,驱策我从书本走向实地,从各种关于希腊文化的研究著作走向雅典、克里特岛、迈锡尼、斯巴达、科林斯、奥林匹亚、德尔菲、罗得岛、以弗所、米利都、锡拉库萨(叙拉古)、阿格里真托(阿克拉伽斯)等地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从 2011 年至今,我已经先后十次踏上这片土地,探寻的足迹从南方的克里特岛到北方的科孚岛,从东方的以弗所到西方的塞利农特。每当我站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前,俯瞰希腊大地,眺望爱琴海,都会深深沉浸在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感动之中,这份深切的感动绝不是能从那些闭门造车的学术著作中获得的。

古希腊文明始终具有谜一般的无穷魅力,这不仅因为它历史久远,也不仅由于那荡气回肠的神话传说,更在于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基因,在精神形态方面奠定了西方文化的根基。我常常这样对比希腊人与罗马人的文化特点:“希腊人仰望星空,浪漫超逸;罗马人俯抱大地,功利务实。” 希腊文化处处都折射着一种和谐之美,正如罗马文化明显展露出一股强劲之力。希腊人为后世西方开创了各种务虚的文化形态,如宗教、文学、艺术、哲学以及超功利的体育竞技等,而罗马人则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治理等务实领域为后世西方制定了基本规范。古希腊文化的这种唯美特点,使它不仅成为西方人魂牵梦萦的精神故园,还在许多文化领域成为后世无法超越的楷模。比如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巴黎卢浮宫中所谓的“镇馆三宝”(民间说法),其中竟然有两件——《米洛的阿佛洛狄忒》(俗称“断臂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像》——出自古希腊 ;再如西方四大悲剧大师,居然也有三位是古希腊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只有莎士比亚生活在近代英国;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无可争议地被列为西方经典史诗之首,当之无愧地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开山之作;至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思想更是西方智慧的圭臬、典范,苏格拉底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孔子,20 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把整个西方哲学史说成是对柏拉图主义的注脚,至于亚里士多德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更是无人可与之匹敌。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开创了人类以和平方式展现力量、速度和各种身体技能的先河,时至今日,传承其文化薪火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国际活动。如果我们徜徉在繁华的巴黎街头,在巴黎波旁宫、先贤祠、玛德莲教堂等庄严宏伟的建筑中看到的还是科林斯柱、三角楣等古希腊的建筑元素……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书正是我多年研究和行走希腊的一份心得,它根据我在武汉大学或其他学术场所多次讲授的古希腊文明课程的录音整理而成。因为是讲课记录,所以本书在语言风格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略去了烦琐的注释和考证,这样可以让读者比较轻松地进入古希腊时代的文化处境。此外,本套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资料,其中大部分是我本人在希腊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及历史遗址中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与文字彼此映衬、相得益彰,使读者眼前呈现的不仅是一些抽象乏味的概念,更是鲜活的希腊文化场景。质言之,本书并非一部危坐书斋的研究成果,而是我行走希腊的心路历程,作为一部“路上的书”,其目的就是给读者展现书中的路。

虽然本书避免了学术专著的刻板模式,但书中的叙述顺序是按照黑格尔式的精神现象学方法,即遵循希腊文化精神的逻辑演进逐步展开的。在介绍了希腊文化的源头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之后,本书就开始从古希腊文明最根本的文化土壤——希腊神话及宗教入手,以城邦社会的政治形态作为现实基础,按照文化精神演进的逻辑环节与历史顺序,依次讲述了希腊城邦时代的宗教、竞技活动、造型艺术、诗歌、戏剧和哲学。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奥林匹斯宗教是最重要的因素,希腊的各种竞技活动都是为了祭奠崇拜奥林匹斯神灵,希腊的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以一种空间凝固的方式表现了与宗教相关的内容,而史诗、抒情诗、悲剧等艺术形式则是以一种时间流动的方式表现了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崇高典雅的希腊悲剧是古希腊各种文化形态的最高峰,也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城邦社会达到鼎盛状态的文化标志。随着悲剧的盛极而衰,希腊喜剧开始大行其道,对传统宗教和城邦制度进行嘲讽和解构。与此同时,“密涅瓦的猫头鹰”也开始起飞,哲学在一片彷徨疑虑的时代氛围中将追求智慧提升为人生的主要鹄的,以深刻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奥林匹斯宗教,同时也为下一个时代的新宗教——基督教的鸣锣上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宗教的衰落恰恰与城邦社会的瓦解形影相随,由于希腊城邦的内讧和马其顿帝国的崛起,到了希腊化时代,一种末世的奢靡浮华景象昭示了古希腊文明已是日薄西山。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命运即将终结,于是,一股强大的刚性力量——罗马帝国——将垂死的希腊化时代收尸入殓,另一股阴郁的柔性力量——基督宗教——则从古希腊文明的不死灵魂中吮吸了大量的精神养料。

做历史研究的人都熟知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历史探索过程中,追求绝对的真实永远只是一个纯洁的理想。历史一词的含义不仅是记载,更重要的是解释,而一旦解释就必将受到解释者本人眼界学识、价值取向、情感好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解释的结果带有或浓或淡的个性色彩。正如一千个观众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撰史者笔下的历史也会呈现纷纭复杂的面貌。虽然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但是对于这些历史事实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解释却完全可能见仁见智。因此,对历史文化的解释既可以像兰克学派那样注重史料考证和追求客观现实,也可以像年鉴学派那样注重理论综合和强调整体意义,甚至还可以像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那样专注于历史现象背后的精神发展意蕴。而本书作为一部课程讲演录,基本宗旨在于从宏观角度综合而动态地展现古希腊文明的演进历程,以帮助国人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古希腊时代的文化面貌。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活法。作为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古希腊人始终生活在湛蓝的天空、“葡萄紫的海水”、美丽的神话和自由的遐想之中。所以,今天的人们要想真正走进古希腊文明,就应该放下一些现实的功利考量和科学眼光,多一点浪漫情怀。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读后感(二):超越与轮回:密涅瓦的猫头鹰一直在盘旋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 ——黑格尔

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写下这句名言,就仿佛创造了一个人类精神的图腾。他不但宣告了自己理性反思的哲学体系,也为整个哲学做了通俗形象的角标,从此“密涅瓦的猫头鹰”成为哲学的代言,很形象也很酷。“密涅瓦”是古希腊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上的猫头鹰是智慧和理性的象征。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将哲学指向一种反思活动,指向一种沉思的理性。“认识”和“思想”若在白昼的蓝天中翱翔,那么“反思”则会在黄昏降临时悄然起飞。哲学可以拥抱白昼,但最真的性格则是深沉的、庄严的和独行的。

黑格尔其实也附带做了一件事,他的名言所到之处,人们也许会由此想起在很久之前,人类曾经创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那便是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这个文明持续了650年。而这仅仅是这个文明发展巅峰的阶段,准确地讲,从克里特岛发源说起,在罗马将希腊吞并之前,古希腊文明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那个文明也许曾经湮灭,然而光芒却依然穿越千年,照耀着我们这个物种在这个星球的前行。

这也许是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的指向之一。这是一部哲学名家所著的历史书,带着别样的风格和更深的思索。赵老师曾经讲过古希腊历史的网课,质量非常高,但其主业还是哲学。喜欢哲学,即使只能肤浅地阅读,但依然不愿舍弃。最早知道赵老师是因为邓晓芒教授,当时陷入康德的王国不能自拔,人民出版社的邓老师的康德三大批判一直置于书房最核心位置。后来是黑格尔,当然也就绕不开赵林教授了,就像国内研究康德要看邓晓芒,看黑格尔自然也要读赵林的。

再后来,赵林和邓晓芒两位教授合著了《西方哲学史》,当时自己私下里还曾轻叹,也许这才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天作之合。与邓晓芒教授不同,赵林教授从很早就一直同步研究古希腊历史和文化,继而转向古希腊文明史研究。文明史不是单纯的历史,是对历史更深层的哲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历史学者都带着三分哲人的风骨,而优秀的哲学家也从来不会放弃成为史学家的机会,文史哲自古就是一家嘛。

这种内在的学术逻辑,也延续到《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这部书中。赵林老师基本上是讲述了古希腊上下2000年的历史全景,主线是标准史学化的,就是希腊的诞生、崛起、衰落。而内里的线索却是哲学化的,或者说是完全的文明史脉络。赵林老师将人口迁徙、地理、文明、战争作为线索,从希腊神话、城邦制度、宗教哲学、悲喜剧等众多维度全视角回望了古希腊那2000年的岁月。

其目的只有一个:古希腊文明为何对今天的我们如此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含在赵林老师的整部《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中,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林老师写这部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要将古希腊的历史方方面面地讲述一遍,而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也决定了这部厚重的《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的行文风格和内在逻辑。除了开篇单独拿出整整一章讲述“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与后世影响”,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一直能够读到赵林老师恰到好处的“画外音”。他总是一语中的地点明某处是如何闪耀着“光芒”,对现代西方和世界是如何产生了影响。

这无疑更加深了我们对古希腊文明的认知。就像很多人所说,那个文明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甚至让人不免产生一种不真实的穿越感。比如,早在公元前430年左右,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就在其老师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世界及其万物都是由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聚集而成的。后来的伊壁鸠鲁对此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而当道尔顿开始创建原子符号时人类已经来到了19世纪。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同样让人震撼,他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位置的中午太阳的高度,竟然一步步测算了地轴的倾斜度。阿里斯塔克斯更犀利,在哥白尼之前的无数岁月之前,他就提出了“日心说”,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将太阳系的行星以正确的顺序放置在了太阳轨道周围……

在那片蔚蓝的爱琴海,人类的先祖之一曾经那样生活和存在过,虽历经古罗马的高调辉煌和中世纪的长久晦暗,但他们的光依然可以射穿时空,闪耀当世。就像雪莱所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根源皆在希腊。”所以,赵林老师讲帕台农神庙,那是古希腊女神雅典娜的神庙,是保留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腊建筑。继而他将笔锋一转,结合众多古希腊著名建筑,点出古希腊建筑设计精确、和谐、崇高、简洁、注重比例和视角的特点,这一直影响着当下最时尚的建筑设计师。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当然会深谈古希腊哲学,毕竟古希腊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西方各国的“哲学”一词都源于古希腊语。苏格拉底、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伊壁鸠鲁……这些让人光听一下便会肃然起敬的名字,用“群星璀璨”来形容应该并不为过。他们在人类尚处于童年的时期,便搭建了整个人类思想的架构,诚如哲学家怀特海所说:“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我们无意去比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就像我们无法去让康德与黑格尔进行PK一样。

但赵林老师更侧重的是,将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和艺术,当作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不然他也不会那样深入地去谈古希腊神话,去详细分析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甚至对他们的著作进行非常详细的讲述,不惜带上些许文学史的架势和味道。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向当下的我们述说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他们虽然有神话和宗教,但他们并不提倡个体单纯去依赖崇拜那些,他们呼唤人要建立自己关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知,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理性经验、用自己智性的大脑和理性,去探索浩瀚的宇宙和丰富的自然。

没错,就像一个孩子那样,充满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不是希腊的政治、教育、哲学、艺术开启了人类的文明,而是他们显现出来的精神光芒指引了人类。不是高深莫测和众多头衔点亮了历史的星空,而是那孩子眼中的光芒引燃了人类主观意识的觉醒和自然哲学思辩的肇始。当然,也许会有朋友不服气地说:“切,那又如何?古希腊文明不还是湮灭了?古希腊最终不还是坠入了毁灭前的纸醉金迷和享乐主义?”

正因此,赵林老师在谈到“密涅瓦的猫头鹰”时,采用的并非是黑格尔的说法。他说 “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是因为哲学这样的思辨总是在一个文明湮灭之前显现。深读整部《古希腊文明的光芒》,我们或许可以找到对赵林老师这个解释的注释。40年间十余次在古希腊遗迹旁的参悟,让他明白了如何去回应上述不服气朋友的质疑。没错,古希腊并非完美,湮灭之前确实癫狂,也正是因为这样,“密涅瓦的猫头鹰”才会在黄昏起飞,它并非要做无用的徘徊,而是在开启人类的下一次轮回。

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这种历史的轮回,正是人类文明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行。从表象看,“仰望星空”的古希腊最终被“拥抱大地”的古罗马取代,中央集权代替了城邦制,古罗马强悍的实用主义带来的战争策略和军事实力,碾碎了崇尚美与艺术的古希腊伊甸园。更不用说后世基督教一统西方,希腊的神话传统和生活方式直接被作为异端钉死在中世纪的十字架上。但是,人类之所以能够一直前行到今天,是因为无论多少波折和岁月,他们总会最终想起那道爱琴海或是其他地方的光芒,重拾自己童年的初心和梦想。

所以才有了文艺复兴,所以才有了工业革命,所以才有了对人自身价值的再次肯定……所以,才有今天的一切。无数岁月过去,“密涅瓦的猫头鹰”从未降落,他一直在盘旋,他见证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再次从“神权本位”向“人权本位”转向,再次实现从“神学”经由“哲学”直至“科学”的伟大转变。《阿飞正传》里有句台词:“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也许,人类这个物种也像那种鸟,必须永远寻着光亮那方,一直前行,永不停歇,这是人类历史的轮回,更是古希腊文明的超越。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读后感(三):东方元素的浸染,南北神族的融合:古老神话串起一部希腊文明史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王宙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多情之神”,曾与多位女神或人间女子发生过风流韵事。

根据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谱》中的记述,宙斯先后与墨提斯、忒弥斯、欧律诺墨、德墨忒尔、勒托等女子坠入爱河,后来还娶了赫拉做宠妻。在众多的恋人当中,赫拉、德墨忒尔的身份最为特殊,因为她们分别是宙斯的姐姐和妹妹,两人与宙斯的结合属于“兄妹通婚”的范畴。

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来说,兄妹间近亲结婚产生遗传疾病的风险很高,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在遥远的古希腊社会,这一婚姻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进而以传说的形式反映到早期神话体系之中。而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希腊神话中宙斯与赫拉/德墨忒尔的结合,不仅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还很可能受到古埃及神话中,冥王奥西里斯与丰产女神伊西斯兄妹通婚故事的影响。

武汉大学历史教授、知名学者赵林在新书《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源流与变迁做了更加系统的阐释。在赵林教授看来,宙斯与赫拉的婚姻是古希腊吸收外来文明的冰山一角,以“谜”和“工匠”为特色的埃及文化、西亚文明中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等,都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古希腊神话体系之中,与此同时,伴随着战争、商业贸易等,古希腊文明内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最终形成了具备优美文化形态、神族谱系分明的神话体系。

神话,是古希腊最重要的文明成果之一,也构成了整部古希腊文明史的原点,哲学、造型艺术、建筑、诗歌、戏剧,乃至竞技运动会等,都与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影响力也一直延续至今。

01 从克里特到迈锡尼,古希腊神话的融合与变迁

“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民族和地区的神话相互混杂、演化的结果,最初彼此独立、形态各异,后来通过种种历史机缘和持续不断的文化交往、融合活动而逐渐趋同,最后通过人为的系统文化改造过程,搭建了统一的神话谱系。”

从时间发展脉络来看,古希腊神话主要成型于公元前18世纪至8世纪的爱琴文明时期,后者又分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到了希腊城邦时代,形成了两大神明体系:以宙斯为代表的奥林匹斯诸神体系、以酒神狄奥尼索斯、潘神等为主要崇拜对象的主管劳动生产的神明体系,分别在上流社会和普通劳动者中受到追捧。

纵观古希腊神话的变迁史,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东方文明的影响,美国科学家乔治·萨顿有过一个十分形象的说法,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喻为希腊的天才的“父亲和母亲”。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曾断言:“几乎所有神的名字都是从古埃及传入希腊的。”

在尼罗河、两河流域,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的诞生,均远远早于希腊文明。由于它们与希腊都地处环地中海区域,伴随着商业贸易、战争、人员迁徙,不可避免带来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于是,希腊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乃至文学艺术,都或多或少沾染上了东方色彩。

赫西俄德的《神谱》中,天地最初是一片混沌,继而由大地女神盖亚生出了天空、山脉与深海。有学者认为,这一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其原型很可能来自早其2000余年的古巴比伦史诗《埃驽玛·埃立什》。至于《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对“英雄”题材的着重描绘,则有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子。克里特神话中的“埃及色彩”尤为浓郁,半人半兽的米诺陶诺斯怪牛、以制作迷宫等见长的“手艺人”代达罗斯,与埃及文明中凸出神秘主义、关注工匠技艺等特征一脉相承。

到了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神话开始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方面,随着北方阿卡亚人的入侵,战争打破了人们原本平静的生产生活,对奥林匹斯诸男神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占据主流,如宙斯、波塞冬、阿波罗、赫拉克勒斯等,他们大都孔武有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勋。另一方面,神明的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克里特神话中,半人半兽的“怪物”形象居多,而在迈锡尼神话中,“神人同形”“神人同性”成为诸神的两大特点,他们拥有与凡人一样的外貌和性情,甚至都要受到“命运”的约束。

02 当神话照进现实:古希腊的战争、生活与命运

神话,就其本质而言,是古老文明中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浪漫化阐释,其中有不少虚构与扭曲的成分,但透过神话,我们可以窥见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古希腊神话亦不例外,诸神的地位、相互关系及其喜怒哀愁中,都间接折射出希腊人真实生活的碎片。

在迈锡尼神话中,宙斯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打败了泰坦诸神,成为奥林匹斯山的新一代统治者,这次看似寻常的“神王更迭”,实则是北方阿卡亚人征服南方克里特人的隐喻。战胜一方的阿卡亚人对英雄们的功绩大加赞颂,催生出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忒修斯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这一时期在荷马、赫西俄德等诗人的笔下,也被称为“英雄时代”。

鸿蒙初辟、诸神争斗、英雄传说固然是古希腊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其中还隐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细节,其中包含着古希腊人对待爱情、生死、美等问题的态度。

《荷马史诗》中,英雄赫克托耳在对决中,死于阿喀琉斯之手。赫克托耳的葬礼也颇具希腊特色。

“坟墓堆好以后,他们就回到城里,集合起来,在宙斯养育的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里吃一顿丰盛筵席。他们是这样为驯马的赫克托耳举行葬礼的”。

人们会为失去一位英雄而哀伤,但不会长期沉溺于这种情感中无法自拔,而是在悼念之后迅速回归日常生活,显示出他们对待死亡的洒脱姿态和现实主义取向。

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也有目共睹,赫拉、密涅瓦和阿芙洛狄忒会为了争夺“最美”的头衔,争相贿赂牧羊人帕里斯。绝色美人海伦成为一场旷日持久战争的导火索,而在特洛伊战败后,海伦回到家乡,原本对她满腹怨怼的丈夫一看到她的容颜,所有的愤怒、不满全都被抛诸九霄云外。

古希腊神话中涉及的主题众多,但“命运”二字是所有人物都逃不开的魔咒。就连奥林匹斯的几代神王都为“预言”所困,不惜做出吞噬亲生子女、与父亲反目成仇的举动。后来希腊神话中还衍生出了三位命运女神的形象,她们分别负责纺线、丈量长短以及挥动剪刀,人的命运在冥冥中被注定。正如赵林教授所言:“命运女神的威胁,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英雄和诸神的头顶,随时都可能落下。”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神明英雄,无一不受到命运的摆布。

03 神话串起的古希腊文明史,从神庙到竞技场

在命运旋涡中挣扎的古希腊诸神和英雄,不仅衍生出无数动人的故事传说,还成为整部古希腊文明史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之一,在建筑、艺术、哲学等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与诸神、神话与文明之间实现全方位的交融。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说:

“最隆重的节日会上演歌剧,悲剧、喜剧、舞蹈、体育表演都是敬神的一部分。他们从来不想为了敬神的需要苦修,战战兢兢地祈祷、伏在地上忏悔罪过;他们只想与神同乐,给神看最美的裸体、为了神而装点城邦、用艺术和诗歌创造辉煌的作品,使人能暂时脱胎换骨,与神灵并肩。”

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多神崇拜首先意味着丰富多样的祭祀仪式。

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田间地头的农民载歌载舞,是对丰产女神德墨忒尔的祭仪。在森林里,伴随着笛音琴声,狂欢的人们在酒精的作用下手舞足蹈,酒神崇拜带来的欢愉不言自明。在古希腊的三大公共建筑类型中,神庙、竞技场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神明有关。

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作为一组建筑群,是献给宙斯、阿波罗、雅典娜等多位神奇的庙宇,神庙之中也少不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的雕像。古老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在诞生之初,是为了向宙斯表达来自人间的崇敬,竞技场上的运动项目从最初的赛跑,逐渐增加了古典五项竞技、拳击、角斗等,连哲学家柏拉图都热衷参与其间。

为了充分表达对神祇的赞美,人们在建造神庙、举办竞技比赛之余,还会以诗歌的形式抒发情感,这成为古希腊抒情诗、戏剧和哲学等的源头。

女诗人萨福的《给所爱》,就借由神话中黎明女神厄俄斯与凡人提托诺斯的爱情故事,表达出浪漫爱情难敌时间流逝的深深慨叹。古希腊伟大剧作家们所写就的剧本,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奥狄浦斯王》《美狄亚》等,“命运悲剧”这一主题反复出现,与希腊神话中对“命运”的强调一脉相承。

根据哲学家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的说法,古希腊悲剧就产生于对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位神明的崇拜,他们分别象征着梦与醉、理性与癫狂、秩序与放纵,正是这一矛盾冲突孕育出了完美的古希腊文明。

哲学作为一门思考世界本源等终极问题的学科,在古希腊民主、自由的氛围中,从悲剧中提炼升华而来。从前苏格拉底时代的米利都学派、以弗所学派,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大人物的出现,希腊哲学逐渐臻于巅峰。

伴随着蛮族入侵、城邦制度走向解体,人们的生活不复昔日的平和富足,思想上呈现出了颓败之势,在伊壁鸠鲁的花园中短暂逃离现实,或者抱持怀疑一切的态度,一度瑰丽壮阔的希腊文明也随之走进暮色苍茫的黄昏。

哲学家黑格尔说:“整个希腊文化是由两个理想青年开创和结束的——开始于“诗歌之理想青年”阿喀琉斯,结束于“现实之理想青年”亚历山大。”

从神话传说中的神祇英雄,到终结城邦文明的亚历山大大帝,古希腊文明经过了数千年的文明历程,其中不乏战争的刀光剑影、血腥残酷,但在黑暗时代结束之后,总能迎来新一波的重生,甚至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希腊神话体系形成于这样的过程,光辉夺目的希腊造型艺术、哲学诗歌与宗教信仰也诞生其中,成为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在其后数千年的时间里,古希腊依然发挥着其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古罗马在地理疆域上不断扩张,在文明上却被古希腊人彻底征服。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一众天才艺术家则打着恢复古希腊时期繁荣景象的旗号。古往今来的西方艺术家们在创作油画、雕塑作品时,希腊神话故事是他们永恒的灵感来源。

或许,这也恰恰印证了英国诗人雪莱的那句名言: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注: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读后感(四):古希腊众神的私生活有多混乱?武大教授赵林:那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按照史学界的观点,“两希文化”是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支柱。所谓的“两希文化”,分别是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基督教文化)。其中,古希腊文化更是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基本内核。就像英国诗人雪莱所说的那样:

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因此,要想弄懂西方文明是怎么回事,就得先弄懂古希腊文化是怎么回事。

但如果你对古希腊文化稍有了解,就会发现,无论是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是古希腊经典三大悲剧,其中的内容都绕不开古希腊神话。

如果说,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那古希腊神话就是是摇篮的摇篮。换句话说,古希腊神话就是一把解开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的金钥匙。

然而,古希腊神话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初学者对古希腊神话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一个“乱”字。这种乱不仅表现在人物关系的混乱,更表现在神话故事里道德伦理的混乱。例如:

宙斯和妻子赫拉是同父同母的兄妹;大地女神盖亚的丈夫是她的长子天神尤拉诺斯;和平之神克洛诺斯和妻子瑞亚是同父同母的姐弟,等等。

按照中国人的观点,神灵应该具有很高的道德素养,是凡人的楷模,为何古希腊诸神的私生活如此不检点,关系如此混乱呢?

名列“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的赵林教授,自1978年进入武大以来,浸淫西方文化四十余年,在古希腊文化领域方面造诣尤深。他讲课思路清晰、生动有趣,能把最高深莫测的事情,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述出来,因此被学生们誉为“武大四大名嘴”之一。

赵林教授在新作《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书中指出:以奥林匹斯神系为核心的古希腊众神,其实是古希腊人以神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种种看法、理解与感悟。因此,古希腊众神并非高高在上的雕塑,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希腊人崇拜的神,其实就是现实世界中人的提升,因此古希腊众神普遍具有人的形体、思想、性格和行为,只不过比普通人更强壮、更健美罢了。而且这些神邸也像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会表现出勇敢或胆怯、诚实或奸诈、慷慨或小气、高雅或低俗等行为,甚至具有嫉妒心、虚荣心、报复心,等等——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古希腊众神内部的关系如此辣眼睛了!

不过,诸神的私生活不检点,给凡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实在太过复杂,初读古希腊神话的人,往往会一头雾水,完全搞不清这些希腊神仙乱七八糟的关系。

赵林教授曾在武汉大学开设过“古希腊文化专题课程”,他讲课博古览今、由浅及深,善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讲透最繁杂的文明脉络,因此深受学生好评,至今在武汉大学的校园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大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有上过武汉大学。”

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书中,赵林教授就用生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张古希腊众神的关系图谱。他指出,奥林匹斯神系的组织就像一个大家庭,以“家长”宙斯为核心,其余众神紧密团结在宙斯周围,共同管理人类。

第一代奥林匹斯众神共有六位,分别是宙斯、波塞冬、哈迪斯、赫拉、德墨忒尔和赫斯提亚。

身为众神之王的宙斯,是古希腊地位最高的天神,他既是掌管雷电的神袛,拥有强大的自然力量,又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具有不可抗拒的命运权威。因此,宙斯常以一手擎雷电、一手执权杖的形象出现。但宙斯身上也具有很多人类的性格缺陷,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风流好色。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宙斯的风流韵事简直不胜枚举。

据统计,宙斯至少曾与六位女神有染,生下许多“神二代”。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到人间拈花惹草,与多位凡间女子交好,并生下一大批英雄,可谓是“子孙满堂”。

宙斯唯一的合法妻子名叫赫拉,她的身份就相当于中国神话中的王母娘娘,其地位仅次于宙斯,掌管着婚姻、生育及捍卫家庭的权利,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所以也被称为婚姻女神。

赫拉是宙斯交往过的第七位女朋友,在她之前,宙斯曾与司法女神忒弥斯、海洋女神墨提斯等女神相恋,并诞下正义女神狄克、智慧女士雅典娜等二级天神。但赫拉的身份不同于其他女神,她是宙斯的亲姐姐,这种姐弟结合的关系,实际上是古希腊母系氏族社会血亲关系的残余。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代天神当中的农神德墨忒尔和灶神赫斯提亚,也是宙斯的亲姐姐。其中,德墨忒尔是负责农业、谷物与收获的女神,故而被称为农神。而赫斯提亚为了躲避弟弟波塞冬和侄子阿波罗的追求,便向宙斯提出请求,获得了掌管人间所有家灶的权力,因而被称为灶神,她就是西方世界的“灶王爷”。

第一代天神当中还有两位男性,海神波塞冬和冥王哈迪斯,他们都是宙斯的亲弟弟。宙斯掌管诸天众神,波塞冬掌管海中万物,而哈迪斯则掌管冥界生灵。经常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头犬刻耳柏洛斯,就是哈迪斯的看门犬,负责看守冥界的大门,不让死去的人出来,也不让活着的人进去。

除了这六位第一代神邸之外,奥林匹斯山上还住着许多第二代神邸,他们大都是宙斯与众女神所生的孩子。其中最杰出的几位分别是智慧女士雅典娜、文艺之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火神赫淮斯托斯、商业之神赫尔墨斯、酒神迪奥尼索斯等。

根据《神谱》记载,雅典娜是宙斯的第三个孩子,她体态婀娜、高贵美丽,其端庄的仪态令众神惊叹,也广受人类爱戴,被古希腊人昵称为“明眸少女”。

雅典娜执掌着人间的智慧,她不仅向人类传授了纺织、工艺和园艺等生活技能,还将绘画、雕塑等艺术元素带给了人类。此外,作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她还主持着雅典的法庭,掌管着人间的法律与秩序。正因如此,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娜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两位叔叔,与宙斯、赫拉并列为最受尊崇的三位主神。

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和文艺之神阿波罗是一对孪生姐弟,有时人们也管这对姐弟叫做月亮神和太阳神,他们是宙斯与情人泰坦女神勒托所生的。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执掌着光明、青春、音乐以及诗歌等多种富有生命和激情的事物,而且拥有阳光般的气质,是奥林匹斯山上最英俊的男神,因此成为许多艺术家在诗歌和绘画中广为称颂的对象。

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掌管着狩猎,也是最受宙斯宠爱的孩子,所以在奥林匹斯山上,她拥有仅次于天后赫拉的神职。由于阿尔忒弥斯终身未婚,因此,她和灶神赫斯提亚、智慧女神雅典娜一起,被合称为古希腊三大处女神。

当然,奥林匹斯众神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例如时序三女神、命运三女神等等。虽然这些众神都住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但他们与人类有着相同的情感,有欢乐,也有烦恼,除了具备人类没有的法力和永生不死的天赋之外,其情感、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

正因如此,古希腊的历史总是与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艺术、文化,奥林匹斯众神的形象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戏剧以神明的故事为题材,雕像以神明的形象为模特……古希腊人用自己的智慧,对心目中的神明进行了最广泛、最深入的诠释,而神明也反过来影响了古希腊人的知识构成,维系着古希腊人的社会体系,进而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这本书中,赵林教授以古希腊文明的诞生、崛起、衰落为主线,从神话传说、城邦制度、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众多维度,向我们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古希腊文明的历史画卷。

赵林教授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为什么只要读懂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解读西方大部分经典和隐喻便一马平川?

权利的游戏、天才的出现;思想的脉动、艺术的薄发;神话与战争、权谋与八卦;这本如同小说一般有趣有味的书,将带着你行走在断壁残垣中,体会异域遗韵,品读古希腊文明之美。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吟游诗人荷马、希腊神话、斯巴达;苏格拉底、欧几里德、雅典公民;奥林匹亚竞技会、卫城神殿、柏拉图;落日余晖下的奥林匹亚古运动场、魅力无边的帕特农神庙……古希腊逝去的荣光,全都历历在目,如同昨日重现。

如果你想通过一本书,就了解古希腊文明的全貌,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非赵林教授所著的这本《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莫属!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五大文明摇篮”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开端。然而过去,中国人常常将它忽略。实际上,古希腊文明的悠久程度不亚于中国。距今4000年前,古希腊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古希腊文明的辉煌程度可以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其在科学、艺术、哲学、民主政治、文学等领域的成就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古希腊文明的文明影响了整个世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扩展,使得古希腊的文明基因被带到了全世界。

欧洲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克里特岛。克里特是希腊的一个岛屿,深入了地中海。这里曾经产生了辉煌的克里特文明,创造该文明的是古老的地中海族加利亚人,他们头颅较长,头发和皮肤呈深灰色,身材短小,体格纤细,眼睛呈褐色。这里是古典时代记载的米诺斯王国所在地。从1868年到1890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伊文思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最终发现了传说中的米诺斯王宫。在王宫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泥版书,有两种文字,分别被命名为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A是克里特岛的文字,线形文字B是迈锡尼的文字。

根据考古发现得知,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克里特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公元2300年进入了青铜时代。大约在前1800年,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统一了克里特岛,走向了辉煌。克诺索斯强盛之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在爱琴海周边建立了许多殖民地,雅典都曾经向克诺索斯称臣纳贡。

在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之后不就,希腊半岛也在公元前2100年进入了早期青铜时代。前2000年,印欧人的一支亚该亚人入侵希腊半岛。亚该亚人入侵造成了希腊半岛社会又重新倒退到了氏族时代。不过亚该亚人很快就被学会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大约在前1600年,他们发展出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时代使用的文字为线形文字B,已经被破译成功,是希腊语的原型。迈锡尼文明强盛之时,征服了整个克里特岛。从前1450年开始,米诺斯王国出现的文字就是线形文字B。

古代希腊人活动的范围除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各个岛屿之外,还有小亚西海岸,这里在古希腊叫做伊奥尼亚,有一个著名的城邦叫做特洛伊。根据《荷马史诗》记载,在迈锡尼文明末期的前12世纪,希腊半岛的联军发动了特洛伊战争,最终使得这座城市被毁灭。1871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此发现了特洛伊遗址,后来经过不断的发掘,发现这个遗址共有12层,大约在前2400年进入了青铜时代。

在特洛伊战争之后不就,迈锡尼文明就走向了衰落,其主要的原因是印欧人多利安人入侵。多利安人毁灭了迈锡尼的城镇,线形文字B也失传了,整个希腊又重新回到了氏族时代。从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300年间,就是希腊历史上的第一次“黑暗时代”。不过这个时期并非全无实处。如在生产力上,古希腊逐渐进入了铁器时代;在政治,落后的多利安人的军事民主制和迈锡尼的文明融合,是后来雅典民主制度的源头;在文化上,产生了《荷马史诗》、《工作与时日》、《神谱》、《伊索寓言》等对欧洲文化影响深渊的文化作品。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的城邦走向了复兴,人们往往以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来作为希腊城邦时代历史的开端。经济上,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加速了农业的开发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商业上,古希腊人扩大了和周边的贸易,甚至在地中海周边建立了无数的殖民地,古希腊人还出现了铸造货币;在文化上,希腊文字出现了,这种文字是底比斯人改造腓尼基文字而形成的。古希腊文字成为了欧洲文字之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的氏族社会也不断解体,200多个小国寡民的城邦出现在了希腊。这些城邦的政体大多数都是从军事民主制演变而来的,长老议事会转变为贵族会议,掌握国家大权;原来的军事首领转为执政官,掌握国家行政权;氏族民众会议转为了公民大会,但是权力遭到了削弱。

当然,各城邦的发展又有所区别,这里简单说一下伊奥尼亚、雅典和斯巴达。伊奥尼亚位于小亚半岛,有十二个城邦,在多利安人入侵希腊半岛之时,这里幸免于战乱,因此伊奥尼亚成为了城邦时代早期的经济、文化中心。黑暗时代量大文化名人——荷马、赫西俄德就生活在伊奥尼亚一带。伊奥尼亚最有名的城邦是米利都,这里在城邦时代的早期出现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在伊奥尼亚的其他城邦还出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原子论的提出者)、毕达哥拉斯、希罗多德(欧洲史学之父)等著名的文化人物。

雅典和斯巴达在早期并没有伊奥尼亚般的辉煌。早期,雅典的梭伦进行了改革,将公民大会确立为最高机构,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不就之后的克里斯提尼继续改革,最终瓦解了贵族政治的氏族基础,雅典最终建立了民主政治。相反,斯巴达则形成了军事专制制度。在斯巴达,最高权力机构是贵族会议,国王的权力收到了严重的限制。雅典和斯巴达的两种不同的模式,对后世希腊的发展影响深远。

雅典三权分立的国家机构

在城邦时代中期,强大的波斯帝国开始入侵希腊,伊奥尼亚的城邦基本被吞没。公元前500年,希波战争战争正式爆发。小国寡民的城邦无法抵御强大的波斯帝国,于是希腊城邦联合起来,多次击败波斯。在希腊各邦中,雅典最强。前478年形成了海上同盟(提洛同盟),雅典成为了提洛同盟的领袖。前449年,提洛同盟在塞浦路斯击败波斯,宣告希波战争结束。希波战争对雅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雅典得以控制希腊各城邦,工商业异常繁荣;在经济的支撑下,雅典的伯利克里进行了民主改革,将雅典民主推向了顶峰。在文化上,小亚地区的文人纷纷转移到了雅典,雅典成为了希腊的文化中心。该时期雅典出现了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修昔底德、索福克勒斯(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等伟大的文化人物。

雅典进入黄金时代不久,斯巴达就组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以对抗提洛同盟,最终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这场战争又是一场改变希腊历史的战争,最终斯巴达在战争中获胜,雅典的民主政治被废除了。这场战争也标志着城邦时代的走向了衰落,后来斯巴达和雅典、底比斯等发生战争。前371年,底比斯击败了斯巴达,伯罗奔尼撒同盟结束。城邦时代后期人们开始反思民主政治的弊端。著名的柏拉图主张推行精英政治,为此,他写下了《理想国》。另一位学者亚里士多德则更加理性,对希腊各门学问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了城邦时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后期还出现过色诺芬、希波克拉底(欧洲医学之父)、阿里斯托芬等著名的文化人物。

希腊城邦走向衰落的时候,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了起来。马其顿王国建立于前700年,因为经济文化落后,长期被希腊人称为“蛮族”。阿基劳斯(前413—前399)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加强了军事制度改革,迁都沿海的陪拉,发展工商业;在文化上学习希腊城邦的文化。从此,马其顿成为了一个希腊化的国家。腓力二世在位期间,继续推动改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马其顿方阵。他统一了上下马其顿,为马其顿统一希腊奠定了基础。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了希腊联军,统一了希腊。

前336年,著名的亚历山大继位,将希腊文明推向了顶峰。他在前334年率领35000希腊军队东征,仅用了2年就消灭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前324年,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他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希腊进入了帝国时代。前333年,亚历山大去世,此后帝国分裂。前301年,帝国一分为三,希腊本土为马其顿王国、埃及为托勒密王国、其他为塞琉西王国。三大王国在分裂后依然保持着强盛,其中塞琉西王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托勒密的首都亚历山大城则成为了地中海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人口70万,建设有世界最大的图书馆。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的时代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希腊的语言被确立为了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官方语言。希腊的文化、科技远远不断地传入了整个地中海文明圈。因为大帝国的建立,希腊的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在科学上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里斯塔克(太阳中心论的提出者)、埃拉托色尼(地理学之父)、和罗菲路斯(解剖学之父)、西帕库什(地球五带的划分者)等伟大的科学家;在哲学上,出现了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犬儒学派三大派别。其中斯多亚派成为了后来罗马帝国的官方思想。可以说,希腊化时代就是希腊文明的集大成时代。

当然,许多学者认为希腊化世界还包括罗马。罗马自建立以来就不断吸收希腊文明的成就,如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是从雅典学习而来。罗马的文字、传说、文学、史学、科学等都和希腊具有密切的联系。当然,人们习惯于将罗马的兴起看作一个新的时代。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前201—前146),最终将马其顿各国统一,建立了地中海的霸权。马其顿的灭亡,也宣告了希腊文明的结束。此后,希腊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

如今,古希腊文明的成就依然影响着全世界。在政治方面,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的源头,进而波及到了全世界;希腊的法律影响了罗马,罗马的法律又为全世界各国立法的基础。在科技上,古希腊人开创了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解破学、植物学、逻辑学、医学(西医)等,是近代科学兴起的基础。在思想上,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自由、民主等思想也是欧洲近代思想的源头。在文字上,希腊的字母是欧洲各国文字的源头。就是在体育活动上,起源于希腊的奥运会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可以说,因此,希腊文明是辉煌的,其文明的影响广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文明。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朝代有更替,岁月有古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非常多的历史文明,在中亚有两河文明,在北非有尼罗河文明,在古老的东方有华夏文明,而在美洲有玛雅文明。它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上孕育着一方的人民。

在欧洲东南部、地中海东北部希腊半岛,也就是爱琴海以及爱奥尼亚海附近诞生的古希腊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在当时被称作爱琴文明:具体分为两个文明阶段,是早期发源于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希腊的第一大岛)克里特文明;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明中心迁移到希腊半岛,并随之出现的迈锡尼文明。

然而不幸的是,在800年后,大约公元前1100左右,从伊庇鲁斯和马其顿南下的多利亚人打破了希腊的宁静,摧毁了当地的文明,他们崇尚武力,将古希腊重新带回野蛮的社会,这在荷马所著的《荷马史诗》中可以得到印证““赫拉克勒斯子孙和许多人是从伊庇鲁斯出发南下的。

野蛮、全民为战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此时的古希腊被称作进入了“黑暗”时代。

随着人口、海上贸易的增长,希腊半岛及零星岛屿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城邦制国家,比如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叙拉古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它们之间不同的是:在政治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斯巴达崇尚寡头军事;在军事上,雅典逐渐缔造了一直卓越的海军,斯巴达则组建了一直力量强大的重装步兵。

尽管它们是不同的城邦制国家,不过此时的希腊依然是和谐、一致对外的,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古希腊走向了繁盛

公元前750年,希腊人开始向外扩张,新建立的城邦遍及地中海沿岸,形成了以希腊和斯巴达为核心的同盟集团。与此同时,波斯帝国也日益强大起来,它们最初起源于亚洲的西部,包括国王大流士一世在内的波斯帝国君主们往西扩张领土,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部分希腊城邦,战争一触即发。

真正的较量终于来了: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在新国王薛西斯一世的率领下进攻雅典。战争在广袤的马拉松平原上打响,雅典首先占据了中间地势较高的位置优势,采用密集方阵阵型,以逸待劳。当时恰逢季节雨季,波斯大军千里迢迢而来,被阻击在平原的两侧泥沼地上。最终,希腊人以伤亡192人的轻微代价,杀死6400波斯人,取得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第一次征讨希腊失败后,薛西斯一世大为沮丧,却心有不甘,向西扩张的第一步即是要征服希腊。

而希腊却不能被攻克,如鲠在喉。

十年后,也即是公元前480年春,薛西斯一世倾全国之力,总共调集了陆军25万及战舰1000艘,再度亲征希腊

大难临头,希腊人明显地感觉到了危机的来临,他们共同商讨御敌之策,最终达成一致:陆军方面以斯巴达为主力,海军则由希腊统一领导。

在这场战役中,波斯人尽管在温泉关一战中取得了胜利,然而却付出了伤亡上万人的沉重代价,严重地贻误了取胜非有的战机。公元前480年9月,雅典利用300多艘战舰成功引诱波斯600多艘战舰驶进萨拉米湾狭窄海域,然后猛然发起攻击,一时间波斯战舰大乱,在拼死抗争8小时后拖着残兵仓皇撤退。

希腊人赢得了第二次希波战争

两次希波战争后,希腊进入了全盛时期。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周易·丰》”

不过,此时在希腊的内部逐渐开始分裂成两大联盟:一个是以雅典为核心的提洛同盟;一个是以斯巴达为代表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希腊内部分裂的根源在于:两个发达城邦国家在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本质上是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的较量。

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总体来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公元前431年延续到公元前421年

第二阶段从公元前415年到公元前405年

在第一阶段,战争以底比斯(斯巴达同盟)进攻普拉提(雅典同盟)为标志正式开始,雅典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优势,对斯巴达进行海上封锁,却上不得岸来;而斯巴达尽管实力雄厚,却也被牢牢困住,双方僵持长达十年,互有胜负,最终不得不以谈判的形式告别这场战争

然而“一山不能容二虎”,以谈判换来的和平终究是不牢固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希腊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派遣舰队远征斯巴达的盟邦叙拉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远征叙拉古的海军最终因不占据地利优势,缺乏兵力、粮草补给被打败,这次远征使得雅典从神坛上跌落下来,他们再也无法抵挡斯巴达人猛烈的进攻。最终,战争以曾经显赫一时的雅典海军覆灭告终

这是公元前405年的事了。

战胜的斯巴达夺得了希腊霸主地位,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斯巴达领导同盟国集团以及其倡导的意识形态,无法适用于整个希腊城邦国家,希腊城邦最终进入混战局面。

然而此时不速之客降临。

公元前800年,与希腊差不多同步发展起来的马其顿王国,占据了小亚细亚及希腊北部的领土。经过近4个世纪的积累,它逐渐成长为与希腊比邻的最强大的帝国

面对来自北部的威胁,古希腊展现了像抵御波斯帝国一样的精诚团结:建立以雅典为核心的反马同盟。

公元前359年,马其顿王国菲利普二世继位,他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王,在经济上推行币制改革,在政治和军事上采取积极扩张政策。

在应对希腊问题上,他的原则只有一条:占据希腊,夺去希腊控制权

公元前338年,他的确做到了。然而不幸的是,在公元前336年的夏天,在举行女儿婚礼的结婚现场被一个年轻马其顿贵族刺杀

菲利普二世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最终平定了希腊小范围内的起义。此时的古希腊全部被划归到马其顿王国中,古希腊文明也进入了马其顿时代

回过头来再提及亚历山大,他在征服了希腊后,往西横扫埃及;然后东进,首先在高加米拉战役(位于今巴格达以北)中与波斯帝国展开决战,最终攻下巴比伦城,灭掉波斯帝国,之后继续往东打到印度河流域,才返回故土,自此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非三个大洲的大帝国。

然而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初夏亚历山大因突然发热暴毙,年仅33岁。由于时间仓促,他连谁接手帝国继承人都未来得及指定,庞大的帝国于是四分五裂

这给了古希腊文明得以发展创造了契机,也却也给它展现了最后的余光的机会。当年,亚历山大扩张的过程中,不仅将中近东领土并入到马其顿王国里,还给这些地域带了了古希腊文明,使得这些地域的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这就是希腊化时代,然而这些希腊化国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王国的强盛,它们先后被崛起的罗马共和国灭掉,最终希腊化时代结束

随之消亡的,还有悠远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由发源到最终消亡前后绵延近两千年,如今这段历史已经尘封在历史尘埃中。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古希腊文明已经远去,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诞生了璀璨的文明。

古希腊人缔造了繁荣的经济,他们在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在哲学、思想、诗歌和建筑、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拥有很高的造诣。

比如在哲学方面,那个时代产生了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思想的源头,在思想界领域地位无可撼动;而在文学领域,古希腊人荷马写成了西方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有我们喜闻乐见的、由奴隶伊索著成的《伊索寓言》;而在科学领域,古希腊人提出了生命起源于自然界的假说,成为古代生物学萌芽;在国家建制和社会公共管理方面,古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制国家,出现过民主政治、寡头制、君主制,更是现今西方国家的一个范本。

参考资料:《古希腊历史》、《荷马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希腊文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