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抱负令我感到什么填词?

1、为何要报考公务员?答:①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发现我的性格特点:(省略,自己发挥)。我的自我认知让我觉得我做公务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②我是一个进取心或者工作成就心很强的人,我不喜欢闲着。公务员活动比较多而且能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挑战。现在的工作比较清闲,虽然我可以用其他广泛的兴趣爱好来弥补工作悠闲这个缺憾,但对工作的过程我感到不能满足。③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很传统的,喜欢助人为乐,很佩服古人的高风亮节。公务员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个职位能让我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因此对这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宁愿放弃现在单位的高收入来报考公务员。④而且我的专业很对口,在原单位怕技术荒废了。⑤我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以前的工作属于野外施工性质,在外的时间比较多,没法顾及家庭,报考公务员既能实现我的理想抱负又能解决大家与小家的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⑥总之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职业目标可以通过公务员来实现

2、如果这次你没有被录取怎么办?我以为,既来之,则安之。即敞开心怀,坦然处之,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不必十分在乎最后的结果。既不因通过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利而丧失信心。应当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和其他选手的优点,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就这点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和胜利。

3、问:能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吗?分析:这个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考官还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考生回答时除了注意上面三个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管这是你的主观评价,受个人自信程度、价值取向等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你所描述的优、缺点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但你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对你能力的判断。例如考生谦虚他说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尚需完善,那么尽管你实际在面试中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且能够充分利用非言语符号,但考官下结论时多多少少会受到考生自己否定性结论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会人”,考生实际具有的优点是很多的,如:勤奋学习、集体观念强、善于分析问题。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连听母亲的话、对爱情忠贞也是优点,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点:非常出色的特质和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优点。若考生反复强调的优点其实很一般,就会适得其反了。同样谈缺点也应从这两点出发,不过具体处理却恰恰相反;一个是“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另一个是谈一些与报考职位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缺点,例如考生报考某局资料室档案管理员,就可以坦然相告自己组织大型社会活动能力较差。此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③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请“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努力;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④不要泛泛而谈,可以结合事例具体说明——尽管考官未明确要求。⑤谈优点不要超过三个(具体或强调谈论的优点);谈缺点只谈一个并不少。

4、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答:我从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我认为自己大学5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在设计上,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和功能复杂的公用建筑时,经常牵涉到一些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经常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验证,以便能够把握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我觉得这对我十分有益。另外在建筑的学习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建筑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经常需要考虑人的感受和感觉,所以尊重人已经成为我思考问题的一个习惯。以上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而这两点已经扩充到我对待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我觉得我能够胜任秘书或其他岗位的工作。

5、假如领导派你和一个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你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试举例说明。答: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和一个和我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我想首先应该开诚布公,因为有矛盾,就把许多东西隐藏起来,这只会加深误会,假如互相坦诚相见,以一种客观,不带个人情绪的态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你原先自认为十分得意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你先前反对的看法和观点可能只是一个事物的另一侧面,你们原来在许多方面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我个人认为在处理矛盾问题上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俗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狭隘是化解矛盾的大敌,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是绝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我在上大学时,同寝室一个同学喜欢在寝室随地吐痰,我很不喜欢这一点,但他脾气比较暴躁,如果我直接向他说,矛盾就会激化,对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别的同学委婉地表达我对他随地吐痰的反对态度;二是经常拿一些有关随地吐痰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的书籍放在寝室的桌子上,使他能够看到;三是我在他在寝室的时候也吐痰,但是不在寝室里吐,而是在外边吐,暗示其应到外边吐痰.

作为一个文科门门学的都不咋地的我来说,犹记中学时代背唐诗宋词背到哭睡着,第二天老师抽背,依旧磕磕巴巴的。

每次看到别人笔下生花,自己写的东西干巴巴的,就羡慕无比。但是无奈真的是没什么兴趣,觉得背诗词还不如被圆周率来得有趣,一直也只是羡慕而已。


最近两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有一些阅历和体会了,在读一些词听一些曲的时候,觉得非常有味道。
特别是今天学陶笛,学了一曲“望春风”,不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觉得非常优美。
虽然这首曲和词不是古人所作,但是感觉非常有味道。

刚巧看到一本《宋词背后的秘密》,拿来翻了几页,全然没有生涩感。
书中以问答的方式介绍各种宋词的相关知识及一些佳作赏析。

我挑选了几个我觉得大家可能感兴趣的,分享一下我的感想,也算是解了我多年的一些困惑。

为什么作词又称为填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听一首歌的时候会去寻找这首歌的词曲作者,而不是单纯的只关心是谁唱的。
而那种词曲、演唱出自同一人之手的歌,会更加让我关注。

我个人比较喜欢姚谦、林夕和方文山的词。
也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文学造诣永远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所以很是羡慕他们能写出那么有意境有味道的词。

我们现在会看到每首歌会写“作词:XXX”,但是在宋词中,却称之为填词。

因为古时是先有曲,然后词人们会根据曲填词,一曲配多词。
和我们现在很多经典的歌曲有粤语版、国语版、英文版……类似。

所以咯,人家是填进去的,所以是填词。
可惜的是只有词流传了下来,所以我们并不能知道这些词曲搭配起来是什么效果。

以前上学的时候就觉得很疑惑,怎么那么多词都叫“念奴娇”?
我曾经天真的认为只因为念奴这个女人太有名了,所以很多人写词纪念她。虽然看着词也没觉得和念奴有啥关系。
即便是老师一直强调那个是“词牌名”,不是词名,我也还是弄不懂。

当年老师如果用《宋词背后的秘密》中的解释,我就明白了。
词牌名其实指的是曲调的名字,配合这首曲调去填的词,就直接沿用这些词牌名了。

所以“念奴娇”确实是和一个叫做“念奴”的女子有关,只是人家是唱歌的。
她把唐玄宗作词作曲的歌曲演绎的很好,皇帝高兴了,就将相应的曲命名为“念奴娇”了。

简单说来,词牌名就是代表了某一个曲子。
你只要用这个曲子,相应词牌名的词都能哼唱。

瞬间觉得古代传唱经典的曲应该不是很多,词比曲多。

诗\\词\\曲的差别是什么?

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元曲”当年被我作为语文考试时的TIP。
提问“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我最反感这类题目,记性不好没办法。
但是因为提到词、词人,所以我至少能答对一个朝代“宋朝”。
至于北宋、南宋我就搞不清楚了。好吧,我历史学的也不咋地。
搞得我真心以为所有的唐朝人都是写诗的,宋朝人写词,元朝人写曲。
当时心里还想着,这分工真明确。

这个问题最终我在《宋词背后的秘密》中找到了答案:

其实和朝代没有特别大的关联,也没有规定诗只能在唐代写。
就是文人们写诗大都是抒发自己的意愿、抱负等等宏达的思想,写词是随手写写作为消遣,大都交由歌伎演唱。
所以在正统的诗人严重,词难登大雅之堂。

而词在宋朝兴盛的主要原因是风气,那个时候皇帝赵匡胤和建国功臣们说,你们辛苦了,也该找个良田过过舒坦日子了,天天听听曲,晒晒太阳,多惬意。
那既然老大都这么说了,上行下效,歌伎就流行起来了,曲和词也流行起来了。

为什么男性词人常用女性的角度写词?

这个问题,其实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
因为歌伎大都是女歌手啊。
你写个战沙场让个娇滴滴的女子来唱,感觉好奇怪。
再加上词牌名对应的曲也大都绵软,不合适。

所以填词的时候要和曲配合,考虑到演唱者,也就以女性角度来写词了。

词为何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我上学那会儿一直觉得“婉约”一听就是女性角度的,所以词人当然应该是女性了,比如李清照。
你瞧人家这性别,这名字,多“婉约”。
所以,柳永和张先你们凑的什么热闹,你们去“豪放”派好不?

唉,反正我上学的时候一遇到考古诗词必死无疑。特别是填上下句,写作者朝代和名字,什么字啊,号啊的。

其实人家的“婉约”指的是词委婉含蓄,要将情感藏在文字里,不过于外露。
而豪放派的词则要气势磅礴外放。

婉约比如:秋意浓;豪放比如:黄河大合唱。


《宋词背后的秘密》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比如宋代的“热门金曲榜”。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来看看。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抱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