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原标题:不敢忘,八百英雄五壮士 不敢忘,大小鏖战廿万回

守卫卢沟桥的29军士兵英勇抵抗日军入侵,展开争夺战。 新华社发

从“七七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进行重大战役 200余次

歼灭日军 154万余人

历史的指针再一次指向7月7日。驻足卢沟桥头,回首77年的沧桑巨变,当年满目疮痍、烽火遍地的中国,正大步前进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时间不是简单的复写。今年的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注定要在不同寻常的时空坐标中刻下新的印记。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端。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中央档案馆首次在网站全文公布45名侵华日军战犯的自供。透过一张张泛黄的笔供,人们清楚地看到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制造细菌武器、释放毒气、进行人体活体试验、奸淫掳掠、大规模屠杀……

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曾妄言:3个月内灭亡中国。可是他们等来的,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出的巨大勇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的奋起反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戴安澜,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头颅和热血写下可歌可泣的壮歌。

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战士王楚英谈起那场惨烈的战斗至今心悸:“每小时伤亡数以千计,主力各师每天要补充兵员四五次,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半数以上。”

“曾被讥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发出了最后的怒吼。”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顾问何理说。

从七七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取得了中国近代百多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中国对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抗击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列举了三个“最”:

――抗击时间最长。从1931年至1945年,抗战时间长达14年之久。

――付出代价最大。仅在8年全面抗战中,中国军民就伤亡3500万人。

――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战场歼敌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今年7月7日,首都各界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集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中国的抗战也是世界的抗战。”何理说,“中国抗战不仅应该被中国人民隆重纪念,也应该成为世界人民的集体记忆。”

“我们有责任见证苦难永远不再重演,受难者的记忆被永久尊重。”联合国的呼吁,道出了世人的心声。

可是,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偏偏患上了历史健忘症和选择性失忆症。从抛出“侵略无定义”论,到挑战“村山谈话”;从身穿作战服登上编号“731”战机,到宣称为侵略战争的历史自豪;从悍然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到对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实提出质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否定历史、自欺欺人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就在几天之前,日本政府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引起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行使集体自卫权意味着开启了通往战争之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忧心忡忡地说。日本三重县松阪市市长山中光茂认为:“当和平被愚蠢的执政者破坏,人们再想找回难上加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指出,今天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侵华战争。从策动“满蒙独立”、提出“二十一条”,到发动九一八事变、策动华北事变,再到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赌徒般的军事行动不仅给中国,也给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国内外史学界指出,二战之前,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亚洲解放者和保护者”的伪装和世界主要大国的绥靖政策下,不断得到姑息纵容;二战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孽并未得到彻底清算,致使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在右翼道路上暴走的安倍不再记得,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正是建立在战后和平发展的国际秩序之上。他更没有意识到,2014不是1894,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更能从历史的伤痛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黄埔同学会会长、90岁高龄的国民党老战士林上元说:“今天的日本,罔顾历史,不知悔悟,倒行逆施,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77个寒来暑往间,硝烟散尽,昔日的战场如今游人如织。但卢沟桥上的石狮依然刻满岁月的记忆,宛平城的城墙还留有累累弹痕。

每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都会铭记苦难。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为抗战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不忘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首尔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会谈时提议,双方举行纪念活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朝鲜半岛光复70周年。5月的亚信峰会上,中俄两国元首商定,将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悲剧重演。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时,再次向世界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从“国虽大,好战必亡”到“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溶化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中国确定了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民族的自信自觉,更是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读懂这个承诺,世界将看到人类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未来。

坚守这个承诺,中国与各国一道,坚定承担起捍卫和平安宁国际环境的历史责任。践行这个承诺,亿万中国人民在圆梦的征途上昂首奋进,依靠世界和平发展自己,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政策已得到世界的赞同和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良好的机遇。”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别尔格尔指出。新华社记者霍小光、李宣良、李学梅、华春雨



  目前,在一些版本的语文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被删除了,与此同时,奥运冠军刘翔进入了上海的小学语文课本。新“英雄”代替了老英雄,难道狼牙山五壮士没有刘翔的魅力大?

  3月23日,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告诉记者,“在新的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被正式删除。”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

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详见今日本报A15版)。

  3月21日23时,“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的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与世长辞,《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也从课本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奥运冠军刘翔“跑入”了上海的小学语文课本。新“英雄”代替了老英雄,难道狼牙山五壮士没有刘翔的魅力大?

  徐根荣说,“《狼牙山五壮士》从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在社会以多元化为主,学生们需要更多更新鲜以及种类丰富的知识,过去单一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的文章结构与学生们的思想脱节。”

  教材改革自然应该与时俱进,该删的删,该改的改,这没有错。但是,我们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课本变成了新闻快报,变成了时尚刊物,什么流行就登什么。

  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他们“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用尽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搏斗,一步步退到悬崖边,到无路可退,为了不让敌人俘虏,跳崖牺牲”,就像屈原、苏武、林则徐一样,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怎能一句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就把《狼牙山五壮士》从课本中删除了?

  刘翔是个体育英雄,但从职业化的未来趋势看,体育的归体育,教育的归教育,体育冠军们的“爱国英雄”帽子能戴多久?当然,很多人也认为:“当代学生越来越关注社会焦点、热点,越来越崇尚英雄!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民族英雄。身边的英雄对孩子们来说更具教益。”也有人说:“年轻人需要一个洋溢着蓬勃向上朝气的榜样,刘翔符合了这样的期待。”但是,大多数人(包括中小学生)崇尚的是明星,追逐的是流行,他们眼里的明星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他们崇拜刘翔,明天就不一定了。到时候,难道也要把关于刘翔的课文删除?

  与此同时,如今很多人得了“历史健忘症”,甚至有人“穿军旗装”、“戴皇军帽”招摇过市,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教育中小学生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万人坑”,不要忘记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以及那个时代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们。因此,狼牙山五壮士的价值是永恒的,他们是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做的是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相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牙山跳崖处不能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