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百度下载油画家于洋画的良宵上拍卖没有

  油画《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一经问世,就在新中国美术界引发强烈反响。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画作,重温经典。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很快显示了巨大威力。从1938年起,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开始创造性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诞生了平原游击队、水上游击队和铁道游击队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队伍。

  拍摄于1955年的经典电影《平原游击队》,生动展现了冀中平原游击队机智勇敢的抗日故事。

  在白洋淀活跃着一支抗日武装雁翎队,队员们巧端敌人岗楼、伏击敌人的运输船,灵活巧妙的战术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无法自拔。

  威名赫赫的铁道游击队,更是将游击战开展到了铁路上。他们炸火车、割电线,极大地破坏了敌人的后勤运输。

  在全民族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段《保卫黄河》,形象地展现出游击队员采用各种游击战术英勇打击日寇的革命气概。

  1977年,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画家韦启美创作了油画《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

  作品的灵感源于《黄河大合唱》的歌词: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韦启美把人、情和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幅意境饱满深闳、创作手法纯正完备的革命历史画佳作。

  整幅画作中最突出的人物,是画面中心高举驳壳枪的游击队长,他挥舞着手臂指向前方,像是在一声令下,呐喊出击。

  在他身边的游击队员们则像是神兵天降一般涌出青纱帐,眼里充满着复仇的怒火。

  画面左侧多个人物身体呈45度角匍匐前倾的状态,形成了一条平行统一的动势线。

  画面右侧,回身投掷手榴弹的女队员和拉地雷的壮汉把画面的发力方向向回牵引,使整个向右前进的队伍有了一个支点。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对光影的运用十分精彩。画面分成上、中、下三个明暗不同的带状区域,区域之间色阶丰富,过渡自然。 

  画面中拉地雷的民兵和前侧的机枪手身上的衣褶纹路、肌肉线条依稀可辨。 

  游击队员的衣着、佩戴的头巾,以及在脚旁断掉的锄头,结合在高粱地里的战斗场面,再次强调了抗日战争以广大农民为群众基础的特点,说明这是一场人民的、正义的战争。 

  接到创作任务后,韦启美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尽可能地去了解游击战争中游击队员们战斗时的真实场景。

  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韦启美把构图设计为一群游击队员即将冲出青纱帐、冲向被伏击的敌人的那一瞬间。

  但是,韦启美几易其稿都不太满意,如何描绘游击队员们的真实形象、表现出他们的英勇气概,成为他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他找到一些参加了战争的老农进行画像。 

  经过将近一年的辛苦努力,韦启美创作出油画作品《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后来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曾经作为敌后战场的最大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昔日雁翎队出没的白洋淀,如今一派北国江南的丰饶景象,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新型城市——雄安,正在崛起。 

  当年铁道游击队驰骋的疆场,如今密布的是纵横交织的交通网络,动车和高铁提示着令我们骄傲的中国速度。战争年代满目疮痍的华北平原,如今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智慧的人民,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再创辉煌!

  为什么要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韦启美在创作中还克服了什么困难?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卢勇、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背后的故事!

  1947年,转战陕北途中的党中央和毛泽东来到了陕北佳县神泉堡。面对当时的斗争形势,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并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这句口号随即越过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跨过长江天险,迅速得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

  为什么这句口号会有如此磅礴的力量呢?

  共产党的路线 就是人民的路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一个新的中国。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经济上对人民进行巧取豪夺,城市失业人数陡增,广大农村饿殍载道。全国各阶层人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1947年5月前后,全国各地,特别是国民党占据的各大中城市陆续掀起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等一系列大规模运动。

  “‘打倒蒋介石’口号的提出,顺应民心、合乎民意,必然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欢迎。”

  ——中共党史专家 马沈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其政治主张逐步地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亿万贫苦农民的认同。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广大的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参军热潮,大家高呼“打倒蒋介石”的口号,奔赴前线!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句口号随着三大战役的推进,配合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势,从北到南,一路凯歌。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获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画家黄胄为了展现人民群众积极踊跃参加解放军、支持解放战争的热情,创作了中国画作品《爹去打老蒋》。

  时代特点鲜明 生活气息浓烈

  《爹去打老蒋》这幅作品,画面设色内敛淡雅,整体人物刻画提炼概括,不着意于面容细节,意在把这个小小的四口之家放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透过一个家庭的别离瞬间折射出千千万万人民子弟兵为国为家前赴后继的感人一幕。

  画作略去了环境描写,画面一左一右的两组人物和动物形成了两条平行线。

  右侧的男子和骏马是将要离别的一方,他一脚已蹬上马镫,正欲翻身上马,不忘回首看向家人。

  膘壮的黑马在画面中占据了一个主要位置,形成了一个视觉中心。背部、腿部以及马尾、鬃毛施以浓墨,表现有力的骨骼和亮泽的毛色。颈部和股部以淡墨凸显强健的肌肉,形体准确鲜活。

  马虽处于静立的状态,但鬃毛飘动,马尾摇摆,精神抖擞。一只后蹄抬起,正蓄势待发,象征着子弟兵上阵杀敌的热切之心和必胜信心。

  在马身后面的父亲,头戴白巾,胸戴红花,回头一瞥,有慈爱、有嘱托、更有决心和信念,表现了众多在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离小家为大家,朴素真挚的爱国之情。

  他的头巾与铺在马鞍上的织物,画家以寥寥数笔勾画出柔软的质感,与人物坚毅的神情和壮硕的马匹形成了对比,显现出父亲内心深处温情的一面。

  另一边,母亲正温柔地安抚怀中的孩子。她一身朴素的农妇装扮,乌发盘起,面色红润,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

  小童手指爸爸,赤着小腿,一只鞋子已不知去向,煞是可爱。

  大童扬着手臂看着妈妈想一探究竟,这种惹人怜爱的稚嫩反衬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也进一步阐释了“爹去打老蒋”的动力和决心。

  身临其境 深受触动

  黄胄,1925年出生于河北蠡县,1942年从师学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西北军区画报》和《战士读物》记者、编辑,代表作品有《苹果花开的时候》《打马球》《洪荒风雪》《松鹰图》等。

  在行军队伍中,黄胄目睹了老百姓踊跃参军的情景,深受触动,于是决定创作以此为题的画作。

  在创作之初,黄胄在想究竟是以他亲眼所见的宏大场景作为主题,还是以更为细腻的小场景来表达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成为黄胄创作上的一个难点。

  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黄胄创作出了中国画《爹去打老蒋》。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悲鸿先生见到了这幅作品,十分赞赏,力荐其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受到美术界的重视。后来,这幅美术经典作品被徐悲鸿纪念馆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确定为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至上理念。

  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全党将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背后,还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画作《爹去打老蒋》还有哪些创作巧思?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马沈、美术评论家于洋一起,了解《爹去打老蒋》背后的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于小冬油画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