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谁提出的

简介在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拍摄的前海石(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从这里远眺,昔日滩涂如今已是一派勃勃生机: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不断改写着天际线,见证这一“特区中的特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桥头堡”。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就来到深圳前海,作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重要论断。6年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述评

新华社记者姜琳、谢希瑶、潘洁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关键一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走进绿意盎然的深圳前海石公园,一块宛如“扬帆启航”造型的巨石上,镌刻着“前海”两个大字。

在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拍摄的前海石(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从这里远眺,昔日滩涂如今已是一派勃勃生机: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不断改写着天际线,见证这一“特区中的特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桥头堡”。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站就来到深圳前海,作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的重要论断。6年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3年11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既有“破”的魄力,更有“立”的担当。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问题专门研究并作出决定,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

以领导组织方式的变革,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2013年12月,我们党历史上首次在党中央层面设置专司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在党的十九大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召开6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点面结合、统筹兼顾,促动制度建设形成整体合力。

2018年2月,党中央部署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被认为是新时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标志。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2021年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风雷激荡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一系列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闯关夺隘:“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辟阐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深刻内涵和辩证关系,指引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直面时代课题,破除发展瓶颈。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顺利升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多颗卫星,六架C919大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刚刚过去的7月,重大科技成果接踵而至。

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2022年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一场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重点突破、全面布局。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43项科技体制改革部署破立并举,推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跃升至第12位;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略城乡区域格局,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迈上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向关键处挺进,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分16批取消下放逾千项行政许可事项,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总数由2012年的近5500万户增加到2022年6月底的1.61亿户,市场主体活跃度大幅提升。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我国发展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人们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观(2018年1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保持战略定力,重塑发展优势。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同时,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开放发展中把握战略主动。

从举办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到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在全国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启航;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序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施行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2019年3月15日摄)。大会通过外商投资法。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在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上海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一个个新地标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人民至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三病房内,罕见病患儿果果注射了特效药诺西那生钠。历经两轮9次医保集采谈判,该注射液价格由每支70万元降至3.3万元,并进入新医保目录。

十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以药补医“顽疾”。已开展的7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了50%,两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降低百姓用药负担约3000亿元。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2020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建机制、扫障碍、破难题,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每年超过千万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厕所革命……一桩桩民生“小事”,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

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

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金晖远洋社区,志愿者(左)指导社区居民垃圾分类(2021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摄

山东日照市重度残疾农民崔大叔,由政府代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首次领上了国家给的养老金,“生活有了保障”。

2017年至今,我国共为1.6亿多人次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77亿元,超3000万困难老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每年近5000万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改革完善住房制度,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内蒙古阿尔山市一处棚改集中安置点(2019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造伟力。

改革的成果,由所有人分享,改革的伟大历程,也由每一个人参与和见证。

在长春市二道区政务服务中心辅助填报区,市民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进行事项填报(2020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浙江个体工商户刘女士办理营业执照“最多跑一次”;北京市民张先生深有感受的改革,是个税抵扣为赡养老人、抚养幼儿减负;对广州外卖骑手小董来说,改革让自己有了职业伤害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2485个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活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释放出了蕴藏于亿万人民的巨大活力。

乘客准备登上由重庆沙坪坝站开往成都东站的G8608次“复兴号”高铁列车(2020年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迈步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汇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有信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以下为《《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胜利?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认识)

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根本要求;②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③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关键一招,必由之路;④党的基本路线:幸福线,政治保证

4、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

①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②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改革开放使人民参与劳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国家)

②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对人民)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对世界)

★6、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一招)

7、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

①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③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十九大召开的意义: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1、怎样全面深化改革?(或:如何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对策?)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2、什么是改革创新精神?(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1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及总目标是什么?

(1)内容: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或党和政府为什么关注和改善民生?)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5.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或:党和政府怎样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政府怎么做?)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

1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创造活动;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加美好。

创新的意义:(1) 对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对社会(生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或: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P17―19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⑥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科技发展整体上仍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等问题。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出路是什么? P20

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面对目前科技发展现状,出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5、.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国家: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某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⑤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2)企业:①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②掌握核心技术,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必须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个人(青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②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为人先、勇于冒险和探索,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创新意识;③注重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科技比赛等,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6、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或: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7、为什么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个人)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和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企业)

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权利角度)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8、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9、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③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④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对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一、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怎样正确认识民主?(民主的要求、实现方式、及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

(1)民主要求: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2)实现方式: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

(1)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4)形式:①既发展选举民主;②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制度保障)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基本政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③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4、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内涵和要求?(如何认识公民参与)

(1)重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6、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和原则

①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②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③原则与要求: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7、民主决策的意义、要求和有力保证

①意义: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②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③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8、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9、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0、如何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②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③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④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1、我国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或: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

①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③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要求实行良法之治。(什么是良法: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2)要求实行善治。(什么是善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新方某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政府与人民的关系:(1)作用:政府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

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6、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7、什么是依法行政?其核心是什么?

(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8、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或: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应怎样做?)

(1)政府要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政府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3)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9、怎样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对各方的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5)厉行法治还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10、国家和社会治理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或: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自信。

★14、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1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2)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3)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也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4)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少年该如何做?或“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青少年该如何做?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结合,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满怀激情,锲而不舍。

③不忘初心,磨砺意志,敢于并善于创新,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增长才干。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奉献社会。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电大作业网(Since From 2009)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作业答案,比赛题库,比赛答案,学习强国笔记,包括各专业的平时作业答案、网上作业答案,各种学生作业答案包括英语答案,语文答案,数学答案,政治答案,历史答案,地理答案,物理答案,化学答案,生物答案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