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教学视频中的目录用什么软件做的?屏幕下拉动画用什么软件做的

1,大地坐标(BLH)对平面直角坐标(XYZ);2,北京54全国80及WGS84坐标系的相互转换;3,任意两空间坐标系的转换。其中第2类可归入第三类中。 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法和七参数法。 使用多时,感觉很好。

  北京时间5月15日下午,小米科技公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第二代小米电视和旗下首款,其中后者如之前传闻中所说,采用了NVIDIA的Tegra K1处理器(32位的4+1核A15芯片),7.9寸视网膜显示屏,共有16GB/64GB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499元/1699元。

  今天我们的评测就从提问展开,那些在我们评测者心中的问题,和为普通消费者所提出的问题,将会贯穿评测文章的始终。

  4.它的价格究竟是否足够具有吸引力?(

  5.它真的是Android阵营最具竞争力或是小米口中所说,最好用的平板产品吗?(

  6.它的优势究竟在哪?这些优势综合起来究竟是不是值得购买呢?(

  而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篇幅中,一步一步为大家逐层引入,回答以上这些不光是我们评测者更是消费者们心中的疑问,从而客观、冷静的看一看小米平板它究竟是否发“烧”。


能否继续发“烧”? 小米平板详细评测

  小米对于消费者用户们的影响力我们在此不再赘述,这款小米平板在上市之前就吵得沸沸扬扬,然而平板电脑不比手机,雷军在发布之初也说过,平板电脑行业门槛虽低,但想要做好却难上加难。面对那些一线知名的三星、华硕、联想、华为们,小米平板真的就无人能及,万中无一吗?在评测开始之前,我们依旧提醒读者们,先要冷静并客观,否则带喜欢或不喜欢小米的主观因素,都有失公正。

  如果说让我们第一时间概括出小米品牌所独特的标签,我相信以下的这几个词没有人不会认同。性价比、米粉、买不到和国产。这四个词环绕在小米公司周围,当然了还会有很多很多标签,然而笔者想要说的是,平板电脑不比手机、电视盒子、路由器等等,平板电脑是竞争与厮杀,消费者的非刚性需求充斥的市场,是更为残酷的。没有过硬的产品,一切的营销与炒作也都是徒劳,这一点不光小米,也是任何厂商都应该明白的。

  最早小米平板外观的爆料信息所描绘的小米平板是一个有着黑色类肤涂层设计的产品,然而当五颜六色的彩色机身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的大屏幕上时,似乎又为这款产品增添了一丝神秘感。随着发布会的进行,产品的更多设计细节浮出水面,“与iPhone 5c的结合体”恐怕是现场媒体朋友以及在线网友们对该机外观设计一致的看法。

■开箱:依旧坚固的牛皮纸包装盒

  我们相信很多网友已经都对小米平板的外观了如指掌了,但是为了能够体现我们评测从头到尾的完整性,我们将从开箱部分对小米平板做最为全面的详细评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小米平板的外包装盒依旧采用了牛皮纸配色的纸盒。一成不变的设计,也是小米一贯的作风和理念。

  在包装盒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平板的详细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参数和生产地、生产日期等。可以看到这台小米平板是6月份生产的,还是热乎乎的产品。通过各种配备齐全的产品标志我们判断这或许就是将会正式发售的版本,并非测试用工程机。所谓的公测可能也只是为MIUI for Pad做一个时间的缓冲罢了。


能够承载60kg的重量

  曾经有过使用这种包装材质的产品我们就做过类似的测试,让人站在包装盒上看包装盒的承重能力。经过笔者的亲测,60kg的体重踩上去可以说毫无压力,这样坚固的包装大可放心内部的产品不被压坏。包装内除了平板本体之外,还有卡槽针、适配器、数据线和说明书保修卡若干,不过并没有配备耳机。

  小米平板在雷总的口中就是一款仿照苹果iPad mini做的产品,屏幕的尺寸和模具与后者如出一辙,而机身背壳的材料和工艺又借鉴了iPhone 5C的设计,当然雷总对这种模仿也是直言不讳“我们就是要做一款跟iPad mini相近的产品,然后再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我们本次拿到的小米平板颜色为前黑后白的版本,不得不说,从机身背面到正面的塑料膜开始,小米是实实在在的模仿了苹果的诸多细节。通过与iPhone 5C的对比,小米平板背面的手感简直就和iPhone 5C是如出一辙,从手感上判断采用与苹果 iPhone 5C 一样的后盖工艺应该没有问题。机身8.5mm的厚度在中算不上什么值得称道的标准,不过360g的重量还算比较轻盈。

  编辑观点:放大版的iPhone 5C这个说法,在真正拿到实物后则感受的更为真切,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整体上的质感比较令人满意,并没有以往小米产品不上档次的那种廉价感。 

  干净的机身、简约的设计,小米平板也是一款看上去很素的机器,官方称是经过改良的高光注塑工艺,基本上与iPhone 5c塑料外壳相似,虽然看上去略有些廉价,但手感摸上去确实很棒,至少体验过iPhone 5C和小米平板的笔者得出是这样的结论。圆润的机身边框在双手握持的时候不会给手掌造成什么压迫感,同时塑料材质在冬天使用时也不会有内种“拔凉”的感觉。

■接口细节:TF卡槽不易取出


小米左上角Logo右侧隐藏有LED指示灯


机身右侧边框上的电源键与音量键

  小米平板的电源键与音量调节在机身的右侧(以触摸按键所在一侧为下),银色的按键与机身配色加以区分方便用户识别,按键的尺寸和手感很明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调教的。在左上角的小米标志右侧隐藏有LED指示灯。

  TF卡卡槽位于机身的左侧,为了保证机身的一体化设计不被破坏,TF卡是放在一个需要用卡针才能取出的卡槽里。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发现,虽然TF卡槽是类似于iPhone的设计,但是当我们用卡针捅那个洞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弹出式的效果,卡槽只是露出了一小部分,后来我们只能用手将剩下的部分抠出来,比较尴尬。

■其它细节:功能键带背光


顶部的3.5mm耳机插孔


背面底部的双扬声器开孔

前置摄像头500万象,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光圈F2.0

  总体来讲,小米平板的细节逐一设计都在保证机身的完整性。机身顶部是3.5mm的耳机插孔,底部则为MicroUSB数据插孔。机身前置摄像头在屏幕正上方的中间位置,后置摄像头采用的是800万像素索尼背照式相机光圈为F2.0级别。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背部摄像头旁边和机身背面顶部正中间的位置有两个类似MIC的开孔,我们猜测这有可能是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的开孔。最后,屏幕下方的功能按键带背光,在户外强光下效果较为明显。

■便携性:单手握持几乎不可能

  作为一款7.9英寸大小的,可以说这样的尺寸算得上是平板电脑之中的黄金尺寸,不会太大也不会过小。但是平板电脑毕竟不能和手机相比,单手操作比较困难。图上所示的是比较极端的单手握持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握住边角进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材质的原因,如果手上有汗渍的话需要当心它从你的手中滑落。

■米柚系统:依然是核心竞争力

  在小米平板发布之前,小米就已推出了专为平板设计的Pad版MIUI系统,3月14日公测时我的同事就在第一时间找到谷歌Nexus 7 2013版,并在主机上提前深度体验了Pad版的MIUI系统,文章中张志成同学详细的介绍了Pad版MIUI系统,以及界面中的各种特性和功能。而本次测试的开发者版MIUI系统基本上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因此下文中就不在赘述过细的功能介绍了。

  米柚(MIUI)依然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无独有偶,苹果今年的WWDC上也再次证明了iOS 8系统的重要性。小米平板的MIUI依然基于 Android 4.4 深度定制,根据平板设备特点再度改进优化,锁屏、桌面、相册、视频、读书等应用,均为大屏幕和双手握持全新设计。此外,小米平板MIUI系统延续了MIUI手机版快速迭代风格,开发版每周都有新的系统更新。


小米平板的扁平化风格一目了然(默认不够高大上)


目前最新系统版本4.6.6开发版

  初次上手前我们特意留意了开箱后的系统版本,版本号为4.5.31,联网后马上就弹出了最新的推送信息。系统可以升级至4.6.6,由于这款小米平板的生产日期是6月份,版本号的后两位数字代表更新的月份和日期,因此可以很明显看到,开发版每周更新的计划承诺已步入正轨。如果依然属于小米的发烧用户,个人推荐使用开发版,这样每周都会有系统更新。


八种切换动画效果(原来需要从桌面设置菜单调整)

  MIUI Pad版目前看来会是一个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入苹果扁平化基因的融合产品。小米之前的MIUI的扁平化是图像的扁平化,而苹果的iOS 7则是图形的扁平化,现在小米将后者的设计理念引入到原有的系统中去,让整个系统的扁平化风格看上去更加统一。

  小米平板在待机主界面的最左侧加入了一个类似MacOS系统Dashboard功能的插件集合页面,这里面所放置的插件都是可以直接交互的,比如计算器可以直接进行运算,并且插件可以更换。


插件集合页面可添加多屏(左一屏)

  除了初次开机时的设置界面以外,这个能够从屏幕上方滑出来的通知栏,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也是能体现系统扁平化设计的地方。通知栏的背景是覆盖全屏的,文字、分割线、图标、毛玻璃特效,种种特性都不得不让编辑联想起苹果的iOS 7系统。


下拉菜单背景采用了毛玻璃效果


内置音乐模块 界面简洁大方

  把玩小米平板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正常操作时会弹出"停止运行"错误对话框。例如,在起始页中,百度搜索条下直接点选历史词条后,浏览器就会直接报错,还有就是调整时钟模块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些小问题在刚刚推出的开发版中出现都属于正常,正式版推出后这些小问题应该都会得到解决。


系统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比较频繁

  并不是非要拿苹果iOS 7做对比,只是因为很多操作逻辑都太过于相似了,相比小米手机Pad版 MIUI系统明显强调了减法模式,系统开发者应该很希望简化用户的操作步骤,同时还能够自定义属于自己桌面。这里可能会有不少人联想其他厂商系统中的相似设计,吐槽各种抄袭之类的话。个人观点,只要是能提升体验感的设计,无论是模仿还是借鉴都没有什么不妥,最终都是服务于消费者,用户使用感受的提升才是王道。 

  MIUI Pad版系统与手机上的MIUI V5有本质上的区别,整体框架已经脱离了手机界面的Phone布局,操控方式和使用习惯逐渐变得独立起来,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对于发烧友而言可玩性没有那么高,系统中的菜单选项和层级进行了大幅度精简,舍弃了手机版MIUI上不少的细致化设置。总之一句话,别把Pad版MIUI想复杂,其实和苹果iPad一样简单实用。目前开发版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都有待提高,的适配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接下来我们来回答关于配置方面的疑问。首先我们先从下面的配置表格中来详细的看看小米平板的各项配置,当然我们仅仅只是参读配置,配置背后的体验和跑分我们后面会陆续聊到。

  从小米平板的配置上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小尺寸的Android平板领域,它的处理器核心、屏幕分辨率、内存容量和WiFi网络制式(支持802.11ac 5GHz频段)绝对称的上顶级。而前后置摄像头这类平板并不算太为看重的功能项目,小米平板也是足够硬气。然而回归到关于问题的回答上,我们又可以很负责任的表明,它的配置并不是独一无二,虽然在当下很难找出高于它配置的产品,然而冷静下来思考,326 PPI高分屏、2GB内存、8.5mm的厚度重量等等这些也并不是难以撼动。所以说从配置上来讲,小米平板依然是第一梯队,金字塔尖却并非最强阵容。仔细看看三星最新的Tab Pro 8.4的配置相信会让你冷静下来,配置最强,至少在小米平板上并不适用。

■高分屏看着的确很舒服

  小米平板的屏幕是一大卖点,而且是可以与iPad mini2分辨率相抗衡。该机采用7.9英寸全贴合视网膜屏,高亮度、色彩饱和度,配备康宁大猩猩III代玻璃,分辨率为,高达326ppi,文字也更加锐利,浏览网页或阅读图书更舒适。同时IPS屏可视角度可达178度,减少了眩光,色彩也更鲜艳。4:3 的屏幕比例无论横屏还是竖屏都有很舒服的观看体验。

  面板方面小米平板将会采用友达/夏普全贴合屏,网上有网友认为夏普屏要好于友达,因此夏普屏会分配给高配机型,而低配机型很有可能用的是友达,这样的说法只是大家的一个猜测,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况且高配机型目前还没有亮相。如果不分高低配置机型,小米平板屏幕只是按照采购批次装配的话,那么预约抢购时大家就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了,因为拼人品的时候到了。

小米平板采用7.9英寸屏幕

  以上有关小米平板屏幕的账面参数在业界算是比较出色的,尤其是超高的分辨率将会带来更加细腻的视觉体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既然已赤裸裸的提到苹果iPad mini Retina,那么与之相比或和一些以屏幕为卖点的其他平板对抗,最终表现又会怎么样呢?下面就来进行一翻更为深度的测试,主要针对屏幕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域)、色温这四项理论数据进行展示,测试的工具为Topcon BM7A亮度色度仪。

  和传统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不同的是,我们的测试采用专业仪器进行客观数据测试,原因有两点:其一,数码相机自身有颜色倾向性,即拍照会有偏差,无法将屏幕实际的表现最准确的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其二,从拍照到上传到服务器这一整个过程图像文件都会有一定的损失,并且每个读者所使用的显示器色彩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面对同一张图片,不同的读者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测试结果,这样无疑是非常不严谨的。

  所以我们采用Topcon BM7A亮度色度仪来进行测试,可以测量并计算出每一款电子产品屏幕的NTSC色域值(色彩饱和度)、最大亮度、对比度、色温和色彩空间特性。




  通过上面四张屏幕显示效果对比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平板屏幕综合显示性能表现出色。色域覆盖已超越苹果iPad mini Retina,几乎可与iPad Air相比肩。屏幕对比度也险胜苹果iPad Air,不足的是小米平板屏幕亮度不够给力。当我们取消屏幕自动亮度调节后,将亮度滑块调整到最亮,此时肉眼的感受并不明显。如果在强光下使用,实际观看效果会受到亮度级的制约,观看比较吃力。色温方面,测试数值已超过6500K,意味着屏幕色彩偏冷。

  体验过后,个人认为小米平板的屏幕看着很舒服,而且手指触感颇为柔滑,丝毫没有生涩感。单从视觉体验的角度看,小米平板在屏幕环节上已经算是做到位了。至于其他平板一直受制于无法驾驭高分屏的情况,至少在小米平板身上没有出现,得益于搭载Tegra K1着实给了玩家一颗定心丸。

■厚度重量:与对手只相差1毫米

  便携性方面从小米发布会提供的参数上看,在8英寸以下的机型中已算是很出色了。作为小米的第一款平板产品,屏幕上所练就的功夫几乎全都体现在便携上了。屏幕直接运用了OGS全贴合技术,该技术不但透光率更为优秀,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机身重量和机身厚度。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对比一下小米平板的便携性。


小米平板与其他主流平板机身厚度对比


小米平板与其他主流平板机身重量对比测试

  通过电子卡尺的实际测试,小米平板机身厚度8.48mm,和官方所提供的8.5mm相吻合。对比苹果iPad mini Retina还是厚出了1mm,而这1mm在工艺上的要求却是相当苛刻的。不过,小米平板能够保持在8mm左右的厚度已完全有资格进入轻薄党的第一梯队。此外,这里还需要捎带说一下机身的宽度,小米平板宽度135.4mm,单手握持比较费劲,但对于一款不支持通话和3G的平板而言,似乎影响不是很大。屏幕采用4:3比例,倒是一个非常适合阅读的规格。

  重量方面电子秤显示为366克,和iPad mini Retina仅相差30克,这个数据表现的也相当不错。加上60克出头的适配器和数据线重量,旅行重量保持约在420克左右。综合两方面数据来看,小米平板在便携性方面较为令人满意。 

  虽然被网友们戏称为娱乐兔,但安兔兔系统评测这款依然凭借其全面的数据库,以及历代版本跑分成绩可被继承对比的特性被众多媒体、用户所采用。那么伴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成长,安兔兔系统评测已经从当初的新生代变成了现在的老江湖。目前安兔兔系统评测的最新版本为V4.3,加入了测试前内存清理等新特性。


CPU处理器性能测试软件:AnTuTu (图片来自)

  那么从版本号进入3.0时代开始,安兔兔系统评测一直在更新着其内置的3D图形测试引擎,再加上CPU整数/浮点运算性能、内存读写性能、数据库IO以及SD卡读写等项目,整个测试平台由8项测试内容所组成,通过一套换算评分系统对用户手中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级SoC系统的最高测试跑分成绩仍在40000分以下。



  由于存在为个别厂商做优化、防作弊措施不完善等负面评论,使得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款更新及时且伴有权威性的综合性测试软件。Rightware,一家不太被国内网友所熟悉的芬兰公司, 在最近几年接连推出了多款Basemark系列的基准软件,用于测试智能手机、以及其它嵌入式系统的综合处理性能,其中较为知名有Basemark X以及Basemark OS。

  Rightware建立的基准开发项目,其成员包括了AMD、Imagination、Intel、nVidia、Qualcomm等多家业内翘楚,其软件测试结果的可参考性要高于安兔兔系统评测。Basemark OS Ⅱ是Rightware公司今年一月份公布的新版综合性测试软件。其测试项目包含了系统测试、内存测试、图形测试以及网页测试四大板块,另在额外测试中还加入了对摄像头、电池的测试项目。

■CPU-Z的检测信息截图

  小米平板采用了英伟达Tegra K1处理芯片,但由于Android系统目前还没有放出对64位ARM处理芯片优化的版本,所以小米采用的这颗Tegra K1处理芯片是两个规格中相对较弱的那款。


CPU-Z的检测信息截图

CPU-Z的检测信息截图

  出自Primate Labs的Geekbench系列处理器性能测试,是目前少有的支持同时也是跨多平台的类跑分测试软件,所以说我们会在几乎所有采用iOS系统的设备的评测文章中找到它的身影。它的评测范围较AnTuTu以及Basemark OS要精简很多,仅限于处理器的整数/浮点运算、内存读写性能等内容。

  Geekbench 3是这款评测软件目前的最新版,依旧有iOS、Android、Mac、Windows、Linux等多平台的版本。相比以往的版本,其界面适配了苹果 iOS 7系统的扁平化UI样式,并且被引入到了其它平台中。功能方面,Geekbench 3引入了真实环境测试,模拟用户的多任务应用运行场景。另外Geekbench 3可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多核心特性,释放整个平台的潜能。



  Windows平台下知名的移动版本,基础功能与PC版保持一致,少了分卷、压缩包加密等较为实用的附加功能。说到其平时的用途,缩邮件或者是网上的压缩包肯定是最主要的,而现在我们将使用它做CPU处理性能的对比测试。其实Android APK应用的安装过程就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所以通过这项测试也能够检测出哪款机器在安装应用的时候速度更快。

  GFXBench(前身为GLBenchmark)是一款基于-ES图形API接口的移动设备图形处理性能的基准,从问世之初便有着跨多平台的特性,目前已经加入了对Windows系统的支持。这款测试应用的重点主要在GPU测试部分,相信这个大家都有所了解,其测试场景包括理论性能测试以及实际渲染模拟两个部分,另外还有一个额外的续航能力测试。

  GFXBench 3是今年一月份由Kishonti组织推出的GFXBench测试软件的最新版,软件界面布局进行了重构,且同时兼容智能手机与。核心内容方面,该版本中加入了全新的Manhattan(曼哈顿)测试场景,对应Open-ES 3.0 图形API接口。新的渲染质量测试模式,可以用来测试设备在高端游戏场景中的视觉保真度。最后不能被忽略的就是官方为其加入了多语言的支持(包括简体中文)。

  3DMark原本是Futuremark公司在PC端推出的一款专门测量显卡性能的软件,不过随着版本的更迭,3DMark已经渐渐转变成了衡量整机性能的软件,在发烧友心中更是树立起了测试标杆的形象。2013年2月,继3DMark 11之后,新一代产品以“3DMark”这个复古的名字重磅亮相。

  3DMark不仅跨平台,而且在Windows RT/8平台上用到了著名的Direct X API,而在Android和iOS等移动平台则用到了OpenGL ES 2.0。3DMark移动版的测试场景依旧画面绚丽,考虑到移动级GPU的处理能力,测试场景从PC平台的三个精简到现在的一个,测试成绩可参考性很高。在最近一版的更新中加入了对简体中文语言的支持,可以说中国市场也越来越收到海外的重视了。

  3.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横向对比行业中的其他产品怎么样?

  在看完了综合性能、运算性能以及图形性能这三个方面之后,我们来回答开篇所提出的关于性能的问题。客观的来看,小米平板4万分左右的成绩确实足够之高,无论是在手机还是平板中都绝对算得上第一梯队。那么在图形处理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小米平板与和处于同一梯队,但不要忽略的是,在同样是高分屏的索尼最新Xperia Z2和搭载的高通骁龙801的身上小米和苹果iPad产品都被超越了。

  所以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在性能上小米平板虽然不是最强,却绝对算得上金字塔尖,而如果你不考虑到采购成本,你又绝对能够找到工业设计和性能都胜于它的产品。如果在7.9英寸又1500元以内这样的范围内,那么性能方面小米平板凭借Tegra K1芯片,确实是目前所见的最强平板之一。

  此次的网络应用测试环节我们只模拟用了户日常使用网络应用时的跑分项目测试,没有来得及做传输速度方面的测试。用来做跑分测试的工具是网友们非常熟悉的综合性测试Vellamo Mobile 以及专门针对JavaScript的SunSpider。

  Vellamo Mobile Benchmark是一款由高通公司(Qualcomm)开发的网页基准测试工具,新版本中加入了名为“Metal Chapter Tests”的一系列围绕CPU展开的轻量级压力测试,这些测试项目包括处理器的浮点/整数运算性能,内存的读取/写入性能以及峰值带宽等等,我们进行测试时主要是使用这款软件的HTML5模式对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进行网络浏览以及网页渲染方面的测试。

  当然加入再多的内容也无法掩盖Vellamo在网页基准测试项目上的执着,它依旧是市面上这个领域内功能最为全面的测试软件没有之一。Vellamo能够对移动设备性能以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包括Canvas、JavaScript引擎、图像、文字处理、网络存取加载等项目,综合得分越高也就意味着测试设备网页浏览体验越好。Vellamo基于统一的Android内置浏览器进行测试,因此很具公平性。

■游戏体验:运行流畅适配需完善

  小米平板搭载了英伟达Tegra K1处理器,虽然在展示中提到首次在移动处理器中使用了桌面级GPU架构。不过从前面的跑分成绩来看,Tegra K1在GUP方面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强大。游戏测试环节,我们了一些大型游戏,由于目前小米平板是不支持Google框架和服务,因此很多游戏是无法正常运行的,这一点似乎让Tegra K1显得有些无用武之地。


小米平板内置有游戏下载专区(适配大型游戏不是很丰富)

  《NBA 2K》系列游戏是众多篮球迷喜爱的游戏,其凭借出色的操作手感赢得了大量的忠实爱好者,小编也是其中之一。从08年开始,《NBA 2K9》正式登陆PC平台,在PC端无论是单纯的键盘操作还是外接一个手柄,游戏体验都不错。而从2011年开始该系列游戏开始登陆移动平台。


《NBA 2K14》游戏截图 很明显看到画面比例已经改变(屏幕比例适配不完善)

  《真实赛车3》Real Racing 3是一款由EA发布的竞速大作。其强悍的画面令人惊艳无比,而操控方面的表现使其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更是难以动摇。现在《真实赛车3》轰鸣而至,让你再一次体验速度与激情。


《真实赛车3》游戏截图 运行流畅细节画面相当细腻

  该游戏由Reliance游戏公司和华纳兄弟联手开发,保留电影原作宏大的故事剧情和壮观的画面,采用全新3D引擎打造,游戏中不仅展示了各种重型机甲的造型和技能外,还让玩家们看到了精彩打斗场面,尽管与电影里的效果相差些许,但也十分震撼。


《环太平洋》游戏截图 细节展现更加逼真

  游戏是小米平板发烧特质的重要代表应用,小米用户一方面看中的是性价比,而另一方面喜欢其出众性能的也不在少数。与Tegra K1结合无疑再次给小米平板带来游戏产业拓展机会,实际体验的几款大型游戏,小米平板均能够轻松驾驭,流畅度表现良好。只是长时间运行游戏时,机身背部发热方面略有些明显,当然还没有夸张到烫手的地步


试玩《环太平洋》 手感和流畅度都没问题

  此外,不少游戏是与小米平板不兼容的,一方面是谷歌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4:3的屏幕适配问题。此前小米表示将推进第三方应用生态链的发展,年底将实现千款应用游戏适配。不过,从目前情况看不算乐观,不少游戏的适配还没有跟进,画面比例调整还没有完善。

 ■续航测试:连续玩游戏能撑6小时

  电池方面小米官方网站标称搭配6700mAh锂离子聚合物,实际上是6520mAh,和的6430mAh相差不大,在8英寸以下平板产品中算是翘楚了。为了准确的测试出小米平板的续航能力,编辑借助GLBenchmark 2.5.1对设备进行了续航实测。选择的测试动画将设备亮度调至50%,让处理器以高负荷状态下运行达到60FPS的图像显示帧数。


运行两小时后电池使用了40%

  首先感谢Khronos组织在GFXBench 3中重新加入了续航测试模块,并且这一次的续航测试功能并不需要将整个平板的电量耗光。类似PC平台上的PowerMark测试,GFXBench 3的电池测试将连续运行30次T-Rex场景,然后通过统计分析这一过程所消耗的电量来给出一个评估成绩。这个评估成绩能够粗略的反映出这款平板消耗全部电量后可连续运行游戏的时间。


运行两小时后电池剩余容量为60%(折算大概可以使用5小时左右)

  从测试结果来看,小米平板在100%的电量下经过2小时测试后电量剩余60%,按照正常消耗折算,电池完全耗尽能够支撑5小时左右,电量下降趋势很线性,由于这项测试主要考量的是整机连续运行游戏的耗电情况。因此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浏览网页和观看视频的续航时间。如果单是连续播放视频的话,保证8小时左右的续航应该不成问题,后续我们还将进一步模拟测试

  顺便还要说一下,小米平板的充电速度并不是很快,对于大容量电池而言,如果能够实现“快速充电技术”的话,应该会给不少移动工作的用户提供便利。

■散热测试:机身背部哪里温度高?

  在散热部分中,我们模拟游戏玩家的真实使用场景,在GLBenchmark游戏渲染场景中运行2小时,这段时间也恰恰是测试电池续航的时间,然后通过FLUKE Ti25热成像仪来测试机身背面的最高温度,相比之下大家更关心是小米平板机身背部的温度分布情况。


通过FLUKE Ti25热成像仪来测试机身背面的最高温度


机身背部散热情况(28℃的空调办公区)

  在持续运行动画效果以模拟用户正常进行大型游戏的过程,我们看到在散热表现中,30分钟后小米平板的机身表面温度趋于恒定,通过热成像仪捕捉画面很清晰显现出来。在靠近后置摄像头的区域,温度堆积比较明显,最高温度在45摄氏度左右,此时双手握持后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热量的传递。


双手握持时恰好避过的散热集中的区域

  相比在同样的游戏测试环境下测试,小米平板机身背部的最热地方要高出4-5摄氏度,两者都已超过38℃(人体手掌所能承受舒适温度的最高值)。上手实际体验后,笔者玩了20分钟《》,热量是存在但在可承受范围内,至少为了游戏我能忍。另外,在2小时持续游戏运行过程中,小米平板并未出现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由此可以说明该机的散热稳定性表现还不错。

■:可兼容解码多种视频格式

  作为便携性优秀的平板产品,拥有更好的视频解码播放能力无疑非常重要。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或是出差在外,亦或躺在家中休息,观看视频、电影都是现代人必备的需求,而产品的解码播放能力自然也是测试中的重点。

项目一:自带视频播放实测

  我们选择720P和1080P不同格式码率的测试视频对机身的视频解码能力进行测试,其中绿色表示产品播放相应的视频流畅,黄色则表示会有影音不同步、卡顿或是音频解码故障等问题,而红色则表示不兼容此播放格式。


选择机身自带的 播放测试视频

    对于绝大多数的平板和电视盒子来说,解码能力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往在评测中会用个别高码流视频进行测试,但是其测试的范围无法做到全面,测试成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如何用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去评价一款产品的视频解码能力?安兔兔视频测试的出现帮助了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安兔兔视频测试分为两个分部计分,设备视频兼容性与单格式视频播放效果分别占据相应的比例,在完成一个完整的视频测试过程后会将各个单项的评分汇集,得到一个总分以供用户参考,其分数意义在于:解码能力强弱与支持格式丰富程度。

  4.它的价格究竟是否足够具有吸引力?

  无论是小米手机还是红米系列产品,在推出之时无疑是业界中性价比的佼佼者,对于小米平板依然如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厂商硬件配置跟进速度越来越快,性价比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改变。于是乎既定那个印象中性价比突出的产品,当你能够大范围购买到的时候其实早就变了味,而小米抓住的则是在发布之初对消费者的最初印象和那个永远也抢不到的饥饿感受。


小米平板初期只有公测版(图片来自小米)

  回归到小米平板的话题之上,在发布会上小米并没有公布小米平板的具体发售时间,只是透露了公测版的时间是在6月初。就此推测正式市售版的开放时间最早也要等到6月末甚至是7月初了。血雨腥风的抢购战不可避免。按照这个逻辑基本上都需要平均等待2个月的时间才能够买到,运气差点或许3个月也是很有可能的。而英伟达Tegra K1 64位版本和Google基于64位的Android系统在那时也已经上线。拥有32位旧版Tegra K1和1499元的价格的小米平板还会剩下多少性价比呢?还是那句话,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的是你的冷静,至于一心想买的用户,我相信更多的则是情结,而非性价比的讨论了。最后总结也是提醒大家一句:小米平板有它的闪光点,也绝对有入手的理由,但可千万别被时间骗了。

  5.它真的是Android阵营最具竞争力或是小米口中所说,最好用的平板产品吗?

  好不好用,更多是系统,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那么首先笔者可以正面并且负责人的回答,最好用小米的确有些夸下海口。当然本就擅长营销的小米就像老罗的锤子手机一样,东半球最好用的智能手机不得不再一阵纠错中改为了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这个道理不用笔者多言,相信大家也都明白。

  冷静客观的来讲,从之前手机上的MIUI系统,再到针对平板设计的MIUI,再至如今的小米平板,小米赖以为生的MIUI确实帮了小米很大的忙,就像苹果一样,乔布斯曾经说过消费者购买的其实是苹果的,而非iPhone硬件本身,所以乔布斯定义下的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小米的MIUI和锤子一样,都基于Android足够深入,也足够中国化。但是,仔细想想,三星、联想、华硕等等,又哪个不是如此呢?当你真正深入体验过笔者所提及的以上几家平板厂商的产品之后,最好用这个词你或许不会放在小米的MIUI上了。


小米平板售价1499(图片来自小米平板微博)

  6.它的优势究竟在哪?这些优势综合起来究竟是不是值得购买?

  如果总结小米平板的优势,那么我们给出的回答是,两项半优势:英伟达Tegra K1芯片、MIUI系统以及一半儿的价格。无可否认硬件配置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英伟达Tegra K1这颗芯片,而MIUI系统也是我们上一个问题的核心。然而一半儿的价格相信大家也能够明白,期货营销,1499的价格你不一定拿得到,即便拿得到,也很难是在当下,除非你有那个名为F码的购买权。

  两项半优势之后,又有哪些妥协呢?依然是两项半:期货营销、无3G或4G版本以及一半儿的创新性。首先无休止的等待是小米的惯例,回想小米路由器和小米盒子这两款产品你一定会认同笔者的看法。而关于3G和4G通话的版本雷军也没有表态,我们也热切的希望小米在未来会推出3G或4G的版本。最后一半儿的创新,也是模仿5C却又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句话雷军已经推翻,然而小米平板却不自然的又让笔者想起了这句话。


官方宣传图的右上角有手机信号图标 但雷军并未表态拥有3G或4G版本的小米平板

  最后一问:这些年,小米胜在了哪儿?

  那么在深度体验与探讨了小米平板之后,小米的成功究竟是为何?有些人会说是饥饿营销,有些人会说是性价比,笔者更多的认为则是营销的胜利。

  小米完全的互联网式思维,口传口让那些徘徊在购买产品边缘,或是只是想要购买一台Android设备的用户掉进了米粉们的口碑声中,然而冷静的回想,产品的好坏更多的应该是非粉丝的人们客观的评价,就像是某些歌星的粉丝一定会对它大加赞扬,你绝不会从这个歌星粉丝中听到关于他唱功的诋毁和坏话。然而这个歌星的唱功究竟如何,也要看歌唱界、音乐人们对它的评价。所以别让粉丝和强势的营销成为了购买的理由,冷静和客观最重要。

小米手机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做好手机的品牌不代表能做好平板,这里面就有很多例子,小米平板能否继续“发烧”?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CAXA3D实体设计2018视频教程下载 入门精通高级建模装配实例教程[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CAXA3D实体设计2018视频教程下载 入门精通高级建模装配实例教程[本站推荐]》。

第一章 CAXA3D实体设计2018入门基础概述(150分钟)第二章 CAXA3D实体设计2018二维草图

(230分钟)第三章 CAXA实体设计2018 特征生成(200分钟)

第四章 CAXA实体设计2018特征修改、变换及直接编辑(200分钟)第五章 CAXA实体设计2018曲线构建与曲面设计

(150分钟)第六章 CAXA实体设计2018标准件、图库与参数化设计(50分钟)第七章 CAXA实体设计2018装配设计(60分钟)

第八章 CAXA实体设计2018工程图输出(30分钟)

第十一章 CAXA实体设计2018综合实例

第一章 CAXA3D实体设计2018入门基础概述

/share/home?uk= 基础篇 教程 教程6:C#开发典型模块大全 22个典型模块/3个模块讲解视频/配套PDF 教程简介:

教程1:C#视频教程 Visual C#2010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C#程序员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第1篇 基础窗体开发篇

第1章 窗体设置(教学视频:55分钟)2

应用技术(教学视频:60分钟)352

中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 368

实例275 在中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372

实例277 在中的控件应用 376

实例278 在中使用下拉列表框控件 378

实例280 在中使用复选框控件 381

实例435 文本输入控件的应用 627

实例436 按钮控件的应用 628

实例437 复选框控件的应用 629

实例438 单选按钮控件的应用 631

实例441 日历控件的应用 634

实例442 数据表格的应用 635

实例443 验证控件的应用 637

第18章 数据安全(教学视频:32分钟)640

教程3:C#视频教程 21天学通C#第二版视频教程 送源码/PPT教案/案例视频

【课程名称】: 21天学通C#第二版视频教程

【视频格式】: AVI

【视频语言】: 普通话

【视频清晰度】: 清晰

【视频讲数】: 21讲

【教程大小】: 内置对象

第7天 调试和异常处理

第11天 Web应用程序开发

第12天 Web应用程序的调试和异常处理

第13天 Web应用程序的部署和配置

第14天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第18天 数据绑定技术

第19天 文件和注册表操作

第20天 多线程和同步

第21天 文天发布系统

教程4:C#开发实战1200例 第2卷 第1卷 配套视频/配套源码/两卷完整PDF

【教程名称】: C#开发实战1200例 第1卷 第2卷

【教程类型】: 视频+PDF+源码

【视频格式】: 录像EXE

【实例数目】: 1200个

【相关文件】: 提供教程中汲及到的视频、源代码和PDF

第1篇 C#编程基础篇 第1章 C#开发环境的使用 2

【课程名称】: C#数据库编程-概述

【第1讲连接数据库】-1.3-连接字符串生成器

【第1讲连接数据库】-1.4-连接字符串的存储和加密

【第1讲连接数据库】-1.5-数据库连接池

【第1讲连接数据库】-1.6-总结与拓展练习

【第2讲数据库查询】-2.3-异步查询

【第2讲数据库查询】-2.4-批量查询操作

【第2讲数据库查询】-2.6-多活动结果集

【第2讲数据库查询】-2.7-参数化查询

【第2讲数据库查询】-2.8-存储过程与输出参数

【第2讲数据库查询】-2.9-总结与拓展练习

【第3讲数据库查询】-3.1-DataSet概念和创建

【第3讲数据库查询】-3.4-总结与拓展练习

【第4讲数据库查询】-4.4-总结

【第5讲数据库查询】-5.1-基于DataTable的数据筛选查询

【第5讲数据库查询】-5.3-总结

【第6讲数据库查询】-6.1-创建强类型DataSet

【第6讲数据库查询】-6.2-强类型DataSet中主外键关联数据的处理

【第6讲数据库查询】-6.3-强类型DataSet中数据行的增改查等操作

教程6:C#开发典型模块大全 22个典型模块/3个模块讲解视频/配套PDF

【课程名称】: C#开发典型模块大全

【视频格式】: 录像EXE

【视频语言】: 普通话

【视频清晰度】: 非常清晰

【教程文件】: 22个模块源码(包括VS2005环境的和VS2008环境的)及源码使用文档;3个模块的讲解视频和C#基础视频;配套的PDF

本书以关键技术为核心,通过22个典型模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如何使用C#进行各领域的程序开发。全书共分为24章,第1章介绍了C#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使初学者能够熟练掌握使用C#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之后通过对QQ企业通、SQL数据表提取器模块、万能搜索模块、万能打印模块、决策分析模块、自定义图表控件、电子邮件收发模块、短信群发模块、桌面精灵模块、文件批量处理器、图片管理工具模块、FTP文件管理模块、魔法兔子模块、学生考试模块、网页浏览器模块、电话客服管理模块、多媒体播放器、屏幕录像模块、EXE文件加密器、视频监控模块、网络五子棋游戏和在线升级模块等22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掌握图形图像、多媒体、文件处理、数据库、报表打印、软件安全、系统优化、网络通信及硬件开发等各领域的相关技术,为从事项目开发的人员提供相关解决方案,最后一章通过对Windows应用程序的打包与部署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的打包与部署方案。

第1章 认识C#及开发环境

第3章 SQL数据表提取器模块

第7章 自定义图表控件

第8章 电子邮件收发模块

第10章 桌面精灵模块

第11章 文件批量处理器

第12章 图片管理工具模块

第13章 FTP文件管理模块

第14章 魔法兔子模块

第15章 学生考试模块

第16章 网页浏览器模块

第17章 电话客服管理模块

第18章 多媒体播放器

第19章 屏幕录像模块

第20章 EXE文件加密器

第21章 视频监控模块

第22章 网络五子棋游戏

第23章 在线升级模块

第24章 Windows应用程序打包与部署境

LOGO设计 入门到精通

众所周知,当前LOGO设计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而不少网友可能都想学习一下LOGO设计的技能,为自己上网兼职赚钱而开创新的门路,下面介绍一下中国最大的威客网——猪八戒网中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设计师的传授课程,希望能给各位朋友一些帮助。

简单的说,LOGO就是标志、徽标的意思。标志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

二、好的标志设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如何评价一个标志(logo)的好坏,我想,可以从下面六项进行评判。

标志首先是拿来给人看的,如果不好看,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白搭。就像一部青春偶像剧,如果没有帅哥美女,再好的剧本、再牛的导演也没用,更不用说服装、道具如何如何了。所以说,一个好的标志,首先是要好看,这个标准应该是以目标受众(消费者、资迅接受者)的平均审美而论的。你比如一个化肥产品的标志(可能是大红大绿,色彩对比较为强烈的那种)城市里的白领不一定会认为好看,但只要农民朋友觉得好看,那就是一个好的标志。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好看的标准各有不同,关键是看品牌所对应的目标受众们的感受,他们认为好看就好看,不好看就不好看。只不过你可以适当地把这种审美标准提高一些,美名其曰:提高审美情趣,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

标志,也有人称为“标识”,就是表明了其最主要的功能——识别性。人类最早的标志应该是原始社会时期,各个部落之间的“图腾”。像中华民族的标志“龙”,就是由之前的各个部落的“图腾”组合而成的,直至今天,人们一看到“龙”,就会联想到中国,就是因为它跟其它民族的象征物很不一样,这种独特性就是标志一个

最主要的特性。如果一个标志让人觉得跟其它标志相似,就会失去“识别”的功能,那即便它再好看,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标志,因为失去可识别的独特性,也就失去了标志的基本意义。

标志的简洁,目的是让人们容易记忆,以及运用起来方便。像经典的耐克小勾和阿迪达斯的三条线,这种极度简洁的标志不仅是让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们很快就能记住,而且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够识别。标志简洁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但是,由于标志越来越多,人们为了让自己的标志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别的标志,增强其独特性,所以有些标志就做得比较复杂。另外,标志的复杂风潮还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现代主义”讲求的是简洁,而“后现代主义”者们说:简洁就是单调、就是乏味,所以,“后现代主义”进求的是相对的复杂和繁琐。

有意义,就是一个标志要具有一定的含义和说法。如果说上面所讲的都是标志的壳(外形),那意义就是标志的魂(内在)。没有灵魂的东西是缺乏生气的,同样,没有意义的标志也是形同枯木,做得再好看,也只是一个美丽的花瓶而已。但是,以我的经验来看,要赋予一个标志意义,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凡每种形态都可以说出一些含义来,你只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就可以“赋予”标志多重含意。比如一个类圆形的标志,你可以用上圆满、团结、包容、追求完美、一体化、全球化等等一系列你所能想得到的跟圆这一形态关联的所有美好词语;而如果是一个近乎半圆的标志,你也可以用阴阳调和、只对一部份人的专项服务、不求最大(多)但求最好、不卸努力(追求)等词汇和语句进行解释。有点像俗话说的:说好说坏全凭一张嘴,说白了,标志的意义就是这么回事。因为原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关键是看你去说它的那一面。当然,最好是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着如何把那些想赋予它的意义溶入到具体的形体之中,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牵强。

对于那些专一行业的公司、机构或部门,一个好的标志是要让人们一看到标志就大体知道属于那个行业。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找到能高度概

况这一行业的一些具体形状;其次,这些形状要符合普通群众(或目标受众)对这一行业的固定想象;最后,还必须要跟整个标志有机地溶为一体,不能显得突兀或分离。应该说明的是,这项要求主要是针对那些专业的行业、部门和机构,对于综合性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就不适用。

标志是要展现给大众看的,因为最终的表现效果才是人们所真正认识到的。即使在效果图上表现得再好,如果实际运用时不理想,那也只能算是一个不成功的标志。这就像是一场战役,不管你的队伍多么优秀,作战方案多么完美,但实际的战斗中由于种种原因打败了,一切都为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运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标志在不同媒介上的表现效果;另一方面是由标志引申出来的VI系统。关于在不同媒介上的运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而在VI系统里的运用比较复杂,关系到美工、理念、实际运用效果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以后我们再探讨,这里只需要知道便于运用指的是两方面就行了。

下面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解一下LOGO制作的全过程,我先拿一下(兴义市人民医院)标志结合着软件的工具的使用给大家讲解一下首先我们拿到这个任务时,应该先想到代表医院的标志是什么?“红十字”然后我们再想还可以用到什么元素,可以结合“兴义”两字的英文字母为元素 XY 那我们可以用红十字和X结合,字母Y可以创意成为一个 展翅的平安鸽

好,我们这些元素都想好了,就开始制作了。

1、将你的手稿扫描到电脑里。

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画一下,然后把手稿扫描到电脑里,如果没有手稿直接在矢量软件上直接画也可以(我画的有点难看,呵),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创作时建意大家先在纸上画一下,没有扫描仪也没关系,可以用手机和照相机。一般大师级的作品都是有手稿的。

2.根据你扫描好的底稿来修整

logo 的造型,并对 logo 进行补完。通常 需要制作一个标准的logo 会需要一个矢量的造型,因此,需要矢量化它。常用的软件AI,CD 等附带的矢量描摹工具。或者你直接在矢量软件里面做也行。

(1)我们打开CD 软件 新建一个页面,选择文件菜单下的输入

我用的是CD 9.0 主要是装的软件太多,高版本的影响机子速度,大家用哪个版本的都行,功能都差不多。

勾图还要大家多多练习,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的在线教程网站

PS、CD、AI 都有讲解,适合新手学习。勾图在这里我就不给大家做多演示了,看视频更直观一些

一个标志就做好了,以“兴义”的拼音缩写“XY”为设计元素,结合红色医疗十字和展翅的平安鸽,寓意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和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3.然后我们输出成JPG,PNG格式的位图,就可以给客户看了

LOGO标志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图形或文字的组合,它是依据企业的构成结构、行业类别、经营理念,并充分考虑标志接触的对象和应用环境,为企业制定的标准视觉符号。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企业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经营战略、市场分析、以及企业最高领导人员的基本意愿,这些都是标志设计开发的重要依据 以下为猪八戒网一个LOGO设计师在培训课程中对于LOGO效果处理的讲解,现收集下来让各位一起探讨LOGO设计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用CDR设计logo

相对来说第一个单色比较普通,第二个通过渐变的手法是logo更加具有立体感,那么如何调渐变呢?调渐变时我们在CDR中选定logo按F11得到

其中里面的渐变类型有四种但最常用只要第一和第二种

选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几点,颜色是从怎么变到什么?

对于刚才上图边界一般为0了比较好,要不然会出现明显的色带,影响美观以及渐变的尺度水平位置

渐变问题解决后可能很多朋友说,为什么他们的更有光泽,有立体感,我的不和

他们一样?如何弄成有光泽的logo,下面我简单说说,先看两logo:

大家可以看出来第二个带光泽的logo显得更加生动,具有活力,如何调成这种效果呢:

这样带光泽的logo就完成了

但是,很多情况下同一色系的效果还不够好,那就想想反色系的搭配,入部右

部分调成暖色的,这样效果发差就显示出来,而且使logo更加美观。

慧的力量,如果你想上网帮助而求设计成果或者兼职赚钱,也请到威客网兼职。

中文版Photoshop CS6完全自学基础知识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本教程是初学者快速自学PhotoshopCS6的经典畅销教程。全教程共分22章,从最基础的Photoshop CS6安装和使用方法开始讲起,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详细解读图像基本操作、选区、图层、绘画、颜色调整、照片修饰、Camera Raw、路径、文字、滤镜、****滤镜和插件、Web、视频和动画、3D、动作等功能,深入剖析了图层、蒙版和通道等软件核心功能与应用技巧,内容基本涵盖了Photoshop CS6全部工具和命令。教程中精心安排了265个具有针对性的实例(全部提供视频教学录像),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轻松掌握软件使用方法,更能应对数码照片处理、平面设计、特效制作等实际工作需要。读者还可以通过本教程索引查询Photoshop各种工具和命令,了解各种门类的实例。

随教程中包含所有实例的素材、最终效果文件和视频录像,并附赠海量设计资源和学习资料,包括近千种画笔库、形状库、动作库、渐变库、样式库,本教程适合广大Photoshop初学者,以及有志于从事平面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网页制作、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的人员使用,同时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各类培训班的学员参考阅读。

2.1 用旋转视图工具旋转画布

2.2 用缩放工具调整窗口比例

2.3 用抓手工具移动画面

2.4 创建自定义工作区

2.5 自定义彩色菜单命令

2.6 自定义工具快捷键

2.9 为图像添加注释

3.3 对文件进行标记和评级

3.4 通过关键字快速搜索图片

3.5 查看和编辑数码照片的元数据

3.6 批量重命名图片

3.7 将照片设置为电脑桌面

3.8 用历史记录面板还原图像

3.12 变换选区内的图像

3.14 通过变换制作飞鸟

3.15 通过变形为咖啡杯贴图

3.16 用内容识别比例缩放图像

3.18 用操控变形修改图像

3.19 修改图像的尺寸

4.1 用矩形选框工具制作矩选区

4.2 用椭圆选框工具制作圆形选区

4.3 使用单行和单列选框工具

4.4 用套索工具徒手绘制选区

4.5 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制作选区

4.6 用磁性套索工具制作选区

4.7 用魔棒工具选取人体

4.8 用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4.9 用“色彩范围”命令抠像

4.10 用快速蒙版编辑选区

4.11 用细化工具抠毛发

5.3 针对图像大小缩放效果

5.4 将效果创建为图层

5.5 制作绚丽彩条字

5.6 用自定义的纹理制作糖果字

5.7 使用外部样式创建特效字

5.8 用图层复合展示网页设计方案

6.1 用纯色填充图层制作发黄旧照片

6.2 用渐变填充图层制作蔚蓝晴空

6.3 用图案填充图层为衣服贴花

6.4 修改填充图层制作绸缎面料

6.5 实战 用调整图层制作摇滚风格图像

6.6 控制调整范围和调整强度

6.8 用中性****层校正照片曝光

6.9 用中性****层制作灯光效果

6.10 用中性****层制作金属按钮

6.11 用智能对象制作旋转特效

6.12 替换智能对象内容

6.13 编辑智能对象内容

7.1 用拾色器设置颜色

7.2 用吸管工具拾取颜色

7.4 用颜色面板调整颜色

7.5 用油漆桶为卡通画填色

7.6 用“填充”命令填充草坪图案

7.7 定义图案制作足球海报

7.8 用“描边”命令制作线描插画

7.9 用色板面板设置颜色

7.10 创建自定义画笔

7.11 用实色渐变制作水晶按钮

7.12 用颜色替换工具为头发换色

7.13 用历史记录画笔恢复局部色彩

7.14 用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制作手绘效果

7.15 用杂色渐变制作放射线背景

7.16 用背景橡皮擦工具抠动物毛发

7.17 用魔术橡皮擦工具抠人像

8.1 “去色”命令:制作高调黑白人像照片

8.2 “自然饱和度”命令:让人像照片色彩鲜艳

8.3 “色相饱和度”命令:趣味照片

8.4 “色彩平衡”命令:粉红色的回忆

8.5 “黑白”命令:制作CD包装封面

8.6 “颜色查找”命令:制作婚纱写真

8.7 “阈值”命令:制作涂鸦效果卡片

8.8 “照片滤镜”命令:制作版画风格艺术海报

8.9 “通道混合器”命令:制作小清新流行风格

8.10 “替换颜色”命令:制作风光明信片

8.11 “渐变映射”命令:可爱猪猪

8.12 “可选颜色”命令:后现代风格海报设计

8.13 “阴影高光”命令:调整逆光高反差照片

8.14 “变化”命令:制作淡雅写真片

8.15 “匹配颜色”命令:匹配两张照片的颜色

9.1 让照片的色调清晰明快

9.2 在阈值模式下调整照片的清晰度

9.3 定义灰点校正偏色的照片

9.4 调整严重曝光不足的照片

9.5 让照片中的水更绿、花更红

9.6 用通道调出暖暖的夕阳余晖

9.8 用Lab 通道调出明快色彩

10.1 用裁剪工具裁剪图像

10.2 用透视裁剪工具校正透视畸变

10.3 用“裁剪”命令裁剪图像

10.4 用“裁切”命令裁切图像

10.5 裁剪并修齐扫描的照片

10.6 用仿制图章去除照片中的多余人物

10.7 用图案图章绘制特效纹理

10.8 将多张照片合并为HDR图像

10.9 用修复画笔去除鱼尾纹和眼中血丝

10.10 自动校正镜头缺陷

10.11 手动校正桶形失真和枕形失真

10.12 用修补工具复制人像

10.13 校正出现色差的照片

10.14 用内容感知移动工具修复照片

10.15 校正出现晕影的照片

10.16 用红眼工具去除照片中的红眼

10.17 校正倾斜的照片

10.18 用液化滤镜修出完美脸形

10.19 用“自适应广角”滤镜校正照片

10.20 在透视状态下复制图像

10.21 将多张照片拼接成全景图

10.22 用“自适应广角”滤镜制作大头照

10.23 用污点修复画笔去除面部色斑

10.24 用“镜头模糊”滤镜制作景深效果

10.25 用“场景模糊”滤镜编辑照片

10.26 用“光圈模糊”滤镜制作柔光照

10.27 用“倾斜偏移”滤镜模拟移轴摄影

11.2 调整清晰度和饱和度

11.4 为黑白照片上色

11.7 修饰人像照片中的斑点

11.8 使用调整画笔修改局部曝光

11.9 将调整应用于多张照片

12.1 创建矢量蒙版

12.2 为矢量蒙版添加效果

12.3 向矢量蒙版中添加形状

12.4 编辑矢量蒙版中的图形

12.5 创建剪贴蒙版

12.7 创建图层蒙版

12.8 从选区中生成蒙版

12.9 从通道中生成蒙版

12.10 在图像中定义专色

12.11 通过分离通道创建灰度图像

12.13 将通道图像粘贴到图层中

12.14 将图层图像粘贴到通道中

12.16 用设定的通道抠花瓶

12.17 用通道和钢笔抠冰雕

13.3 绘制转角曲线

13.4 创建自定义形状

13.5 用钢笔工具抠图

13.6 路径与选区相互转换

13.7 用历史记录填充路径区域

13.8 用画笔描边路径

14.2 编辑文字内容

14.3 创建段落文字

14.4 编辑段落文字

14.5 创建变形文字

14.6 沿路径排列文字

14.7 移动与翻转路径文字

14.8 编辑文字路径

14.9 设置特殊字体样式

15.1 用智能滤镜制作网点照片

15.2 修改智能滤镜

15.3 遮盖智能滤镜

15.4 用滤镜库制作抽丝效果照片

15.5 制作幻灯片式PDF演示文稿

15.6 制作网络照片画廊

15.8 用抽出滤镜抠图

16.2 使用切片工具创建切片

16.3 基于参考线创建切片

16.4 基于图层创建切片

16.5 选择、移动与调整切片

17.1 从视频中获取静帧图像

17.2 为视频图层添加效果

17.3 制作铅笔素描风格视频短片

17.4 在视频中添加文字和特效

17.5 制作蝴蝶飞舞动画

17.6 制作图层样式动画

18.1 使用3D材质吸管工具

18.2 使用3D材质拖放工具

18.3 从文字中创建3D对象

18.4 从选区中创建3D对象

18.5 从路径中创建3D对象

18.7 从图层新建网格

18.8 为瓷盘贴青花图案

18.9 调整酒瓶的商标位置

18.11 使用标尺测量距离和角度

18.12 对图像中的项目手动计数

18.13 使用选区自动计数

19.1 录制用于处理照片的动作

19.2 在动作中插入命令

19.3 在动作中插入菜单项目

19.4 在动作中插入停止

19.5 用数据驱动图形创建多版本图像

19.6 在动作中插入路径

19.7 载入外部动作制作拼贴照片

19.8 处理一批图像文件

19.9 创建一个快捷批处理程序

20.1 精通变形:制作超现实主义人像

20.2 精通铅笔:制作可爱的表情涂鸦

20.3 精通画笔:气泡组成的蜡笔小新

20.4 精通图层样式:制作绚丽光效

20.5 精通蒙版:瓶子里的风景

20.6 精通路径文字:制作奔跑的人形字

20.7 精通3D:制作超级可乐罐

20.8 精通绘画:鼠绘人物画

20.9 精通特效字:制作牛奶字

20.10 精通特效字:制作有机玻璃字

20.11精通特效字:制作激光镭射字

20.12 精通特效字:制作金属字

20.13 精通特效字:制作打孔字

20.14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心云朵

20.15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绚彩玻璃球

20.16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极地效果

20.17 精通质感和特效:鸡蛋的误会

20.18 精通质感和特效:草莓牛仔

20.19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艺术拼贴

20.20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冰手

20.21 精通质感和特效:制作铜手

20.22 精通照片处理:眼睛换色

20.23 精通照片处理:增加身高

20.24 精通照片处理:挽救闭眼照

20.25 精通照片处理:照片变素描作品

20.26 精通照片处理:照片变时尚插画

20.27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浪漫雪景

20.29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职场阿凡达

20.30 精通照片处理:用Lab调出唯美蓝橙调

20.31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反转负冲效果

20.32 精通照片处理:制作色彩漂白效果

20.33 精通照片处理:通道磨皮

20.35 精通照片处理:人像抠图

20.36 精通照片处理:婚纱抠图

20.37 精通照片处理:彩妆设计

20.38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贺卡

20.39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运动主题海报

20.40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唯美插画

20.41 精通平面设计:手机游戏卡通形象设计

20.42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网页图标

20.43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木偶娃娃平面广告

20.44 精通平面设计:制作海底世界平面广告

20.45 精通图像合成:隐形吉他手

20.46 精通图像合成:水珠人物

20.47 精通图像合成:突破

20.48 精通图像合成:擎天柱重装上阵

20.49 精通图像合成:菠萝城堡

20.50 精通图像合成:CG插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滑动目录动画怎么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