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义务兵退伍补贴

陆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报告

——2022年6月14日在陆河县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陆河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彭伟通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陆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接力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民生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成就。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77亿元,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33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完成28.52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完成55.92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2:28.3:5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2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88亿元,增长2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亿元,增长13.9%;进出口总额547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92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亿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2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4元,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3%。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1.一产发展态势良好,特色农业培育壮大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8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农作物播种面积28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巩固发展。全年新增省级家庭农场3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汕尾(陆河)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振兴示范带成果展,销售额超400万元。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清绿农业科技、华南生态城开发、迪青造林绿化等3家企业通过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评审;茶叶、油柑、油茶、青梅等林业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特色产业升级壮大。省级青梅产业园、市级茶叶产业园持续加快建设;全年新增专业镇2个、专业村9个;清绿农业科技青梅制品列为汕尾市名牌产品,陆河单丛茶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色品牌进一步打响。

  2.二产保持稳中有进,工业基础筑牢筑实

  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投资完成11.44亿元,同比增长90.7%,全年完成6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入统。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全县工业技改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12.7%;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研发中心2家,电商产业园、伟泰物业管理2家公司成功申报市级众创空间,智顺科创园成功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工业绿色化加快发展,确定了比亚迪、麦卡电工、泰润人造板3家企业为2021年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对象并有序开展节能监察;发动塔牌混凝土、恒锋混凝土2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为8家企业申请清洁生产事后奖补资金80万元。建筑业快速增长。依托陆河“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品牌优势,成功培育广东宏森、广东洲洋两家“四上”建筑业企业,全县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74.3%。园区发展活力迸发。全年完成扩园面积1.35万亩,投入开发资金2.47亿元,新签约工业项目12个,新动工工业项目12个,新投产工业项目9个。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二、三期项目有序推进,比亚迪汽车综合试验场、中奕环保设备研发及生产、广东森钢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等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3.三产发展后劲增强,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批发零售业增长明显。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21亿元,增速9.2%;新增限上商贸业企业8家。房地产业发展稳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力度,持续稳定房地产市场,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3.72万平方米,增长23.6%,培育4家“四上”房地产企业。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全年建成国家示范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70个,建设县级物流仓储分拣区域,实现县镇村的三级共同配送;完成农村电商培训74场次5000余人次;打造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智顺科创园电商孵化基地,进驻孵化企业、团队等近50家。现代旅游业积极发展。全年旅游接待人次达168万,过夜游客52万人,旅游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5.7%;螺洞一共光梅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健康发展,完成全域旅游标识设计工作,建成“一机游陆河”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争取到涉农资金320万元建设10座旅游厕所;成功申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养生之乡,情满荔园”,水唇镇隐沫度假酒店等9家主体被评为首批南粤森林人家,助力绿色旅游发展。

  (二)项目高水平建设,投资活力持续激发

  1.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88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项目投资39.46亿元,同比增长55.7%;房地产投资31.42亿元,同比增长4.5%。全县5000万元以上联网直报投资项目增至93宗,完成投资32.42亿元,同比增长69.3%。

  2.项目前期工作科学有效

  县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对全县重大影响项目前期规划研究,高质量策划、储备县级重大项目。起草制定了《陆河县政府投资县属非经营性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陆河县重点建设项目砂石原料保障供应工作方案》,并成功申请陆河县健康驿站项目前期工作经费750万元。

  3.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全县安排建设项目120宗,其中竣工项目26宗。60宗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57亿元,达年度计划134.55%,已完工投产项目18宗,新开工项目21宗,开工率达100%。49宗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3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绝大部分项目建设有力推进。5宗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77亿元,达年度计划125.36%。

  4.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设立项目引进工作专班,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2021广东·陆河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8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56亿元,涵盖环保能源产业、共享经济、新技术设施等产业领域;举办乡村文旅暨民宿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民宿项目16个,总投资额102.28亿元;2021年汕尾发展大会上我县签约项目共5个,总投资额55.8亿元,其中超10亿元重大项目3个。全县全年累计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9个,同比增长107%,总投资额141.82亿元,同比增长230%。

  (三)民生大幅度改善,群众福祉切实保障

  1.社会事业均衡普惠

  教育事业领域。河口、水唇镇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成投用;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全年累计21位教师分流教学、20位校长轮岗交流;落实“三区”人才支持计划,40名教师到深圳跟岗学习;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教育“决胜课堂”行动全面推进,“双减”工作成果显著,依法取缔41所不合规校外培训机构,设立16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县26所学校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医疗卫生领域。县中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县妇计中心迁建、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升级建设均已完工,实现县域内“120”统一调度;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推进,建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建设“云上妇幼”项目,多方位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劳动就业领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52人,完成各项年度就业指标。搭建有效就业平台,举办50余场招聘会,开发并使用公益性岗位143个;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年支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400万余元,发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补贴324万余元;开展技能培训,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培训近3200人次。社会保障领域。一是完善弱势群体保障。全县共有县级社会福利院1座,八镇各有敬老院1所,居家养老服务站已建成39间,在建6间;建成46家爱心食堂(长者饭堂)。完成2021年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提标工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二是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类优抚对象及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补助、义务兵优待金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三是深化殡葬改革。全面开展各镇辖区清坟工作,加快对镇级公益性公墓山整改工作,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山试点建设,当年已开工建设5个。文体事业领域。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力推进,图书馆建成3个分馆9个服务点,赖少其艺术馆、联安村社会足球场建设基本完工,镇级文体设施项目正抓紧实施,新时代公园正加快前期工作。二是文体活动持续推进,举办文化惠民活动近118场次,惠及群众8.5万余人次,举办体育活动14场次。三是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组织好6处省级和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市级非遗名录等申报工作,做好省文物保护单位俊德楼、五星祠、时雍楼等修缮工作。

  2.社会综治提质增效

  纵深推进省级“维稳工作示范点”创建,严打违法犯罪,抓牢安全生产,深化涉校园、涉危爆、涉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公共安全治理,深化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实现制毒案件“零发生”,涉毒逃犯“零库存”。平安陆河“雪亮工程”二期项目落地试运行,镇级“矛调中心”建成,实现基层矛盾纠纷的即时掌控和有效化解。全面推行“123”工作法、“三三六”工作法,实现村(居)民小组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267个村民小组建成党群服务站,基层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基建高标准完善,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市政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完成县城城东路道路硬底化、田心坑泵房市政改造、朝阳路沿街改造等工程建设,持续加强排水管网、井盖、无障碍设施、停车区域划分等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完成党校、陆河电大旧址“三旧”改造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21年村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条线路、国省道“一清一灯一带”及“平安村口”建设工程、汤子桥等危桥改造项目均已建设完工。当年完成交通公路重点项目5个和“四好农村路”单改双项目2个,县道149东坑至水唇段(梅园公路)荣获2021年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所有乡镇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底化,所有自然村完成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通达总里程达1413.14公里。

  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21年建设开通202个5G基站。建设完成县5G智慧住建监控平台系统项目、螺溪各安村5G智慧社区系统项目。全县实现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家庭电视信号、网络宽带信号等基本保障全覆盖。

  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成效。陆河县南部三镇(河口、上护、新田)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至今已安排专项债券资金1.4亿元,螺河排水防涝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至今已安排专项债券资金2.1亿元。2020年度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宗完工并验收。2021年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宗基本完工。2020年度、2021年度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9宗正在有序推进。

  (五)乡村振兴全方位统筹,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乡村风貌持续提升。我县在全省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和2020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名列粤东片区第一;螺溪镇代表全市参加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成功进入十强并荣获“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奖”;东坑镇共光村获评全省“十大美丽乡村”。一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当年统筹2.6亿元债券资金用于各镇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四小园”建设持续推进,全县117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庄”标准;投入资金545.13万元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在全市“三线”“牛皮癣”专项整治测评活动中取得第一名。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筹各类资金5.67亿元用于示范带建设,新增谋划“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经济带和“榕江源”生态花果示范带,为推进全域乡村旅游打好基础。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逐步衔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共7家非公经济企业到6个乡村投资兴业,吸纳劳动力就业500多名,帮扶总人数约1.79万名,帮扶资金总数约4815万元;认真落实返贫监测、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学生助学金、社会兜底保障、医疗救助以及基本医疗等相关政策;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启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8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已全部进驻并开展实地调研。

  (六)生态多维度保护,绿色发展形成共识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高质高效办理信访案件。一是抓生态保护修复。认真落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森林覆盖率达73.04%,县高质量水源林造林6038亩、省级森林碳汇林抚育2.35万亩项目已完工,县大径材培育4167亩完成备耕工作。2020年至2021年水源地桉树林改造任务6700亩正在实施。二是抓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定期组织饮用水源、河口断面监测,做好4条县级河道和22条镇级支流河道常态化保洁,1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体工程已完成并调试运行。县城污水系统二期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已完工,(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预计2022年8月建成;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推动工业炉窑升级改造和面源污染管控,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354天,优良率98.9%;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及3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排查。三是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框架下开展地区性探索,取得了2019、2020年GEP核算初步成果并深入研究对各镇的GEP综合考评激励,成立南万“两山公司”,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七)改革宽领域深化,开放格局逐步打开

  1.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一网通办”,简政放权,我县政务服务事项“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共1590项,实现了网上可办率99.81%,全流程网上可办率92.19%,综合窗口受理率99.81%,平均跑动次数达0.0509次,时限压缩比率94.44%。完成县级“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共157项,448个执法事项由乡镇承接并实施。开展“全市通办”,县政务服务大厅、八个镇政务服务中心已设立“全市通办”代收代办窗口。加快创建“无证明城市”,持续推进“减证便民”,电子证照开通率全市第一,正式印发陆河县证明材料取消清单,合计直接取消或替代取消涉及959个事项共2204条材料。加强信用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完成检查任务,2021年全县评选出了17家“诚信示范企业”和3家“诚信经营示范店”。

  2.深化“5+2”改革,打好改革赋能牌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我县在全省6个宅基地试点中综合排名第二,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二是全力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超额完成72个村组股改工作,成立全市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流转交易“一站式服务”,当年平台完成交易25宗3719万元。三是开展农村“整村授信”和“整社授信”工作,推出“粤供易贷”试点,先行先试“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设立“农村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四是改革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完善制定七项迁移举措,利用“汕安居”小程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五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继续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六是综合整治全域土地,整改34个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16万亩,我县垦造水田项目5个,拟新增水田面积1597.45亩。七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化产业协作共建,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产业发展方面。全县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特别是工业的经济支撑结构不够合理;产业融合度不够,产业协作共建有待进一步挖掘加强。二是项目发展方面。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不充分,项目储备不足,欠缺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有待加强,项目引进落地执行力不足。三是民生福祉方面。科教文卫等事业短板尚存在,城乡基础设施待进一步完善;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需继续努力。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信心,直面挑战,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建议

  2022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进出口总额增长2.36%;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1000万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8‰左右;

  ——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目标如期实现[详见陆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建议表]。

  (一)经济增长预期

  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主要考虑:一是基数的因素,202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00.77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年初预期目标,受2021年基数影响,2022年GDP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增速将有所放缓;二是考虑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2021年完成情况并统筹考虑明后年经济健康运行,预期目标尽力避免年度之间忽高忽低,将增速定为7%相对科学可行。与GDP增长相适应,三次产业预期目标建议:

  1.第一产业增长6.2%主要考虑:一是青梅产业园和茶叶产业园的提质增效,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持续落实春耕夏种工作,及早谋划冬种生产,加大甘薯、玉米、马铃薯等小麦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障稳耕稳产,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工作;三是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提高土地使用率,筑实农业生产基础,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验收,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准备开工建设。

  2.第二产业增长14.5%主要考虑:一是中深爱的寝具、豪顶新型材料、金辰生物、中奕环保等项目将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和优化营商环境,比亚迪、嘉冠木业、伟泰建材、维业科技等已投产项目继续保持稳定产出;三是2021年底新增4家规上建筑业企业,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提供增量,且发挥全县项目建设对建筑行业的拉动作用,预计建筑业产值能够稳定增长。

  3.第三产业增长5.7%主要考虑:一是我县持续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积极推进更多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县内旅游热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县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疫情防控稳定情况下,居民外出就餐、旅游活动增加,拉动住宿、餐饮消费。二是继续加强商贸流通企业扶持和培育,确保发展后劲。三是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保利林语花园、碧桂园凤鸣朝阳、富航花园、富士君荟、秦华鼎苑、螺河花园、泰和苑等在售房地产项目按照存量继续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

  (二)三大需求增长预期目标

  1.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6%主要考虑:一是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全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增量。2022年我县谋划建设项目计划119宗,计划总投资434.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亿元。二是积极谋划申报专项债项目,我县已组织申报2022年专项债项目41宗,计划总投资152.47亿元,债券需求63.5亿元,其中获省审核通过项目33宗,专项债资金需求52.9亿元,已安排专项债项目16宗,到位资金10.9亿元,未到位资金2.1亿元。2023年专项债项目正在加快谋划储备。三是在“房住不炒”的宏观政策环境以及房地产销售市场降温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呈下降趋势。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8%主要考虑:一是积极组织县域商贸企业参加各类线下、线上推广展销活动,引导开展促销活动,激活零售、批发业消费活力。二是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支持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继续推动电商产业园和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物流仓储和物流配送,提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对社消零增长的贡献率。

  3.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2.36%主要考虑:我县外贸业务主要集中在麦卡电、宏玮两家企业,受益于外贸稳增长政策的落实效果持续显现,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等因素,企业外贸进出口业务发展势头良好,韧性较足、稳中提质。虽电力和煤炭供需紧张对外贸有所影响,但我县外贸发展趋势总体向好,预计2022年可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600万元,增长2.36%。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主要考虑:一是紧盯地方税种、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着力抓好共享税收收入,加强地方中小税种征管;二是推进拆旧复垦指标交易,推动各项非税收入增长。三是进一步挖掘耕地占用税、增量房契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增长点,加快推进财源建设,培养更多税收收入来源。在确保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前提下,县财政还需综合考虑乡村振兴、补齐民生短板等财政压力因素。

  (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目标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11%。主要考虑:企业经营效益逐步改善,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再分配调节不断加力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2022年居民收入增长有良好支撑。我县将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通过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举措,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水平,推动经济增长与富民增收互促共进。

  (五)民生保障指标

  新增城镇就业预计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我县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人社等部门持续做好就业服务和企业用工服务。鉴于我县劳动年龄人口、新成长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人数的增加,建议将2022年度全县新增就业人数调整为4000人,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控制在3%以内)2022年我县将继续落实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价格监测特别是粮油、生猪及猪肉等重要生活物资的价格监测,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和预警预报能力,全力落实应急保障、储备调节等措施,本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疫情常态化防控到位,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于平稳,控制在3%以内。

  (六)节能减排指标预期目标

  单位GDP能耗、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以及万元GDP用水量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预期达到9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预期达到100%。

  (七)森林覆盖率预期目标

  2022年我县森林覆盖率预期目标为73.04%,森林蓄积量预期目标为329万立方米。

  (八)耕地保护预期目标

  切实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确保2022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3.1万亩,与2021年持平。

  (九)其他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2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14%,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率为0.1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1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2万人,城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5.8万人。其他社会民生保障指标由相关单位根据要求和实际提出并确保完成。

  三、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2年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重谋划,优服务,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举措,开展好项目策划、储备和培育,做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投产)一批”,为全县经济增长、产业转型、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把项目招引作为推动发展第一抓手,力求招商引资项目“量增质优”,2022年计划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34个以上,完成投资额170亿元以上,当年完成实际投资额51亿元以上。

  ——全年谋划项目119宗,计划总投资434.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3宗,年度计划投资44.58亿元,新开工项目56宗,年度计划投资21.51亿元。

  ——围绕现代产业、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2022年我县纳入县重点建设项目59宗,计划总投资27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8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38宗,计划总投资210.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65亿元;省重点项目6宗,计划总投资69.97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9.5亿元。2022年省预备项目10宗,估算总投资101.34亿元,市预备项目28宗,估算总投资213.15亿元。同时,将继续动态调整更多优质项目纳入县重点项目管理。

  (二)促转型,抓升级,大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1.要以高新区为重点载体,力促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完善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信南部新城项目及园区综合配套区项目建设。加快天地良燕窝、富年家私、中奕环保等在建企业建设进度。鼓励比亚迪、燕浩新型材料、奥丰环保、康缔美等企业参与新一轮技术改造。紧盯比亚迪、新华通、麦卡电工等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推进比亚迪电池负极片生产线、储能项目等顺利试生产,助力我县产业结构优化。

  2.要以龙头企业为示范,力促农业稳产增效

  健全“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建设专业村3个,专业镇1个。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市级沉香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申报工作,建设青梅、茶叶、油柑、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2022年计划新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家庭农场32家,农业龙头企业10家。保障农产品交易配送,建设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生产示范基地2个以上,推动畜禽屠宰及冷链物流基地、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3.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力促服务业做大做强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体、养老、育幼、家政等领域,推动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鼓励现代物流、生态康养、文化创意、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实现旅游景区提质升级,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好螺洞-共光梅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申报工作,县内旅游热点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发展,鼓励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多种模式发展,发挥县电商服务中心作用,助力优特农产品销售和本土企业经营优化升级。

  (三)增福祉,保平安,多方位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实现文体教卫事业优质发展。践行文化惠民,推进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推动新时代文化公园、镇级文体设施建设,加快赖少其艺术馆投用运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各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并确保2022年全部投入使用,升级改造河东小学,完成改扩建宝山小学,迁建实验中学、城南小学,原城南小学改成公办幼儿园,并在城南规划新建一所小学;按上级部署,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模式,走出陆河本土医改模式;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巩固就业稳定态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县职业学校升级为省重点职校,推动新能源技工学校项目一期完工、二期开工建设并争取秋季启动第一批招生,同时筹备项目三期建设。稳步推进企业养老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保扩面征缴工作,推进社保重点任务改革,确保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特殊困难群众应保尽保。落实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救助;加大镇级敬老院建设投入;推进长者饭堂建设,确保2022年完成51家长者饭堂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强殡葬改革管理,加快镇级公益性公墓山整改和乡村振兴迁坟安置试点工作。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

  筑牢社会治理防线。继续抓好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网络、校园、消防、在建工程等领域安全生产安全检查;深化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飓风专项行动;防范化解涉众金融、涉农涉土、问题楼盘、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不稳定因素。

  (四)优环境,提质量,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

  实现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并实施动态清零,推动行政村“三线”整治完成率达到75%,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梯次创建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实现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推进南部三镇集中供水工程。落实垃圾分类,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进场道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封场等项目尽快建成完工。将红色革命遗址、客家历史文化等各类资源要素通过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起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沿线、重要节点,推进镇圩改造,培育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实现城乡基建提质增效。加快交通项目建设,推进陆惠高速公路(陆河段)、国道235、省道238线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全县农村公路单改双项目10.8公里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2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市政设施,加快朝阳路河东段南侧市政道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推动县城污水系统二期建设工程加快建成。完善新型基建,推动县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治超卸货场、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建设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加强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继续抓好主干道路美化、亮化、绿化提升工程。

  (五)强监管,重保护,筑牢生态环境防护屏障

  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维护生物防火林带26公里,加强林业执法,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好螺河排水防涝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进度,落实河(库)长制;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桉树林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排污企业监管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陆河抽水蓄能电站、国电河口风电项目、天然气“县县通”陆丰至陆河段等能源项目建设。守住耕地红线,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推进耕地提质和垦造水田工作,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等制度。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扎实推进陆河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试点工作,进一步调动各镇各部门参与生态价值保值增值的积极性,拿出专项资金推动对各镇的考评激励。

  (六)解难题,疏堵点,跑出改革“加速度”

  持续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产权管理制度,加快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步伐,积极构建农村产权评估体系,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加快打通金融服务基层的渠道,稳步推进“整村授信”,出台更多金融优惠政策;探索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利用,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探索宅基地多种退出方式,释放闲置存量建设用地,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金融信贷激活、资产托管等方式鼓励、引导多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

  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继续完善“一中心四平台”运行,深化“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健全“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的“田字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体提升县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将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延伸至县、镇。继续推动县级“依申请+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快实现“八个便利化”和“六个通办”,切实简化办事流程,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一门进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日办结”服务模式。推广“粤省事”“粤商通”,推动企业群众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指尖办。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扩大电子证照使用,实现一证通办,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只跑一次和五项便民措施,实现减证便民。强化信用信息公开和信用监管,实行“绿色通道”“承诺审批”和“容缺受理”等便民利企服务措施,探索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在相关行政审批时提供便利。

  各位代表,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围绕“奋进新征程、实现新崛起,全面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的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推动陆河各项事业发展踏上新的大台阶,以昂扬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陆河县征兵通告

  2022年下半年征兵工作已如火如荼展开,请有意愿的适龄青年抓紧时间在全国征兵网报名参军!8月上旬将适时组织征兵体检。

  男兵: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普通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8至24周岁;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全日制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

  女性: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全日制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

  全国征兵(男兵)2022年下半年应征报名截止时间:

  全国征兵(女兵)2022年下半年应征报名截止时间:

  第一年每月津贴1000元,第二年每月津贴1100元;入伍到艰苦地区还另有补助。

  (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的标准发放。陆河县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每年不少于10000元。

  (三)大学生入伍一次性奖励金

  全市批准入伍的大学生义务兵及直招军士,按照研究生毕业生20000元/人,研究生在校生(含新生)18000元/人;一本毕业生18000元/人,二本毕业生16000元/人,大专毕业生(含取得高级工、技师证的高级技校毕业生)14000元/人;在校大学生、大学新生80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奖励金。

  (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退出现役1年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免费组织培训,技能培训不少于3个月,教育培训一般为2年。

  (五)自主就业一次性退役金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部队根据服现役年限发给一次性退役金,发放标准:4500元×服役年限;退伍后地方政府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汕尾市不低于25000元/人。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

  全国征兵网(网址)

  陆河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州义务兵退伍政府给多少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