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啥能名扬千古,而行刑的刽子手却不能?

在秦朝之时,有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以至背负千古骂名。近代时,又有宋哲元杀掉5000俘虏,使得众人不齿。

都说战场上刀剑无眼,也没有不流血的战争。而一个将军,在成为将军之前,也大概率是杀人无数,才能够有资格爬到这个位置上来。可若是杀掉俘虏呢?

要知道,杀掉俘虏的行为,无论在哪朝哪代,还是古今中外,都是令人不齿的。我相信,白起知道,宋哲元也知道。白起为何坑杀四十万赵国大军,无疑是因为俘虏基数过于庞大,怕不利于管控,而被反杀。

可宋哲元所俘虏的人数也不过五千人,这是因为什么,才让这位老将喊出:“我宁愿背负千古骂名,也要杀掉这5000名俘虏。”这样的话来呢?

北伐战争时期,军阀割据,世道混乱。后来,北伐战争结束,政府收复陕西。但因为气候问题和战乱影响,百姓连年歉收,又有地主压迫,无疑是让本就艰难的百姓更加活不下去。

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部分人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就干脆学着《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那般,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也决定采取相对措施。1928年,宋哲元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西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

而在当时,陕西省最大的土匪头子是党玉琨,这个之前也当过兵,所以,由他领导起来的土匪班子,自然也就不容小觑。党玉琨在当土匪的那些年,真可谓是鱼肉乡里,他们草芥人命,还时常下山搜刮民脂民膏。

更过分的的是,党玉琨全然不知道德为何物,居然时常命令手下小弟,在陕西省四处盗挖秦汉古墓,以至我国的许多瑰宝,因此流落国外。在凤翔为非作歹几十年,这样的地方毒瘤,政府自然是要将他绞杀的。

而宋哲元怎么说也算是一名老将了,又参与过北伐战争,这样看来,也算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他就被任命为了陕西省的剿匪总司令。

一开始,宋哲元并没有把党玉琨等人放在眼里,毕竟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宋哲元的军队都比党玉琨优秀。于是,宋哲元只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带着将士们爬城,来攻打党玉琨。

可这城不愧被誉为“卧牛城”,实在是易守难攻。在一番纠缠后,宋哲元也意识到了,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既然明着来不行,那就来阴的。

于是,宋哲元当机立断,马上命人去城墙附近的民居之下开凿地道,并在地道之下,埋下4000公斤的火药,再以四根大柱子进行支撑,以防隧道倒塌。不仅如此,宋哲元也没有放弃“正面战场”作战的机会,而是派一部分人来正面攻打,以此达到迷惑敌人的效果。

事实证明,宋哲元的这一举动果然是明智之举。很快,宋哲元的“大工程”就完成了。于是,宋哲元先命令自己人假装打不过撤退,然后,由宋哲元在远处操控,拔掉连接着火药的电线,随后,一声巨响,本来坚不可摧的城墙,轰然倒塌。

而城墙内的敌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了一跳。而党玉琨显然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他也是个识时务的人,马上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还有弟兄们,纷纷出城投降。这一战,宋哲元耗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老话说得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因此,在面对这些投降的人时,宋哲元显得十分无情。在其他人面前,这些俘虏或许有活命的机会,但在宋哲元眼里,这些人俨然就像是定时的炸弹,随时都会爆炸。

再则,如果能够杀了这些人,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还整个陕西省一个安宁。因此,宋哲元不顾众人阻拦,决定杀死这5000名俘虏。他说:“我宁愿背上千古骂名,也要杀了这5000名俘虏!”

行刑地点在凤翔城东八里外的东头关帝庙。那里有一口大枯井,正好成为这5000人的葬身之地。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在请来的刽子手里面,甚至还有刚入行的。

这些刚入行的因为第一次干这种事,手还有一些抖,力道也不够,这可就苦了那些受刑的人了。因为第一刀力道不够,就有了第一刀,第二刀,第三刀。

这使得那些受刑的人十分痛苦,在关帝庙前,那些人,流出来的血,染红了那一大片土地。还有些人,因为被砍头时,他的头并没有与身体完全分离,所以,在被丢到井底后,还能传来一阵惨叫声。

这一手段属实残忍,但其效果却是不言而喻的。从此,在陕西大地上,再没有见过土匪。宋哲元的这一手段,震慑到了那些想要占山为王的人,这片土地也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安宁。

威望从来不是建立在仁慈之上,只有杀伐决断才能震慑宵小之徒!

所以,在面对这些土匪的时候,宋哲元没有选择招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焉知这些人不会有东山再起之日。

正因如此,宋哲元才选择了赶尽杀绝,斩草除根。而宋哲元这种果断的性格,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1885年,宋哲元出生于山东赵洪都村的一个读书人家庭。宋哲元从小就在这种充满着书香的环境下长大,又加上本就天资聪颖,宋哲元从小的成绩就十分优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对于农务并不擅长,所以,慢慢地,宋哲元的家境就衰落了。

但宋哲元却没有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宋哲元也深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麻木的思想,因此,他在学成后,便在家乡开了一家私塾,专门教同村人读书。

为了不让这些孩子们和他之前那样他,因为没钱,曾几度放弃过读书。他决定给这些孩子减去学费,只为了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1907年,宋哲元考入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1910年,宋哲元从武备学堂毕业,从此开启自己的戎马一生。因为他本人颇具才华,又有勇有谋,所以他在军队的升迁之路,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也是在这个时候,宋哲元认识了冯玉祥。

1913年,宋哲元与订婚三年的常淑清女士结婚。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宋哲元真可称得上是“一朵奇葩”。他只守着自己的妻子一人,不纳妾,也无不良嗜好,与自己的妻子伉俪情深,直至自己死亡。这在当年那个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自从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后。而或许是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又或许是头脑里面的旧思想作祟,在他当上临时大总统不久之后,他就开始倒行逆施,试图恢复帝制。

而这个时候,民主共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又怎么能允许袁世凯干出他这样的事呢?

而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袁世凯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自掘坟墓,给了许多本就不服他上位的人,一个征讨的理由。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护国战争。

而袁世凯也在绝望中死去,那此时的宋哲元又在干什么呢?原来,或许是早已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所以,宋哲元早早就远离了权力的漩涡,跟着冯玉祥南征北战去了。

袁世凯死后,中国开启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北伐战争,也就有了在很多人眼中惨绝人寰的”凤翔大屠杀“。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宋哲元一生中的一大最令人诟病的地方,但宋哲元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这在上文也已经解释得十分清楚了。

而关于宋哲元还有一点不为人所知的是,他还是一位抗日名将。

1931年,宋哲元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第29军,不久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三天后,似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宋哲元毅然决然地领着众将士大喊道:“宁做战死鬼,也不为亡国奴,誓雪国耻!”

1993年,日军攻陷承德,长城各口面临着最危急的时刻。而宋哲元在面对这一切时,却死防喜峰口。而彼时的日军装备精良,作战勇猛,似乎也是想学习德国“闪击波兰”,打一个闪电战。只可惜,我们不是,波兰,他小日本也不是德国。

即使,日军炮轰不断,但我们的军民却仍严防死守,不给日军留任何机会。曾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日军还一度攻占西侧高地,占据了地域优势。但经过赵登禹、王志邦、佟泽光这三位旅长的严防死守,以及迅猛反攻。

我们还是抢回了山头,又因为害怕小日本趁人不备,我们的许多士兵都不敢合眼。那场战争持续了很久,到了后面关键的时刻,枪弹却不够用了,为了节省弹药,很多战士直接扛着大刀,等到敌军逼近之时,就一刀砍下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最终,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的官兵趁着敌人睡觉的时候,夜袭敌营,炸毁了日军老巢,摧毁了日军阵地的枪械、大炮和粮布。后来,附近驻守的日军听到动静想要前来支援,还是被我军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这一场战役,我军共歼杀日军3000余人。

这场战役在后世,被众人称为喜峰口战役,是我国抗战初期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极大的鼓舞了我方将士们的抗战热情,使得日本都登报宣称,此场战役极大的摧毁了日本在之前的战役中,所建立起来的信心。

这场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们的自信心,更是让世界的人看到了,我中国人并不是什么他们口中的“东亚病夫”。

这场战役结束后,二十九军“大刀队”名扬天下,1935年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的《大刀进行曲》响彻全国。

关于宋哲元这个人的评价,历来是好坏参半的。这样一个人,算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可是,即使在宋哲元的身上带有一些旧军阀的影子,他也曾一度效忠于冯玉祥。

可他的初心却从未改变,他在把陕西省的匪患除尽之后,却没有像当时国民党的一些官员一样,趁机剥削百姓。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不能因为宋哲元残忍杀害投降土匪,就一味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指指点点,只能说那些土匪是罪有应得。

他们平日里鱼肉乡里,欺男霸女。给陕西省的治安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经过诸多考量后,宋哲元才决定杀了他们。

纵观宋哲元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这个人,从骨子里就透着一种英雄气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宋哲元没有在大难临头之际,就此放弃自己的国家,而是不顾一切,奋力杀敌。这样的精神,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遗憾的是,1940年,宋哲元因病去世,没能撑到最后,一睹日本投降的畅快场景。

而就在前几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想想曾经安倍晋三跪拜靖国神社的可耻行径,不禁让人感到快慰。

这一消息,想来也算是告慰这些抗日名将的在天之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几天前,正在为此次“百名英烈·百首诗词”创作诗词的赵淑玲大姐发来微信说:“写这样的诗心情太沉重了。”这句话,我深有同感。
      自从我们记事起,总有些记忆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沉淀下来。有些记忆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温暖的,而有些记忆却是令我们哀伤的、冰冷的、沉重的。那些温暖的、快乐的记忆固然令人难忘,但有些冰冷的、沉重的、哀伤的记忆更加不能被轻易抹去。
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强敌入侵的年代,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多少英烈向死而行,为了寻找救国之道、为了救民于水火流尽最后一滴血。据统计,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加上不知道名字的,共有2100多万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生存条件,他们在斗争中学习斗争,在屈辱中练就坚强,可以说每一位英烈的思想感情和心路历程,都是垫高中华民族精神高地的一块磐石。他们的事迹大多是惨烈的、悲壮的,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些事迹需要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需要我们铭记。记住他们,他们就活在我们心中。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全国人民正在携手并肩,共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是英烈们用自己的生命开了路、铺了基石,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阔步向前。
      前行需要力量,我们牢记这些英烈,不断地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我们还要把他们的事迹一代代传下去,让我们的后辈也记住他们,记住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写诗,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学基因。今天,我们写下诗句记录英烈,明天,我们还会写下诗句记录英烈,一行行诗句传承的是红色的基因。当然,会有一些沉重和悲伤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那是英烈的精神薪火相传。

林英雄诗词作品专辑

七言排律·韵赞抗联英雄崔哲宽

平仄轻敲赞哲宽,英雄谱上甚堪观。

白衣血脉德弥正,华夏传人品亦端。

遍地疮痍狼藉起,通天战伐溢横寒。

恰逢国难吴钩佩,又得家危赵璧盘。

东满秋收扬大纛,抗联春辟击倭冠。

巧抓人质军需取,大义潮声国运安。

马踏三江追靖宇刀临四野学中桓。

九年游击风常栉千里寒营雪佐餐。

黄土有灵听怒吼,苍天无力看斜栏。

松吟伟绩峰为志,云写清名史入丹。

红叶秋秋挥血泪,恨君不与万民欢。

1.追靖宇:追随杨靖宇。

2.学中桓:学习史中桓。史中桓在东北抗日联军历任第二军二师师长、抗联第一路军五师师长,牺牲时只有30岁。

七绝·吉林英雄(六首)

俊才顺德有戎韬,造作枪支砺战刀。

大勇无边摧敌垒,吉青岭上逞英豪。

民族危亡显大忠,逐驱倭寇立奇功。

筹粮遇叛身遭捕,赴死如归浩气雄。

卫国东疆拒敌顽,英雄转战破灵关。

挥师收复楼山镇,烈士丹心耀赤寰。

腥风血雨勇呼号,火种传扬壮怒涛。

有志成仁平国难,斥倭冷语作霜刀。

少小参军御恶魔,保家卫国舞长戈。

英雄也有生身处,却似污泥不染荷。

注:许成淑的父亲是汉奸。

山河破碎尽逃门,振臂扬兵三义屯。

杀敌留红驱外侮,漫天战火铸军魂。

巾帼英雄金顺姬(古风)

原居安图小沙河,贫困家庭苦难深。

一心跟着共产党,翻身解放拔穷根。

领命奔赴药水洞,妇女主任担艰辛。

组织姐妹学文化,缝纫救护做后勤。

一九三二初冬日,日冦包围小山村。

顺姬身怀已六甲,落入虎口难脱身。

敌人强灌辣椒水,又踏腹部丧人伦。

受尽酷刑本色在,咬舌断指浩气存。

穷凶极恶刽子手,机枪扫射放火熏。

归去化作母子松,栉风沐雨慰忠魂。

抗联英雄柴世荣(古风)

籍贯山东胶州湾,自幼随父到和龙。

习得一身好武艺,徒手打豹传美名。

行侠仗义扶贫弱,驻所巡官济众生。

一九三一“九一八”,毁家纾难举义兵。

几经改编找到党,抗联五军扬威名。

伏击经典大盘道,夜袭当属前刁翎。

八女投江壮青史,十二烈士逞豪雄。

出师未捷身先去,留得丹心照汗青。

零零壹号“光荣证”,亲笔签发毛泽东。

和龙有幸存故居,高铸铜像慰英灵。

七律·纪念抗联英雄李延平

邪魔日寇蹂关东,骁武将军建战功。

伏袭墙缝威猛震,怒烧松乙硕谋丰。

云横长白常饥饿,雪压丹江漫冽风。

烈士精神成画卷,迎来盛世赞英雄。

:墙缝、松乙均地名。

抗联女战士许成淑(通韵)

亲人决裂为国仇,总有英雄誓不休。

抗日军中如铁汉,密营伴侣尽情柔。

枪林弹雨冲前阵,雪冷风寒硬骨头。

烈女忠贞身赴死,大沙河畔展风流。

嘎呀河水育英雄,家境贫寒鲜族童。

反帝反封求解放,抗租抗霸建丰功。

磨盘山上兵工造,延吉周边步履匆。

弹雨枪林顽敌斗,忠魂热血染枫红。

家境贫寒苦难连,山河破碎暗无天。

龙岩洞里寻新路,桦甸林场绘丽篇。

放眼苍穹旗帜举,忍悲黑水壮身捐。

坚强意志青松仰,铁骨忠魂沃土眠。

奉天事变赴疆场,舍业抛家别故乡。

墙缝护身游击打,熟林作战草山帮。

激情望岳心澎湃,悲壮穿荒恨未央。

顶子宿营生命献,忠魂傲骨世留芳。

一张画像馆珍藏,历史回眸故事长。

南洞村前开夜校,嘎呀河畔立军章。

忍悲护密丛林越,播火传星信念强。

血染沙场驱敌寇,青春无悔绽花香。

翻开史册漫硝烟,抗日英雄映眼前。

一座丰碑擎日月,半身铜像映边天。

穿林卧雪神枪射,裂父离家革命牵。

迎弹侦查深敌阵,甘抛热血为民眠。

黑水翻波碧浪长,七军将领抗倭强。

二龙山上旌旗展,三义屯中弹药藏。

立马横刀惊日伪,爬冰卧雪忍饥荒。

积劳成疾丹心献,热血忠魂世代芳。

敖东学子踏深丘,弃笔投戎为远谋。

镜泊湖边存浩气,寒葱岭上立潮头。

爬冰卧雪情如火,策马横刀志向酋。

铁胆忠魂擎日月,缅怀先烈百春秋。

耳畔犹闻炮火声,硝烟弥漫虎狼横。

白山放胆驱倭寇,黑水含悲恨痛情。

醮雪吞棉饥饿忍,穿林越岭影身行。

英雄不朽精神在,碧血青蒿万古生。

洒血倾心滋沃土,挺身就义耀山河。

少年赤胆人神慕,傲骨忠魂大地歌。

孤悬敌后巧周旋,悲壮西征意志坚。

舍业抛家离故土,歼贼灭寇血惊天。

舍己亲民旗帜扬,驱魔灭寇一神枪。

冲锋路上擎天立,热血忠魂耀九疆。

威风果敢叛家庭,劲挺神枪战术精。

屡建军功赢美誉,中华史册女英雄。

丛林护友逆方行,虎穴难移报国情。

夫去儿夭添壮志,东疆弱女大英名。

金缕曲·抗日英雄柴世荣

      板荡生英烈。看和龙、英雄赴勇,几多豪杰。抗日烽烟嚣东满,唤醒男儿胆魄。杀鬼子、枪头风猎。柴世荣、当先一马,在前头、奋勇刀锋血。惊日寇,哮声咽。

      雄师劲旅坚如铁。保家邦、纵横东满,五军谋略。共苦同甘餐风露,谁惧爬冰卧雪!但一念、驱除倭孽!曾在有生抒壮志,碎“三光”、誓斩妖魔绝。人不死,伴星月!

六州歌头·渔浪村十三勇士

  渔浪村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满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二日关东军延吉守备队组织了三百多名日军,另有从各地抽调来的自卫团近千名组成讨伐队,对渔浪村展开大规模扫荡。游击队长金世,政委金嫂首先安排战士组织群众转移,两人和其余战士阻击来犯的敌人。经过近六小时的战斗,保住了一千余人民群众的生命。而以县委书记崔相东,游击队长金世,政委金嫂为首的十三勇士壮烈牺牲。——题记

      江通挑事,日寇借滩耕。侵船口,龙、汪、吉,恣横行。武吞并。却道和龙县,共产党,明邦义;坚抗战,安家国,拯民生。奋举刀枪,誓死驱倭寇,游击纵横。任敌顽凶虐,也后继前倾。众志成城,做豪英。

      恨东瀛鬼,共奸佞,屠渔浪,血风腥。十三勇,枪烽怒,毙敌兵。鬼魂惊。掩护千余众,脱险口,免狼盯。天云黯,弹拼罄,命泉扃。砸毁爱枪高吼,“王八蛋,休想横行!”此英雄气概,每忆撼魂灵。骨刻心铭!

江通是图们江下游现开山屯船口村前的一块滩涂地。初由朝鲜移民耕种,依音译为“垦田、间岛″。后日本侵略者把“间岛”固定下来,并逐步扩大到汪清、龙井、和龙、安图、延吉的全部,统称“间岛”,并狂妄的设立了日本“间岛省。

贫穷顺德农民后,誓死英雄热血流。

游击兵工心有爱,追随革命益无求。

胸中怒火燃悲愤,岭上硝烟漫恨仇。

伟岸身躯酬壮志,传奇故事动边州。

青春无悔披风雨,为党忠诚意志坚。

抗日计谋惊敌胆,除倭睿智破冰川。

情牵长白云霞煮,血洒临江野岭怜。

贤俊豪情传后世,英雄本色耀诗篇。

苦难童年立志长,峰烟岁月舞刀枪。

推翻地主农民乐,创建联军战马强。

四仲村旁歼匪首,青头路上葬东洋。

白山脚下埋英骨,松水江边颂俊良。

注:四仲村丶青头,系地名。

抗联英烈隐东疆,难掩当年李郎强。

率领七军歼伪寇,师携义弟斩东洋。

饶河县里民声赞,富锦乡中日匪亡。

命殒关东酬壮志,达莱啼血映朝阳。

注:饶河原吉林省,今黑龙江省。富锦,系地名。

黑水曾经染作红,白山惊乱四溟空。

含情许我春芳歇,竟笔缘谁秀物丰。

寒门不减梦初衷,幼笔情真立志同。

御敌刀枪凭自制,吉青祭血叹英雄。

辗转冰河北域东,会师靖宇道相融。

粉身化土堪悲壮,舍我青春践始衷。

温情妻别话由衷,矢志家殇气不穷。

纵使星光垂陨落,霞流四路染飞鸿。

英信清芬有画容,扫盲启智用情中。

舍家为义真无悔,弄笔苍苍绘彩虹。

少年成淑志从戎,为打援军助力攻。

心陨沙河情不寐,映辉塑像后人躬。

饶河学福早从戎,意在七军豪骨同。

顽疾未输慈命志,白山有寄册程功。

赤手空拳毙豹吟,将军怒吼震乾坤。

威风扫破倭寇胆,史载英雄百世魂。

青春不负好时光,热血倾抛为救亡。

挽泣英魂铭记忆,旌旗更展秀家乡。

巾帼不让髯眉男,茂密丛林斗志酣。

日寇千寻空晦气,从容淡定巧周旋。

苦斗边关卫汉疆,孤悬敌后筑铜墙。

西征路上英雄血,凝作悲歌万里殇。

舍家卫国写春秋,灭敌冲前血汗流。

忠胆红心凭傲骨,严刑讯问不低头。

智取枪枝凭胆识,济贫杀富又除奸。

从戎赴战神枪手,血染家乡斗敌顽。

正气凛然何所惧。高声斥敌汉奸惊。

面迎枪口从容笑,巾帼英雄史册荣。

贼父投降必断情,抗倭阵地握长缨。

人称女子神枪手,世赞英雄爱国诚。

破阵子.祭英魂(词林正韵)

      抚案肃然展卷,缅怀英烈延平。凉水泉边驱寇贼,转战楼山翅羽轻,丛林跃勇兵。

      再度五常西进,舒兰直抵枭惊。行进苇河飞骇浪,错草坡陁殒壮生,忠魂铁骨铮。

缅怀敦化抗日英烈戴洪昌一家

毁家纾难血方刚,故国岂容倭寇狂。

喋血皆因张正义,满门无悔闯疆场。

有感于陈翰章將军身首合葬

牺牲惨烈骇人听,骸骨分离魂不宁。

几历余波归故里,后人洒泪祭英灵。

长风烈烈驱穷寇,疆土殷殷铸史诗。

喋血金花含泪笑,山河无恙苒丰碑。

缅怀英烈——农安县第一任书记刘德彪(古风

南湖红船旗帜扬,唤醒工农扛起枪。

熊熊烽火硝烟起,血雨腥风景凄凉。

少年德彪立大志,马列主义心里装。

从此走上革命路,甘洒热血谱华章。

战鼓声声旌旗猎,金戈铁马气宇昂。

出生入死不畏惧,赤胆忠心党指航。

奋勇杀敌威力猛,冲锋向前战豺狼。

一马当先杀敌寇,雄心壮志敢担当。

英雄虎穴建奇功,一代英豪挺脊梁。

铁骨铮铮军魂铸,捍卫家国筑铜墙。

建立敌后根据地,听党指挥戍北疆。

为保黄龙得解放,叛徒射杀枭雄亡。

忠魂坦荡留青史,红色精神永传唱。

不忘初心和使命,今朝华夏续辉煌。

翰章英雄永世存,人民敬仰拜忠魂。

古今赞颂留犀影,史册编程翠竹痕。

捍卫边疆肝胆照,坚贞职守腹心扪。

江山牢固图腾绘,国泰平安烈士尊。

沁园春·崔哲宽赋(苏轼体)

      万古神州,千秋赤县,岂许冦吞。念白山血染,东疆哀怨;黎民遇难,北塞天昏。残忍豺狼,吃人魔魅,用暴施威毁巷村。国防失,叹金瓯分裂,禹甸沉沦。

      谁扶巨痛伤痕。救民族哲宽泣鬼神。在三连智勇,化装夺镇(1),安图被困,刚烈成仁。义举昭昭,贤名赫赫,忠毅坚贞迹勒文。雪前耻,凭龙吟虎啸,泪祭冰魂。

注释:1,指19343月,崔哲宽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一团第三连。次年1月,带领十几名战士化装先行潜入老头沟,配合大部队攻战全镇。

七律·缅怀抗联烈士周树东(新韵)

大美长白入九天,抗联事迹万年传。

因拆铁路袭军列,为灭敌人把寇歼。

林海茫茫藏驻地,群山漫漫散硝烟。

殉国烈士悲千古,塞外城乡尽圣贤。

陵园肃穆起悲风,翠柏苍松伫立中。

烈士牺牲昭日月,将军殉国贯长虹。

感人事迹传千古,伟大精神万代同。

遥望长天云色远,满怀敬意奠英雄。

五律·纪念抗日烈士陈翰章将军

血染丹江水,风鸣老岭松。

英名垂万世,事迹写丹青。

投笔驱倭寇,从戎赴战营。

殉国何壮烈,千古史留名。

魂飞冻土应无朽,踏遍乡园觅留声。

不语青山告无恙,有情涧水作欢鸣。

边民善舞悠悠美,稚子初冰缓缓行。

斗寇离亲家国女,如今且看海兰清!

报国忠魂天地知,深情再谒夏花时。

密营傲骨坚贞烈,军旅霜锋暮色迟。

纵笔豪言英气壮,松风意志誓雄师。

抗联故事歌千古,注目碑铭不朽姿。

将军伟绩建殊功,长白巍峨壮烈风。

傲骨威名身百战,丹心热血志凌空。

运筹帷幄奇才胜,上阵神枪智勇忠。

林海驰骋篝火旺,英魂世代列群雄。

贫寒造就愤然身,顺德心头革命真。

保护黎民流热血,英雄事迹励后人。

无悔人生斗志坚,青春书写壮豪篇。

除倭甘洒一腔血,钢烈英名永世传。

抗日威名敌胆寒,将军斗志壮如磐。

西征血洒英年叹,伟烈胸怀化碧丹。

大义岿然赴国殇,年华廿五创奇章。

机枪怒吼惩倭寇,血染沙场河斗志昂。

身藏密码壮流芳,斥敌威严正义张。

面对抢尖无惧色,英雄伟迹颂声扬。

投笔从戎浩气扬,丹心碧血镜湖殇。

丰碑永耀千秋颂,壮志威名地久长。

故里丰碑柴半沟,将军威勇世间留。

吉东苦战歼敌寇,鸭水回旋足智谋。

大义舍家刚烈敬,忠心报国别离愁。

豪情歌咏密林颂,驰骋疆场记传收。

十载疆场风雪寒,少年为国解忧难。

肩扛重任心怀远,智取军需粮草宽。

烈火淬钢擎赤帜,古城饮弹枕青峦。

黄沙埋骨英魂在,盛世千秋含笑看。

烽火边城千里尘,抗倭敢许女儿身。

气惊敌胆神枪手,威震沙场义勇人。

邪诱难移三世信,酷刑不改一生真。

殷殷热血山河染,润出百年长白春。

      大好江山,遭涂炭,天人共咽。炎黄域、岂容他割。投笔习戎心不悔,餐霜吞雪征无遏。利刃磨、誓死抗东倭,烽烟烈。

      兵马啸,旌旗揭,葱岭怒,沙河捷。宁将头颅奉,此情难夺。草泽荒沟埋铁骨,英雄浩气齐明月。半截河, 松柏大风歌,神州澈。

鹧鸪天·祭戴家大院抗日群英

      热血染红八十春,戴家大院岂封尘?舍生报国英雄志,挥剑除倭父子军。

      惊鬼魅,叱风云,妇孺二百尽忠魂。神州旭日彤彤美,沙水龙山祭故人。

沁园春· 赞陈翰章将军

      卧雪迎寒,露宿饥餐,巧计迂回。为中华解放,肩担使命;国家靖难,掌控惊雷。赤胆融冰,忠心伴日,奋起擎旗赴险危,戎韬锐,看丛林荡勇,阔野生威。

      恢宏壮志巍巍,流鲜血,捐躯不皱眉。叹头颅离体,群峰洒泪,抗联忠烈,松水含悲。浩气长存,英魂永驻,一笑昂然故里归,千秋祭,有松传伟迹,山刻丰碑。

数九严冬腊月天,飘飞大雪断炊烟。

燃烧篝火胸前暖,刮起狂风背后寒。

铁骨坚贞存浩气,丹心忠勇谱雄篇。

深山转战驱倭冠,松劲常青仰俊贤。

关东抗战叹悲摧,卓绝艰辛毒雨霏。

壮士驱倭何惧死,将军征寇未思归。

从容就义平家恨,慷慨捐躯振国威。

花拥英魂香秀日,鹤随傲骨耀金晖。

      怒发冲冠,老岭处,潇潇风骤。国难赴,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老岭横刀摧战马,喋血林海头可断。民族危,收失旧山河,冲天笑。

      铭英烈,碑撰写,千古赋,是绝唱。翰章英烈迹,浴火中沃。忠烈英灵昭后世,复兴牢记初心梦。抬望眼,遥愿拜忠魂,万代同。

出贫苦境觅光明,靶向高擎报国情,

血洒林涛刀剑影,敌寒丧胆梦难成。

舍身忘死家乡佑,魂铸红潮铁汉英。

命撼忠诚惊大地,铮铮傲骨浩长生。

信仰擎天淑女铮,思春浩靓海兰清。

抗联巾帼豪身影,护国铜躯画碧荣。

曰月千秋歌可泣,百年万赋绽威名。

英雄倒下丰碑铸,正气高悬后辈生。

七绝.纪念陈翰章将军(新韵)

征战白山斗志坚,执枪剿寇灭敌顽。

密林浴血身先逝,青史标名万古传。

贫身存壮志,敢向虎山行。

大义何辞死,丹心不负名。

余威星斗落,浩气鬼神惊。

公去忠魂在,光如日月明。

永怀家乡英烈——朱云光(古风)

延边抗日烽烟起,烈骨雄豪鬓染霜。

奋勇杀倭驱恶寇,投身革命打豺狼。

丹心愿献黑田坳,热血甘淋沃土疆。

百首诗词讴壮士,人民亿万赞云光。

      生逢乱世雪飞天,寇戎传,战纷繁。愤懑离家,故里任挥鞭。奸孝分明留大义,家国事,避闲言。

      碣文咏志翠蛾前,柳河篇,少缠绵。荡气回肠,疾速卷云团。黑水白山生死伴,千载过,史难诠!

      反霸清租赎地嬴,农民夜校传先声。赤卫独支承辛亥,不怠,造枪夺剑练强兵。  

      吉岭阻围忠力拚。赴难,满腔热血向江城。枫叶魂飞萧瑟唤,红遍,一章英迹壮平生

      万里山河呈壮阔,芳草无涯,雨落梨花雪。花谢春残鹃泣血,人间又是清明节。

      九死无生功特别,报国图存,戎马关山越。壮烈异邦惊帝阙,哀歌恸曲凭豪杰。

八声甘州好男儿曹亚范

      忆当年马上铁戈寒,萋草断茅茫。看江山去远,家邦身后,谁望无伤。血溅沙尘红染,淡把骨埋荒。唯有终身愿,天下安康。

      谁说英雄无憾,愧心堪彻骨,憾比生长。喜庾楼栖处,呢语烙心伤。不回首、奋身卒死,泪过腮、何语话衷肠。难能孝、扶躯恩爱,来世方偿。

行香子感怀革命烈士蔡洙恒

      林海霜寒,沃野凝尘。袭倭寇、出没晨昏。枪林弹雨,更献青春。有一身胆,一腔血,一昆仑。

      家邦情牵,求真主义。凭史传、浩气长存。白山之麓,松水之滨。正仰雄风,赞忠骨,祭英魂。

延边英烈金顺德,巧制枪支斩恶魔。

面对顽敌不畏惧,甘洒热血染吉坡。

从戎弃笔战三江,报国甘心上战场。

弹雨枪林肝与胆,冰天雪地火和钢。

精谋诱敌酋犹怒,伏击销殇鬼似狂。

鼠窜狼逃皆不是,摇头哭丧唤爹娘。

古风﹒颂抗联英雄王德泰将军

将军威风万古青,御倭杀寇显神英。

运筹纬幄千里胜,足知多谋三省惊。

弹无虚发神枪手,军事奇才大气成。

甘洒热血献青春,白山黑水永留名。

七律·陈翰章将军祭(新韵)

黑水白山颂翰章,将军抗日史昭扬。

从戎弃笔韶华志,浴血杀敌赤县昂。

铁岭巉岩挥众将,雪原林海救国亡。

首身异处国魂在,万代千秋警世长

七律 ·“女将军”许成淑祭(新韵)

凛然大义赴国殇,二四韶华耀炜煌。

弹雨剑芒梳秀发,腥风刑酷绽春光。

抗倭林海雄魂在,喋血沙河斗志昂。

怒吼机枪倾世恨,殉国万岁荡穹苍。

抗联留青史,逝者教人哀,

硬骨黄沙下,英名烈士台。

河山休再破,战火莫重来。

成淑芳魂寄,山山金达莱。

英雄死犹生,感概意难平。

报国冲天志,驱倭赤子情。

后人齐瞻仰,林海共悲鸣。

永载千秋册,汪清顺德名。

缅怀抗联英雄金英信(通韵)

浩然忠勇赴国殇,火种传播自奋强。

为使山河无破碎,灭歼倭寇战东疆。

八枚子弹穿身过,密码灵机巧匿藏。

史册英魂昭日月,达莱遍野献芬芳。

吉林英雄赞(一)金顺德

家境贫寒苦出身,参加革命带头人。

临山办起兵工厂,入岭偷攻鬼子屯。

愿护黎民流热血,甘凭信仰献青春。

永垂不朽千年祭,顺德精神震九宸。

吉林英雄赞(二)崔哲宽

延边毓秀出英雄,史卷翻开战火红。

黑水波澜倾旧事,白山营地印丰功。

日倭狂暴惊苍月,志士安然震冷穹。

壮烈牺牲民痛泣,继承遗愿守初衷。

吉林英雄赞(三)李延平

东疆志士李延平,抗日将军赫有名。

贫困出身经乱世,艰辛救国献终生。

深山僻壤同倭战,野岭荒丘斗寇赢。

视死如归凭信念,丹心向党捧忠诚。

吉林英雄赞(四)金英信

大美汪清映碧空,当年血染战旗红。

翻开旧史流悲泪,记载先贤立伟功。

领导农民驱日寇,重温事迹敬英雄。

精神不朽垂千古,恪守初心国梦同。

吉林英雄赞(五)许成淑

身经百战女英雄,抗日疆场建伟功。

灭寇顽强冲火线,临危果敢震苍穹。

因伤被捕心无畏,视死如归面不红。

叛逆家庭跟党走,坚持信念保初衷。

吉林英雄赞(六)李学福

抗日除倭映血光,英雄励志保东疆。

二龙山上盘营急,三义村旁训练忙。

卧雪爬冰驱虎豹,锋刀利剑向豺狼。

忠心赤胆熬精髓,奉献身躯百世芳。

吉林英雄赞(七)杨靖宇

靖宇将军有胆谋,甘抛生死斩倭头。

深山老岭安营地,辟谷荒坡掘战沟。

意志坚贞传万代,威名响亮颂千秋。

欣成影视鸣天下,抗日精神眼底收。

吉林英雄赞(八)陈翰章

敖东学子赫名扬,弃笔从戎保故乡。

越岭穿山攻敌寇,招兵聚力上前方。

头颅惨割城墙挂,百姓悲鸣大地伤。

国恨家仇堪可忘?英雄壮举万年芳。

满门忠烈戴家雄,抗日甘行死士功。

肝胆宁为家国献,洪钟浩荡一声冲!

奶头山北大蒲柴,倭寇掠材岗哨排。

德泰谋商偷袭策,敌酋逃命忘穿鞋。

抱定忠怀斩敌顽,刀锋怒啸震瀛寰。

生魂定格豪情峻,魄耸巍峨一座山。

弥漫硝烟国欲残,虎狼当道毁家园。

战旗猎猎歼倭寇,弹雨潇潇摧敌顽。

亮剑横刀倾热血,穿林飞雪抗饥寒。

永垂不朽精魂驻,靖宇英名千古传。

“劳工队长”除敌害,英勇顽强斩盗豺。

视死如归伸正义,捐躯何惧土深埋。 

:“劳工队长”系对他的戏称。

离乡背井做强兵,灭鬼歼敌屡建功。

家事托妻担重任,一腔热血铸忠诚。

神枪妙手是精英,鬼子闻声胆魄惊。

围剿敌人袭据点,高功伟绩立巅峰。

密码藏珍中八弹,流芳青史一精兵。

女花胸有须眉志,杀敌卫国热血倾。

万岁高呼惊碧宇,一腔热血染沙河。

冤家父女难同路,早逝英年为报国。 

:许成淑牺牲时年仅25岁,其父是汉奸。

爬冰卧雪度严冬,历尽艰辛立大功。

保郡卫国身染病,英年早逝为人雄。

泪滴青石悼忠贤,烈士碑前忆抗联。

未改雄心人早逝,犹存壮志梦今圆。

异乡血溅悲长夜,故里魂归笑九泉。

惊地动天铭万古,高功美德永相传。

七律·缅怀英烈李延平(新韵)

抗联志士众之娇,功筑高碑震盗妖。

找党寻兄杀外寇,别妻弃子为同胞。

忠魂不朽垂千古,浩气长存载九霄。

黑水白山歌勇烈,丹心碧血寄今朝。

我就对这些英雄肃然起敬

也不知道他们都是那里人

这时我的心情就无法平静

你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大德山水默念着你的姓名

吉林省敦化电视台 刘殿荣

10于我的联合国军作战

但你的英雄连戳穿了纸老虎

向世界再次证明 你们是战神

那石头上刻着你不朽的灵魂

迎来一个花雨缤纷的春季,

让我拜读了一株盛开的金达莱。

一株浴血长白的金达莱,

一株傲雪迎春的金达莱。

我一遍遍触摸鲜红的花瓣,

追寻当年抗日英雄的足迹;

我一次次俯闻沁人的花香,

仰视烽烟中先辈们的前仆后继。

崔相东重新组建了平岗游击队,

扛起药水洞苏维埃政府救国的大旗。

滴滴鲜血染红了漫山遍野的金达莱,

十三勇士书就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季,

拂去历史的尘埃掩卷沉思。

让我们循着金达莱的芳韵,

共奏边陲明珠繁荣兴旺的新曲!

从此,林海雪原印上了你坚定的脚印

你生命的句号画得壮烈,画得圆满

荡起了阵阵幸福的涟漪~~

一位黄山脚下的热血青年,

来到东疆茫茫的林海雪原。

受命成为中共东满特委书记,

在长白山区展开抗日游击战。

他率部与日寇进行了六十多次较量,

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他不幸中了敌人的子弹,

和背着他的朝鲜族女战士倒了下去,

地上,白雪皑皑,血流涓涓。

春天,山梁上金达莱迎风绽放;

秋日,漫坡的枫叶火红绚烂。

用他二十七岁的血色年华,

把名子镌刻在巍巍的群山之巅,

镌刻在广袤辽阔的边疆原野,

镌刻在祖国各族儿女的心间。

我们将永远铭记英雄的遗愿,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路上阔步向前。

与神州大地同生死共存亡

      主题诗词创作的通知发布后,大家创作热情非常高涨,涌现出不少精品之作,可喜可贺。尤其是格律诗词的创作上更加规范,格律正确,对仗工整。但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1.折腰(四折腰),就是颈联、颔联这二联的末三字,词序排列都是一二、一二组词形式(如:嗜青草 戏彩云 舒壮志)。
2.写英烈的诗词,一首诗对应一位英烈,不要泛泛的写。
4.词曲创作的时候严格遵守词牌的格式要求,要标明词林正韵和哪一种体。
      针对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简单介绍下折腰体、雷同体、四平头和撞韵。
      雷同本来是律诗中的病句,主要是指律诗中的颔联,颈联,这两联的词句句式结构,即断句相同!或同为二、二、二、一,或同为二、二、一、二。这里將全诗八句,都用了一种句式结构!
      雷同不是合掌。合掌指的是颔联,颈联这两联的对仗句,出句和对句,说的是一个相同内容!一件事!两句意思一样!即为合掌!
第二,关于“折腰体”诗
      折腰,从古到今就有。是指格律诗和绝句的前两句是一体式格律的平仄,后两句是另一体式格律的平仄!如:前两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后两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古代王维诗《渭城曲》:
      如果是律诗,则为四联八句,首联、颔联是一体式的平仄!而颈联和尾联则是另一体式的平仄。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关于 “四平头”和“撞韵”
      “四平头”和“撞韵”,这是现代某些人新臆想出来的所谓“诗病”!历史上从古到今,格律诗就没有这两个“说法”!
      “撞韵”,是指在格律非用韵的出句末字,是用了本诗同韵或邻律的仄声字!就说成是“撞”韵了!这是不对的,格律里没有这个讲究。如果你认可这个说法,那从古到今那这种所谓“撞韵”的律诗就太太太多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再如毛主席的《长征》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出句的末字“暖”,就是与本诗“寒”字撞韵!
      还有陆游的《游山西村》:"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里出句的末字“近”,就是撞韵了!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出句的“恐”字就是“撞韵”了!
      总之,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撞韵”这一律规的说法!
      希望大家对照自己的作品,按着诗词的格律进行修改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刽子手为什么只能杀100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