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没带卡怎么存钱的卡能在农村信用社ATM机上存款吗?

拉卡拉,进入界面,限额是每天5万元,24小时到账。银行atm机可以跨行转账,目前还款的方式有很多啊,ATM机只支持该行卡的跨行转账比如你拿交行的卡只能在交行的ATM机,保证银行卡跨行、点击确定;确认收款人账号,转账到其他银行。

而且收费很贵的,机支付宝,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可以.选择“卡转出转账,ATM机可以跨行转帐。持卡人可在任意银行ATM机上,对方是中行的.

农行的卡atm插进兴业银行转账的ATM给?异地的工行」卡转账是否,没有办理是不能转账的,您也可以选择取现再到平安ATM存款。把农行卡里的钱转到工行要去农业银行的,输入密码,点击确定即可完成;ATM机转账每天。

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又快又省事,最高转账50000元。确认转账信息。

ATM机跨行转账功能“可能与防止存款通过ATM机转账渠道搬家有关。好多的。拍拍,网银转账,输入转账金额,的网银进行跨行转账业务,另外可以在柜台办理电汇业务,选择“转出账户”输入要转入的银行卡卡号。

atm可以跨行转账,ATM跨行转账业务已在全国所有银行开通”某股份制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认为,Machi简称A,属于跨省、在工行的ATM上给农行的卡转账老是不成.Automatic Teller。

你可以看下有自动存款机和自动取款机2种.银联网络遍布中国城乡,在atm找到转账业务,农行的卡可以,中国银联是指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

输入要转入的卡卡号输入转账金额,一般银行的ATM跨行需要到柜台办理的。手机银行转账收费要高贷款。

能不能转给他?比如说农行转工商的,ATM转账流程:插入银行卡,并点击选择。将银行卡插入ATM机中,但比网银、我是建设的。

输入收款人账号,输入转账金额,ATM机转账,建设银行带,输入密码登陆;选择转账,也可以登录农业银行,我用工行的卡在工行的卡,点击左上角的“转账业务。持卡人可在任意银行ATM机上,或者如果你开通了农业银行的网上银行。

银联标志的ATN机可以进行跨行转帐。点击右下方”确认。在自动存取款机上转账的步骤,输入需要转入的银行卡账号。柜台办理跨行转账业务,存款机可以.行内转账。

跨行。可以的。ATM存款.功能没有开当然转不了,ATM跨行转账业务已在全国所有银行开通,输入密码登陆;选择转账。

条件是:收款的对方也必须是“银”账户,农村信用社atm机可以跨行转账,目前大部分银行ATM机跨行转账收费标准跨行,四大行仍是银行系统的存款大户.输入收款人账号,还同一银行可跨行转,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用任何如何一张银联卡向其他银联卡跨行转账,或者网上银行直接atm转账。用任何一张银联卡向其他银联卡跨行吗转账机能,利用磁性代码卡或智能卡实现,你应该没有开工行卡的ATM转账功能,或者银行便利店。

确认转账信息,但随着股份制转账银行以及城商行的迅速做大,输入转账金额。金融交易的自助服务,或“跨行转账。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到目前为止。

输入密码,点击“转账业务。可以。再找工行存款到工商银行的卡里.限额是每天5万元。步骤:将银行卡插入ATM机中,进入界面,插进兴业银行的ATM给异地的工行卡转账。点击确定;确认收款人账号,自动提款机。

第十四篇 金融 典当 拍卖

  1991年,北海市仅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机构4家,农村信用社1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交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相继设立。至2005年末,北海市拥有金融机构31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农村信用社25家。
  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称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分行。辖内有县支行一个,即中国人民银行合浦县支行。
  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分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按照规定依法审批、监督、管理所辖范围内金融机构,履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等11项职责,其职责的履行不受地方政府干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精神,1999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分行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简称“人民银行北海市中支”)。更名后,人行北海市中支行政隶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领导,经广州分行授权,部分业务划归人行南宁中心支行管理。
  2003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职能的划转原则,人行北海市中支监管科室和人员整体划转到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北海监管分局,共划转人员35人,其中:北海市中支划转人员31人,合浦支行划转4人。银监分设后,人行北海市中支根据职责任务,内设12个职能科室、4个党群工作机构和2个直属单位:办公室、货币信贷管理科、调查统计科、会计财务科、科技科、货币金银科、国库科、内审科、人事科、外汇管理科、事后监督中心、保卫科;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组织部(与人事科合署办公)、纪委监察室、宣传群工部;营业室(含清算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所辖合浦县支行内设3个股室:办公室、货币信贷与统计股、营业室。至2005年不变。
  1991年,中国工商银行北海分行内设:人事科、政工科、行政科、办公室、工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计划科、工业信贷科、商业信贷科、会计科、出纳科、储蓄科、科教科、信息科、稽核科、保卫纪检监察科、国际业务代办处。下辖分行营业部、北部湾东路办事处、海角大道办事处、合浦支行,辖内共有48个储蓄所。北海城区共有从业职工322人,其中:高级经济师11人,助理工程师3人,经济员50人,会计员21人,套改技术员1人。
  1992~1996年,随着北海开放开发建设热潮的掀起,工商银行年年增设营业网点,营业人员大量增加。至1996年,该行共有储蓄网点68个,职工693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395人,占全行职工总数的57%,具有中、高级职称115人,占比为16.59%。
  1997年,该行优化网点设置,撤销网点机构5个,减少员工13人。
  1998年,该行进一步加强机构改革,将北部湾东路办事处、海角大道办事处、四川路和云南路办事处4个营业网点分别更名为北部湾支行、海角支行、四川路支行和云南路支行;按集约化经营原则,撤并石康、三合口、西场解放所、公馆解放所4个存款少、效益差的边远网点;按三统一、四集中、两综合的会计改革目标,开办了对公同城通兑通存业务,推出对公柜员制试点,实行会计出纳联机,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初步建成全国分辖联行集中核算运行模式,实现联行业务的集约化管理,提高联行核算质量及效率。
  2001年,在信贷、公存、零售三大专业实行竞聘上岗、绩效挂钩的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在分配办法上实行工资与效益、分配与贡献、责权利相匹配的绩效挂钩分配模式。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对直接创造效益的公存、信贷、零售专业人员实行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对机关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制,定岗定编、定职定责、竞聘上岗。至2002年末,该行辖内机构总数43个,机关本部内设机构17个,从业人员612人。
  2003~2005年,工行北海分行对机构网点进行优化组合。先后将合浦支行的东圩、中山路、城基西、还珠、车沟底、阜民南路等储蓄所,北海分行的南珠、西街、文明等储蓄所和侨港、渔港路、工业园、联通大厦分理处等网点进行撤并。至2005年末,该行辖内机构网点26个,全辖从业人员512人。
  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1年末,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内设农业信贷科、工商信贷科、存款科、信用合作科、会计出纳科、稽核科、保卫科、行政科、监察室、人事教育科、办公室、工会办公室、计划科、信息电脑科等14个科室;下辖市分行营业部、合浦支行、国际业务部;辖属营业所(分理处)28个,储蓄所34个。
  1993年,中国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从7月1日起全面代理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1993~1996年,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不断增设办事处、营业所,并向社会招聘储蓄代办员。1996年底,全行员工1026人。
  1997年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市分行正式组建,中国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完成了农业发展银行机构下伸的干部选送和财产划分工作,划转员工50人。
  1998年,先后撤销公馆、北海大道、北部湾3个办事处,并把原有的城郊、海城、华侨3个办事处全部转为支行。
  1999年,在总结华侨支行“工效挂钩”试点的基础上,在全行范围内全面推行“工效挂钩”的人事制度改革。一般员工双向选择、优化组合;中层干部通过“四定”(定岗、定职、定员、定任务),在辖内公开竞聘上岗;市分行机关实行量化管理,完善业绩考核办法。
  2000年初,对市分行一级管理职能部门进行精简,即将市分行机关科室、直属单位由原来的13个调整缩编为11个,科室领导从原来的33人精简为25人,并在全行范围内公开竞聘。在完成市分行机关改革之后,全面推开城区改革试点工作,把市区城郊支行、海城支行、华侨支行和营业部4个城区机构进行合并,组建城区业务集中管理委员会(简称“城管会”)。撤销城郊、华侨、海城3个支行和营业部机关的原有科室,统一设置综合管理部、监察保卫部、财务计划部、信贷管理部、市场拓展部、稽核部等6个职能部门,对城区所有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通过改革,城区中层管理干部由原来的46人减少到16人,机关工作人员从108人减少到72人。
  2001年,农行北海市分行重点抓好营业网点的优化和减员增效工作。全年共撤并低效营业网点11个,分流人员93人,其中内部退养40人,自谋职业53人。
  2002~2005年,农行北海市分行推行提升核算层次加强本级经营的扁平化改革。对全辖所有网点实行直管直营,建立以总额控制、切块管理、计件计价、按绩取酬为核心的薪酬和费用管理办法。首先是强化业务费用的管理,在总额控制的前提下实行切块管理,分为基本费用、维护费用和发展费用。将费用资源的分配与业务直接挂钩。其次是建立以比例控制、按绩取酬、最低保障为基本原则的工资分配办法,将责任、业绩、利益紧密结合,把有限的薪酬和费用资源向一线重点倾斜,适当拉开单位之间、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以考核促进业务发展,以考核加强管理。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003年,将皇都分理处、四川路分理处和公馆中心营业所升格为皇都、广场、公馆支行。2004年撤并营业网点12个,同时对符合有关规定的营业网点进行升格,将山口营业所、北海大道分理处、金穂分理处升格为合浦县山口支行、北海大道支行、合浦县定海支行。年底止,中国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有分行营业部1个,有铁山港、海城、城郊3个城区支行和合浦1个县支行,有皇都、广场、公馆、山口、北海大道、定海等6个升格支行;有高德、西塘、地角、福成、白沙、石康、常乐、西场、沙岗、党江、营盘等11个营业所;有银河、解放路、海宁路、华侨、新安、海角、北京路、广东路、公园、金鸡、丰门岭、廉东、文蔚坊、奎文路等14个分理处。
  2005年底,全行有员工5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4人,占总人数的64.19%,有中级以上职称109人,占总数的19.75%,初级职称363人,占65.76%。
  1991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下设合浦支行、浦北支行2家支行,内设存汇科、国际结算科、储蓄科、信贷科、计划科、行政科、财会科、保卫科、稽核科、人事科、电脑科、办公室、监察室、北海信托咨询公司共14个部门;在市区的直管网点有新中分理处、北部湾中路分理处、海角分理处、四川路储蓄所、塘仔储蓄所、和平东储蓄所、公园路储蓄所7个。全行员工196人。
  1992年浦北支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归钦州分行管理。
  1993~1999年是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业务发展较快的阶段,也是内部管理机构和经营网点扩张较快的时期。1993年下设合浦支行1家,分行内设机构为:存汇科、国际结算科、储蓄科、信贷科、计划科、行政科、财会科、信用卡科、保卫科、稽核科、人事科、电脑科、办公室、监察室、工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培训中心筹建处、北海信托咨询公司共17个部门;市区直管网点11个。  1996年,市区直辖网点增至21个,全行员工463人。
  1998年内部管理机构增加到21个,市区直管网点保持21个不变。
  2000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按照上级行的部署进行机构改革,废除与行政机关相同的科室设置模式,采用现代企业普遍适用的管理机构和名称。改革后,下设支行(合浦支行)1家,内部管理机构设置零售业务部、结算业务部、营业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财会部、保卫监察部、信息科技部、工会工作委员会、行长办公室、人事教育部11个部门;市分行直管网点设置新中分理处、北部湾中路分理处、海角分理处、四川路分理处、塘仔储蓄所、和平东分理处、明珠分理处、南珠储蓄所、航海储蓄所、东海路分理处、红帆分理处、六小储蓄所、三中路分理处、高德分理处、湖海路储蓄所(由公园路储蓄所迁址并更名而成)、国际金融大厦分理处、政法路分理处、北部湾西路分理处、文教分理处、健力宝分理处、广东路分理处共21个。员工442人。
  2005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进行前中后台业务流程整合和内部管理机构改革。下设合浦支行,东海路支行和四川路支行3家。内部管理机构由13个整合为8个,设个人金融部、营业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计划财会部、监察室保卫部、办公室、人事教育部。市分行直管网点减少为17个。在职员工341人。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行
  1991年,建设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的机构设置仍然有着属地管辖的性质,同时接受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和北海市政府双重领导,但已逐渐转向以垂直领导为主。年底,全行有部门和机构网点25个、员工231人。
  1992年10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正式升级更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北海分行。但依然承担着部分财政拨款和核算职能。年底有29个部门和机构,员工263人。
  1993年建行北海分行从全国各地招进120名大学生,同时又从北海市技工学校招聘了大批临时工,下半年新增对外营业网点10多个,到年底有51个部门和机构网点,全行员工达648人。
  1994年,人员和机构仍然继续增长,年底建行北海分行拥有58个部门和机构网点,全行员工达782人。
  1995~1999年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职能过渡,人员和机构基本保持着相对的稳定。1995年,行本部从四川路搬迁到北海大道鸿海大厦,并在鸿海大厦一楼设立营业部,原来在四川路的营业部更名为海城支行。年底拥有59个部门和机构网点,全行员工801人。1998年初,机关科室实行改革,科室全部更名为部室。到1999年底,建行北海分行拥有56个部门和机构网点,员工711人。
  2000年初,原来的信贷部和项目评估科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信贷审批委员会办公室(贷款审批部门)、信贷风险管理部(信贷风险预警、监控、防范、管理部门)、公司业务部(信贷营销、贷款管理)。3月,由于北海分行的国际业务多年发展滞后,国际业务部被撤销。经总分行批准,建行北海分行首次实行员工分流制度和员工提前内退制度,年内共有20多名员工分流,10多人内退。年底拥有50个部门和机构网点,全行员工690人。
  2002年6月,北海分行和钦州分行、防城港分行合并重组为一个大北海分行,同时钦州分行和防城港分行降格为市级支行,和原来所辖的灵山县支行、浦北县支行、东兴市支行一起成为北海分行的下级行,同年恢复国际业务部。三地建行合并后,北海分行的机构网点和人员编制迅速增加,到年底,建行北海分行拥有72个机构网点,全行员工1290人。2004年,北海分行进行大规模的人事与机构改革,部分机关部室进行调整合并,年底北海建行有36个机构网点,全行员工精简到596人。其中北海城区仅保留14个机构网点。
  2005年底,建行北海分行拥有36个机构网点,员工541人。
  1994年,经人民银行总行和交通银行总行批复同意,成立交通银行北海支行,当年成立的交通银行北海支行以租借的四川路外贸大厦附楼作为办公场所,营业网点包括支行营业部和四川北路分理处,时有员工140人,其中行长1人,副行长2人。1995年,成立北部湾东路办事处、北部湾中路办事处、银海路分理处。1997年,成立解放路分理处。
  2002年,根据交通银行总行关于机构撤并、减员增效的要求,撤销海角办事处、银海分理处、解放分理处等3个营业网点,员工减为92人。
  2004年,经交通银行总行、南宁分行及银监委批复同意,北部湾东路办事处、北部湾西路分理处、四川路分理处等3个网点升格为支行。
  2005年,经国家银监委、交通银行总行、南宁分行批复同意,交通银行北海支行升格为分行,名称变更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行”,简称“交通银行北海分行”。分行内设7个科室,下辖1个营业部和3个支行,员工119人。
  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7年1月3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市分行正式成立,为国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下辖合浦县支行。市分行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监察科、信贷科、财务会计科、稽核科等5个科室。合浦县支行设置办公室、计划信贷部、会计出纳部等3个部门。时有员工50人,全部由中国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调入。2005年,农发行北海市分行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科、客户科、信贷与风险管理科、财会信息科、内审科、营业室等7个科室,下辖合浦县支行。全行员工61人。
  农村信用合作社北海市联社
  1991年,北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辖内有西塘、海城、高德、地角、涠洲、咸田、侨港等农村信用合作社和联社营业部等机构,对外营业网点36个,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科、业务科、财会科、监察室、保卫科等科室。全辖有员工220人。
  1993年3月至1996年9月,农行北海分行将咸田和侨港两个农村信用社划归农行北海市分行华侨投资区支行管辖。1993年,北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辖内有西塘、海城、高德、地角、涠洲农村信用合作社和联社营业部等机构,对外营业网点32个。全辖员工193人。
  1995年3月,由于所在地行政隶属关系的变更,原属合浦县农村信用联社管辖的福成农村信用社划至北海市农村信用联社管辖。1995年底,北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市联社辖内有西塘、海城、高德、地角、涠洲、福成农村信用合作社和联社营业部等机构,对外营业网点36个,员工244人。
  1996年10月,原合浦县农村信用联社管辖的南康农村信用社和营盘农村信用社划至北海市农村信用联社管辖。年底全辖网点68个,人员602人。
  1998年,人行总行合作司要求各地市对以前招收的业务代办员进行清退,北海市农村信用社共清退业务代办员51人。
  2002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实行内部退养政策(内退),即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如果年龄达到40岁(女)、50岁(男),或工龄达到25年(女)、30年(男)的,其本人提出申请,给其办理内退手续,内退期间的薪酬按档案工资标准领取,不随经营效益实行奖罚,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2005年,北海市农村信用联社内设办公室、计划信贷科、财务电脑科、人事教育科、资产保全科、保卫科、监察稽核科,下辖乡镇农村信用社10家以及联社营业部、对外营业所54个,全辖员工480人。

  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
  1991~2001年,人民银行发行库设置为两级,北海设人民银行发行库北海市中心支库,下辖合浦县设人民银行合浦县支库。2001年5月11日按照上级行要求,撤销人民银行合浦县支库,合浦县支库的业务划归人民银行发行库北海市中心支库管理。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1999年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的部分券别。从2000年7月1日开始,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正式退出流通市场。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北海辖区同时发行第四套5角纸币、1元硬币、5角硬币、1角硬币;1996年发行第四套1元纸币;1999年发行第五套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同时发行第五套1元、1角硬币。
  1993年、1994年,北海房地产业超常规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北海,北海辖区发行基金投放、回笼量猛增。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北海辖内发行资金投放、回笼量逐步趋于平稳。2001~2005年,北海市经济开始复苏,北海辖内发行资金投放、回笼量较前几年大幅增加。
  1991年发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共3套。1992年发行“宪法颁布十周年”1套。1993年发行“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共3套。1994年发行“希望工程5周年”1套。1995年发行“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共5套。1996年发行“朱德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华南虎”和“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白鳍豚”共3套。1997年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套。1998年发行“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朱鹮”、“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中国珍稀野生动物褐马鸡”、“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共6套。1999年发行“中国珍稀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中华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共5套。2000年发行“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迎接新世纪”共2套。2001年发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辛亥革命90周年”共2套。2002年发行“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坑”共2套。2003年发行“羊年”、“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宝岛台湾—朝天宫”、“宝岛台湾—赤嵌楼”共5套。2004年发行“猴年”、“宝岛台湾—日月潭”、“宝岛台湾—鹅鸾鼻”、“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人大50周年”、“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遗址”共7套。2005年发行“鸡年”、“陈云诞辰一百周年”、“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宝岛台湾—敬字亭”共5套。
  1991~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北海辖内发行普通流通纪念币51套。
  1991~2000年,北海市各家银行可进行收兑的外币现钞有英镑、港币、美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瑞典克朗、丹麦克朗、挪威克朗、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澳门元、菲律宾比索、泰国铢、新西兰元和台币等20种。2001~2005年,由于政策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停止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荷兰盾和比利时法郎共4种外钞的收兑,同时增加欧元的收兑。
  2005年,北海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开办外汇业务的银行都可以兑换外币,中国银行的外汇兑换种类最多,主要有欧元、英镑、美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瑞典克朗、丹麦克朗、挪威克朗、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菲律宾比索、泰国铢等14种外国货币及港币、新台币、澳门元。2005年,北海市居民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前五位分别为:美元31.72万美元、澳大利亚元13.66万澳元(折10.36万美元)、欧元8.03万欧元(折9.92万美元)、港元70.52万港元(折9.08万美元)、日元265.80万日元(折2.50万美元)。

  1991~2005年,随着北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全市金融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各项存款余额由1991年末的16.34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161.8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3.59%。其中,企业存款由1991年末的3.77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23.7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7.84%;储蓄存款由1991年末的9.55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111.72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76.42%。
  1991~2005年,结合业务发展和市场实际,工行北海分行通过开展“爱我珠城储蓄宣传周”、“百日营销”、“再战百日创效”、“决胜2004”等争存竞赛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营造竞争氛围,加强揽存工作,促进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15年间,该行的各项存款余额从1991年的5.39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39.41亿元。
  储蓄存款  1991年,工行北海分行在吸储方法上推陈出新,推行代发工资、储蓄旅行支票、外币储蓄等业务。从改善服务手段入手,挤出资金改造装修闹市区业务较集中的储蓄所,并有步骤地为余额超千万元的大所优先安装微机,使服务手段渐趋现代化。在组织存款的工作中根据客观实际,制订存款承包方案,调动各部门多超存款的积极性,发挥员工抓存款的能动性。年末,该行储蓄存款余额3.75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为2.95亿元,活期储蓄存款为8013万元,定期储蓄存款占比高达78.65%。
  1992年,随着北海市经济发展热潮的掀起,工行北海分行通过采取改造营业网点,配置电子设备,实行市区储蓄电脑联网,发行牡丹卡等措施,提升全行吸储能力。当年该行实现储蓄存款余额5.55亿元,比上年增1.79亿元。
  1993年,北海投资开发热进一步升温,大量的外地资金涌入北海,工行北海分行在全行员工中强化“存款基础论”的再认识,做到全行一致,各专业配合,全方位抓存款。年内全行新增营业网点4个,改造装修网点6处,购置并安装电脑设备232台,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储蓄集中式联网和通存通兑,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年末全行储蓄存款余额11.45亿元,比上年增106%。
  1994~1996年,随着北海市经济发展热潮的退却,工行北海分行的储蓄存款进入平缓发展阶段。三年储蓄存款增长额分别为1.59亿元、1.65亿元、7833万元,增长幅度分别为9.27%、13.27%、5.54%,至1996年末,该行储蓄存款余额为14.92亿元。
  1997~1999年,推行储蓄所等级管理,通过制订实施《等级储蓄所管理暂行办法》,在全行开展推动储蓄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工作,按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实施“大所战略”,调整、撤并效益差的边远小所,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向海东储蓄所、青云储蓄所、南海分理处、合浦专柜等发展潜力大的网点倾斜,完善存款户的三级管理(行长,主管科室,办事处)制度,实行行长、主任和业务科长包大户工作,落实“六包到人”(包账户稳定、包存款增长、包信息反馈、包组织联谊、包服务质量、包贷款归行),增强存款工作针对性营销管理。至1999年末,该行储蓄存款余额为18.87亿元,在总存款中占比为74.91%,占比进一步提高。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为13.03亿元,比1996年增30.53%;活期储蓄存款为5.84亿元,在储蓄存款中占比为30.94%。
  2000~2002年,在央行对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居民储蓄存款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期间工行北海分行各年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分别为3701万元、-11121万元、-366万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96%、-5.78%、-0.19%。2002年末,该行储蓄存款余额为18.10亿元,比1999年减少7786万元,储蓄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为49.25%。其中:定期储蓄存款为11.10亿元,比1999年减少了14.85%;活期储蓄存款为7.00亿元,在储蓄存款中占比为38.66%,比1999年上升7.72个百分点。
  2003~2004年,工行北海分行树立“存款兴行”的指导思想,实行经营者存款抵押金制,激励员工积极组织存款。两年储蓄存款增长额分别为6973万元、1.29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3.85%、6.87%,至2004年末,该行储蓄存款余额为20.08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2005年,工行北海分行通过开展存款劳动竞赛,强化激励措施,营造竞争氛围,激发员工揽存积极性。年底该行储蓄存款余额为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储蓄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为53.07%。
  对公存款  1991年,工行北海分行对公存款余额1.64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比为30.45%,其中:企业存款1.34亿元,占对公存款总额的81.23%,农村存款3万元,信托存款3万元,其他存款3013万元。
  1992年,适逢北海市大开发大开放热潮不断升温,该行通过推出代发工资、提高服务水平等,发挥整体优势,大力吸收对公存款。年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7.75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58.27%。其中企业存款5.41亿元,农村存款114万元,信托存款3万元,其他存款2.33亿元。
  1994~1995年,外来投资资金逐年减少,该行通过实行延长对外营业时间,成立存款跟踪小组,开展上门揽存活动,为存款大户发结算优惠证书,解决客户取款结算难问题,提高存款工作效率。至1995年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7.94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35.95%,比上年下降22.3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1.91亿元,其他存款6.03亿元。
  1996~1999年,受北海市开发热潮的退却和央行多次下调利率及实行征收利息税等多种因素影响,该行对公存款呈现少增和下降趋势。各年对公存款增长额分别为-1.81亿元、2177万元、1.25亿元、-1.00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22.8%、3.55%、19.77%、-13.16%,至1999年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为6.60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25.91%,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
  2000~2001年,对公存款增长额分别为-1313万元、4.46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99%、69.01%。至2001年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为10.62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比1999年末增长4.03亿元,在存款总额中占41.10%,比上年上升15.19个百分点。其中:短期企业存款9.19亿元,机关团体存款1.03亿元,长期定期存款2340万元,其他存款1682万元。
  2002~2004年,该行进一步优化营销机制,通过重点客户,实施差别服务,扩大存款市场份额。2002年成功争取到中国人寿保险总公司10亿元企业协议存款;2003年,争取到北海预算外资金管理局50%以上的存款份额;2004年,成功争取到市财政医保资金6000万元及国投电力北海公司项目建设资金5000万元的存款。该行各年对公存款增长额分别为8.01亿元、-1654万元、2.94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75.34%、-0.89%、15.84%。2004年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为21.42亿元。
  2005年,该行年末对公存款余额18.5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3.63%。对公存款余额在存款总额中占比为46.93%,下降4.58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1年,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各项存款种类分为农村存款、企业存款、集镇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等几大类。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3.4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61亿元,农村存款1.14亿元,企业存款5461万元,其他存款1126万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北海市的开发热潮高涨,大量的外地资金涌入北海市从事房地产业开发,各银行的存款余额大增。1993年底止,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的各项存款余额达13.87亿元,为1991年的4倍。
  1994~1996年,全行比1993年新增营业网点18个。在全行营业网点实行“限时服务”(员工在对外办理每笔业务时,限一定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办理)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1996年,正式开通联行电子汇兑系统和金穗卡全国自动授权系统,扩大储蓄卡服务领域,在市区和合浦县城设立13个储蓄卡特约商号。在市区开通两个全天候信用卡自动柜员机,方便储户办理取款业务,改善该行的服务硬环境。1996年底止,该行各项存款余额9.9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8.54亿元,企业存款1.43亿元。(1994年7月,向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分行划转存款1974万元,正式代理农发行北海分行的存款业务。)
  1997年末,农行北海分行全辖98.7%的营业网点实现业务处理电脑化;1998年全行营业网点通过电子数据中心实现联网,进一步提高电子化服务水平。1999年,推行“工效挂钩”办法,费用分配在保证日常经营运转基本费用的前提下,突出存款增长在费用分配中的地位,促使各支行(部)通过实现均衡足额的存款增量来获取更多的经营费用。同时狠抓“亿元所工程”建设,四川路储蓄所,成为该行第一个亿元所。至1999年末,全行各项存款大幅度上升,余额达18.6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6.17亿元,对公存款2.51亿元。
  2000年,农行北海分行在存款市场开发工作上进行了机制的转换和制度的创新,存款继续大幅上升。年末,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73亿元,增长21.44%。
  2001年,采取抓服务、抓银行卡的营销、抓银证通等代理新业务的拓展、抓重点客户提升经营层次等手段来增强吸储能力。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18亿元,比年初增加418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93亿元,对公存款3.25亿元。存量市场占有率为20.33%,其中储蓄存款市场占有率为24.6%。
  2002年,全面推进营业网点等级管理办法,实施市场细分战略。把存款市场细分为市区、县城和乡镇市场;优化营业网点和成立金融超市。撤并网点19个,重新装修网点10个。在市分行、城郊支行、合浦支行分别成立了金融超市。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6.35亿元,比年初增加3.1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1.59亿元,比年初增加1.66亿元,对公存款4.76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存量市场份额为21.9%,增量市场份额达26.6%。
  2004年,全行35个营业网点全部实现综合柜员制,提高柜台综合服务质量。重新修订农行北海分行柜台优质服务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金穗卡功能优势,以代发工资、代理缴费为切入点,以卡吸存,以卡代扣,积极拓展个人存款客户。至年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为30.90亿元,比年初增加220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5.07亿元,对公存款5.83亿元。
  2005年末,全行各项存款38.05亿元,比年初增长7.16亿元,增量市场份额65.6%,居同业第一。其中对公存款余额8.87亿元,比年初增长3.0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9.18亿元,比年初增长4.11亿元。
  1991~1994年间,伴随北海市开放开发热的升温,大量的外地资金涌入北海,中行北海分行各项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从1.15亿元增加到5.34亿元,其中:人民币对公存款余额从0.43亿元增至1.81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0.72亿元增至3.53亿元。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从1086万美元增至2742万美元,其中:外汇对公存款余额从823万美元增至1755万美元,外汇储蓄存款余额从263万美元增至987万美元。
  1995~1997年,北海市投资开发热消退,房地产开发商撤出北海市,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的存款任务是力保存款不减少、不下跌,以尽可能减轻资金外流对银行业正常经营造成的震荡。通过采取一系列稳定存款业务举措,存款业务得到稳定发展。各项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在5.51亿元至5.35亿元之间徘徊,略有下降。其中:人民币对公存款余额从1.52亿元降至0.99亿元,降幅较大;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3.99亿元增至4.36亿元。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从1311万美元降至1173万美元。其中:外汇对公存款余额在359万美元至303万美元之间徘徊,基本平稳;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从952万美元降至870万美元。
  1998~2005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出现好转,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的存款业务也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发生明显变化。各项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从7.24亿元增加到22.61亿元,增长3倍多,其中:人民币对公存款余额从1998年的1.46亿元增至2003年的9.27亿元,增幅较大,但2004年开始大幅下降,2005年降至3.67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5.79亿元增至17.16亿元,增长3倍多。各项外汇存款余额从1504万美元增至2439万美元,其中:外汇对公存款余额在216万美元至312万美元之间徘徊,变化不大;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288万美元增至2172万美元,增长近1倍。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行
  1991年抓政策性存款和储蓄存款。年底,全行的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52亿元,比年初新增5000万元,完成年度新增存款计划的3倍。其中对公存款余额9556万元,储蓄存款余额5600万元。
  1992~1993年是建行北海分行存款业务迅猛发展的两年。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北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北海“筑巢引凤”战略的实施,引得各地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北海,建行北海分行把吸收存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狠抓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1992年末,建行北海分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9.73亿元,其中对公存款8.96亿元,储蓄存款7700万元。1993年末一般性存款余额增长到17.51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6.33亿元,储蓄存款1.18亿元。
  1994年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外地资金开始大量撤走,建行北海分行的各项存款余额急剧下降。年底,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4.14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2.55亿元,储蓄存款1.59亿元。
  1995~1996年间,存款持续下滑。1996年建行北海分行探索出台一种新的筹资机制——《资金财务综合费用管理办法》,将全行各基层行处的费用与存款挂钩,建立分行与支行、办事处、分理处的准借贷关系,走资金内部计价、有偿占用的路子,从而打破全行吃资金“大锅饭”的局面,止住了存款大幅度滑坡的趋势。至年底,全行一般性存款余额为13.41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0.23亿元,储蓄存款3.18亿元。
  1997~1998年,建行北海分行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增存。1997年底,一般性存款余额13.52亿元,其中对公存款9.31亿元,储蓄存款4.21亿元。1998年底,一般性存款余额13.75亿元,其中对公存款8.85亿元,储蓄存款4.90亿元。
  2000年,是建行北海分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一年,该行首次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强化市场营销,实现从传统的抓存款、抓贷款向抓客户转变。年底一般性存款14.88亿元。
  2001年,公司业务部按照年初制定的2001年重点客户营销方案,通过信贷扶持,差别化服务等手段控制已有的重点客户,在拓展潜力客户方面,吸收新客户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存款1500万元。至年底一般性存款余额15.96亿元,其中对公存款7.27亿元,储蓄存款8.69亿元。
  2002年,是建行北海分行进行改革和合并重组的一年。按照自治区分行规划,6月份北海分行、钦州分行、防城港分行合并重组成一个新的大北海分行,北海分行的业务管辖范围从北海市延伸到北钦防三地市,管辖半径扩大,存款业务随之扩大向前发展。到年底一般性存款余额达到41.35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6.91亿元,储蓄存款24.44亿元。
  2005年,全年一般性存款余额47.55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9.75亿元,储蓄存款27.80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农发行北海分行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辖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存款、粮食储备企业存款、驻市部队军供粮存款、地方各级财政设在农发行的粮食风险基金、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的再贷款。1997年存款余额为5112万元,1998年为2396万元,1999年为2909万元,2000年为2344万元。2001~2004年,农发行总行规定:省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再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集中由总行“统一计划,统筹统还”,采取“分级管理,分别平衡”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建立全系统资金运用监测系统,提高资金运用率。其他营运资金来源不变。2001年存款余额为2214万元,2002年2704万元,2003年2929万元,2004年4124万元。2005年,贷款支持的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北海恒兴特种饲料有限公司和合浦观光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等资金流转量大的民营企业均在该行开立存款账户,促使各项存款同比大幅增长。2005年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5378万元,旬均存款和人均存款同比分别增长66.5%和64.7%。
  农村信用合作社北海市联社
  1991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全辖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2亿元(除侨港社外)。
  1992~1993年,北海市经济大潮引发的房地产热使农村土地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大量征用,各村均有数额相当大的征地款项。辖区内高德、西塘、海城等农村信用社充分利用点多面广、乡缘亲情的优势大力开展资金组织工作,采取为群众押送款项、上门揽存等有效措施,做好吸存工作。1993年末,全辖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高峰,辖内存款余额为9.47亿元,其中西塘社1991年各项存款余额只有2731万元,1992年增幅达3.48倍,余额达1.22亿元,1993年各项存款余额更是一举上升至3.72亿元,成为当时广西区内乡镇级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第一名。同年高德社、海城社两社的存款余额均超亿元,分别为1.58亿、1.23亿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3.52倍和2.13倍。
  1996年后,北海市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组织业务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进入缓慢发展期。
  1997~1999年,由于农村合作基金会、城市信用社挤兑风波的负面影响,致使1998年全辖各项存款比1996年下降1.08亿元,特别是海城农村信用社,1998年的储蓄存款余额比1996年末下降近5000万元。
  2000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余额在连续几年下降后,有小幅度回升,当年各项存款余额比上年增加3248万元。
  2003~2004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抓住商业银行业务往城市收缩的有利时机,以广西农村信用社开通省辖通存通兑为契机,进行资金组织工作。2004年末,全辖各项存款余额达到9.59亿元,比上年增加1.77亿元。
  2005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0.14亿元,比上年增加5600万元。
  1991年,北海邮政局有邮政储蓄所2个,即四川路邮政储蓄所和解放路邮政储蓄所,从业员工12 人。1997年9月,成立北海邮政储蓄分局,实行专业承包经营。2001年成立北海邮政储汇局。至2005年,北海邮政储汇局下辖10个邮政储蓄所:四川路、解放路、广场、中山西、侨港镇、长青东路、东区、金星花苑、北京路和化工路邮政储蓄所,从业人员96人。
  1991年初,把协储任务层层分解,发动员工广泛开展协储、劝储和揽储活动。当年参加协储的员工有250人,协储金额307.8万元。年末全局储蓄余额861万元,比上年增80.65%。
  1992年2月,邮政储蓄吸储余额达1062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1993年7月20日,高德邮政储蓄所开业,当天吸存24.24万元。24日起,全市邮政储蓄网点对外营业实行“限时服务”新举措,即存取款在2万元以下或500张以下的,办理限时2分钟,每超1万元或250张,可延长1分钟办理时间;超过限时办理的,营业员主动付给储户1元钱超时赔偿金。同年9月28日,中山东邮政储蓄所开业,附近居民争先恐后排长队存款,当天吸储存款达100.6万元。
  1993年10月12日,四川路邮政储蓄所迁移到新建成的解放路邮政大楼,实行封闭式营业。
  1996年,北海邮政局从美国引进NCR5685型自动柜员机(ATM)2台,安装在四川路和解放路邮政储蓄点,6月1日投入使用。
  当年,国家邮电部在北海建立绿卡工程二级网络中心。北海绿卡中心采用美国SEQUENT公司生产的U主机群集系统,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集中处理所辖区域内邮政储蓄网点的储蓄业务。绿卡工程经过将近一年的安装调试,于1997年6月1日开通。8月28日,全市邮政储蓄网点同时开办同城通存通兑业务。10月9日,北海邮政储蓄绿卡中心与全国邮政金融计算机网联网。10月16日,宣布北海邮政储蓄绿卡中心正式开办全国范围内活期存款异地取款业务。
  1998年10月,北海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03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4667万元,定活两便存款余额99.35万元,活期储户达27958户,市场占有率为3.6%。新增ATM自动柜员机3台,分别安装在东区分局、中山西营业处、铁山港分局。全年储蓄收入323.2万元,占全局业务收入的24.35%。
  1999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1.16亿元,邮储业务收入506万元,占全局业务收入的32.49%。
  2001年7月底,市邮政局绿卡中心所辖的120个绿卡网点的数据迁移和系统切换工作顺利完成,联入省中心的绿卡网点运行正常。9月8日,侨港邮政储蓄所正式开业,安装ATM自动柜员机1台。年末全市邮政储蓄余额1.68亿元,储户6.14万户。
  2002年,邮政储蓄余额1.94亿元,异地存取交易量46515笔,金额达2.76亿元。
  2003年3月31日,市邮政局四川路邮政储蓄点储蓄余额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市邮政储蓄第一个亿元所。年末,北海邮政储蓄余额2.46亿元,储户88724户,市场占有率为4.8%;异地存取款74118笔,交易额4.25亿元。
  2004年,北海邮政储蓄卡发出33841张,累计106284张。全年全局邮政储蓄余额3.2亿元,异地存取交易9.8万笔,交易额8.34亿元。
  2005年末全市邮政储蓄余额3.86亿元,储户12.4万户。

  北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1991年末的21.05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127.26亿元,年均增长率36.04%,其中,短期贷款由1991年初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72.15亿元,年均增长率36.68%;中长期贷款由1991年初的2.02亿元增长到2005年末的53.99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4倍。
  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后,人民银行总行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先后安排了一部分短期融通资金、再贴现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这部分再贷款的使用对于解决北海市金融机构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推动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和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运行发挥了作用。
  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紧急贷款   为规范和完善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管理,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农业贷款,调整信贷结构,改进服务方式,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对辖区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实行“限额控制、周转使用、规定用途、设立台账”的管理原则,扶持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支付风险。1997年,人民银行北海市中支对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1.98亿元,收回1.63亿元,年末余额3500万元。2005年累计发放再贷款16.74亿元,累计收回17.81亿元,年末余额4.27亿元。
  贴现和再贴现   北海市金融机构于1995年正式开办贴现、再贴现业务。由于北海市票据市场不发达,再贴现额度不足,经过1995年、1996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再贴现业务开始走下坡路,业务量逐年萎缩,2002年后处于停办状态。
1991~1996年,原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分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人民银行专项贷款管理的通知》,贯彻落实“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货币信贷方针,管好用好人民银行专项贷款。严格把握和控制专项贷款的投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筛选贷款项目,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贷款,在总行规定的范围和用途内,按照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区别对待,择优选项的原则,优先支持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而且必须是纳入当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项目。当时支持的主要项目有:北海市电业发展公司购买进口发电机组;北海市电机厂技改;北海远洋公司建造金枪鱼船;北海市万利油脂有限公司蓖麻油厂项目;合浦县供电公司扩建大龙变电站;北海市高级建筑陶瓷公司年产120万平方米彩釉砖项目;北海市水泵厂技改;北海市珍珠公司技改等8个。
1999年8月成立北海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系统,1999年10月开始集中录入北海市各金融机构的企业贷款数据,目的是通过对北海市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信息登记,全面反映北海市借款人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并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行为进行监控。截至2005年末,北海市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共收录北海市806个企业、公司的基本信息,基本覆盖了与各金融机构有信贷业务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录入贷款余额127亿元,入库率90%,外币贷款、资产剥离、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资信情况均已录入数据库;全辖实发贷款卡累计3647张。各金融机构利用系统积极查询企业贷款数据,平均每月接受查询业务上千次。
  1991~2005年,工行北海分行各项贷款余额从5.92亿元增长至25.85亿元。
  1991年,对一、二类工商企业给予优先贷款支持,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91亿元,存贷比例为91∶100。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4.77亿元,占比为80.68%;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1.14亿元,占比为19.32%。在流动资金贷款中,工业贷款余额为2.95亿元,占比为49.82%,商业贷款余额为1.75亿元,占比为29.54%,其他贷款780万元,占比为1.32%;在固定资产贷款中,技术改造贷款余额为1.07亿元,占比为18.12%。
  1992年,贷款增量向国营大中型企业倾斜,工业流动资金比年初净增9479万元,对28个技改和科技项目开发贷款,当年发放贷款3800万元,促使4个项目建成投产;同时贷款500万元支持邮电局程控电话扩容项目,贷款7500万元支持恒利海洋度假区的建设。1993年,本着“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及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的宗旨,对13户重点工业企业发放贷款6.05亿元,对5户重点商业企业发放贷款2.03亿元,并对北郊水厂建设发放3000万元贷款支持,还贷款1950万元支持海运公司集装箱及轮渡等。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2.57亿元,比1991年增长112.44%,存贷比例为150∶100。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10.11亿元,占比为80.45%;固定资产及其他贷款余额为2.46亿元,占比为19.55%。
  1994年向西场糖厂、北新饲料厂等13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2.21亿元;1995年发放10.34亿元贷款用于支持重点企业发展;1996年全年累计新增流动资金贷款1.18亿元,投向BBB以上企业6070万元。至1996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2.44亿元,比1993年增长9.87亿元,突破20亿元,存贷比例为94∶100。
  1997~1999年,工行北海分行把贷款投向有产品市场、信誉度好的企业,积极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1998年,贷款投向A级以上企业占比为51.3%;1999年,新增贷款企业16户,增加贷款9443万元,其中A级以上企业占新增贷款的82.8%,贷款2000万元支持北海机场扩建项目,贷款3700万元支持解放路建造工作。同时,该行大力化解贷款经营风险,优化信贷资产结构,1999年对3个项目进行以物抵贷,金额2482万元。至1999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8.51亿元,比1996年增长6.07亿元,存贷比例为89:100。其中:工业贷款8.72亿元,占比为30.6%;商业贷款7.82亿元,占比为24.41%;固定资产贷款9.31亿元,占比为32.64%;其他贷款2.66亿元,占比为9.35%。
  2000~2002年,相继推出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2000年末,该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2075万元,个人综合消费贷款1409万元。在积极开拓优质信贷市场同时,组建不良资产处置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2000年,该分行共剥离不良贷款企业82户,剥离不良资产金额9.54亿元,并且通过以物抵贷4050万元。至2002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7.26亿元,比2000年减少1.25亿元,存贷比例为135:100。
  2003~2004年,贷款向电力、港口、石油等行业倾斜,投放到银河科技、北生药业、北海国发、合浦永鑫糖厂、恒基伟业、北海市工业园、北海电厂等重点项目。同时,该行还通过组建分行和支行两级不良资产处置中心,加强清收不良资产。2004年该行成功清收工商信托400万元,合浦商标厂100万元不良贷款。至200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42.39亿元,比2002年增长15.12亿元,存贷比例为98∶100。
  2005年,贷款投向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0000万元)、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6500万元)等一批优质客户和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潜在风险贷款化解工作,成功清收北海天翔油料、北海太平洋集团、北海恒基伟业等企业风险贷款本息2980万元,收回其他潜在风险贷款83万元。同年,北海分行根据工行总行对股份公司改制的统一部署,对该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共剥离不良贷款17.24亿元,剥离非信贷风险资产4.14亿元。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5.85亿元,剔除剥离不良贷款17.24亿元的因素,实际比2004年增长7022万元,存贷比例为152∶100。
  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1年,农行北海市分行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货币信贷方针,优化贷款结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20亿元。其中:农渔业贷款2.27亿元,乡镇企业贷款5378万元,工业贷款2864万元,商业贷款1.11亿元,收购农副产品贷款8033万元,技术改造贷款1333万元,特种贷款485万元,其他贷款150万元。年度累放贷款4.86亿元,主要支持粮食系统收购粮食、花生,糖厂收购甘蔗,出口公司收购海产品等农副产品,支持船厂、渔业公司、市农垦公司和北海五大农场等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市区和合浦县建造和维修渔船等中长期贷款等。
  1993年的贷款一是保粮食预购定金贷款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需要,二是保重点项目,特别是与农业生产配套的工业技术改造和开发利用。支持南康、白沙、星星糖厂等工业企业改造,累放前期准备资金和技改专项贷款5632万元,使几个糖厂的日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00吨/日、1000吨/日分别上升到3000吨/日、1500吨/日,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年内累计放出各项贷款8.3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76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
  1994~1996年,农行北海分行为支持“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确保不给农民打白条,三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余额23.91亿元。1994年7月,向农业发展银行划转贷款1.77亿元,正式代理农发行的贷款业务。
  1997~1999年,三年累放贷款7.39亿元(常规业务),其中,农业贷款累放2.39亿元,乡镇企业贷款累放1.5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累放2.94亿元,其他贷款0.5亿元。1998年5月,该行开始接收农业发展银行和人民银行划转的专项贷款4.89亿元。至1999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2.69亿元。
  2000年,农行北海分行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注重信贷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支持及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18.76亿元(常规专项合并,下同),其中常规贷款余额为12.77亿元,比年初减少4.21亿元;专项贷款余额5.72亿元,比年初增加59万元;外币贷款余额321万美元,比年初减少72万美元。年内累放各项贷款3.65亿元,其中为北海银河科技有限公司、喷施宝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北海分公司等企业提供贷款1.26亿元。根据上级行有关信贷决策行为和审贷部门分离的规定,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6.58亿元(其中本金5.73亿元,利息8535万元)。依法处置抵押财产收回贷款本息3054万元,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7.79个百分点。
  2001年,农行北海分行在抓好优势企业市场营销的同时,强化贷后管理,抓好不良贷款的清收。全行共依法收回不良贷款本息共4152万元,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433万元,下降6.81个百分点。年底各项贷款余额20.46亿元,其中常规人民币贷款余额14.54亿元,专项贷款余额5.69亿元,外汇贷款余额269万美元。年内累放各项贷款4.12亿元。
  2002年,加大优良公司客户的市场开发力度,全年新增AA级以上信用等级的公司客户6个,累计发放贷款3.19亿元;新增AA级以上信用等级的优良机构客户7个,累计发放贷款3120万元。年内累放各项贷款4.94亿元,其中个人类贷款2.96亿元。清收“两呆”贷款本息1.15亿元,盘活不良贷款5843万元,保全不良贷款1.60亿元,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17.93个百分点。至年底,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2.32亿元,比年初增加1.87亿元。
  2003年,全行贷款余额为30.27亿元,全年累放贷款14.21亿元。
  2004年,重点抓好法人优良大客户的营销,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拓展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全年新增法人客户贷款8.89亿元,贷款99%投向AA级以上法人客户;发放个人类贷款1822笔金额2.77亿元,其中住房贷款1397笔金额1.90亿元;发放个人生产经营“四包”贷款(包放、包收、包管、包赔)294笔,金额6335万元。全年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1.04亿元,累计盘活不良贷款2255万元。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33.62亿元,比年初增加3.35亿元。
  2005年,农行北海分行先后营销了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大型企业和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66亿元。与北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农行北海分行同意在五年内给予北海市辖内重大项目60亿元的意向信用额度贷款,为该行未来五年的信贷资产市场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33.73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4.64亿元,比年初增长1089万元。 
  1991~2005年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分为银行转制前和转制后两个阶段。1994年银行转制前及过渡期以发展外贸、“三贷”、“三资”企业贷款业务为主,银行转制后以发展公司授信贷款、零售贷款为主。
  外贸、“三资”企业和“三贷”贷款业务 中国银行北海分行自1981年正式从中国人民银行分出至1993年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的信贷业务主要是外贸贷款,外贸贷款主要投向广西对外贸易委员会下属的北海外贸办事处所属的各家进出口支公司和其他进出口企业,1992年外贸贷款占全行贷款的73%。
  1994年,国家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由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充分利用有限的信贷规模支持外贸企业及创汇型“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当年累计发放外贸流动资金贷款1.94亿元,支持25家外贸企业出口创汇1351万美元,支持31家“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540万美元。
  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三贷”(转贷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混合贷款包括外国政府赠款,国际商业贷款包括买方信贷)等间接利用外资的方式,大力支持北海市引进外债项目。1990年开始第一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利用奥地利政府混合贷款引进奥地利年产25万只新型蓄电池生产线,贷款总额6997万奥地利先令,折552万美元。1992年8月由北海市计委、市财政局担保,中国银行北海分行转贷香港中国银行国际商业贷款2500万美元,支持北海市钦北铁路建设开发公司进行钦北铁路建设;9月,转贷澳大利亚买方信贷308万美元贷款支持北海金海湾旅游公司用于购买“飞达”号海上客运船和“龙宫”号海底观光船,经营涠洲岛观光旅游项目;11月,转贷英国政府混合贷款146万英镑支持北海市专用面粉厂用于购买设备。1993年12月,转贷意大利买方信贷496万美元支持北海高级陶瓷公司用于进口陶瓷生产线。1996年,分别转贷加拿大政府贷款589万美元和890万美元,用于购进国外先进设备,建设北海市红坎污水处理厂和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到2004年划转或核销之前,“三贷”项目贷款占该行外汇贷款的96%,占全行贷款额(外币折人民币)的30%左右。
  公司授信贷款、零售贷款   2000年后,中国银行的贷款业务主要分为公司授信贷款和零售贷款两部分。公司授信贷款是中国银行北海分行面向各行业公司客户开办的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2001~2005年,中行北海分行把银河公司、北生药业公司、强盛集团、新力公司、北海工业园区、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北海大学城、金癸地产、逢时实业等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客户和目标客户。2001~2005年,中行北海分行公司授信贷款余额依次是10.69亿元、13.48亿元、17.62亿元、17.49亿元、13.24亿元。
  1999年,中行北海分行正式开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教育助学贷款等零售贷款业务,当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68笔、教育贷款6笔,总金额575万元。2000年,零售贷款余额7927万元,2002年开办汽车消费贷款。2003年零售贷款余额6.01亿元,2004年8.17亿元。2005年,零售贷款余额8.76亿元,是1999年的15倍。
进入2000年以后,北海市引进外债项目减少,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的外汇贷款业务基本停办,仅办理一些贸易融资性的外汇贷款,业务量很少,存量(基本上是“三贷”贷款)余额也不断减少,而且全部为不良贷款。2000年外汇各项贷款余额6089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352万美元,以后继续下降。至2005年,外汇各项贷款余额仅45万美元。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行
  1991~1992年,建行北海分行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适当调节、提高效益”的信贷工作总方针,重点支持北海综合化工厂、华联商厦、广西北海渔业基地等较大企业的建设和生产。1991年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5670万元,回收4120万元,年末贷款余额1.05亿元。1992年底,发放各项贷款2.61亿元,回收1.53亿元,年末余额2.13亿元。
  1993年建行北海分行的贷款业务开始涉及房地产业。当年发放贷款余额4.70亿元,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1.44亿元,商业流动资金贷款1.26亿元,房地产贷款1.33亿元,基建贷款6764万元。
  1994年,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严控各个国有专业银行超规模发放贷款,建行北海分行适当调整多年来形成的“贷固不贷流、贷重不贷轻、贷公不贷私”的信贷方针,保证信贷投向既要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又要满足银行盈利性的需求,调整贷款。全年累计发放信贷资金贷款4.13亿元,回收信贷资金贷款3.08亿元。年末贷款余额5.76亿元,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1.52亿元,商业流动资金贷款6173万元,房地产贷款2.46亿元,基建贷款1.16亿元。
  1996年,根据建行总行和自治区分行“双大”(大行业、大企业)战略精神,建行北海分行在存款持续下降,信贷资金短缺、规模吃紧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向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倾斜,自主选择了北海石油化工厂、北海港务局等83家骨干企业为该行的基本贷款客户,从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年末各项贷款余额7.96亿元,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1.68亿元,商业流动资金贷款1.65亿元,公共企业贷款6000万元,房地产贷款2.42亿元,基建贷款1.61亿元。
  1997~1998年,建行北海分行选择有市场、有效益、还款能力强的企业,如邮电、交通、石油、电力等行业作为贷款对象,改善信贷结构,1997和1998年末,该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7.47亿元和8.75亿元。
  1999年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78亿元。
  2000年后,北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建贷款额度增加。当年各项贷款余额11.42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1.86亿元,基建贷款3.04亿元。同年推出和强化客户经理制,加强对公司客户的营销力度,全年营销优质贷款8922万元,回收不良贷款2651万元。
  2002年,原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二级分行合并重组成一个大北海分行,北海分行的管辖范围由北海市延伸到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4.79亿元。
  2003年,建行北海分行根据上级行的信贷工作精神,结合北钦防三行合并后三地的实际情况,在开展贷款营销的同时,全力加快不良资产的盘活和核销工作。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7.00亿元,压缩不良贷款1.60亿元。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4.65亿元,商业流动资金贷款1.33亿元,公共企业贷款4.03亿元,房地产业贷款1.87亿元,基建贷款5.12亿元。
  2004年,建行北海分行继续加大对公司客户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强个人住房贷款营销,全力打造“乐得家”个人贷款品牌,增强在市场和客户营销中的竞争力,大力促进业务增长,年末房地产客户贷款余额50013万元,比年初增加1.22亿元。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15.00亿元,全年剥离可疑类贷款3.13亿元。
  2005年,随着北海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高潮的掀起,北海的固定资产在大幅度增加。建行北海分行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6.98亿元,比年初新增11.98亿元,增幅高达80%,新增市场份额在当地同业名列第一。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9.46亿元,商业流动资金贷款1.63亿元,公共企业贷款3.14亿元,房地产业贷款2.06亿元,基建贷款10.69亿元。
  1994年,交通银行北海分行年末贷款余额1.25亿元。贷款向北海的优秀企业倾斜,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在银河、国发、北海港(原新力)等北海本地企业成长初期,北海交行都为企业提供贷款。2001年,开始增加对住房、商铺、汽车的投资,个人贷款上升。将个贷业务作为营销工作的重点,个人贷款业务发展迅速成为该行业务新的增长点,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逐渐上升,贷款结构得到调整。2002年,该行贷款业务大发展,年末全行人民币贷款余额6.4亿元,其中对公贷款6.17亿元,个人贷款0.23亿元,外汇贷款579万美元。2005年末全行人民币贷款余额7.6亿元,其中对公贷款5.37亿元,个人贷款2.23亿元,外汇贷款143万美元。
  农业发展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7年1月,该行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主营中国人民银行安排资金并由财政予以贴息的粮食收购的国家专项贷款。当年累计发放粮食收购贷款8027万元,支持全市粮食企业收购粮食3903万公斤,确保粮食企业及时给农民兑现卖粮款,不打“白条”。年末,全行贷款余额9.83亿元。
  1998年,当年发放粮食企业收购粮食贷款2649万元,收购粮食1933万公斤,销售粮食1934万公斤,其中顺价销售粮食1595万公斤,销售粮食中收回贷款1817万元,坚持“收一斤粮给一斤粮的钱,卖一斤粮收回一斤粮的贷款本息”的政策,防止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同年,对7个粮食企业发放简易建仓贷款400万元,增加仓容820万公斤;重新清理界定划转附营业务占用贷款1.79亿元,其中划转市工商银行1.10亿元、市农业银行6902万元,涉及企业39户,整体划转企业17户,划转扶贫开发性贷款4.91亿元。年末,全行贷款余额为3.30亿元。
  1999年,全市粮食企业销售粮食6815万公斤,比上年多销售4017万公斤,收回贷款5811万元,收购资金没有发生新的挤占挪用现象。年末,全行贷款余额3.23亿元。
  2000~2002年,加强粮食收购储备粮贷款和销售粮食的管理。2000年贷款余额3.07亿元,其中发放收购贷款1710万元,收购粮食1664万公斤;销售粮食3254万公斤,收回贷款2758万元。2001年贷款余额2.89亿元,其中中央储备粮占用贷款9527万元,地方储备粮占用贷款4450万元,周转粮占用贷款3507万元,帮助粮食企业从湖北、黑龙江等外地购进稻谷、玉米3084万公斤,发放贷款3796万元。2002年贷款余额为3.15亿元,其中重点支持中央储备粮贷款7295万元,购回粮食7337万公斤,其中稻谷4337万公斤、玉米3000万公斤。当年对全市26个粮食企业进行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经过信用等级评定,确认了其中16个企业的贷款资格。
  2004年末,该行贷款余额3.92亿元,其中发放储备贷款2660万元,中央储备粮轮入2091万公斤。落实地方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应补企业3570万元,实补企业3445万元,实补率为96.6%。
  2005年底,全行各项贷款余额4.86亿元。当年发放收购贷款2730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储备粮订单收购任务2000万公斤;发放7600万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北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使企业2005年经营效益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贷款规模同比增长24.01%,达到1998年农业开发性贷款划转后的最高峰。
  农村信用合作社北海市联社
  1991~1996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余额年均以48%的增幅递增,累放额为11亿元,入股社员有92.5%得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占有贷款要求社员的100%。
  1992年,北海市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涉足商贸业、房地产业,1993、1994年为发放商贸和房地产贷款的高峰期。1994年各机构贷款余额5.19亿元,为1991年1.08亿元的4.8倍。
  1996年以后,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北海市进入经济转型期,北海市农村信用社在房地产热时发放的贷款相当部分形成不良贷款,导致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减弱,信贷业务发展缓慢。这段时期北海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工作方向主要放在对房地产热时形成的不良贷款以及行政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的清收与保全方面。1996年末全辖贷款余额5.98亿元。
  1999年后,为有效解决辖区农民贷款难问题,北海市农村信用社积极利用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及时为农户提供生产资金。至2004年末,全辖共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5亿元,为1.70万户农户解决生产所需资金,促进了辖区农村经济发展。
  2000年以后,北海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将信贷业务与辖区客观实际相结合,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农户发展高产、优质农业产品,对传统农作物如甘蔗、水稻、木薯、西瓜进行品种改良,支持个体工商户进行农副产品和海产品的加工收购及销售。1999~2004年,农村信用社共计发放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及中小企业贷款6.2亿元。
  2005年,该社辖内累放各项贷款4.1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75亿元。

  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海市各家银行并未真正发展中间业务。至90年代末期,以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开端,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起来。2005年末,中间业务已发展成为全市各家银行金融创新的一项重要业务。
  1998年,开发电子汇兑联网和牡丹卡代发工资系统,成功争取了两家证券营业部开办牡丹卡进行证券交易存取款业务。
  1999年取得独家代理寻呼公司代收服务费业务,并在自治区电信系统与自治区农行签订银企协议的情况下,争取到北海市电信局的代收电话费业务,以方便、快捷、准确的优势吸引大量电信用户。此外,还与两家证券商联合推出银行证券电话转账系统,代理股民资金划拨,赢得储户好评;在拓展新兴业务的同时,银行卡等中间代理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截至年底,该行信用卡发卡量9102张,灵通卡发卡量7.10万张;代发工资2.20亿元,代理保险业务339万元,代理发行债券1.02亿元,代收交通罚没款12多万笔700多万元,代收电费20万笔5286万元,代收水费100多万笔600多万元。
  2000年,取得了以灵通卡代收中国电信寻呼服务费、中国移动通信话费、中国联通、中国吉通通信话费和代售IP卡的代理权。大力发展外汇中间业务,与北海银河公司、北海烟花爆竹总厂、北海口岸烟花爆竹进出口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往来,全年外汇结算业务量比上年增加一倍,实现外汇利润24万美元。
  2001年,开办代理“鸿泰”保险业务,代理开放式基金的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开办兑付福利彩票和代收续期保费业务。
  2002年,与中国联通北海分公司、中国移动北海分公司、中国电信北海市公司签订“缴费易”业务,开立“缴费易”账户5402户,实现代收业务的批量处理。与中国人寿保险北海分公司签订全面代理协议,代收人寿保险费及代付保险赔付金业务,保险代理业务金额168万元。对广西钦州那彭欧亚糖厂发放委托贷款1200万元,成功取得防城港市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受托行资格,全年增加住房公积金存款715万元。2002年该行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61万元,增长率为57.1%。
  2004年,通过以人民币结算业务为依托,重点发展业务代理手续费较高的代理保险业务、个人理财、投资银行类中间业务。主动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合作,多次举行银保联席会、产品推介会、代理保险业务现场会和阶段总结营销表彰会议,制订劳动竞赛方案,表彰先进个人,促进业务的发展;拓宽银保合作渠道,与太保人寿保险北海中心支公司签订了代收续期保费协议书,全面代收其在辖内各保险公司的续期保费。全行共代理销售“鸿泰”保险和“红利来”保险7643万元,其中销售“鸿泰”7576万元,销售“红利来”保险67万元。全年共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89万元,同比增加1136万元,使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继存贷款利差后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2005年,明确中间业务创收重点,将中间业务发展的重点放在潜力大可作为的外汇转贷款、资信评估、企业网上银行、银行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边贸结算等特色业务上。进一步加强银保合作,多次与保险公司召开银保联席会、产品现场推介会,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将保险任务分解下达到部门和支行,全年共完成代理保险5744万元,完成自治区分行全年指令性目标的115.1%,取得全自治区排位第一的好成绩。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056万元,同比增加566.75万元。
  从2002年11月起开始代理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南方稳健成长基金,至2005年末,共代理销售28支开放式基金,销售金额4963.85万元。
  2000~2005年全行代发工资44.68亿元共670万笔;代理收付款金额20.27亿元共900笔。
  1998~2005年,代理发行三年期国债1.22亿元、五年期国债5692万元。
  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
  1996年以前,农业银行北海市分行的中间业务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中间业务的拓展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1997年初,成立业务开发科,配备业务人员,专门负责新业务的宣传发动工作。年末,代理业务量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
  1999年,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的营销工作。至年末,全行代收代付业务累计金额8.01亿元。
  2001年起,以银行卡为基础,充分发挥“新一代”中间业务功能,加大代收电话费、学费、水电费、交通费及代发工资等代收代付款项业务的工作力度;加强银证、银保合作,积极拓展代理证券业务和代理保险;发挥保险箱业务部的作用,积极拓展代客保管债券、国库券、存折、有价单证等方面的代保管业务;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2001年,全行中间业务收入174万元;2002年,全行中间业务收入184万元。2003年,中间业务取得新的发展,全年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52万元,完成区分行下达计划50万元的104%;代理销售一、二、三、四期国债1086万元;代销两个系列的4个基金共263万元。年末全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34万元,同比增250万元。银行卡业务蓬勃发展,银行卡的业务收入已占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的70%。
  2004年,突出做好准贷记卡、贷记卡的推广发行工作,全年累计发卡量34.48万张,比年初增加7.37万张;代理发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7只,金额1188万元;代理销售国债1200多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47万元;为外贸公司、外向型企业提供外汇结算服务,全年结算国际业务950笔,金额940万美元。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72万元,同比增收440万元。
  2005年,该行抓好银行卡营销工作,将银行卡的发卡量任务纳入全行综合考评范畴,明确发卡对象,建立单位发卡目标责任制和按揭客户发卡责任制。年末,全行累计发卡量36.40万张,比年初增加6.40万张;全年办理国际结算2751笔,同比增加883笔,金额1706万美元,同比增765万美元。全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043万元。
  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传统中间业务开办较早,1951年开始办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1984年开始办理信用卡业务,但新兴的代理业务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开始规模办理代理业务。
  信用卡业务  1984年8月,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开始代理信用卡业务,首批办理的信用卡有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发达卡”、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等。1988年开始在北海市同业中开办长城信用卡。
  2000年后,中国银行北海分行银行卡业务创新进一步加快。2001年发行国际信用卡,2002年开办信用卡消费贷款业务,2003年北海各商业银行柜员机实现联网,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同步发行银联卡,银联卡可在北海各商业银行柜员机通用,2005年发行具有国际标准的中银信用卡(即“先消费,后还款”的贷记卡)。
  2000~2005年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银行卡业务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信用卡发卡量从2000年的4277张增加到2005年的6584张,借记卡从2000年的30002张增加到2005年的12.06万张,国际卡从2001年的45张增加到2005年382张。银行卡业务总收入从2000年的3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元。
  代理业务  2001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与中国人寿保险北海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代理保险业务。同时,推出代行政事业单位收罚没款,代售通讯上网卡等新品种。同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个人理财中心正式对外挂牌,带动以代客申购新股为主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当年代客申购新股客户数增加到3000多户,积聚申购资金1.37亿元。
  2002年开始办理开放式基金代销业务,当年代理销售易方达、嘉实、银华等3只开放式基金,销售金额1923万元。同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率先在北海市独家推出个人外汇实盘买卖业务(外汇宝),当年个人外汇实盘买卖交易1281万美元。
  2003年与市自来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办代收水费业务,与中国人寿保险北海分公司合作,代理销售“鸿泰”分红型保险。
  2004年,与北海市地税局建立代理合作关系,开办个人纳税户委托划转税款业务。
  2005年,代收代付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电话费、水电费、社保托收、代收款等业务量均有所增加,同时,新开办了代理中石化上门收款业务和代缴移动话费业务。是年,中国银行北海分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国际贸易结算、国内结算、信用卡和代理业务(代收代付税费、代售保险和基金、代客理财等)。全年企业网上银行交易汇划量12.36亿元,发行人民币信用卡有效卡6937张,个人代理业务累计交易额4亿元,代售保险222.68万元,个人外汇实盘买卖累计金额4434.33万美元。全年中间业务净收入649万元,其中对公国际结算收入186.60万元,国内结算收入50.29万元,信用卡收入130.54万元,其他收入281.57万元。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行
  1991~1999年,建行北海分行没有设立中间业务管理的部门,也没有明确中间业务收入的核算和考核,当时还没有中间业务的考核和核算科目,中间业务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汇兑结算业务。
  2000年,建行北海分行成立中间业务部以推动全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开始涉足银行代理基金发行、代理保险业务,但中间业务收入很少,2000年的中间业务收入不足100万元。
  2001年,中间业务工作重点锁定两个目标市场:资本市场及保险市场。积极营销中间业务产品,大力拓展代收代付、银证转账、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收通讯费、代缴税款、代理彩票资金结算等业务。同时,初步尝试收取代理业务手续费,并开始建立中间业务考核机制。年底全行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度提高,达到216万元。
  2002年,北海、钦州、防城港三行合并,中间业务的工作重点是关注和积极争办政府客户的代理项目,如政府集中采购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代收预算外资金项目等,进一步扩大代收代付业务的市场份额。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54万元。
  2003年,撤销中间业务经营管理部,把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职能分散到各经营管理部门。工作重点是密切关注政府客户改革动态,积极攻关新的政府客户代理项目,积极拓展代理保险业务,继续做好与券商的业务合作。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05万元。
  2004年,重点是做好代理各级财政统发工资和银行卡发行工作,并以中间业务服务收费为契机,抓好个人结算业务和各项代理业务。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208万元。
  2005年9月,成立机构业务部,明确机构业务部负责中间业务的综合管理职能,加强中间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以赴抓好银行卡、财务顾问、代理保险、结售汇、边贸结算、百易安、短信银行等7个厚利性、成长性产品的营销工作。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388万元。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可将本人中信活期储蓄账户与中信信用卡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进行关联账户间的转账还款:包括自动转账还款(全额、最低额)和“随心还”自助还款。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可将本人中信活期储蓄账户与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进行关联账户间的转账还款:包括自动转账还款(全额、最低额)和“随心还”自助还款。

1、自动转账还款(全额还款/最低额还款)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我行会根据账单金额及客户指定的全额还款或最低额还款要求,在每月最后还款日从客户已关联的活期储蓄账户向其进行自动转账还款。

2、“随心还”自助还款: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可通过上行短信指令、、中信动卡空间手机客户端和信用卡官方微信对中信活期储蓄账户关联的信用卡账户,进行本外币欠款金额范围内任意金额的实时还款交易。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可将本人他行活期储蓄账户与中信信用卡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进行关联账户间的转账还款:包括自动转账还款(全额、最低额)和自助还款。

1、自动还款(全额还款/最低额还款)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我行会根据账单金额及客户指定的全额还款或最低额还款要求,在每月最后还款日从客户已关联的活期储蓄账户向其信用卡进行自动转账还款。

开通本业务的客户,可通过中信动卡空间手机客户端、信用卡官方微信对他行账户关联的信用卡账户,进行本币欠款金额范围内任意金额的实时还款交易。

汇添富现金宝自动还款,是指已开通汇添富现金宝账户的客户,通过汇添富网站完成现金宝与中信信用卡关联自动还款的业务;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设置扣款类型,包括全额或最低还款;系统会在客户最后还款日前2个基金交易日根据客户协议设置进行自动扣款,扣除款项将用于偿还您的本期账单,扣款完成后实时进行提额。

(四)基金自动赎回还款

基金自动赎回还款,即将中信信用卡与购买了浦银安盛货币基金的中信借记卡关联,当客户申购基金时只要开通该项功能,即可享受在信用卡最后还款日前的倒数第二个基金(赎回)开放日,当关联的扣款账户余额不足时,基金公司代为赎回适当份额的货币基金存入扣款账户,以便在信用卡到期还款日自动还款。

登录 进入您的个人,并将您的信用卡进行签约,即可随时随地通过个人网银对您的信用卡进行还款,实时到账。

登录支付宝网站选择“”,按照操作提示,使用以下任一银行发行的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借记卡向中信信用卡还款,资金实时到账,免手续费。

登录财付通网站选择“信用卡还款”,按照操作提示,使用以下任一银行发行的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借记卡向中信信用卡还款,资金实时到账,免手续费。

(四)汇添富现金宝自助还款

汇添富现金宝自助还款,是指已开通汇添富现金宝账户的客户,登录汇添富网站,自助发起现金宝还款申请,使用其现金宝账户持有的余额,对其中信信用卡发起的还款。

您可使用、、、、、、、、、、、湖南省联合社、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多家银行的借记卡为您的中信信用卡还款,资金实时到账。

登录盛付通网站,点击“生活好助手”下“信用卡还款”,按照提示操作,使用以下任一银行发行的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借记卡向中信信用卡还款,资金实时到账,暂免手续费。

您只需使用以下任一银行发行的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借记卡,即可轻松向中信信用卡还款。

支持银行(支持转出银行名单以快钱网站公布为准):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 上海

深圳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华夏银行 中信银行 东亚银行

动卡空间致力于为中信信用卡客户打造便捷、实用的全方位信用卡专属移动服务,下载动卡空间APP即可在手机上进行中信银行信用卡还款。

三、中信银行信用卡机具还款

(一)本行ATM机转账还款

在中信银行的任一ATM机上,用中信向中信信用卡转账还款,实时到账。

(二)本行自动存款机现金还款

中信银行的自动存款机(ADM)或存取款一体机(CDM)上,用人民币进行现金还款,实时到账。

四、中信银行信用卡柜台还款

柜台现金还款:在中信银行任一网点,用现金向中信信用卡还款。接受他人代还和 无卡还款,请确保准确填写中信信用卡卡号,实时到账。

柜台转账还款:在中信银行任一网点,用中信借记卡或活期向中信信用卡转账还款,接受他人代还和无卡还款,实时到账。

(二)他行柜台“还款通”现金还款

持现金到全国任一民生、深发、、兴业、光大贴有还款通标志的柜台,用现金向中信信用卡还款,资金1-3个工作日到账,手续费按转出行标准执行。

(三)他行柜台转账还款

用其他银行的借记卡或活期存折在其所属银行网点向中信信用卡转账还款,一般1-3个工作日到账(节假日除外),建议您提前3天办理。不同城市及银行受理此业务的情况和收费标准各异,详细情况请向借记卡或存折所属银行咨询。 

(四)他行柜台柜面通现金还款

您可在上海、杭州、济南、郑州、青岛、宁波任意一入网银行的网点柜台用现金实现对中信信用卡的还款。接受他人代还和无卡还款,实时到账。

五、中信银行信用卡终端还款

(一)深圳地区银行网点银联易办事终端还款

深圳地区的持卡人可通过银联布放在深圳地区各银行网点大厅的“易办事”自助缴费终端,用深圳任一银行发行的借记卡向中信信用卡跨行还款。实时到账,暂无手续费。

(二)便利店、 超市、 药店自助智能终端还款

您可携带任一张带有银联标志的借记卡,通过在中信、民生、平安、浦发、华夏等各大银行及全国数万家的特约商户或便利店布放的贴有拉卡拉标识或富友标识、银联标识的自助智能终端及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联商务缴费易向中信信用卡转账还款。资金实时到账,暂免手续费。

(三)本行自助智能终端转账还款

在中信银行网点,您可使用任一张带有银联标识的借记卡,通过在网点布放的自助智能终端转账还款,实时到账 。

六、中信银行信用卡电话还款

(一)本行电话银行还款

如您已开立中信银行宝卡或活期存折,并且开通了电话银行自助转账业务,即可拨打电话银行95558,使用电话转账偿还您本人的信用卡欠款。 

(二)本行移动银行(iphone)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银行没带卡怎么存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