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家分晋、田氏伐齐、桂陵之战简介、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内容?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最精彩的一段时间,在这数百年间,诸侯群雄纷争、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展现出一幅幅激荡人心的画卷。

    商朝末年,纣王帝辛拒纳谏言,税赋沉重,刑法残酷,穷兵黩武对外攻打东夷诸部,以至于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8年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誓师伐纣,史称“孟津之誓”。两年后,周武王率大军伐商,从孟津渡过黄河,向朝歌进军。在牧野大战商王军队,商军倒戈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于鹿台自焚,商朝灭亡。

    武王灭商后,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史称“西周”。周武王封建诸侯,将同姓宗室和功臣分封各地,建诸侯国,借诸侯之力拱卫周王室。另外,根据当时 “灭国不绝祀”的原则,还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商旧地,以管理商朝遗民。为监视武庚,防其造反,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被封殷都附近邶、鄘、卫三国,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武庚有复国野心,趁机拉拢三监,并联合部分东夷部落,起兵反叛,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周公率军东征平叛,叛军大败,武庚死。周公趁胜追击,经过三年征战,灭奄国、徐、蒲姑等方国,胜利班师。

    西周后期,西北的犬戎逐渐强盛,而周王朝恰逢周幽王在位,昏庸无比,极度宠爱褒姒,为博美人一笑,玩出烽火戏诸侯闹剧。而且废申后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申侯大怒,于公元前771年联合繒国和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及太子伯服被杀,西周灭亡。诸侯拥立宜臼为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时期,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周王室逐渐势微,无力控制天下诸侯。诸侯为了增强实力,彼此之间不断攻伐,激烈争夺地盘及发展资源。齐、晋、楚、秦、宋五国先后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为争夺中原霸权,公元前632年,楚、晋两国在城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楚军势大,晋文公退避三舍,以避锋芒。楚将子玉轻敌冒进,晋军后发制人,大败楚军,雄霸中原。

    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吴国实力越来越强大。吴国和楚国之间冲突不断,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率大军,以孙武、伍子胥为将进攻楚国。吴、楚双方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大战一场,楚军溃败,吴军穷追不舍,连战连胜,兵临楚国都城,楚郢都城破,楚昭王逃亡随国。申包胥哭秦,秦军助楚打败吴军,复其国。

    柏举之战时,吴国精锐尽出,进攻楚国。越国趁吴国国内空虚,出兵攻吴。吴王阖闾之弟夫概自立为吴王,被挥兵回吴的阖闾打败,逃往楚国。公元前496年,吴兵伐越,却大败,阖闾伤重而死,其子夫差即位。公元前494年,吴王出动全部精兵伐越,败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上黄池会盟,称霸中原,越王勾践趁机伐吴,大败吴军,俘吴太子。之后越国屡次攻吴,最终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春秋后期,晋国王室大权旁落,由赵、魏、韩、智、范、中行氏六卿掌权,彼此之间也互相攻伐,最终至公元前453年时,只剩下赵、魏、韩三家,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遂成七国争雄局面,我国历史进入更加激烈的战国时期。

    桂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非常著名的战争,此战中“围魏救赵”的战法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大军攻赵,围赵都邯郸。赵国向盟友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孙膑率军围困兵力空虚的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回军救援,解赵国之围。孙膑又在的桂陵设伏,将率魏军回师的庞涓击败。

    公元前341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势弱,抵挡不住强大的魏军,五战五败,韩国向齐国求援。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直扑魏都大梁,又一次使出“围魏救赵”的绝招。魏军撤回,转攻齐军。孙膑减灶诱敌,在马陵设伏兵大败魏军。魏军大将庞涓兵败自杀,主帅太子申被俘。此战使得魏国实力大损,失去争霸之力。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秦赵两国投入总兵力超过百万,双方伤亡超过60万,血流漂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切断韩国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韩国以上党为代价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献给赵国。秦国不满,公元前260年出兵攻赵上党,两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展开旷世大战。赵国名将廉颇借有利地形坚守,以逸待劳,秦军久攻不下。秦国使出反间计,赵国上当,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主将,换下老将廉颇。秦军在名将白起统帅下,最终完胜赵军。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不息,为了增强国力,取得战争优势,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变法。燕昭王广招天下贤士,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齐威王任用邹忌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后来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秦国地处西陲,原本国穷兵弱,屡被诸侯国轻视。自秦孝公起,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励精图治,国力日益强大。至秦王嬴政时,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国富兵强,已具备统一天下之实力。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便以摧枯拉朽之势,10年时间就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我国春秋以来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的纷争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2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 周幽王周幽王 西周灭亡西周灭亡 公元前公元前771771年年 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 东周的两个分期东周的两个分期 前前475475年年前前770770年年前前476476年年前前221221年年 春秋春秋 战国战国 前前770年年 周平王东迁周平王东迁 东东 周周 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年年 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 战战 国国春春 秋秋 1.春秋为什么会出现争霸战争?春秋时期有哪些 著名的霸主? 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管仲是如何相桓公 的? 3.晋文公是通过哪一场战役成为中原霸主的? 4.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

2、响? 5.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 6.战国是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7.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是?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预习思考: 阅读下列资料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东迁于洛邑, , 辟辟( (避避) )戎寇。平王之时戎寇。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周室衰微, , 诸侯强诸侯强 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史记史记周本纪周本纪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周室衰微周室衰微, , 诸侯强诸侯强 并弱并弱 一、春秋争霸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相继称霸 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1 1、诸侯

3、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 2、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 首领地位,成为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霸主”。 齐桓公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 齐桓公齐桓公 晋文公晋文公 楚庄王楚庄王 条件:条件: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 靠海,盛产鱼盐靠海,盛产鱼盐 管仲改革:管仲改革: 1.1.改革内政,发改革内政,发 展生产展生产; ; 2. 2.改革军制改革军制; ; 3“3“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扩,扩 充疆界。充疆界。 召集诸侯会盟召集诸侯会盟 条

4、件:条件: 国富兵强国富兵强 整顿内政整顿内政 训练军队训练军队 一大强国一大强国 城濮大战城濮大战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称霸方式:称霸方式: 称霸基础:称霸基础: “周天子派人参加周天子派人参加”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发展生产发展生产 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 论语 所谓所谓“尊王尊王”, 就是拥护周王室;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攘夷”指当时指当时 我国北方的狄我国北方的狄 (d)(d)人和戎人借人和戎人借 中原各国争战之中原各国争战之 机内侵,对各国机内侵,对各国 造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威胁, 领头伐夷就能得领头伐夷就能得

5、到各国的拥戴。到各国的拥戴。 看图说史看图说史 4. 晋文公终成霸主晋文公终成霸主 3.晋军晋军“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2. 楚成王的礼待楚成王的礼待1. 重耳流亡重耳流亡 想一想,春秋时期,想一想,春秋时期, 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齐国和晋国能够迅 速强大的共同原因速强大的共同原因 是什么?是什么? 两国都通过两国都通过改革内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训练军队迅速强大起来的。迅速强大起来的。 动脑筋动脑筋 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出

6、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 二、战国七雄二、战国七雄相互兼并相互兼并 1、 七七 国国 形形 成成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韩韩、赵、魏、赵、魏 田氏代齐田氏代齐 2、七雄、七雄 (名称、(名称、位置位置) 楚、秦、燕楚、秦、燕 秦秦 魏魏 赵赵 燕燕 齐齐 楚楚 韩韩 齐齐 楚楚 秦秦 燕燕 赵赵 魏魏 韩韩 东东 南南 西西 北北 到到 中中 间间 同时并存 时期时期 主要主要 战役战役 交战交战 国家国家 典故典故影响影响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魏、赵、齐魏、赵、齐 魏、齐魏、齐 秦、赵秦、赵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 减灶计减灶计齐国

7、强大起来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御秦军的进攻 战战 国国 3、主要战役、主要战役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长平之战 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之标志着其他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秦的统一之 势已形成。势已形成。 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史书记载未必可靠。 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 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 八十万人,他上哪儿八十万人,他上哪儿 去找那么多人去找那么多人? 史书记载:长平之史书记载:长平之 战,秦将白起坑杀战,秦将白起坑杀 赵国降卒四十多万赵国降卒

8、四十多万 人,真够狠的!人,真够狠的! 春秋、战国战争不同点 争争 霸霸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 兼并兼并 统统 一一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时期 战争目的 代表性战役 春秋 战国 这时期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同这时期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同 时,通过战争,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各时,通过战争,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各 民族交流不断增多。历史在争霸与兼并民族交流不断增多。历史在争霸与兼并 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诸诸 侯侯 并并 立立 七雄七雄 一雄一雄 你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吗?你能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吗? 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连线连线(把下列

9、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 争用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 1.为了争霸,以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晋文公 B.楚庄公楚庄公 C.齐桓公齐桓公 D.越王勾践越王勾践 2.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 “田氏代齐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 桂陵之战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 A. B. C. D. 3.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下列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纸上

10、谈兵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朝秦暮楚 C.卧薪尝胆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4.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齐桓公B.晋文公晋文公C楚庄王楚庄王D.秦穆公秦穆公 5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 A城濮大战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6、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 A秦秦 B燕燕 C楚楚 D齐齐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7.读材料回答:读材料回答: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11、 受其赐。受其赐。” 论语论语 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管仲是如何管仲是如何“相相”桓公的?桓公的?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 军队,以军队,以“尊王攘夷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为号召,扩充疆界。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 一、分期一、分期 西周:前西周:前年年- -前前771771年;东周:前年;东周:前770-年;年; 东周:春秋(前东周:春秋(前770-770-前前47

12、6476)和战国(前)和战国(前475-475-前前221221年);年); 二、春秋争霸二、春秋争霸 1.1.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2.2.霸主:霸主: (1 1)齐桓公:()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条件:条件:A.A.地理:靠海,盛产鱼盐;地理:靠海,盛产鱼盐;B.B.管仲改革管仲改革 :a a改革内政,改革内政,b b改革军制,改革军制,c c以以“尊王攘夷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边疆;影响:国富兵强,使为号召,扩充边疆;影响:国富兵强,使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称霸: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称霸:前7C7C中期,葵丘

13、会盟;中期,葵丘会盟; (2 2)晋文公:)晋文公: 条件:条件:A A整顿内政;整顿内政;B B发展生产;发展生产;C C训练军队;称霸:训练军队;称霸:城濮之战城濮之战 a a时间:前时间:前7C7C后期;后期;b b 双方:晋国和楚国;双方:晋国和楚国;c c典故:退避三舍;典故:退避三舍;d d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3.战争影响:战争影响:(1 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2 2)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利于国家的统一。利于国家的统一。 三、战国七雄三、战国七雄 1.1.七雄:(七雄:(1 1)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分晋:韩赵魏;(2 2)田氏代齐;()田氏代齐;(3 3)楚燕秦;)楚燕秦; 2.2.著名战役:著名战役: (1 1)桂陵之战:)桂陵之战:双方:魏和赵齐;典故:围魏救赵;(双方:魏和赵齐;典故:围魏救赵;(2 2)马陵之战:双方:魏)马陵之战:双方:魏 和齐;典故:减灶计;(和齐;典故:减灶计;(3 3)长平之

国兴靠人才,可见,越王勾践主要在于顽强的毅力,楚庄王主要在于重用人才,
答案:齐桓公主要在于革新图强,
点拨:此题概括性很强,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有些诸侯国被消灭,这是消极的一面。争霸战争,
(2)春秋诸侯争霸对当时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无法控制诸侯;几个大诸侯国为了争夺全地、人口及拥有对
答案:(1)老马识途(2)围魏救赵(3)退避三舍(4)朝秦暮楚(5)卧薪尝胆
点拨: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史实的影响。
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一、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在诸候中称霸,
(1)管仲协助齐桓公,
错误的,1972年山东
(1)春秋时期,为了争夺土地、
人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成语是。还自问:“你忘了亡国之耻吗?”经过长期准备,在室内悬挂苦胆,他们才被遣送回国。
忍受各种屈辱。吴王夫差强迫越王勾践和夫人为其驾车养马,
成语是。时而加入连横,为了自身利益,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斗争。身长
有时隐蔽,有和平演变,田氏代吕
氏,猜一猜描写的成语典故。
中了齐军的埋伏。魏将庞涓不得不带兵回援,齐将孙膑为
解赵国之围,魏国大将庞涓带兵进攻赵国,
成语是。管仲提出建议让一匹老马走在
(1)齐桓公带兵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根据下面的叙述或图
一、春秋战国时期,因此田氏代
材料——“管仲相桓公,经过之后,晋国分裂成为()
①韩国②赵国③燕国④魏国⑤吴国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④
8.在战国时期,东周开始的国王是()
A.周平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共伯和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C.发展生产D.改革军制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
置;另一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形势图》,都有贤相辅佐,发展生产③军事上,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最南的是国。成语就
,史称“东周”。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楚、韩、燕、魏、赵、魏、魏、秦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年,周平王东迁洛,它分为和两
个时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成为中原霸主。江南的国和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1:.春秋时期,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
上,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⑤
2.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一方面,有
时代特点的认识。②含义:战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正确的是()
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⑤①D.①④②③
7.战国初年,秦国逐渐强大,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A.牧野之战B.围魏救赵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
二、材料解析题。霸诸侯,
(1)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2)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的?
(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西周初年,春秋末,从此,史称“田
按顺序列举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给后世留下很多有趣的成语典故。说出成语。迷了路,果然找到了路。
(2)战国时期,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带兵去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在途中,赵国之围被解。
(4)战国时期,有些小国,时而加入
(5)吴国打败越国后,打扫宫室,三年以后,勾践立志雪耻,
出入都要舔尝,终于灭掉了吴
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你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得
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
为军师,身居辎车,大败
二、材料解析题。治理国家,使天下一统。以“尊王壤夷’为号召。
三、列举题。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
(1)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发动争霸战争。也有积极的一面。给社会带
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
的国家。因而就有加快统一步伐的积极作用。主要围绕改革来解答。晋文公主要在于勤业治国,选
举贤能,雪耻复国。国强要革新,人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陵之战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