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理解对李白的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鲁迅写这篇散文“重提旧事”。这年,鲁迅目睹“三一八”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通缉。他来到厦门后,仍很失望,厦门大学也充满了陈腐之气,那里的校领导顽固地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鲁迅“重提旧事”就是为了借它来讽喻现实,也就是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迫使儿童读那些无用之书,摧残儿童身心的罪恶。

⑤无妨: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⑥高枕而卧:垫高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⑨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⑩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1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12、拗:弯曲,弯转。

13、绅士: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14、倜傥:洒脱,不拘束。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解析:①“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②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3、文中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有何意义?

解析:前面写了春、夏、秋的景物,这里再单写冬天的捕鸟活动,正好构成一幅百草园四季图。

4、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解析:主要是敬慕先生,信服他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很爱先生,因为学生虽然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是瞪眼睛而已。

5、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怎样看待这两种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分别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正是因为美好,所以这些回忆才会弥足珍贵,使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回味,从中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6、文中说,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乐景(百草园里的美景)、乐闻(美女蛇的故事)、乐事(捕鸟的乐趣)。

7、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解析: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苦”: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规矩多:拜师行礼,不准提问;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未脱童稚的“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②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人声鼎沸”的场景,更是乐趣无穷。③课间休息乐。小园捉苍蝇喂蚂蚁、偷描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等都别有情趣。④收获乐。学到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画的画儿也多起来”,“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

8、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不同意。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8、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解析:矛盾的表现:①“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先生却挺“和蔼”。②先生让“我们”读书,后来“我们”“静下去了”,他却“还大声朗读着”。

评价:对先生的评价不应过多贬斥。从文中“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见鲁迅先生对他是十分敬重的。然而他对学生的提问拒绝回答还面带怒色,则表明了他落后的封建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矩而不常用,反映了他对学生的宽容慈爱。

9、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解析: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10、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

解析:介绍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时的礼节,着墨不多却令人生畏;写教书先生,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旁门左道”的问题。态度严厉,但也不乏和蔼,基本不体罚学生;写教学内容,都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令人感到枯燥;写学生,敬慕先生,好奇多问,又调皮爱玩,寻求快乐。

1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解析:最大不同点是:百草园的生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其言行显然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不能享有充分的自由。

1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何相同点?

解析:相同点是自由与快乐。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约束,但学生仍然享有一定的自由,可以时不时地跑到书屋后面的园子里去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教书先生虽然很严厉,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但也不乏和蔼,极少体罚责骂学生;教学内容虽然枯燥乏味,却也让“我”疑心是“极好的文章”;在随先生有板有眼地学习的同时,亦有玩指甲游戏与画画儿的乐趣。

一、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二、文章创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想向常人昭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而且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与怀念,写下了此文。

①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完全不同。

②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③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④所作所为:所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

⑤疲惫不堪:非常疲乏,难以忍受。

⑥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⑦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⑧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⑨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⑩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11、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集成团。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12、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真实地记叙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再塑生命”的高超教育艺术,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希望和求学中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

1、“迎接南方春天”有什么深刻含义?

解析:“迎接南方春天”一语双关,表面上写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的季节为春天,更深的含义是说莎莉文老师是“南方春天”,将使“我”处在冷冻中的心灵复苏,从而暗示“我”人生的转折即将到来。

2、“我”为什么说自己的学习是“不求甚解”?

解析:“我”最初的学习动力是来自对手指游戏的兴趣,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文字,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而已。

3、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

解析: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词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4、标题中的“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解析:字面上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本文中是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她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生命的意义焕然一新。

5、莎莉文老师应该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从学识字开始写起?

解析: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从识字的经历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洋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知识,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解析: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5、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人生的那些启示呢?

解析: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沙利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真切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

6、创造奇迹的两个人──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你认为她们的成功具备哪些因素呢?

解析: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海伦自身因素: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7、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解析:莎莉文老师富有耐心,讲求教育方法的艺术,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的智慧和情感,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

8、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什么是“爱”。所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都属于语录体。本课所选12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为人处事的原则。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语录体就是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话的辑录。在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多用口语,故称之为“语录”。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优美警策之文辞或能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作为一种文体,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①学而时习之(古义:按时今义:时间)(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②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次,虚数今义:数词,三)

③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诚信今义:相信)

④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善良)(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⑥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①吾日三省吾身(名词做状语,每天)

②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的知识)

③传不习乎(动词做名词,传授的知识)

④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时)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做名词,好的方面,优点)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救,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1、你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

解析:“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学了知识,时常去复习它,这是愉快的事。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从这句话你可以看出什么?

解析: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弟子对自己在修养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

3、“知新”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知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展。这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什么学习方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析:表明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见解是很精辟的。

5、孔子为何认为颜回是贤明之士?

解析:因为颜回能够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生活疾苦,并且带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生活。

6、请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

解析:该句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7、请试着解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字。

解析:“夺”原意是“夺走”,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8、怎样理解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

解析:“博学”指广泛学习和学问渊博,“笃志”指要有坚定的志向。整句就是要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

9、第八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

解析:该章把高尚的感情寓于详细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将“不义而富且贵”比作“浮云”,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

10、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解析: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1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解析: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或一门功课很喜欢,甚至从中感觉到乐趣,那么,我们就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

12、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①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②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③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④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⑥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⑦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⑧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诗词翻译:高峻的峨眉山巅悬挂着半圆的秋月,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夜间乘船从青溪驿出发,直奔三峡,想念你却难以相见,恋恋不舍地去向渝州。

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行船所见的描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江行思友之情。

名句理解: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乍离乡土的青年,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 “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多是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

诗词翻译: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声。如今正是江南一派大好风光的时候,(没想到)在这落花时节又与你重逢。

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描写现实两人重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名句理解: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诗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但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时,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介绍:李益(748—约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至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词翻译: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主旨归纳: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从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名句理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更多学习资料,学习内动力,问题答疑。

  1、《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答: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2、《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既是写景,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我们在做学问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有时不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吗?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换个角度,或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有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3、《归园田居》(其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亲自参加种豆锄草劳动,早出晚归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动后充实愉快的心情和归隐后的自豪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淡自然。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这首诗在平淡之中又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后的恬淡闲适。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和虚景的相互补映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4、《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

  答:愿是指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解析: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作的。它是一首反映劳动生活的田园诗,从对田园风光和农事劳动的描写中,深切体会到作者洋溢于字里行间的那种热爱劳动、热爱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的思想感情。作者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与丑恶,厌倦了官场生活。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答: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而写景之中也融入了浓情。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看出苍凉之意,而征蓬更给人枯寂之感。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萧条落寞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出了边塞壮美景色,也写出了作者置身塞外的深切感受。写景意境的雄浑,把作者壮阔的心情及粗犷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使至塞上》一诗风格是怎样的?

  答: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笔力遒劲、粗犷,意境雄浑、壮阔。

  7、《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把孤寂的心情与景物结合在一起的?

  答: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当中。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有什么意义?

  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征蓬,远飞的蓬草。蓬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秋枯后风卷而飞,故又叫飞蓬。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与京都长安相比,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苍凉之感,飒爽之意。这一句反映孤身出塞,以边塞景色与征蓬、归雁相映带。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什么意思?

  答:尾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说到了萧关边塞,却没有遇到都护,候骑告诉诗人,都护在燕然前线。萧关,又名陇山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塞重镇都护府的长官。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东汉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这里以燕然作为结句虚写我军胜利的情况,既符合奉使出塞的题意,又念有路程尚远的不尽之意,使全篇雄浑一致,不落凡近无力之病。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发异峰突起,于平常中出新奇。作者以新鲜的感受,写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色。大漠,广阔无际的沙漠。长河,黄河。孤烟,燧烟。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燧烟是古时边塞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直,状孤烟之高,隐状孤烟之浓黑;圆,状落日之低,隐状落日之残红。可见,直字、圆字,既是即目,又传烟、日之神,置于广阔空间,自有立体感受,同时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清人赵殿成注释说: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两句中的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有理有情算是道出了此二句的妙处。难怪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与李贺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相比,王诗写大漠晚景,李诗写大漠夜景,共为描绘边塞风景的妙句。

  11、《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诗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12、《渡荆门送别》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答:诗中首先交待了出游之地。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侧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戴天山上生活、读书,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13、《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表面写山村的幽静,实际上富有人生哲理。我们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极度渲染了山水之多及山水的阻隔作用,使人陷入一个近乎绝境的困惑之中,而后,接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猛然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给人以极大的惊喜。人的心情也由憋闷怀疑而豁然开朗。这是写景,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我们在做学问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有时不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吗?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同时换一种思考方法或角度,就会得到转机,重获希望,这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心中的李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