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人物有哪些走出以后主要人物是谁?

  •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本印时间:2017年09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20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读者对象:小学生,10—18岁

七年级上统编教材语文指定阅读书目

“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先生的著名小说散文集

  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他后半生恪守文人的清高和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作书时的自在。孙犁一生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白洋淀纪事》作为孙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入选了“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自主阅读推荐书目”。孙犁在《白洋淀纪事》中集中塑造了水生、原生、香菊、秀梅等典型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白洋淀人民的真诚、纯朴、进取等方面的品质;孙犁用无邪的文字勾划时代的意愿,用文学之美表达普通人的心声,为我们拓展了一条了解过去的道路,让我们感受到对美好明天的渴望和希冀,给予自己无限前进的力量。对于书中极具特色的地方方言,我们重点进行了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同时也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受到鲁迅和文学研究会中的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及作品的影响,同时,他所阅读的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以及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开阔了他的视野,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和评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36年,参加工作的孙犁经人介绍赴安新县做教员,这一时期的经历使他对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战斗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孙犁的家庭生活也对他影响颇深,母亲和妻子身上的美德使他更加认同劳动人民身上真诚、纯朴、进取等品质,也使他对劳动人民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此后,随着战争的爆发和深入,孙犁愈加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经受的苦难和他们所进行的积极反抗,这才有了《白洋淀纪事》《白洋淀之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作为一本描写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与当地地主等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40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等名篇。孙犁在这些文章中塑造了水生、原生、香菊、秀梅等典型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白洋淀人民的真诚、纯朴、进取等品质,让我们在阅读之余不禁被劳动人民的这种美好品质所吸引,从而“见贤思齐”;孙犁还在文中描绘了白洋淀的风景,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千里冰封的大苇塘,无一不让我们心驰神往;更有趣的是文中白洋淀地区的方言表达,虽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你却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地人性格中热情、爽朗的一面,让人在心中瞬间就升腾起对白洋淀的人物风貌的好感。
  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和战斗事迹的描写,表现出战争年代人民对于幸福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也是最能展现孙犁风格的作品,他那善于用无邪的文字勾画时代的意愿,用文学之美表达普通人心声的能力,为我们开拓了一条了解过去的道路。同时,我们还能从他的文章中读出对美好明天的渴望和希冀,赋予人无限前进的力量。
  本书在编排过程中,对文中的部分方言进行了无障碍注解,减少了阅读障碍,并在文后附有铁凝女士的作品《怀念孙犁先生》,来帮助我们拓展阅读,深入了解这位对白洋淀怀有深厚感情的作家。
  如此美文,与君品鉴。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同时也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代表作有《芦花荡》《荷花淀》等。

  《白洋淀纪事》是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本书共收录了40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等名篇。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用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056

本站文档均来源于网络,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下载文档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随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洋淀纪事人物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