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优化公司前景结构优化设计哪家好?求推荐。

  职称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的职称论文格式与范文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

  职称论文格式【1】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

  (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辅导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辅导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职称论文范文【2】

  电力技术职称论文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于此必须要加紧电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以便于更好的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认为,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电力技术发展和电力系统规划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从智能电网技术入手,简要的阐述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中所起到的作用。

  分析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技术发展和电力系统规划当中所起到不可替代的效用。

  关键词:电力技术,电力系统,智能电网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则是将自然界中存在一次性的资源转化成电能,在通过整个电力输送的环节,将电能供应到企业和居民身边。

  为了有效的完成这样一个功能,电力系统就需要有一个十分严密的信息和控制系统,对于整个电力从生产到输送最后达到用户手中都有一个严密的控制,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在各大行业当中的应用,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智能电网的应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已经是新时期电网技术的核心和重点,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规划的合理性和电力技术发展的有效性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左营,这应当引起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

  一、电力技术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

  1、智能电网技术的概念

  智能电网技术在当今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电力行业所关注的热点,可以说其引领着电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究其原因,主要是智能电网技术的涉及面包含着从发电到用户之间的整个能源转换和输送过程。

  具体的.来说,智能电网技术主要要实现的是电网的全程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的双向通信网络之上的,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测控技术和通信技术,从整体上实现电网的安全、有效、快捷、和经济的目标。

  满足我国的国民生产和人民群众使用。

  促进我国电网水平的优化、高效的运行。

  2、智能电网技术的特征

  智能电网技术有以下几大关键性特征。

  第一,智能电网具备着极强的自愈性。

  也就是说在电网中的一些原件出现问题时,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将其自动隔离出来,在尽可能的减少人力的使用的情况之下,使整个电网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当中。

  从本质上来说,智能电网技术自身存在一定的免疫系统,它通过对于自身的检查,对于现存的问题或者是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纠正。

  第二,智能电网的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强,也就是说智能电网再设计和运行之上对于纯物理攻击和网络攻击都有很强的免疫力,同时还具备着在受到攻击之后的自我快速修复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更加优化电能的合理配置,更好的满足21世纪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用电需求。

  也就是说,智能电网技术可以通过各地区用户对于用电量和用电标准的不同,合理的配置电能的输送,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第四,只能电网还具备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兼容性,其兼容性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安全、无缝的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设备和触电系统接入到整个电力系统当中。

  这些特征,就使得只能电网技术,在整个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规划当中,占有了很大的比重。

  3、智能电网所采用的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并不是孤立的、凭空的存在的,它的发展源于各种技术的支持,这主要包括通信技术、量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等。

  第一,智能电网所采用的是高速的、双向的、实时的、集成的通信系统,因为只有这样的通信系统才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对于数据的获取、保护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通信系统作为联系用户和电力生产,从而提高电力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第二,先进的量测技术在只能电网当中的应用是其必然选择,只有采取先进的量测技术才能将获得的数据全面的转化成数据信息,并通过只能系统的终端进行评测和检查,以便于更好的确定电网整体的健康状况。

  第三,智能电网中所采取的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在量测技术才会数据之后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和判断的主要技术,在判断过程完成之后,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对于出现问题的元件进行隔离或者更换,以此来消除或者是减轻因为元件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供电中断带来的损失。

  二、电力技术中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规划中的研究

  由于当今社会的能源短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

  所以自智能电网技术问世到现在以来,已经有很多的发达国家进行智能电网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整体的电力规划当中,因为智能电网技术的可靠、安全、节能、高校和环境友好等等的优点,已经成为当今电力技术发展和电力规划的主要方向。

  1、智能电网在电力规划中的优势

  智能电网技术在整个电力规划当中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智能电网技术其本身所拥有的优点。

  第一,智能电网具有实现双方的通信、实时监控、数据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更好的兼容性适合各种类型的发电设备和触电系统进行无缝的对接等多项优点。

  第二,由于当今国际国内的资源的短缺,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智能电网技术是环境友好型技术,它在整个发电、配电、输送和消费过程中对于原有的电力技术的创新,使之对于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少,同时进一步的扩大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总体上看,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规划当中的应用,是整体的供电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也有所上升,全面的实现了电网的商业化的进程,同时对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规划当中的应用分析

  在我国目前又很多的地区由于电力系统规划的不到位和不细致,从而导致了在短时间之内极其容易出现点我那个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出现,这对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是相当的不利的。

  同时还有很多的地区因为输电线路和电站的发展的滞后,特殊能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我国的电力资源紧张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电力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

  针对于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电力规划的过程当中进行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首先,智能电网技术采用的是双向、集成的通讯系统,其可以有效的实现双向互动的数据传输,从而有利于动态的电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更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第二,智能电网技术因为其本身的特征,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有针对性的将新能源和可再生的能源应用于整个电力系统当中,对于电力系统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智能电网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电力发展的主要技术,其核心地位已经不容撼动。

  其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在通讯传输方面更准确更快捷更有效。

  同时,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电网,在合理优化全国范围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1]成国军,张琪林.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设改造的基本方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2]康重庆,周天睿,陈启鑫.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能源技术经济;2010(6).

  [3]李玲,丁磊.论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5).

  [4]谭仲燎,陈坚.电力电容器容量选择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关系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10).

  [5]陈卓淳,姚遂.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技术转型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

  建筑设计职称论文范文

  近几年来,绿色建筑工程得到很好发展,满足当前社会以及人们需求,在绿色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部分,为能够使绿色建筑工程得到更好使用,应当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优化,从而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工程理念与建筑形式不断出现,绿色建筑就是其中一种。

  绿色建筑不但具备一般建筑功能,同时能够最大程度节约能源与资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存在,影响绿色建筑真正使用,因此应当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就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建筑使用得以保证的基础,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下面就从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所存在问题与绿色建筑结构优化有效方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所存在问题

  相比于国外情况,对于结构优化设计理念而言,我国在实际应用方面与理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工程实践方面仍然不是十分普遍,缺乏实践检验。

  下面就各个方面所存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1基础结构优化设计中所存在问题

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江苏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对于江苏省绿色建筑的结构部分设计规定如下:

1.1.1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的规定,且不应小于25年;结构构件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应满足相应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1.1.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的规定,且不宜小于二级。

1.1.3   结构设计应优先考虑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及可工业化建造的建筑结构体系,并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等措施。

结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优化设计;

结构体系优化设计;

结构材料(材料种类以及强度等级)比选优化设计;

构件布置以及截面优化设计。

1.1.5   地基基础设计应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坚持就地取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依据勘察成果、结构特点及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场地环境和工程造价等因素。

应选择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材料,且优先采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并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应优先采用高性能、高强度材料;

应优先选用附近地区生产的材料;

严禁采用国家及地方限制使用或淘汰的材料;

禁止采用高耗能、污染超标的材料。

1.2.3   结构方案应尽量满足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对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确定抗震性能目标。

1.2.4   在保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宜通过结构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用量。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宜采用较难实施的结构及因建筑形体不规则而形成的超限结构;

应根据受力特点选择材料用量较少的结构体系;

甲类建筑优先采用隔震或耗能减震结构;乙类及丙类建筑有条件时宜采用隔震或耗能减震结构;

在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中,应合理采用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和大跨度结构的水平构件应进行截面优化设计;

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宜合理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夹心楼板等;

由强度控制的钢结构构件,应优先选用高强钢材;由刚度控制的钢结构,应优先调整构件布置;

应合理采用具有节材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水平高的构件。

1.2.6   基础优化设计可以考虑地基基础协同分析与设计并满足以下要求:

高层建筑宜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协同设计。

桩基础沉降控制时,宜考虑承台、桩与土的协同作用。

筏板基础宜根据桩、土、共同工作计算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1.3.1   改建工程,应在结构可靠性评定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建筑结构。宜保留原建筑的结构构件,根据结构可靠性评定结果,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固后,再按加固后合理使用年限继续使用。原有建筑利用率应不低于30%或利用面积不小于300m2

1.3.2   因建筑功能改变、结构加层、改建、扩建等,导致建筑整体刚度及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不能满足现行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或需提高抗震设防标准等级时,应采用优化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的加固方案,并应优先采用结构体系加固方案。

1.3.3   结构体系或构件加固,应采用节材、节能、环保的加固技术。

1.3.4   现有建筑改造宜合理利用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充分利用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尚可继续利用的材料。

1.4.1   工业化住宅应采用适宜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如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核心筒结构等。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应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

1.4.2   工业化住宅应选用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并控制运输距离,预制装配率应不小于12%

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采用便于工业化建造的结构体系和可工业化生产的结构构件;

采用将建筑全寿命期的绿色建筑目标与结构体系一体化设计技术;

运用集成化的设计理念,选择与标准化、模数化、部品化建筑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系。

计算模型应能准确地反应该体系的受力状态,选择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

结构及构件的设计应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

节点设计应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

应进行结构构件在制造、运输、吊装、施工等荷载工况下的相应验算;

实行二阶段设计,构件设计应精细化,保证每一个构件的尺寸及安装的准确度,体现工业化特点;

设计中应考虑工业化住宅在构件制作,安装建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1.5.1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江苏省有关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现行规定。应选用江苏省现行推广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1.5.2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新型、轻质、节能、经济、适用、耐久、环保、健康的原则。优先选用本地化建材,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应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85%

1.5.3   建筑外立面、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部位的装饰装修材料,应使用耐久性好和易维护的建筑材料。

1.5.4   在保证结构性能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同时,优先选用资源消耗少、集约化生产、碳排放量低的建筑材料:

1 选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质量之和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住宅建筑应不小于6%,公共建筑应不小于10%

2选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该材料的废弃物掺量不低于20%,其废弃物建材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宜大于30%

3 宜选用可快速再生的天然材料等制作的高强复合材料。

1.5.5   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资源的消耗量,选用物化能量低、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产品。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应采用生产、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建筑材料。

1.5.6   现浇混凝土应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70%以上工程用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

6 层以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应全部采用HRB400级以上的钢筋或使用HRB500 级钢筋占受力钢筋总量的65%以上;

2 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宜采用强度等级在C50(或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或高耐久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50%以上;

3 钢结构建筑应采用Q345GJQ345GJZ等高性能钢材占钢材总量的70%以上。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政府管理机构文件中规定应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守所规定的技术标准的要求外,还需要根据一些特殊要求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分析。本文结合多年建筑结构设计经验,从抗震设计方法、时程分析及地震波选择等几个方面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计算方法以及超限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业内相关人员参考。


利用地震反应谱理论,求得结构底层总地震剪力,再根据一定原则将总地震力分配到上部各楼层,从而进行结构设计的一种简化的设计方法。

通过求解质量和刚度矩阵特征值的方法,求出结构的各基本振型(基本位移模式),再通过振型参与系数及振型参与质量将各基本振型的计算结果进行组合,从而得到结构在预期地震作用下的最终变形及内力,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由结构基本运动方程输入地面加速度记录进行积分求解,以求得整个时间历程的地震反应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将一条实际的地震波作为外力施加到建筑结构上,研究整个地震过程中结构内力的变化以及找出薄弱部位,从而进行加强设计的一种分析设计手段。


反应谱法实际是按照单质点体系,将地震的动力问题转化成静力问题,再通过基于概率组合的振型组合理论从而求解多质点体系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应用,证明该方法的使用足够可靠,但由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长周期建筑的激励不够以及对高阶振型的估计不足,导致此类建筑分析时误差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正如前文所述,时程分析法是基于实际的地震波进行分析设计的,目前地震波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地震波库:由国内外地震局实际监测记录统计得到;
  • 安评谱:由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给出的地震反应谱;
  • 人工波:根据场地特征信息由计算机模拟得出的地震波。

规范要求时程分析时所使用的地震波需同时满足,地震动三要素:有效峰值、持续时间和频谱特性。

峰值加速度,我国规范明确采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来标定地震能量的大小,其值按照《抗规》表5.1.2-2取值;

有效持续时间,从加速度首次达到该时程曲线最大峰值(PGA)的10%那一点算起,到最后一点达到最大峰值(PGA)的10%为止;有效持续时间一般为结构自振周期的5~10倍;

频谱特性,就是反应地震波振幅和频率关系的特性;地震波能量是通过建筑物下方土壤传递给结构的,而我们知道建筑物下方场地本身有自身固有的自振属性(特征周期Tg),如果某条地震波的主要能量频率远离场地自振频率,那么无论这条波携带的能量有多大,其大部分能量都会被场地“过滤”掉,不会对地上建筑物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仅仅当该条波的能量频率和场地的自振频率接近时,才会激发“共振”,这就是我们研究地震波频谱特性的意义。


时程分析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概念PGA和EPA,这里需要明确一下。

峰值地面加速度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地面地震加速度时程中的最大值,即高频脉冲的尖峰值;

有效峰值加速度EPA(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将一定阻尼比的加速度反应谱Sa(T)在高频段(0.1~0.5s)取平均值所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即地震波能量密度最大区域加速度的平均值。

“有效”是针对造成结构破坏程度而言的。对于某些地震加速度记录,其最大峰值可能是一个高而窄的高频脉冲,尽管幅值很大,但因为持续时间极短,对结构造成的破坏有限,所以地震对结构影响的研究与有效峰值加速度联系更大。

通常来说EPA是小于PGA的,而往往PGA那些高频部分分量较小,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国内外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对建筑结构的研究来说,可以采用EPA替代PGA,以避免PGA个别瞬时脉冲峰值对地震动能量判断的干扰。

从数值上来说PGA根据时程波可以直接得到,那么EPA怎么得到呢,这里就涉及到了波型的转换,我们从波库中拿到的是一张时程波曲线,为了后期应用的方便我们需要把这张时程波曲线转换为加速度反应谱;

对于给定质点体系的结构(阻尼比ξ,自振频率ω1确定)当我们给它输入一条地震波进行激励时,结构震动时会产生一个加速度的最大值a1,当我们保持阻尼比不变,更换一个自振频率为ω2的结构,对其施加相同的地震波激励时,又会的到新结构的一个加速度的最大值a2,那么当阻尼比一定时,对同一条波,其结构震动加速度的最大值和其自振频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将这些对应关系的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条地震波的最大加速度曲线,即最大加速度反应谱,如下图所示。

这个具体转换的过程,目前主要的计算软件中都有这个功能,直接生成即可。

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求法

有了前面的最大加速度反应谱,我们就可以讨论下,如何根据加速度反应谱求得EPA了;美国ATC 3-06中对EPA定义如下:阻尼比为0.05的单自由度体系在周期[0.1s,0.5s]区间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均值S—a(0.1~0.5 ) 除以 β—(0.1~0.5) ,即:

▲加速度反应谱平均值S—a

其中, β—(0.1~0.5) 是指所选加速度记录平均放大系数在[0.1s,0.5s]区间的均值,ATC 3-06中的取值为2.5。此值在最新版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取值为2.5,但是在现行的《抗规》中为2.25,有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当取β—取2.5时,计算的EPA,对地震谱进行缩放时的拟合程度较好。此处是规范还未统一的地方,工程师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前面提到了建筑场地对震源传来的地震波具有“滤波”效应,因此我们实际选波的思路就是选出那些时程波特征周期和场地特征周期相近的波(一般控制相差在20%以内),从而使其对结构产生更有效的激励,对于给定建筑场地,其场地特征周期Tg是确定的,那么我就只需要求得该条时程波的特征周期,进而进行判别。

前面已经求得给定波的EPA,同理,我们可以求得给定波的有效峰值速度EPV:即阻尼比为0.05的单自由度体系在周期[0.5s, 2s]区间的地震动速度反应谱平均值S—v(0.5~2) 除以 β—(0.5~2) ,即:

▲速度反应谱平均值S—v

其中, β—(0.5~2) 是指所选速度记录平均放大系数在[0.5s, 2s]区间的均值,同样取值为2.5。有了EPA和EPV我们就可以求得给定时程波的特征周期:

规范对EPA数值的标定

前文中我们多次提到了EPA,而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抗规》给定的有效加速度最大值数值,我们称之为规范EPA,另一种是通过给定时程波求得的EPA,我们称之为时程EPA,那么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规范根据给定场地信息,所处烈度及震中距等信息给出的预期地震的能量最大值,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波库中选出满足规范要求能量的地震波即可,但是由于我们监测到的波库数量有限,并且场地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往往很难选出满足规范要求能量的波,那么,我们现在比较实用的做法就是将前面根据特征周期相近原则选出的地震波等比例放大β倍:

进而得到了满足规范有效峰值的时程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规范给出的是设计EPA,并对时程EPA进行放大,有时候在与其他软件进行对比时,需要确定放大后相应的时程PGA,那么放大的方法也是同理:计算出调幅系数=设计EPA/时程PGA,得到调幅系数后输入软件进行时程波的放大。

需要补充一点,在部分通用软件中对加速度的单位采用GAL,称为“伽”或者“盖”,是为纪念伽利略而命名的,这里1gal=1cm/s2。


第一步:根据前文所述,规范要求波的三要素:有效峰值、持续时间和频谱特性;初步选出一组地震波。

第二步:满足规范要求多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T1,T2,T3周期对应的时程影响系数为反应谱相应周期点对应影响系数的0.8~1.2倍之间)。

第三步:每条地震波计算出的底部剪力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0.65~1.35倍之间;多条地震波计算出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0.8~1.2倍之间。


根据建筑的复杂程度,时程分析时规范给出了单点单向激励及单点多向激励的控制原则;单向激励即沿结构单向输入地震波,从而计算地震反应;多向激励(三维地震)即从结构的两向或三向输入地震波,得到激励结果,其各向成分比例为X:Y:Z=1:0.85:0.65(主、次、竖);当更改主震方向时,其各向成分比例调整为X:Y:Z=0.85:1:0.65(次、主、竖)。


根据上述选波的逻辑和方法选出地震波,计算出结构地震剪力,那么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呢?

本文开篇提到了时程分析的结果,只是作为常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补充计算,这里“补充计算”的意思是,时程分析的目的只是用来验证我们常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的结果是否合理和有没有漏洞的,因此时程分析的结果是不能直接用于结构设计的,而是通过比较时程分析法和反应谱法算出的楼层地震剪力大小,求得两者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1.0则需要对相应楼层的反应谱法算出的地震剪力放大该比值的倍数,如果该比值小于等于1.0,则无需进行放大或缩小,按照反应谱结果进行设计即可。

了解了以上的原理,从项目投资角度,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对超限结构地震剪力的设计思路,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最终找到一组“理想”的地震波。使该组波计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尽量接近反应谱的结果,甚至比反应谱的结果还小,这样我们就仅需对结构进行少量的加强甚至不加强,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目的。

[ 3 ]王亚勇,结构时程分析输入地震动准则和输出结果解读[J] ,建筑结构,2017;

[ 4 ]安自辉,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强震记录选择[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 5 ]迈达斯软件结构期刊,结构帮。

▌作者:同辰建筑 师乙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分析总结,仅供参考

▌来源:同辰建筑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优化公司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