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2000年以后美国进行的战争了哪些战争?

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是近年来美国发动的两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2003年至2015年,伊拉克战争的保守花费为8200亿美元,而同期阿富汗战争的花费为7650亿美元。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进行了报复,于2001年10月7日发动战争,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2011年5月1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击毙之后,美国逐步退出阿富汗战场。2011年10月7日10周年纪念日之际。美国国防部称,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上的花费已达3232亿美元,平均每天战争花费将近1亿美元。五角大楼表示,阿富汗战争至少造成1788名美军死亡。

伊拉克战争是由美国为首的(命名为“自愿联盟”)联军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始于2003年3月20日,并于2011年12月18日正式结束。入侵目的是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联军于2003年4月9日摧毁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反叛武装和反对侵略势力随后与美军展开游击战。根据维基解密在2010年10月22日所公布的美军文件显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直接死于战火的平民达6万6081人。

此外,战后重建伊拉克需要250亿~1000亿美元。战后,美国可能会在伊拉克推行“西式民主”,推行“伊拉克马歇尔计划”,在伊的重建工作可能需要6年时间。第三部分花费是对伊拉克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需要10亿~100亿美元。约有100万~500万难民需要援助。伊拉克能靠卖石油来解决上述3种开支吗?不能。即使伊拉克的石油生产立即被提升到每天300万桶,年收入也只有250亿美元。这些钱大部分要用来进口粮食和药品。此外,在伊拉克欠下的超过3000亿美元的战争债务中,已经偿还的微乎其微!

当然美国不可能为此付账。专家同时指出:“过去40年以来,美国都是‘打完就走’,很少重建战争废墟。阿富汗战争就是例证。到2002年9月为止,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用于战事的费用达到了130亿美元,而用于重建阿富汗和人道援助的资金却只有1000万美元!如果伊拉克军队炸毁油田,那么这场战争的损失将高达16000亿美元!”

这样,在不考虑战后重建的情况下,整个战争的费用为370亿美元。第二种作战模式是以空中打击为主。报告认为,空中打击作战所需的兵力投入为25万人,主要兵力为美军的两个整编陆军师和10个空军战斗机飞行联队,包括2500架飞机、500架攻击运输直升机、300辆坦克和60艘海军舰船,还包括英军的三分之一个重装甲旅、1个空军战斗机联队和21艘船。这个规模的战争花费为:派遣费为90亿美元,第一个月的作战费用为80亿美元,第二个月的作战费用为60亿美元,撤兵需要50亿美元。这样,在不考虑战后重建的情况下,整个战争的费用为280亿美元。当然,这么一笔巨款,美国不会全部自掏腰包。第一次海湾战争共花费611亿美元,而盟国捐款为536亿美元,美国最终只为这场战争出了75亿美元,按如今美国的经济实力,这确实不算什么。

不管怎么算,我们能得出的结论都只能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样的时代游戏或许日本那样的军国主义国家或美国这样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玩得起,对于刚刚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而言,这实在是玩不起也不该玩的游戏。

导读:说到美国,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朋友问冷战后美国参与的全部战争,事实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2003年3月,美国某公司在中国独立投资呢,小编为大家带来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冷战以后美国发动的战争有哪些

1、美国空袭利比亚战争

1986年4月15日凌晨,美国出动3艘航空母舰、34艘其它舰船和包括18架F-111战斗轰炸机在内的几百架飞机对利比亚进行代号为“黄金峡谷”的突然空袭,大规模超低空轰炸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2014年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4、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事件

1998年,在南联盟南部的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同塞尔维亚警察之间的暴力流血冲突事件不断升级。阿尔巴尼亚族是科索沃地区的主要民族,长期以来寻求让科索沃从南联盟独立。

这场冲突本是南联盟国内的民族矛盾,但却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描绘成了一场人权危机,并以此为借口,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了对南联盟的空袭。

战争期间,北约向990个目标发射2300枚导弹、投掷14000枚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炸弹。超过2000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88名儿童,数千人受伤。超过2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撤离科索沃。

崇尚武力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国自独立后的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

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挑战。

  朋友 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美国的发展史是一部战略性扩张的历史,历史上共有四次较大的战略性扩张。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1983年,闪电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10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地位,对格林纳达发动武装入侵。战争起因是格林纳达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以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使用了卫星、精确制导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装备等。而格林纳达高技术装备几乎为零,美军以很小的代价速战速决,8天内达到战略目的。为此,美军尝到了军事高技术的甜头,更加肆无忌惮地以武力推行其全球战略。美国的入侵行动,遭到各国人民的谴责。

  1989年,乘夜突袭巴拿马

  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出动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2.6万名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对巴拿马实施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突然袭击,作战行动在48小时内完成,巴拿马国防军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1990年1月3日,巴军政府首脑诺列加走出梵蒂冈驻巴使馆向美军投降。“正义事业”行动于1月12日结束。在此次行动中,美军首次动用了6架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采用了新的作战方法,战斗中仅死亡23人。1990年1月12日至1991年1月,美军在巴拿马转入“促进自由”行动。

  1990年,利刃刺向利比里亚

  1990年6月3日,美国以利比里亚内战威胁到本国侨民的安全为借口,宣布实施“利刃”行动,派遣一支由4艘战舰、27架作战飞机和2335名作战人员组成的两栖作战军队,从地中海驶抵利比里亚附近的海域待命。8月4日,在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扬言逮捕所有该国境内的外国人后,美海军陆战队从海上和空中侵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控制了美驻利使馆及周围地区,并开始实施撤侨行动。此次行动一直持续到1991年1月9日,共从利比里亚撤出2600名外国侨民,包括330名美国人。

  1992年,武力干涉索马里

  1992年12月4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宣布派遣一支2.8万人的部队,参加在索马里的援助行动。12月底,美军完成了在索马里的军事部署。按照原来计划,美应于1993年1月底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移交控制地区,撤出其紧急干预部队。但是,1993年初,驻索美军开始多次卷入武装冲突。6月30日,美军下令悬赏捉拿索马里艾迪德派武装头目艾迪德。10月3日,美军士兵与艾迪德派武装发生冲突,美军动用了武装直升机。而艾迪德指挥2000名武装人员,与两万余名维和部队周旋,共有56名维和部队士兵和500多名索马里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美军死亡18人,损失3架武装直升机和部分军车。1994年3月21日,美军从索马里撤出。

  1994年,大兵入侵太子港

  1991年9月30日,海地发生军事政变,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被推翻后逃亡美国。海地军政府与逃亡总统于1993年7月3日达成协议,要求联合国派遣军政人员协助海地恢复秩序,为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做准备。然而海地军政府并未履约。

  1994年6月—7月间,美借海地军人政府驱逐联合国民事调查团之机,促使安理会在7月31日通过第940号决议,决定组建以美军为首的1.5万人的多国部队,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8月1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海地军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并命令美军部队准备出兵海地。9月18日,在美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海地军政府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协议,规定1.5万名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从9月19日开始进驻海地,实施“坚持民主”行动。19日,当首批美军士兵在太子港登陆时,海地军队与示威群众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此后,双方多次发生武装冲突。驻海地美军兵力一度达两万人。1995年3月,美军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移交任务,1996年4月美军全部撤出。

  1998年,打击苏丹和阿富汗

  1998年8月20日,美国为了报复恐怖分子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炸弹袭击,分别命令游弋在红海和阿拉伯海上的作战舰艇,用“战斧”巡航导弹同时袭击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目标。

  美国以导弹报复恐怖活动引起世界关注。普遍认为,用国家恐怖来对付集团或个人恐怖,只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恐怖和混乱。

  1994年,“战斧“导弹抡向波黑

  为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实力,迫使其接受美国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北约以保卫萨拉热窝等联合国“安全区”为由,动用以美国海空军为主的北约部队,于1994年8月30日及9月20日连续两周出动大批飞机对波黑塞族军事目标及部分民用设施进行猛烈轰炸。9月10日,美海军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向波黑东北部的塞族防空设施发射了1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此次北约用于空袭的飞机约170架,其中美国约87架。行动代号为“审慎力量”。在为期两周的空袭中,北约飞机共出动约3400架次(其中约850架次执行轰炸任务,投掷各类弹药1000吨),摧毁塞族56个重要目标。塞族60%—70%的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设施被摧毁或陷入瘫痪状态,近30%—40%的弹药库被炸毁,2%—5%的重武器遭到破坏。塞族最后被迫接受了北约提出的停止轰炸的条件,从萨拉热窝周围撤走了300件重武器,北约仅一架飞机被击落。

  1999年,悍然空袭南联盟

  1999年3月24日—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为了谋求欧亚大陆,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战略控制权,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战略空袭。这是北约自成立50周年以来第一次对防区外、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也实现了其由一个地域性军事组织向全球性军事组织的过渡。“联盟力量”行动是一次高技术空袭作战,北约运用了新军事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将兵力投送、信息作战、非线式作战、精确打击、防区外打击、战区外指挥等概念全面运用于实战。北约对南境内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民用目标实施了打击。美国和北约在战争中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包括国际上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

  2001年,反恐首选阿富汗

  “9·11”事件是美国有史以来遭到最大规模、损失最为惨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把矛头对准中亚的阿富汗,发起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美对阿军事打击于2001年10月7日开始。美及其盟国在阿周边部署了近8万人的兵力,其中美军约5万余人,先后动用了5个航母编队、4个两栖戒备大队,以及500多架战机。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军出动作战飞机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弹导弹1.2万多枚,其中60%以上是精确制导弹药。通过军事打击行动,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基本上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网络。阿富汗战争是美国以“反恐怖”名义发动的一场战争,是一场以空中精确打击为主要打击样式、实力对比悬殊的非对称战争。它揭开了美国新世纪“反恐”系列战争的序幕。

  2003年,大举入侵伊拉克

  2003年3月21日,在伊拉克南部塞夫万,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站在一辆装甲车上从公路旁的萨达姆画像旁驶过。当日,美军跨过伊科边界向伊拉克境内推进。有消息称,美英已经夺取了伊拉克海湾港口乌姆盖斯尔,英国士兵已登上巴格达以南的法奥半岛……

  二战后美国对外的经济战略

  二战后,欧洲各国实力普遍衰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西欧国家不得不惟美国马首是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欧洲世界霸权时代结束,此后欧洲国家对外政策紧随美国。在经济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控制日益削弱的情况下,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以恢复,资本主义秩序得以稳定,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也大大加强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想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以达到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的目的。此后,欧洲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一直充当着美苏争霸的工具。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欧洲各国在经济、军事、外交上也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以谋求自主地位,尤其是欧盟的诞生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总之,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战略既重建了欧洲,又促成了欧洲的统一。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

  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

  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主义”)

  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

  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⑼小布什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

冷战之后的世界,美国一家独大,号称世界警察,由这个国家直接领导的局部战争有几场最,比如中东地区和亚洲的阿富汗,虽然打着反恐民主人权的口号,但事实已经证明,那只是虚伪的借口而已,战争给相关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相信大家已经看清了这个国家的本质,战争帮助他们获得了财富,但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最珍贵的名誉和信任。

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举例子

冷战结束 1991年了,这是的老美已经开始对中东国家下手了,他们感兴趣的是石油。对中国的态度也变成了表面较好,暗地下套的战略了。没有发动实体战争,但是在经济上和武器更新上对中国进行了一些干预和禁止销售。

冷战结束后,缺少了制衡的美国利用什么发动局部战争

冷战结束后,再也没有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了,所以,美国开始了霸权之路,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对不买自己帐的国家,找个借口就武力进攻,比如轰炸南联盟,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空袭利比亚,叙利亚等。当然,有的时候它也会采取经济制裁,比如伊朗,朝鲜等被之列为流氓的国家。那是因为美国在之前的战争中付出血的教训,想减少自己的损失。

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战争,推行“坦克式的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0年以后美国进行的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