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枢,隰有榆什么意思,隰有榆。

山有枢,隰xí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民歌反映民俗,记录历史传承文化。这首和前一首《蟋蟀》有得一拼,一个是因为蟋蟀在堂惊于光阴流逝,人生过半的作者忽然觉得“今我不乐”亏了,但是又提示自己“好乐无荒”,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是一种思想的“务虚”。

《山有枢》这首是务实,直抒胸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从第一章的衣裳,车马;第二章的廷内,钟鼓;第三章的酒食,鼓瑟。这不就是人们在现实世界追求的“物质享受”“生活品质提高”吗?可是作者眼里的这个人却衣服也不“五色绚煌”,车马也不“驰骋畋猎”,钟鼓鼓瑟也不“五音悦己”,酒食没有“五味口爽”,这不白活了,自己死了让别人享用了…。

如何理解这个“思想”争鸣?唐国的遗风是尧帝的大禹的,属于艰苦创国,自然规范了一个简省约的思想范式,但是随着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还是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这时候矛盾来了,财富是千辛万苦攒出来的,然后要不要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国,“一穷二白”艰苦立国立业,前30年打下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工业基础,随着华约北约的博弈形势改变,中国与发达消费国(欧美)关系解封,后30年勤劳1-2代人,建立了“第二大经济体”,服装、车马,电影音乐,农业美食,基础建设,科技进步,财富丰盛就积累在这里。而这创业的一代人是苦过来的,就是舍不得“浪费”,习惯难改,看着自己的“财富”被子孙快乐的“享受”。一个“现代”的人会像《山有枢》一样”嘲“这些财物积累着:买得起几十万的钢琴是“摆样子的”,买得起各类美食却三餐朴实,有着豪宅却在奔波,都是保姆看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知道有了财富,但是他们为后代子孙考虑的很深远,对未来不确定性有着防守预案,尤其西方遏制东方死性不改。问题就在这里,盛世及时行乐,如何保持家业不败?如何避免衰世不“受苦”?没有点人生感悟长远打算还真不会思考此类问题(比如看看今天的非洲/亚马逊现存原始部落,还停留在靠自然吃饭,不会积累的即时消费本能状态),说明那时的唐国人民还是很有文化的,很早就懂得人生易老,财富易失,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积滴成溪的道理。人生在世,终有一生一死,如何立世,如何生存?如何洒脱?如何有“意义“….从古至今以及以后会继续争论不休。

《诗经》记录的就是我们祖先对人生观,社会观,家国观,价值观的思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今天读的《唐风·山有枢》,初读不识其中味,细吟数遍后,明白了。

千年之前古人已经有“人死了钱没花了”的觉悟了?今有劝人消费的“双十一”,古有劝人喝酒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这首劝人行乐的《山有枢》比李白的《将进酒》还要早一千多年呢。以下为《山有枢》原文: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大意:山上有枢树,洼地有榆树。你有好衣服不穿,有车马不乘。死后难道要留给别人吗?

山上有椿树,洼地有菩提树。你家有好房子不住,有钟鼓不敲。死后难道要留给别人舒心吗?

山上有漆树,洼地有栗树。你有美食佳肴,怎么不多听音乐?吃着火锅唱着歌这难熬的一天不是就愉快地过了吗?难道等死后让别人住你的房子吗?

这不像是一个真诚的朋友劝一个勤俭的我应该劳逸结合,体验生活的好话呀!反倒是像一个“损友”酒后老友劝人及时行乐的“胡话”。

况且《诗经》号称“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如此放情纵欲恐怕不是十分不妥,而是万分不妥呀!

那这就是一首讽刺诗了,《毛诗序》云:《山有枢》刺晋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自乐,有朝廷不能洒扫,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刺之也。

晋昭公到底做了什么让国人如此讽刺他呢?翻开《史记·晋世家》简单了解下晋昭公的简历。晋昭候(其实这里应该叫“晋昭候”因为这时候晋国还是候国)春秋早期人,其父晋文候是个猛人,武装夺回君位、辅佐周平王东迁、诛杀周携王,妥妥的东周开国元勋。晋昭候比他爹就差远了上位就把比自己都城还大的曲沃封给了弟弟成师,如此软蛋怎么配做国君,七年之后晋昭候被大臣杀了。弟弟成师可继承了他爹的猛,立马带兵攻打晋国都城翼城。翼城派本是宗家国君死了可以立他儿子吗,成师你虽然猛怎么也是分家怎么也轮不到你呀!于是宗家翼城派和分家曲沃派双方打了起来中间打打停停,熬死了翼城派五代人,持续35年一直到公元前704年“曲沃代翼”内乱才算结束。后人说: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这就是说晋国大乱就是因为你个软蛋晋昭候搞出来的,害的晋国一个开国元勋迟迟不能强大。自然界,山还有枢、栲、漆,隰有榆、杻、栗各成其材。晋昭候你有衣裳不穿、车马不用、廷内不清理、好乐器你不懂欣赏、美味佳肴音乐在加内廷就是高级音乐餐厅啊!好东西你不知道好好利用,你要等死后留给别人(成师)吗?害的百姓跟你受苦。

由此,整篇文章的脉络和内涵变得清晰:这是一首讽刺一些不识才,不用才的领导的诗!

解的切!解的切!今天就到这里。

喜欢《诗经》的同学关注我,如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想法互相学习。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明天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有枢,隰有榆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