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到2000年的19世纪初期英国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如何

3月28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的命令》,决定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此前,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20日,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奉命进行平叛作战。22日,中共中央发出在平叛中实行民主改革的指示。到1960年底,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

4月17日―29日  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推举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

4月18日―28日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7月2日―8月1日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江西庐山召开。原定议题是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的错误,但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8月2日至16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9月17日  刘少奇签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首批特赦已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等。到1975年3月,共分七批特赦了全部在押战犯并予以公民权。

9月26日  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

同日  中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发现大庆油田,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196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全国展开。在此前后,中国还开发建设了玉门油矿、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

11月1日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河南洛阳建成投产。

1月28日  中缅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10月1日,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这是中国与邻国成功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例,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此后,中国又陆续与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

3月22日  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

11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坚决纠正农村人民公社的“共产风”。

1月14日―18日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毛泽东在全会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到1965年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全面完成。

3月15日―23日  中央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业六十条”),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随后,工业、商业、手工业、科学、教育、文艺领域也进行调整,并相继制定了工作条例。

4月9日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关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和精简下放职工问题的报告》。到1963年6月,全国共精简职工1887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

1月11日―2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2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提出把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改为生产队。

3月2日  周恩来作《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重新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

3月20日  供应香港鲜活冷冻商品的快运货物列车从湖北江岸站开出。随后,上海、郑州也开通快车。

10月20日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对印度军队的武装进攻进行自卫反击作战。自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单方面后撤20公里,并在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设立民政检查站。

12月1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周恩来任主任。

1月4日  周恩来将毛泽东提出的对台湾问题的有关原则概括为“一纲四目”,通过有关渠道转达给台湾方面。一纲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2月11日―28日  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以“四清”(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市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3月5日  《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了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

4月6日  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援外医疗队。这是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派遣的第一支医疗队。

6月14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又连续发表总称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的九篇文章(“九评”)。中苏两党之间的论战达到高潮。1966年3月起,中苏两党关系基本中断。

11月17日  毛泽东为河北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到1973年11月,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及南运河等五大河系和徒骇河、马颊河等骨干河道得到普遍治理。

12月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关于1963年―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

12月14日―翌年2月29日  周恩来访问亚非欧14国,提出中国处理同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及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2月10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和通讯,介绍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事迹。此后,“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展开。

5月15日―6月17日  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三线”建设问题。1965年夏,“三线”建设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对“三线”建设实施全面调整与改造。

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2月20日―翌年1月5日  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推举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选举周恩来为主席。

12月21日―翌年1月4日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会议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月1日  为解决香港淡水供应困难而兴建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

4月5日  河南省林县红旗渠实现总干渠通水。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

6月26日  毛泽东在同医务人员谈话时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9月21日,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到年底,全国城乡医疗卫生网基本形成,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9月17日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2月31日  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成功交付。

2月7日  新华社播发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国掀起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月8日、22日  河北邢台地区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月4日―26日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7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领导机构成立。

10月27日  中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

2月前后  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批评。这次抗争后来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3月19日  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到1972年8月,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指战员280余万人次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9月5日  中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赞比亚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1976年7月14日,坦赞铁路竣工,交接仪式在赞比亚举行。

10月13日―31日  中共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全会对刘少奇作出完全错误的政治结论和组织处理。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逝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

12月22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81年11月,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12月29日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这是当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月  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造成严重流血事件。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作战。

4月1日―24日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当时全国共有党员约2200万名。大会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4月28日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央军委名单,毛泽东任主席。

9月23日  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

10月1日  中国第一条城市地铁线路――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2月25日  中共中央批准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988年12月,工程全部建成。

9月13日  林彪等人外逃叛国,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附近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0月25日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的票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

10月  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此后,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各方面工作有了明显好转。1972年12月,调整工作被迫中断。

12月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付使用,正式编入军队战斗序列。

2月21日―28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此前,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于1971年4月应邀访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分别于1971年7月和10月两次访华。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9月25日―30日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11月8日  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香港、澳门从反殖民主义宣言适用的殖民地名单中删除,明确了香港、澳门不具有殖民地地位。

3月29日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外事活动。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邓小平参加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

8月5日―20日  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

8月24日―2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49人,当时全国共有党员2800万名。十大继续肯定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8月30日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本年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1月19日―2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对南越西贡当局军队的武装进攻进行自卫反击作战,胜利保卫了西沙群岛领土。

4月6日―16日  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10日,在会议上全面阐述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中国的对外政策。

8月1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人民海军进入拥有核潜艇的新阶段。

1月13日―17日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选举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等为副总理。此前,邓小平在1月5日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在1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2月  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7月,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主持工作期间,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收到显著成效。11月,整顿被迫中断。

11月26日  中国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并按计划顺利回收,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3月下旬―4月5日  北京、南京等地爆发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4月5日,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被错误地定性为“反革命事件”。

4月7日  华国锋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邓小平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7月28日  河北唐山、丰南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并波及天津、北京等地,24.2万多人罹难,16.4万多人重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群众奋力抗震救灾。

9月9日  毛泽东逝世。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了悼念活动。

10月6日  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4月10日  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并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这封信。

7月16日―21日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8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未能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8月19日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全会通过中央军委名单,华国锋为主席。

9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要求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迅速恢复被撤掉的科研机构,恢复科研人员的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之后,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世界领先成就的陈景润为研究员。

10月5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批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2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个意见,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11月至12月,全国约570万人参加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组织的统一考试,27.3万人被录取。

2月24日―3月8日  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选举邓小平为全国政协主席。

2月26日―3月5日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选举叶剑英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

3月18日―31日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会议开幕词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会议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4月5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9月17日,中共中央批转《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指出对过去错划了的人,要做好改正工作。到11月,全国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全部完成。对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于1980年基本结束。

5月10日  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在邓小平的领导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这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10月22日―29日  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日本。

11月10日―12月15日  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等问题。陈云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得到与会者响应。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等错案平反。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11月25日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启动。1990年5月7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12月16日  中美公布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同日,美国宣布于1979年1月1日断绝同台湾当局的所谓“外交关系”。

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2月23日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举行动工典礼。到1985年11月、1992年4月,一期、二期工程建成投产。2001年5月,三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即日起停止自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两岸关系由此揭开新篇章。

1月4日―22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此后,全国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构陆续恢复重建。

1月18日―4月3日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召开。3月30日,邓小平在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强调,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2月17日―3月16日  中国边防部队实施对越自卫反击战。

3月21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

4月5日―28日  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6月15日  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讲话,明确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10月19日,在对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讲话时指出,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7月1日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七部法律。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特区建设者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9月13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月29日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0月30日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祝词,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月16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发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讲话,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三大任务。

2月23日―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月14日―15日  中共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

4月15日―18日  邓小平、胡耀邦等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主席贝林格时首次提出党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处理党际关系的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

4月17日  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

5月15日  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代表权。

5月18日  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9月2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1月  陈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期间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2月25日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活动。它与原来的“五讲四美”活动,汇合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的活动。

6月27日―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29日,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8月27日―9月25日  全军高级干部集训,重点研究战争初期方面军防御战役的组织与实施。其间,北京军区部队和空军部队在华北地区组织方面军防御战役演习。邓小平在演习结束后举行的阅兵式上讲话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9月30日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

11月7日―16日  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到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五次蝉联世界冠军。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农业和农村问题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

1月1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他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1月13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明确阐述了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落实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等问题。

4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00多万党员。邓小平在致开幕词时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分两步走,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大会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9月12日―13日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批准陈云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9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10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中央党政机关的干部教育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198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

10月12日  中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2月4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规定: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在宪法序言中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此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五次对宪法进行修改。

4月5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

4月24日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

6月4日―22日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邓颖超为全国政协主席。

6月6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

8月25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1日―12日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这次整党到1987年5月基本结束。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

12月6日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Ⅰ”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巨型计算机研制的空白。

1月22日―2月17日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

4月8日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

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5月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0月20日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月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开始分卷出版。全集共60卷,到1990年出齐。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声明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1月21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教师节的决定》,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决定新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40个市、县,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决定开放了一批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格局。

2月20日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此后,我国又陆续建成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3月4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5月23日―6月6日  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在会上提出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中国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会议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

5月2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措施,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

6月9日―15日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到2021年,共实施八个五年普法规划。

9月18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举行。会议对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了调整。

9月24日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对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

3月5日  邓小平对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作出批示。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个计划因邓小平首次批示的时间为1986年3月,又称“八六三计划”。

4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7月8日  中国国内卫星通信网正式建成。

8月10日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发出通知,规定预备役部队正式列入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

9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9月28日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涌现出蒋筑英、罗健夫、朱伯儒、谷文昌等一批时代楷模。

12月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

12月30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

4月13日  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阐述新时期民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10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至此,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展开。

10月25日―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大会通过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11月2日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批准乔石为中央纪委书记。

11月24日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月25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住房供应管理逐步由单位化向社会化、专业化改变。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3月14日  人民解放军海军进行南沙群岛自卫还击作战。

3月24日―4月10日  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25日―4月13日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后第一次对各部门进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工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会议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万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6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

7月1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

8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

9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同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9月12日  邓小平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9月14日―2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海域进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成功。

9月26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10月16日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春夏之交  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发生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平息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6月9日,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指出,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的,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5月16日  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6月16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并指出,我们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

6月23日―24日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4日,江泽民在全会上讲话指出,在对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要明确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7月27日―28日、8月28日  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9月4日  邓小平针对国际局势的剧变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对外工作指导方针。

9月29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

11月6日―9日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

12月2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

12月26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2月30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月9日―12日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3月20日―4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决定接受邓小平辞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4月12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提交的浦东开发开放方案。上海浦东新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新区。此后,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新区陆续批复设立。到2021年6月,全国共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

4月  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五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1992年4月,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400人的维和工程兵大队,开创我军成建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先河。

5月25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

7月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

9月1日  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正式通车。到202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6.1万公里。

9月22日―10月7日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

11月4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高度认识党风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月26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2月1日  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

1月10日―16日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命名表彰了首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3月6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决定继1988年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在各地已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再选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21年6月,共建成16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苏州工业园区)。

6月26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6月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第二版出版。

7月1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7月、8月  经中央党史领导小组批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分别出版。2002年9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经修订后改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经中共中央批准出版。2011年1月、2016年6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分别出版。

9月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

11月25日―29日  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12月15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月14日  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谈话,明确回答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别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次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月25日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3月8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10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党员。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0月19日  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委书记。

11月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1月13日―19日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2004年6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必须明确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2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20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3月14日―27日  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瑞环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15日―31日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肯定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明确提出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4月27日―29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并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这是两岸受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第一次会谈。

7月15日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提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计划,简称“211工程”。1998年5月,江泽民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

8月21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指出,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

10月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1994年10月,《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年)》和《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经增补和修订,出版第二版,改称《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

11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11月7日  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1月11日―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1月20日  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

12月1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确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2月25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12月26日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大会召开。江泽民发表讲话,高度评价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强调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1月11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1月24日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月28日―3月3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力争在20世纪末最后的七年内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3月19日  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并列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3月22日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3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月5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7月20日―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作出中央政府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此后,中央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西藏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8月23日  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8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

1月7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2004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1月30日  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月9日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3月18日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开始分卷出版。到2021年6月,已出版32卷。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28日,江泽民在全会上讲话,系统阐述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

11月29日  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12月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提出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本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340亿元,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1997年,又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3月8日―25日  为显示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震慑“台独”势力,人民解放军向东海、南海进行发射导弹训练,并在东海、南海进行海空实弹演习和在台湾海峡进行陆海空军联合演习。1998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访华期间参加与上海市民的座谈时公开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3月19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新疆稳定工作。1997年,中央开始从内地省市、国家机关和国有重要企业派出一批骨干力量到新疆工作。此后,对口支援新疆的力度不断加大。

4月5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

10月7日―10日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12月9日―12日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月14日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等;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

3月28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5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6月4日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

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交接仪式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于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香港防务职责。

7月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

9月2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9月12日―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9月12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宣布:在20世纪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2003年9月1日,江泽民在出席庆祝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立50周年大会时宣布: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

9月19日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委书记。

11月8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12年7月4日,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正式交付投产。

12月24日  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讲话指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

12月  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会议制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月  全国林业计划会议宣布,从1998年起,国家将实施以调减木材产量、保护资源、分流人员、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10月,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3月3日―14日  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李瑞环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5日―19日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李鹏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朱

  • 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文原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第19-45

    19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征地拆迁浪潮,实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场运动。从开发区建设到城市的扩张,从“撤村并居”到“土地整理”,都以消灭农村、驱逐小农为归结:迄今已经吞噬了8300多万亩耕地、清除了至少140万个自然村和1亿2700多万小农。这场运动尚未结束,但是就已知的结果来看,它很快就达到了“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比英国的圈地运动更为暴烈和迅猛。而从推动大清场的综合动力来看,它不同于“农业革命”的技术需求,也超越了“原始积累”的初始需要,包含着由极端的发展主义催生的“贱农主义”和城市信仰,因此也表现为又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暴戾之气,也具有显著的反自然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乡村;大清场;圈地运动;中英比较

    一、作为总体性认识的“大清场”

    大清场是二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的主题,或许也是整个中国的主题。这样说并不否认“改革”这个公认的主题。如果注意到已被绝对化了的改革实际上具有改善和改恶两种结果,那么就会发现,大清场与改革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经常借用改革的名义。

    “清场”被《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解释为“对某一场所进行清理”,被“互动百科”描述为“把所有不该在的人撵走”。扩展开来,它应该包含“清”字开头的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比如清理、清扫、清除,以及清洗、清缴和清剿。作为兼指实体和比喻的描述性概念,本文中的大清场是指“大量地征占土地并清除其上的房屋和居民的运动”。

    是的,它是指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已经或正在遭遇的征地—拆迁运动,本文具体针对的是乡村的征地—拆迁。贯穿这场运动的,有多种名目的园区建设,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由“撤村并居”、“三集中”甚至“新农村建设”构成的“农民集中居住”,以及看似技术性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还有以“土地流转”的名义对中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所有这些局部或全国性的政策或工程,都要么指向同一个目的,要么演化为相同的结果:征占一片土地,清除那里的村庄和农民。

    既然如此,它必然令人想到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及其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英国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吗?概而言之,大清场是圈地运动的极端形态。所谓极端形态,也就是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阐述的,不列颠的权势者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也即“清扫领地”(Clearing of Estates)或“清洗”(Clearances)。它发生在19世纪早期,“是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马克思,)。若从15世纪后期圈地运动肇始算起,英国达到这一顶点用了三百多年,而中国在其征地—拆迁运动滥觞的第二个十年,也即迈进21世纪的门槛之后,就进化到了这一阶段。这种快速赶超的能力,既足以让英国当年的圈地者们自叹弗如,也提醒我们注意中国版圈地运动的更加强势。

    当然,在最近的十多年间,中国学术界关于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的研究所在多有。但绝大多数文献具有问题—原因—对策的三段论风貌,并以简单粗糙形成了中国式的对策研究的特征。其中的比较认真者,也通常跳不出政策话语的窠臼:紧跟政策话语“就事论事”,缺少距离和距离意识,看不到实质和方向,也看不到整体和联系。因此,征地—拆迁问题的实质——“人民政府”与它的人民,以及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围绕土地这一“核心利益”的激烈争夺,或者说掠夺与反掠夺——没有被切实地理解,它的驱逐和清场的性质也被有意无意地模糊。相应地,为了避免刺激,只有极少数人使用或加引号地使用“圈地运动”或“圈地”来加以分析。

    在少数直面中国的圈地运动的研究中,温铁军等人视之为地方政府的“资本原始积累”(对应于改革前30年中央政府的资本原始积累),并考察了改革以来的财政体制变化、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政策如何促使县乡政府实现这种积累、形成三轮各具特征的圈地高潮:以地兴企、以地生财、以地套现(温铁军,朱守银,1996;杨帅,温铁军,2010)。何清涟则回顾了它初期的状况,认为它属于个人的“资本原始积累”,并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心理(何清涟,1998;何清涟,张祥平,2000)。在这些颇有启迪的研究之外,叶敬忠、王德福、孙新华等人也分别围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流转”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叶敬忠,孟英华,2012;王德福,桂华,2011;孙新华,2013,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与本文主题相关的驱逐或排斥的问题。但总起来看,由于研究时段和领域的客观限定,尚未涉足的问题多于已被关注的问题,而已有的分析也存在着需要商榷和强化的余地。

    有鉴于此,以清场为主线,对二十多年来的征地—拆迁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实属必要。虽然大清场仍在进行中,也许要到“完全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才能结束,但是它本身(而非与英国相比)延续的时间已经足够漫长,规模已经过于庞大,许多特征和后果也已经浮现,也因此可以进行初步的清算。作为清算的第一步,本文带有破题和论纲的性质,它将围绕四个部分展开。

    首先,结合宏观政策演变和一些代表性的研究,简要回顾大清场的历程及主要特征,并揭示推动其演变、塑造其特征的综合动力。其次,依据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的相关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和一些官方背景人士披露的重要信息,对它的阶段性后果进行谨慎推算,包括截至2013年的圈占耕地面积,造成的失地农民数量,以及消失或消灭了的自然村的数量。第三,借助于大量的新闻报道资料(我所初步汇总的“分省区征地—拆迁问题典型案例”已接近1000个),对大清场运动的强制性和暴力状况进行描述,并解释其若干重要细节所蕴含的意义。最后,把它与英国的圈地运动进行比较,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和重要差异,以进一步显示它的独特性。

    二、圈地运动的历程和动力

    关于中国的圈地运动的兴起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温铁军认为,它始于1980年代前期乡镇企业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并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加速而加剧,到19841986年出现第一轮占地高潮,随后因通胀危机和基建规模压缩而降低,1992年则出现了第二轮高潮(温铁军,朱守银,1996。何清涟认为它始于1987年,《土地管理法》的出台使土地在行政划拨外可以有偿出让,土地“价值”的发现促使一些先行者圈地,并于19921993年达到顶峰(何清涟,)。叶剑平在认同这一看法的基础上,认为1998年形成了第二次高潮,并直接蔓延为2003年的第三次高潮(袁一泓,2003)。

    本文认为,作为农村内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的占地并非征地或集体土地的国有化,也并不以排斥、驱逐农民为目的和归结,它的大量占地只具有浪费的性质,而不是清场性质的圈地。至于《土地管理法》带动的土地有偿出让,在最初的数年间仅是零星的,还不足以称为“圈地运动”。清场性质的圈地运动真正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开发区热潮,主要由1992年的“南巡讲话”掀起的第二次改革开放浪潮所催生,而当年执政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赋予它以制度特征,随后则不断有新的政策因素为它注入新的动力,从而表现为经久不衰的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运动。下面将结合相关政策的变化,简要回顾它迄今为止的演变历程。

    “开发区”圈地与城市的扩张

    作为简称的“开发区”实际上包含了名目繁多的“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乃至新世纪打起招牌的“生态园”。它是为了招商引资、形成工业聚集区而开辟,其单体规模从乡镇级别的数平方公里到国家级的数百平方公里不等,因此征占土地的规模甚大。

    通常认为,开发区热潮首先兴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据陈锡文披露,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大开发”过程,造就了那个年代“中国最大的征地行动”:浦东新区的征地面积多达580多平方公里,涉及多个县。他在1992年调查发现,政府征用粮田和菜地所支付的青苗费、房屋拆迁费、安置就业费等,合计仅为每亩平均25000元,而在投入67万元实施“四通一平”建设后,当年就可卖到2030万元,从征地到批租至少可赚一半,每平方公里可以积累资金1.5亿元,征来的土地即便只卖出1/3,也有300亿元的巨额收益(陈锡文,2001)。

    虽然许多地区并不拥有上海那样的区位优势,因而其直接来自工业园区的卖地收益较少,甚至会为了在激烈的招商引资活动中战胜其竞争对手而低价或无偿供地,但考虑到同期兴起的房地产热潮常与各类园区混杂在一起,房地产用地的增加的确能带来显著的“土地财政”收益——它在房地产市场兴起的19921993年,就分别达43亿元和84亿元,同比增长了178%95%何清涟,1998:55)。正是这种综合性的土地财政收益,与推进工业化的冲动形成合力,促使形形色色的开发区向全国蔓延:1992年底已有2000个左右(杨帅,温铁军,2010,到翌年3月建设部宣布清理时,县级以上的开发区超过了6000个,占地1.5万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有300多个,占地2485平方公里。而据农业部的官员披露,开发区占用土地的80%是耕地(何清涟,)。

    对开发区的首次清理结果不太清楚,但国土资源部的报告表明,到1996年底全国仍有4210个,其中一半以上属于“盲目设立”。它显示,中央政府压缩投资规模、征收房地产增值税等调控政策对抑制圈地没有明显效果。原因在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也强化了其“以地生财”的冲动(周飞舟,2006;杨帅,温铁军,2010)。当1996年再次意识到土地圈占的严重性,中央政府开始从粮食安全的高度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确立了“占补平衡”原则,并于翌年5月强令“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也将批准占用耕地35公顷以上的权限上收国务院。

    此类严厉措施仍然未能杜绝各地政府以多种名目圈地。而为了缓和已经发生的经济危机,供地冻结令在1998年解冻,当年批准的非农建设用地面积多达736万亩,开发区热潮也随之再起:2003年回升到5524个,面积达3.51万平方公里(是十年前的2.3倍);其中浙江省758个,规划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江苏有475个,仅南京市江宁区的四大开发区就占地773平方公里(袁一泓,2003)。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开发区的数量在最高峰时曾超过8000多个(葛如江等,2003,而在第二轮清理之后的2005年仍然多达6866个,规划占地面积则扩张到3.86万平方公里(蒋省三,刘守英,李青,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世纪初期英国的社会背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