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彭士禄经典语录相似的人物

  • 2022年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此外,2020年《感动中国》特别致敬了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

  • 2020年5月17日,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樊锦诗、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顾方舟、朱丽华、张富清、杜岚、尤端阳、伍淑清、黄文秀、潘维廉、中国女排等人物获“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此外,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动中国》向所有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表达了特别致敬。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感动中国人物举行颁奖盛典 彭士禄、苏炳添等十人获奖

202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举行。本次2021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20年来,《感动中国》每年都会评选出十位具有年度新闻性人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段让人红了眼眶的故事,一次次震撼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巢见!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今晚举行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北京冬残奥会开幕。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主角是运动员,届时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总演员人数800余名,其中残疾人表演者占比约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口二号古船正式启动打捞 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

3月2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掀开长江口二号古船自发现后“尘封”了近8年的神秘面纱。

据悉,上海将采用前所未有的创新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整体打捞技术”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该技术特别结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同时,这些技术也是首次应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语影史上“最高拍摄难度”纪录电影5月13日登陆全国院线

3月3日,纪录电影《珠峰队长》宣布定档,将于5月13日全国院线上映。这是中国首部沉浸式体验攀登全程的电影,真实记录了一支由普通人组成的民间登山队,在专业高山向导、队长苏拉王平的带领下,踏上憧憬已久的珠峰之旅,以全新视角将珠峰的美景和攀登的艰险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

在《珠峰队长》的摄制过程中,创造了第一次用无人机全程拍摄珠峰并完整呈现攀登珠峰全程的电影、第一部在8480米以上最高海拔完成无人机起飞航拍的电影。影片拍摄难度极大、危险性极高,堪称“每一帧都是拿命换来”的纪录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发现全新鱼化石类型 填补“哑地层”古生物化石空白

3月3日,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重庆秀山发现一种新的鱼化石类型——滨海涌洞鱼,该发现将填补红层古生物化石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闻速览 | 实至名归!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出炉;西北首个青少年AI主题科技馆在浐灞开馆

责 编 | 刘芝林 赵悦冰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为国“深潜”一生——彭士禄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2021年3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中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国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中国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等。2021年5月26日,中宣部决定追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3月22日中午,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兑现“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彭士禄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间病房度过的。

  病房布置得很简洁,最引人注意的是一顶海军帽,帽子上用金色丝线绣着“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9个字,字的下面是一幅核潜艇劈波斩浪的画面。

  从事核动力事业一辈子,核潜艇是彭士禄一生的牵挂。

  作为最先进的海军装备之一,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美国、苏联等都先后拥有了核潜艇。新中国遭受核威胁、核讹诈后,毛主席曾豪迈地讲,中国人自己搞核潜艇。

  1958年,一纸命令传来,彭士禄转行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从此选择了“深潜”人生,开始了 在核潜艇技术“无人区”的艰难探索。

  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彭士禄和团队对核潜艇的研究,是从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有学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彭士禄当起老师,开设了多门专业课。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科研人员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用传统设备算出了首艘核潜艇的数10万个数据;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量和稳定性,边角余料都要过磅称重……

  1970年12月26日,“长征一号”成功下水。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兑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

用数据说话的“彭大胆”

  在核潜艇研发设计阶段,科研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重大问题很难决断。但彭士禄敢拿主意,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逐渐被人叫响。

  但“彭大胆”并非有勇无谋,他曾故作神秘地说:“秘诀是一定要用数据说话!”

  牢牢掌握实验数据是他大胆作决定的依据。

  时间倒回到1970年8月30日,在核潜艇研制项目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一个多月前,实验用的反应堆开始缓缓提升功率,而每提高一档功率,出现的险情也越多。随着问题日渐增多,反对提升功率的声音也频频出现。

  这天,彭士禄决定进行一次主机满功率实验。但是,当时负责基础数据运算的主控室计算员黄士鉴却并不知道这个计划。

  实验现场被相关机构的人员围得水泄不通。下午6时左右,黄士鉴发现,竟然是满功率!黄士鉴以为自己算错了,没有吭声。

  随后,在用手摇计算机算出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结果后,黄士鉴确定,主机满功率运转!这时,他才向彭士禄报告了计算结果。

  彭士禄问黄士鉴:“为什么刚才算了3次?”他诚实地回答:“彭总,我怕算错了。”彭士禄投以赞赏的眼光,只应了一个字:“好。”

  这一段经历给黄士鉴留下的最深刻回忆,可能并不是令人兴奋的“满功率”,而是彭士禄对他坚持“用数据说话”的肯定。

  后来担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的黄士鉴说:“‘用数据说话’也成了我的原则。”

成绩与荣誉不仅属于个人

  与很多人想象中的英雄形象不太一样,个头并不高的彭士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是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一头银发向后梳拢,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

  生前,他总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潜艇核动力之父’‘核电事业拓荒者’的荣誉?”彭士禄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一颗螺丝钉,对国家没什么贡献。”

  还没住院时,坐在轮椅上的他每天在护工陪护下去买啤酒。“他经常用20元钱买一瓶啤酒,告诉服务员不用找钱。”说到这里,曾经的邻居、中核集团原科技委常委张禄庆笑了,“彭总待人谦和,完全没有架子。”

  有一次,彭士禄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看望老同事,还特别嘱咐黄士鉴,一定要把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行政人员也叫来。

  “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长大的,所以对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彭士禄说。

  由于工作关系,王建民和彭士禄接触较多。

  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担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备科领导小组副组长时运输中子源。

  1970年,设备科为零功率试验采购的中子源到货。

  王建民到车队要车,一位司机师傅听说是拉中子源,油门一踩,走了,另一位也是如此。王建民只得找彭士禄求助。

  彭士禄和车队解释,放射性不大,是安全的,“不信,我可以亲自带车去。”这时才有司机同意开车提货。

  汽车开出车队后,王建民说:“彭总,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你处理,我带车就行了。”彭士禄这才下车。

  那时没有运放射性物质的专车,只好用普通运土的翻斗车执行这个任务。放射源运输的安全性如何?王建民其实也不知道。“彭总的行动带动了我,也带动了司机,所以就不顾这些了,干吧!”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因此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成绩与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这句话,既是彭士禄 一生创新攻关的感言,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的自画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彭士禄经典语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