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选文(一)小白龙犯了什么错才被罚去西天取经是被谁放在这儿的?

下面有一行说明文字:“197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上,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班同学合影,左起:那沙、天蓝、萧殷、康、田蔚、周游、莫耶。”

笔者收集萧殷的资料已经超过十年,近一年来花了较多的时间在萧殷的历史史料的挖掘考证方面,书上的这幅照片与文字,激起了我对此作深入研究的欲望,于是我开始了探索之旅。

一.这幅照片缘何以拍摄?

我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康濯于1979年12月29日在一篇文章《延安鲁艺之忆》中的描述:“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大会召开的时候,我受托邀约了外地来的代表中和在北京的文学系(延安鲁艺文学系——笔者)第一期学员天蓝、萧殷、田蔚、莫耶、那沙、周游同志,连我7人聚会了一次,并合影留念,照片以后我也各寄了一张。”

二.照片中这7位都是些什么人?

作为萧殷研究者,首先当然要说萧殷,就是照片中左三那位矮小瘦小然而精神矍铄的男士,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几乎永远在胸口的口袋插着钢笔。

萧殷(1915-1983)原名,曾用笔名、鲁德、郑心吾、黎政、何远等。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生于。1932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1938年入学习。同年加入。曾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延安分会理事,《新中华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编委、延安研究员、《冀中导报》文艺副刊主编、《晋察冀日报》副刊主编、》副总编辑等。建国后,历任《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杂志执行编辑,中国作协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学讲习所副所长,、中文系主任,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广东省文联、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月刊主编,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着有短篇小说集《月夜》、文学评论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萧殷文学评论集》、《萧殷自选集》等。 

下面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其余人员作简单的介绍。

 那沙(),原名林澄思,广东省博罗县人。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就读于文学系。1939年参加,历任文艺教员,文工团艺术指导,山东省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兼《文艺丛书》主编,解放军东北军区文艺科长兼文工团团长,军委公安军文化部副部长,名誉主席、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名誉主席,《小说月报》顾问,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协常委,  、《戏剧界》杂志主编,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国剧协第四届常务理事。

天蓝(1922一1984),本名王名衡, 江西南昌人。曾用笔名:白木次郎、若海、天蓝等。毕业于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成为左联成员、“七月”流派著名诗人。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任学生支队的支队长,曾任《大学文艺》主编。1937年春赴延安,1943年任教于延安鲁艺,兼任文学编译科科长、文学系党支部书记。 1947年任东北《北满日报》主编,在《新华日报》、《东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大量文章,。1955年“反胡风”时受牵连,1958年错划为右派,下放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任职。1978年平反;1982年调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病逝,诗作有《队长骑马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像太阳般升起》、《天蓝诗选》等。译著有达·芬奇《美学笔记》、亚里士多德《诗学》、《马恩列斯论文 艺》、《马克思致库格灸书信集》等。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濯(),原名毛季常。湖南湘阴人。1938年10月,就读文学系第一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研究室,研究生。历任八路军358旅随军记者,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文学组长,晋察冀边区文艺协会常委、秘书,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抗联会秘书长,《工人报》、《时代青年》主编,全国文联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专业作家、书记处书记,《文艺报》常务编委,河北文联专业作家、副主席、党组成员,湖南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东方红》,短篇小说集《我的两家房东》、《正月新春》、《春种秋收》、《太阳初升的时候》、《公社的秧苗》、《第一个社员》、《腊梅花》,中篇小说《水滴石穿》、《黑万坡煤窑演义》,论文集《初鸣集》等。

田蔚(),“鲁艺”第二期文学系学员。1939年2月10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会上田蔚被选为执委会成员。1940年在延安上演的反法西斯话剧《马门教授》中饰演马门教授的女儿。田蔚是广州解放时接管国民党广州广播电台的三位军代表之一,参加了广东、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创建工作。历任电台编辑部主任、副台长、台长,广东省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中国唱片社广东分社社长等职。她为广东广播电视事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游(),原名夏得齐,笔名夏梦、孟觉。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肄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民生和左联成员,延安抗大四期学员,鲁艺文学系学员,《晋察冀日报》编辑、特派记者,新华社分社社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出版处处长,北京日报社副社长,《北京晚报》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通讯《冀中宋庄之战》、《安平事件调查真相》等。

莫耶(1918-1986),女,原名、陈爰,笔名、椰子、沙岛,出生于福建省。在校期间开始发表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恨。1934年秋前往上海,在《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曾一度任主编。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救亡演剧第五队”任编剧,投身抗日宣传和救济难民工作。1937年10月赴延安进入第三期学习,从此更名莫耶。1938年春进入艺术院第一期戏剧系学习,夏天转入文学系,创作了《延安颂》等歌曲。1938年冬随八路军120师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期间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1965年“四清”运动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文革”受到严厉批斗并下放农场劳动改造。1979年在的关怀下,莫耶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随后调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重新开始文学创作。1986年5月7日因病逝世。 

上面这七位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一期学员。

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

1938年7月,经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安排,萧殷带领六位青年一道离开武汉经西安到达延安,萧殷进入“鲁艺”学习。在学习期间,萧殷写了一篇名为《鲁迅艺术学院的轮廓画》的文章,向外界报道了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生气勃勃的学习与工作的情况。这篇文章发表在1938年11月7日出版的第32期《战斗》杂志上和1938年10月28日的《新华日报》上,对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38年3月14日,“鲁艺”首期开学,当时没有文学系,“鲁艺”第二期设文学系,学习时间为1938年7月至1938年11月,共有学员52名,他们是:

丁基、上官在干、耿西、岳鹏、谢黎、牧虹、李又华、王抗、王子刚、孔厥、尤淇、艾提、白汝瑗、刘备耕、田蔚、汪耀前、羊君度、天蓝、江媚、余志平、那沙、杨明、萧殷、牧军、吴曾贤、周游、东方胤、林耶、罗炯、岳瑟、莫耶、叶拉、高戈、朱野蕻、张文彦、张非垢、凌前、贾霁、浪淘、康濯、黄烽、张石秋、雷哲如、黄慕海、陈寒梅、崔荻、乔秋远、鲁勒、黎览奔、蒋在文、孙健秋、梁彦。

名单中的朱野蕻、耿西和莫耶三位是1938年3月鲁艺戏剧系第一届的学员,后来转入文学系学习。

第一期的52名学员中,除了上面提到的7位以外,其余的45

学员,他们是谁,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这些都是我想了解想知道的。于是我查询所能够获得的资料。我发现了其中的31位能够通过网上资料查到,有些较为详细,有些只是只言片语。篇幅所限,这里仅能对25名学员作简要说明,另外6名在战争中牺牲和逝世的学员在第五节介绍。

笔名戈马(1918-?)。湖北枣阳人。中共党员。1938年赴延安陕北公学鲁艺学习,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干事、政治教员、随军记者,太岳军区文工团团长,《太岳文化》编辑,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副刊编辑,新华社驻18兵团前线记者,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洞天怒潮》、《团结》,秧歌剧剧本《虎孩翻身》(合作)等。1938年10月介绍萧殷入党。

谢黎(1920―1981),原名罗文英,云南昭通人。云南大学化学系学生, 1935年成为昆明声援北平“12.9”学生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1938年10月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改名谢黎。抗战胜利后,谢黎成长为一名中共领导干部,1950年后,历任中共湘潭县委副书记、洛阳市副市长、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等职。1954年11月,谢黎被任命为洛阳市副市长。据资料显示,谢黎是我国第一位女市长。

牧虹(1918~1989),原名赵鸿模,人。早年参加“艺波音乐会”。抗战开始后,辗转于、等地,曾与、、章曼萍合演《雷雨》、《放下你的鞭子》。在,在的《黄河大合唱》中担任朗诵任务,被评为“延安模范青年”,由毛泽东同志亲自颁发纪念章。到后,1942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任命为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队队长。牧虹以卓越的表演才能,成功地塑造了《》中的列宁,《前线》中的盖达尔政委,《》中的杨白劳等光辉的艺术形象;同时,他还创作了《女八路》、《红袄子》、《我爱八路军》、《》等一批话剧和歌剧。1949年后,牧虹历任歌剧团副团长、团长,中央歌舞剧院副院长等职。1963年,任辽宁省歌剧院院长。1978年,调回北京,任副院长兼导演系主任、学院代理党委书记等职。

李又华(1912—2000),广东兴宁人。1925年东征军攻克兴宁县城前后,积极宣传革命。1927年秋,参加兴宁县城的农民暴动。1929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发展壮大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活动。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宣传抗日并参加对日作战。1938年6月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学习和工作。1949年8月,从北京随解放军南下工作团到达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协助叶剑英组建。1952年10月起,先后在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教部、任职,后任广东省高教局党组书记、局长。

孔厥(),江苏吴县人,作家,原名郑志万,字云鹏,改名郑挚,笔名沈毅、孔厥。14岁即在《少年》杂志发表作品,并获奖。抗战后在宜兴任《抗战日报》编辑,参加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1938年到延安,入鲁艺学习,后任研究员、助教,并从事专业创作。1947年随党中央转移到晋察冀边区。1949年秋旋调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电影局。任《人民日报》副刊编辑、文化部电影局编剧、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协第一届理事。1951年赴朝鲜。1957年在家写作。“文革”中被迫投水自尽。1980年冤屈予以昭雪。著有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与袁静合作)、《新儿女英雄续传》,短篇小说集《受苦人》,《生死缘》,另有《中朝儿女》、《白洋淀水战》、《血尸案》等。

尤淇(),江苏无锡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曾任延安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东北《胜利报》记者。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第四野战军总分社特派记者,中南军区新闻科科长、《南方日报》副总编辑、新华社广东、浙江、安徽、江苏分社社长。采写有《火山在芜湖爆发》等报道,著有《从粤中到海南》、《海南五指山散记》等。

即冯契()1935年,冯契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先后到山西省临汾、赵城、汾西等地,参加由薄一波组织的“牺牲救国同盟会”到延安不久,恰巧赶上鲁迅艺术学院开办文学系第一期,他就进入文学系学习,学名艾提。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建国后,历任教授、政治教育系主任,名誉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席,上海市哲学学会第五届会长,中国辩证逻辑学会会长。

白汝媛()笔名玲君。天津人。中共党员。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5月赴延安抗大鲁艺学院学习。1939年3月起,先后任晋东南《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山东《大众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胶东《大众日报》总编辑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中南等地工作,历任《安东日报》、《辽东日报》、《东北日报》、《长江日报》总编辑和副总编辑,中央宣传部报刊处副处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黑龙江日报》总编辑等职。1971年在中共黑龙江省第四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委委员。1983年被选为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

刘备耕(1920-?),1920年7月生于上海,1934年在上海印刷厂当工人。1937年5月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沈钧儒介绍到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八路军随营学校、延安抗大、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等处学习。1939年春至1945年,他先后在129师政治部、太行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任宣传干事、副科长。1946年初,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9年初,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62年任中国电影出版社副社长,1976年负责《人民日报》记者部工作,1980年任文化部机关党委副书记,1982年离休。

即萧芒。鲁艺毕业后在八路军前方野战政治部工作。1939年,被派参与鲁迅艺术学校筹建工作。在该校编审委员会工作过。

羊君度(),1965年,担任武汉军区宣传部部长的羊君度调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担任学院党委书记。羊君度自1938年参加革命以来,一直在部队工作。文革受到冲击,仍坚持工作。由于劳累,他病倒在了干校选址的途中。他病重后转回成都军区总医院抢救,却最终医治无效,于1971年3月17日在成都与世长辞,终年59岁。

杨明(1915年5月-1989年11月)原名杨洪儒,曾用名杨乐之, 1915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七)出生,山东禹城市人。中学期间积极参加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10月,从济南流亡到武汉,住《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处。后持范长江介绍信, 去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学兵队。1938年8月底前往延安。1938年9月,先后在延安抗大、鲁艺文学系学习, 1939年1月,参加鲁艺文工团前往东南太行山一带, 随路军进地通讯报道。1940年1月至8月,继续在鲁艺文工团工作,同年2月份, 被批准入党。1941年7月, 调晋东南八路军总部鲁艺文学系任教员, 后调至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任宣教干事。1945年后,先后任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二师政治部宣教科长、西北一野战军宣教科长、西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编辑科长、以及西北军区速成中学第一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58年5月,任西北冶金工业校长,1963年2月, 任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副所长, 顾问等职。1983年5月,离休。1989年11月, 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林耶(1911-?),原名李乙青,笔名夏葵。1911年9月16日出生。吉林永吉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中共晋城牺盟中心区委宣传部长,阳城县县长,晋豫边游击纵队司令,警一旅《进步报》主编,吉林省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处长,吉林省文联主任、省文化局局长、省文委委员、省中苏友协副会长、省政协委员,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参赞,中共三原县委副书记、常委,咸阳地区文教局副局长。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饮马河之歌》,故事集《抗联一军小故事》,民间故事集《莲花泡的故事》,长诗《初恋》、《林耶诗稿》等。

原名刘莘仲(),重庆巴县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鲁艺文学院研究室成员,陕北绥德分区文化界抗敌协会《青苗》文艺主编、分区文艺工作团创作组长,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组长,西北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西康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诗词学会理事。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著有论文《读〈浮士德〉后记》、《古典诗词美学初探》、《读〈还轩词〉后》、《咏〈白马〉》,话剧剧本《燧石的火花》(合作),小说《青山血泪》、《一份病历记录》、《枯叶》、《鸟邦传奇》、回忆录《鲁艺漫忆》,中篇纪实文学《青山血泪》。诗歌《致大森林》、散文《说钱》、《女人颂》、《知耻近乎勇》,采风纪实《闪光的足迹》、《我们的婚礼》,中篇纪实《青春的脚印》、《生死大搏斗》。

高戈(),原名黑鸿俊,。湖南长沙人。1937年入延安鲁艺学习,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教育干事、《》华北分馆编辑和编委、秘书长,胜利报社社长,延安新华通讯社总社编辑部部长,新华通讯社东北总分社社长。解放后历任总社副总编辑、中宣部办公室主任、厂长、厂长、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共北京市委文化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和市委副秘书长。“文革”结束后,先后担任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秘书长、市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市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高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

张非垢(1917年~1958年),参加革命后改为非垢。市人。1934年秋,张非垢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成为运动的骨干力量。1937年4月,张非垢毅然离开北平奔赴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的亲切接见。同年5月,返回燕京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张非垢去延安鲁艺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部编辑委员会,主编《战斗报》。他先后担任编辑科长、研究室秘书、军事通讯科科长、晋西北军区政治部、晋绥军区政治部西北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50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秘书长、副部长。1954年调任国家体委秘书长、副主任等职。1956年秋去世前四个月,他还抱病去中南几省检查工作,直至逝世。

贾霁(),笔名艾分、西门,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延安抗大、鲁艺文学系第一期。历任华北《新华日报》记者,八路军山东纵队鲁迅宣传大队戏剧教员,《前卫报》编辑,山东文协人民剧团团长,中央电影局创作所编剧、编辑部主任,《大众电影》主编,《剧本》副主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研究员。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多幕剧剧本《地震》《神兵》《过关》《郑信开荒》,电影文学剧本》(合作),《宋景诗卢义故事》《编剧知识》等。

黄慕海,女,曾参加1938年4-7月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届速记训练班,是20名受训人员之一。1938年7月成为了鲁艺文学系第一期学员。1938年冬,在文学系的老师沙汀和何其芳率领下,与文学系学员尤淇、艾提、张非垢、岳瑟、莫耶、康濯等人随一二〇师去敌后。

张石秋(1917年-2002年10月),人。1937年11月—1943年3月在陕西泾阳安吴堡青训班,和“鲁艺”学习,后任“鲁艺”教育科副科长。1938年10月,加入。1943年3月至1949年3月,先后任教员、科员、秘书;1949年3月—1956年,先后在、西北局研究室任副处长,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任研究员;1956年6月-1964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任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1964年11月,在西北局内刊室、西北局党校任编辑,秘书长;1970年10月任陕西省文化局出版组组长;1972年1月-1978年5月,任陕西省出版局领导小组成员;1978年6月-1983年4月,任党组书记、局长;1984年12月,离休。2002年10月去世。

即陆地(1918~2010),广西绥渌人,现代作家。原名陈克惠,化名陈寒梅,1938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鲁艺为文学系学员,后留校做研究员。1941年后,在部队艺术学校当教员,又在《部队生活报》当编辑。1945年后,在《东北日报》主编副刊。建国后,曾任中共梧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共广西省委(区党委)宣传部秘书长、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广西文联党组书记,广西作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等。全国政协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四届委员,广西第一届人民代表,广西政协常委等,1979年后出任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任广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顾问。主要著作: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瀑布》(四卷),短篇小说集《好样的人》、《故人》,理论文集《创作余谈》,记实文学《青春独白》,综合文集《劫后余生》,诗集《落花集》等。

萧殷1938年10月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另一介绍人为耿西。

鲁勒,1950年代担任总政文化部文艺处领导,1957年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战争文化部四位初级领导陈其通、陈亚丁、马寒冰。鲁勒的文章《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

韩健秋(1918~1984) 原名韩丹桂,曾用名孙健秋,笔名荒沙。山东省济南市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加抗日救亡团体“文化友联社”。8月被派往鲁西北工作。1937年冬,韩健秋到达陕北。1938年5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年底被派到太行山区工作。1939~1942年在华北新华社担任记者、特派记者、编辑科长。他发表了大量的诗歌、通讯和报导文章,真实地反映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在新华日报社工作时,主编了《中国人》周刊。1942年底,任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编辑部部长,主编《华北文化》,并兼任太行区文艺界协会总干事。1943年春,至延安鲁艺文学部从事文学研究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黑龙江省肇源县委委员、秘书主任等职。1948年后,历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东北文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对待。1980年任辽宁省文化局顾问。

梁彦(1913-?)1937年赴延安,历任抗大俱乐部干事,鲁艺教务处及文学系秘书、助教,《解放日报》编辑,《哈尔滨日报》副总编辑,《合江日报》总编辑,电影局、电影经理公司干部,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电影文学剧本《钟义和小白龙》(合作)、《》,短篇小说《唐麦女》等。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青记”)会员。

五.战火中倒下的英雄身躯

第一期学习刚刚结束,学员们便纷纷奔赴抗日战争前线。1938年冬,文学系的老师沙汀和何其芳率领尤淇、艾提、张非垢、岳瑟、莫耶、黄慕海,康濯等随一二〇师去敌后。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无畏地和敌后的军民一起与日伪战斗。

这一时期牺牲和逝世的有以下6名文学系一期的毕业生:

1. 丁基:1944年牺牲,年仅27岁

丁基(),原名李百岑,大学时用名李耿。陕西兰田人。1938年2月到达延安,在陕北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前往八路军一二○师,任晋绥军区《战斗报》特派记者。丁基以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的共产党员的战斗姿态,经常深入部队基层和战地火线,采访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报道,写出了许多宣传抗日军民英勇作战杀敌的英雄事迹的战斗通讯及报告文学作品,并为报社组织了众多的部队通讯员,联系了一批业余或者特约记者。丁基在当时的《战斗报》采编人员中,算是文化水平较高的,是一位多产的记者。但他从不满足,始终勤奋好学。他学习革命理论,学习文艺,研读各种报刊书籍,参加有关讨论研究活动。同时,他还向基层群众学习生产知识。所有这此都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记者的优秀品质和出色才能1944年9月,丁基被派往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前线采访。9月15日,丁基随部队参加了山西方山赤尖岭战斗。第二天早晨,他带着连夜赶写的《在敌人门口打击敌人》的通讯,又加人了开府山伏击战。下午,在转移阵地中,他看见一名战士背不动地雷,就接过来背上,落在部队后面,不幸遭敌射击,中弹牺牲,时年27岁。

2. 张文彦:牺牲于1940年,年仅26岁

张文彦是河北宁晋人,毕业于东北大学电气工程系,是鲁艺文学系第二届学生,毕业后赴华北工作,在一·二九师十三团训练队任政治教员。1940年百团大战时在关家垴战斗中负重伤,抢救无效牺牲,年仅二十六岁。临死前,他从身上掏出心爱的新式派克钢笔,嘱咐战友:“假使我死了,我只要求两件事:一、把我这支钢笔送给政治委员;二、请求党允许我加入组织。”

根据《陈锡联回忆录》记载:“百团大战结束后,我把他的要求向邓小平政治委员作了汇报,邓小平政治委员当即宣布追认张文彦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并要旅和第13团整理他的事迹材料,号召部队向他学习。”

3. 牧军(梁传燊):逝世于1941年,时年不满20岁

牧军(梁传燊)同志,广东人,暹罗华侨,前在曼谷启明学校学习,热心参加救国运动,一九三八年由海外远道来延进鲁艺二期文学系学习,为人中市负责。富有革命友爱精神,热心帮助朋友,一九三八年调赴华北工作,因身体很弱,积劳成疾,于一九四一年在前方逝世。(摘自194278日《解放日报)

4. 乔秋远:1942年牺牲,时年33岁

原名乔周冕,后改名乔秋远,笔名冠生,1909年生于河南省偃师县夹沟乡一个耕读世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乔周冕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乔周冕作为《民国日报》的特派记者,赴徐州、台儿庄采访。他采写的战地通讯、评述在河南《民国日报》刊出,向读者详细报道了台儿庄大战情况。1938年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去延安。抵达西安时,受到八路军办事处热烈欢迎,周恩来专门与他有过长谈。乔秋远在鲁艺学习几个月后报名参加了鲁艺文艺工作团,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开展前方文艺活动和采访创作。1942年初,乔秋远被调到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分社任编辑。同年5月,日军在山西“扫荡”,袭击八路军总部。在突围中乔秋远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3岁。

乔秋远的孙子乔海燕,曾任凤凰网副总裁。退休后花费了几年时间,编辑整理了根据曾祖父乔荣筠所珍藏的祖父乔秋远生前的日记和家信,201710月出版了《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一书。此书内容丰富,记叙了一个知识青年抗战前如何一门心思考大学,抗战爆发后如何走上民族解放最前线的心路历程;也记证了一个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大家族在抗战中的满门忠烈的悲剧故事。

“1938年的鲁艺......当时的领导、教师到每个同志,那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那张鲁迅所提倡的韧性战斗的精神,却异常高涨,一批批毕业上前线,还把一部分骨干,调到山西敌后去开辟分院,朱杰民。雷哲如......许多同学都为国牺牲了。”(李凌:《鲁艺给我留下的烙印》)

6. 朱野蕻:抗战期间逝世

笔名野蕻。山西人。1935年在北平《水星》月刊发表小说。抗战开始后赴西北敌后工作。1938年间,曾与卞之琳、吴伯萧等人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赴晋东南一带从事战地文艺工作。1939年2月开始在延安《文艺战线》、《中国文艺》、《文艺突击》等刊物发表报告《一个女自卫军》、《小鬼们》、《儿童团》、《野》、《一二九师的理发员》、散文《一幅活画》、《山水人物》以及小说《新垦地》等作品。同年12月,在重庆《抗战文艺》发表散文《半殖民地的女儿》。抗战期间逝世。

五. 披风带雨 砥砺前行

从1938年11月延安鲁艺文学系毕业到1979年11月的第四次文代会,历史的车轮转过了41年。41年中,这一届的52名学员经历了战争的枪林弹雨,历次运动的暴风骤雨。枪林弹雨中,六位学员倒下了,而幸存的学员中,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新中国的文学以及领导岗位上工作,相当部分曾经遭受了不公正的冲击与错误对待。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次与错误决裂迈向新时代的盛会!部分幸存的鲁艺第一期学员出席了这次盛会。

在这次的文代会上,田蔚和康濯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会后选举了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会,那沙与陆地(即陈寒梅)当选为委员,同时选举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萧殷和濯当选为理事。

不管是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的考验,还是和平时代的暴风骤雨的洗礼,这一群优秀的文学战士,他们都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笔杆子,步履蹒跚然而却初衷不变坚定向前!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学界闪闪发光的群体——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一期的学员!

附:部分鲁艺第一期文学系学员照片(目前仅收集到30位)(其余烈士照片尚缺)

  洞螈又称盲螈、欧洲盲螈,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几乎完全是水生的。栖息于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分布区域从意大利第里雅斯特附近的伊松佐河盆地,穿过斯洛文尼亚南部、克罗地亚西南部,最远到达赫塞哥维纳。

  这个物种也是洞螈属下的唯一一个种。此外,它是欧洲唯一属于洞螈科的生物。

洞螈长度20-30厘米,但也有部分个体的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雌性较大。

  洞螈有着像蛇一般细长的身体,躯干是圆柱状的,粗细大致一致。在各肌节(myomere)的界线上,有间隔一致的皱纹将躯干分成几段。

它的尾部相对来说较短,较为扁平,且被一片薄薄的鳍包围。四肢纤细,前肢三指,后肢二指。

  洞螈的皮肤中缺少色素,全体除了终生存在的三对外鳃为鲜红色外,其他部分均为白色。如在日光下饲养数月,眼和皮肤初为灰白色,后均变为黑色。

  这种动物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为了适应洞窟里的黑暗生活而作出的种种调整。例如,洞螈退化的眼隐于皮下,使它看不见。幼年时洞螈的眼睛正常,但是发育很快就停止了,并开始退化,经过四个月的发育最终萎缩。虽然眼隐于皮下,但是仍然具有感光的能力。

  洞螈的亚种黑洞螈(Proteus anguinus parkelj),眼睛则发育正常没有退化,具有视觉。但是其他的感官较弱。

图为:洞螈的亚种黑洞螈

  洞螈眼睛退化,却能保持敏感性,得力于非视觉感觉系统。

  • 洞螈的皮肤可以感觉到光线的变化。

  •   通过鼻腔和口腔能够感应水中极低浓度的有机化合物。

  •   内耳可以接收水中声波,识别和定位猎物的方向。

  •   另外洞螈可以感受弱电场,能够利用地球磁场对其自身进行定向。

  视频-溶洞中的洞螈

  洞螈适宜生存的温度为8-11摄氏度,一种溶洞中的掠食性动物,以小甲壳类动物、蜗牛和水生昆虫为食。它不会咀嚼食物,而是将猎物整个吞下。洞螈会一次进食大量的食物,之后转化为脂肪在肝脏中存储。

  在食物不足时消耗这些脂肪和降低代谢率,在特别严重的境遇能吸收自己的组织以求自保。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洞螈可以存活10年。

  由于食物的稀缺,在求偶和捍卫领土时,雄性之间相遇后通常只展示一下自己,因为战斗太耗费能量了,这也是对地下生活的行为适应。

  洞螈的求偶仪式,大概是它们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剧烈运动,雄性在自己的领地内分泌出吸引雌性的信息素,当雌性接近时,开始围着她转圈,用尾巴扇击她。然后,雄性开始用鼻子触碰雌性的身体,雌性跟随后,意味着求偶成功。整个求偶仪式在几个小时内重复几次。

  成年雌性洞螈平均每

  之前小白龙是赵本六的徒弟,赵本六也捧过小白龙,赵本六被封了之后小白龙渐渐的崛起,之前小白龙曾经多次提及拜师老利的时候自己给赵本六还了十万左右的信用卡,然后赵本六才同意的,最近小白龙越塔签约华矩,赵本六通过朋友圈发文说小白龙是六门越塔第一人,人性、师徒情谊、契约精神啥的在金钱面前狗屁都不是!

  后续小白龙看到之后,今天下午小白龙发了一个长文回应赵本六,小白龙表示你被封无法直播,我每个月给3000的生活费我给了近两年,解除师门关系拜师老利的时候,你说退师门也不是不可以,我这有点信用卡没还,我帮你还了将近十万的信用卡,当初你被龙小手开专场发怒了,你喝酒了把我叫过去给了我两巴掌,你都没好意思见我父母,对你我已经仁至义尽,这世上谁都可以说我忘恩负义,唯独你赵本六没有资格!

  事情闹到这番天地,无论是之前的老师傅赵本六和最近的新师父老利,小白龙方面都彻底闹掰了!

  后面小白龙在评论区又是给赵本六一顿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白龙犯了什么错才被罚去西天取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