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什么专业比较好UI设计好吗?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精选10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1

  一、教学模式从“被动接受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向“主动的参与式(以学员为中心)”转变

  以人为本,尊重中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我们来看看现代的职业教学中学,仍然发现许多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学生的知识获取,主要是教师抛给的,而不是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地学习得到的。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幸福。久而久之,他也就丧失了学习的愿望。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地体现。中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是清一色的15―19岁的女孩子。她们活泼、开朗、热情、朝气蓬勃,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自我意识。并且由于专业特点,她们经常需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的文体活动,因此她们有更强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组织意识等等。参与式教学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设计和实施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备课、上课、课后,整个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体验。如把参与式教学运用于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每上一个知识模块,我都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你读懂了什么?二是你没读懂了什么?三是你读懂的知识可以怎样运用在实践中?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来读书。

  二、教学方式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处理和转换”转变

  在中职学生学习幼儿体育教学法利用了一段视频教学,观看后要学生谈谈她们的看法,一位学生谈到“我看到那个小朋友抬得那个花轿,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肌肉和小肌肉,还体现出了,团结精神,学会社会交往。可以让小朋友学中玩,玩中学。”听完这位她的描述后,其实这位学生正是幼儿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内容之一的幼儿教育活动目标设置就是“布鲁姆教学目标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从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出发,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目标:“认知学习领域”目标、“情感态度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知识都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看学生有没有认真的去梳理过,把它转化成为自己真正的知识,老师不要总是认为学生不学或不懂,而应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懂的,我来听老师的课是将我的知识更为系统化,更为专业化。

  三、教学组织形式从“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教学实训室”转变

  教学实训室是帮助幼师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联系在一起,在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的个性特征。在中职学校里建立”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实训室”、“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儿童行为观察实训室”等等的教学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请进实训室会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例如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实训室可以看作是幼儿园活动室的一个缩影,专业特色显著。学生可以在这个拟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模拟教室里面最大程度地去参与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操作丰富多样的玩教具,开展幼儿园游戏及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说课、试教等活动。同时还安排一定的时间将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到实训室,让学生与幼儿零距离接触,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认知与个性发展特点。实训室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幼儿教师的工作和乐趣。又例如儿童行为观察实训室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场所,在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既有利于幼师生对幼儿心理特点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观察和科研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的良好方式。借助这样的教学实训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给学生充分提供学习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走入工作岗位上,更快的适应,并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并在师资培训上给以支持,培养更多的专业师资。

  四、教学手段的“理论教学、黑板”“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变化

  首要,我们知道技校生本来的知识掌握相对来说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如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则教师理论授课很难吸引学生。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简单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示范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现代化已经捉襟见肘。。如果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则可使学员按其自身水平及需求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和容易掌握知识。五、教师从“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关键,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声音和教育。以往的老师只在乎自己站在讲台的40分钟学生有没有认真听,却忽略了所讲的内容是否跟上这个信息万变的社会步伐,应提到的“双师型”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市场研究、市场分析、行业分析、专业和专业职位集团分析,调整和完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职业发展和革新等。“双师型”教师则应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对应行业的动态的应用技术,通过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实践中,应用使学生掌握工作所需的技术和专业技能;肯开始工作,经常开始,将开始操作习惯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去“从书籍到实践,从实践到这本书”的技能提升的路径,可以教育学生,形成相关产业的专业素质,如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指导课程中,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会画画,剪图案,而应该知道根据目前幼儿园的需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更能适合幼儿、家长、幼儿园需求的教玩具,如制作出来的教玩具可以一物多用。总的来说,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将理论和实践重叠在一起,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教材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同时还要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等等,教学者要充分的认识这点,能站在跟高处去建设和管理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2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但是,京津冀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面临着困境,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策

  据统计,我国人口数量已达13亿之多,有着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素质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占职工总人数将近80%,与其相比,我国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员工总数的40%。所以,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对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京津冀三地的高职教育协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和政策方面,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政策的支持;二是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缺乏统筹规划,缺少宏观的长远计划;三是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得不合理,导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一、政府正确引导与政策支持

  .cn,进入相关课程,就可以获取这些资源。

  (2)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表现形式。与传统纸质教材以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为知识点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一体化教材所对应的课程,其资源的载体形态已发展成为音像制品和各类网络书籍等电子形式,并且课程的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多媒体之中,也包含了互联网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一体化教材资源更多运用了音频、视频、动画、网页、数字课程等多种媒体的生动表现,以课程为中心的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从书本内向书本外延伸,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从而使教材的学习更有趣味性,也更接近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获取平台。

  (3)运用二维码技术呈现课程的素材。一体化教材尽管学生看到的只是一本纸质教材,但通过将一些重要的教学素材资源编码后生成一个个二维码,并将二维码印制在教材上,学生只要用手机智能终端的扫描软件扫描解码二维码,便可阅读和观看到纸质教材之外的文本、图片、演示文稿、视频、动画等大量的补充资源。以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营销策划”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配套教材《营销策划》,在版式设计上留出较大的页边用于标示线上资源的名称及二维码,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扫码学习,还可以将资源和评论分享到微信、微博、QQ 等社交平台。因此,一体化教材是一种以二维码作为介质将纸媒和网媒有机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极大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传统教材完全不可能承载的海量信息资源。(4)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的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化、自主化和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潮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单纯的课堂听讲和纸质教材的研读,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体化教材中所蕴含的资源及其展现方式,较大程度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和载体,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的作用。线下的课堂学习,可以使知识点得到更好的讲解,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以及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线上的学习,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得学习变得更为便捷和自由,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次数的权利,因此更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原则

教育”的需要,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重在适应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需要的相配套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教材体例创新,因此在建设中应认真把握下述原则。(1)资源的多元化。一体化教材是在使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同时配有习题集、案例集、网络及视听资源,使信息呈现的方式多元化。一是从数量看,以文本资料为例,一门课程的一体化教材所包含的如案例类文本数量应大大超过纸质教材中展现的十几个或几十个案例;从文本的字数来看,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字数又远远超过了一本纸质教材的20 万~30 万字。二是从资源的种类看,一体化教材往往应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音频资源、演示文稿资源、交互式实训资源等多种媒体类别的资源,形成丰富多样的资源库。三是从资源获取渠道看,一体化教材的资源获取,除了通过阅读纸质教材这一渠道外,更多的资源是通过PC 机和移动终端上的碎片化素材和网络课程的学习而获取。

  (2)资源的可读可看性。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用户体验,一体化教材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展示资源,它带给学习者最大的便利体验就是选择的多样性。资源的多元化为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基础。由于高职学生对一些理论性偏强的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他们对学习资源的选择更为挑剔,只有那些在浏览第一眼就能吸引他们视线的资源才能被学习下去,而在最初的一两分钟内无法引起兴趣的资源往往很快就会被过滤掉。因此,要适应当下习惯于碎片化知识的学生的需要,一体化教材的资源建设一定要强调趣味性和可读性。

  (3)资源的交互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许多实践类课程中的技能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操作环节的正确流程,而这往往需要大量时间的反复操练,校内实训室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反复练习的需要。利用一体化教材后台的数字课程网页,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流程练习。这就要求一部分资源带有交互性的特点。如设计交互式实训项目,将实训项目制作成类似通关游戏,学生可以按照流程一步步往下操作,直至达成任务目标。同时,教学资源素材库建设是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种资源的交互实现教学相长。学生的在线提问以及教师的在线答疑,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形成课堂之外的师生互动,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师生的互动不足。

  (4)教材体例的创新性。高职一体化教材在内容和教学组织安排上突出知识、方法技能和实践体验的过程融合,把学生的职业思维观念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仍以高职《营销策划》一体化教材为例,按照企业实际营销策划工作岗位的操作程序、步骤、内容和要求,以团队化、模块化为教学和实训的过程载体,将教材内容编排和设计为6 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先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内容结构,正文开篇设计了配有四格漫画和动画的导入案例,主体内容中穿插小案例,每个任务单元后都以“小试牛刀”的形式让学生对技能点进行操练和巩固,最后又设置“融会贯通”“照猫画虎”“稳扎稳打”“能力测评”等栏目,结合线上的网络课程,分别指导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交互实训、题库测试以及对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与商业文化素养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将知识、方法、过程与具体的任务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三、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内容

  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虽然建设者一般仍然是高职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发行者依然是出版社,但顾名思义,其建设内容肯定不是单一的,而应包括下述几方面。

  (1)纸质教科书建设。既然是教材,按照目前国内高校乃至国际上绝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教材的重要载体仍然是纸质教科书。教师编写教材,出版社出版教材,学生使用教材,这与传统教学中使用教材没什么两样。但是,一体化新形态教材从内容上却有了极大的变化,纸质教科书里所涵盖的知识和信息量只是一体化教材的一小部分。

  (2)资源建设。这是一体化教材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新内容。一体化教材建设大量的工作是资源建设。虽然资源的建设主体仍然是教师,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以视频、动画、网络课程、程序等展示的资源,需要借助专业的外力来完成。因此,与传统教材所不同的是,建设方的队伍中除了教师,还增加了一些资源的外包制作方。

  (3)资源平台或网络课程搭建。资源建设完成后,就需要利用一定的媒介来展示资源,供学习者随时随地调用资源进行学习,这一媒介就是资源平台或网络课程。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展示的高职院校国家教学资源库中,每一门课程建设实质上就是一项立体化教材建设项目。除了出版课程配套教材外,还为每门课程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分别搭建了适合学生学习者、社会学习者、企业受训者、同行学习者等不同学习对象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先建立知识树,教师将各类资源素材按照知识树下对应的知识点逐条上传,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建设属于技术支持范畴,主要由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实现。因此,一体化教材的发行方出版社除了需要配备传统的编辑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些搭建网络课程的技术人员。

  四、一体化教材建设的保障

  (1)教师的资源建设水平。一体化教材资源建设的数量多寡、质量高低、种类与形式是否多样,直接关系到一体化教材的质量与受欢迎程度。在建设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各单元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都会体现在一体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教师认真搜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种素材、信息,拍摄反映各知识点精髓的视频,制作或委托开发动画、交互式实训等,是提升一体化教材建设水平的最有力保障。

  (2)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一体化教材的广泛应用,有赖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并实现校内网络的全覆盖,才能真正实现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一本书、一部手机便可学习整门课程的资源共享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体化教材建设如果只建不用,那将成为一项学校、教师、出版社、教育行政部门自娱自乐的工程。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利用一体化教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尚需一个过渡时期;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一体化教材要真正形成“建设―应用―再完善”的良好回路,关键需要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对应的课程学习的平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4)建设资金保障。由于一体化教材已经不是简单的纸质教科书,单纯靠教师的智力劳动付出编写出图文结合的纸质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量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制作素材。企业原创案例的收集、微课视频的拍摄、知识点动画的设计制作、交互式实训的开发等往往需借助专业制作公司的力量,因此,一定数量的资金是一体化教材资源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7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处理两类教育之间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分析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结合的意义,从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深度等方面入手,研究教学事业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开放教育;高职教育;融合研究

  1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意义

  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教育行业来讲,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共性,二者是彼此互补、彼此促进的关系,这为两大教育机制的完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1.1高职教育有益于开放大学职业化

  根据国内外的众多成功案例可以得出,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开放大学不仅肩负对社会大众进行学历教育的重责,同时还要保障非学历教育的有效开展,譬如与企业单位协作,组织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可以这样说,高职教育作为开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放教育的深度拓展以及职业性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

  1.2开放教育推动高职教育社会化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开放教育具有经济性、高效性的特点。一方面,开放教育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搭建虚拟教育平台,通过课程论坛、网络视频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解决教学设备紧缺问题,降低教学成本的同时,还能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开放教育还开设选修类课程,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知识拓展营造便利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

  1.3推动开放大学健康发展的契机

  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说在社会认同、法律建设、就业规划等方面的矛盾对高职教育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而开放大学的构建为高职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开放教育的灵活性,打破了传统高职教学模式的空间限制,使高职教育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高职教育为开放教育提供参考借鉴依据,有效完善了开放教育在实践培训上的缺陷。因此,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为开放大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的途径

  2.1创新办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已迎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办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开放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全面性以及终身性的基本特征。开放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革新教学理念,形成双模式办学、多模式办学以及混合学习等等全新的办学模式。以混合学习模式举例,该种模式主张在恰当的时机,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要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2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

  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开放大学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国计民生。具体来讲,可以将开放教育的职业性以及开放性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学理念,打造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近些年,农民工大量城市化,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提升自身的职业化属性,这为开放教育的贯彻落实打下了良好基础。开放大学应该抓住机遇,以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主线,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可以利用非全日制的教学模式,为其学习创造便利条件,有效提高当代农民工的文化涵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健发展。

  2.3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完美融合

  开放大学肩负社会大众学历以及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任,想要实现教学网络全覆盖,构建全国开放大学,就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建设开放大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探寻有效融合开放性以及职业性的途径,实现资源整合,进而完善教育机制,为大众的高职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比如说可以构建一站式课程服务平台,实现高职教育与开放式教育的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学员只需注册账号、登录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专业学习以及探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高职教育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束缚,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人们的学历以及非学历教育创造便利条件。同时,高职教育在实践培训方面的成熟经验也为开放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职教育有益于开放大学的职业化发展,开放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因此,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互动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教育机构应该革新教学理念,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国计民生的提升,推动社会和谐、稳健、可持续发展。

  [1]赵建宁.与远程教育相结合构建开放性高职教育新模式――浅论高职教育中网络条件的应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6.

  [2]王一兵.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的三个根本问题――国际比较的视角[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3]周稽裘.发展方式转变与开放大学建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周稽裘先生访谈录要点概述[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8

  现代职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大力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将产业转型升级、岗位群技能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主要依据,将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转向吻合产业发展和岗位技能为导向[1],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和新专业设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将“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提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按照现代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要求,合理设置和布局专业、专业群”。因此,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和新专业设置,必须吻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岗位群对技能的新要求,分析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态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规格发展思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吻合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设置机制[2],探索专业科学发展和精准人才培养定位的措施路径,根据岗位层次,科学、动态地设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各个专业。

  二、把握区域产业发展规律和方向,建立产业人才能力发展数据库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人才成为支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促进了各行各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最受行业企业欢迎的现代职业人才队伍。要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飞速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在专业设置或调整前,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要求这一关键环节,必须与政府、行业协会、学会、企业等深度合作,剖析产业发展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的要求[3],建立产业人才能力发展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人才类别、岗位设置、技能要求等数据,构建跟踪产业发展的人才岗位数据库,并详细记载对职业人才在技术、方法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定期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确保数据库内产业数据的实时性,以便作为剖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三、立足产业人才能力发展数据库,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

  校企合作、专家领衔,对建立的产业人才能力发展数据库进行分析,找出产业发展的规律,重点梳理该产业的岗位设置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瞄准重点岗位,剖析并汇总岗位技能指标及要求,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的核心岗位和技能目标,借助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定位职业素质指标[4],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在能力、素质方面的规格,对非重点岗位的技术能力数据做补充性设置,保证人才培养的完整性,从而得出吻合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依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专业人才在技能培养、素质养成方面的整体目标要求,再通过合作企业走访、毕业生调查、行业协会专家咨询等途径,对确定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指导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

  四、对接产业行业岗位群技能,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面向移动互联软件产业,该产业包括了众多岗位,由移动软件开发、WEB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运维、商务平台设计与编码、软件技术服务等多个岗位组成,这些岗位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设定的依据,要分类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构建岗位能力模块群,依据岗位能力进行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例如:移动软件开发岗位主要具备UI设计能力、APP编码能力、移动服务设计与开发能力等;WEB应用开发岗位主要是基于WEB服务器+浏览器模式,培养学生UI界面设计能力、后台数据库管理能力、JSP/PHP编码能力、数据高级编程能力等;大数据分析与运维岗位主要培养海量数据存取能力、数据分析统计能力、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等;商务平台设计与编码岗位主要培养现代在线购物商务平台的架构能力、平台设计能力、UI设计能力、编码能力等;软件技术服务岗位主要培养各类平台维护运营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和升级服务能力等。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校企共同探讨对应课程内容,根据岗位能力进行课程定位,设置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按照岗位方向设置课程模块,按照岗位技能层次关系、工作流程先后顺序进行课序设置,从而实现课程顺序上的连贯性、技能上的递进性和内容上的科学性,围绕人才规格能力目标,构建科学、实用、超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每学年对课程体系动态更新,保持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五、嵌入行业标准、岗位规范,设定专业人才考证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的是一线技术能手、熟手和能工巧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职业人的素养、技术员工的素质和技术能手的能力[5],而原来的考试、上机、实验等考核方法,不能完全精准地反应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国际职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认证机构,采用第三方的行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考核认证方式,才能体现培养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现代职业人才。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将德国AHK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考取AHK职业资格是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实现毕业证和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考评。考证可以按照专业方向进行设定,形成考证体系,满足不同技术领域的考证需求,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机制[6]。如软件技术专业根据课程模块方向,可以分成软件编码方向、软件测试方向、数据库运维方向等,在进行考证体系设定时,应根据不同方向的技能要求来设定,形成科学、全面的职业技能考评体系(见表1)。设置科学的专业人才职业化、行业化、技能型考证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水平,彰显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保障教学和学习效果,有力地拓展专业知识,实现标准化能力鉴定,推进专业考证体系改革。

  六、建设区域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一体化专业设置保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单是某个职业院校的事,更是整个职业教育事业、所有职业院校的事情,因此,应该吻合产业链、产业群,多校联盟、校企融合,实现政府支持引导,校企行三方共建、共赢,组建基于区域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共建区域产业人才能力发展大数据库,全面积淀各行各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7],同时明晰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区域化人才培养规格的电子数据,支撑区域内学校瞄准产业发展、统一人才规格,校企行融合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区域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必须有专门的建制,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编制,将集团运作常态化[8];制定一系列章程、制度,创新集团工作方式和路径,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专业一体化动态设置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而保障其长效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专业一体化动态设置机制,是保障专业设置合理性、专业定位准确性的一项新机制,它可以前瞻性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解决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深度开展“岗学交替、企校双制”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1]朱翠苗.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动态设置机制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12):19-20.

  [2]朱翠苗.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软件,2013(6):134-137.

  [3]郑广成.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服务外包实训体系优化的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14.

  [4]唐林伟.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样态与超越[J].2017(2):61-66.

  [5]付达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理论与实践[J].2017(01):10-14.

  [6]聂静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基于教育理性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5(12):35-37.

  [7]朱翠苗.“岗学交替、轮转互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J].软件,2016(8):70-73.

  [8]付达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理论与实践[J].2017(1):10-14.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9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现代治理的内容与框架

  从内涵上说,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指从区域统筹的角度,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城乡教育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现代治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在政府的统筹管理下,促进城市和农村在资源和条件上的整合,使城乡有机互动、协调促进,形成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要实现这一现代治理,构建基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尤为关键。组织学和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组织的治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价值和理念、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就是治理内容与治理结构要件不断优化的过程。基于这一视角与理论,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成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同价值与理念,实现价值目标的聚合认同;二是形成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制;三是形成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运行机制,保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手段与方法。从价值目标、结构要素、综合能力上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体系,能够从总体上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方面:

  1.现代治理的价值目标认同

  主要指城乡职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通过各种互动与推动,使“一体化发展”这一理念获得广泛的认同,并得到各个主体的共同推进,最终发展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价值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理念,就是以教育公平为底色的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公平应该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并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性质与趋向,同时也是其核心价值和动力。一方面,城乡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公平发展”为基础理念,在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上,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公平这一基本状态;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与差距考量而形成的基本目标,即最终消除不公平现象,形成城乡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格局。从宏观层面来说,以此为导向,出台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在资源、基础条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政策,形成均衡化、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地方应基于区域实际,形成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2.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在组织体制上主要关注治理主体

  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在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内,框定各方的职能与边界,保障多元主体的共同职责和各自利益。从现状来看,多元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并通过调适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办学机构的参与作用。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主体中,政府是主导性、基础性的主体,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职业教育属于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是主要的供给方,承担着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改变职业教育发展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政府的责任更为重大。从我国发展现状与政治体制特征看,突破城乡二元体制,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支持。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与强力支持,很难出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这也与我国社会组织与民间力量的孱弱有关。“大政府、小社会”的现状,导致社会组织在社会变迁的作用极为有限。对职业教育而言,企业、行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的过程中影响非常小。此外,城乡职业院校的学生、家长以及企业和行业,其自身利益也都与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紧密相关,也都应是现代治理体系的多元主体之一,并与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协商、良性互动,以期达成共识。

  3.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要形成稳定的现代治理运行机制,制定规范的治理制度

  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需求来看,要形成与治理价值和治理目标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转。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整合,形成一整套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治理的运行机制。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发展规划一体化、经费投入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等等。在宏观制度体系的框架内,要将涉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措施具体化,形成稳定的现代治理运行机制。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各方在利益取向上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工作的推进,各方的利益格局有可能经常发生改变。因此,要根据利益格局的变化,形成反映现代治理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调整机制,通过利益均衡,平衡各方的利益需求,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降到最低,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既具有刚性、又有较强灵活性的现代治理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管理研究专家认为,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为公共利益建立体现法治和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平等协商、合作管理,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二是要求社会系统要素间平等协调、对话和互动,追求广泛的共识和参与;三是强调社会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向度的变化。基于此视角,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现代治理体系的治理目标就是“善治”。“善治”也可以有几个方面的标准,最为根本的标准是改进了社会公共福利,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符合需求的高水平职业教育服务,实现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衡、城乡融合互动,形成城乡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局面,全面提高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与利用效率,并在治理成本、利益协调等方面达到理想的高水平均衡状态。现代治理内容则涉及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不同群体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效率与职业教育公平的协调、各类职业教育要素(管理、办学、师资、生源、资金、教育教学)整合。这些内容的重点在于形成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平台,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与条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能力、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二、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现代治理的对策

  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如成都武侯区、安徽铜陵市、重庆梁平县、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市、北京市以及河北三河市等地区。这些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也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未来提供了实验基础。但是,在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方面,仍需继续探索。通过对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我们认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现代治理,以期达到现代治理的“善治”目标。

  1.推动现代治理制度变革。制度变迁往往决定了教育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城乡二元状况的形成与存在,与二元管理体制是互为表里的。虽然城乡的天然差距、民众认识水平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影响了城乡之间的公平性,但是,制度的不公平是根本原因。因此,推动现代治理制度变革,是形成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作为社会制度的下位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的基础与环境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如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因此,应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从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一是形成职业教育区域均衡投入制度。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投入的不平衡,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应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持力度。在补齐农村职业教育“欠账”的基础上,消除城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在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稳定的城乡一体化投入制度。二是形成职业教育教师的区域均衡配置制度。城乡差距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不断流失,因此,要建立区域均衡配置的教师管理制度,制定城市职业院校教师到农村职校支教的制度,完善农村职校教师到城市进修的制度,并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完善教师城乡交流的信息交流机制,形成稳定的职业教育城乡交流制度与职业教育教师区域均衡配置制度。三是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对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监控和相关责任主体推进工作的责任监管。基于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与现状,主要应由省级政府出台各个市级区域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由市级政府负责推进与落实,并将其纳入政府相关工作考核的内容。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制度变革,逐步形成稳定的职业教育治理制度体系,并致力于形成一种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文化。

  2.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推进城乡共同治理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聚合了多方面力量与资源的社会大平台,政府、学校、企业以及行业都参与其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是城乡一体化治理主体中的主导者,其治理权限、内容以及方式都与其他主体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通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在政府主体地位的引导下,通过协调城乡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参与治理。建立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平台,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与地位。省级政府要明确省域内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指标,并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为建设发展平台制定标准与方向;市级政府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体,是各项目标的具体落实者;市级政府所辖的各下级政府是具体执行者。其次,通过建立市级政府组织统筹的、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市辖的县、区的相关部门,组织学校、企业等部门形成共同参与推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再次,形成城乡共同治理的相关方案与制度。城乡共同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区政府与县级政府在各自的治理权限与方式上的差别,分析城市职业院校与农村职业学校在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差异,有重点、有区别地组织相关的责任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治理中来。

  3.重点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弥合城乡差距

  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体系,难点在于改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落后状况,如何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不能孤立地看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必须要将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农村发展的现实结合起来,与城市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理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向农村”与“面向城市”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首先,要树立城乡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将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下,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并将其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次,要组织力量研究区域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制定方向明、针对性强、定位准的目标,并充分考虑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互动与互补。再次,要通过补偿性制度来支持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最后,在现阶段要重点强化城乡职业学校的交流制度,尤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到城市职业学校进修、学习的相关制度。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 篇10

  1.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职业教育训练发展的速度却较为缓慢,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及时地根据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这种反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对职业教育进行深化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其改革核心就是要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

  职业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目标,尤其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将就业作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职业院校通过开展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教学由“知识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转变为“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转变为“行为引导型”等。

  2.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模式不合理

  中国烹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术,中国古人用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烹饪方法和食物,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烹饪的理论工艺体系独特且完整。当前职业院校在烹饪专业教学上,存在着在一些不足之处,普遍都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使得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抑制,所以必须加快烹饪职业教育的创新步伐,以一体化课程教学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高效的烹饪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院校在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招生规模、实习条件、实习经费、师资素质等,在进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比例占到80%左右,实践课只能占到20%左右,这就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不能够在实践中去验证,这必然会造成学习效果不佳。这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人才时候的首要问题,这样也就导致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全面优秀的烹饪人才,所以创新教学路径,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是职业院校非常重要的任务。3.3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强,有的是理论知识能力很强,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却较低,有的是实际操作技能很强,但是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职业院校缺少“双师型”的烹饪专业教师,这使得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

  3.1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课教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烹饪行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根据烹饪行业的需求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出发,烹饪岗位需要什么就在教学中教什么,在岗位上如何操作,在实践教学中就要如何培养学生,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院校所学能够在实际岗位中得到运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要先根据实践教学要教的内容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多少就教授多少理论知识,要将“必须、够用”作为教学的原则,使学生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3.1.1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确认新的培养目标,应该将培养素质高、文化好、理论强、操作能力高的综合型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满足烹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可以体现技能型,同时还应该体现理论性和知识性。在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全面优秀的学生。

  3.1.2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在培养烹饪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点。“一体化”教学指的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融会,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烹饪技能作为教学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借鉴餐饮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模式来实现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培养,并借鉴经验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可以选用“菜品主体、任务驱动”、“角色转化、自主培训”等“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按照“菜品开发准备-任务分析-菜品设计-菜品试做-成品质量评价-任务小结-菜品岗位试用-顾客意见反馈-总结改进-市场推广应用”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实际的工作流程,还可以感受到职业化的训练氛围,这样对于学生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不断强化

  烹饪专业教学体系要想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作保证,完备的实训条件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对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强化,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对烹饪专业人才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要求,还应该有热菜制作实训、凉菜制作实训、面点制作实训等场所,除此之外还应该创建“模拟厨房”,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去合作酒店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实践能力,这对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现代厨房一体化模拟训练教学,具体分析如下:①基本理念。依据现代餐饮经营的需要,并和厨房管理理念结合,对厨房进行设置、布局以及设备分配,以厨房生产的过程和环节为主导,对原料,加工、烹调、冷菜、点心进行研究,还应该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卫生和安全管理等方面。②教学方法。可以实行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一课多教师法”、“项目活动教学法”和“实际情形模拟”,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建立酒店和厨房的类环境,同时模拟工作项目或情境,探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③组织教学方面。提供给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机会,例如,模拟学生担当“餐饮部经理”、“厨师长”、“食品雕刻师”等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工,协同完成。相反的,教师转变角色,只作组织协调的工作。④教学效果。采用以上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⑤教学思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实际考量现代厨房的情况,并对学生的菜单设计、制作情况报告、菜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发现实际效果突出。此外,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分项教学,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成本。

  3.3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职业院校在进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烹饪专业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院校自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因为有了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初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酒店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烹饪水平较高的厨师上课,同时,派遣校内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深入酒店进行实践学习,在充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走出去”就是让校内授课教师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学习,校内授课教师一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通过在酒店的实践学习,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实践水平,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也指日可待。“引进来”政策,就是指学校聘请酒店精英人才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课一定要请酒店企业后厨人才来参与,他们是长期工作在烹饪行业一线的精英人才,精确掌握着烹饪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精英人才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学结构,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综上,职业院校应该基于一体化课程改革,做好烹饪职业教育路径的创新工作。本文对基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进行了探析,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论述了职业院校烹饪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模式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合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亟待提升等,然后论述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烹饪职业教育创新路径,包括对改革教学技术和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加强对于烹饪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等,这样职业院校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烹饪专业人才。

【一体化教学中职幼儿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武汉北大青鸟:上中职学校到底好不好

责任编辑:027hpedu来源:北大青鸟鲁广校区常见问答发布时间: 10:30

武汉北大青鸟:上中职学校到底好不好

初中毕业不上高中去上中职学校好不好?这是许多家庭关心的问题,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专业老师为你分析这个问题。

  初中毕业不上高中去上中职学校好不好?这是许多家庭关心的问题,武汉鲁广校区专业老师为你分析这个问题。

  选择中职中专,目的不外乎于学到一门技术,能够顺利就业。读中职中专,就业一般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就业的对象一般是——工厂的技工,小医院的护理工,公司的文秘……工作辛苦,薪水微薄。

  同为初中生敞开大门的北大青鸟IT培训学校,专业培养计算机人才进入IT行业,无论是就业的职位还是薪水均要高出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创办15年来已经培养了60多万IT人才进入IT行业。而鲁广校区作为湖北产品校区,受到广大想进入IT行业的欢迎。


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的环境
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学员上课

  从中职学校毕业,能够获得一张中职中专文凭,对于这个大学教育普遍的社会来说,没有任何含金量。而从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毕业的学员,能够获得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和国际认证的OSTA证书。北大青鸟鲁广校区还与合作办学,报读鲁广校区还可获得颁发的/学历。含金量远远高出于中职学校的毕业证书。

  你想进入令人羡慕的IT行业吗?如果你对计算机感兴趣,欢迎报读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鲁广校区有专门针对初中生设置的IT课程,包括ACCP软件工程师和BENET网络工程师课程。学员通过18个月的学习,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或者网络信息工程师。

  大家都知道IT行业是一个越来越吃香的行业,我们上网使用的软件,手机上的APP,购物的安证书等等,都离不开互联网IT技术。如果你做软件开发或者网络工程,在别人眼中都是“白领”、“高大上”的象征。

  初中生报读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不要担心学不会,鲁广校区专门针对零基础学员设置IT课程,无数个零基础学员在鲁广校区学习后都成了企业的抢手人才,你还担心什么呢?从鲁广校区学习能获得“技能+就业+学历”,学员一个好前程!

  上中职学校好不好,从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毕业的学员说:“学IT,好前途,北大青鸟鲁广校区给你更好的未来!”了解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学员现在的就业情况,现在就与联系或拨打咨询电话:。

本文标题:#武汉北大青鸟:上中职学校到底好不好#,责任编辑:027hpedu,于2014年08月13日10时30分发布于北大青鸟鲁广校区。武汉北大青鸟鲁广校区专注计算机电脑IT编程培训。学校专注java培训,ui设计培训,web前端培训,python培训,大数据培训等,北大青鸟学校累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IT专业人才85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职高学什么专业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