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讲的那个神道家最大的神仙是什么?

道家思想的介绍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子人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的发展和构成过程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编辑本段]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 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 神仙 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道家是主张“保身”的,但这一概念同样不包含追求长寿的含义。《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说明“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不可“见利轻亡其身” 的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朴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一) “道”之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
  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
  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所引《庄子》,只注篇名)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十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 “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 “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黄老学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齐宣王时(前320~前302)黄老学已盛行于世。这就是著名的稷下学派。黄老学的最盛时期在西汉初年,是“文景之治”,汉初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主要哲学依据。黄老学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以气一元论继承和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把“道”看成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稷下学派发挥了老子哲学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精也者,气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心术上》)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是这种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并认为“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之行也,鲧不得已”(《管子·心术下》),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淮南子提出道含阴阳,视道为阴阳二气的统一物,认为道主宰天地万物,实际上是阴阳二气主宰天地万物。但是,也有黄老学者仍然把道看作虚无的实体。
  (二) “无”之道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
  “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
  庄子以“虚无”论“道”,将“无”解释为纯然无有,突出地发展了老子的虚无思想。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无”即是“无有”。又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知北游》)“无有”就是纯然一无所有。《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认为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 “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魏晋玄学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有无” 问题讨论的最高阶段。“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汉杨雄《太玄·玄摘》说:“玄者,幽摘万类,不见形者也。”魏王弼(226~249)《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裴危页、郭象等。

  (三) “无为”之道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思是,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老子还把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提出“绝圣弃智”(十九章)“无为而治”(五十七章)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其继承西周无神论,否定神学目的论,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的一面,也有其过于排斥有为。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这两面对后世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汉初黄老学将道家的“无为而治”由理论推向实践。西汉建朝,社会初定,国家需要安宁,经济需要恢复与发展,人民需要休生养息。黄老学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出无为而治,得到汉初统治者的重视。汉文帝、景帝、窦太后等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都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总结。
  黄老学兼容并包。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一方面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循名责实,赏罚必信,并认为“不争亦无成功”。《淮南子》还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反对离道而妄为,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自然之势加以主观努力而有所作为。因此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阴阳诸家思想的融合,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老庄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一) 世界本原问题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起源于什么?二是世界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归结起来,先后主要有八种观点:①“天本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孔子、孟子都曾肯定意志之天、性理之天对世界、人世以及人的道德属性的决定作用。②“道本论”。这是道家的基本观点,为老子首先发明。③“气本论”。这是一条贯穿中国哲学史始终的主线,可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无分儒家与道家,但最著名的代表是儒家,如东汉王充,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北宋张载,明代王廷相,明清之际王夫之。④“无本论”。以魏晋玄学为代表。⑤“理本论”。以北宋二程、南宋朱熹为代表。⑥“性本论”。以南宋张栻及湖湘一派为代表。⑦“心本论”。以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为代表。⑧“以太说”。以近代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
  这是世界本原论的进一步深化,与世界本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有“天人感应论”,“天道自然论”,“天人合一论”。天人感应论发端于春秋战国,全盛于汉代,西汉董仲舒是最典型的代表。天道自然论无分儒家与道家,老子,荀子,王充、柳宗元,刘禹锡,张载,王廷相,王夫之等,都是著名的天道自然论者。坚持天道自然的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而提倡自然无为,如道家,特别是老庄;一部分既承认自然法则的客观性,又肯定人对自然的主体能动作用,如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宋代以降,“天人合一论”,即整体合观人与自然,成为各派哲学家的共识。所不同的是,气本论者合一于“气”,理本论者合一于“理”,性本论者合一于“性”,心本论者合一于心,实有论者合一于“实有”。
  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孔子首倡“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必可言,言必可行,具有名实相符的思想。稍后的墨子重视对实际事物的选取,认为空泛地讨论事物之名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对实际事物作出正确的选择。道家以其虚无之道否认名可表实的功用,认为道不可名。战国时代的公孙龙强调概念的确定性,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认为白马专指白色的马,马泛指马类,二者不同。后期墨家意识到不同的指实的范围不同,把概念分为达名、类名、私名,即普遍概念、类概念、专用名称。荀子提出“制名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主张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以实为制名的基础。
  即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先秦时期,《管子》中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有二元论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肯定形是神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到汉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形神关系的观点已臻系统化,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主张形神相离,认为精神主宰形体,形体灭后精神可以独立存在。如晋僧慧远认为,神感物而非物,所以物化而不灭。道教追求形神俱存,不死不灭,但认为形依靠神而存在,所谓“形须神而立”。另一派主张形神相即,认为形体是精神存在的前提,形在则神在,形灭则神灭。如桓谭以烛喻形,以火喻神,认为火不能离开烛而独立存在,神也不能脱离形而独存。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对形神关系作了精辟分析,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对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作了最高的哲学总结。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比较侧重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也包含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主要涉及知识来源、认识过程、求知方法和验知标准。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程序,把行看得比学文重要。老子根本否认行对知的意义,认为“不出户,知天下”,出之愈远,知之愈少,并提出“涤除玄览”的直观体验方法,作为求 “道”的根本方法。墨子以“三表”,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作为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已经涉及到行为在认识过程中检验知识的功用。荀子将“行”引入认识论,明确强调行比知重要。宋以后,程朱理学提出“知先行后”,阳明心学“销行以归知”,王夫之继承中国古代重行的思维传统,批判总结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知行观,提出知行统一,由行致知,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推进到最高阶段。
  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肯定动与静是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蕴涵、互相转化的两个方面。但对动与静何者为本、何者为主的问题却有不同看法。一般来说,道家主静,儒家主动。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说:“动起于静。”认为静是动之本。王夫之的动静观是儒家动静观的最高成果。他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认为动与静互相包含,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以动为本,把静视为动的一种形式,比较完备地解决了动与静的辨证关系。
  关于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哲学有三种不同的观点:退化论,循环论,进化论。老子推崇太古的原始社会,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类失去素朴本性的原由,提倡绝圣弃智,反朴归真,退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战国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朝代是按照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相生相克的原则,周而复始,不断更替。先秦法家一般都承认历史发展,主张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实行不同的治国方策。董仲舒提出“公羊三世说”,把《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的历史由近及远分成“有见,有闻,有传闻”三个阶段。东汉何休发展了这一观点,称 “传闻之世”为“衰乱世”,“有闻之世”为“升平世”,“有见之世”为“太平世”,认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这样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一步步循序渐进,向前发展。公羊三世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直到清末维新运动,仍然以其为基本理论依据。
   综上所诉,道家思想简要概括一下: 1.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清净无为,养生延年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3.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上面讲到宇宙这个生命来源,永远生生不已的。这一点是哲学上一个大问题,生生不已的对面也就是死死不休,生出来一定要死。一棵树长出来,一定要凋谢;也等于说有了白天,一定有黑夜。不断地有明天,但是也永远有昨天。因此中国文化就拿两个符号代表,一个是阳,一个是阴。形而上的宇宙,那个能阴能阳的、能亮能黑的、能生能死的,是不属于生死,不属于昼夜,也不属于哪一边。可是一旦作用启动就有阴有阳,有生有死,有白天有黑夜,有是也有非,有善也有恶。现在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哲学,推开了宗教。世界上宗教家都站在死的一面看,从凋落的一面看人生,只有中国文化站在生的一面看人生,永远有个明天,所以生生不已。与西方的文化,乃至其他的宗教相比,是两个不同的立场。

了解了中国文化所讲形而上的本体是不属于生死的,所以它是不生不死,“故生物者不生”,所以说能生万物的那个,它无所来也无所去,自然而存在。存在不是我们所讲的存在,它没有个形象,它能生万物。它自己本身呢?是谁生的?它自己是生而不生。“化物者不化”,它能变化出万物,但它自己不属于变化。佛学形容这个是空,生也是空,死也是空。一切都有变化,而空是不变的。但是不要把空当成一个东西,有一个东西已经是不空了,它这个是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的。

接着说到,形而下的东西是不是有个形而上的主宰呢?无主宰。“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既然没有主宰,它是不是唯物的呢?也不是唯物的,因为物的本身也在变化。所以一切的变化,万有的现象,以及生命的主宰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属于他力。一般的宗教都相信他力,相信另有一个超越自己的力量;东方文化不讲他力,因为自他不二,同佛学的观点一样,自力与他力是同体的,不二是没有两样。所以它的变化是外力使自力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是自他不二这个自力在变化。因此一切万物“自生自化”。佛学的研究比道家分析得更详细,道家说的“自生自化”就是佛学所说自己业力的作用,是自己的一股力量。

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消息两个字要搞清楚,消是形容生长的生命,譬如今天太阳出来,直到晚上这个阶段是消。太阳下山了,黑夜到来,这个是息;息是在生长,直到明天太阳又出来为止。“消息”两个字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譬如一个孩子生下来,是一个新生命到来,活一百岁慢慢把生命消耗了,这是消。死亡没有什么可怕,是培养出另外一个生命,就是息。所以一来一往,消息就是这个道理。现在青年人不懂自己文化,中国字也搞不清楚,一听到消息,把耳朵拉长听消息去了。所以列子说的这一切,等于佛学所说的一切宇宙万有“无主宰,非自然”,这不是西方哲学所讲的唯心或唯物,而是心物一元的“自生自化”。

下面是结论,“谓之生化”,一切生生不已的变化,“形色”,一切形相与光色,“智力”,乃至个人的智慧与个人的力量、生命的能力、“消息”等等,“非也”,都不是单独而立的,而是一个总的自我的力量,这个自就是自主。所以我经常说,佛学里也很有趣,讲释迦牟尼佛一生下来,走几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以宗教的观念来看,这两句话多傲慢!好像天下只有他,没有第二个人。实际上他也是漏了这个消息,一切都是自我非他,生命都是自我做主的。这个我,是指他个人的小我;而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这个我指的是大我。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找到了这个生命的本来,才是真正所谓得道。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这一段更是中国文化思想里特殊的东西。“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说,我们上古祖先们,这些得道的人,建立了阴阳法则这两个代号。宇宙万象是阴阳变化,换句话说,形而下宇宙一切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夫有形者生于无形”,他说宇宙的万有都由空而来,同佛学完全一样,所以“性空缘起”,缘起就是万有,性空是形而上的体,是空的。空是佛学翻译所用的名词,中国原有的道家思想不用“”字,而是用“”字,或“清净”二字。

则天地安从生”,那么天地万有怎么来的啊?他的答案来了,这一段很特别,要特别注意,“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道家说的第一因,名称叫“太易”。我们现在青年一看,怎么没有太极呢?太极的名称是《易经》里提出来的,因此后世有人把列子的这些思想,加上《易经》的太极,视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五个阶段。空怎么样生有?《列子》里提出四个阶段,第一步“太易者,未见气也”,尚未看到的气,当然不是空气的气,照古代的写法是炁。这里提出来一个观念,无形生出了万有,第一个是气。佛家叫做空大。太易,代表气还没有形成以前的状态,是能。太易以后,第二步“太初者,气之始也”,是那一股气冒出来,是量。第三步“太始者,形之始也”,气再变,有形状了,但是还没有形成物质。那么第四步“太素者,质之始也”,形成物质了,是空而生有,就有物质世界了。这是《列子》讲的天地万有经过这四个阶段形成。宇宙万有生命是气化而来,这个能量来了就形成生命,消完就息了,就没有了。没有不是死亡,它又再充电,另一个生命又再发生。这样循环往复,构成物理世界宇宙万有生生不息。

这一段,列子提到由本体起用的几个阶段,提出来四个东西。西方自然科学十九世纪以后,研究物理化学的,由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由有形的微粒子做实验分析,越分析越微细,现在又推出超弦理论,与列子的思想以及佛学对物理世界的阐述有些接近了。

汉魏以后佛学进来中国,佛陀当时在印度也讲万物的后面、四大后面有个极微。《楞严经》提到极微有七分,同《列子》后面讲的“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的那个七,是相似的道理。现在自然科学也不过是在这里转,是用外在的仪器做实验研究,古代是求证于自己本身生命与认知。现在知道,原子爆炸由极微释放出极大能量,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等多种现象,显示出能与量的变化是很不可思议的。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列子》这里叫浑沦,我们讲一个孩子吃东西,不咬就吞下去,叫囫囵吞枣,就是这个浑沦。《庄子》里叫这个为混沌,是同一个意思。宇宙万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叫混沌,太易起用,一变为“”,真正的气不是鼻子的呼吸或空气。再变成“”,就是形体,有形象的。三变为“”,就是物质。所以气形质三样具备,是生命具体的三个条件,“而未相离”,互相都有关系。质又变成形,形又化为气,气又变形,形又变质,等于现在自然科学讲的质能互变。这个生命中,就是形气质三样在互变,也就是后来道家讲精气神在互变。所以修神仙之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就是从这个系统来的。他说不只是人的生命哦,万有的生命都是精气神互变,另一个名词是化身,“故曰浑沦”。所以我们活着也是浑沦,这三样混合就变出这个生命来,也就是万物都在这形气质三个元素里互变而出生,并没有脱离关系。像鸡蛋的蛋黄跟蛋白一样,混在一起,看上去蛋黄是蛋黄,蛋清是蛋清,实际是分不开的,是一个鸡蛋里面的东西。后世有将浑沦解释为太极的,是阴阳、天地即将分明之前的状态,是讲物理世界形成的阶段,也对。

下面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这是对“”所作的特别解释。讲到《易经》,中国原始文化的根就是易,《易经》这个易为什么这样写法?有几种解释的。《易经》的易,上面是太阳,一个圆圈,中间一点,下面是月亮。上古的甲骨文易字就是这样写,也就是说日月这个宇宙法则谓之易。

所谓易代表了二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表亦文化知识到了最高,就越简化、越简单。第二是变易,宇宙万有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一切都随时变,随地变,一定变去。第三是不易,虽然在变,后面形而上有一个不变的,不易,永远变不了。试看空怎么变得了?空变不了,那是形而上。所以《易经》包含了这三个原理,简易、变易、不易。有些讲三易的道理不同,而是简易、变易、交易。这是另一种说法,一切万有的变化都有相互的关联,相互关联就谓之交,所以是交易。交易是从《易经》的文化来的,现在做生意也叫做交易,彼此交换、交易,容易也是这个易。所以在古文和白话文中,都经常看到这个易字。

现在这里讲易,是指形而上这个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循就是照它的路线去找,去寻根,根根找到是个空的,那个空的就是你的根嘛!所以“循之不得”。因此中国文化最高处就是由《易经》开始,“故曰易也”。《列子》哲学最高形而上的那个本体,所谓太易,并非是上帝。有些人学佛认为这个宇宙不是上帝造的,是佛造的。佛从来没有讲过这样的话,如果佛这样讲的话,我是不信的。中国文化里没有这一套,它就是一股力量,这个力量自他不二,上古叫它为易。

《易经》的文化有三个原则,理、象、数。理就是哲学的道理,佛学把理叫做性,明心见性就是体;象,就是宇宙万有的现象,佛法叫做法相;佛法不大提数,可是很多都牵涉到数,理象数三位一体。任何一个东西,一有现象,中间一定有个数字。我们讲一句话,咳嗽一下,也有数,动一下都有数,乃至于咳嗽的范围多大,都有数。

易无形埒”,宇宙万有本体那个叫易,它没有形象,没有界限,没有边际。下面讲数理的变化,“易变而为一”,这个太易一变,能量一变,变为太初,所谓气,数学上就是一。宇宙万有开始就是一,一以前形而上的体是零,空无的。所以数学上这个零,最为难懂。这个零不是代表没有哦!数学的零画个圈圈,代表无穷数、无量数、不尽数、不可知数,太多太多了。你说宇宙万有,万万有,万万万说不完,都是一加起来的;除了一以外没有数,只有一个零。二、三都是一相加的,另外定一个名称而已。所以宇宙万有都在变化,因为一动就有一,所以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是个代名词,就是这个因为道一动,有个道,它本身就是一。可是一怎么生出二?因为有个一,它本身之中就有相对的二。有二,它本身里就有个三。三以后不讲了,为什么?宇宙不外乎三变,所以我们东方文化讲人生哲学,也是根据这个来的。我们常常讲“事不过三”,一个人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连原谅一个人也不过三次,第四次就不原谅了。三也等于是个极数,已经到了极点,所以“事不过三”。

一变而为七”,这就妙了,他这个说法不同了,稍稍牵涉到《易经》的数理。这个气再变为七分,加上易,就是八个,所以后来《易经》有八卦,所谓“卦者挂也”,是宇宙间的现象挂在那里,譬如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个星球。这一段跟《易经》的大象与数有密切的关联。“七变而为九”,七这个变化,加上本体,再加上一变,就是九。宇宙万有的数,五七九,是单数是奇数,在易学里谓之阳数、天数;二四六八十,是双数是偶数,也叫阴数、地数。变到最高数九,就是极点究竟处了。你们都背过文天祥的《正气歌》,“嗟予遘阳九”,自己感叹阳数走到了顶,没有运气了,没有机会了,阳九就是这个意思。

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九到了极点了,十是另外一个一的开始了,到了一百又是另一个单元,又是一个一。“一者,形变之始也”,太易一变为太初,太初是气,一变为太始,是成形的开始。所以一讲象数的变化,万物不管有多少千万亿,乃至于无穷,只有一个一,没有那么多数。所以中国的数理哲学就是在这十个数里头跳来跳去,不承认后面的,后面都是一的变化,“一者,形变之始也”。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现在讲后天世界的形成。科学也晓得,地球外面有个气层,叫游离电子层,冲过地球气层之外就是太空了。中国过去叫这个地方为罡风,所以神仙在空中飞啊飞啊,碰到罡风就被化掉了。我们抬头看到的这个虚空,那是地球上的虚空,不是太空。你站在山顶上抬头看天空,好蓝啊!那也不是太空。我们小的时候就背《幼学琼林》,“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所以清阳气向上升变成天,重浊的气向下走,构成地球的物质,凝结成为我们地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最大的神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