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龄化,身为养老专业就业前景的我们应该这么做?

什么是居家养老模式(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养老人上头条# 说到底,居家养老是做什么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社工小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是居家养老模式(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1

上一期,小编和大家简单分享了我国“居家养老”的发展历程,那说到底,居家养老做的是哪些内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居家养老”,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名词,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个词、这项事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大家也会在生活中看到日新月异的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为老餐厅。

在网上大家可以搜索到相关词条,居家养老就是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但是常常和社区、家庭紧密相关,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就是居家养老的最初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年人的需求被更大程度的挖掘。例如,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紧迫需要的是日常护理和心理慰藉,独居或空巢老人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所以,居家养老最终要针对差异化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由政府、家庭、社区或专业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对其需求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下面和大家分享居家养老的具体服务内容:

代办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代购、代缴生活费等内容;

助餐服务:为老人提供上门做饭、送餐等服务,我国各地人民政府都有支持开展助餐服务的相关文件,积极推动满足老年人吃好饭这一最基本需求;

助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为老年人上门提供家政清洁服务、助浴服务、洗头、清洗家电等,说白了就是以老人自身及其居住环境为基础的所有助洁服务;

护理服务: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失能、半失能提供的,为了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项服务,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员)上门提供服务;

喘息服务:全国各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都设有日间照料中心,和日本的托老所类似,只是在白天由老人家属把老人送到中心,由服务人员提供整天或分时段的日间照料;

心理慰藉:由心理咨询师或社工人员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支持、陪伴等通过电话或上门提供的服务,主要针对独居、空巢、失独等老人;

老年大学:所谓“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更多的老年人对于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日渐旺盛,各地老年大学报名常常报名需要提前预约;

出行服务:住在老旧小区高楼层的老年人、失能老人等,因为客观因素很长时间都足不出户,这类老年群体的出行需要借助更多的人力、器具辅助才能实现,进而衍生出了助行器等辅助器材达到出行服务的目的;

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的长期居住环境,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多方位的改造,以达到适于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状态。包括对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等空间做防滑、安装扶手,基本实现无障碍改造;

医疗服务: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困境,老年人群体客观衰老是不可逆的,长期的健康管理、用药管理、健康监测,及时的送医上门和就诊,这些都是每个老年人直面的根本需求。

临终关怀:这个词被提及的频次可能不太多,但是每个人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都会遇到,在国外,这项工作开展地很不错,它可以提高真正服务对象的生命宽度和生命质量。主要是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高质量的身心关怀。

说了这么多,居家养老做的是以满足老年人最大需求、多方共同努力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一项综合性事业。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什么是居家养老模式(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2

一、发展背景:社会老龄化加剧,居家模式仍为主流

本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于我国的国情,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比如说北京的“9064”模式或者上海“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6%-7%的老年人就近通过社区进行养老,3%-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可见,目前我国仍是以居家模式为主。

在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2010年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亟需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当下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社会养老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居家养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采用家人和保姆照护的模式,但是当下随着“4-2-1”人口家庭结构和生活意识的转变,加上背井离乡工作,养老的主力军——子女单独承担居家养老照护的模式是不太现实的,另一方面,大部分保姆来自农村地区,年龄偏大,其专业技能缺乏,并且由于保姆的工资低,社会身份低,下一代不愿从事类似工作,这可能会导致保姆新生代断层。第二种是中介模式,主要通过中介机构向老年人提供居家护工服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护工服务标准和服务商提供责任没有明确界定,由于难以掌控护工人员的素质和质量,容易出现长期护理专业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和追责无法保障的情况。第三种是专业居家护理模式,提供自己公司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相对于前两种模式,护理的专业度可以得到保障,针对术后康复及需要适当生活辅助的健康或半自理老人,还可以适当提供护士和康复师。未来第三种模式将会成为居家养老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行业现状:居家模式利润有局限性,仍是分散的区域性市场

目前整个居家养老行业发展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整体市场较为分散。一方面,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对于需要上门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来说呈现地域性,另外,由于单位时间内护理人员提供服务的用户数量有限,加之这种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司大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有限,短期内公司品牌很难实现快速扩张。从盈利模式来看,居家养老服务公司的利润率存在天花板,与政府的长护险结算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如何收支平衡将成为一大难题。另一方面,专业护理公司不得不增加成本,提高护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护士和康复师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本来就是稀缺资源,随着技能提升和服务标准化,需要他们提供的服务可能更加专业,在未来不仅呈现出稀缺的趋势,可能会成为居家服务公司的竞争核心,导致人力成本快速增长。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医疗机构和护理服务的衔接断层实情,如何整合仍是待解决的一大挑战。

通过盘点上市企业发现,目前暂没有一家纯做居家养老的企业可以做到上市,多是综合养老服务商或者与其他主业协同的企业。比如在新三板上市的爱侬养老,业务除了提供养老服务、还有家政服务、培训服务以及政府搭建智慧养老和健康管理数据平台服务,将家政服务与养老服务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服务全覆盖链的家政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目前其居家养老业务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内,暂无拓展到其他区域,服务站点共有50余家。另外一家新三板上市的海阳股份,业务范围覆盖安保服务、医疗和教育机构后勤管理、物业管理、互联网养老和信息科技,2002年开始涉足养老业务,目前居家护理业务只覆盖上海、江浙三地,共有13个护理站服务站点。其次从盈利空间来看,目前爱侬养老的养老业务毛利率不到10%,而信息化业务的毛利可以达到30%以上;通过估算,剥离其机构养老业务营收,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单店年均营收不足30万,营收水平并不高,尤其居家养老业务作为劳动密集型业务,其人工支出占成本比重高,可以预见其盈利空间有限。另外,相比之下,海阳股份的养老业务财务表现较好,居家护理业务可以做到毛利率38%,净利率25%,究其原因,猜测可能与智慧养老平台产生良好协同,降低了人工等成本。不过由于其业务布局仅有十几个站点,若后续业务拓展,或难免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的可能性。

三、日本案例分析——以损保控股和西科姆为例

日本,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其养老产业的发达早起中国,也更加成熟。日本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是以长期介护保险为基础,以产业生态圈构建、人性化及精细化管理、连锁化及标准化运营为增长点的模式,该模式的成功源于日本养老机构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其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伴随着日本养老产业蓬勃发展,一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相继出现,有专攻养老产业的,也有类似日医学管、损保控股、西科姆等企业,形成以医疗、保险、安保等业务为核心,逐渐利用自己的业务优势扩张到居家养老产业,形成多业务的集团。本文以损保控股、西科姆两大企业为例。

损保控股作为日本护理行业的利润排名第一的服务商,最早从大型损害保险起家,2010年4月上市。2012年投资杉崎(Cedar)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护理行业。2015年损保收购和民(watami)居酒屋的护理股份。2016年收购经营收费养老院的大型企业美西基(Message),2017年成为损保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后改名为损保护理),损保护理主营护理和保健业务,业务主要分为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2018年将旗下4间涉及养老行业的子公司合并,自此开始在护理行业初露头角。截至目前,损保控股业务除了国内损险、国内人寿保险,海外保险、护理及保健四大核心业务外,还开展了资产管理、住房改造和健康支援等战略性业务。

面对不断厮杀的日本养老护理“红海”市场,损保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保险”主业,打造一体化的服务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来源和增强了用户粘性。在各种保险+护理的模式中,损保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它将主业保险的科技优势:电子终端化,人工智能化和看护传感器等知识经验转移到了护理服务中,使服务更加高效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了规模经济。另外,从这几年的布局也可以看出,损保致力把护理行业发展成自己的支柱行业之一,重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谋求精细化服务,使得损保控股短短10年内就在护理行业锋芒毕露,利润位居第一。

西科姆现为日本最大的安保公司,于1962年成立。除了安保业务,还扩展到地理空间信息类、医疗看护、保险和房地产等业务,谋划构建一个社会保障系统体系。其中涉及老年人的服务主要有安保业务中的父母看护方案,和主要由“西科姆医疗系统(SECOM Medical System)”运营的护理服务。西科姆1994年正式开始进军护理业务,1996年开始运营收费养老院,2004年设立“西科姆老年人俱乐部”,开始日间照料看管服务。

目前,西科姆的养老看护业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利润率高,经营高效。与之前的上市养老公司不同,西科姆没有执着于是失能、失智老人,而是将自己定位在帮助轻微生活不便的老年人,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因此西科姆对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度要求不高,进一步精细服务内容,一方面解决了专业人才难寻的局面,另一方面与市场上其他养老市场形成差异化,最大化地利用了自己的主业务的资源,拓展了养老看护业务。同时,也通过自己庞大的安全保障技术,引入科技化,实现了规模经济,基本上各个业务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可以相互利用资源,减少成本,最终提高利润。

通过对日本头部企业和国内上市企业盘点分析发现,居家养老业务都有与其他主要业务相关联,如爱侬养老的家政+养老,损保控股的保险+养老以及海阳股份、西科姆的安保+养老。因此针对居家养老行业,若只开展单一的纯居家养老业务,将面临成本居高、利润低下,企业恐难以生存的困境。因此,一方面,需要做好主业与养老业务的良性协同,如西科姆的主业安保业务,由于具有庞大的安保和监测技术支撑,推出了涉及居家养老的父母看护方案,从而开拓了收入来源,也丰富了居家养老的产品服务。另一方,与智慧化、数字化技术的深度结合,如损保控股充分发挥其在保险的科技优势——电子终端化、人工智能的经验和能力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服务效率的同时,缩减人力方面的成本。最后,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决定是否能在市场做长、做久,而日本企业具备匠心精神,在精细化运营水平领先,因此值得我国养老企业学习。

未来,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必然也会以居家为核心,经历从标准化到精细化和科技化的转变。于政府而言,居家养老社会负担小,于老年人来说,更希望呆在熟悉的环境养老,而且更加经济,因此从长远角度来说,我国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核心。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内心需求的不断释放,从现在的解决基本刚需,到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养老,对服务的进一步追求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为了应对护理人员的短缺和成本的控制,未来的模式将是“以人为本+精细化运作+集约式技术”的养老模式,养老与时代的发展接轨。

什么是居家养老模式(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3

本文介绍了日本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通过与我国的养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启示,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衰退导致的缺位,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充分满足了中国老年人养老的需要。本文从政策与法律、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解析了日本社区的养老服务,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退化,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最先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也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同时它也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因此,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和对策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社区养老的组成由智能平台软件和老人用通信终端设备组成,智能平台软件实现信息交换和记录功能,通信终端实现呼叫功能。

二、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

日本是世界上少子化和老龄化状况最严峻的国家之一。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达24%,而同一年,日本总人口减少了24.4万,连续7年呈自然减少态势,且今后或将持续。

1、完善的养老制度经过数十年发展,日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又称基础年金),覆盖全体国民,凡20岁以上60岁以下、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保险。第二层次是与就业收入相关联的雇员年金制度,按照加入者职业的不同,又可分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凡是加入第二层者全部自动加入第一层国民年金。第三层次是可以任意加入的养老保险,主要是私人机关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养老金或公司养老金。

第一、第二层次的养老保险均由政府来运营并且带有强制色彩,人们通常称之为公共养老保险金,第三层次可由企业自主运营、公民自主参加,因而被称为非公共养老保险金。这样“三层并行”的基本机制,保证了全体国民都可以找到契合自己需要的基本养老保障。

目前日本的社区养老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政府主导型、政府资助民间组织型、民间志愿者协会型和企业组织型。

日本的养老机构有以下几种:老年公寓、付费养老院、老年痴呆养老院、介乎养老院和特别养老院。老年公寓,没有太大限制,只要是老年人想去住基本上都能去住的;付费的养老院,这是介护保险负担比较少的,老人身体状况经过养老评估后还可以的,他想搬到老人院去住,相当于民营养老院,但是没有保险的;老人保健设施,需要高龄介护的,相当于我们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上门介护服务;特别养老院,级别比较高的,需要介护的高龄老人的综合性的养老机构

三、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启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提高,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借鉴日本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其非常适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中国的现状是资金不足、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内容单调。日本的养老经验与对策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建立健全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有关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政策,仅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为数不多的法律和政策。从日本的经验中我们发现,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完善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策法律的支持,法律在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事业中起到了基础性、指引性的作用。

2.促进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政府不要直接社区养老服务,而是通过购买或其它形式交由第三方来提供,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提供社区服务主要资金和设施资助,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监督等。

3.完善老年服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是优质养老服务的重要保证。我国应该加强专业养老服务的教育培养工作,设置并完善相关的专业体系以确保能够源源不断的为社区提供专业化人才,并对这一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予以保障。

9月20日,一则2035年中国将进入重度养老社会的热搜在微博上掀起涟漪。养老,像一个人生终将面对的必答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是呼朋引伴“抱团养老”,还是放松身心将自己交给养老机构,亦或是养老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答案,但现实社会中,是90%的人正在家中慢慢等待着自己的生命之光流逝。

“天下之本在家”,家对于国人来说不仅是栖息处所,也是亲情的链接、情感的归途。

如何让居家的老年生活也丰富多彩,整个社会都在为之努力尝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向商业保险机构做出邀约,明确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产品。

9月23日,一直致力于为国民提供专业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的中国平安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在知名媒体人杨澜的主持下召开了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发布会,并重磅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

一直以来,保险公司在确定资金给付、高品质服务供给、综合健康管理打造上展示出了独特的优势,老龄化程度加剧的市场前景中,险企也将扮演重要角色。而目前我国养老现状最大的特点是“9073”格局。因此,如何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同时享受到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是推进居家养老模式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当险企将触角伸到居家养老领域,该如何真正实现老人舒心,子女放心?已经启动全新品牌标识的中国平安在价值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推出“五管十维”质量监控体系,着眼于供应商服务质量,在五大方面十个维度进行监督。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迎来人生的深秋阶段。

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披露了中国老年人口结构的最新情况: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当人生进入深秋、两鬓青丝染霜时,如何面对暮年这一拐点?是仍能“心无忧”“皆幸矣”般洒脱逍遥,还是在孩子回家团聚时满心欢喜,在独处时倍感孤独怅惘?这并非个体的痛处,而是全社会的痛点。

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领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养老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困境。“65岁以上的老人从7%-14%翻倍,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9年,而我们中国仅用了22年。可以说我们是匆忙老去,社会和家庭的准备资源都是不足够的。”在平安集团联席CEO兼常务副总经理陈心颖看来,老龄人口更多、老龄化速度更快、养老金更少、家庭赡养更难等养老困境,需要汇聚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共同解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更好的服务,正是平安入局养老事业的初心所在。”陈心颖表示。

纵观我国的养老体系,可以以三句话来概括: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也被行业称之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结合中国养老体系现状,平安在推出养老社区满足机构养老需求外,还提出了自己的居家养老解决方案。9月23日,重磅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旨在为老年群体提供高品质的养老解决方案,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专业而有温度的服务。

在发布会的全景展示环节,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居家养老事业部总经理李斗带领观众沉浸式参观了平安为长者筑造的理想养老之家。据介绍,平安人寿秉持“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专心”的核心价值主张,将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提供高品质的养老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借助软硬件的实力,实现‘管家专心’,进而能够把‘老人舒心’和‘子女放心’这两方面支撑起来。”李斗表示。

“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包括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和医生管家。其中,智能管家以智能音箱为载体,通过平安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提供生活助手、智慧物联等功能;生活管家是线上的真人管家,能够7*24小时响应长者的需求,一站式对接各类服务;医生管家为全科医生,可提供全天候实时音视频问诊,定制健康管理方案。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大事、急事,都可以放心交给管家协调解决。

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平安人寿发布的《中国居家养老发展趋势白皮书》中指出,经过调研发现,老人普遍存在着担忧体能每况愈下、亲朋渐行渐远、子女无暇照顾、出事无人知晓等八大恐慌。平安针对上述痛点,结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核心需求,联合各行业顶尖服务商,匠心打造出“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服务,以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

此外,聚焦用户关注度最高的需求,平安还精心打磨出整合适老化改造、1+X到家护理、特色体验、慢病管理、O2O文娱活动五类精品服务。

“五管十维”监督体系护航

在机构养老,服务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当养老服务走进社会的神经末梢家庭中,如何保证服务质量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关键问题。

秉持着“专业,创造价值”理念的中国平安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五管十维”供应商监督体系,包括服务商品管理、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五大方面,每个方面涵盖两大维度。借由这套体系监督服务质量,帮助老人和子女监督服务过程,确保服务质量是受到把控的。

平安是如何构想这套体系的?李斗表示:“我们提出‘五管十维’,不仅是从管理角度考量,也充分考虑到了适老化的服务流程。管理的五个方面、十个维度是按照服务老人的流程去设计的。”

以居家护理为例,平安在服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系统化和平台性的建设,从服务承接、供应商和人员资历筛选,到事后满意度评价和回馈等,平安都做了端到端的实时管控体系。

“如果客户不满意,或者服务没达标,我们也会站在客户的立场,按照我们与供应商约定的条款,保障老人利益。”李斗表示。

正如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说:“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平安严守服务质量的生命线,将客户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用满分的服务为客户消除后顾之忧。

平安新文化价值锚定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如何成为平安方案中的重中之重的?

今年7月,中国平安正式宣布焕新、升级公司品牌标识,主要将现有品牌标识中的标语“金融·科技”升级为“专业·价值”,品牌标识主体的中文和拼音“PING AN”保持原版设计。平安集团及旗下主要成员公司相关传播均统一使用新的品牌标识和“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品牌口号。

专业,让生活更简单,不仅仅是一句品牌口号,更是大部分行业发展前进的金科玉律。

何为“专业”?专者,专精、专心、专注。业者,创业、事业、基业。专业是自我磨炼的工匠精神,是服务客户的坚定承诺,更是上下求索的长期修行。从客户需求出发,平安致力于通过专业的金融顾问、专业的家庭医生和专业的养老管家,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简单、便捷的消费体验。

何来“价值”?价值修行要孜孜以求。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民族金融品牌,平安基于对中国广大市场及亿万消费者的深刻情感和长期洞察,而持续为客户、为股东、为员工、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承载着企业战略发展的更高愿景,朝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目标,好的品牌如何打造,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根基。

而养老产业更是民生之本。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专业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直接关系到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质量,而只有真正把客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在谈及老龄化之前,康老汇养老圈的笔者与大家分享一个刚刚看到的小故事。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故事原文:

朱元璋找了8个人,建立了大明王朝;毛泽东找到10个元帅,建立了新中国;耶稣找了12个门徒,建立全球最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马云找了18个人,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孔子找了72个门徒,建立儒家思想影响全世界!

  看完这段文字,大家是不是也像康老汇养老圈的笔者一样深有感触。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是的,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面临老龄化难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迎来超级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难题,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养老行业抱团攻克老龄化难题

  团结就是力量,据养老圈笔者了解,养老行业与金融行业、传统行业不同,他除了需要基本的商业只能外还需要更多的情在里面。主要养老行业人员团结起来,汇总所有难题,再分别去解决他,知道最好的答案,养老行业自然不会难到我们。

老年人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的养老模式

  自古以来,在我国儿女养老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儿女养老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众多的老年人。此时,做为老年人及子女应该为自己及父母选择更适合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如今,我国有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游养老、智慧养老等众多养老模式,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及父母的养老方式。与之相比,更难的就是让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在思想上改变,众多的养老模式自然好实现。

  与此同时,国家及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让所有人找到心理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大家无论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感觉像一家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此一来,我国的老龄化难题并不难解决。

  政府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老龄化社会之困或并非注定无解。能合家欢,则无极端。而这个“家”的内涵和外延,显然需要整个城市,需要处身其中的你我来共同诠释。团结就是力量,力量及智慧就是解决老龄化社会的解药,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专业就业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