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换汇太麻烦,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吗?


日用品外贸行业管理方面,例如,日用品组合商品管理方面;日用品复杂规格报价方面;产品图片和唛头管理方面;产品信息多图片管理方面;配件规格易出错管理方面等等,容易遇到管理难点。我国日用品外贸行业普遍的特点是:数量多、经营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与其他外贸行业相比,日用品外贸行业由于涉及的客户、供应商众多,产品繁杂、业务量巨大。
在外贸企业管理方面,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日用品行业产品类目繁杂:产品种类多整理困难,生产和采购阶段费用类型繁杂,数据难以统计,且容易出错;工序繁杂,无国际统一质量标准,客户对样品修改频繁,数据更改次数多,内容复杂,后续跟进困难;产品数据量大,整理困难,容易出错;编号体系不规范、数据共享性差、价格维护不及时等,从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2、客户数量众多:客户关系维护难度大,极易造成客户流失。
3、供应商数量众多:供应商关系维护难度大,无法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导致采购成本缺乏竞争力,并容易滋生采购环节的腐败,容易流失客户,给采购环节带来困难;
4、订单数量多:不同类型产品跟踪过程不一样,容易混乱,延误货期,导致后续索赔频发;不同类型产品出货、报关、结汇操作,对数据准确性要求高,手工记录费时,还容易出错,影响合同履行。
5、采购量大:管理者无法对每一笔采购情况做到实时跟进,从而造成采购环节的诸多弊病。
6、询盘、回盘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回复不及时,成功率下降。
7、繁杂的出货、报关、结汇操作:这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但手工操作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忙中出错,造成客户索赔、交货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
8、利润核算:产品利润低,需要精确管理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而大多数企业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导致利润空间缩小甚至出现亏损;合同的利润分析、定金收汇情况、工厂货款支付情况等信息,管理者无法及时了解、全盘掌控。
9、从业人员众多:部门间沟通不及时,效率低、出错率高的情况时有发生;行业起点低,易进入,出现员工离职、飞单等情况,都会使企业的风险加大。
日用品行业外贸管理难点要怎么解决?
套件产品等类似的组合商品管理:可以根据销售需求建立不同的产品库,如果套件产品单独出售,可以按套件分类建立产品库。如果,终销售按成套出售,则使用成套和套件产品库的管理功能。如果两种情况都有需求,可以将两种功能结合使用。
种类繁多、规格型号复杂,报价时检索不方便:使用条形码扫描功能,自动检索产品价格和产品规格属性,可以解决日用品种类繁多、规格型号复杂,报价时检索不方便的问题。
生产、定购产品时,对产品的图片和复杂唛头的管理:日用产品在生产单中可以按产品管理唛头和图片,对唛头内容多少不做限制,且支持图形唛头。同一种产品的图片多少也不做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日用品复杂唛头和多图片的要求。
与客户、工厂传递信息的单据格式需要体现多图片的管理:自定义的报表格式可以任意添加产品图片,图片的显示位置可以自定义设置。
配件种类杂、多,订购配件时有遗漏的管理:在签订外销订单时,对所有的配件以及用量进行管理,并且根据配件的种类和数量需求自动分工厂生成配件订购的合同。
基础资料管理:对于日用品行业,商品资料库的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汇信软件提供周密的多层管理,可以依据产品的规格、型号、颜色材料来对每级向下的产品做出详细的描述,并且支持图片的展示针对日用品产品中子配件的价格可以自动核成产品的厂价。根据资信情况和成交金额来划分客户等级。同一商品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价格可按不同客户对应的价格单来管理。
对外报价管理:供货价、外销价可以按照换汇成本和利润率自动计算。保证公司的可靠利润率可以按照多种条件对日用品库的以往成交情况进行查询,并可对厂商的供货情况做历史查询,也可对不同客户向下对应的历史成交情况来查询。在对供销双方的市场波动情况详细的对比后,保证能生成为合理的报价单,并可以连同样品图片直接发给客户。支持多种报价单,同时也可从EXCEL表格里导入报价,并支持带图片打印。保证同国外往来客户的文件格式的一致性,简化处理过程中的程序。支持条形码扫描录入。即使用电子扫描枪扫描条形码即可显示产品的包装、规格及价格说明。以便快速形成报价单。
外销合同管理:将外销合同中一个产品分工厂、分批、分种类和数量自动生成不同的采购和产品跟踪单,并可以将外销合同的采购分给多个工厂来订购,同时对不同工厂的资金流的流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
采购合同管理:按照外销合同的出口要求结合货物的库存情况来安排采购或生产计划。并能对产品的生产进度进行跟踪管理,自动按照计划分批或全部进行入库或库存处理。
单证处理管理:根据外销合同的出口计划,结合信用证要求,完成所有的业务及储运结汇报关等单据的处理。支持多种空白和自定义格式(FORMA、商检局、贸促会产地证、加拿大及美国海关发票、报关单,出入境检验单等)各种单据格式。处理不同产品时,结合不同的货物类型产生不同的特殊支持。如特殊产品的备货单和装箱单。单证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真实成本的核算单,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应收账款的情况。
动态实时的监控、分析、决策管理:通过出口成本预算表及出口核算单,把销售、采购、费用等全程联系在一起。在实际的费用发生之前对实时监督业务进程,了解资金流转情况。对不同时期客户的结汇情况及工厂的货款结算进行跟踪,保证库存既可以满足订单的需求情况,又可以维持相对较低的存货。
远程控制及成本审批管理:通过浏览器实现对公司业务的管理,并对工厂货物的出货情况及财务的资金流情况异地监控。
综合管理功能管理:信用证管理,手册、配额、各种费用,许可证管理,议付收汇、交单管理,结汇、退税管理,库存管理,万能统计功能。
审批管理:经领导签字后所有资料不能删除、更改,避免人员流动出现的数据丢失或混乱。加密锁保护数据资料即使被拷贝拿走,也无法查看。

借助层层的地下交易链条,一笔笔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巨额资金经由地下钱庄通过“对敲”流到境外,犯罪分子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资金的“洗白”。
最近一段时间,义乌外贸圈有很多厂家收到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通知。一位在义乌从事小商品外贸的商家告诉新金融记者,半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的账户被异地冻结。“当时我想要取走一位越南客户打过来的近6万元的货款,但发现账户被冻结。我打电话去问,说是经公安局侦查,这笔钱涉嫌电信诈骗。”该商家说,最近一段时间,外贸圈里账户被冻结的不是少数。
批量冻结
“朋友圈里隔三岔五的就有人说收到银行账户被冻结的通知。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卡被冻结,只知道我们周围从事外贸的这些商户很多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位从事拖鞋外贸生意的商户直言,早在几年前,就听说圈里人的账户被异地冻结,但像这样大面积账户被冻结是从去年开始的,主要对象是从事外贸生意的商户和公司,有的不止一张卡被冻结,有的还不止冻结过一次,有部分商户账户内涉案金额已被报警地法院强制划走。究其原因,多是因为涉及电信诈骗和网赌。
据前述小商品外贸商家说,目前他们了解到上百家商户账户被冻结,绝大多数都是从事外贸生意的商家或公司。他们私下曾对被冻结的账户金额做过不完全统计,涉案金额惊人。截至目前,义乌官方并没有公布任何相关数字。
有接近监管层人士表示,今年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冻卡潮”,和国家今年集中严打网络赌博、电信诈骗、杀猪盘、网络色情、传销资金盘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由于网络犯罪不受地域限制,所以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一位被多次“冻卡”的外贸商户表示:“以直接汇款账户为源头开始查,大概会追溯到第四级左右,有的会冻结到六级以内账户,也就是说,从一支‘问题’资金分流出去所涉及的关联账户都有被冻结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此次涉及“冻卡”的大多是外贸商家和公司。一位外贸圈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其实被冻结的资金大多是正常的应收账款,但由于过了‘中间人’的手,境外不太干净的钱可能会流入境内。”
买单出口
据了解,义乌很多家庭式作坊从事外贸生意,在账户管理方面不是太正规,一些公私账户没有完全分开。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外贸商户因无进出口权或无进项发票、工厂无法提供发票等原因,只能选择“买单出口”。而且,商户无法要求客户所有的货款都走合规合法汇款方式,合法收汇在这个圈子里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买单出口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通过物流公司委托不正规的进出口公司办理通关手续,企业与进出口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代理或者买卖关系。所谓“买单”通常是指购买进出口公司的外汇核销单。工厂没有进出口权,对一些货物金额较小的产品去购买人家已经注销掉的核销单。值得注意的是,在买单出口中,真正出口的主体和收款的主体大都是不一致的,只能依靠地下钱庄,或者第三方回流国内,外贸企业也无法判断地下钱庄或者第三方机构给自己国内银行账户转入的资金,背后是否涉及其他非法交易的问题。
一位香水外贸商告诉新金融记者,此前他们曾通过买单出口走货。他们公司之前在香港汇丰有自己的账户,客户的货款都是打到香港的账户。后来通过一个中间人找到了一个换汇公司,由香水工厂的香港汇丰账户转账该公司离岸账户,换汇公司通过私账转到香水外贸老板的个人人民币账户。这样做了几年,直到2019年7月份突然发现香港账户被关停了,经查是之前的一笔通过换汇公司换汇的5万美金货款出了问题。
在外贸圈,通过地下钱庄实现资金流动的不在少数。采访中,几位外贸商户表示,海外客户考虑到成本、便利性,以及部分海外国家外汇管制和受制裁等种种原因,他们之间的货款结算一直都是依靠中间人完成的。
“客户把货款打到地下钱庄的外币账户,然后地下钱庄用国内人民币账户把货款给到我们。一般我们都有一个中间人,每次走账都是通过中间人完成的。”一位外贸商户表示,在这一进一出的资金流转中,部分涉案赃款可能会流入外贸商户的账户内。事实上,外贸商户也大多知道通过地下钱庄走账可能会带来的风险,但他们站在商家的角度无法规定客户用何种方式付款,也不会特意鉴别货款的合法性。
然而资金到了外贸商户这,通常被用于购买原材料、支付商铺租金或人工费用等经营支出,这样一来,不法资金就会流向下游公司,以至于警方在追查一笔资金时,会冻结了五六级关联卡,从而造成外贸产业链因流动资金被冻结而陷入困境。
疯狂“对敲”
“对敲”是外贸圈不少商户心照不宣的结款方式。地下钱庄在国内外同时设立人民币和外币账户,客户境内人民币账户转移资金给地下钱庄,客户境外账户按实时汇率兑换等额外币资产,通过地下钱庄联系境外合伙人,按照比例收取佣金,按约定时间平账。反之,当国外账户收到外币后,用国内人民币账户给客户支付人民币。资金在境内外实行单向循环,表面上境内没有资金流出,也没有境外资金流入,交易通过“对敲”在特定时间段通过对账实现两地资金平衡。
“大多数地下钱庄都有‘对敲’业务,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外贸商户。”一位做民间资金生意的圈内人给新金融记者举例称:国内A企业要给国外客户打入100万美元,他不想走正规渠道换汇的话,就通过地下钱庄把相对应的人民币(约700万元)打到地下钱庄的国内账号,地下钱庄在美国的账户就会直接把100万美元打给A企业国外客户的账户内;同时,有一家美国企业B要向国内企业买700万人民币的货物,他们也通过这家地下钱庄,B在美国把700万人民币对应的美元(大概是100万美元)转账给地下钱庄的美国账户,地下钱庄国内的工作人员把对应的人民币(大概700万人民币)打给B需要支付的国内企业。这样,美元和人民币在境内外实行单向循环,没有发生物理流动,以对账的形式来实现“两地平衡”。
据了解,大多数“对敲”是通过“隐形的中间人”完成的。“两边的客户一般不太会也没渠道直接与地下钱庄建立直接联系,通常会通过某个朋友介绍的中间人或委托熟悉此类业务的人统一收取外汇后与地下钱庄交易,换取更有利的牌价或者时间成本减少换汇中的损失。这些中间人比较神秘,他们类似中介赚取佣金。”一位民间换汇人士说。
“中间人”过桥
据圈内人介绍,之前在一些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从事外汇买卖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他们手里有些美元等外币,有一些需要用人民币换外币,又嫌到银行兑换麻烦的客户会找到他们兑换。他们换的价格和银行相差无几,有时会高出一点儿。当碰到“大单”的时候,他们手里的外币就不够用了。这时候,他们会找到他们的“上家”,确定对方有足够可兑换的外币时,“中间人”才会在这边下单。基本操作是:客户在境内将人民币打给中间人,中间人再将钱打给上家,上家再通过外币账户将外币打到客户的外币账户上。“前些年,中间人的佣金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近几年又涨了。”前述民间换汇人士直言,一般中间人手里有不少银行账户用于来回转账,有时候是借用亲戚朋友的,有时候是租用或买来他人身份证办理的。
中间人的“上家”有时候是一个外币储有大户,有时候是地下钱庄,有的表面上是一个不显眼的小卖部,暗地里的实际生意却是兑换外币。“整条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各环节分工非常明确,有负责提供公民信息的,有负责出租、出售人头户(四件套、八件套等)的,有负责出售手机号码、微信号码、QQ号码的,还有专门开辟洗钱通道的。”前述民间换汇人士说。
需要注意的是,“对敲”需要两边给付的钱基本平衡,但有时候,账是对不上的。这时,地下钱庄之间就会相互拆借对账,以保证收支平衡。而这种“拆借”在地下资金圈子里非常常见,被称为“分单”,类似和别的地下钱庄“拼单”。
除此之外,“虚假贸易”也是地下钱庄“对敲”平账的一个重要渠道。“几年前,有的地下钱庄在境内设立一个投资公司,资金以境外注资的名义进入,还有的地下钱庄找一家贸易公司虚报过关品名,海关并不是所有物品都开箱检验,通过虚假报关手续,以货款的名义进行正常的银行购汇。”一位外汇圈人士说。
就这样,借助层层的地下交易链条,一笔笔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巨额资金经由地下钱庄通过“对敲”流到境外,犯罪分子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资金的“洗白”。
组建援助中心
地下钱庄已经成为公安部门积极打击的对象。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管理局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地下钱庄案件近60起,罚没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外贸公司银行账户和涉案资金有流水关联而被冻结,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还有商家因银行卡被冻结而导致车贷、房贷、生活消费等无法支付而陷入个人财务危机。
外贸商户为了规避风险,一个个奇葩的账户管理方式横空出世。比如,货款一到就马上转付出去,账户里不留余款;或者一年换一个卡,大额流水存进来马上取出现金再转存他卡等。但尴尬的是,这种账户“异常操作”的行为正好是监管部门排查的问题账户的特征,更容易被追查。
为了解决“冻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义乌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义乌发布”发布了一则消息,2020年11月10日,义乌成立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下称“援助中心”)。援助中心主要负责梳理登记账户冻结信息、宣传引导市场主体规范外贸货款收付行为、为市场主体解冻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向异地公安机关沟通等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义乌成立援助中心是官方层面为解决义乌外贸商户和外贸公司的银行账户被牵涉电信诈骗、导致账户被异地公安冻结而走出的第一步,是维护义乌正常的市场运行和商户利益的必要之举。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做外贸生意,需要兑换外币,通过正规渠道手续难办怎么办?连日来,记者走访东莞一些企业发现,不少企业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币,以方便生意资金往来。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地下钱庄业务冲击正常的金融业务,政府需要坚决取缔这种非法组织。
  进口生意无须结汇
  周伟雄(化名)在东莞凤岗经营着一间塑胶电子厂,他公司在香港有账户,正常来说,美国客户做一笔生意就应把款项打到他在香港的公司账户上。然而,为了方便,周伟雄通过东莞的地下钱庄运作收款,他叫外国客户把钱全部打到地下钱庄的账户上,然后地下钱庄在内地直接付给他人民币。
  “因为市场非常庞大,所以地下钱庄在广州、深圳以及东莞都很普遍。”周伟雄介绍,现在一些企业跟非洲客户做生意,对方没人过来,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对接公司,由对接公司把钱打到地下钱庄的账户上,钱到了以后,地下钱庄会通知客户说钱已收到。
  他表示,企业找地下钱庄是“无奈之举”,因为国家对外汇额度有一定限制,货款到了公司的账户或私人账户,没办法一下子提出来,“比如国家规定你一个月只能换5万美元,但5万美元对于做生意来说少得可怜”。
  避开银行换汇额度
  采访中多位受访者称,有时候到地下钱庄换钱是迫不得已―――去银行换,一是汇率低,二是有额度限制;如通过西联汇款做生意,手续费很高。“我们一般不会通过西联汇款。除非特别急或金额很少。”
  地下钱庄兴起,除了做外贸需要外,也和广州深圳东莞这边外籍人士很多有关。赵先生说,比如广州的西郊大夏、荔湾广场、广园西一带,常住加流动的外籍人士据说有20多万。东莞的厚街、南城等商业发达的地区,也容易产生地下钱庄。
  赵先生在东莞南城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每天都在接单和下单中度过,由于这几年经济不好,他每次都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你这个月下了单,下个月你付款(美元)给我,我再交货给你。”拿到美元之后,再拿到地下钱庄去换,只不过多一点手续费,非常方便。
  虚假外贸洗钱出境
  赵先生表示,有一种操作方法可实现资金出境,但是比较麻烦,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地下钱庄都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具体运作为:由地下钱庄成立一个假的贸易公司,将资金转入这家空壳公司中,然后通过虚假进出口贸易的方法,进口一批远超其实际价值的货物,用这笔钱付款转出,通过这种方法,将资金弄出境。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地下钱庄买卖美元等外汇,交易对象多为熟客或经熟客介绍而来,其洗钱交易手续简单,方便快捷,手续费比银行高一点点,因此成为一些企业进行外汇交易的主要场所。
  小心陷阱
  钱庄卷款跑路企业见财化水
  利用地下钱庄进行外汇兑换,似乎很方便,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我的一个朋友在虎门从事服装生意,几年前通过地下钱庄做外贸,结果国外的客户把钱打到地下钱庄之后,地下钱庄看见数额比较大,于是卷款消失了。”在虎门做辅料的张先生说,由于地下钱庄沉于地面之下,让人无法相信,“一般来说,敢开地下钱庄的,基本都有涉黑背景,把钱交给这些人,我还真放心不下。”
  “相对来说,像服装企业有自己品牌,业务又是内销为主,换汇机会比较小,所以和地下钱庄打交道少。一些做国外代工的,如做鞋子等,接触地下钱庄多一点。”
  专家建言
  既要坚决打击又要注重疏导
  “地下钱庄是非法组织,常常为发展业务而披着合法的外衣,业务具有隐秘性。一方面,其业务冲击了正常的银行金融业务,扰乱金融秩序,尤其是其运作的资金是在监管之外的,将使中国的金融政策趋向弱化;另一方面,给社会法制规范带来很大的冲击,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甚至还带来腐败和黑势力的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地下钱庄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金融体制落后,正规的金融系统服务能力不周,留下了灰色组织发展活动的空间。
  黎友焕指出,对地下钱庄,政府一方面要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取缔这种非法组织,打击其非法业务;另一方面,要注重疏导,把这种民间资金和组织引导到合法的轨道上来,使其为市场经济服务。 单辉强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币换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