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期部分时段近期蔬菜价格下降原因高于肉价?

三农北京晨报 2016年08月10日 16:43A-A+扫一扫 手机阅读
  立秋过后,部分夏季早茬蔬菜逐渐退市,晚茬蔬菜开始陆续上市。近日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京城“菜篮子”新发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换茬现象在蔬菜供应链上存在一个衔接问题,部分早茬蔬菜还没有完全退市,晚茬蔬菜就大量上市了,衔接上出现重叠导致菜价下跌;而部分早茬蔬菜开始退市,晚茬蔬菜却还没有达到批量上市情况,则会出现断茬。此外,受“贴秋膘”拉动,已连续下跌多日的猪肉在本周出现小幅上扬,不过总体肉价仍然低于去年同期。
  据新发地统计部门监测,8月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74元/公斤,比7月29日的1.81元/公斤下降3.87%;比去年同期的2.46元/公斤下降29.27%。年同比下降近三成。此外,从一周走势来看,上周菜价走势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
  造成菜价波动幅度比较明显是两个原因促成的,一是天气的原因,在北方产区近期分别出现了阵发性降雨,对蔬菜的收购带来一些影响;另一个则是蔬菜的换茬现象导致蔬菜供应链出现衔接问题——若早茬蔬菜还没有完全退市,晚茬蔬菜就开始大量上市,在衔接上出现重叠;若早茬蔬菜开始退市,晚茬蔬菜还没有达到批量上市条件,在衔接上就会出现断茬。
  同时部分早茬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晚茬种植面积有可能减少;部分早茬蔬菜种植面积比较平衡的,晚茬的种植面积有可能扩大。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菜价波动也会比较明显。
  受到换茬影响,蔬菜价格有涨有跌。比如菠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周环比上涨34.21%,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菠菜正在进入换茬期,早茬的菠菜基本上完全退市,晚茬的菠菜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
  而西红柿的供应目前也存在换茬,它的换茬是通过产地转换实现的。8月之前,北京市场上西红柿的供应地先后由河北中部的保定、东部的唐山、秦皇岛,内蒙古中东部的赤峰,辽宁西部的锦州、鞍山等地供应,8月份以后,供应地将先后转换到河北北部的承德、山西北部的大同、辽西地区鞍山、山东的潍坊。
  本周西红柿的价格环比下降,主要是承德地区以及辽西地区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扩大所致。由于夏季晚茬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本周不仅北京市场西红柿的价格下降,南销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的西红柿规模也在扩大,把南方市场西红柿的价格都给压了下来。由于上市量急剧扩大,本周之内,辽西地区的西红柿在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曾经出现过5-15元/箱(40斤左右)的价格,其中还含有3-4元/个的包装箱钱。
  此外,7月下旬的强降雨仍然对市场上的精细蔬菜有一定影响,新发地散叶生菜周环比更是上涨了87.50%。比去年同期上涨150%。这是由于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散叶生菜基本上都是在大棚内种植的,由于前期强降雨对露地生产的蔬菜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烂根、烂叶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露地生产的精细小菜就此退出了市场,使得大棚生产的蔬菜供应出现偏紧的状况,价格上涨。
  此外,连续下降的猪肉价格,受立秋“贴秋膘”消费的拉动,出现了稳步上涨的态势。据监测,8月5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1.05元/斤,比7月29日的10.50元/斤上涨5.24%。
  新发地统计部门负责人刘通介绍,临近立秋是猪肉的采购高峰期,社会需求明显增加。但是,上周的日均上市量环比却有所下降,拉动肉价止跌反弹,周环比价格涨幅明显。同时,因为毛猪价格下降所致,也抑制了肉价上涨的幅度。近期,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肉价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这种下降的实质是肉价中的水分被逐渐挤出的过程。这说明前期肉价过高是不正常的状态,被挤出水分的价格才是正常状态。

春节前后,人们要买不少蔬菜、水果、猪肉。价格走势是咱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1月15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帮大家做了分析和展望,供常去菜市场的你参考。
先概括一下核心观点:展望2020年,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供给总量仍相对宽松,生猪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基础,全年农产品价格水平涨幅有望回落,但部分品种阶段性波动风险需密切关注。
蔬菜:
入冬以来,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上升通道,去年12月份涨幅有所加大,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56元,环比涨16.3%,同比高22.3%。按照往年情况,冬季大部分露地蔬菜上市量减少,“大棚菜”和“南菜”成为市场主供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成本相应增加,菜价一般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总的判断,当前蔬菜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往年规律。价格环比涨幅偏大一些。
那么,春节蔬菜价格将如何变化?从后期走势看,由于2019年冬季气温正常偏暖,对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陆地越冬蔬菜生产较为有利,蔬菜生产供给总体是有保障的。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9年下半年,28种重点蔬菜全国批发市场累计交易量比上半年增4.7%,同比稳中有增。春节前如果不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灾害性天气,菜价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节后价格或稳中有降。
水果:
去年我国水果市场供给总体充裕,价格前高后低、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但仍大体符合往年季节性规律。上半年水果价格持续走高,6月份,苹果和梨批发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倍,主要是由于2018年苹果、梨主产区春季遭受倒春寒天气,减产幅度较大造成的。下半年随着夏秋季水果大量上市,苹果、梨恢复增产明显,水果价格季节性下跌,从10月份开始已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1、12月份价格同比降幅在10%以上。
那么,今年水果价格走势如何?从后期走势看,水果市场供给以库存果为主,成本有所增加,且消费处于旺季,预计春节前水果价格小幅上涨,但水果市场供给总量充足、品种丰富,尤其苹果入库率达到历史高位,多数地区冷库入库率达到8-9成,水果价格大幅度浮动的可能性不大,节后随着消费趋弱,价格将略有回落。
猪肉:
去年10月份以来,随着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增强,全国生猪生产止降回升,市场预期趋稳,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后保持总体稳定,12月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43元左右。
一般情况下,春节后猪肉消费会有所下降,预计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总体是平稳的。从价格变化看,近10年来每年1月上旬生猪和猪肉价格涨多跌少,呈现7涨1平2跌的特点。今年的情况跟正常年份同期价格变化规律大致相同。
那么猪肉价格究竟如何走势?据分析,目前存栏的大猪还有一定数量,春节前将逐步出栏,一些屠宰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库存正陆续出货,政府储备和进口猪肉也在陆续投放,加上南方做腊肉、北方杀年猪的高峰期马上就要过去,这些积极因素都不支持春节前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近期生猪屠宰量稳步回升。据监测,去年11月份以来生猪屠宰量连续十周环比增长。各地屠宰企业库存的70余万吨猪肉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应。”

反季节农业这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名词究竟是指什么呢?与我们的生活又有那些休戚相关呢?反季节农业是属于精准农业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反季节食用菌等。反季节农业是新兴产业,做为应季农业的重要补充,拥有无法比拟优势和潜力。可谓商机无限。
一、反季节蔬菜
“有钱人吃素 没钱人吃肉”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却是反季节蔬菜产业的真实写照。这不是因为蔬菜的营养价值比肉高,而是因为反季节蔬菜资源的稀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场景1:2005年4月,来到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考察。走进大棚,菜农王友德告诉总书记,自从王乐义带领乡亲们建起大棚后,他家“发大财”了,一个大棚一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楼。高兴地称赞说:“王乐义这个头带得好。”
场景2:“天气虽冷,但我们心头更热了。”2006年1月6日上午,广东中山市三角镇菜农阮敬德一边收获蔬菜一边笑着说,“现在反季节通心菜每公斤5元,迟点可能超10元了……”到目前止,阮敬德经营的2公顷菜地,全年亩均产值高达2.5万元。
场景3:2006年6月23日福建偏远山区的屏南县反季节花椰菜日前开始上市,菜商何强说,当天的花菜每公斤3.2元,属中等价,但每颗花菜一般会给菜农带来1元的收入。近几年,屏南县立足当地气候及地理优势,引导农民大规模发展反季节蔬菜,到2005年,全县反季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6万亩,产值近亿元。
反季节蔬菜,顾名思义,也就是应该春夏种的瓜果类推到秋冬种,而在秋冬收获的菜心、白菜、生菜等叶菜类却在春夏播种。反季节菜也正因其“反”,种植不易,且成本较高。但也正是“反”,它在市场上新鲜少见,价格一般是正常蔬菜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便是投资的利润所在。
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1、利用保护性、半保护性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大棚农业。
场景1中的山东省寿光市由于冬季比较冷,在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使这个几乎没有工副业的村靠蔬菜大棚共同富裕起来。全村家产在30万元左右的农户占了80%。去年三元朱村总收入333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9900元,全村银行存款近2000万元,不少农户盖起楼房,买上了轿车,百货超市、农资超市也开到了家门口。如今寿光市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蔬菜生产已发展到74万亩,年产蔬菜35亿公斤,收入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蔬菜之乡”。
2、利用冬春温暖小气候进行冬季反季节农业生产。
场景2中的广东省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历年平均为21.8℃,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3℃。刚过去的2005年,中山菜农大获丰收,中山市去年蔬菜生产最大特色是: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而且效益进一步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市反季节栽培面积达1.4万多公顷,产值超6亿元,占了蔬菜总产值的60%。
反季节蔬菜的高产地海南地区,因为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是发展冬种反季节农业的适宜地区。相对国内市场而言,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相对稳定,其产品价格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以蔬菜为例,日本、欧美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价格往往是我国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目前日本、韩国反季节洋葱需求缺口达60万吨,反季节洋葱出口价格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已达人民币2400元/
吨,洋葱将成为海南出口业务的第一大蔬菜品种。
3、利用山区立体气候资源,进行夏秋季反季节农业生产。
场景3中的福建屏南县利用山区气候低的优势进行的反季节农业生产。福建屏南县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夏季气温凉爽, 具有得天独厚栽培反季节蔬菜的生态环境。屏南县政府为了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制订了蔬菜业发展规划,力争用六年时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至15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 总产值达2.16亿元,把屏南县建设成我省反季节蔬菜生产大县,成为南方夏秋季蔬菜生产基地。
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风生水起,其利润是空前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在安徽合肥“有钱人吃素 没钱人吃肉”,反季节蔬菜价格高于肉价,2006年6月25日超市里一些反季节蔬菜的单价却十分吓人:每斤西兰花4.5元,嫩豌豆荚5.5元,韭菜黄更是达到了6元。相比之下前夹肉的价格却只要4.6元,全瘦肉也不过6元,而半片鸭只卖到2.44元,远比反季节蔬菜便宜。
二、反季节水果
几千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人就对反季节水果就有了独到的认识,这从文豪白居易的诗句中得到佐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众所周知,千百年来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然而,早春吃芒果、立夏尝雪梨,仲秋品草莓、冬天围着火炉吃西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正常水果成熟的时间表: 5月中旬到6月中旬樱桃成熟,5月中下旬草莓开始采摘, 5月下旬至7月中旬杏成熟,从6月中旬到10月初桃子都有成熟的,6月底至7月初西瓜进入成熟期,
8、9月期间李子成熟,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大枣成熟,在9月底或10月初大多数梨也可成熟上市,到10月份才能苹果成熟上市,柿子一般在霜降节气,也就是10月下旬才开始上市,11月中旬桔子成熟,11月底至2月初是橘子成熟期。
反季节水果一般是通过水果加工工艺、反季节小气候生产和大棚种植的三种方式生产的,从而可以做到冬天围着火炉吃西瓜。
1、水果加工工艺
水果比较特别,为了保证品质,在储藏和保鲜工艺中进行加工处理是被允许的。一般水果从采摘以后到市场销售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来处理,橙子一般可贮藏4-5个月,长的可达半年。如果贮藏得当,反季水果确能保持新鲜。如苹果、梨子等水果的收获时节,采购商都会将一部分优质的产品进行保鲜冷藏,以供应非收获季节时的市场,现在市场上卖的苹果就是保鲜的产品。
反季节的水果有相当一部分是“舶来品”,如,美国提子、布林、蛇果,泰国龙眼、新奇士鲜橙等。这些进口水果大都很娇气,要放在冷库常年恒温保存。因为是“洋货”,所以身价不低,但只要东西品质好,再贵也有人买!
2、小气候生产
据海南省农业厅透露,2006年1月份和2月份,海南反季节西瓜在岛外的销售量已达到22.3万吨,产值10个亿。其主要销售区域是北方市场,综合价格每公斤4.5元,产值达10.07亿元。在北京市场的总销量达到2.5万吨,占整个北京市场的80%。
3、大棚种植
原本要在六七月份才上市的桑椹,今年抢在了3月底出风头。在浙江的超市一种售价7.8元/盒、每盒350克左右的桑椹被顾客一抢而空。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批桑椹来自广西南宁,由大棚种植。个头、颜色、口感不输给应季桑椹。
反季节水果的利润空间大,而且投资短、平、快,商机无限。
2006年2月底草莓就上市,每公斤的价格大概在14至16元。
2006年3月底,登陆浙江超市的桑果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可以与樱桃媲美,一亩地果桑大棚,若利用一年生当年嫁接苗,密植1000株,60天内可产果1000公斤,每公斤以80元计,亩产值为8万元。若利用两年生当年嫁接苗,密植1000株,可产果1600公斤,每公斤以80元计,亩产值为12.8万元。反季节栽培果桑对于桑园的经营者,特别是位于大都市市郊的桑园经营者,确实是大有商机。
2006年4月份北京锦绣大地水果批发市场国产的红灯大樱桃上市,北京水果市场上的应时樱桃,价格在16―18元每公斤,而反季节樱桃价格每公斤报价已达240元,经济效益的增长达十倍之多。比市场上洋水果的售价高出3倍多。
另外,2006年5月,有几种产自海南的芒果开始上市,零售价格大约在7元/公斤左右。虽然价格不菲,但很受市民青睐。
反季节食用菌
我国反季节食用菌生产与珍稀食用菌生产目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在广西兴安县,反季节香菇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每公斤鲜菇卖到4元、4.2元、最便宜的也卖到了3.8元。价钱好,而且不愁销。”
村民王安明乐滋滋地介绍,“算起来这些天卖菇的收入达到5000块了吧!照这样下去,1亩田可以摘万把斤,4亩多田可以摘得5万斤,收入达10万元,除了5万多元成本,亩纯收也可超过1万元。”
日前在林阴地试种反季节白灵菇获得成功。白灵菇具有品质好、营养高、易采摘、易贮存、保鲜期长、市场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等优点,但是一般适宜在秋冬低温湿润环境下生长,产量较低。为了增加白灵菇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科研人员通过育种驯化、技术攻关,选育出了适宜冀州市林阴地夏季反季节栽培的食用菌高温型白灵菇。本品单枚最重可达0.25公斤,每平方米可获纯收益200元以上;每亩林阴地可利用的栽培面积为30%,亩效益可达2万元左右。
反季节农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席卷着人们的生活。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反季节食用菌…….还将会有反季节小麦、反季节大米、反季节玉米…….一切的一切都在瞬息变化中。当闪着金光的冰山一角已浮出水面时,你是否会懂得隐藏水下的那大部分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期蔬菜价格下降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