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哪里可以衢州摆摊什么地方?

  开门,就见同样因宿醉起得有些晚的小羽,“赵大哥,早上好。”
  本还有些不自在的小羽也打着招呼,“早上好,离姑娘。”
  二人一同来到大堂,太后已坐于桌旁,林将军立于其身侧。
  “小羽,离姑娘,你们也起啦。”
  这句话,歧义颇深。
  二人尴尬道安,太后两眼微眯,浅笑。
  在离凉欲前往后厨之时,“离姑娘,你直接去珊珊房中便可。”
  离凉疑惑应声,来到珊珊房中,见到另一人便明了。其实,天佑一早就去太后那里请了安。
  对于眼前的景象和空气中弥漫的暧昧气息,离凉视若无睹,“楚大哥,我要替珊珊梳妆了,你要留下吗?”征询的语气却隐约着些调侃之意。
  闻言,珊珊才意识到自己此时因一夜而有些凌乱的模样,脸不禁又红了。
  天佑尴尬一笑,退出了房间。
  离凉扶珊珊坐在梳妆镜前,替她梳着发丝。
  想着他们不久就要回京了,珊珊邀约离凉一同,却不料被小羽捷足先登,“小羽哥,动作还真快。”
  离凉回想起昨夜,她也不知为何自己会答应,其实赵大哥对自己的情意,她是看得出来,她也不否认,自己对他是有情的,只是她需要一些时间,去分清,分清这份情与那段情。
  发髻梳好,取一朴素发簪插在发间。
  离凉回到大堂,应珊珊之求,向小二去要了热水与冷水,并嘱咐了几句。
  今日,五味较之前算是起了个早,许是因为有长辈在的缘故吧,不过他仍然还是几人中起得最晚的一个。
  白粥上几道清淡小菜,白与绿的搭配毫无违和之感,就着汤勺,温热入口,暖乎乎的甜。
  在众人的注视下,白粥见底。
  得知珊珊的割肉之举,实令他们震惊,是何让她如此而为之?是恨?亦或是…爱?
  “傻孩子。”
  傻吗?在珊珊看来,不傻,一点也不。
  五味将治疗的良药交给天佑,也只说了一句话,“徒弟,好好对珊珊。”
  天佑颔首,他一直知道五味是真心喜欢珊珊的。
  如今的醉梦楼成了空楼,面具公子们的断魂丹之毒也解了。
  说来,这还多亏了五味引以为傲的医术,仅是不经意地一闻,便知晓了千种组合中的那一种,再以曼陀罗花蕊为药引,方才解之。
  而那座空楼则成了楚国“第一学堂”,专供贫苦人家的孩子上学,后院里的那几箱钱财担负起了学堂的一切开销。
  屠龙会的篇章就此翻过,他们也踏上了回京的路。
  很久的以后,学堂里、朝堂上,不单单只有男子的身影。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楚国史书上那为后人所赞美的华穆王后。
  -
  酉时,抵达一座小镇。
  赶巧,小镇正迎来一年一度的月老庙庙会。
  一行人在客栈落了脚,太后称累早早休息了,而林将军在路途的开头就已先驾马赶赴京城。
  道的两旁,彩灯闪烁,火树银花,黑夜亮如白昼。
  珊珊一口一口地咬着糖葫芦,已脱痂的小嘴的淡红与糖葫芦外裹的糖衣的红接触在一起,色差鲜明却又搭配巧妙。
  嘴边熟悉的弧度,“珊珊很喜欢吃?”
  “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怀念。”对儿时的怀念。
  “天佑哥你也尝尝吧。”她眉目带笑地将它往它面前一摆。
  握住她抓着糖葫芦的手,低头咬了一口,“嗯,还不错。”
  他的笑永远是她的痴,看着糖葫芦那缺了的一口,浅笑,接着吃着,好像,更甜了。
  自记事以来,这是第一次逛庙会。尽管面上平静,内心却是好奇且欣喜的,目光在小摊间流转着,最终停留在一处。
  在确认安危后,小羽的视线就不曾离开过她,她的东张西望自是没逃过他的眼,暗笑,随她的视线望去,是一对木佩,纹路精美而细腻。
  摆摊的是位老妇人,见此,拿起木佩,“公子,买对木佩送给姑娘吧,这可是取自上好的姻缘木雕刻而成的,绝对独一无二,只要十两。”
  十两?确实有些贵了。
  在离凉开口拒绝之前,小羽接过木佩,“五味,付钱。”
  五味刚付完糖葫芦的银两,又听‘付钱’二字,气得想骂人,但他还是乖乖地付了钱。
  “给。”低沉的声音中又透露着些小别扭。
  他摊开的手上,木佩安静地躺着,离凉好笑地拿起其中一个,道:“我只要一个就行。”
  掌间还残留着她指尖的余温,看着她将木佩系在腰间,又看了看手中的另一木佩,将它也系在了腰间。
  珊珊左手虽已拆了绷带,但因左肩的割肉之伤,只能无力地垂着,天佑走在珊珊的左侧,微微侧着身,避免她受到人群的冲撞。
  五味看着眼前的一幕,感叹道:“此时此刻,一个字就足以形容我的心情,虐啊。”你说这是两个字?不,那是你关注的点错了。
  沿着街道,顺着灯光,四个身影出现在月老庙前。
  庙院,有一湖水,名曰千里会。
  清澈的湖水,几块跳岩零乱地卧在其中,两岸的男女踩着跳岩,想淌过湖水与对岸的伴侣相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珊珊拉着离凉,绕过湖水,到了对岸。
  小羽看着对岸的离凉,离得有些远,却又不是太远。
  收到珊珊走过去时递给自己的眼神,“小羽,走吧。”
  原来自己的心思,公子和珊珊都知道,那她呢?
  靠近湖水,两两对望,不约而同地踏了出去,近了,越来越近了。
  有缘千里来相会,只要你的眸自始至终只有他(她)的倒影,做到对他人视若无睹,对杂音充耳不闻,没有胆怯,没有迟疑,自会相会。
  天佑与珊珊、小羽与离凉相会,一笑。
  街道一处,人群围聚。
  中央,一清秀公子跪坐于地,身旁的妇人喘着粗气,她一下一下地轻拍着她的背,帮她顺气。
  “她这是哮喘犯了。”
  药丸入她口,妇人逐渐好转,旁人口中赞语不断。
  “你母亲有哮喘,你怎么还带她来这人群密集的地方!”
  那位公子听着他责怪的话语,有些懵。
  妇人气息逐渐稳了下来,不再急促,对五味说道:“这位公子你错怪了,他只是看我哮喘发作帮我顺气而已,不过还要多谢二位公子。”
  “大娘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对对,他说的没错,更何况我还是个大夫呢。”
  妇人离去,人群散了。
  五味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那个,是我搞错了,你别在意。”
  “哦,我原谅你了。”大气道。
  恩?自己有求他原谅吗?“没事了,那我先走了。”
  看着他渐远的背影,公子轻笑一声,有意思,而且还跟爹一样,也是个大夫,医术还不错。
  庙堂口,一桌一竹筒,筒中签数支。
  “二位姑娘可是求签?”庙祝问道。
  “离姐姐,你先。”
  离凉抽出一签,递予庙祝。
  看罢,“此签,有诗一句可作解答,雾笼孤月纱朦心。”
  诗中之意,四人皆明。
  瞥见连接着离凉与小羽的红线,心想这二位定是已过千里会,“姑娘,莫错良人。”
  良人?是自己弄混了情吗?
  “看来这签还是挺灵验的。”珊珊浅笑道。
  他本不信这些,但借此若能促成小羽与离姑娘的姻缘,信之又有何妨。
  签放回,庙祝对珊珊说道:“姑娘,请抽。”
  随着她抬起的右手,小指的红线牵动着,无声轻抬左手,配合她。
  因她的伤在左手,故红线的一头只能绑于她的右手,而另一头自是他的左手。
  签抽出,上面刻有‘一’字,“老伯,不知这签作何解?”
  老伯接过,眸中闪过一丝诧异,但更多的是惊喜,看了眼珊珊,道:“此签为这九九八十一签中的第一签,四字解之,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这个结果倒是挺合自己意的。
  小羽、离凉听言,心下赞同。
  “还请姑娘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取样东西。”起身,离去。
  “诶,自己还没同意呢。”珊珊嘀咕道。
  天佑抬手想摸摸她的脑袋安慰几句,却在半空之中因一股牵制不得不收了回来。
  珊珊疑惑低头,看向红线,顺着红线,看到天佑慢慢放下的左手,自己刚刚抽签之时居然忘了它,应是天佑哥迁就着自己吧,暖意自心底而起。
  温软柔荑滑入左手,二人相顾无言,却胜似有言。
  须臾,庙祝自远处而来,一匣子被放置于桌案上,匣子有些陈旧。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自己也没想到这么久,终于有人抽到了第一签。
  匣子开启,里面两个纯银铃铛,分别刻有龙凤图像,“此铃为一对,名为龙凤铃,单独时不会发出声响,只有当两个铃铛合在一起时才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响。现在,我将此物赠予姑娘。”
  虽很是喜欢,但觉此非平常之物,珊珊正欲拒绝,却听庙祝说道
  “姑娘切莫拒绝,这是我祖传下来的,说是赠予抽到这第一签之人,没想到在我这,终于可以将它送出去了。”
  “珊珊,你就收下吧,就当圆老人家一个心愿。”离凉劝道。
  天佑亦是点头。
  收下,道谢,离去。
  “唔,多出一个该送给谁呢?”珊珊看着天佑手上的匣子,认真思考着,而后看向小羽,“小羽哥,不如送给你吧?”
  小羽只觉一道视线直盯着自己,甚是危险,“珊珊,我可不敢收,你还是送给公子吧。”
  “这样啊,真是可惜。”叹息道,转头对天佑说道,“天佑哥,小羽哥不要,那就送给你吧。”
  闻言,天佑脸上才有了笑意。
  小羽、离凉看之,感叹,国主算是栽在珊珊手上了。
  情这一字,当真是朦胧的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房间。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拟从商帮文化的视角,从保护历史遗存的观点出发,做好江南民间歌谣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从源头追溯江南民间歌谣的发展脉络,重点分析江南歌谣反映的历代尤其明代以来的商业生活和商业伦理,从微观上爬梳江南地域的民间歌谣,研究其发展脉络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和历史。反思当今商业迅猛发展下的商业道德等问题,以期对其当代价值重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商帮文化;江南民谣;当代价值
民间歌谣是人类口耳相传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爬梳江南地域的民间歌谣,研究其发展脉络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和历史。吴越文化背景下的吴歌研究近年为众多学者关注,但由于吴歌受限于吴语地区,现将“江南地区”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外延扩展至苏皖南部及浙江全省,这与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商帮形成地域相吻合。
本文拟从商帮文化的视角,从保护历史遗存的观点出发,做好江南民间歌谣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从源头追溯江南民间歌谣的发展脉络,重点分析江南歌谣反映的历代尤其明代以来的商业生活和商业伦理,反思当今商业迅猛发展下的商业道德等问题,以期对其当代价值重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 研究的意义及其背景
历史学界对“江南”争议颇多,李伯重提出划定“江南地区”的两个标准:地理上的完整性及该地区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和经济水平的接近性。徐茂明撰写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模糊界定“江南区域”的做法给本文以启发,现将其外延扩展至苏皖南部及浙江全省。
吴歌是吴方言地区的民间歌谣的总称。江南民间歌谣多集中在对吴歌的研究上。吴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潮阶段:南朝乐府的“吴声西曲”,明晚期冯梦龙《山歌》、《挂枝儿》民歌集成以及近现代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发起的歌谣收集及研究。对吴歌的研究不乏扛鼎之作,但从商业尤其是商帮文化的视角切入较少。综合众多学者意见,现阶段对吴歌的研究多集中于词曲的收录;吴歌流变与传承;从文学角度和音乐角度分析词曲唱法等;另外人类文化及民俗角度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值得一提的是,徽商与歌谣的关系近年来为学者专门提及,王振忠《新安江的路程歌及其相关歌谣》研究徽商经商的路线歌谣;何根海《从民间歌谣看徽州商业生活习俗》,认为徽州民谣反映了徽商艰苦卓绝、积极创富的心态以及徽商族人相扶、诚信勤俭和以义为利的民俗文化。
商帮文化是地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综合。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对明清十大商帮中势力影响最大的晋商、徽商研究较多,其次为福建商帮(闽商)、宁波商帮(甬商)和广东商帮(潮商)研究,但从数量上已经大幅减少,再次为山西商帮,而山东、陕西、江右、龙游、洞庭商帮,研究文章均不足百篇。众多学者认为诚信守则,仁德至上是明清商帮共守的原则。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商帮文化差异性很大:晋商“学而优则贾”、徽商“贾而好儒”、“钻天洞庭”审时度势、宁波商人敢为天下先、遍地龙游“无远弗届”。不可回避的是,商帮文化也存在不足:官商结交极易滋生腐败、缺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契约精神等。
江南吴地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展的重地,商业发达,都会繁华。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民俗民风不同,势必形成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一个地区的持续发展必定得益于背后的文化因子支撑。吴越文化的尚德明礼、务实进取、利义兼顾、顺应时势、刚柔相济、兼容并包对商帮文化乃至民间歌谣都有深远影响。
2 商帮文化与江南歌谣的商帮特征
2.1 江南地域商帮文化
明清以来,兴起于苏州东西两山的洞庭商帮、浙江中西部的龙游商帮、浙东的宁波商帮以及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江浙的徽商深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各性鲜明的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尚德明礼、善于审时度势、顺应时势、把握时机、稳中求成;徽商崇尚程朱理学,“贾而好儒”,讲究“以儒术饰贾事”“以义取利”;浙东学派影响下的龙游和海洋文化孕育下的宁波商帮敢为天下先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强调利义并举。(表1)
2.2 江南歌谣商帮特征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太湖流域素来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乡出行主要以舟船为主,由于行船时间长,文化生活贫乏,所以船歌就成为水路贩运时主要的自娱形式。船歌、渔歌抒发着船夫内心的酸甜苦辣,表达着离愁别恨,情意绵长,同时也体现商人特有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贩走于水路之上的商人歌、水路行程歌。《水路歌》记录了宁波镇海口到南洋大陈渔场水路交通线路,这条航线也是船老大凭借多年的经验,将沿途经过的岛礁、山头、岙口、洋面等连缀成口诀,以掌握航向的风土渔歌。徽商《水程捷要歌》“一自鱼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潼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也同样是行程的口诀。
3 吴歌反映的商业生活及商业价值体现
3.1 吴歌与商业繁华
其一,吴歌的艺术特点是清丽委婉、温柔敦厚、缠绵含蓄、曲折隐喻,对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明中叶以后,江南商业繁荣,江宁、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市民聚集,都会繁盛。巨富大贾一时声名显赫,引发商业大潮,成年男子自觉自愿出门经商,寻求发财致富的机会。吴歌中专门以离情为描写对象的民谣占有一定比例,有诙谐幽默的“送情人,直送到丹阳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赶脚的你哭是因何故?道是去的不肯去,哭的只管哭,你两下里调情也,我的驴儿受了苦。”读来忍俊不禁的同时,细细品味又有道不尽无尽的心酸与悲苦。男子投身商业浪潮,离家千里,女子独守秦楼,《词林一支》卷一《罗江怨歌》中有:“纱窗外,月正收,送别情郎上玉舟。双双携手叮咛嘱,嘱咐你早早回头。热碌碌难舍难丢,难丢难舍心肝肉。旱路儿去,早早投宿,水路兒去,少坐舡头。夜风吹了无人顾,那时节,郎在京都,小妹子独守秦楼,相思两下难禁受。”
其二,市民中萌发的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商人地位和追求财富的积极肯定。
吴歌中有一些直接描写《工》《商》的歌谣:“手艺人其实有些妙,幼而学壮而行手段精高,白手能赚钱和钞。不用爷娘本,安分过一生,无忧无虑,无忧无虑,谁不道你好。”“做生涯委实真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南地北都游遍。江湖随浪荡,万贯在腰缠,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堪消遣。”行商坐贾宿妓消遣,纵情声色、追求奢华的思想对儒家文化及重农轻商的观念形成巨大冲击,也对商人经商乃至商帮形成起促进作用。
3.2 重视举业,低调沉稳,善于审时度势
江南地区举业繁盛,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统计清代全国进士总数26815人,
江南七府州3491人,占总数的13.02%。[1]苏州富庶之乡盛产状元,清代状元占比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洞庭商帮尚德明礼,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随着高文化素质的士绅加入,与一般的巨商不同,洞庭商帮有别于其他商帮,养成了低调稳健坚忍的气质,他们善于审时度势、顺应时势。收录于《乐府万象新》的民歌体现了对考取功名的美好祝愿以及高中之后莫相忘的叮咛:“桂子开时举子忙,才人收拾赴科场。鲤鱼跳在荷叶上,转身就是状元郎,白马红缨还故乡。”“一管毫儿送情郎,情郎拿去写文章。有朝一日登金榜,烈烈轰轰做一场,白马红缨还故乡。”“送郎送到大门东,愿郎此去步蟾宫。月中丹桂名三种,我郎先折状元红,金阶莫负我情浓。”
3.3 白茆山歌中的商业特征
白茆山歌是吴歌的重要一脉,也是吴歌杰出代表和经典样本。它内涵丰富,种类繁多,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摇船歌、地名歌、私情歌等不同种类的歌曲。其中,摇船歌广为流传。白茆镇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是地道的江南鱼米之乡,水域占全区面积的25%。连接太湖和长江的重要河道白茆塘把白茆分为南北两部分,旧时商贾从事长途贩运,水路漫长,就用唱山歌的方式打发时间,排解寂寞。白茆山歌研究会会长邹养鹤说:“吴歌跟商贸有关的话就是古代的时候,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以船为主,在运送商品货物的时候都是用船,行船因为它非常慢,摇船也很慢,路程远就要唱唱山歌,山歌和船运是结合起来的。”比如《摇船歌》[2]:“解缆开船撑一撑,艄公便把橹来摇,生丝橹绷摇得寸寸断,撸人头出火水来浇。”又如《张网歌》[2]的渔歌:“网船上娘姨苦凄凄,夜夜困块冷平基。日里张鱼拖虾忙,夜里还要捉田鸡。捉着三条臭鳑鲏,
一早上市换麦粞。”
4 徽商民谣反映的商业生活及其商业价值体现
4.1 徽商吃苦耐劳、创业艰辛
民国《歙县志》:“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 明清时期,由于徽州地少人多,“七山半水半分田”,为了生计,出门经商成为七成成年男子的选择:丈夫志四方,不辞万里游。新安多游子,尽是逐利头。风气渐成习,持筹遍九州。素有“徽骆驼”之称的徽商历来秉承艰苦创业的传统,很早就出去学做生意,在徽州流行的民谣:
《徽馆学生意》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吃碗面饭,好不简单。一双破鞋,踢踢踏踏。一块围裙,像块疙瘩。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年到十三四,便多往外溜。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同乡多顾爱,答应肯收留。两个月一过,办得新被头。半来年一过,身命都不愁。逢年过时节,寄钱回徽州。爹娘高兴煞,笑得眼泪流。
《甜竹叶》:“甜竹叶,朵朵娇,写封信,上徽州。俺在杭州做伙头;一日三餐锅焦饭,一餐两个咸菜头。手磨铁火箝,嘴磨铁犁尖。手像乌鸡爪,脚如黑柴头。你要到杭州来看俺,拿个布袋背骨头。”
4.2 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教,往往以入世博取功名为人生乃至整个家族的终极理想
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和“东南邹鲁”,宗奉程朱理说,做生意讲究“以儒术饰贾事”、“以义取利”。徽商发达以后往往回乡大力兴办教育、修建书院。徽俗训子,上则读书,次则为商贾,又次则耕种。以至于“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牵三哥》:“牵三哥,卖三郎,打发仔,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前门竖旗杆,后门做祠堂。金屋柱,银屋梁;珍珠壁,象牙床,绣花枕上一对好鸳鸯。”
《上学堂》:“摘茶姐,卖茶郎。一斤糕,两斤糖。打发哥哥进学堂。读得三年书,中个状元郎。金童来报喜,玉女来送房。阿姐做新人,阿哥做新郎。”
4.3 徽商民谣中的商妇爱情观
“一世夫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由于徽州成年男子外出经商,常年不归家,所以当地一般都有早婚的习俗,新婚燕尔,短暂的甜蜜之后就是长久的别离,《十送郎》表现了徽商妇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充满了心酸和无奈,也表现了徽州商妇独自留守的痛苦命运。《高兴嫁个种田郎》表现的就是与之相反的另外一种选择:“悔呀悔,悔不该嫁给出门郎,三年两头守空房。图什么高楼房,贪什么大厅堂,夜夜孤身睡空床。早知今日千般苦,宁愿嫁给种田郎。日在田里夜坐房,日陪公婆堂前坐,夜伴郎哥上花床。”
民国《歙县志》说:“我县习俗重经商,经商必然远离家门。每每离开家门,往往几年才回来一次,有时甚至长年在外不回家。”男人出外经商,常年不归家,甚至孩子已经长大不认得父亲。商妇忍耐与夫君分居两地的相思之苦:“鸳鸯枕,睡半边;红绫被,盖半边”同时还需要担负整个家庭的重担:《采茶谣》“娒儿乖乖宝,娘去摘茶草。娒儿乖乖宝,娘去赚茶银。摘茶草赚茶银,用来供大供细(小孩)供成人。”
4.4 徽商十分重视家族宗法
歙縣《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中有“富而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的记载,已经言明徽商的商业价值观和财富观,以家族为核心,致富以后资助子弟族人读书业儒,光宗耀祖。生意的成败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也与整个家族的荣辱紧密关联。《写封信啊上徽州》:“叫爷不要急,叫娘不要愁,儿在苏州做伙头。儿在外头学生意,心中记住爹娘话:‘茴香萝卜干’,不能自己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徽商非常忌讳“萝卜”(落魄)和“茴香”(回乡),对前途发展抱着悲壮的理想,要么发达,要么客死他乡。
《火焰虫》:“火焰虫,低低飞,写封信,到徽州。一劝爷娘别挂念,二劝哥嫂不要愁。一日三餐锅焦饭,一餐两个腌菜头。面孔烟抹黑,两手乌溜溜。今朝吃得苦中苦,好的日子在后头。火焰虫,节节红。公公挑担卖胡葱,婆婆织绢糊灯笼,儿子开店做郎中,新妇织布做裁缝,一担米桶吃不空。”
5 浙商民谣反映的商业生活及其商业价值体现
5.1 浙东渔歌与敢为天下天的海洋文化精髓
宁波民谣有:“钻天龙州遍地徽州,还让宁波人奔上前头;山东蛮子、绍兴师爷、福建郎、江西唱班,賺得宁波人铜钱活神仙。[3]宁波商帮在明清十大商帮中兴起最晚,却积极适应时代,成为近代转型最成功的一个。拥有曲折海岸线的宁波历来是贸易通商的口岸。
由于地少人多、靠近海洋等特殊的地理生态、气候环境,浙东沿海地区的历史风貌、生产生活、民俗习惯、民歌民谣等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海洋的烙印。正所谓“天外天,海外海,山外山,湾外湾,风夹风,雨夹雨,浪里浪,礁底礁”(《天外天》)。宁波及其周边的舟山渔歌道尽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渔业的艰辛凶险,同时也突出渔民坚韧豪迈与昂扬向上的斗志:
《渔民十煞》:“有风吓煞,无风摇煞;有雨淋煞,起暴饿煞;热天晒煞,冷天冻煞;两脚奔煞,户胛挑煞;三杠拉煞,老少哭煞。”
《人命歌》:“天呵天呵天呵!发风落雨不留情呵!海呵海呵海呵!浪打礁触无人命呵!四面大海白茫茫呵,轧煞抲鱼人呵!”
《金塘谣》:“无风无浪,升米过金塘;有风有浪,斗米过金塘;大风大浪,石米也难过金塘。”
《老大歌》:“天上北斗高高照,千船万船风蓬飘。南洋北海任我走,走遍天涯好居家。”长期的熏陶形成了宁波商人勇往直前,敢为天下先,锐意创新的商帮文化。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渔歌中依然闪耀着渔民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顽强的生命意识。所有艰辛都比不上满载而归及其对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的向往。
《起网号子》:“一拉金嘞格,嗨唷! 二拉银嘞格,嗨唷! 三拉珠宝亮晶晶, 大海不负抲鱼人,嗨嗨唷!”
《追着风尾捞一网》:“坐惯船,吓大胆,三级风浪小白菜。一橹压倒六级风,八级回港把鱼卖,追着风尾捞一网,浪里白条满船载”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商埠码头的搬运号子、行船号子等。
5.2 轻松舒缓的三江船歌与山地茶歌
与豪迈的渔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传于江河中下游地区的韵律流畅的平和闲逸、情调舒缓,有时略带调侃、幽默和睿智的船歌。
《四季渔歌》:“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叫阿哥踏早潮。夏季乌贼加海蛰,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一阵风来一阵暴,愁煞多少新嫂嫂。”
与渔歌船歌相对应的是浙西浙南的以对唱和独唱为主的山歌。“七月采茶秋风起,赚来茶锢买布机,买起布机织续罗,织起绞罗做新衣。”浙江南部的地理条件很适合茶叶生长,名茶有雁荡毛峰、松阳银猴等。《盘茶》是专门贩茶的茶商在外漂泊生活真实写照:“我去贩茶十二年,你头上金钗哪里来? 哪里来?郎去贩茶十二年,我头上金钗娘家来,娘家来。”
5.3 “遍地龙游”“无远弗届”行商四方的经商理念
龙游商帮地处浙西,姑蔑文化发源于此地。龙游“八省通衢”、“通浙孔道”,交通便利,商业信息灵通,游走四方、长途贩运便成为龙游人重要谋生的手段。龙游商帮崛起于山地丘陵, 地少人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四方行商成为必然选择。
《龙游穷北乡》:“龙游穷北乡,十年九年旱。镰刀壁上挂,肚皮饿瘪荡。”
原属广东小调《卖杂货》:“离别家乡五六春,到处找情人,飘洋过海卖杂货,贸易小客生,难得这般人。”在浙商中传唱可见其对游走四方商业理念的认同,遍地龙游“无远弗届”便也不足为奇。
5.4 浙江民歌与商业生活
浙江民歌在篇幅上相对短小精悍,多反映市井小民的平庸生活,其中不乏以贩夫走卒为歌咏对象,直接描写商业生活。比如《进城关》描述了集市的热闹场景:兄弟双双进城关,两边店口多热闹!走过一间又一间,对面正是鱼咸摊。鱼咸摊上摆鱼鲜,穷人买鱼呒铜钱!这边是间水果行,柑橘荸荠摆满堂。又如《卖酒》,讲述了女子摆摊卖烟酒的生活:大姐住在大路边,又卖烧酒又卖烟。有钱哥哥吃杯酒,无钱哥哥吃筒烟。钱打酒,四钱卖烟,买卖要现呀现钱。再如《小贩歌》罗列出丰富的商品:
正月二月,荸荠甘蔗;三月四月,乌饭印馃 ;五月六月,凉粉西瓜;七月八月,菱角山楂;九月十月,青柴乌炭;十一月十二月,筅帚筷子灯盏架。
5.5 生死离别的爱情渔歌
宁波舟山一带渔民岛屿众多,遇到恶劣天气出海打鱼生死未知,正所谓:“十口棺材九口草,岛斗棺材坑,留下多少小孤孀。”因此,渔夫与渔妇的爱情渔歌与其他情意绵绵,郎情妾意的温柔情歌不同,多了哀伤的基调。由于出海捕鱼的风险极高,夫君平安归来成为妇人最大的愿望。相思离别,怨恨埋怨,而生离死别的悲苦和绝望成为爱情渔歌的主调。
《小哥哥侬要早回家》“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勿要抲到日头落西山。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勿要抲到白鸥归沙滩。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来,天暗了大洋里厢要出水妖怪。小哥哥侬要早点回家来,风起了虾公恶煞要来把船翻。小哥哥侬好回来啦,我灶火已经添过三把。侬再勿来啊,冷了妹的心窝冷了饭和汤!”
《爱妹妹侬勿要愁》: “爱妹妹,侬勿要再呆啦棕树底望我望发愁,侬昨夜头吩咐我格说话,我全记在心头。我抲得大鲨鱼,来给侬买三钱胭脂四两油,打格一副白镯子,带啦侬格手弯头。爱妹呀,要是龙王爷今朝请我去吃酒,侬也勿要哭,心爱相好尽管去求。就说我是侬啦爹娘手里结下的干哥哥,过年过节海滩头上你轻轻来呕三呕。”
《渔民老婆实在苦》:“鹁鸪咕,咕咕咕;渔民老婆实在苦。头戴青蓝布,破裤露屁股,喝喝臭鱼卤,吃吃六谷糊。脚踏黄泥路,困困板凳铺。”
6 江南民间歌谣的当代价值——以白茆山歌为例
吴歌有四个嫡系,分别是相城阳澄渔歌、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以及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而在留存至今的吴歌之中,从保存的相对完整性和样本的经典性来说,当属白茆山歌。白茆山歌是白茆人在田间劳作、长途贩运、商业叫卖时即兴演唱的山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分仪式歌、劳动歌、情歌和时政歌等。
1995年建成的白茆山歌馆是全国第一家山歌馆。2002年6月常熟市文化局,常熟市文化馆编辑整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白茆山歌集》,同年9月成功举办首届白茆山歌艺术节。2006年12月白茆山歌作为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依托于江南农耕文化的山歌生态演唱环境正慢慢消失,所以,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把这样一种演唱形式保存下来,并使其发挥当代价值,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有幸采访到白茆山歌研究会会长邹养鹤先生,他认为白茆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研究价值;审美和史学价值;教育价值。他同时指出白茆山歌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大学讲座;中小学音乐课传承教学;二是传承人讲座;三是山歌培训;四是“走出去”的活动包括山歌比赛,文艺汇演、舞台展示和时政宣传等。
参考文献:
[1]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1997(2).
[2]江苏省常熟市文化局,江苏省常熟市文化馆,白茆镇人民政府.中国白茆山歌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民国鄞县通志(第4)[A].文献志[C].
[4]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舟山市歌谣谚语卷[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5]张浩.从徽州民谣看明清徽商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J].皖西学院学报,2013(4).
[6]沈燕红.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浙东渔歌[J].黑河学刊,2015(9).

游戏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如果过多的掺杂其他的东西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大家好,我是小三,每天给大家分享游戏中的八卦趣事。
相信今天中午12点的时候应该有很多的玩家在等着冲新区吧,因为今天中午12点开始的新服务器就是大唐官府,这是一个倍受玩家关注的服务器,有些玩家已经花了高价购买了大唐官府服务器的的绿色通道了。
但是现在就进入大唐官府服务器的玩家有一个比较难受的地方,因为新区在前期都是有等级限制的,第一天只能够升到29级,所以现在新区所有的玩家都是没办法切入星宿战斗的,所以在每个整点刷出来的星宿就全部在图上存在着,特别的诱惑人。
虽然有很多的玩家都在关注大唐官府这个新区,但是大唐官府并不是梦幻中的第一个门派服务器,花果山、普陀山都是拥有的门派服务器的,但是花果山跟普陀山并不是以门派的名义上线的,而是以景区的名义上线的。
算上大唐官府在内,现在总共有三个门派成为了服务器,现在梦幻中还有16个门派,那么,剩下的这16个门派会不会也成为梦幻西游的新服务器呢?
上面的这位玩家表示自己组队扔给自己摆摊号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将这些物品全部都丢给了别人,而且对方收了物品之后就下线了。
小编就很奇怪,为什么梦幻中总有一些五开丢物品的时候会丢他人呢?小编给自己号丢物品的时候都是通过好友难打开交易选项的,这样是肯定不会丢错人的。
上面是一位梦幻西游老人家收到的官方发过来的短信,这些短信全部都是一些新服务器或者相关的活动策划,发这些短信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上面的这位玩家重新回归梦幻西游,这说明,策划并没有忘记那些已经退坑的老玩家,还时时刻刻惦记着这些玩家呢。(想要让他们回来充钱)
上面的这组炼妖使用的这两只召唤兽的技能数量都不多,但是这两只召唤兽却已经拥有这三个特殊技能,分别是出其不意、力劈华山和风起龙游,而且雷龙还打掉了自己的必带技能,这样上面的这组炼妖最多能够合出拥着11个技能的雷龙,或者是拥有着10个技能的涂山雪。
而且进些上面这组炼妖的玩家是狗托,他的这组炼妖就合出来了神兽,最终合成来的是一只拥有着十个技能,而且拥有着出其不意、风起龙游和力劈华山三特殊技能的雷龙,这只雷龙的成长跟资质都是比较好的,打成后也是PK中一个用来杀人的极品召唤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页底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衢州摆摊什么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