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用字广告标语不规范的字原因?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向合肥街头巷尾 不规范用字“宣战”
欢迎广大市民来“挑刺”
  店招店牌路牌指示牌等是一座城市市容市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城市门面”。连日来,记者行走在合肥老城区一些道路上,发现店招店牌上随意使用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的问题突出,同时一些店招店牌长期缺乏维护,破损现象严重。
  探访:每走几十米路,总能发现一些不规范用字
  11月10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合肥老城区一些路段,发现店招店牌的名称中,简体字与繁体字混用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店招店牌长期缺位,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破损现象。
  记者注意到,“招聘启示”(应为招聘启事)、“賓馆”(应为宾馆)、“餐廳”(应为餐厅)、“美髪”(应为美发)、“兿術”(应为艺术)、“廣告制作”(应为广告制作)、“图文設计”(应为图文设计)等不规范用字情况,在街头巷尾频繁出现……看到这些谐音字、繁体字、错别字、残缺字,不少市民表示“刺目,十分反感”。
  在合肥城隍庙的霍邱路上,记者看到,“先锋锁具”等店牌老旧出现残缺破损,看上去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在淮河西路上,“德美画材”店的招牌也出现了严重残缺,让人辨识不出店名。
  在淮河路与阜阳路交口处,以前的路牌因长久风吹日晒,已出现了锈蚀、破损、变形。
  专家:
  不规范使用汉字遗祸无穷
  在公众场所,如此不规范使用汉字,会给识字有限的幼儿园学生、小学生等形成误导。学生作文中的谐音字、错别字不断增多。
  “在家做作业老写一些错别字,教他正确的写法,总是与我反驳,让人伤透脑筋。”一名小学生家长向记者无奈地表示。
  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光汉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工作,他告诉记者,不正确使用汉字影响了商家的信誉度,既给市场交易行为造成混乱,又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在商品广告和商家招牌上,使用错别字、谐音字,以及简体字繁体字混用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时会对青少年学习运用汉语言文字造成误导,给学校的语文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遗祸无穷。
  广告招牌中什么情况可以使用繁体字,什么情况下不准使用繁体字?
  记者随后把在街头巷尾拍摄的图片全发给了庐阳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一一进行了确认。
  庐阳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介绍,他们目前执法的依据主要是《合肥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招牌设置人应当对招牌进行定期维护,保障使用安全;保持招牌整洁、美观、完好,用字规范;招牌残缺、污损的,应当及时更换、修复。
  《合肥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技术规范》第3.2.5条规定:招牌设施使用的文字、标识、汉语拼音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内容健康,设计新颖。少数民族文字、汉语拼音、外文与汉字配用时应当书写规范正确。
  新广告法规定,广告招牌是不可以使用繁体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均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另外有六种情形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可以使用繁体字的六种情况分别是:文物古迹,可以有繁体字;姓氏中的异体字,就是姓里是异体字,这个可以保留;书法篆刻的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写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一些特殊情况。
  他们初步确认记者发来的这些图片上的店招店牌广告牌等,均属于不规范用字。
  行动:
  欢迎市民争当“啄木鸟”参与“挑刺”行动
  私设标识标牌、路牌破损断裂……原本作为点缀城市景观的标识标牌店招店牌广告牌等,因部分企业、商家擅自乱挂乱绑厂名牌、广告牌,以及产权单位不能做到规范的维护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场所的文明美观。
  连日来,合肥市庐阳区安排各养护单位对所负责范围内所有道路交通标志、路名牌、指路牌、店招店牌、广告牌等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同时分类建立整治清单,督促相关单位全面整改。同时制定“一牌一策”维修整治计划,对损坏、模糊的标牌进行维修更换,对违规设置的标牌进行清理,对脏污的标志板进行清洗,有序推动问题整改。
  “如果发现身边的标识标牌不清晰、不规范,或者出现错误,也欢迎市民积极参与排查和纠错活动,可拨打庐阳城管热线64459166,共同‘挑刺’”,合肥市庐阳区城管局市政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治行动将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下一步,他们还将开展标识标牌整治“回头看”检查工作,确保城区内标识标牌准确明了、清晰醒目、安全规范。 合报全媒体记者 戴小花 文/摄
举报/反馈

错别字:鸡蛋写成“鸡旦”;早餐写成“早歺”;安装写成“按装”;插座写成“扦座”等。滥改成语:“衣见中情”、“以帽取人”、“步步糕升”等。滥用繁体字:把国写成“國”;东写成“東”;书写成“書”等。
街头招牌用字不规范的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市容,也拉低了当地的文化品位。
街头上的错别字对未成年人的学习会造成误导;滥用繁体字,乱改成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混淆孩子们对汉字的认识。
街头招牌用字不规范是违反工商规定的,我们应自律规范用字,减少这种不规范用字现象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告标语不规范的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