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文学作品的语言让你体会到了单纯语言的魅力?


老舍的幽默艺术
  导语:老舍是*现代小说家,他是闻名中外文坛的“幽默大师”。他一向以独特的幽默诙谐的风格著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舍的幽默艺术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老舍的幽默艺术 篇1
  老舍幽默艺术*民化老舍是*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创作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尤其是他的幽默,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他的一切因为幽默而获得蓬勃的生机。幽默使他具有情趣和诗意,是他个人以愉悦和美感的思想艺术之源。老舍用他的幽默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用他的幽默使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巨匠,语言大师。
  一、老舍的幽默观——*民化的幽默态度
  老舍说“幽默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真正的幽默是有同情的。对世人的不幸,对人间的缺陷有同情,不是幸灾乐祸,而且这种同情是一视同仁的同情。老舍写一个可笑的人物的时候,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我你都有可能成为他,他可能是你和我,是这样一种心态。所以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等、善意、宽容,老舍的幽默是温和的,是让人开心的,你不需要有多大的学问。所以你读老舍的东西,你感到好像是跟邻居家的一个大哥一个大叔在说话一样的。正如舒乙先生的观点——是一种穷人的幽默。
  穷者,命运可悲可怜者,老舍在真实深刻地描写刻画他们的时候,无论是写其不幸,还是讽其弱点,幽默的笔端总是流溢着极大的同情感。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对祥子、小福子、二强子、老马和小马这些在坎坷艰难的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的城市贫民的悲惨遭遇产生了不可遏抑的感情共鸣。即使对祥子的堕落,小福子的卖身,二强子癫狂,作者也是同情多于责怨。老舍认为,“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老舍不仅对穷者弱者饱含同情,就是对他笔下所着力嘲讽的对象,甚至某些带有反面性的人物,他也是笑骂,而不是赶尽杀绝。他说:“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在《赵子曰》中,作者对赵子曰、武端、莫大年这些****式的新人物,大量泼洒了幽默的笔墨,讥嘲他们的狂热、放荡、懒惰、鬼混、夸夸其谈、言行不一、志大才疏,搔了他们的痒痒肉。但这种讥嘲是不无善意的,他说:“我之揭露他们的坏处原是出于爱他们也是不可否认的。”作者给予他们适当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揭露出他们身上的癣疥,以便治疗,用心可谓良苦。
  老舍的这种*民化的幽默态度,是和老舍的出身、经历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老舍是地道的**人,自幼生活贫穷。他从来不掩饰自己出身贫贱的事实,他把自己出身贫贱这个生活的苦难,转化成了他创作的有用的资源。他学贯中西,但是他说话的时候,里边尽量不放外文词,不放老百姓听不懂的词,所以他能够保持社会*民之间的那种仗义和同情。那么这种仗义和同情的背后是他的自信,真正的幽默没有自信是不可能的,没有自信那就不会幽默,真正的幽默是一种大家风度。
  二、老舍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老舍以敏锐的观察力将幽默从生活的原始矿石之中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透过生活的窗口,发掘出世事中的可笑之处,然后再艺术地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把老舍的幽默表现方式大致分为两类。
  1.“自然”的幽默表现方式
  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有一类是作者借助观察将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不用任何修辞方法的写实幽默。写实的幽默也绝非纯自然形态的东西,它是幽默的基础与根本,直接反映客观生活的矛盾性。如《赵子曰》中的赵子曰盼小脚的妻子早死,便向阎罗王祷告:“敬求速遣追魂小鬼将贱内召回,以便小子得与新式美人享受恋爱的甜美!阎君**!阿门!”这段半白半文、半土半洋祷告的对象阎罗王,但末尾却用基督祷告结束语“阿门”作为结尾,读了令人喷饭,活灵活现的刻画了赵子曰的性格。
  老舍敏锐的把生活中各种笑料挖掘出来,甚至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四世同堂》中,对**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凸显了**肮脏灵魂的卑鄙可笑。
  2.“智慧”的幽默表现方式
  所谓“智慧”的幽默,就是作者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各种艺术**以取得幽默效果,其中“技巧”的成分更多一些,个人智慧的表现更充分一些。老舍在他的幽默作品中,通过夸张、比喻、比拟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智慧”的幽默。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既广泛又熟练。修辞,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生动些,将修辞用之于幽默,是为了使幽默形象更成功些。
  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夸张,它是老舍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夸张与幽默,特别是与带讽刺性的幽默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作为幽默技巧,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在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夸张手法的运用在老舍幽默小说中不乏其例,多运用于否定反面现象时。小说《正红旗下》中描写大姐婆婆生气是“鸣炮一百零八响!”《赵子曰》中描写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是“十万八千毛孔,个个像火车放汽似的,飕飕的往外射凉气。”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幽默效果。
  老舍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并不是一切比喻都能使人发笑,但在老舍笔下,比喻往往能取得幽默效果,他善于从表面看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中觅出内在相似点,然后以此喻彼,相映成趣。如他在《火葬》中写刘二沟:“他扭了两扭身子,像个大泥鳅似的要往外走。”仅仅一个比喻,就把一个**从外形到内心揭露无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舍不愧为幽默大师!老舍幽默的风格突出地体现了老舍的才华,也成为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老舍的幽默绝不是油腔滑调,只追求表面的笑料,而是追求更加生活化。他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达到更高的境界,形成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读老舍的幽默作品,往往不仅使人忍俊不禁,更令人掩卷深思。
  老舍的幽默艺术 篇2
  老舍先生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很强的**韵味。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一职返回**,暂时居住在朋友白涤洲教授的家。**当时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笑社”获悉消息后,当即委派作家陈逸飞登门造访,正巧老舍正在午睡,陈逸飞不忍打扰,就留下一信,希望老舍能担当“笑王”一角。第二天,陈逸飞就收到老舍的回信——“辞王启”,内容是“逸飞先生:您来,正赶上我由津回来大睡午觉,该死,其实白老先生也太爱我了。假若他进来叫我一声,我还能抱着‘不醒**’吗?您封我为‘笑王’,真是不敢当!依*逻辑,王必有妃,王必有府,王必有八**轿,而我无妃无府无轿,其‘不王’也明矣。我星期三上午在家,您如愿来,请来;如不方便,改日我到您那儿去请安,敬祝笑安!弟舒舍予鞠躬。”还未看完信,陈逸飞早就笑得直不起腰了。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青年界》杂志编辑赵景深给老舍写了约稿信,只见信纸上只写了一个**的“赵”字,而且“赵”字还被一个大圆圈围了起来。老舍顿时明白了,他在寄去稿件的同时,又附了一封回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193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的40岁生日。这天,有家报社向他约稿,请他写一则《自传》。老舍痛快答应了,并于当天将写好的自传寄了过去:“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刊出后,好评如潮。
  一次,**“抗敌文协”召开联谊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出节目。联谊会进行到一半时,有人突然大声喊道:“请老舍先生来段相声!”面对这一突然**,老舍也没了招,他***在周围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跑到相声演员欧少久跟前,抓起就**台。但是说些什么呢?老舍稍稍想了想,对欧少久说,相声不就是一捧一逗吗?你随便说出上句,我马上就接下句。欧少久问他:“你能行吗?”老舍马上接道:“没试你怎么知道不行?哎,这不就开始了吗?”一句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来,欧少久开始出上句:“今天咱俩来个对春联。我的上联是——坐着走。”老舍接话道:“坐着怎么走哇?”欧少久说:“你老舍先生来我们这儿做客,临走时,我给你雇辆车,你坐着走。”老舍说:“哦,这就叫坐着走啊。那好,我这样对下联——起来睡。”欧少久说:“起来怎么睡呀?”老舍说:“那天我深夜回家,家里等我不及,先和衣睡了。我唤他们说,我回来了,起来吧,起来睡。”这段现抓现编的对话,让与会者见识了老舍的才华,都由衷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老舍先生以他独特的幽默魅力,感染和惠及了无数人,不仅让自己活在温润的人性中,也给他人带去了美好与快乐!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阅读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1)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老舍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风格独特,极具艺术魅力,也很有世界影响。**作家武田泰淳说:“老舍具有契可夫的微笑和高尔基的苦涩” 。老舍善于运用语言变异创造幽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欢迎阅览。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 “在运用鲜活的、纯净的**语进行文学创作和话剧创作方面,老舍在*现代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他不但是**以来的白话文学的先驱者之一,而且凭借纯**语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独一无二的作家。”
  一、质朴简练的语言
  作为语言巨匠,老舍堪称用最好的语言把最好的思想传达出来的作家。他用质朴简练的语言摹写人生,勾画情节,表现内涵,传达思想。质朴简练是老舍语言艺术晟重要的特色。
  小说《骆驼样子》是*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城市贫民生活的一部著作,老舍用质朴的叙述形式写就。而且,小说叙述语言不仅融合了描绘文字,还大量把人物的内心独自,甚至把人物对话也融合、镶嵌了进去,简化情节结构,**紧缩篇幅。这样,只用了1O万余言,2000多个常用字,写就这部内涵十分深刻丰富的现实**杰作。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老舍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大师,对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自然是十分重视的。他在《语言与风格》中说:“小说是要绘声绘色地写出来,故必须生动。”他在语言形象性方面,所运用的手法很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善于描摹生活景象丰富多彩,事物的情状复杂万变。文章写得好,就应该把生活景象的色彩、声音如实地反映出来,做到有声有色。老舍先生运用语言描摹了人生,描摹了景观,描摹心态,调动了一切语言**,竭力达到绘声绘色,穷形尽态,惟妙惟肖。二是善选动词。老舍先生很善于准确妥贴地选用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用,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力,神采飞扬,形象逼真,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善用比喻。比喻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具有特效的形象化**。老舍先生运用比喻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1.善于通过比喻白描写人的神情
  善于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神情的特征表现人物逼真的情态,读者由此不但看到了人物的外形,而且看透了人物的内心。如:他想不起哭,想不起笑,他的大手大脚在这小而暖的屋中活动着,像小木笼里一只大兔子,眼睛红红的看着外边,看着里边,空有飞跑的腿,跑不出去! (《骆驼祥子》)
  2.感**彩鲜明
  老舍先生在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具体事物时,不停止于形象生动上,他还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合进去,表现自己鲜明的态度,爱憎的感情,使是非、好恶清楚明白地溢于言表。如:他自己的心眼儿是一团臭粪。(《四世同堂》)
  3.富有哲理意味
  老舍先生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含义深刻。他常常通过比喻进行开掘解剖,使比喻发掘出新人耳目的含义,成为有隽永哲理意味的箴言和警句,他的比喻句富有深邃的艺术魅力。如:我们必须像一座山,既满生着芳草香花,又有极坚硬的石头。(《四世同堂》)
  三、通俗明白的语言
  通俗明白的语言观,老舍坚持了一生,实践了一生。最能**他的这种文学观的是他作品中的**口语特色。口语就是大白话,作为“老**”,他用的**口语,是真的活的**话,比任何作家都地道。《骆驼祥子》的语言成功之处,也主要在子作者能很好地驾驭**口语,增加语言的口语风味,比如写样子身体 “挺脱”、“硬棒”,写到**是个“放屁崩坑儿的人”
,祥子穷途末路,病体奄奄地为人家作丧事时, “在马路边上缓缓地蹭”,曹先生家的女佣称赞祥子是“老实巴交”,都是取自北*人的方言,又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教养。虎妞引诱祥子时的一番话,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虎妞的泼辣、粗俗又工于心计的性格跃然纸上。老舍指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深入浅出,用浅显的话说出很深刻的道理来,这就是所谓*淡中见神奇。
  四、诙谐幽默的语言
  语言巨匠老舍是一位幽默大师。他是十分喜爱幽默,擅长幽默的。老舍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风格独特,极具艺术魅力,也很有世界影响。**作家武田泰淳说:“老舍具有契可夫的微笑和高尔基的苦涩”
。老舍善于运用语言变异创造幽默,在《自传》中,老舍说:“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这里贬词褒用,极有风趣地表达出父亲对子女的深情挚爱。老舍先生生前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言的著述,我们对这些著述语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语言的运用,对文学语言的规范化,对语言学的发展,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老舍是二十世纪*最杰出,最有才能的作家之一。
  拓展:浅谈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论文
  老舍先生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启示。他的作品大多数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现代文学开拓了一个重要的全新题材领域,在他的小说中描写的那些自然景色,世态炎凉,时尚风俗,皆运用群众口语,字字透出一股弄弄的“京味”。
  一、老舍相关背景概述
  老舍,原名舒庆春,出生于**一个旗人家庭,年幼的老舍幸免于难,和靠替人洗衣裳做活维持生计的母亲相依为命。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后因经济问题退学,同年又考取公费的**师范学校。1924年秋,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任华语讲师,教导英国人学习*的官话和古典文学,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他的文学创作。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68年老舍获***文学奖提名,十年后,老舍得到*,恢复“人民艺术家”称号。在他的墓碑上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上面刻着老舍在**战争中《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二、老舍小说的语言传统构成
  1.民族语言传统。
  老舍对民族语言传统有着充分的研究,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其对白话语的研究,更体现在其对古典文艺的见解上,老舍在喜爱民间文学的同时并没有放下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文学几千年的历史,对老舍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小开始,老舍先生便展现出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喜好。*古代文学中不缺乏语言简洁明朗,文风行云流水,情感真实质朴,内容深刻丰富的优秀作品。他认为作家应当对古代文学的语言有所了解,甚至深入了解,发掘我国语言的本质。作家的语感并不是从其华丽堆砌,风格独特来说,而是从对写作节奏和结构的掌握来说的,老舍先生的文章能够体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富有神韵,他是**民族古代文学传承和创新的先驱。
  2.外国语言传统。
  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是中西结合的,有*古典文学的优点,也吸取了**文学的先进。他亲身经历过新文化运动,接触过新文学,并且曾经在工业**先驱的英国教书。前文说过,老舍先生在英国时曾阅读大量的英文作品,对**的文化和语言非常了解。因此,他主张要学习世界其它各国先进的东西,他认为新文学吸收**的语法来丰富本国语言,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完整,他的这种先进的意识和接纳思维在当时是非常宝贵的。在研究外国语言时,老舍先生时常把中**语言放在一起比较,他发现*语言有些时候显得单薄,认为有些时候*语言无法将一个复杂的情境表达清晰。所以他在创作时,时常把语言外国化,吸收**的语法。他的小说中不仅具有口语化的短语,也有表达深刻的长句,吸收了**长句的特点后,使他的语言更加的贴切和精准。
  三、老舍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
  1.**韵味。
  老舍先生作品中一贯突出**韵味,就拿其**作《骆驼祥子》来说,这部作品最成功的,莫过于老舍先生在其中突出描写的`京味。主人公祥子及书中描写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皆是处在一个老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北*下层社会中。在小说中祥子从军营中顺走几匹骆驼,卖得不少钱的这段情节中,老舍用相当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的景物,将祥子的内心衬托的无比恰当。描写天气的时候,如烈日当头突然倾盆大雨,不仅符合了**的自然地理情况,又写出在大自然变化的天气中,祥子多么被动,这些都表明了作者对**城的熟悉与写作时轻车熟路的技巧。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他曾多次表示不论写什么样的作品,都希望多运用大白话,认为大白话值得信赖。即使是描写一些比较深刻的事理,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术语和名词。老舍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贯保持着他的“俗”与“白”。何为“俗白”,老舍先生一生致力于此,自然“俗白”并不是单纯的俗。“俗白”的语言不仅通俗,浅显易懂,而且朴实无华,更贴近自然。“俗白”的语言写作方式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并不是那些粗俗浅陋的,相反,这种语言更加凝练深刻,令人回味。
  四、老舍的语言审美特征与内涵
  1.老舍语言风格的人格内涵。
  老舍先生创作的年代刚好赶上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思想得到了空前的**,逐渐地,人们懂得如何去发现本我,觉醒自身,受到新思想冲击的人们开始在美丽而残酷的世界中思考自身。在这种环境下,深受影响的老舍先生通过小说创作,展现出自身思考的结果,形成了具有其个性特征的人格内涵。作者在书写书中人物悲惨的命运的同时,将自己的现实经历融合进去,展现出作者对其的关爱之情,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同身受。同时,老舍先生的笔下也展现出一种对民族命运的反思人格,他认为几千年的文化一根指头并不能撼动,这种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2.老舍语言风格的文学功能。
  文学艺术作品中,语言是的情感是应该让读者感受到的,这就要求作家把自己的心写到文章中,我们之前说过,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有这样一种人格存在,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着老舍本人深刻的思想。思想深度决定作品的生命的长短,这种思想的深度需要作家对生活积累,拥有关心社会,拥有一种能够给心灵提供营养,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哲学意识。老舍先生所传达的那份悲哀的感情,在其描写小人物的痛苦时,随着感情变化而变化的语言中传达给观众,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当代社会进行反思,这便是老舍语言风格的文学功能。结语老舍先生的一生都在研究和发掘艺术,他从不对现有的文学进行描摹,也不被已有的法则和套路所束缚。作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语言具有的是经久不衰的魅力,了解和研究老舍的思想及作品能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财富。以上便是笔者在阅读老舍作品时,所获得的财富,希望这份财富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并且能够有更多的人一同探究老舍作品中的经验。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2)
——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人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力车夫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创作对象。胡适、刘半农、鲁迅等都写到过人力车夫,但他们都是从一个知识分子评判者的角度描写他们的生活,赞美他们的品格。老舍则放弃了评判者这一居高临下的姿态,真正深入到了祥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深入到了祥子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从而通过祥子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透过祥子的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使得车夫们的生活变得立体而细致,典型人物也具有了心灵深度。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民特有的质朴、固执和愚钝。随着故事的展开,祥子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淳朴木讷一步步变得粗鄙不堪。因为有着大量细致而立体的生活细节刻画,有丰富细腻的内心描写,他的堕落过程就更让人觉得是真实而必然的。这也是其艺术感染力的基础。
  与其他作品人物塑造不一样的是,《骆驼祥子》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祥子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但心中却有秆秤,心理描写恰恰也就突出了他的这种性格。然而,老舍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局限于直接的剖析,写出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而是结合着情节的发展,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刻画他的心理变化:或通过简短的对话来表现,或通过具体细微的动作来揭示,或借助别人的眼睛和话语来反映,或借助景物的变化来衬托。这样的心理描写,既切近了人物性格,又联系了情节发展,从而给人展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京味儿”语言可以说是老舍最具标志性的特色。老舍最善于从**口语中提炼出自己特有的语言,形成幽默、洗练、优雅,略带“雅谑”的“京味儿”语言。简洁朴实、自然明快是其最大特色。
  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下层社会中。从开篇对于北*洋车夫“门派”的'引言、到虎妞筹办婚礼的民俗的交代,从对于北*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骆驼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特有的地方色彩。小说写祥子在混乱的军营中顺手牵走几匹骆驼,卖得了钱而后走到北*城郊的时候,对故都那种*和、安谧的景物描写很好地衬托了祥子此时的心情。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表现出作者对故乡了如指掌的熟谙和驾轻就熟的描写技巧。
  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舍融化了狄更斯、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小说语言的幽默、洗练、优雅,形成了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独具文化色彩的语言,他那通体光润圆泽中透露出的“斯文”“雅谑”的“京味儿”,是从悠久历史与文明中所孕育出来的民族文化的智慧与外观。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文字“极*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又“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老舍来自*民,他对学习*民间通俗艺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写了鼓词、戏曲、掌握了许多民间语言艺术精华。据计算机统计,《骆驼祥子》全作近11万字,只用了2400多个汉字,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常用字。认识621个字、相当于小学高年级水*的读者就可以通读这部杰出的文学名著。他还善于有选择地使用**土语,增加语言的地方风味,比如写祥子身体“挺脱”“硬棒”,写**是个“放屁崩坑儿的人”,祥子穷途末路,病体奄奄地为人家作丧事时,在“马路边上缓缓地蹭”,曹先生家的女佣称赞祥子是“老实巴焦”,都是取自北*人的唇舌,又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教养。虎妞引诱祥子时的一番话,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虎妞这个老处女、这个车厂主女儿的泼辣、粗俗又工于心计跃然纸上。可以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了的。作品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口语,既不夹杂文言词汇、也不采用欧化句法,长短句的精心配置与灵活调度,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在老舍手里,俗白、清浅的**口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作品在情节交代和人物介绍时,笔墨省俭,表现力强。在写到**这个**无赖的经历和性格时,小说里叙述道:“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跑过铁索”,以结构相似而长短不一的句式,每句话里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又都极为*易俗白,不假雕饰,为人物勾画出一幅精彩的画像。客观叙述与主观剖白的水**融,使《骆驼祥子》在*静的外界景物衬托下写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波澜。与虎妞结婚以后的祥子,渐渐地连拉车也厌恶了:“原先,他以为拉车是他最理想的事,由拉车他可以成家立业。现在他暗暗摇头了。不怪虎妞欺侮他,他原来不过是个路边小水桶都不如的人。”像是作者的叙述,又像是祥子心中的思量,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小说中那段关于烈日和暴雨的描写,也同样可以说就是祥子心中的感受。
  《骆驼祥子》的语言造诣,充分表现了老舍是一位致力于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大师。
  拓展阅读
  主要人物
  祥子
  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的黑暗,反映了当时**混战、黑暗**下的**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虎妞
  车厂老板**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爷
  六十九岁。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因为愧于女儿虎妞,凡事都让她几分,可他实在不愿辛苦成果被祥子继承去,就跟女儿闹翻了,后来变卖了一些车享福去了。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儿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独。
  曹先生
  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高妈
  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于助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老马
  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无法拯救自己小孙子的车夫。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性格要强,身强力壮,但是没有保住小孙子,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随后,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了。
  二强子
  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的烂醉。
  孙侦探(孙排长)
  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依然摆了祥子一道,从祥子这把他所有的积蓄全都搜刮走了。祥子最后的堕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原因有很多,可这个姓孙的就直接的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3)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成因及特点,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在文学创作之初,在作品风格上就"立意要幽默"。他的文学创作,始于他在英国留学期间。英国作家狄更斯是老舍喜欢的作家,此外,还有马克·吐温、康拉德等作家的许多的优秀作品都是老舍所喜欢的,这些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幽默风格及写作技巧,给了老舍文学创作以一定的影响。
  老舍幽默风格的形成,也是他的性格决定的。老舍的性格来源于他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老舍出生在旧**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亲幽默、善良,有正义感,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此,老舍自己是这样说的:"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锇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又对别人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父母亲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舍。而他所生长的社会环境则是培养他幽默性格和文化心理的沃土。
  个人性格的决定,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老舍在开始文学创作时就决定了其作品的幽默风格。
  一、以幽默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进行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幽默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但是,对于老舍来说,幽默则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文学观念,是他观察社会、表现人生的主观心理定势,老舍的幽默艺术,就是以他的幽默人格为风骨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对待人生的幽默态度,决定了老舍的幽默,不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是一种具有贯穿性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可以从老舍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中看到他幽默意识的普遍性体现。
  老舍的幽默不仅仅只针对他人,对于自身的短处,他也会以幽默的笔法表达出来。他的短篇小品《写字》,在戏谑调侃中充满自嘲:在书法上根底不深,却又爱表现自己,爱出风头,因而,又常常使自己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作品由此给人以启迪。书法乃至一切艺术创造,要达到艺术的高境界,需要天才,更需要千锤百炼的刻苦实践。只有能笑自己的作家,才能进入这种幽默的最佳境界,在剖析别人的同时,也剖析自己,才能使作品更加令人信服,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感人。
  老舍的幽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侧重于反映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他总是从幽默对象自身的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幽默的爆发点,通过对自然本色的描写,让读者体会其中的幽默内涵,达到简洁而耐人回味的效果。
  二、幽默的融合性
  幽默的融合性是老舍幽默风格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它表现为审美范畴的相互渗透,多重意象的组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的交织等。
  (一)中外文化在其作品中的融合
  老舍的《讨论》,采取的是相声"抖包袱"的传统技法,整篇文章就如一个引人入胜的对口相声段子。文章主要围绕挂不挂**旗的问题,财政厅长王老爷与仆人的一段对话。王老爷对仆人提出的挂**旗大怒,喊道:"你把我气死!**奴!"随着**大炮"咣"的一声响,王老爷马上大叫,让仆人"去找块白布,快!"这样的艺术处理,就将人物的性格刻划由表层深入到了人物的心灵深处,使浅俗的戏谑变成了对人物灵魂深处的鞭挞,提升了幽默的质感。
  (二)喜剧性与悲剧性的相互渗透
  写于l933年的《离婚》标志着老舍的幽默艺术趋于成熟,作品中"男性媒婆"张大哥的敷衍,科**李不切实际的追求和自相矛盾的性格,以及财政所诸位科员太太为了所谓的妇女**而**起来的什么"国际联盟"。妇女**和"国际联盟"只是她们防范丈夫纳妾的一个**,等等。这些描写,初读起来令人捧腹,而掩卷思之,则使人辛酸。这是一部以喜剧手法表现悲剧内容的小说,在嘻笑声中弥漫着悲剧气氛,老舍从市民的灰色生活中看到了可笑、可怜、可悲而又可憎等诸多内容,进而用谐谑的笔墨去描述、去揭示。透过这幽默诙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的忧世伤生之情。
  (三)多种幽默手法的交错运用
  在同一篇作品中,老舍注重交错运用各种幽默手法,以增强喜剧效果。《到了济南》一文中,老舍先后使用了重复、倒置、相互干涉三种手法,来描写乘坐济南载人马车的奇遇,没有精神的瘦马、破烂的车、惊人的车价,这三点在文中的运用,本身就具有了重复幽默的效果,马的没精神与车的破旧,似乎让人有了人负马的感觉,这是倒置的幽默艺术的运用,而马在路上三失前蹄,造成"我鼻子"碰在车窗上,与对面坐的乘客头碰头的顶牛,这又是相互干涉的幽默。作品也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造成接连不断的幽默效果。
  拓展:作品风格
  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20]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1960年是义和团**的六十周年,于是写出了话剧《神拳》,再现了**居民抗击****的壮烈情景。
  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他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用通俗、*白的文字来反应时代和生活,这才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境界,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语脱去自然形态的粗糙与随意,炼成金子,使现代的**口语显出朴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细刻的瓷器。
  同样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因此,老舍的小说、戏剧,散文等也都充满了幽默风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他的幽默才华: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从《老张的哲学》问世起,老舍就开始被人称为“幽默小说家”。
  老舍先生更是潜台词运用的大师,其**就是《茶馆》。《茶馆》凭借深刻含蓄的潜台词,有力地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庞**与秦仲义的“舌战”。这两个人一个是西太后的宠奴,一个是讲维新的资产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却是兵刃森森。《茶馆》中像这样的台词比比皆是。它引而不发,以弦外之音调动人们的兴味与深思,耐人咀嚼。
  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同时用地道的**话写**人,本土本色,活泼有趣、质朴自然,生活气息迎面扑来,具有独特的魅力,透出了**话的神韵,显示**话活泼的生命力和老舍驾驭**口语的能力。[4][21]
  文学思想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的****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但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老舍也曾一度向文学的实用性靠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艺术家的他又感到不适,于是又重新呼唤并实践文学的**表达和艺术性,在此期间其文学思想也出现了反复和震荡。因此而言老舍没有坚定单纯的文学立场,他的文艺思想是摇摆不定的,但是他倾向于从感情角度看文学,认为“使人欣喜是艺术的目的”,“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同时老舍认为“文以气为主”强调表达自我为主,不使文学变成传道的教科书。[23]
  在作家不受外力干涉下进行**表达的基础上,老舍进一步加深了个人的文学思考深度-----形式的美好。老舍多次提出“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同时受到英国文学的启发,追求简洁朴素的语言风格“脱去花艳的衣裳,而露出文字的躶体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文学相通的,同时也是老舍受狄更斯等作家影响后在创作上的重要投影,是老舍文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表达**和形式美好是老舍最基本的追求,在这基础上老舍也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但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性和社会作用,如老舍早、中期的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中心旨意都是探索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之路的。老舍是以*民生活为描述对象,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人道**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的,而后期老舍在抗战时期则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抗战的文艺作品。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4)
——老舍的名言名句
老舍的名言名句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下面是关于老舍的名言名句,一起来看看!
  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2、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3、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4、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5、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6、最大的忍辱是**,最大的**是预备反抗。
  7、如果不随时注意观察,随时记下来,哪怕你走遍天下,还是什么也记不真确,什么东西也写不出。
  8、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是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很早,淡淡的粉色在风雨里摆动,好像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秀美。
  9、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10、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11、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12、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
  13、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14、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15、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16、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17、文艺决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
  18、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2、宁可因为说真话负罪,也不要说假话开脱。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人生最重要的是先学会不生气,再学会气死人!
  5、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6、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7、最伟大的**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8 、**的春风能把春天吹跑 。
  9、人间真话本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
  10、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
  11、男人要是看住了裤*,这钱就算看住了。
  12、人在江湖混,什么最重要?不是人品,不是关系,是分寸。
  1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了。
  14、宁愿忙死也不当懒汉,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总不干心无所事事,让时光白白流失。
  15、当官的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当官的。旧脏就当不了官,关键有的怕。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5)
——浅谈什么是艺术
浅谈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广泛的人类活动(或其产品),涉及创造性的想象力,旨在表达技术熟练程度、美感、情感力量或概念 观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什么是艺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艺术可以开启人们走向科学的大门,科学与艺术、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更重要的是,艺术的这种练习与训练就是人类未来走向太空、走向太阳系、成为外星人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比如,宇航员、飞行员、运动员及科技人员的练习和训练都是如此。
  艺术是一种、也是一份高度的思想文化修养。
  艺术源于、也来自于我们对人性和生命的一份热爱。
  艺术在你心中,科学在你心中,人民在你心中,环境保护也在你心中,只要你走心,就一定能看得见、做得到。
  艺术,就是人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提高人们的思想、科学、文化、品质、品德、精神、情操、**、经济、文学、艺术、哲学、运动、体育、绘画、美术、武术、及文明礼貌之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道德美等等的综合素质;艺术,就是把个人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就是把自己非凡的艺术才华奉献给全社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
  艺术就是表达世界最美的一面,同时也还要表达与表现人性最光辉、人的思想、品质、品德、道德、情操及精神境界等等最伟大和崇高的一面。
  艺术**着健康,因为艺术就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保障,同时也是人性美、艺术美、音乐美、及一个人的科学性、艺术性、音乐性与人性等体现的最高层次。
  艺术的表达是发自内心、来源于心灵深处的、一种由内及外的精神与灵魂的表述,内外兼修,必须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才行,必须加强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才行,并且一定要坚持表达到位。
  艺术的感觉及状态要到位,就是艺术的膨胀及状态要到位。
  艺术的表达、训练与练习的顺序是:膨胀、坚持、膨胀、扩展与扩张、膨胀、再膨胀、**、**、再**。这就是艺术训练与练习的基础与基本的表达方法。
  艺术的方法在于思考、在于科学的思维、学习、观察、练习、训练与实践。比如,要弄清楚吉他、小提琴、笛子、葫芦丝、萨克斯等等各种各样的乐器是怎样发声、发音与演奏的、其音乐理论、原理和演奏方法是怎样和怎么回事?比如,要掌握歌唱的方法、原理和理论,明白歌唱家为什么会唱歌及为什么唱这么好;比如,要掌握表演艺术的膨胀方法、原理和理论,知道表演艺术家的表情与演技为什么会这么高超与丰富等等。
  人们都活在膨胀的虚荣、虚荣的膨胀里,这是宇宙的本质,因为宇宙的本质就是膨胀,故此,生命、人类、人性和艺术的本质也是膨胀。
  人性与人的灵魂是亦正亦邪、膨胀与****的,因为这是自然、生命、宇宙、人类、人性与艺术的本质,是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大家一种自然的本能与反应。为什么我们经常说爱恨就在一瞬间、好坏就在一念之间呢?就是这个缘故。人性与艺术是捆绑在一起的,先有人性才有艺术性,首先必须了解人性才能了解艺术的科学性,之后才能发挥人性中的艺术性。比如,只要是人就有人性,就有人性的好与坏,就有艺术性,就有不同的艺术性,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象。
  一个人如果成为不了一个艺术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如果条件允许,艺术这种膨胀的练习和训练是可以一天***小时进行的。
  人性与人的灵魂是亦正亦邪、膨胀与****的,因为这是自然、生命、宇宙、人类、人性与艺术的本质,是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大家一种自然的本能与反应。为什么我们经常说爱恨就在一瞬间、好坏就在一念之间呢?就是这个缘故。
  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第一自然阶段,也是一切文化艺术的基础,因为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但是,想要达到艺术的第二自然阶段及其更高的精神境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这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训练、实践与艰苦奋斗才行,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不得半点懒惰、马虎与侥幸。为此,搞艺术需要坚持就是胜利、每天训练与训练的时间不能太短、需要吃苦耐劳、意志坚定、永不抛弃放弃对艺术人生的这种最崇高的精神信仰。
  要想实现世界永久性的和***,就必须让人人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与艺术家等等的大家,也就是每个人的综合素质都要极高才行。那么,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实现人与机器人的高度相结合。
  无论是作为一个医生还是作家,最起码的都要首先具备大慈大悲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才行,不能连基本的人性和同情心都不要了、都失去了;其次是要具备普度众生、为天下苍生**痛苦、排忧解难之强烈愿望;再就是要具备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淡泊**的崇高品质与精神修养。
  每一个*人都要进行*式的、*特色的文化艺术训练,关于这一点,其实大多数的国人都已经具备了一些艺术的基础与素养,只不过是还不十分的科学与规范而已。对于艺术的这种膨胀的训练,有的人天生就具备一定的天赋与条件,而一些人则必须要经过严格科学的基础训练才行。
  关于歌唱艺术的方法有很多,而天生的歌唱条件不是很好的人就应该至少掌握如下七点要领:一,艺术凭感觉、也就是感觉、感觉再感觉;二、练习、练习再练习;三、训练、训练再训练;四、实践、实践再实践;五、总结、总结再总结;六、观察、观察再观察;七、学习、学习、再学习、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比如,练习与训练开口唱就至关重要,因为开口就唱的方法很多,必须掌握开口就唱的科学方法。
  从人的第一自然阶段进入艺术的第二自然阶段是有准备的、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也就是说艺术是有起点、是需要有起点的、这种起点的力度不一样、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的程度就不一样。
  如果条件允许且方法得当,艺术的练习和训练是可以一天***小时进行的。这已经是第四次强调这个问题了,因为这很重要,同时也是必须的。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流的人品必然会诞生一流的作品,否则,就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虚伪、虚荣、甚至是俗不可耐与下流的作品。
  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和医生,如果你已经成为了一位艺术家,那么,你就已经成为了一位科学家和医生。
  我感兴趣与喜欢研究的是自然、宇宙、生命、艺术与人类科学的一切形态和状态、就是想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秘密,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有些理论、观念和理念也不一定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并且,我的这些艺术的方法,是给那些总体条件不是很好的艺术爱好者看的,越是条件不佳的人就可以看看我的这些艺术的方法,至少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我的这些艺术方法与理论、还可以增强一点艺术修养和艺术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
  我的这些艺术的方法,是给那些总体条件不是很好的艺术爱好者看的,越是条件不佳的人就可以看看我的这些艺术的方法,至少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我的这些艺术方法与理论、还可以增强一点艺术修养和艺术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
  艺术,首先要**和付出,然后是奉献。
  音乐可以启发人的思想和灵魂,从而带给人们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与正能量、直到感染整个人类社会。
  艺术是膨胀,但是一种自然、自然而然、相对放松轻松的膨胀,并且这种技巧也是在一条线上自然、自然而然、相对放松轻松的`运动、活动和膨胀着的,不是装模作样、或因虚荣心作祟而变得不自然、更不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与一些不正常的姿态。
  音乐的灵魂是坚强、决不放弃。
  艺术至少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和精气神、故是可以随时随地、时时刻刻、一天***小时都可以进行(学习、运动、活动、练习和训练)的。当然,这种方法更适合具备专业条件的艺术工作者、而非专业的业余爱好者则要审时度势与见机行事了、以免一不小心而元气大伤。
  艺术主要是凭感觉,而这种感觉主要是一种膨胀(的感觉),其状态是保持相对自然的放松、及保持感觉、意境及乐感的*稳到位等。
  音乐和艺术是一种正能量的强烈表现力。
  所谓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并不是表现得不正常、即便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举动)、也只是暂时的现象(也只是暂时的不正常行为)。
  艺术不是世俗的、至少有时候不是世俗的,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超凡脱俗,是高大上、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故此、艺术是超凡脱俗、而绝对不是、也不能庸俗与庸俗化。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艺术也是无穷无尽的,永无止境,但这并不**我们就可以不刻苦、不去更加艰苦的去加强学习、练习和训练?如果你在艺术中不能取得进步与成功,只能说明你还不够吃苦和努力;只能说明你的(专)业还不够专(业)与精(细)。
  艺术的修养包括思想、文化、品质、道德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并且这种修养通过后天严格、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至少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
  生命在于运动,艺术也在于运动,当然是科学的运动,而人之所以生病就是缺乏科学的运动缘故。
  对于艺术和歌唱来说,呼吸与深呼吸就是一种运动和活动,及其一种科学的练习和训练。
  音乐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能穿透一切有害的病毒、细菌、物质及**的暗能量、暗物质及其反物质等等一切**的物质,故此,人们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依靠什么抗高级或低价的生素来维持自身的健康和免疫力、因为过多的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甚至是自取**;因为*时加强音乐的学习、练习、训练、运动和活动等等本身就是最好的抗生素和免疫力药品,故此,人们必须依靠音乐和艺术的力量来加强*时的学习、练习、训练、运动和活动来拯救和保护自己。
  艺术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在头部,这是因为脑部的功能一旦训练发达了,才能具备发达的首脑机关,才能科学的指挥、协调、运动与活动好一切艺术。
  一些**人与北方人说话啰啰嗦嗦、口齿不清、说话包着个口的,说话连口都打不开、甚至舍不得打开、只能说明他们要么懒惰、要么堕落、要么缺少科学的艺术学习、练习和训练。也许他们并不懒惰、或许是受到没落封建思想和残余观念的不良影响而或许有些堕落、但他们缺少科学的艺术学习、练习和训练、根本不懂艺术、这一点则是真的了,故此希望**人、北方人以及全国人民都多多地学习音乐和艺术。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当然有痛苦的时候、或存在着痛苦的一面,但一切的成功往往是在痛苦中、或在苦尽甘来之后诞生的。
  没有一点精神、不具备一点精气神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而那些抛弃精神力量、不讲究一点精神、不要一点精神、没有一点点精气神的人则如同畜生无异。
  我们每一个人的艺术发展潜力是相对有限的、但同时又是无限的,因为宇宙是无限大,故此、我们每一个人的艺术发展潜力也是无限的,我们只需去进行科学的学习、训练和开发就行。
  我们身上的各种压力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就是**的暗能量、暗物质及其反物质等等一切**的物质本身,而音乐和艺术的力量就是克服与能够克服这些压力和困难、就是在同它们作顽强坚决的**。
  音乐与音乐理论中的大部分音、声音和和音都是**的,这是合乎三七开的自然黄金分割点的规律(和规则的),故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和规则)。
  克服与训练艺术的境界就是训练一个人时也要保持艺术的精气神不变,尤其是孤独时思想、品质、精神及艺术状态等等都不能降低、反而要有所提高,这就是艺术训练的最基本的目的。
  艺术的基本功在头部、比如声乐、戏曲演唱的基本功就在头部、其技巧在于经常进行大量的头部运动、活动及在演唱时适当地放松头部等等。
  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除非他或她的父母不正常或根本不懂艺术。
  生命在于运动、在于科学的活动,人之所以生病,就是缺乏、缺少运动及科学活动的缘故。其实,人在没有任何工作和压力的情况下,是可以一天***小时进行科学的艺术运动和活动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地球也是一天***小时都在不停的自转、公转和运行着的、这意味着地球也是一天***小时都在不停进行科学的运动和活动的、那么,这也就科学的意味着、只要方法科学正确、艺术、生命与我们人类也应该没有问题。为什么张三丰能活三百多年呢?就是因为他创造了太极运动、就是因为他每天都在不停的进行这些科学的运动和活动。故此,人之所以生病,就是缺乏、缺少运动及科学活动的缘故。
  艺术的功夫主要集中在头部,也就是艺术的运动、活动、练习与训练及音乐与艺术的感觉、意境与境界等都主要是集中在头部上。也就是头上功夫要扎实,因为,只有头部功夫扎实了,才能以大脑带动全身、达到全身心一起投入艺术状态的最佳境界,假如头部功夫不够、就会引发全身僵硬,就不能很好的带动全身心一起投入到艺术状态的最佳发挥。
  儿童和老人天生就是艺术、就是艺术家、只需要正确的给予利用、也就是有其充分发挥艺术才华的舞台进行。
  把自己的特征、特点和特长发挥到极致,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就会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艺术的基本功,也就是艺术的运动、活动、练习与训练等主要集中在头部,而头部的嘴巴、下吧、下颚、口腔、舌头、眼睛、头皮与耳朵都可以**活动(甚至可以**运动),唯独鼻子是固定的、不能**活动(与运动)。那么,是不是因为鼻子的固定不动而就不需要进行艺术的活动与运动了呢?是不是鼻子在艺术中除了起呼吸作用就不能发挥更多重要的作用了呢?其实,鼻子是可以、也是应该经常加以艺术的活动与运动的,只不过是要用一只手(只能选择用一只手)去协调鼻子的活动与运动罢了,当然,这种协调也是一种艺术、也要讲究艺术性和科学的活动(与运动)方法、也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比如,要用一只手(只能选择用一只手)经常轻轻、柔柔的用手指把鼻子慢慢地、有节奏、有感觉的柔捏及往上提,往上推、往上柔鼻子等等,如果方法得当,不但可以增强面部肌肉、增加面部表情的艺术性、而且还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缓解鼻炎压力、美颜、美容、延缓衰老和延年益寿等等的良好效果。
  艺术基本的功底(基础)是训练精气神,而对于精气神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是这样: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心正、气正和神正,因为精气神不但是外在的表现、更加重要的是(内心正、心灵美、心地善良、心态好、气质好、气质美、气质高雅、高贵和思想观念正确、精神面貌与形象良好、一身正气等)内在的表现、外在和内在应该遥相呼应、内外兼修才是正道。这里的心正指品德要好、(内)心要正、心灵要美、心地要善良、至少心态要好;气正指气质要好、要美、要高雅、高贵,神正指精神面貌与形象要好、要美、要正,要具备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和气质。这当然需要靠坚强的信仰、修养、意志力和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取得。
  你尊重艺术、尊重音乐,艺术与音乐也同样尊重你,故此,我们对待艺术与音乐必须态度科学。
  人类要进步、历史要前进、人生与艺术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明白和坚持七分柔、三分刚这个科学的原理,否则,人类就不能进步、历史就不能前进、人生与艺术就不会取得成功,发展到最后人们最终就只能感到一种严重的身心疲惫、百弊丛生和百病丛生的不良后果。
  不懂音乐的人几乎是聋子、不懂艺术、不会欣赏艺术的人几乎是瞎子。
  作为一个医生不能没有医学素养、如同一个文学艺术家不能没有文学和艺术素养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包括生活的态度,而艺术的态度绝不是随随便便、松松垮垮,而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即便是刚开始模仿别人、也要认认真真对待、要尽可能的像、要尽可能的接近被模仿者的专业水*、之后才能小心翼翼的超越。
  人们必须一出生就开始训练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与科学等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便终身都能更好的抵抗与抗击黑暗**的暗能量、暗物质及其反物质等等一切黑暗**的物质带给人们的一切侵蚀、侵害、侵犯、伤害、损害和破坏等等不良方面的能力。
老舍的幽默艺术(扩展6)
——关于艺术的格言 关于艺术的*名言
  1、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
  2、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我们才能理解和欣赏一件作品;也只有通过形式,我们才能理解内容并欣赏一件作品。——康定斯基
  3、电影应当给观众希望、感悟和好心情,因为要看绝望,观众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免费的。——摩根·弗里曼
  4、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苏轼
  5、馆中不论是展厅或藏品库都是具体而微,历史展览只好和美术展览轮候展出,藏品也很有限。
  6、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康定斯基
  7、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
  8、自然界中的螺旋形,奥妙无穷,人间杰出的美术家也难望其项背。
  9、着笔不宜一味熟,称心还常三分生。——关山月
  10、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
  11、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梁启超。
  12、我有一个美术老师,她很喜欢我,人长的还很漂亮。她有一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一个秀美的鼻子,一个唇如胭脂的嘴,嘴里有两排光洁闪亮的牙齿,还有一面和颜悦色的脸。她的头发柔软顺滑。她穿的衣服总是新颖的,而且干净利落。
  13、寻门而入,破门而出。——许麟庐
  14、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可以救援经济。
  15、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罗曼·罗兰
  16、远看挖煤的,近看烧炭的,走近了一看,美术学院的。
  17、我的造型法是由纯粹的形式和色彩构成,与自然的结构完全无关。——瓦萨雷利
  18、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19、只有动情写作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塞·泰·柯尔律治
  2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躁
  21、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三毛
  22、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法·费提斯
  23、诗歌是艺术的女王。——托·斯普拉特
  24、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徐谓
  25、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歌德
  26、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毕加索
  27、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28、画家在画室的门上应该大书:“室内有一双眼睛,为不幸的人洒同情之泪。”——贺拉斯
  29、人有两只眼睛,一只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只观察自己,人要清醒的看待自己和身边的环境,看待自己就是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知道自己在那些方面存在欠缺,以及相关的弥补方式,当然,这个弥补方式有很多种,如果的确是弥补不了,那也没什么,完全可以从强化其他方面的特长来掩盖。——莫迪里阿尼
  30、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塞尚
  31、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
  32、*国家画院建院30年来汇聚了一大批德高望重的画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艺术品格为国家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也为推动*当代美术建设提供了珍贵典范。
  33、所谓名牌大学,首先是由著名的教授组成的。所以说,"好的教授就是好的大学。——迟轲
  34、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35、我要把印象**改造成一种永恒的艺术,一种博物馆的艺术。——塞尚
  36、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徐谓
  37、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38、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方薰
  39、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40、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李政道
  41、那些长于表现技巧的艺术家则不能称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因此他将自然的艺术、写实艺术的艺术统称做“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艺术,不可来。”——康定斯基
  42、人生短,艺术长。——潘鹤
  43、人生就像顺小河漂流的软木塞。——雷诺阿
  44、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罗斯金
  45、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46、我不相信科学的倾向对艺术是有利的。——夏加尔
  47、音乐语言的真正活动范围就像其他艺术的活动范围一样是没有界限的。——俄·谢洛夫
  48、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
  49、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50、雕刻无须独创,它需要的是生命。——罗丹
  51、应从习作中寻求快乐。——塞尚
  52、我不相信科学的倾向对艺术是有利的。——夏加尔
  53、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
  54、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博巴
  55、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56、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爱因斯坦
  57、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感情是属于时代的。——胡一川
  58、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
  59、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60、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会失掉一半——赫伯特·斯宾塞
  61、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米开朗基罗
  62、艺术的敌人就是不学无术。——塞·约翰逊
  63、艺术,就是自然与人。——培根
  64、真实地表现自然,却仍然充满艺术的美。——查·丘吉尔
  65、艺术是大自然映现在人间的东西,重要的是要好好磨镜子。——罗丹
  66、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车尔尼雪夫斯基
  67、理性只给予我们相对的知识,而我们通过直觉获得的知识却是绝对的。——伯格森
  68、现在诸如英语、舞蹈、早教、手工等等很多少儿素质教育课目都利用市场营销**;发展了全国品牌连锁教学机构。而少儿美术至今还没有很突出的,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民办教育投资者将来的发展方向。

有关《三峡》教案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三峡》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走近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
  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
  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A.沿溯阻绝(断)
  B.绝 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消失)
  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
  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美。
  提问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明确:顺序:
  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
  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提问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明确: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因花了不少时间在整理字词上,导致课堂的教学任务过重,后面处理得较为仓促。
  《三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教学方法
  诵读法,拓展法,讨论点拨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和大家聊个天,喜欢旅游吗?十月一就要到了,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国内旅游的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进行免费的旅游。放(三峡风光视频)早在1700多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像我们展示了三峡的美景。
  二、走进作者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三、整体感知,通过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美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字的读音。
  2.轻读课文,初步感知三峡的美景
  3.指导朗读,体会三峡的美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四、合作交流,质疑解答
  1.小组为单位,找出你不太理解得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
  师总结峡的特点: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板书)
  3.那我们就先去看看三峡的山。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写山的语句?其他同学请注意听,看看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总结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选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三峡的奇景(教师提醒学生想象要扣紧山水、季节、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啼、悲凉的渔歌等)
  4.站在美学的角度,同学们来总结一下三峡具有怎样的美?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夏水:迅疾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秋:凄凉凄美
  5.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三峡进行赞美,并说出理由。
  6.找同学分析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在三峡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事物,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三峡》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概述
  难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先欣赏“三峡风光”(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后解说: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播放《三峡》一文录音。
  二、欣赏了三峡壮丽的风光,听了《三峡》一文的录音,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三、大家想不想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泼墨弄文,展现这美丽的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四、展示交流,共同总结三峡山峻水急等特点。
  五、默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课时小结七、拓展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书店等,再搜集其他写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
  《三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熟读成诵。
  2、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钱币被称为“国家的名片”,钱币上的风景往往都是一个国家最值得去的地方,你们有没有留意过人民币背面的风景?
  有谁知道十元人民币背面选的是哪个地方?
  瞿塘峡。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郭沫若过此发出了“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你们知道,“三峡”指哪三峡吗?
  2、欣赏三峡风光,带着问题:“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长江在这一段要称为“峡”呢?
  明:大家看这个“峡”字是“山”和“夹”相合而成。
  看这几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水流过,形象地给我们说明了“峡”的含义。(二山夹一水称之为“峡”)
  3、三峡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真可谓“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三峡一游,但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定能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由衷赞叹!
  二、简介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1、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四生朗读课文,师强调生字词的读音,齐读每一层。
  3、自由读、互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停顿。
  4、齐读课文。
  5、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合作疏通文章大意。(目标:通过讨论,大致读懂文意。
  方法:口头说文章大意,遇到疑难处查字典,书下简短注释可先写在文中,长的翻译不写。)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研读“自三峡……不见曦月”——两岸的山
  1、两山相夹,一水流过,称之为“峡”,由此可见,写三峡肯定要写到——山和水。
  作者先写的什么呢?来看第一层——齐读
  明:先写了三峡两岸的山。
  2、写“山”抓住“山”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连绵不断:
  山长:“七百里”
  山多:相连无缺、“略”
  山高、山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
  “自非”一句【侧面烘托山峰高峻、两山对峙(相对而立)、江面狭窄。】
  3、自由读、齐读、背诵。
  (二)研读“至于……不以疾也”——夏水
  1、这里字字扣住了山,句句突出了峰,只字未提到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包含着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江面狭窄,水势会如何呢?来看——第二层,齐读。
  2、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水?(夏水)
  3、有何特点?
  明:凶险:“襄陵”、“阻绝”
  迅疾:“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更现其迅疾。)
  补充:我们学过的哪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写出了水流之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联系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
  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绝伦。)
  4、再读,体会“夏水”之凶险和迅疾,读出那一泻千里的江水的磅礴气势,读出惊心动魄、豪气万丈之感。
  5、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来写?而要先写“夏水”呢?
  明:因为前文写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因为山势高峻、江面狭窄,夏水才如此凶险、迅猛,先写夏水紧承上文山高江窄而来,这样,文章更为流畅、自然。
  (由此可见,前文写山势险峻、江面狭窄,是为下文写夏水的凶险迅猛作铺垫的。)
  (三)研读“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春冬景色
  1、写了三峡两岸的山和夏水之后,作者接下来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齐读——第三层。
  2、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水:清澈(“素”、两个“清”、“绿潭倒影”)
  湍急(“湍”、“漱”)
  山:高峻(“绝”、“峻”)
  树:奇(“怪柏”)
  【追问:为什么会“绝巘多生怪柏”?
  (1)曲体向阳:因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阳光太少了,而树木都有向光性,所以就长得歪了,怪了。
  (2)峡窄风猛:柏树被风吹怪了。
  (3)柏树长在岩石上,地势险要,泥土缺少,就长歪了。
  师:原来,松柏为了生存,必须依悬崖峭壁之势生长。另外,从美学角度讲,只有“奇形怪状”的才可能具有美感。
  像黄山迎客松,不就是形状不同于一般的松树,我们才觉得它美么?再如灵璧石,不就是因为它“奇形怪状”,才成为奇石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么?确切地说,这“怪柏”才是这悬崖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昭显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注了一股生命的活流!】
  茂(“荣”)
  草:盛(“茂”)
  3、再读,思考:此处写三峡春冬之景,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明:动静结合:“素湍回清”为动、“绿潭倒影”为静;
  “绝巘多生怪柏”为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为动。
  视角变化: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鲜明: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青山、绿树、绿草
  虚实结合:“回清倒影”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简洁概括、精当确切。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仅仅八字,但留给人的遐想却是无穷的,你能用优美的语言给大家描述这种情景吗?
  (提示:可从多种感觉角度去想象:视觉、听觉、触觉等)
  明:大的瀑布: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先听到丘壑雷鸣,再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瀑布冲到潭水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迫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悬泉: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如烟似雾的水屑随着风不时撒在我的衣上,湿润润的雾气轻轻地舐着我的手、脸,悄悄地浸湿我的衣履。偶然有几点送入我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瀑布三折而落,跌下深潭。水碧蓝澄清,喝一口甘甜清凉,沁人心脾。
  5、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景色,似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难怪作者发出了“良多趣味”这样由衷的赞叹!齐读——
  (四)研读“每至……泪沾裳”——秋天景象
  1、来看最后一层,一生朗读,思考:此处写景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哪个词语直接点出了季节?
  明:“晴初霜旦”:秋天早晨一般有霜。
  2、读作者笔下的三峡秋景,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气氛?
  明:“林寒涧肃”——清冷寂静
  猿啸“凄异”——凄凉(以声衬静)
  空旷山谷里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回声——悲寂、凄凉
  (与描写春冬之景渲染的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什么?——渔歌
  4、何意?
  5、为什么会“泪沾裳”?
  (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
  明:因为那时的三峡未经整治,它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与生命。
  你看:“夏水江陵,沿溯阻绝”,一旦“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条三峡的航道上。
  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生者的担忧,因而眼泪止不住簌簌落下。
  现在三峡已经发生了巨变,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完成了三期工程,2009年已全部竣工。
  6、“巴东……泪沾裳”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高岭连、江窄水急给世世代代居住在三峡的百姓带来不便。特别是渔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下江捕鱼。他们命悬腰际,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确实值得人们的同情。
  “泪沾裳”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流露了作者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齐读这一层。
  五、课堂小结
  文章仅仅155个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景象。
  语言的简练是本文的特点。
  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讲风景,山水草木面面俱到;“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字写出山之高峻;“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字表现江水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字展现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图;“清荣峻茂”,4字即现:江水清澈、树木繁茂、群山峻峭、花草茂盛。
  字数如此之少,容量如此之大,语言的简练由此可见。
  再次齐读,背诵!
  《三峡》教案 篇5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能按照老师要求做到预习,理解能力较强,本班为课改年级,通过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课堂表现活跃,能与教师密切配合,学生之间能相互合作。这是设计本课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写特点,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诵读和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重视朗读训练
  3、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读-译-思-用-背
  四、教学媒体: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沿溯(sù)、飞漱(shù) 、属(zhǔ)引
  (三)运用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竞赛辨明词义(投影)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失)
  3、相互质疑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注意: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沿//溯/阻绝。
  3、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 清/荣/峻/茂
  5、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奇景。
  师: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 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峡》。
  2、学生结合注释1了解《水经注》.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教师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5、 男女生竞赛,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6、 学生相互质疑。
  7、 教师范读。
  8、 学生齐读。
  9、 教师指示节奏。
  10、学生再读课文,抽读。
  11、教师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学生课前预习较充分,竞赛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式应一直贯彻下去。部分学生在朗读节奏停顿上,能力较差。而课标要求程度,故应加强学生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想像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三)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四)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投影仪显示文句)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
  1、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动静结合,色彩各异。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 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五)根据图片,描绘美景
  (六)提示性背诵
  (七)布置作业:与《早发白帝城》诗文对读。
  (八)总结全文
  1、 学生可读可背课文。
  2、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3、 学生分组读课文,读出情感。
  前三段学生应读出赞美语气,但语气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读出悲凉的气氛:
  1段:语气稍高昂,语速中。
  2段:语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语气舒缓,语速稍慢。
  4段:语气稍低沉,语速稍慢。
  4、 师生共同品味写景的妙处。
  5、 据教师出示的三峡图片用语言加以描绘(要求用上文中词语)
  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写作后全班交流。
  6、 教师根据课文分析提示性让学生背诵。
  7、 教师布置作业
  8、 教师总结:郦道元用文字描绘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也会在三峡壮丽的历史画卷上添上精彩的一笔,努力吧!
  教学反思:
  课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故研讨语言是本文的重点。我在设计时灵机一动,从网上下载三峡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三峡的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峡,同时用上一两句文中语言,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
  当然,在板书时有学生提出异议:“高猿长啸”不是写水的,这是我的疏忽之处。
  《三峡》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三)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
  分析: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段)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第3~5段),写穿过巫峡时所见的奇秀景观;第四部分(第6~9段),写船在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二)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分析: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工作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三)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善于抓住三峡的特点,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段,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三峡奇观。
  (2)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本文引用了许多古人诗句、神话传说及民歌民谣,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出神奇美妙的意境。作者从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中得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是其哲理。
  (四)本文是如何按照散文写景状物的写作特点来写长江三峡的?
  (1)在课文中,作者紧紧抓住三个峡各自的特点加以描绘。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重点写其“雄”;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重点写其“秀”;西陵峡处处急流,处处险滩,主要突出其“险”。因此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有序。按作者游踪顺序写。
  (3)《长江三峡》除了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外,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力,更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文章更着意在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工作的航船就是要在急流险滩中破浪前进。
  (4)《长江三峡》中写巫峡,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了阳光、云雾、山峰和江水的美貌,美女峰的传说,不但增添了巫峡迂回曲折、画廊神奇美妙的色彩,并且引起了人们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
  一般游记、写景状物散文都有以上四个特点,阅读时应全面把握,也可就其中一两方面作深入理解。
  (五)如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鉴赏的能力?
  如将《雨中登泰山》与《长江三峡》在景物描写上作一个比较。两篇文章相同的都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同的是《雨中登泰山》以登山进程为序,空间感强,而《长江三峡》是日记体游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航船进程为序,时间、空间感都很强。
  比较阅读通常是把大的方面相同,又有某些方面相异的文章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如将选材、立意、布局、写法、语言等诸方面加以比较,讨论异同。比较阅读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文题及作者;导入新课。
  问:关于长江三峡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讨论,自由举手回答。教师简略介绍。)
  教师启发讲解。
  1.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
  2.读预习提示第2段。三峡是瞿塘陕、巫峡、西陵峡的合称。三峡山陡、流急、滩险。
  3.《辞海》注解。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4.教师参阅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里的有关文字,适当引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请学生朗读)
  要求:
  1.声音响亮,读准字音。
  2.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
  (三)文章字词讲解及训练。
  1.课本上有注解的字词处理。
  (1)启碇,“碇”可与“淀”作比较,做注音、组词训练。
  (2)滟滪,课本只有注音,还可作如下补充:
  滟滪堆原在四川奉节县东瞿塘峡塘峡口的江心,是横亘江中的一座大礁石,长约40米,宽约15米。夏季水涨大部没入江中,冬春水枯露出水面高达20余米。岩上刻有“对我来”三字。据说船对石行,则随水旁流,可以避石;若避石而行,则被漩涡卷入,触石而船碎。1958年冬已被炸掉。——摘自《中国名胜词典》
  (3)绛紫,“绛”,jiang
  (4)云蒸霞蔚,可以从词的结构上分析,它是由两个主谓结构的双音词构成的一个并列结构的短语。还可再引导学生举例,加深对“蔚”字的理解。如“蔚为大观”。
  (5)峨冠博带,可再从词的结构讲解,以加强对这个词的理解。
  (6)“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应对“壑”字的音、形、义作必要的讲解:“壑”,he山沟。
  杜甫《咏怀古迹》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补充注解。
  (1)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
  (2)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3)亭亭:高耸的样子。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4)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5)眺望:往远处看。“眺”,tiao
  (6)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四)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
  1.根据课文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划出文章的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段。
  第三部分:第3~5段。
  第四部分:第6~9段。
  2.讲解本文的分段原则。(当学生划分有错误时,可以根据下面几点进行启发。)
  (1)本文记叙了作者乘“江津号”轮船过三峡时的见闻感受,每过一峡都可独立成段。分段落时要注意过渡的段落和语句。例如第3段的首句,“抬头望处,已是巫山。”再如第6段:“十点……穿过了巫峡。……却又冲入第三峡——西陵峡了。”
  (2)关于第5段的归属。第5段的首句,“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样的概括性语句,往往是划分段落的地方。可文章接下去写的是巫峡岸山峰的景象,因此仍要把这一段归到上文部分。
  (3)课文的思考和练习第一题,提示我们分四部分。这样看来,除了作者对三个峡的描写之外,还应该在开头或结尾分出一部分。文章开头是总写作者过三峡的感受,文章结尾写“江津号”过西陵峡的崆岭滩,这段当然要归到过西陵峡部分。
  (五)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启发思考的几个问题:
  (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2)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这一段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2.分析讲解要点。
  (1)第一部分(即第1段)总写1960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长江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2)这一感受运用的是“通感”修辞方法。所谓“通感”就是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雄伟”、“瑰丽”的三峡风光是人的视觉感受,而“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这种感觉的转移就能“通感”。
  (3)文章第一段总领全篇,“雄伟”、“瑰丽”概括了三峡的主要特征,“大自然的伟力”是作者对三峡的赞美,“母亲河流”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热爱的真挚感情。从全文看,作者就是通过对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的描写,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激情的。
  作者在《长江三日》11月17日这样写道:“我一个人走到甲板上,这时江风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森森的,而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使人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赫赫声势,而且你觉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胸中。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你自己在和江流搏斗而前。‘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我想,一个作者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充满深情;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产生创作的灵感。作者在谈到《长江三日》的创作过程时就这样写道:“因为我平时就非常向往长江,一旦身临其境,这种感情就越发切实、强烈了。我在船上细心观察了三天,甚至夜晚也在观察,产生了一些感触。我把看到的与想到的及感情所渗透的都记了下来,就产生了《长江三日》。”
  (六)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指出描绘瞿塘峡的语句。
  2.教师讲解,启发学生学习描写景物和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三峡的景物主要是山和水,如何写出气象万千的景致变幻呢?作者在安排自己所见的景物时又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在学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总结提出以下几点:
  (1)景随时异。作者乘船过瞿塘峡是从“天已微明”到“早晨八点二十分”,景物也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而变幻着。开始看到的只是“灰蒙蒙的轮廓”、“各处还是云海茫茫”;往后看到的则是“色彩缤纷”、“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了时间的交待。
  (2)步移景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乘船观景,立足点虽然都在船上,但是船不断行进,立足点也就随之而变了,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也就各有特色了。古人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万群。”就是讲的船上观景变幻无穷的特点。作者对自己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交待是清楚的:如“‘江津号’停泊时”、“启碇续行”、“瞿塘峡口”“瞿塘峡中”、“过了八里长的瞿塘峡”、“船越驶越近”等等。
  (3)同景换角。这就是变换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作者的视角有时放眼望去写远景,如“远远前方”、“你朝江流上望去”;有时收住视线写近景,如“近处山峦”、“船越驰越近”,有时仰视描写峡顶的蓝天、白云;有时俯视描写激流澎湃的江水,作者左顾右盼,景物也就各不相同。
  (4)两个引用突出瞿塘峡口的特征。文章在写到“船已进入瞿塘峡了”以后,首先概括介绍瞿塘峡口的特点:“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然后引用杜甫《夔州歌》的诗句和古时歌谣,让读者去想象瞿塘峡口的险要气势。现在,对准峡口的滟滪堆巨礁虽然已被炸掉,但是“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这“依然”一词告诉读者瞿塘峡的险要气势依然如故。
  (5)在拟声绘色地描写基础之上,恰当地抒发情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文中“……真美极了,……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瞿塘峡像一道闸门。”等就是点睛之笔。有的直抒其情,有的通过比喻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七)分析第三部分。
  1.朗读课文(3、4、5段)。
  要求思考的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2)巫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巫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2.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下面几个要点。
  (1)这一部分主要写作者穿过巫峡时所见的俊秀景象。
  (2)这一部分作者重点写了巫峡两岸山峰的秀美。
  文章两处写到巫山十二峰。作者着重写了在巫峡口上的第一峰、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的美女峰和各具情态又变化无穷的群峰。
  作者描绘神女峰,着重写那“万仞高峰之巅”的一耸立的细石,并介绍了它的有关传说,这就更突出了它的神奇色彩。
  以上是“点”的介绍,紧接着,作者用巫峡和瞿塘峡作比较,突出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一特点,从“面”上描绘巫峡两岸群峰。
  这一段,作者先概括写“山势左一弯,右一转”,“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再用丰富的想象,贴切的比喻,具体描绘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群峰特色。文中用两个“突然”写出巫峡的迂回曲折。有人说:舟行巫峡,好像处处被大山挡住去路,但驰到跟前,峰回路转,前面又展现出一段水道。所以,作者乘“江津号”过巫峡,所见群山并非一览无余,而是“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在一条画廊中,一幅一幅地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
  (3)从写法上分析可以指出以下几点:
  A.运用大量的比喻。(让学生自己画出比喻句,指出本体和喻体。)
  B.点面结合。
  C.按时间和航行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八)分析第四部分。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内容。
  参考答案:这部分写的是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进的情景和作者的感想。
  2.西陵峡的特点是什么?(要求用原句回答。)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这是总写西陵峡特点。
  “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下面是分述各滩的特点:
  泄滩:“万马奔腾的江水,到这里突然变成千万个漩涡。你会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
  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崆岭滩:“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作者通过引用来写出其凶险。
  3.作者除了这样直接描摹西陵峡的自然景视以外,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西陵峡的凶险?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通过作者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流急和滩险。如:“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江津号’剧烈地震动起来。”“‘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看起来这青滩的声势十分吓人,”“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
  4.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3)使行文更富于起伏变化。
  5.关于第八段结尾“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一句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的处理。
  (1)提出此句引起学生注意。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生活中的风浪并不可怕,要勇于在风浪中锻炼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九)总结。
  1.归纳中心:课文描写了作者在长江三峡航行时看到的气象万千的瑰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挚爱,同时通过航程艰险的记叙,启示人们认识:生活和革命的前程就是在急流险滩中开拓前进。
  2.提示游记散文的写法:
  (1)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熟悉被记叙和描写的事物,还要准备大量的有关材料。
  (2)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3)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4)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5)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注: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平日习作问题提出若干要点。)
  《三峡》教案 篇7
  总体设计:
  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摇曳多姿,融情于景;要让学生用心体会,才能获得美的享受。教读第一课时,宜采用文言文教学的四步诵读法,通过朗读、理解、质疑、品析,进行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收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分四个环节:
  1、导入;
  2、确定目标;
  3、分步诵读;
  4、反馈检测。
  第一环节:导语设计
  由《三峡》风光片导入课文的学习。
  设计依据: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所以本课在导入时采用生声情并茂的视频课件,创设了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三峡优美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确定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阅读的方法,由学生个体设计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删繁就简,总结归纳三维目标,板书。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山川的壮美,培养爱国的深厚感情。
  设计依据: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与教师平等对话,体现了《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三环节:实施文言文四步诵读法教学模式
  文言文四步诵读法:(投影)
  第一步:朗读,读准字音,朗读指导;
  第二步: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
  第三步: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
  第四步:品读,品味语言,赏析靓点。
  这是我们初二语文组共同探索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是我对这一模式的处理:
  第一步:朗读:读准字音,朗读指导
  实施步骤:
  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
  3、提问朗读;
  4、全班齐读。
  设计依据: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读是掌握其内容的第一法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本环节的设计凸显了学习目标。通过朗读体验,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语感。
  第二步:解读:准确翻译,理解内容
  实施步骤:
  1、复习《文言文的翻译六法》
  ①对:即对译。
  ②换:即替换。
  ③留:即保留。
  ④删:即删略。
  ⑤补:即补充。
  ⑥调:即调换。
  2、学生按照翻译六法,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资料独立翻译课文。
  3、小组交流,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可投影点拨)
  4、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
  5、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数字拔高即用书字梳理文言知识,归纳出几个通假字,几个异议词等。
  设计依据: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它的设计是为了体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更学到了语文知识,达到语文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步:研读:质疑探究,提炼主题
  实施步骤:让学生精读课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说说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提出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进而提炼主题。
  教师可准备几个问题:
  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处需要教师点拨(并板书归纳):
  本文主要写的是三峡的形势和景色。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连绵、高峻的特点,表现山势雄伟,这是全景;后分写四季景色。作者不按时序,先写夏季,浓墨于江水暴涨时的湍急,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再写春冬季节,重彩于风平浪静时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画境,展现三峡的山光水色;最后写秋季,落笔于晴初霜旦时的林寒涧肃,更添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最后引用渔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渔人的悲凉心境,给人余音缭绕的感觉,如果说,前面所写的是风景的话,这声渔歌则表达了风情,歌衬托三峡深秋的清幽寂静,令人伤感的气氛,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设计依据: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主题;同时体现《课标》要求,在解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的见解与体会,学会质疑,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品读:品味语言,赏析靓点。
  实施步骤:跳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提示学法:
  1.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品味语言。
  2.可以从表达方式、写景角度等方面欣赏文章独特的写景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读、说、品、议。本文靓点很多,不仅语言精美,还有独特的写景方法,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只要学生有所得,有自己的体验,即是收获。
  第四环节:小结与检测:
  设计意图:
  当堂检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达标程度,为课后的查漏补缺提供依据。
  四.授课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的朗读课文,正确的翻译课文,积累了重点地文言词语,学习了写景文章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从而领略了祖国山川的壮美与秀丽,激发了热爱祖国的热情。更主要的是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峡》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三峡。(看录像)看后简单说说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去三峡旅游过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
  二、检查预习
  读生字:橘(橘树)驳(驳船)
  学生互相解词:
  摇曳:摇动。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三、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小结:本文语言流畅、优美,请你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朗读
  1、朗读的时候还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2、朗读练习
  《三峡》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认识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朗读并背诵本文。
  4、通过对比认识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与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时数:
  一课时
  电教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曾说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的确,我们祖国的江山秀美壮丽,使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位于十大风景之首的三峡的优美风光吧。引出课题。
  一、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字音、断句)
  二、分析课文。
  1、根据课文提示读全文。思考:每段所写内容及景物特点。
  讨论明确:
  1)内容:三峡形势,(总写)四季景色(分写)
  2)景物特点:三峡形势——连绵陡峭夏——水大流急春冬——清荣峻茂秋——凄清悲凉(见屏幕)
  2、根据图象介绍三峡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见屏幕)
  3、讨论:作者安排文章顺序的思路。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4、讨论:对比分析《三峡》与《雾中三峡》的异同。(见屏幕)
  5、看今日三峡工程建设录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结:
  1、内容;
  2、景物特点;
  3、对比体会,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四、作业:
  写短文:《美丽的怀柔》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
  2、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三峡》教案 篇10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然后分析作者对三峡不同景物所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品味语言。并通过开展“小导游”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
  2、品味文章的语言。
  3、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教学准备:
  1、制作三峡地名卡片;
  2、地理教学挂图“祖国地形图”
  3、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介绍三峡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提问:
  ① 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②他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③白帝城是处于长江中的哪个地段吗?
  3、挂出立体地理教学挂图,请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峡”的位置。
  4、以前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郦道元写的《三峡》,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5、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巴东三峡”的现代游记,让作者刘大杰带着大家逆流而上,游览三峡。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2、出示地名卡片,分组讨论,谈谈这些卡片该怎样排列?
  3、由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三、细读课文,口语训练
  1、老师示范担任“总导游”,对三峡作简单介绍。
  2、假如你是安排在“西陵峡”中的一位小导游,请你选择其中一段准备向游客解说介绍。布置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说。
  3、由学生进行解说。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②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
  ③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3、在第七段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巫峡特点的句子。
  (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4、齐读这两段。
  五、积累知识,拓展迁移
  1、读第十自然段。、找出游完山峡后,游客们的心情怎样?抓出文中关键词语。
  (愉快、轻松)
  2、联系全文,说说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
  3、本文还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来并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今天的三峡。
  (可参看《地理》书48面,“长江三峡工程”介绍。)
  5、布置作文——《畅想三峡》,写好后先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作品的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