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零售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哪的地方?


13390.72亿元 2018年金华批发零售业 商品销售额居全省第三
13390.72亿元 2018年金华批发零售业 商品销售额居全省第三
发布日期:
2019-10-02 09:02
来源:
金华晚报
作者:张枝昶 义乌市委宣传部
浏览量:
字号:[ 大 中 小 ]
  义乌市场历年变迁  ■数说金华  金华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5年,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92个,超亿元市场仅有15家;2018年市场主体总数达92.4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2万亿元,超亿元以上市场91家,超百亿元市场有5家,义乌小商品市场年度成交额连年居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0.44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253亿元,年均增长13.2%。2016年金华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突破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13390.72亿元,总量在全省位于杭州、宁波之后,排名第三位。  1963年出生在义乌福田街道田畈村的陈庆文,作为第一批外出谋生的义乌人,曾为了生计走南闯北,后借助改革开放大潮,打造出自己的“商业王国”,他的成长史能折射出金华各市场的发展轨迹。从鸡毛换糖、铸铜补锅、提篮叫卖起步,如今“金华制造”名扬海内外,形成了以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东阳木雕、浦江水晶、磐安中药材等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市场和产业体系。  场景一  上世纪80年代  由“马路市场”向“以场为市”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正式开放了小商品市场,在湖清门街道两旁,木板和水泥板搭成的露天摊位有700多个,小商贩有800多个,经营的小商品有2100余种。“当年我20岁,不再出门‘鸡毛换糖’,开始尝试做生意,到广州、汕头一带进货,再把货拿回到湖清门摆摊卖。同时,也把义乌市场的货推销到广州、汕头等地。”陈庆文说。  义乌市场的发展从“鸡毛换糖”开始,而“鸡毛换糖”也铸就了义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义乌人逐步积累了商业经验,形成了不以利小而不为和善于发现、挖掘、把握商机的品质,这也是义乌市场从薄利多销的小商品起步的重要原因。随着义乌市场的生意越来越好,义乌市场也不断更迭。1984年12月,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在新马路开业,实现了义乌由“马路市场”“草帽市场”向“以场为市”的转变。1986年9月,义乌市场由新马路移址城中路边,设固定摊位4096个,临时摊位1387个,当年的市场成交额就突破亿元大关。  经营户刘秀娟一家就是在1986年摆摊做生意的。“当时整个市场生意都很好,人特别多,都是来批发的,谁也不会想到市场会变得这么大。”刘秀娟说,为了挣钱养家,当时她的亲戚朋友全出来做生意了,基本上都富了起来。  在义乌人摆摊经商时,兰溪的纺织业在这一时期也突飞猛进,产值以平均14.9%的幅度递增,丝绸、棉纱、毛纺、毛巾生产初具规模,其中,毛巾产量和出口量居全省第一位。如今,在全国纺织市场,兰溪牛仔布产量、纯棉弹力休闲面料产量均位列第一。2018年,兰溪纺织行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8.84亿元,同比增长1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纺织产品出口55.87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比53.74%。  场景二  上世纪90年代  “前店后厂”迎八方来客  随着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义乌市场不断迁移、扩建,到1990年,义乌市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自1991年起,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连续蝉联中国专业市场冠军。一批积累了资金的义乌人开始办厂,义乌市场也逐渐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模式。  1990年,陈庆文利用自己的房子办起了一个家庭小作坊,到温州等地进材料,开始生产头饰、头扣。随后,生意越来越好,陈庆文注册成立“罗兰饰品厂”,这也是义乌最早的本土饰品企业之一。“1997年,我在工业区买了厂房,员工有100多人。1998年,我注册了第一个商标,企业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陈庆文说,当时年销售额就有三四百万元。  这一时期,在永康,小五金孕育了大市场,好产品攀上高科技,筑起了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五金名城——中国科技五金城。1993年1月1日,中国科技五金城市场试营业,当年市场成交额3亿元。如今,中国科技五金城内交易品种有19大类上万种,辐射全国及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永康也形成了以中国科技五金城为龙头,市内外14个五金专业市场为辅助,上万个五金代理商为网点,覆盖全国、行销世界的五金市场营销网络。  据了解,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市场等专业市场走上国际舞台,金华对外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外贸出口总额从1989年的315万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5549657万美元;进口总额从1988年的267万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166644万美元。出口和进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40.1%和23.9%;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从1990年的12万美元,跃升至2018年的31854万美元,年均增长32.5%。  场景三  进入21世纪至今  走在前列 的国际贸易区  进入21世纪,为顺应国际化发展需求,义乌建设了第五代的专业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从2002年10月,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运营,到2010年10月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建成,义乌逐步成为“世界超市”。而在东阳,1999年正式成立工艺品市场(特色街),2009年东阳世贸城转型为东阳中国木雕城,此后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木制工艺品市场和木雕红木家具批发市场。  2004年,刘秀娟一家抽到了好摊位,搬进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外贸生意的红火,也让做五金厨卫生意的她赶上了风口。文化程度不高的她还学习了简单的英语,配合计算器,与外国人做生意也不慌。“如今,家里条件还算可以,该有的都有了,女儿也成家了,儿子大学毕业正在逐步接手生意。”刘秀娟笑着说,无论市场怎么变,只要诚信经营,生意就不会差。  在今年的世界义乌人大会上,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向到会的义乌人宣告:“我们将打造第六代市场,并将此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标志是新型进口市场,将线上线下数字化联动,是全球化布局,是货通天下的国际枢纽,是自由贸易。”义乌的第六代市场将推进市场自贸区改革,建设“境内关外”新型保税市场。同时,主动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eWTP体系,加快布局全球贸易网络和价值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