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初一语文下册课文书怔字在哪一页?

1、精品期末测试卷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基础积累(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仰看白云悠悠,俯剥莲蓬粒粒甘甜。捧莲蓬一瓣轻抚,荷叶海绵般的棉软潮湿,仿佛有不绝如缕的水雾,(消失/消散)于夜的清风明月中,令人念及。一眼眼蜂窝状果实,一板一眼,直抒胸意。剥开一颗,褪去柔绿的外衣,露出清白的核,难挡绕鼻的清气,入口处清爽脆嫩,似一段难忘的往事。生活是平淡美好的,甘甜苦涩都有(品咂/品味)之处。真希望悠长的记忆是根绳,一端系住现在的我,一端系住那些孩童时期的快乐。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悠悠2、(yiu) 轻抚b. 如缕(1) 棉软c. 褪(tu)去 胸意d. 脆嫩(nn) 苦涩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消散品咂b. 消失品咂c. 消散品味d. 消失品味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穷碧的莲叶、香远益清的荷花像印在纸上的文字丝丝苦涩后是绵绵的香b. 无穷碧的莲叶、香远益清的荷花像文字印在纸上丝丝苦涩后香气绵绵c. 香远益清的荷花、无穷碧的莲叶像印在纸上的文字丝丝苦涩后是绵绵的香d. 香远益清的荷花、无穷碧的莲叶像文字印在纸上的 丝丝苦涩后香气绵绵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粒种子改变世3、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b. 在热播的电影“老师好”中,于谦变身霸道老师,智斗熊孩子。c.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d.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b. “火虎”是鲁西南孔孟之乡民俗舞蹈中的一种,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韵味。c.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4、义的事。d. 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b.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c. 海底两万里 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 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土。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5、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注】从父兄:堂兄。既止:回故乡做官。常分:固定的职业。叨越:非分占有。肆:店铺。督邮廨(xi):督邮办公的屋子。7. 下6、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项是( )a. 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私:对偏心b. 但当速反葱肆耳 反:同“返”,返回c. 斯是陋室 斯:这d. 可以调素琴 调:调整8.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 岂可徒之益吾私宅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铭文一般都押韵,并常用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享”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b.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 甲文7、中作者用自然环境的清新来烘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陃。d. 乙文中用语言描写突出了僧珍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万丝:指密蒙雨丝。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春泪:指雨珠。12.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3. 描8、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14. 补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苔痕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壮志凌云的诗句是:_,_。(3)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5)烟笼寒水月笼沙,_。(杜牧泊秦淮)三、语言运用(共5分)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找不到父母的孩子,请坐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司机会为你联系家人。5月1日起,全国公交车已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的守护车。”然而,警方表示,此消息不实。请走失儿童选择留在原地或想办法联系110,不要理9、会陌生人,直到警方和家人的介入。材料二:“一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由于同时食用牛奶、榴莲,导致中毒,引发心脏病,猝死。”然而,食品专家表示:同食牛奶、榴莲不会中毒,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材料三:“帮忙扩散,一个3岁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拐走,有知情者请告知。联系人,139。请伸出手指,看到就转载。”然而,警方表示,此类消息均为虚假传言,他们并没有接到相关案件。以上材料均摘自央视新闻“朋友圈的谣言”(1)请根据材料信息探究,我们应怎样对待这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出现的消息? (2)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分析这些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布10、朗太太的房子王若冰春天开始的时候,我再次登门拜访布朗太太。布朗太太来开门时,精神明显比前两次差了不少,但稀疏而发白的头发却打理得很整齐。她还是礼貌地请我进门,将我让到沙发上,不过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年轻人,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房子我不能卖给你。抱歉。我这一次并没有急着回答她,而是看着布朗太太说:布朗太太,您知道您的这套房子已经50年了,一套50年的木房子,按照现在这个区域的价格,只值50万澳元,可是我上一次已经给到您150万澳元,您还是不同意。布朗太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我直视着她,内心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往上蹿。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往下压了压。谁知,布朗太太却似乎一点也不急。她很淡然地在沙发上11、坐下,看着我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了这150万澳元,我的余生会过得很轻松。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房子,我是不会卖的!请回去吧!布朗太太的话再次深深地激怒了我。可是,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我除了忍耐,别无选择。去年初,我在这个区域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6套老房子,这虽然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其他的家庭都很痛快地答应并把房子卖给了我。因为每家我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的,因此每户人家都非常高兴地拿着钱去买新房子了。但是,当我来到布朗太太家时,却在这里卡住了。尽管我说尽了好话,布朗太太也不松口,让她出价,她也根本不理会,只对我说:12、年轻人,我不会把房子卖给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这一次,我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我知道布朗太太无儿无女,布朗先生已经过世多年,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独度日,生活得并不富裕。况且布朗太太的房子在中间,我一旦改变了计划,损失将难以估算。就因为布朗太太不同意,我在这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以进行,如今都快一年了,还毫无进展,我这一次要是再不成功,后果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布朗太太,我知道您对这座房子有感情,毕竟住了这么多年,留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您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不过,这房子毕竟已经50多年了,其他的几户都已经搬走了,您看看现在您的周围已经夷为平地。您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吗? 我可以出价300万澳元,这是我最后13、的底线,如果您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我甚至还可以帮您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帮您搬家。我保证您会满意的!我极力地想说服布朗太太。但是,布朗太太似乎一点不为所动,她扭过头,望向窗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那是一个大大的葡萄架,上边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布朗太太的目光在葡萄架上游移了一会,转过头对我说:年轻人,我知道这些。我都看到了,几户老邻居都搬走了。我的周围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地,没有一点烟火气息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孤单,相反我比以前更加充实与满足了,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少时间,但是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离开这套房子的。她说得异常坚决,然后又把目光落在窗外的葡14、萄架上,久久不肯离开。显然,这一次我又失败而归。因为再也不能等待下去,我放弃了布朗太太的房子,只能改变了建筑计划,决定绕过布朗太太的家,分成两部分来建筑。可是,施工还没有开始,就传来了布朗太太过世的消息。布朗太太的代理律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一趟。再次走到布朗太太的家,一种发自内心的凄凉感不由得升起。律师掏出一封信递给我。信是布朗太太写的,在信中,布朗太太说,她不把房子卖给我,与价格根本没有关系,因为这套房子是她的丈夫亲自盖起来的,她的丈夫布朗先生的骨灰就葬在后院的葡萄架下,这些年,她觉得丈夫一直在身边陪着自己,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坐在葡萄架下与丈夫对话的日子。布朗太太还说,她死后愿意把房子赠给我,15、只希望我能保留后院的葡萄架,并把她的骨灰也一起葬在那里,她就心满意足了。我读完后,内心长久无法平静。我依然按照后来的计划施工,保留了布朗太太完整的家,并且将布朗先生与布朗太太的爱情写出来,将房子免费开放给人们参观。每天,葡萄架下都会有一些伴侣拿着鲜花来祭奠!我总在没事的时候,走进后院的葡萄架,心里默默地说:布朗先生,布朗太太,愿你们安好!(选自2018小小说选粹)16. 下面关于小说内容与手法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布朗太太是一个固执而愚蠢的人,“我”给她天价赔偿,她不为所动,在死后,却把房子送给了“我”。b. “我”没花一分钱就得到布朗太太的房子,“我”很高兴,于是“我”16、总拿着鲜花来祭奠布朗夫妇。c. 就算布朗太太不同意卖房给“我”,“我”也没多大损失。因此,布朗太太把房子送给“我”,“我”就将房子完整保留了下来。d. 这篇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17. “我”读完布朗太太的信后,为什么“内心长久无法平静”? 18.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作具体分析。19.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是否认同? 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梨花风起正清明丁立梅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17、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 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18、,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要,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我有个头疼脑热19、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 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 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20、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 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20.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我们玩耍,掐菜花, 掐21、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21. 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2. 文章以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中的一句诗 “梨花风起正清明”作为题目,有何作用? 五、写作(共40分)23. 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题目:多一点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答案与解析一22、、基础积累(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仰看白云悠悠,俯剥莲蓬粒粒甘甜。捧莲蓬一瓣轻抚,荷叶海绵般的棉软潮湿,仿佛有不绝如缕的水雾,(消失/消散)于夜的清风明月中,令人念及。一眼眼蜂窝状果实,一板一眼,直抒胸意。剥开一颗,褪去柔绿的外衣,露出清白的核,难挡绕鼻的清气,入口处清爽脆嫩,似一段难忘的往事。生活是平淡美好的,甘甜苦涩都有(品咂/品味)之处。真希望悠长的记忆是根绳,一端系住现在的我,一端系住那些孩童时期的快乐。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悠悠(yiu) 轻抚b. 如缕(1) 棉软c. 褪(tu)去 胸意d. 脆嫩(nn) 苦涩2. 依次选用文中括23、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消散品咂b. 消失品咂c. 消散品味d. 消失品味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穷碧的莲叶、香远益清的荷花像印在纸上的文字丝丝苦涩后是绵绵的香b. 无穷碧的莲叶、香远益清的荷花像文字印在纸上丝丝苦涩后香气绵绵c. 香远益清的荷花、无穷碧的莲叶像印在纸上的文字丝丝苦涩后是绵绵的香d. 香远益清的荷花、无穷碧的莲叶像文字印在纸上的 丝丝苦涩后香气绵绵【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正确书写。a悠悠(yiu)yu;b棉软绵软;c胸意胸臆;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24、词语。“消失”的意思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散”指烟雾、气味、热力以及抽象事物等消失。不绝如缕的水雾应该用“消散”于夜的清风明月中。“品咂”本意是品咂味道,享受美味的得意状态,又有对别人进行夸奖称赞的意思;“品味”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这里指甘甜苦涩的味道,所以用“品咂”。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第空由前一句“捧莲蓬一瓣轻抚,荷叶海绵般的绵软潮湿”可知先写的荷花,后写的荷叶,故此处应填“香远益清的荷花、无穷碧的莲叶”,由此排除a、b;第空是运用比喻的修辞,将一眼眼果实比作文字,故此处应该填25、“像印在纸上的文字”,排除d;故选c。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b. 在热播的电影“老师好”中,于谦变身霸道老师,智斗熊孩子。c.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d.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答案】b【解析】【详解】b.电影名称应该用书名号,不是用引号。故选b。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参加志愿者26、活动,让许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b. “火虎”是鲁西南孔孟之乡民俗舞蹈中的一种,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韵味。c.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d. 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答案】b【解析】【详解】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c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否定不当,去掉“不”。故选b。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b.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c. 海底两万里 27、的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 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土。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答案】a【解析】【详解】a.“学”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不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诗”不是文言文的文体;所以a项错误;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8、(选自陋室铭)【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注】从父兄:堂兄。既止:回故乡做官。常分:固定的职业。叨越:非分占有。肆:店铺。督邮廨(xi):督邮办公的屋子。7.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项是( )a. 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私:对偏心b. 但当速反葱肆耳 反:同“返”,返回c. 斯是陋室 斯:这d. 可以调素琴 调:调整8. 下列句子29、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 岂可徒之益吾私宅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铭文一般都押韵,并常用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享”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b.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 甲文中作者用自然环境的清新来烘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陃。d. 乙文中用语言描写突出了僧珍的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30、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答案】7. d 8. b 9. c 10. 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了两耳的轻静,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了自己的身体。 11. 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解析】【7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d.该句翻译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故选d。【8题详解】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例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该句翻译为:怎么可以迁往别处31、用以扩建我的私宅呢!之:代词,代指前文的“官署”;b.该句翻译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该句翻译为: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之:语气助词,无意义;d.该句翻译为:送杜少府去四川上任。之:到、往;故选b。【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 甲文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主人的品德修养。而文中清新的自然环境,往来人物的不俗以及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都体现了陋室主人高尚的品德修养,以此来衬托陋室不陋;因此该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10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32、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11题详解】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默读句子时,要在新路划分出词语的意义单位,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该句翻译为:你们自有本分,怎可妄求非分之职,还是赶快回到葱铺去吧。然33、后结合题干中“限断两处”的要求,该句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文)僧珍在任上为官公正无私,以身作则,不为亲戚谋取私利。他的堂兄、堂侄原先以贩葱为职业,僧珍到任后,便抛弃旧业,想在34、州府裹求得一官半职。僧珍对他们说:“我身负皇上隆恩,祇怕无法报效国家,你们自有本分,怎可妄求非分之职,还是赶快回到葱铺去吧。”僧珍的旧宅在街市的北面,宅前是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僧珍把这个官署迁往别处,以便扩大其宅院。僧珍气愤地说:“督邮是国家的衙门,自从设置以来,一直就在此地,怎么可以迁往别处用以扩建我的私宅呢!”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注】秦观:北宋著名诗人,先后多次贬官遭徙,一生潦倒失意。万丝:指密蒙的雨丝。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春泪:指雨珠。12.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35、样的画面? 13.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答案】12. 景物:雨丝、浮瓦、芍药、蔷薇(任意写出两种即可);画面:雨中春光图(雨后初晴图) 13. “含”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芍药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卧”字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任选1个赏析即可)【解析】【12题详解】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这首诗抓住“万丝(雨丝)”“浮瓦”“芍药”“蔷薇”等意象,描绘了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36、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总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夜雨初霁的春天庭院的景致。据此可作答。【13题详解】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本题可选择“有情芍药含春泪”中的“含”和“无力蔷薇卧晓枝”中的“卧”字来赏析。“含”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雨后芍药含雨吐珠的脉脉含情的情态,表达了诗人的喜爱和惜花之情。“卧”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雨后蔷薇的无力娇弱状态,表达了诗人的怜惜之情。据此作答。14. 补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苔痕37、上阶绿,_。(刘禹锡陋室铭)(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壮志凌云的诗句是:_,_。(3)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5)烟笼寒水月笼沙,_。(杜牧泊秦淮)【答案】 (1). 草色入帘青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 黄梅时节家家雨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夜泊秦淮近酒家。【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畏”“遮”“缘”“淮”这几个字的写法。三、语言运用(共5分38、)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找不到父母的孩子,请坐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司机会为你联系家人。5月1日起,全国公交车已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的守护车。”然而,警方表示,此消息不实。请走失儿童选择留在原地或想办法联系110,不要理会陌生人,直到警方和家人的介入。材料二:“一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时,由于同时食用牛奶、榴莲,导致中毒,引发心脏病,猝死。”然而,食品专家表示:同食牛奶、榴莲不会中毒,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材料三:“帮忙扩散,一个3岁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拐走,有知情者请告知。联系人,139。请伸出手指,看到就转载。”然而,警方表示,此类消息均为虚假传言39、,他们并没有接到相关案件。以上材料均摘自央视新闻“朋友圈的谣言”(1)请根据材料信息探究,我们应怎样对待这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出现的消息? (2)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分析这些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答案】(1)不能轻易相信朋友圈的这类消息;不能轻易转发、扩散谣言;应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分析、思考、求证。(2)某些网站靠造谣来获取较高的点击率;造谣者宣泄情绪,愚弄公众;相关机构监管不力;公众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独立思考,盲目相信微信朋友圈,盲目转发;发达的电子通信技术和媒体网络是这类谣言产生的物质基础。【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的能力。题目所给的三则材料,都表现了网传的一些消息的虚假性,针对这种现象发40、表自己的看法,写出我们对待此类问题的正确态度即可。如我们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信息鉴别能力等。(2)本题考查材料的内容的分析与思考能力。结合材料中所给出的网络谣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如有的人发布此消息是为了吸引人气,提高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等。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布朗太太的房子王若冰春天开始的时候,我再次登门拜访布朗太太。布朗太太来开门时,精神明显比前两次差了不少,但稀疏而发白的头发却打理得很整齐。她还是礼貌地请我进门,将我让到沙发上,不过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年轻人,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房子我不能卖给你。抱歉。我这一次并没有急着回答她,而是看着布朗太太说:41、布朗太太,您知道您的这套房子已经50年了,一套50年的木房子,按照现在这个区域的价格,只值50万澳元,可是我上一次已经给到您150万澳元,您还是不同意。布朗太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我直视着她,内心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往上蹿。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往下压了压。谁知,布朗太太却似乎一点也不急。她很淡然地在沙发上坐下,看着我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了这150万澳元,我的余生会过得很轻松。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房子,我是不会卖的!请回去吧!布朗太太的话再次深深地激怒了我。可是,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我除了忍耐,别无选择。去年初,我在这个区域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6套老房子,这虽然42、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其他的家庭都很痛快地答应并把房子卖给了我。因为每家我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的,因此每户人家都非常高兴地拿着钱去买新房子了。但是,当我来到布朗太太家时,却在这里卡住了。尽管我说尽了好话,布朗太太也不松口,让她出价,她也根本不理会,只对我说:年轻人,我不会把房子卖给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这一次,我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我知道布朗太太无儿无女,布朗先生已经过世多年,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独度日,生活得并不富裕。况且布朗太太的房子在中间,我一旦改变了计划,损失将难以估算。就因为布朗太太不同意,我在这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以进行,如今都快一年了,43、还毫无进展,我这一次要是再不成功,后果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布朗太太,我知道您对这座房子有感情,毕竟住了这么多年,留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您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不过,这房子毕竟已经50多年了,其他的几户都已经搬走了,您看看现在您的周围已经夷为平地。您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吗? 我可以出价300万澳元,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如果您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我甚至还可以帮您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帮您搬家。我保证您会满意的!我极力地想说服布朗太太。但是,布朗太太似乎一点不为所动,她扭过头,望向窗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那是一个大大的葡萄架,上边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布朗太太的目光在葡萄架上游移了一会,转过头对我44、说:年轻人,我知道这些。我都看到了,几户老邻居都搬走了。我的周围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地,没有一点烟火气息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孤单,相反我比以前更加充实与满足了,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少时间,但是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离开这套房子的。她说得异常坚决,然后又把目光落在窗外的葡萄架上,久久不肯离开。显然,这一次我又失败而归。因为再也不能等待下去,我放弃了布朗太太的房子,只能改变了建筑计划,决定绕过布朗太太的家,分成两部分来建筑。可是,施工还没有开始,就传来了布朗太太过世的消息。布朗太太的代理律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一趟。再次走到布朗太太的家,一种发自内心的凄凉感不由得升起。45、律师掏出一封信递给我。信是布朗太太写的,在信中,布朗太太说,她不把房子卖给我,与价格根本没有关系,因为这套房子是她的丈夫亲自盖起来的,她的丈夫布朗先生的骨灰就葬在后院的葡萄架下,这些年,她觉得丈夫一直在身边陪着自己,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坐在葡萄架下与丈夫对话的日子。布朗太太还说,她死后愿意把房子赠给我,只希望我能保留后院的葡萄架,并把她的骨灰也一起葬在那里,她就心满意足了。我读完后,内心长久无法平静。我依然按照后来的计划施工,保留了布朗太太完整的家,并且将布朗先生与布朗太太的爱情写出来,将房子免费开放给人们参观。每天,葡萄架下都会有一些伴侣拿着鲜花来祭奠!我总在没事的时候,走进后院的葡萄架,心里默46、默地说:布朗先生,布朗太太,愿你们安好!(选自2018小小说选粹)16. 下面关于小说内容与手法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布朗太太是一个固执而愚蠢的人,“我”给她天价赔偿,她不为所动,在死后,却把房子送给了“我”。b. “我”没花一分钱就得到布朗太太的房子,“我”很高兴,于是“我”总拿着鲜花来祭奠布朗夫妇。c. 就算布朗太太不同意卖房给“我”,“我”也没多大损失。因此,布朗太太把房子送给“我”,“我”就将房子完整的保留了下来。d. 这篇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17. “我”读完布朗太太的信后,为什么“内心长久无法平静”? 18.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47、怎样的人? 请作具体分析。19. 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是否认同? 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答案】16. d 17. 被“布朗太太”默默地捍卫,坚守自己的爱情感动或被“布朗太太”“情胜于利”(感情比金钱更重要)的价值观感动。因为自己对“布朗太太”的误解而感到的愧疚之情。 18. 追逐利益的人。为了追逐更大利益,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了另外五家的房屋。不惜天价收购“布朗太太”的房屋。有眼界的生意人。“布朗太太”他们这个区域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六套老房子。有耐心有教养的人。多次去说服“布朗太太”卖房,都被拒绝,心里有48、怒火,但一直克制情绪,保持绅士风度。有爱心和良知的人。知道“布朗太太”不卖房的原因而感动,让房屋完整保存下来,还写了他们夫妇的爱情故事,让大家来参观布朗太太的房屋。 19. 认同。文章情节在倒数第二段已经很完整,主题已经很清楚的表现出来。去掉最后一段不会影响文章内容。不认同。有了文章最后一段更能突出“我”的形象。“我”因误会“布朗太太”而内疚,“我”被“布朗太太”捍卫、坚守爱情的事迹感动,因此常去看看房屋,更能体现出“我”是一个有良知的生意人。【解析】【16题详解】d项关于小说内容与手法解说与分析正确。a项,“愚蠢的人”说法不恰当。b项,“我很高兴”不符合文意。“我总拿着鲜花来祭奠”于文无据。49、c项,“我也没多大损失”与原文“损失将难以估算”不符,保留房屋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损失不大”。【17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分析好上文“布朗太太说,她不把房子卖给我,与价格根本没有关系,因为这套房子是她的丈夫亲自盖起来的,她的丈夫布朗先生的骨灰就葬在后院的葡萄架下,这些年,她觉得丈夫一直在身边陪着自己,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坐在葡萄架下与丈夫对话的日子”“布朗太太还说,她死后愿意把房子赠给我,只希望我能保留后院的葡萄架,并把她的骨灰也一起葬在那里,她就心满意足了”等句,布朗太太这些话,说明她认为坚守爱情比金钱更重要;“我”对“布朗太太”的误解瞬间解除了,由此对“布朗太太”心生惭愧。按此分析作答50、即可。【18题详解】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不惜天价收购“布朗太太”的房屋等情节中可概括出“我”是个追逐利益的人。再如从最终让房屋完整保存下来,还写了他们夫妇的爱情故事等情节说明“我”是个有爱心和良知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19题详解】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小说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去掉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留存,也有赞同去掉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答认同去掉,可从文章情节已经完整、主题已经很明确的角度作答。如51、答不认同去掉,可从文章最后一段更能突出“我”的形象、更能体现出“我”是一个有良知的生意人的角度作答。【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梨花风起正清明丁立梅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52、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 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53、,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要,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54、的梨。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 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 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55、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 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20.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我56、们玩耍,掐菜花, 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21. 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2. 文章以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中的一句诗 “梨花风起正清明”作为题目,有何作用? 【答案】20. 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童年生活的快乐,以及“我”和小伙伴们对梨树的珍爱(喜爱)之情。 21. (1)前者表现了祖母对婆老太的思念,后者表现了对祖母的思念。(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3)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4)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条例清楚。 22. (1)点名清明的节气特征(点名了时间);(2)浓缩(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时间;(3)作为贯穿全文的物化线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语文下册课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