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博伯爵亨利英国为何执着于法国国旗

主要是因为...王室的保留能够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现代英国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707年联合法令——由英格兰国会通过的《1706年与苏格兰联合法令》和由苏格兰国会通过的《1707年与英格兰联合法令》的统称。自此,从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结为共主邦联开始,在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合并后,两国政府合并成了单一国家。如今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四个构成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均奉行英国君主为国家领袖。现任英国君主的完整头衔为“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他其它王国和属地国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保护者”,里面包含了英王最主要的几个身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国王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的13块海外领土(英属印度洋领地、直布罗陀、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百慕大、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蒙特塞拉特、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维奇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和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的国王包括英国在内15个英联邦王国(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伯利兹、加拿大、格林纳达、牙买加、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的国家元首由56个主权国家所组成的现代国际组织英联邦的元首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领袖废除英国王室,则意味着:所有构成国和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的13块海外领土都有了独立的法理依据英联邦王国不复存在英联邦组织可能会解体英国国教会失去了最高领袖其次,跟英国的法律体系有关。在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被宣布成为英国国王。作为继位的条件,威廉三世签署了《1689年权利法案》。12年后,英国议会又通过了《1701年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标志着英国以君主立宪制为国家体制的,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自古以来,英国就是一个习惯法的国家。如果改为共和制,就要选出总统作为元首,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订立成文宪法、为订立选举总统的法律提供法源基础。这就涉及宪法大翻修的庞大工程,同时也威胁了英国立国以来的传统。英国人向来有“既然没坏就不要修理”的习惯。因此,自护国公的共和尝试以来,英国政治体制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但还是遵循了传统,王室得以保留。再从政治角度来看,英国作为一个议会制国家,民意很容易被不同党派所持有的不同政见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君主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可以起到弥合国家裂痕的作用。如作为前任君主的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这个国家最为具象的符号。在苏格兰独立公投时,已故女王的一句“我希望人们将仔细考虑未来”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有的王室成员也不仅仅被视为英国文化的象征,更需承担大量的公开活动和慈善事业。根据统计:英国王室每年“在英国与世界各地参加2,000多次正式活动”,招待7万名访客,回复10万封信件。这些活动包括国葬、国家庆典、花园招待会、视察军队等。许多王室成员都曾在军中服役。王室成员参加的年度活动包括:国会开幕大典、军旗敬礼分列式、国殇纪念日、授勋仪式等。此外,王室成员会代表君主到其它国家参访,也会代表君主出席大英联邦会议,以促进外交关系。王室成员也会在外交、国协及发展事务部建议下到其它国家做国是访问,活动包括欢迎外国政要、出席正式宴会等。慈善事业方面,王室成员是大约3,000多个组织或机构的赞助人,也会创办自己的慈善组织,如查尔斯三世于王储任内创办的用来帮助英国弱势青年的王子信托基金。依靠王室外交,英国可以更好地促进与英联邦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每年带来1.5亿英镑的国际贸易收入。最后,王室作为英国的软实力资产,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政收入。英国纳税人每年为王室支付2.92亿英镑,但英国王室每年能为英国经济贡献近18亿英镑。仅旅游收入一项,王室每年吸引270万游客访英,带来5.5亿英镑的旅游收入。根据英国零售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仅乔治小王子的出生就为英国零售业带来了2.47亿英镑的拉动效应,小公主的出生则至少为英国带来10亿英镑的商机,整个王室的商业价值高达675亿英镑。综上,在保守的英国人看来:君主制是一股安定社会的力量;恪守政治中立的英国君主可以作为英国的国家象征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众和伙伴;英国王室还能创造大量收入。因此,即便君主制看起来已经落伍,依然还有62%的英国人认为应该保留君主立宪制。作为一个遵循传统的国家,似乎也不足为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亨利英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