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里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中王熙凤这个角色?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王熙凤对平儿说:“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平儿道:“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到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ti)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只怕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咱们且别虑后事,你且吃了饭,快听他商议什么。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liao)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服。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到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到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看了;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到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jiang),就不好了。”平儿不等说完,便笑道:“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这会子又反嘱咐我。”这是王熙凤流产,养病期间,贾府大小事物交给探春,李纨,薛宝钗来管理。这天赶上赵姨娘兄弟赵国基去世,要出分子钱,探春按规定给二十俩银子,赵姨娘仗着探春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来让多上些银俩,探春不依,吵得不可开交。王熙凤让丫鬟平儿来看,撞到探春气头上,便对平儿有些呛白。回去告诉王熙凤,才有了上面的对话。一直以来,对贾府的大管家王熙凤,印象都是心狠毒辣,重读红楼梦时,才发现,王熙凤的无奈。最先感受到贾府由盛转衰的人,是秦可卿,秦可卿在死的时候托梦告诉王熙凤,多在祖坟处置办一些田地(祖坟田地是不用纳税缴贡的),以免贾府由盛转衰落魄时有退路,但王熙凤并没有照她的意思去办。通过和丫鬟平儿的对话,王熙凤并不是没有感到家族的危机,而是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又不识字,纵然他非常有上进心,但那个时候的官场,是男人的世界。王熙凤纵使有心也无力,只能费尽心思,把家里上上下下打点妥当一些,好让贾府坠落时慢一点,平稳一点。王熙凤平时心狠毒辣,作为管理一个家族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的大家庭,王熙凤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威严,很多时候她也想体恤下属,想做好人,但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话,就会招来更多的混乱,她只能把自己柔情的一面藏起来,告诉自己的贴身丫鬟平儿,或许也只有平儿能理解她的苦衷。从对探春的支持来看,王熙凤非常希望贾府能有一个人站出来,和她并肩撑起贾府这一切。她分析了贾家所有人,能够和他并肩作战的只有探春一人,所以才吩咐平儿,即使探春驳她几次,都不要去据理力争,让探春建立自己的威信。激流勇退是当权者很少有的境界,通过王熙凤和平儿的聊天,可以看出王熙凤也有点萌生退居二线的想法。但想一下贾家有上进心的人,没几个。贾宝玉,王夫人,李纨,贾环,贾兰等,没有一个能堪当大任的。王熙凤对大观园每个人的分析,十分精准到位,看得出她做为管家思虑恂达的洞察力,也可看出王熙凤在贾家是怎样力挽狂澜,孤独战斗。想到这里,不免觉得王熙凤有些可怜。家里也曾有位亲人,个人评价和王熙凤性格差不多,那是个能操心的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家庭成员挺省心的。只是我辈亦不能像贾府成员一样,自甘堕落,令那位孤木难支。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政令能行通,谁不想做个好人呢?管理就是把利益分配尽可能的均匀,你在那个位置,就不得不去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权力的终极是毁灭,在追寻权力欲望的路上,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结果。掉进权利欲望的漩涡,被卷到海底撕扯成碎片的时候,再后悔也无力回天。所以,王熙凤急流勇退的想法是正确的。可能平时大家也会对自己的领导,上司,一些做法不够体谅,但他站的高度和我们不一样,他要从全局考虑,而我们只是从个人的利益考虑,所以我们要多体谅自己的上司,不要总计较自己的那点利益。当我们这个集体毁灭的时候,你那点小小的利益还存在吗?
王熙凤,是我红楼里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哪有凤姐,哪就有活力,凤姐是书里最有生命力的人物,她活得世俗也活得精彩。红楼梦,开宗名义是大旨谈情,又说了绛珠还泪神瑛的故事,这是红楼定下的主基调。大观园就是精神家园,宝黛钗是负责这个舞台的主角。而整个贾府却是世俗的土壤,没有土哪里长出花来?凤姐即是这世俗里的主角,她撑起这世俗的世界去平衡那个精神的世界。贾宝玉是女孩似的人品整日调脂弄粉只和女孩子厮混,而王煕凤是自小假充男儿教养,玩笑着就能杀伐决断,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这两人一阴一阳,一俗一雅,占据了红楼太极图上阴阳鱼的眼睛,宝玉有多重要,凤姐就有多重要。开篇东府已经是混乱无章的状态,西府因为老太君的存在稳住了政治上的基调,而不过二十岁的凤姐在实务上管住了荣国府,不是管好,而是管住,在这个大厦将倾的大家族里能管住就已经是不得了的本事了。这个本事作者用了一章协理宁国府去详细描绘。首先贾珍来请,进得内室,众堂客皆唬得向内躲,独凤姐款款站起来迎接,这说得是她与众不同。而后贾珍提出请求,凤姐心内大喜,她原意就想弄件大事卖弄,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在这儿卖弄是贬义,却不能否认她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能力,此时凤姐的精力值处在人生的顶峰状态。而后接对牌想对策过府训话安排事项惩处迟到的家仆,环环相扣,不过一月就将原来混乱的宁府协理得井井有条,十分整肃。可见凤姐的本事很容易立杆见影在短期见效,她是一个能打胜仗的将军,但有学名却不识字的她最大的缺陷是战略上的缺失,能打一个胜仗却不能打赢整个战役。此为后话。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见识了凤姐的威严,口才,手段,行事风格。同时,在协理宁国府时凤姐常常一晚只能睡到四个小时或通宵不睡,在借住馒头庵时还不忘交待将宝玉的玉晚上拿到自己处保管以免遗失这样的小事,也足见得她劳心劳力的程度,暗示了凤姐这样的管理风格的不能长久性。而凤姐的可爱之处,至少我觉得可爱的,就是她的义无反顾,做任何事都是绝决的不顾后果,自信的过了头的,好像永远不会死一样,故而才有弄权铁槛寺。这桩事是凤姐红楼里第二件做得公认的坏事,第一件是毒设相思局,可我们再去看整件事。首先它是协理宁国府之后的一个延续,此时凤姐的声望能力精力都在一个巅峰值,她是永远不知道见好就收的,可以说还处在一个意犹未尽的状态。对事本身或对事件所带来的利益,一开始兴趣不大,事是闲事,钱用凤姐的话是此时三万两也拿得出来。而老尼看准了她用了激将法,说了府里连这点手段也没有的话,于是书里说那凤姐发了兴头。其他都好说,你说她没本事就不行。于是她就说了那段不信阴司报应,我说行就行的话,自负值爆棚。该事带来的后果是凤姐得了三千银子,却断送了两条人命。可我在此处却看到凤姐弄权就像孩子做游戏一样,她只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只不过协理宁国府是好影响,馒头庵是坏影响,但对凤姐来说弄的本身没区别。钱当然很重要,但钱也不过是附带的结果,凤姐在挥霍她的能力弄好或弄坏,沾沾自得,整个贾府所有当权者都沉默着,安富尊荣,不发一言。我觉得凤姐可爱之处是她的行动力,她肯行动。整个贾府第二个肯行动的人是探春。做一定会带来后果,或好或坏,好是大家都能享的,而坏是一定要做的人一人承当的。而不做就没错么,大家都知道水很深,更多比凤姐该管的,有权力管的,无心管无力管,而凤姐能挺身而出并且管住了,故而连作者都说裙衩一二可齐家。这是凤姐的人生巅峰,也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巅峰。贾府的整个起承转折与凤姐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在很长的一个阶段里,我们看到贾府一场盛宴连着一场盛宴,只要有凤姐的地方就是笑声不断,她插科打诨完全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可以说哪里有凤姐哪里就是焦点,用春风得意形容不为过。而这阶段的高潮就是贾母帮凤姐过生日。老祖宗出面凑份子帮孙子媳妇过生日,上至主子下至奴才合府参与是何等的荣光何等的面子,凤姐已经狂妄到要尤氏跪下敬酒的地步,虽然只是玩笑,且听尤氏怎么说,我劝你收着点吧,再满就要泼出来了。果然水满则溢,于是在这最强音中第一个变奏出现了,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过生日原本是高兴的事,而丈夫在家偷情还与姘头讨论她多早晚死了才好。这对凤姐无疑是当头一棒。用探春的话说,很多事外头杀来是杀不死的,要自己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才死得快。当头一棒是要喝醒,可老实说凤姐此时心太热是不会警醒的,这个事件被贾母用和稀泥的方式平息,而其隐藏的危机却潜伏了下来。随之第二个危机也很快到来,贾赦要强娶鸳鸯,整件事凤姐应该算蛮无辜的,而且处置也算得当,我没看出凤姐有什么错,婆婆面前先是力谏,邢夫人左性,她无法只好顺着长辈,又因为怕她失面子躲开。但整件事的后果是,凤姐在贾母面前承欢,邢夫人在贾母面前立壁角,在邢夫人眼里,凤姐无疑就成了眼中钉。于是我们看到凤姐从伦理上最亲近的人,丈夫,公婆都慢慢站到了她的对面,凤姐看来还是风光然而阴影已经形成。凤姐的第一个滑铁卢是从她身体上爆发出来。那就是凤姐小月。在凤姐小月之前,贾府刚过完元宵,在元宵节凤姐讲完了她在红楼里讲得最后一个笑话,而之前她随口讲就能让人捧腹的笑话,在这个元宵上刻意讲而不引人发笑了,无论是第一个莫名而止的,还是第二个聋子放炮杖散了的,这似乎意味着凤姐江郎才尽了,紧接着,就是凤姐小月。这个曾经靠凤姐铁腕被管住的地方出现了松动。凤姐小月很让人疑惑,在出现小月这两个字之前,书中完全没有透露过凤姐怀孕的讯息,这实在是让人费解。照道理,生子是凤姐的头等大事,远远排在敛财管家掌权这些事之前,可在出现小月之前,凤姐的行为完全不像是一个孕妇,是作者为了让凤姐生病而生病,故而前面还完全没想到让凤姐有喜?还是在表示凤姐对自己的身体自信过了头,怀孕也全不当一回事,毕竟第二次怀孕有了第一次怀孕的经验?她只看得到事情直接的利益,却无法看到战略上的重点,她的自信是能搞定一切,而身体第一个跑出来说不行了,并且严重到失去了一个能保证她地位的男性继承人。这让病床上的凤姐有了反省。因此,我们看到了凤姐和平儿这对主仆在全书中最温情的一段相处时间,看到了她对自己管事以来的客观评价,看到她对探春的激赏,这么理性的凤姐在书中真是绝无仅有,那是因为她真得受到了打击,在痛的时候她才会回转头去想平儿素日劝她的那些话,她做得那些事以及自己的孤立无援。她想回头了,然而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骑上老虎背了。凤姐倒下了,王夫人启用了三个人代理她的工作,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取代一人,可见凤姐之前有多厉害。探春还搞了一场形式大于实际的改革,这场改革在探春是出于公心无可厚非,而实质是大小姐的理想秀,结果是越弄越糟,曾经凤姐的铁规矩被改变了,新办法并没有更好,而更糟的是大观园这个伊甸园一旦混入世俗,那大观园也摇摇欲坠了。许多细小的,不值一提的矛盾浮出水面,就像大地震发生之前的预兆。平儿代她主子到处灭火,息事宁人,这是她仅能做的,虽被人赞赏,但真得有用吗?凤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也提不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什么垫碎瓦子,不让吃饭云云,比之平儿的处理更不见高明。我们看到贾府在凤姐以前管理的惯性上运营,在平儿看似平衡的手段下保持平静,而事实上是渐渐失控。宝玉过生日是一个分界点。小时候,我看到这回就不喜欢往后看了,因为这真是大观园最后一场无忧无虑的派对。行令,斗草,占花名,麝月拈到了开到荼蘼花事了,青春时代结束了。如果说之前大观园和整个贾府还能泾渭分明,保持一个乐园的形象,而此后现实与世俗的忧伤不可避免地侵入了这座园林。凤姐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却无法站在更高的角度修正自己的问题。第二个打击又接蹱而来,那就是贾琏偷娶尤二姐。几乎整个贾府都知道了,只凤姐不知道,可见凤姐失人心,只有平儿告诉她,还是只得一个心腹。连凤姐自己也叹道,越发在这屋里熬成贼了。弄小巧借刀杀人,是凤姐最被人诟病的一案,凤姐对损害到她利益的人一向心狠手辣,但在此案中,你可以看出她用尽了积攒的所有手段,真有点毕其功予一役的气势,大闹宁国府连仪态都不顾了,最后终于逼死了尤二姐,这一仗凤姐虽胜却是惨胜。为什么这么说?以前看凤姐做坏事就像玩一样,对贾瑞还是弄权铁槛寺都是不费吹灰之力且不落痕迹的,而到这一仗凤姐声嘶力竭,再而衰三而竭。但看结果呢,贾琏还是有了二奶秋桐,凤姐得罪了整个东府并且失了丈夫的心,甚至她还伤了平儿的心,平儿偷出二百两银子给贾琏,还提醒说何必在这儿点眼等等。所以说是惨胜,经此一战反而是四面楚歌。凤姐从来不缺力而是缺势,生病原可让她抽身退步退出贾府的管理,贾琏娶二房也是势在必行的事,何不让平儿做了二房,其实退一步,抱朴守拙,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先缓一缓,养一养自己的气,谋定而后动。当然如果是这样凤姐就不是凤姐了,凤姐永远是行动派,也永远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喜欢把一切掌握在手中,我们也只能感叹机会稍纵即逝,永不再来。王熙凤永远是对权势心热的人,她迫不及待要回到那个让她惊艳世人的舞台上去,却不知人生的秋天已经悄悄降临。贾母过生日,婆子得罪了尤氏,她绑了婆子无可厚非。可邢夫人当面求情给她没脸,她实质的靠山王夫人没有支持她,尤氏也否认了前情还怪她多事。之前所做之事的恶果都显露出来,人生向她露出了爪子和牙齿,她不知道人生的每样礼物都标好了价钱,曾经给你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王熙凤又病了,这次的病不像上次,这次的病更致命。她真得有点灰心了,她向平儿说,以后好了也要做个好好先生,得乐且乐得笑且笑,反正还有那么多人呢。当王熙凤都想放手不管了,贾府也就真得如大厦将倾了。她灰心不想管的时候,有人却跳出来开始管贾府的事。先是贾母查赌,随后邢夫人拿到香囊来质问王夫人,邢王二夫人开始直接插手贾府的实务,凤姐提出合理的建议,却完全被搁置,反而成了检抄大观园的傀儡。在贾府失了体统的自己检抄时,作为贾府镜像的江南甄府已经出事被皇帝抄了,而在凤姐病,甄家出事这样的背景下,中秋节到了。红楼梦中讲到过节的场景很多,因为过节很具仪式感且能反映时间更替。而这个中秋是贾府过得最凄清的中秋了。凤姐不在,贾母说,她一个人倒可抵十个人的空。可是大家都在强颜欢笑,而最终的结果是老太君在这个月明星稀萧声呜咽的夜晚潸然泪下。同时,在山下联诗的黛玉和湘云说出了红楼梦中最凄凉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切已然无可挽回。当凤姐失去活力的时候,贾府也已奄奄一息。回转头去品评凤姐,如果说古人批判她,那是因为她不符合古代对一个好女人的标准。中国人总喜欢把道放在很高的位置,而把实干放得很低。凤姐的确没有战略眼光,没有超拔的高度,甚至她也的确做了许多坏事。但站在贾府这个角度说,她是个实干家。是贾府辜负了凤姐,而非凤姐辜负了贾府,她已经做了她能做的全部,而这府里的实际接班人,男一号贾宝玉是怎么说的,随便他怎么后不接手,也不会短了我们就行。再不济他说得是明日我死了就完了。真正让人哭笑不得。世人评判王熙凤说她格局太低流于世俗,但像贾宝玉这样逃避在风花雪月中不是更加可笑?荣宁二府可不是毁在王熙凤手里的,而恰恰是王熙凤的作为,才使贾府又多撑了几年。
王熙凤用现在的话说妥妥的女强人一个,用霸道女总裁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人长得漂亮,办事干脆利落,效率极高,能树立威望,管得住下人。有人说,是她贪财害了她,害了贾府,实则不然。王熙凤作为四大家族的王家,家族势力不在贾家之下。也是千金小姐出身,不差钱的那种,她嫁入贾府,作为贾府的贤内助,为什么就拼命去捞钱了。这一切的伏笔,藏在了贾雨村在林黛玉家教书那时,有一次外出遇到好友冷子兴,两个人的对话是这样的,贾雨村问冷子兴最近有什么新闻没有,冷子兴就说到贾府,形容贾府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贾府太铺张浪费,这是其一,其二,贾府教子无方。子子孙孙中没有一个争气的。从冷子兴的观点来看,贾府破败只是时间问题,这不是一个王熙凤可以改变的。王熙凤之所以去放高利贷敛财,归根结底还是贾府确实是表面风光,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能被别人看扁了,一切排场不能少,看看贾敬的葬礼和秦可卿的葬礼就知道了,那排场。但是这个能省吗?不能省,就算王熙凤想去省,宁国府也不会同意省这个钱。钱进账少,出账多,家底被掏空就是早晚的事了,换成另外一个人当家,不一定有王熙凤这种能力,家里的仆人哪个是省油的灯,要不是王熙凤能镇得住脚,就那些下人都能把贾府翻个底朝天。王熙凤还是一个遵守妇道的好女人,就在她的侄儿贾瑞对他图谋不轨时,她也是设计去捉弄他,并没有逾越半步。所以,对于王熙凤的评价,是一个很有能力很有才干的女强人。在人员管理上的能力非常的突出,能守得住本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里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