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T-50俄罗斯什么战机最先进十年磨一剑?

广袤的国土给俄罗斯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还有漫长的边境线,尤其是在靠近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冷战中,苏联国土防空军一直面临强大的防空压力,一旦热战爆发,要保卫苏联不被载有核武器的美国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突破十分困难,苏联国土防空军不得不装备专门研制的远程截击机。米格-31“捕狐犬”是苏联最后一种,也是最先进的一种远程截击机,其与当时的第三代战斗机完全不一样,其拥有更高的速度和航程,强大的机载雷达和远程空空导弹,保证其可以在200公里的距离上,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其更像美国海军的F-14“雄猫”,但机动性不如,苏联声称“捕狐犬”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要超过“雄猫”。“捕狐犬”是第一种装备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术飞机,但其使用的R-33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存在严重的可靠性问题。尽管苏-27战斗机和苏-30SM战斗机也被用来执行远程截击任务,美国空军更是不再发展专门的截击机,F-15和F-22现在承担截击机的任务,但俄罗斯明显不是这样,苏联时代对不同战斗机的严格分工影响到现在,尽管俄罗斯空军也认为多用途战斗机更加符合经济效益,一架更贵的多用途战斗机,能完成多架专用战机的任务,综合费用更低。专门的截击型苏-27P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工企业米格公司总经理塔拉先科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家企业正对所有米格-31截击机进行升级,同时研制其替代机型。米格公司将业务分为几个部分:其一是对先前已经交付给订购方的米格31进行升级,使其性能尽可能接近第五代战机;其二是研制未来远程截击航空系统,以替代米格-31。同时,公司仍将继续开展米格-29和米格-35项目。苏联末期就已经制定了苏联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未来机型,其中就包括米格-31截击机的替代者,但这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的转型,当然最主要的也是缺乏资金自,该项目随着大量其他项目一同终结。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已经不再发展专门的截击机,而是用现在的多用途战斗机替代,苏-27系列具有巨大的载油量,其带来的巨大航程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这也是中国在生产了小批量歼-8后,全力发展歼-11系列的主要原因。歼11本身就是不错的截击机,比歼8强的太多在现在还单独发展截击机的,恐怕也就是俄罗斯一家了,俄罗斯空军似乎在认可了多用途战斗机的同时,依然因为内部势力的问题,顽固的发展专用战机,而这些专用战机,即便是在其负责的任务方面也没比多用途战斗机更强,诸如苏-34和苏-30SM的区别,后者除了具备对地对海攻击能力,空战能力也不俗。从战斗机发展的理念方面,俄罗斯要明显落后中国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发展方面,明显更认可西方路线,紧随其后。苏34的出现本身说明俄罗斯空军发展思路的倒退
2011年8月,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极力向中国推销耗资100亿美元研发的苏-57,他们认为歼20要达到苏-57作战能力还需10年,中方:不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空工业开始不断走下坡路,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五代隐身战机F-22横空出世,第二款隐身战机F-35也开始研制。俄罗斯空军感到威胁越来越大,但受经济实力所限,直到2001年才启动五代战机研发,新机代号T-50,整个研发成本大约100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政府财政实在困难,只能提供给苏霍伊设计局15亿美元,其他缺口则需苏霍伊设计局自行解决。为了缓解资金短缺,俄罗斯决定与印度共同研发,印方对这个五代机项目非常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2002年T-50的战机研发正式开始,2007年第一架T-50原型机开始建造,由于时间紧迫,加之资金有限,T-50研发和制造过程始终磕磕绊绊。2008年12月,俄印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印度可以将单座版的T-50升级改款为自己所需的双座版战机(印度称FGFA)。印度将承担整个项目50%的研发任务,作为回报,印度方面可以得到T-50大概25%的研发任务,这些任务集中在战机航电部分。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买卖,既获得了先进的五代战机,还得到了宝贵的研发技术,因此印度一度计划采购50架单座型和200架双座型T-50。不过,印度的算盘显然打错了,等他们参与T-50研发时,俄罗斯方面告知这款5代机设计已全部完成,印度方面既无法参与双座版FGFA设计,也得不到其中任何技术细节。2009年12月,印度方面又参观了T-50样机,在了解到该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5平方米后,印方对其隐身性能表示怀疑,同时对战机超音速巡航性能也持谨慎乐观。既然得不到技术,战机的性能可能也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印度在投资了35亿美元后,不得不忍痛抽身,终止与俄方合作,决定研制自己的隐身战机。印方撤资后,导致苏-57研制经费减少一半,好在最终勉强完成。2010年1月29日,T-50样机顺利完成首飞(歼-20则晚了一年),标志着俄罗斯首款五代隐身战机研制成功,随后2架原型机又进行了几十次试飞。这款战机各项指标都是冲着F-22而来,机长19.8米,翼展13.95米,配备两台117S矢量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超2马赫,作战半径1200千米。不过T-50并未采取流行的隐形设计,依旧采取了苏-27和苏-35相似的常规气动布局,虽然机身多处做了隐身处理,但很多人对此仍持怀疑态度。作为俄罗斯首款5代隐身战机,苏霍伊设计局称T-50继承了俄战机各项优点,具备超音速巡航、高度隐形、超级机动性等特点,作战能力超强。2011年8月17日,在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首次公开展示了2架T-50,并将它们改名为苏-57。航展上,中方代表对苏-57表现出很大兴趣,仔细观察了其每一个细节,俄方见状便趁机向中方极力推销。彼时受西方制裁,俄罗斯经济困难,俄空军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拨款购买苏-57(俄空军最后订购了15架苏-57),而苏-57下一阶段的大规模量产还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只有外销才能拯救这款5代隐身战机。两个俄制战机的最大采购国——印度与中国就成为俄最佳的推销购买方。不过在这届航展上,苏-57在跑道滑行时,一侧的发动机突然喷出一条极为吓人的烈焰。最后查明是那台发动机发生了压缩机失速,这次意外严重影响了苏-57的口碑,印度最终考虑放弃引进这款隐身战机,也受了此次事件的影响。当时许多媒体认为中国空军依旧可能是苏-57第一个用户。可事实上,歼-20在苏-57首飞一年后也进行了试飞,俄方一直在评估歼-20。歼-20从首飞之后一直在进行升级改造,逐渐发展成一款远航程以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机。苏霍伊专家认为歼-20隐身能力有限,还无法实现超音速巡航,只能算作四代半战机。一旦遭遇美军成熟的F-22,只有苏-57有一战的资格,歼-20想要具备类似的能力可能还需要10年以上。况且当时中国的歼-16、歼-11B产能不足,歼10和歼11/11A逐步退役,为应对台海突发局势,急需像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样一次采购100多架苏-30来采购苏-57。可中方却婉拒了俄方推销,而是在2年后购买了24架苏-35。虽然俄军事专家也多次表示,采购苏-57可以作为"加强版四代半"来使用,从而避免与歼20重叠。可中方却保持谨慎态度,即便是苏-35,来华几年中方也没有追加采购订单,数量始终维持在24架。实际上歼20批量生产,涡扇-15发动机装机试验后,中国批量采购苏-57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在大力提倡武器国产化的今天,苏-57想要出口中国,须向中方转让“产品-30”发动机等技术(苏-57的核心部分),才有可能引起中方兴趣。苏-57的综合性能相较歼-20而言没有明显优势,歼-20已经批量服役,升级和提升歼-20性能可能要更迫切一些。
2017-03-16 21:06
来源:
白虎堂
俄罗斯近阶段来对苏霍伊负责研发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T-50进行了一系列发动机试车实验,以检验土星公司新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T-50同时进行了多次试飞活动,但是土星公司提供的新型发动机似乎仍然未能达到俄罗斯的要求,因此俄罗斯还需要对这种发动机进行改进。对于T-50的服役时间,俄罗斯仍然只是简单表示明年有望交付使用。不过了解T-50的人都知道,俄罗斯每年都是这么说的。
资料图:俄制T50
T-50是俄罗斯开发的第一款隐形战斗机,这种战斗机现在暂时使用土星公司的AL-41F1S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也是苏-35的标配引擎。如果仅就产品性能来看,AL-41F1S发动机也算得上是一种技术指标非常高的矢量推力发动机,但是俄罗斯希望T-50的飞行性能能够达到美制F-22“猛禽”战斗机的水平,因此让土星公司重新开发了新的izdeliye 30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推力有望接近于F-22专用的普惠F119-PW-100涡扇发动机。如果T-50安装此类发动机的话,则可能实现非常明显的超音速巡航飞行能力。
资料图:俄制发动机
然而要开发一种新的发动机显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如何让T-50有效控制新型发动机就更成了颇具技术难度的命题。如果T-50在发动机研究的课题上出现延滞的话,则意味着本来就已经延缓的进程将不得不继续推迟。在中国歼-20已经正式服役的情况下,T-50如果还不能尽快交付使用,则将逐渐被中国赶超,并远远落后于中国。
资料图:中国歼20
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中国歼-20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并将开始换装国产航空发动机。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国产歼-20战斗机将配备国产引擎,而不再需要使用俄制发动机,这样歼-20更新升级的速度也会更快。当俄罗斯总算完成T-50发展工作的时候,中国或许已经开始着手生产六代机了。
更多资讯趣闻请关注“白虎堂”微信公众号:armsarmy
作者署名:白虎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有多少架战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