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真实的战争的残酷无法想象中会出现抢夺遗体的现象?


前文回顾:巴比伦分封:瓜分500万平方公里,10将军切割亚历山大帝国 新旧摄政王反目,欧亚诸侯内战巴比伦分封并未令马其顿帝国恢复安宁,几乎是同一时间,欧洲和亚洲均爆发了反马其顿的叛乱。在亚洲,曾经被亚历山大带到东方的希腊雇佣兵越发不满现在的生活,比起温暖的气候和辽阔的海洋,东方的荒芜和炎热让人窒息,这些老兵不顾守土卫国的责任,纷纷逃离了戍卫的城市,2万人马聚集在一起向西方进军。帕迪卡斯闻之暴怒,他怎么可能容忍希腊雇佣兵对新朝廷的挑战,于是派米底亚总督培松率部镇压叛乱,最终这支希腊老兵军团被全部歼灭,帕迪卡斯残忍地将他们全部处死,以威慑帝国的其他人马。此后,为了帮亲信攸美尼斯占领卡帕多西亚,帕迪卡斯亲自领兵讨伐小亚细亚,成功灭掉了卡帕多西亚的地方势力,攸美尼斯得以掌控了该地区,并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帕迪卡斯通过攸美尼斯震慑小亚细亚的各省总督,全面控制了亚洲的地盘。在欧洲,得知亚历山大病逝后,希腊各城邦迅速结为同盟试图摆脱马其顿人的控制,他们推举雅典将军列奥斯典纳斯为统帅,集结了4万人马向北进发。此时坐镇欧洲的安提帕特手里只有13600人的军队,但他依然率部南下讨伐叛军,双方在温泉关以北爆发战斗,安提帕特寡不敌众,被迫逃往拉米亚城固守,希腊联军顺势将拉米亚围了个水泄不通。然而希腊联军未能攻下拉米亚,安提帕特的求援信却一封又一封地送到了亚洲,首席统帅克拉特鲁斯和赫勒斯滂总督列奥纳托斯响应了安提帕特。其中,列奥纳托斯率领21500人的军队进入欧洲,迫使希腊联军放弃围城,转而北上与之交战,结果列奥纳托斯阵亡,但希腊联军也损失惨重,安提帕特利用这个机会,立即出城收编了列奥纳托斯的军队,其军力瞬间扩充了一倍之多,于是无所顾忌地退回了马其顿本土。克拉特鲁斯则率领二百余艘战舰击败了希腊海军,控制了爱琴海并封锁了雅典,他本人带来的6000精锐骑兵进一步增强了安提帕特的势力,至此,安提帕特已拥有步兵4万、骑兵6000,他挥师南下,于克拉农之战击败了希腊联军,希腊各城邦被迫求和,但安提帕特老谋深算,他拒绝与整个希腊同盟议和,而是与每个城邦单独和谈,城邦们便争相与之签订和平协议,苦苦支撑的雅典最后也不得不选择投降。安提帕特便将马其顿驻军派往各城邦,重新控制了希腊人,欧洲统治权算是被安提帕特握紧了。欧、亚两地叛乱被镇压后,马其顿帝国逐渐形成了帕迪卡斯和安提帕特的两大阵营,而两位摄政又通过联姻结为盟友,马其顿帝国似乎平安地完成了权力交接,然而一场新的婚姻改变了这一切。新国王阿格里乌斯在成为国王前曾与王室成员阿德娅订有婚约,而这位名叫阿德娅的女子乃是先王腓力的外孙女,母亲是腓力之女库娜涅,她们得知阿格里乌斯继位称王后,立即前往亚洲投奔新王,阿德娅企图以王后的身份掌控朝政大权,这引起了帝国摄政帕迪卡斯的忧虑。帕迪卡斯的兄弟阿尔塞塔斯自然能体会兄长的担忧,于是他自作主张去“迎接”新王后,并就地伏杀了库娜涅,本来他是要将阿德娅一并杀掉,但马其顿士兵却认出了阿德娅,他们拒绝斩杀马其顿王室成员,逼迫阿尔塞塔斯将她迎回巴比伦,如此一来,摄政王刺杀王后的事便被天下共知,各地诸侯纷纷谴责帕迪卡斯,使其威望大为受损。阿德娅与阿格里乌斯成婚后改名为欧律狄刻,以王后名义行事,更进一步削弱了摄政王的权威。经此一事,帕迪卡斯方才意识到王室在马其顿人心中的地位,纵然他是帝国摄政,也不能和王室成员相提并论。恰逢此时,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丝为了恢复存在感,更为了重新回到马其顿的核心统治圈中,表示要将公主克里奥帕特拉嫁给摄政王帕迪卡斯。一听说能进入王室,帕迪卡斯马上头脑发晕,要休掉安提帕特的女儿,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让掌握整个欧洲的安提帕特勃然大怒,安提帕特立刻将三个女儿分别嫁给色雷斯总督莱西马库斯、埃及总督托勒密和手握重兵的克拉特鲁斯,4人结成一个反帕迪卡斯的联盟,名义上统一的马其顿帝国终于迎来了终结。摄政王帕迪卡斯的短视,让帝国分为了东、西两个阵营。东方阵营以巴比伦为核心,由帕迪卡斯掌握小亚细亚、叙利亚以及东方各省,麾下包括卡帕多西亚总督攸美尼斯、米底亚总督培松等东方总督;西方阵营以培拉为核心,由安提帕特掌握马其顿、希腊、色雷斯以及埃及,麾下包括莱西马库斯、托勒密、克拉特鲁斯。从地图上看,亚洲的帕迪卡斯的领土似乎更为庞大,但是实际上,亚洲各地总督都持暧昧态度,而安提帕特却控制着马其顿本土,拥有更加强大的陆军力量。两大阵营虽然剑拔弩张,但依然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可是埃及总督托勒密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竟然在这种时候买通了护送亚历山大遗体回马其顿的指挥官,他们在未告知帕迪卡斯的情况下,将大帝遗体偷偷运到了埃及,此事令帕迪卡斯的威望进一步受损,摄政王勃然大怒,决定出兵抢回大帝的遗体,内战正式爆发。东国方面从小亚西亚、埃及两条战线发起进攻,西国方面自然也从这两条战线发动反击。其中,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率领强大的西国联军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小亚细亚,攸美尼斯只能从卡帕多西亚出兵阻挡来势汹汹的大军,而摄政王帕迪卡斯本人则率领东国大军向埃及进攻,他意图在托勒密孤立的情况下,一举夺取埃及全境,然后北上支援攸美尼斯。可是看似强大的东国大军并不齐心,帕迪卡斯十分不信任自己的步兵,因为他之前杀掉了步兵统帅梅利埃格以加强权力,步兵虽未哗变,但也是人心难测。内战示意图非洲战场上,面对帕迪卡斯的大军,托勒密凭借尼罗河天险阻挡敌军,埃及军队死死地守住了渡河的要塞。帕迪卡斯并未考虑作战季节问题,当他的军队抵达尼罗河时,当地正处于汛期,河水暴涨,强攻要塞失败后的东国大军弥漫着不同的声音,帕迪卡斯知道自己威望不足,于是不得不冒险在孟菲斯展开第二次渡河行动,他放弃了埃及人控制的要塞,沿河南下,在一处水势稍浅的地方,帕迪卡斯发现河中有个孤岛,他决定让大军在此处渡河。他命令象兵部队从孤岛上游下水,凭借大象的高大身材让水势减缓,这一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河水被阻挡后深度真的降低了,然后帕迪卡斯下令让步兵渡河,可是就在步兵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大象因为体重等原因陷入泥沙,一些大象不听指挥离开了自己的位置,顿时水位上涨,不少士兵被大水冲走,一部分到了孤岛上的士兵发现自己进退两难,他们争先恐后的跳进水中往回游动,可是能回来的只是少数。还未和托勒密会战的帕迪卡斯已经连续失败了两次,军中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帕迪卡斯不是亚历山大,他没有办法重新凝聚士兵,只能任由事态蔓延,结果麾下部将塞琉古、培松、银盾将军安提贞尼斯等人联合起来刺杀了帕迪卡斯,大军一夜之间变了天,帕迪卡斯在这场继业者游戏里率先出局。塞琉古等人立刻和托勒密议和,双方达成和解准备重新推选新的帝国摄政。至于小亚细亚方面,卡帕多西亚总督攸美尼斯率领的军队也不稳定,可能是因为攸美尼斯之前只是亚历山大的秘书,没有单独统帅过军队,他的部将率领一部分人马叛逃到了安提帕特的西国阵营,安提帕特觉得攸美尼斯不足为虑,于是留下克拉特鲁斯的2万军队对付攸美尼斯,自己则率军南下埃及支援托勒密,这时候无论是攸美尼斯还是安提帕特都不知道帕迪卡斯已死。克拉特鲁斯作为亚历山大麾下的首席统帅,对战胜攸美尼斯不抱有任何怀疑,他根本不相信一个秘书出身的文官能指挥战斗,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个贴身秘书从亚历山大那里学到了很多,早就不是所谓的文官了。克拉特鲁斯率军迅速找到了攸美尼斯的军队,两军对阵在小亚细亚中北部位置。克拉特鲁斯采用传统方式布阵,中央是马其顿方阵步兵为核心的2万步兵,自己指挥1000人的伙伴骑兵居于右翼,左翼则交给了攸美尼斯的叛将。攸美尼斯方面布阵花了些心思,他本人指挥精锐的卡帕多西亚骑兵位于右翼,中央布置为2万人的马其顿方阵步兵及亚洲雇佣兵,左翼则全部布置为雇佣军团,攸美尼斯的目的就是利用凶猛的左翼雇佣军攻击克拉特鲁斯的骑兵,之所以不让马其顿人与克拉特鲁斯交手,就是怕士兵们临阵倒戈,因为克拉特鲁斯在马其顿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单是看见他就足以让士兵们倒戈。战事首先在双方骑兵中展开,克拉特鲁斯率领右翼1000伙伴骑兵首先出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亮相让敌军士兵放弃抵抗,显然克拉特鲁斯觉得自己是个超级明星,而攸美尼斯似乎意识到了这样的情况,早就派出了蛮族雇佣兵埋伏在两翼之间的小山上,这群人可不认识什么明星,一接战就杀的眼红起来,攸美尼斯自己则带领精锐骑兵进攻敌军左翼,“杀死叛徒!”,攸美尼斯麾下士兵士气高昂,看见背叛者的他们战力提升了一个档次。很快攸美尼斯的左翼传来了好消息,敌军统帅克拉特鲁斯战死沙场,他的军队立刻陷入混乱,攸美尼斯乘胜追击取得了会战的胜利,亚历山大麾下第一将军因为过于自负首先战死了。克拉特鲁斯阵亡得到败报的安提帕特颇为震惊,但也并不失望,因为克拉特鲁斯毕竟有着巨大的威望,他的战死意味着无人可以威胁自己的地位了,随后他与西国各路诸侯在叙利亚的特里帕拉迪苏斯达成了新的分封协议,基本就是将东国的地盘重新划分给自己人,而安提帕特成为了帝国新的摄政王,塞琉古则成为了以巴比伦的总督,安提贞尼斯成了埃兰总督,安提柯加封了庞菲利亚和吕底亚两个行省,两个傀儡国王则从巴比伦迁居到了培拉。安提帕特许诺要让弗里吉亚总督安提柯代理亚洲最高统帅,安提柯便兴高采烈地前往小亚细亚收拾攸美尼斯,两军对阵于阿基利亚。从军力上讲,两人基本差不多,但是安提柯却技高一筹,他通过减少横队数量的方式,把中央步兵每列的长度加长了,让远处的攸美尼斯误以为敌军人数众多,如此一来,还没开战的攸美尼斯军已经士气大跌,结果自然是攸美尼斯战败而逃,安提柯接管了帕迪卡斯的在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势力,还夺取了卡帕多西亚,成为了安提帕特之后的二号人物。新分封自此,帕迪卡斯的东国阵营基本瓦解,马其顿帝国被重新瓜分,返回欧洲的安提帕特统治马其顿和希腊,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勒密统治埃及和昔兰尼加,安提柯统治小亚细亚,培松统治米底亚,塞琉古则统治了巴比伦尼亚,东方各省总督维持原状并听命于安提帕特,第一次继业者战争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实的战争的残酷无法想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