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什么时候上的初中小学是几年制

德育职称论文范文1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现象较为普遍,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文件和规定,许多高校也对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收效甚微,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屡屡发生。为此,本文认真分析学术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做到惩防并举,共同打造一个学术规范、道德约束、法律惩罚的三层监督诚信体系。
一、学术研究中的三个层次
学术研究中有三个层次[1],如图1所示。本文把学术规范放第一个层次,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具体有: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等;高层次的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术道德,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学术研究者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失范则是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种种学术腐败行为,体现于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申报课题中以权谋私、投机钻营,研究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独占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专著写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评价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学术批评中的人身攻击、打击报复,一稿多投等都是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第三个层次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凡是学术不端行为触碰到法律规范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严惩。三个层次就如三个屏障,层层保护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在学术规范层一定要严格控制。依据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图,分别找出学术规范、道德约束、和法律防线三个方面没有很好地制约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二、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价值标准唯物化
我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转型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给社会结构产生激烈碰撞,衡量个人的价值标准由原来的多元变向单元的唯物化,这种评价的标准渗透到中国的各个高等学校。
1.好老师的标准打上唯物的标签
“搞了多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吗?多少钱?你上了多少课?那课时费就多啊?你发了多少论文?学校奖励多少?”。搞到自科基金可以买房了买车了买黄金了啊,许多高校校园到处停满了名车,都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拼搏,很少有人问“上课的学生认真吗?”“学生工作找的怎么样?”“学生喜欢你的课吗?”“用了什么新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搞论文、搞课题、找发票套取国家的大量的科研经费,这种现象包括许多重点大学都存在。如关于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等。这种唯物化的观念使社会具有功利性,科学研究产生浮躁。致使大批博士教授忽视了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约束,甚至触及了法律的底线。
2.教育唯物化
有些人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名声……他们抛弃了社会科学改造社会、净化人格的崇高使命,把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仅仅转化为商品的价格。有些人就因为只看到了这种价格,便在出卖学术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现在的教师还有几个能像孔子?为了金钱利禄,有人丧失做人准则,什么学生毕业20年不挣3 0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只把三分之一时间用在教学上……而这些教师却被封为“当代精英”“突出贡献者”。
3.权益筹码而非价值的体现
行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工资差距相差比较大,职称与工资津贴挂钩,没有职称工资就比别人低,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百倍。致使许多教师因工资低生存压力大而去铤而走险。工资的高低与职称挂钩,职称的评定与论文课题的挂钩,教师的晋升和定岗考核也与职称以及论文课题挂钩,有一部分评上教授后什么都不做也拿教授的工资,实行教授终身制。而工资与教学水平和实际研究水平关系不大。致使许多没有科研能力的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论文和课题就可以评职称,对教师所写的论文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放任自由。
高校的实力与的情况挂钩,过分强调的数量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多数高校将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领导政绩挂钩,有些学校在重点岗位聘任中,甚至明确要求教师发表文章和科研项目的数量。较少地审视自己在获得成果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诚信,是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二)自我道德约束和监管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形成须借助于求学期间的系统训练,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基本的学术信念,使学术诚信转化为具体的学术行为。大学生未来将在各行各业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部分硕士和博士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在求学阶段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形成学术诚信品质,就必定会对其今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育部出台了诸多相关学术规范的法律法规,也成立诸多学术道德的监管机制,然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无力,任其泛滥。
(三)互联网对学术的影响
互联网加速了高等学校及个人和外界的连接,政府教育科研机构、学术机构期刊和社会非法团体通过互联网很轻易地产生连接,从而轻易地产生制造学术不端的网络平台,形成所谓的论文制造产业链。非法团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和邮箱等网络媒体手段渗透到高校学术领域,利用教师的功利思想从事非法的学术交易。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三层次对策
(一)对学术规范的相关对策
首先,由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地区教育局相互协作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可以在网络公开公布,教育部、学术期刊、社会团体、课题部门及学校等课题和论文的审核与该网络关联,有不良记录的拒绝课题申请和,从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其次,成立独立的学术机构,其人事、经济和审核等权力不由高校领导层控制,直接由上一级学术机构控制,学术机构成员共同制定出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编制成小册发给在职的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职工发表的课题、论文和书籍等科研项目进行定期和随时抽查审核,对审核有学术不端行为上报学校和上级部门,如果学术不端行为成立,将名单录入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并开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杜绝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最后,学校做到官学分离,我国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中行政权力不仅能控制各种行政资源,而且能控制各种学术研究资源。这就使得手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人和与之相关的人在申报课题、评奖、职称评审中出现“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甚至出现“权色”交易现象[3],管理和学术研究分离意味着管理学校的领导要充分给教职员工以学术自由,不限制学术的自由发展,现在大部分的课题都在学校管理层,只有少部分的课题由教师担任,而控制课题的领导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又交给其他的课题组成员,教师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出来,课题和论文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抄袭的现象就随之而来。
(二)对道德约束的相关对策
冯友兰说: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般人都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只有极少的人能达到天地境界,而道德境界又有三层,第一层,利己而不损人,二层是利己利人,三层是损己利人。一般能到道德境界第一层就很不错了,能达到第一层的基本满足了前面两个境界,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满足下层要求后才能对上层要求提出要求,道德也是如此,一个天天为生活奔波、压力山大的教师哪有心情讲道德,当然影响道德还有许多因素。首先,政府要增加政府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在发达的西方诸多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资金非常大,教师待遇比较高,许多人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从而乐意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其次,取消职称与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目前水平的认定,但现实的教授基本是终身制,没有产出实际课题和论文等研究成果,工资却是高工资,所以取消职称与实际的工资水平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依据教学和科研业绩,进行单独的教学和科研奖励。杜绝了部分人为了评教授而走关系或剽窃不端的学术行为,同时也断绝一部分评上教授不搞科研的行为,鼓励部分教师坚定地走自由和独立的科研道路,有教学能力的多去教学。第三,加强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开展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将道德他律行为变成道德自律行为,做到学术的利己而不损人及利人利己的学术道德层次[4]。树立师风师德榜样的丰碑,切实打造不同专业学科的师风师德团队,尤其是团队的领头人的学术道德,他的学术道德水平影响一个团队的学术道德水平,一个严于律己的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团队同样也这么要求,这样学校就会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最后改善评价教师的标准,好老师不一定是那些科研学术做得好的教师,不一定是那些拿着几千万的课题经费开名车的教师,做到好教师评价的标准多元化,充分体现做老师的尊严和价值,使教师安心遵守学术规范,自由从事学术研究。
(三)对法律制裁的相关对策德育职称论文范文2
[关键词]:队伍建设 职教德育改革 学生
一、背景分析
1.信息时代背景对职教德育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时代的特点越发突显,未成年人接受信息的途径越发宽泛、信息内容越发丰富,文化元素的多元、价值导向的多元、兴趣形态的多元,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主要表现在:
(1)文化元素的多元促使青少年表现出对个性表现的强烈愿望。对规范持抵触态度,对主流文化持怀疑眼光。
(2)价值导向的多元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使青少年显得无措和彷徨。
(3)趣味形态的多元使青少年拥有更丰富更快乐的生活形态,这对相对艰苦的学业成长造成的负迁移效应不可忽视。
(4)巨大的信息量的获取,使青少年的思维更活跃,越发形成不唯实、不唯理、不唯师、只唯我的人格特点,传统“师道尊严”被动摇,需要更科学巧妙的引导方法。
(5)现代信息媒体的高效、精致和感观效能使青少年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媒介产生不屑、厌恶甚至抵触。
2.经济时代背景对职教德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高速发展、经济振兴、科技复兴的历程催生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和优秀人才,职教德育承载着培养直接参与竞争和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大责任,面临着时域有限、内容和责任无限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1)社会、企业、家庭对职教学生的德育成长抱有更大的期望和更紧迫的需求。
(2)家长面临经济时代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对子女教育的精力投入有限,职教德育一力承担指导学生德育成长的重担。
(3)经济活动的多元化,物质待遇与文化素养、知识水平高低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层面未表现出直接关联。使“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成才观”在青少年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4)经济社会需要专业人才,职教教师的专业技能转化不了物质待遇的现实对教师队伍建设不能说没有影响。
3.职教发展背景对德育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扶持政策体现出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家长心态、社会舆论和传统文化仍左右着职教的生源质量,职教德育对象多少面对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1)经济困难:入学职教的优等生因家庭经济问题放弃普教的情况不在少数,此类学生存在心理落差和心理抗拒。
(2)学力困难:初中阶段学业不达普高的招生标准被迫选择职教仍占多数。
(3)自律困难:学习习惯、生活能力、行为规范、道德素养不完善,处于成长发展起步期的学生牵扯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精力。
(4)认识困难:原普教模式向职教模式转型。学生适应不够、自我思想、行为的调整不够。
二、主要矛盾
1.教师德育本质与专业成长的矛盾
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本应在教师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得到充分而具体的体现,但是职教教师承担的专业成长任务更复杂、更紧迫、更具体。德育职责的长期效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缓释效应相对而言影响了教师德育本职的紧迫感和归属感。
2.教师技能系统培训方向与日趋专业化德育工作要求的矛盾
职业教师很大部分来自理工专业高校,缺乏德育技能的系统培训,传统培训成果以《教育学》、《心理学》理念知识为主,缺少实践经验,学生个性化特征需要更专业的技能和更丰富的方法。
3.教师成长的政策导向与德育教师现实负荷的矛盾
教师成长最终是在职称晋升上体现的。职称晋升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教师成长的政策导向,而教师在现实工作中繁重的德育负荷和具体成果、成就得不到职称评定指标体系的接纳和认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德育成长的追求和投入。
4.待遇给予和工作压力的矛盾
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教师称号却没有德育序列。物质待遇往往又和这些称号的头衔挂钩,对教师个人的德育工作绩效只占一个部分,而一个尽责的德育工作者承载巨大的管理压力。这样的矛盾在职教尤为明显。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
德育工作团队是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所以,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1.培训、考核、激励相结合,推动教师个体德育成长
(1)培训
系统性:对教师进行强化教师技能系统集中的校本培训。
人文性:培训要结合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品质的相关活动。
实践性:情景实践、教育案例剖析研讨等实践性的培训方式也很重要。
(2)考核
对班主任工作绩效的考核坚持量化评估和定性综合评价相结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结论在教师整体工作绩效中的地位和比重。将班主任工作投入和任职班级当前表现紧密结合又适度分离,充分体现激发积极性的考核工作核心动机。将考核结论与各类待遇紧密挂钩。
(3)激励
根据德育工作团队整体状态发展和现实工作整体进行物质激励、荣誉激励和政策激励。
2.全员育人的体制落到实处,强化德育团队整体合力
(1)加强德育团队组织建设,优化工作程序,丰富工作阶梯
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职能部门与班级间可按专业大类设立专业部或系,建立以系或部为主体的学生教育三级管体系,并在系部与班级之间建立以年级为单位或以专业方向为单位的管理组,设立组长,为德育思想的深入贯彻,德育措施的统一执行奠定基础。
(2)建立“德育导师组”制度,强化班级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合力
以班级为管理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级任课教师为成员,组织建设班级德育导师组制度,全面实施导师制可真正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方针。
3.加速专业化德育工作团队建设
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倾向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越发明显了,可在以下方面做有效尝试,来推动德育工作专业化进程。
(1)加速德育专项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如心理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生活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等,为不同需求学生获得更专业的成长服务。
(2)加速专职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可根据学制阶段性培养目标的区别,分别设立专职辅导员工作职业。专职辅导员有更明确、统一的工作目标和成长方向,有更充沛的精力,有利于德育工作者事务性、教育性、管理性的统整和协调,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工程走向成熟,有利于德育以生为本、追求教育引导实效的目标实现。
4.学生团员、干部队伍建设作用非凡
以学生干部为主体,加大学生社团建设力度,把队伍建设、专业强化、文化引领、综合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形成、社会责任体验等教育元素有机统整在一起,是很好的探索和尝试的方向。德育职称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 师资队伍 构建 管理
[作者简介]彭华(1978- ),女,河南南阳人,黄河科技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河南 郑州 4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WSR方法论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051)和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GH-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58-02
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国家素质的提升,高校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肩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重任。而高校主要的教育责任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所以高校的师资队伍构建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利于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教育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高校的师资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科技快速发展,高校的改革需要向着更深层次推进。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在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其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目前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期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构建与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师资队伍的素质不平均,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师存在知识体系陈旧、课堂缺乏活跃气氛、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其整体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高校当中的支撑结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之下,高校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构成比例要按照1∶2∶4∶3来构建,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师资队伍的构建出现过分追求高职称人才的现象,高级职称的职务人员比例偏高,中间师资力量薄弱,这样对高校的学科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高校教师的来源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资的年龄结构需要调整。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来源中存在教师子女顶替进入高校执教的现象,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在高校当中还存在毕业生留校担任教师的现象,这就加大了师资竞争的不公平性,不利于高校学术思想的构建和教育质量的进步。在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据统计,我国高校教授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到了55%,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10%,而年龄在45岁以下的仅仅占到20%。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未来的五年时间内,近70%的教授和科研人员要退出高校师资队伍,高校急需年轻的教师进行补充。所以高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之尽快地成长来充实高校教师队伍。
3.高校的学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年轻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当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依然偏低,高校急需高学历的人员来担任高校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年轻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但是现在许多高校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高校年轻教师时常在外兼职、出国不归、改变行业等。许多任职于高校内的高学历年轻教师也有了转行的意图,这些都造成了我国高校年轻教师严重流失,各高校应当提高重视程度。
4.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教师培养经费不足。在我国的高校教师队伍当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少之又少,多半都是50岁以上的,这样发展下去,学科带头人会出现断层现象,将会严重影响高校学科的发展。另外,高校对于教师的培养经费投入不足,从我国高校目前的现状来看,师资培训进修经费紧张,且教师的教学任务负担重,正常培训进修的时间不断被缩减等,造成了目前教师知识面狭窄、学科结构单一、知识老化,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
5.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存在弊端,考核机制不完善。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当中的研究成果多由教师所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忽视了要把理论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而且职称的评定是终身制的,导致高校的教师只注重学术论文的发表,不注重科研的实际需要,有些教师的视野比较狭窄,把培训的机会当成自己的负担。这些都直接导致教师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师的知识构成达不到高校教学的标准。
6.高校教师的配备不合理,工资报酬偏低。在我国,非教学人员在高校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之其他社会脑力劳动者没有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高校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处于劣势,这就直接导致许多青年教师在择业时选择其他行业,而忽视高校教师的行业。
二、解决高校师资队伍构建与管理问题的途径
1.根据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方案。(1)建设各学科的学术团队。当代高校的各个学科之间都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新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产生,高校应当打破传统的管理和组织模式,建立各学科专业化的学术团队,通过理论创新,创造出全新的学术成果,在学科学术团队的内部应当采用相互合作与竞争的机制,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团队的内部要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的教师积极进行学术研究。高校对于薄弱学科,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出现断层的“濒危”学科,更加应该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一是选拔和培养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二是对科研设施和条件进行升级换代,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使年轻教师可以迅速健康地成长,把人才断层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2)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来源的素质。在招揽高学历人才方面,高校应当抓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校、院两级必须制定出接纳优秀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比如实际的科研经费问题、住房问题、安家费、配偶工作及其子女升学和工作条件等实际问题,高校应该创造出一个适宜招纳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样才可以找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高校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内部的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师资资源配置,实现教师的优化组合。高校也可以适当地外调一部分教师来对本校的师资团队进行合理补充,但是高校要严格控制外调教师的比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旨在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的水平。同时,还可以从企业以及社会当中引进一些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入高校的师资队伍当中,这样既可以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数量的不足,还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3)提升师资队伍的自身素质。学院应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选拔和培养中青年教师,并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高校应当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学术成果,从而能够与时俱进。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类似于学科专业知识竞赛的活动,以赛代练,这样既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不断加深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可以活跃高校的学术气氛。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观摩一些专业课程的讲座,或是一些特级教师教学的录像,通过观摩可以使高校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2.引进教师竞争上岗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的配置。首先,应该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入校”门槛进行高设置,保证后备教师的来源层次和学术水平,做到后备充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断层、师资队伍建设无从谈起的问题,高校引进了一大批本科生充实高校师资队伍,暂时解决了教师不足的问题。可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校师资队伍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走向,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给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此,我国教育部开始严把高校教师进校关,将其高标准放在了进校时的学历和学位上,使高校教师在进校前就完成了高学历高学位的教育。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制订明确的教师培养计划与方案,旨在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理念品质和对事业的责任心。摆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高校还应当建立健全自身监督管理机制,对学校教师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理念的评价工作。
3.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要抛弃以往的陈规陋习,应该形成公开公平、自由竞争、学术第一、教学相辅的合理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以学术水平为职称评定的标准,切实调动和激发教师们的学术科研兴趣,使教学、科研和能力相辅相成,促进教师自我科研和自我学术水平的提升。高校应当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职称评定条件,不要把所有学科的职称评定一概而论,在职称评定的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开职称评定的过程,完善我国的职称评定机制。应当由专门的评审专家去负责职称评定的监督与执行工作,对职称评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以防有些人进行暗箱操作。要进一步规范职称论文的认定标准,不但要看到论文所发刊物的级别,还要综合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看其是否具有实用性。在对论文质量进行鉴定的时候应当采取一个完善、规范的鉴定标准,使得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更加系统化。高校还应当努力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对于所出现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问题应当严肃处理,努力构建一个诚信公平的职称评定平台。另外,在学术评定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行政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职称评定的公平与民主。国家还应当多兴办一些学术性的刊物,这样才能够给高校教师发表学术性论文更大的选择余地,也能促进刊物之间进行市场竞争,不好的刊物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的问题。
4.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师进修和提高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师资队伍水平提高的必要途径,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经济快速变革的年代,知识更新换代时间短、周期快,高校对教师的进修培训应该经常化和制度化。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高校教师培训的过程当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而且还要有道德方面的培训,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师德和形象,为高校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高校教师的师德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当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且具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高校应当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努力促进他们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另外,高校应当制订系统完善的教师师德培养方案,要把教师的师德培训作为高校教师日常培训的一部分,对于新上岗的高校教师要把对他们的师德教育作为培训重点。要树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师德优秀的高校教师应当予以相应的奖励,以增强其荣誉感。高校的师德评选应当与教师的职称、晋升以及高校其他荣誉的评选挂钩。高校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高校教师的师德进行监督,定期让大学生对高校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评价,督促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素质,从而全面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这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关键在于我们要直面问题,找出原因所在,并进行有效的化解,高等教育的改革才可以顺利地进行。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不单单是教师的个人问题,更多的是师资管理的问题,所以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鲁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3).
[2]李学容,邹渝,夏泽胜.城乡统筹视野下重庆市教师培训机制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
[3]李爱红.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
[4]宋亦芳.转型中的区域成人高校教师激励方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德育职称论文范文4
关键词:价值标准唯物化;网络学术监督平台;他律;自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30-02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现象较为普遍,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文件和规定,许多高校也对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收效甚微,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屡屡发生。为此,本文认真分析学术道德缺失的原因,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做到惩防并举,共同打造一个学术规范、道德约束、法律惩罚的三层监督诚信体系。
一、学术研究中的三个层次
学术研究中有三个层次[1],如图1所示。本文把学术规范放第一个层次,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具体有: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如文献的合理使用规则,引证标注规则,立论阐述的逻辑规则等;高层次的规范,如学术制度规范、学风规范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术道德,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学术研究者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学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失范则是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种种学术腐败行为,体现于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申报课题中、投机钻营,研究过程中的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独占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专著写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评价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学术批评中的人身攻击、打击报复,一稿多投等都是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第三个层次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凡是学术不端行为触碰到法律规范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严惩。三个层次就如三个屏障,层层保护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科学性,在学术规范层一定要严格控制。依据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图,分别找出学术规范、道德约束、和法律防线三个方面没有很好地制约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

二、高校教师学术失范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价值标准唯物化
我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转型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剧烈的变化给社会结构产生激烈碰撞,衡量个人的价值标准由原来的多元变向单元的唯物化,这种评价的标准渗透到中国的各个高等学校。
1.好老师的标准打上唯物的标签
“搞了多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吗?多少钱?你上了多少课?那课时费就多啊?你发了多少论文?学校奖励多少?”。搞到自科基金可以买房了买车了买黄金了啊,许多高校校园到处停满了名车,都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拼搏,很少有人问“上课的学生认真吗?”“学生工作找的怎么样?”“学生喜欢你的课吗?”“用了什么新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搞论文、搞课题、找发票套取国家的大量的科研经费,这种现象包括许多重点大学都存在。如关于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等。这种唯物化的观念使社会具有功利性,科学研究产生浮躁。致使大批博士教授忽视了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约束,甚至触及了法律的底线。
2.教育唯物化
有些人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名声……他们抛弃了社会科学改造社会、净化人格的崇高使命,把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仅仅转化为商品的价格。有些人就因为只看到了这种价格,便在出卖学术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现在的教师还有几个能像孔子?为了金钱利禄,有人丧失做人准则,什么学生毕业20年不挣3 0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只把三分之一时间用在教学上……而这些教师却被封为“当代精英”“突出贡献者”。
3.权益筹码而非价值的体现
行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之间工资差距相差比较大,职称与工资津贴挂钩,没有职称工资就比别人低,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百倍。致使许多教师因工资低生存压力大而去铤而走险。工资的高低与职称挂钩,职称的评定与论文课题的挂钩,教师的晋升和定岗考核也与职称以及论文课题挂钩,有一部分评上教授后什么都不做也拿教授的工资,实行教授终身制。而工资与教学水平和实际研究水平关系不大。致使许多没有科研能力的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论文和课题就可以评职称,对教师所写的论文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放任自由。
高校的实力与的情况挂钩,过分强调的数量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助长了学术不端的风气,多数高校将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领导政绩挂钩,有些学校在重点岗位聘任中,甚至明确要求教师发表文章和科研项目的数量。较少地审视自己在获得成果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诚信,是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二)自我道德约束和监管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学术素养的形成须借助于求学期间的系统训练,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基本的学术信念,使学术诚信转化为具体的学术行为。大学生未来将在各行各业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特别是部分硕士和博士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他们不能在求学阶段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形成学术诚信品质,就必定会对其今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教育部出台了诸多相关学术规范的法律法规,也成立诸多学术道德的监管机制,然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无力,任其泛滥。
(三)互联网对学术的影响
互联网加速了高等学校及个人和外界的连接,政府教育科研机构、学术机构期刊和社会非法团体通过互联网很轻易地产生连接,从而轻易地产生制造学术不端的网络平台,形成所谓的论文制造产业链。非法团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和邮箱等网络媒体手段渗透到高校学术领域,利用教师的功利思想从事非法的学术交易。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三层次对策
(一)对学术规范的相关对策
首先,由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地区教育局相互协作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可以在网络公开公布,教育部、学术期刊、社会团体、课题部门及学校等课题和论文的审核与该网络关联,有不良记录的拒绝课题申请和,从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其次,成立独立的学术机构,其人事、经济和审核等权力不由高校领导层控制,直接由上一级学术机构控制,学术机构成员共同制定出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编制成小册发给在职的教职员工,对学校教职工发表的课题、论文和书籍等科研项目进行定期和随时抽查审核,对审核有学术不端行为上报学校和上级部门,如果学术不端行为成立,将名单录入网络学术诚信管理平台,并开出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杜绝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的重要措施。最后,学校做到官学分离,我国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中行政权力不仅能控制各种行政资源,而且能控制各种学术研究资源。这就使得手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人和与之相关的人在申报课题、评奖、职称评审中出现“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甚至出现“权色”交易现象[3],管理和学术研究分离意味着管理学校的领导要充分给教职员工以学术自由,不限制学术的自由发展,现在大部分的课题都在学校管理层,只有少部分的课题由教师担任,而控制课题的领导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又交给其他的课题组成员,教师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出来,课题和论文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抄袭的现象就随之而来。
(二)对道德约束的相关对策
冯友兰说: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般人都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只有极少的人能达到天地境界,而道德境界又有三层,第一层,利己而不损人,二层是利己利人,三层是损己利人。一般能到道德境界第一层就很不错了,能达到第一层的基本满足了前面两个境界,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满足下层要求后才能对上层要求提出要求,道德也是如此,一个天天为生活奔波、压力山大的教师哪有心情讲道德,当然影响道德还有许多因素。首先,政府要增加政府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在发达的西方诸多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资金非常大,教师待遇比较高,许多人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从而乐意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其次,取消职称与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目前水平的认定,但现实的教授基本是终身制,没有产出实际课题和论文等研究成果,工资却是高工资,所以取消职称与实际的工资水平挂钩,实现工资双轨制,依据教学和科研业绩,进行单独的教学和科研奖励。杜绝了部分人为了评教授而走关系或剽窃不端的学术行为,同时也断绝一部分评上教授不搞科研的行为,鼓励部分教师坚定地走自由和独立的科研道路,有教学能力的多去教学。第三,加强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开展学术道德和师风师德建设,将道德他律行为变成道德自律行为,做到学术的利己而不损人及利人利己的学术道德层次[4]。树立师风师德榜样的丰碑,切实打造不同专业学科的师风师德团队,尤其是团队的领头人的学术道德,他的学术道德水平影响一个团队的学术道德水平,一个严于律己的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团队同样也这么要求,这样学校就会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最后改善评价教师的标准,好老师不一定是那些科研学术做得好的教师,不一定是那些拿着几千万的课题经费开名车的教师,做到好教师评价的标准多元化,充分体现做老师的尊严和价值,使教师安心遵守学术规范,自由从事学术研究。
(三)对法律制裁的相关对策
对触及法律底线的学术不端行为个人和单位,包括课题的申报单位机构、单位和申报人,论文的期刊杂志社、论文中介机构、论文的和论文的最终作者等等,坚决进行法律制裁,诸多触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学术行为要一网打尽,绝不姑息,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学术风气,树立教师育人育德的风标。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的学术法律制裁措施,成立专门的学术监督机构,完善学术监督制度。另一方面,学校配合上级部门成立学术监督机构,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及时举报并开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触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决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绝不姑息。
规范高校学术道德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有依次有序对学术研究的学术规范、道德约束、法律惩罚三个层次建立有效的对策,加强执行对策力度,才能打造一个健康良性的学术道德诚信体系,才能为国家社会培养创新人才,才能做到学术道德的他律和自律统一。
参考文献:
[1]杜金玉.学术道德问题讨论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32-34.
[2]张英丽.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25-131.德育职称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从1984年第一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与修仃有效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分析,得出规范的六个走向:由他律走向自律,由理想走向现实,由一统走向分层,由宽泛走向专一,由随意走向科学,由难行走向操作。随着师德建设的发展,这些走向必将推动规范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使规范从规范对象、名称、内容到时限发生整体的变革。
从1984年至今,我国共四次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回首二十余年间,师德建设经历了一个继承和总结优良传统、实践经验,形成师德规范化、制度化成果,进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程中,在传承优良师德品质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师德问题,更体现了我国当今师德建设的研究进程。在第四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之际,对规范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不仅有助于规范的学习与贯彻,也有助于师德建设的研究,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历史沿革
(一)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1984年10月13日,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中小学职业道德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颁布《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wWw.133229.cOm《要求》全文(含标题)共267字,分为6条。主要包括的内容:爱国爱党,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遵纪守法,处理好与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要求》主要调节教师的四重关系:教师作为公民与国家、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校集体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家长等社会群体的伦理道德关系。
《要求》是建国以来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启了师德规范化之路。其特点有三:第一,从宏观角度归纳了时代需要的教师道德品质,缺乏层次性;第二,从理想境界表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缺乏操作性;第三,对教师角色职能定位不明,缺乏专业性。
(二)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1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结合现实需求对(要求》进行修订后,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1年《规范》)。1991年《关于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991年《规范》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书育人,精心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其全文(含标题)共238字,分为6条。主要包括的内容:爱国爱党,加强思想学习;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提高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热爱学生,保护其身心健康;热爱学校,团结协作;注重个人修养,为人师表。主要调节教师的三重关系:教师作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校集体的伦理道德关系。
1991年《规范》在内容上仍显粗糙,其特点有二:第一,调整后的规范内容在整体上更具有层次性意识。第二,更为明确了教师应处理的几层关系,使规范更具有专业性意识。但其舍去了《要求》中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如没有提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缺失。
(三)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颁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7年《规范》)。1997年《规范》颁布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促使全体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1997年《规范》全文(含标题)共583字,分为8条。主要包括的内容: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主要调节教师的四重关系:教师与国家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内群体的伦理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外群体的伦理关系。
1997年《规范》较前两次师德规范有较大进步。其特点有三:第一,规范较具操作性。它的内容更加具体,时代性也较强,如教师的廉洁问题等。第二,规范较具专业性。它以职业特征为出发点,论及教师应处理的关系。第三,规范的科学性不高。1997年《规范》在本质上是前两次规范的细化,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完整和内容不系统的问题。
(四)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9月4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2008年《规范》)。2008年《规范》的颁布在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2008年《规范》(含标题)共501字,分为6条。主要包括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主要调节教师的四重关系:教师与国家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伦理道德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内群体的关系,教师与教育系统外群体的关系。
2008年《规范》是我国步人新世纪后的第一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集以往三部师德规范之成果,因而更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其特点有:第一,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规范出现了肯定教师个体有提高道德修养的能力与要求的取向。第二,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对教师现实的道德问题加以重视,不只提道德理想追求。第三,对师德规范科学性的探索仍在发展中。过往的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这正是2008年《规范》向前追求和探寻的方向。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比较分析
(一)由他律走向自律
回顾二十余年,一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和三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历史,展现了师德建设的发展动态。随着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师德研究的不断深人,师德规范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教师群体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受其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及较强的自觉性和自尊心。但《要求》和1991年《规范》均把教师定位于道德无知者或知之甚少者,以一种道德先导的姿态出现,内容和形式均忽略了教师的特点,偏向他律一极。而1997年《规范》已开始突出教师的自觉自修。在本世纪初,学界提出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淡化教育、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激励教育等。以教师为师德主体的思想在规范中直接体现为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规范要促进师德生长,就要为教师的自律创造更大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师德建设中更加强调教师主体性作用,教师自律会是师德规范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由理想走向务实
规范是明文规定的标准,是实践的规则,如果失去与实际的结合,规范的存在也失去了意义。纵观四次规范的内容,由最初只提出抽象师德理想逐渐转变为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更具现实意义。
尊重教师角色背后的人,就发现了教师的存在,正视了教师的差异,规范走向务实是师德研究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反映。《规范》的这一转变能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真实感受到规范的存在,比组织教师对规范进行理论学习更能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调查指出,为数不少的教师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示“不知道”。正如有学者认为,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的师德规范只会使广大教师内心产生具有距离感的敬畏,致使教师心理压力加剧,并最终因其高远而形同虚设。规范偏向理想一极,是多年来师德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疏离的病疾。只有放下架子,真正服务于教育现实的规范,才是名符其实的师德规范。
《三)由一统走向分层
现今,师德分层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同。教师的师德层次不同,其师德表现必然不同。只有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的因层制宜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过度重视划一性,即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的教师必须做到。图规范应使教师能结合自身道德现状有所思,有所求,促成师德提高。因而规范应具有三个基本层次: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以规范中关于教师业务学习的内容为例,《要求》内的条目很难适用于全体教师。1997《规范》的表述,则折射了师德观的一次飞跃。它承认了教师道德层次的差异和追求境界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对处于不同道德水平和不同追求阶段的教师给予相应指导。其不足之处在于师德层次的划分仍不明晰,上下之境亦不通达。2008年《规范》第6条的三句话更加体现了规范的理想、原则和规则的分层,但这一分层仍有待提高。
(四)由宽泛走向专一
师德规范必须明确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教师与教师职业。《要求》和三次《规范》从混合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的“大杂烩”走向纯粹的职业道德的过程,意味着更为成熟的师德规范正在形成。
由前文对师德规范调节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师德规范至少应处理好四层关系:第一是教师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第二是教师一与同事的关系;第三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第四是教师与家长和其他社会教育工作的关系。这是由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此外,师德规范还应严格划定其范围在教师职业活动之内。师德不是公德,但要与公德保持一致,可以说师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师德也不是私德,它应该规范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但不应干涉教师角色外的个人。师德规范与其他道德规范的界限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太低,随着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师德规范专一趋势更强。
(五)由随意走向科学
如果把师德规范的发展过程称为“师德规范发展史”,那么这段历史折射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凝结着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师德规范正由过去较大的随意性走!句科学性、
师德规范科学性突出体现在规范的制定。首先,制定依据更为科学。随着师德研究的深人,教育学和相关领域如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地应用其中。其次,规范制定人员结构更为合理。规范的制度不再只是官方行为,修订2008年《规范》时,教育部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而打破了单一制定者的人员结构。第三,制定过程更有序。2008年《规范》的修订从2004年开始历时四年多,这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修订,并且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充分体现了规范制定的程序化与制度化。规范走向科学不仅体现在制定中,同时还体现在规范的内容与实施之中。
(六)由难行走向可行
师德水平直接反映在教师的言行之中,规范的作用也体现在教师能依此判断其行为合理与否。这就是说,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科学管理,使师德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师德规范地位意识的转变,促进了规范内容可行性增强的可喜变化。
历次规范不断增加了操作层面的内容,不仅对提倡的行为,对“不得”的行为均有具体表述。正如有学者谈到,“应该是什么”是教师职业拥有的必要道德条件,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最低限度和要求,它是一种必然和必须。此种要求的教师职业道德指向“大多数教师都做得到的道德”,是一种教师职业领域里的“恕道”,是可以被“习知”的。规范可行性的增强将会更有效地提高师德水平。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来前瞻
(一)制定主体的变革
在分析我国师德规范走向的基础之上,我们将对未来的师德规范构建做一点展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主体将会变革。它会由教育部与全国教育工会或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转向完全由全国性的教师行业组织制定。四次师德规范均由教育部(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或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布。但在2008年《规范》修订时,教育部于2008年6月25日在《中国教育报》上正式征求社会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提出“此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广大教师共同的行为准则,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完善和共同遵守,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转变,可见官方制定主体正逐渐向教育行业内过渡。未来的发展中,全国性的教师行业组织势必将取代政府相关部门而成为规范的制定主体。制定主体中政府的去功能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政府在职业规范制定中的主导角色正在退化,这不仅意味着道德标准中政治性的弱化,也意味着师德规范将会更为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规范对象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范对象将会变革。它会由只规范中小学教师扩大至全体教育工作者。
早在1991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关于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就提出“《规范》的基本要求亦适用于中小学职工。各地可根据《规范》,结合职工各项工作岗位的特点,分别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不同特点,各地可参照本《规范》对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做出补充规定或提出具体要求。”厄“〕这实质上是为解决中小学教师以外的教育工作者无从业标准的折中提法。《要求》和三次《规范》均未把中小学教师以外的教育工作者纳人其范围。我国现行的全国性师德规范只有2008年《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范》两部,此外还有地区性的师德规范和各层次学校自定的规范。这既不利于教育工作者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局限了师德规范自身的价值。因而我们必须逐渐构建起一个包括幼儿教师、中小学和中职教师、高职和大专教师、大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内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并最终整合形成统一的专业伦理自律公约。
《三)规范名称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名称将会变革。它会由规范改称为教师专业伦理自律公约。
规范,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公约,是机关、团体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公约比规范更为强调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如前文所述,师德规范正由他律走向自律,由难行走向操作。正如有学者指出在教育实践中,作为道德主体的教师要唤醒自我意识,改善自我形象,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在反思自我行为合理性的同时也要反思现有道德规范的正当性。这样,师德建设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教师专业伦理自律公约的出现有两点依据:一是教育工作者相对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自觉性与自尊心,这是教育工作者群体能够产生专业伦理自律的基础。二是教育工作者的伦理标准将内化为自我的批判与追求,这是形成专业伦理自律公约的要求。随着师德建设的提高,教育工作者将会对职业伦理道德有进一步的追求,达到了向专业发展和事业追求之境的层次,教育工作者会因自身的发展促成公约的出现。因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范这一名称必然被教师专业伦理自律公约的构想所取代。
(四)规范内容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将会变革。它会由不周延逐渐走向周延。这一变革将与规范对象等的变革相互促进。
规范对象将扩大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是由规范自身含义提供的可能性。而规范内容由不周延向周延的变革为规范对象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有学者提出,师德规范中一般对整个教育行业自身的建设有所考虑,但考虑不多。有学者也一再追求从教育专业化需要出发重建师德规范。规范内容向周延的发展,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因为规范的功能是为对教师应处理的各种关系提供指导。从职业内部要求出发,教师应主要处理八重关系,包括:教师与国家的关系,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及学生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者的关系,教育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的自我关系等。而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自我认识的提升,教育理论中各种教育观点和概念的深化和澄清,将会使规范达到新的层次。所以,随着公约的形成,全体教育工作者能以其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充分和必要判断。至此,规范的内容就趋于周延。规范内容中不合理内涵将被剔除,适用界线将被明确,专业性将被强化,它使师德规范根本独立于其他道德标准,又与各项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共同服务于教育工作者。
(五)规范时限的变革德育职称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师德建设
1 加强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的角色价值和职业特性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人生态度、理想信念、治学方法、价值取向、道德修养乃至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书和育人是同步的,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责任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每一位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历史责任。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在中职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品德素质是核心。要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首先提高老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对学生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师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其次,加强师德建设是中职学校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来一流的学生。师德决定着教师的职业行为,能影响到教师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并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角度来看,必须要加强师德建设。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的重要手段。“教风”与“校风和学风”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没有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好的“学风”,更谈不上好的“校风”。校风学风,是中职学校永恒的课题,师德建设自然就成了中职学校不变的主题。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才能使学生的自身素养有所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创造优雅的育人环境,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2 在中职学校实施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深入学习理论,建立高尚情操: 要督促中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使之形成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这是产生强烈事业心的思想基础。中职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并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到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坚定中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深化教师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校领导班子要做到率先学习,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鼓励全体教师参与理论探讨。第三是要建立起学习制度和考查制度,以确保达到理论学习的时间和效果。中职教师只有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2.2 关注个体发展需求,推进中职师德建设: 中职教师的发展不仅包含和其专业知识相关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同时还包含学术道德水平的提升。但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推动中职教师发展的实践并未受到学校的重视,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其学术道德的发展。大多教师认为,目前的发展缺乏与其所在专业领域里和其他成员的交流,从而渴望学校或所属部门多提供一些机会。另外,从教师发展的观念上看,传统的“教师培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多是非持续性的培训,通常是由上至下推行,由于难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教师在实践领域中的问题,从而变成了“走过场”,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或应付情绪。而“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学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能是提供支持。只有这种观念转变,才能给教师带来主动性的发展。近年来,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反应最强烈的主题。青年教师多数都是初级职称或者中级职称,他们在个人事务和专业学术事务的平衡以及优先选择等方面面临着比年长教师更为严峻的挑战。由于他们正处于职业生涯中建立信念认同的阶段,该阶段所形成的认知理念,对他们专业道德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完成从他律至自律的转变。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适应学术工作的帮助,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首先,中职学校应对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予以支持,同时还要让教师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方法,逐渐产生教学专业发展的渴求。其次,制定相应的制度建立起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其成为每位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而不再是自发行为。此外,帮助教师减压,关心其个人健康及家庭状况,达到教师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状态。
2.3 建立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制度来保证。中职学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并完善师德建设的运行体系和评估体系:第一,要逐步完善教师管理的工作体系。将师德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规划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亲手抓,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落实、适时督促并定期检验效果。同时,要切实改变现行的教师培训体制,将师德建设纳入到教育培训的计划中,将师德教育培训纳入到学校师资管理的工作体系中,长远计划,详细落实。第二,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的师德评估体系,并从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几方面对教师实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查测评。第三,是要建立起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现行教师的各项评比、评优乃至晋升等工作,多半是注重发表了多少篇科研论文,出版了多少部学术著作,完成了多少项科研成果等等,而很少考虑到教师的师德状况,更不用说把师德的好与坏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纳入到考核系统中。因此,要想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必须要把师德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去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将教师的师德评价结果切实地与教师的评奖评优还有职称评定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从跟本上改变师德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
2.4 倡导教师加强自律,不断提高师德素养: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他律最终也必须落脚于自律,因此,在重视他律的前提下,必须重视自律。道德是内在的东西,德性不可教,它的养成只能靠个人的自觉修养和主观努力。因此,师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只能通过将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实现。有了这样深入的认识,注重教师的自律就会成为师德教育的必然选择。所以,学校要积极地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工作,鼓励他们遵守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执行依法治校,加强对《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用高尚的师德去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与此同时,还要将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纳入到整个教师素质提升的各项活动之中,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和谐的环境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自重、自慎、自省、自律,以促进教师思想道德水准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4年什么时候上的初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