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炼钢铁历史事件为什么都是废铁

  今天(10月15日),山东大学110岁了。1901年,山东大学的前身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成立。这是继京师大学堂后,在各省最早兴办的官立大学堂。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山东大学曾一度落脚青岛。1958年,山东大学终于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济南,并从此扎根泉城。当年山大从青岛迁回济南时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山大开建新校区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与波折?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到了亲历过这段历史的山东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李万鹏,听他讲述当年的故事。  放弃郑州改搬济南从通知搬家到动身就一周时间  我刚进入山大的时候,山大还在青岛。后来学校说,为备战需要,学校要搬离沿海城市。最初搬迁的校址选在郑州,为此,学校还特意派了搞基建的队伍去了郑州,进行建设。当时郑州那边经常往学校寄照片,说新学校盖得怎么好,不过大家都不太愿意去。后来决定学校不往郑州搬了,而是改搬济南。据说当初学校在郑州那边搞的一些基础建设被后来的郑州大学用了。  我记得学校是1958年9月通知搬家的,从我们得到通知到来到济南,也就一周时间,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济南了。那时候老师的东西多一些,学生基本没什么行李,一个大柳条箱就什么都装上了。我们是分年级分批坐火车来的济南,当时是在黄台站下的车,下车之后我们就直接走到了山大老校即现在的洪家楼校区。搬家时正赶上大炼钢铁同学们来济南每人都带着耐火砖  1958年正是大炼钢铁的时候,学校里也建了小高炉。当时班上通知说,来济南每人要捎两块耐火砖,到了学校要建小高炉。到哪里去弄耐火砖呢?青岛的马路边儿人行道是当年德国人用耐火砖铺的。有的同学就瞅着晚上没人的时候,去马路沿儿上撬出两块。  结果等上车的时候,人家说这个砖得托运。于是大家就拿报纸包上,在外面写上收信人的名字。当时大家写的都是“黄台车站房金堂收”。房金堂是那时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所以大家都写他的名。  耐火砖比现在的红砖要大一些、厚一些,分量也重。到了济南黄台车站下车后,同学们嫌砖太沉,沿途你扔一包,我扔一包,就这样一直扔到了学校,结果满道上净是一包一包的“房金堂”。  因为山大老校之前还是山东农学院的校区,我们来的时候,山农的学生们正在往外搬。操场上还有几十个用来炼钢的“一脚踢”。所谓“一脚踢”就是挖一个半米左右的坑,里面放上焦炭、废铁,上面再垒上个高高的像烟筒似的东西往上拔火。都说炼完了以后,“梆”一踢,钢就出来了。  在我们搬来之前,学校还先期派了比我们低一年级的同学来这里接管农学院的炼铁炉,位置就在现在老校西边山大二宿舍那里。那时学校周边非常荒凉新校的取土坑里还曾“接待”过狼  建新校时,有一个取土的地方,左挖右挖就挖了个大坑。那时候学校没有院墙,有一天,忽然从南山跑下只狼来,掉到那个坑里爬不上来了。后来叫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来,才把狼带走了。这事现在听着很稀奇,可那时候学校周围就是这么荒凉。从新校往南去除了七中,就是个托儿所,其他地方都是一片荒地。  那时学生们的业余活动就是看看电影。离学校最近的电影院是百货大楼西边旧军门巷的新华电影院。有时候东边的荣军医院也放电影。不过,当时从学校到荣军医院都是一片一片的菜地,同学们就结伴儿踩着菜地去看电影。资金短缺使文史楼一度烂尾建筑垃圾上种树成了今天有名的小树林  当年学校的教室和宿舍都很紧张。中文系师生、教工有将近300人,最初被分在老校的七号楼,教室加办公室再加上学生宿舍都在这一座楼上。因为人太多太挤,没过多久就说要建新校了。  建新校时,先盖了三座宿舍楼和食堂,把中文系和历史系搬了过去。上课就在刚盖好的食堂里,办公室则安排在宿舍楼一楼。然后文史楼开始打地基,因为资金困难,没多久文史楼就停工成了烂尾楼。后来重新开始盖,直到1961年才盖好。  关于文史楼还流传过一个笑话。现在新校这个地方原来叫利农庄,利农庄之前曾经叫打狗庄。为什么叫打狗庄呢?因为庄里有很多晒大粪的,狗就来吃大粪。后来大概觉得不好听,就改叫利农庄了。一直到文史楼建成,周围还有晒大粪的,整天臭烘烘的。当时大家开玩笑说:“咱的文史楼不能叫文史楼了,叫‘闻屎楼’得了。”  文史楼东边用于建筑取土和堆放建筑垃圾的那块空地,后来平了平,让历史系的学生栽了些树,就成了现在小有名气的漂亮的小树林。     (李万鹏 口述 本报记者 王蕾 整理)  李万鹏,1955年考入当时还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中文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于中文系担任助教。1962年调入山大科研处工作。1975年又调回中文系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王蕾翻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炼钢铁历史事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