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汉相争时期很多名人没有字流传下来反而陈胜是什么时期的却有?

核心提示:12个以“楚”为国号的政权,统治区域多在南方,以战国楚时间最长,势力曾延伸到秦岭淮河以北。张邦昌的伪楚虽在北方,时间却非常短。项羽的西楚势力最大,名为西楚霸王,实为天下之主。总体来说,楚字国号的影响主要在南方。
汉字博大精深,简简单单一个字可以让人联想很多。尤其是作为国号的汉字,“汉”会让人想起雄风盛世,北扫匈奴;“燕”会让人想起易水之边,白衣萧萧;“魏”会让人想起魏武挥鞭,东临碣石。那么“楚”呢?提到“楚”你会想起什么?战国时的战国七雄质疑楚国和“西楚霸王”项羽。
楚留香,不好意思,窜台了。这篇文章说的是历史,不是武侠。言归正传,我会想起春秋霸主,陈胜起义,霸王威风。对的,这是“楚”字的精粹,既是一个国号,也是一种精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中国古代政权,常用的国名不多,而“楚”无疑是其中之一,据初步统计,历史上以楚为政权名字的,应有12个,当然这里指独立割据或者有自主权的政权,不包含受封为一般诸侯王的封国。自古以来,楚国始终位于南方中部,如今人们也用楚地来指代湖南、湖北等地。
一、 战国楚(公元前704年—公元前223年)
楚国立国很早,相传为帝颛顼高阳的子孙在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公元前1042年立国,被周天子封为子爵。此后四百多年,楚国应该都只能算是周朝的封国,但是到春秋时期,楚国渐渐强盛起来,成为了独霸南方的超级大国,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称为王,自此开始了无限的吞并和兼并周围小国之路,楚国应该在此时才成了有自主权的政权。
西周时期建立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1115年,周成王封楚人首领熊怿立国于丹阳,就是楚国的第一代君主,楚国正式建立。分封丹阳在今天的湖北秭归,当时国号为“荆”,后来迁都于郢,在今天的湖北江陵,才改国号为“楚”,后世常将“荆楚”连称。“荆”和“楚”的本意都是落叶灌木,也代指了先秦时期农业开发较为落后的湖北等地区。楚国成立后,《左传》中说楚国的先人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就是他们驾驶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逐渐发展成南方最重要的诸侯国。到了春秋时期,楚国不断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楚庄王继位后,攻灭庸国,降服郑国,大败晋国,止戈为武,之后又降服宋国,至此,中原各国中,除晋、齐、鲁外,全部尊楚庄王为霸主,是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最先称王,虽然很牛,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权国家。
因此,战国时期的楚国可以算作第一个以“楚”为国号的独立政权。战国七雄中,楚国地域最广,从春秋到战国,一直是南方强国,不容小觑。后吴国伍子胥、孙武攻打楚国,楚国一度迁都避难,险些灭国,在秦国、越国帮助下才勉强复国。战国时期,楚国继续扩大领地,国力不断增强,又任命吴起主持变法,在中原大地发展的风生水起,可惜不久后楚悼王病逝,吴起被杀,一场图强改革无疾而终。楚怀王继位后,楚国实力达到了巅峰,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幅员数千里,兵甲上百万。后来因为外交政策不得力,被秦、齐、楚、魏等攻城略地,国力锐减。任用屈原等人变法,但因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半途而废。战国末期,粉碎越国后,故都郢都被秦占据之后,政治中心东移,稍微恢复了些实力,与秦军作战还有来有回。但是面对秦国一统之大势,之后楚国连续败给秦国,国力大衰,最终也无力回天,终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即使在秦统一天下后,仍然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
二、 张楚(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8年)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严刑酷法,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大旗,起义军连战连捷,先后攻克蕲县、?、?、苦柘、谯,打下陈县后,起义军已经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卒好六七万人,而且,全国各地也纷纷响应。陈胜起义地点和最初活动区域在楚国故地,陈胜称王,以陈县为都城,国号“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
起义军势大,张楚政权很快得到了各路起义军的响应,短时间内便占据了长江黄河之间的大片土地,声势滔天,于是陈胜决定西征灭秦。但在前209年的荥阳之战中,起义军败给了秦朝名将章邯,从此每况愈下,加上内部矛盾,起义军的滔天大火渐渐被秦军扑灭,随后接连作战不利,之后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
但是张楚并未因此灭亡,陈胜被害,激起其旧时侍从、将军吕臣极大悲愤。他在新阳(今安徽界首北)重举义旗,组建“苍头军“,从秦军手中夺回陈县,处死了投降秦军的叛徒庄贾,重新竖起“张楚“大旗。但是很快被项梁和项羽这股新兴的起义军势力给取代。
三、秦末楚(前208年-前206年)
熊心是楚国王族,楚国被秦国灭亡后,熊心在乡间地方隐居,以牧羊为生。公元208年,项梁得知陈胜死后,起事之后,采纳范增的建议,自称武信君,立熊心为楚怀王,以从民望。
项羽灭秦后,天下分封,大权在握的项羽虽然对于熊心很不满,但是还是尊熊心为义帝,封在郴县,随后遣人刺杀了义帝熊心,楚国自此灭亡。
四、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浩大声势中由项羽所建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政权,是介于秦汉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楚国灭亡没有多久,就死灰复燃。同样,在秦朝末年,项梁等起义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复建楚国,也称楚怀王。楚国军队在项羽、刘邦等人的率领下,灭亡秦朝。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将章邯、王离,消灭秦军主力,一时间名声大噪。公元前206年,实际上已经从名义上统一了秦朝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项羽作为名义上的联盟领袖号令天下,大肆分封,十八家诸侯国,尊熊心为义帝。而后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杀义帝,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名为霸王,实乃天下之主。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率军出汉中入关中,爆发楚汉相争,楚汉争霸长达四年多,刘邦先胜后败再胜,最后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合韩信、彭越,英布五十万兵马将项羽合围于垓下,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西楚灭亡。
五、桓楚(公元403年-公元410年)
公元403年,桓玄废东晋安帝,自立为帝,国号“楚”,都建康,史称桓楚。这个楚国就像一个笑话,刘裕起兵平叛,桓玄退出建康,刘裕复兴晋室。七年后,桓楚灭亡。
桓楚政权,东晋末年由楚王桓玄废晋安帝而建立的伪政权,后世史学家多称“桓楚”。东晋末年,当权的司马元显欲西征解决盘踞江陵地区,反意明显的桓玄,但是却出兵迟缓,一连数月,大军还未出都城建康。桓玄趁势而起,率领大军顺江东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到了建康城下,于公元403年初一举攻下了建康。
公元403年12月3日正式登位为帝,并改元"永始",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不久迁于寻阳。桓楚建立后直接继承东晋的领土,但实际上其势力范围仅及江陵以东的长江中下游一带,也就是荆州和长江一线。
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安帝西逃至江陵。刘裕乘胜追击,5月,桓玄败死。
公元410年,桓谦、桓石绥死,《晋书》以桓石绥的死亡标志桓楚余党的灭亡。
六、 林楚(617年-622年)
隋朝末年,616年,鄱阳人操师乞率先起兵反隋,饶州鄱阳(江西鄱阳)人林士弘积极响应,很快成为义军的中坚力量。操师乞战死后,林士弘成为义军领袖。公元617年12月10日,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次年,林士弘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称帝,国号“楚”,建年号太平,史称林楚。这个楚国存在了五六年。
622年为唐军所败,当年11月21日,林士弘向唐朝请求投降。同年林士弘病逝,楚国灭亡。
七、朱粲楚(618年-619年)
朱粲,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代农民起义领袖,堪称人间魔王。
朱粲起初担任城父县(今安徽亳州)的佐吏。朱粲随军征讨长白山,逃亡聚众作乱,号称“可达寒贼”,朱粲自称迦楼罗王,拥有部众十万多人。随后转战各地,从山东到江淮再到荆州,最后占据南阳盆地。
公元618年,朱粲在冠军县自称楚帝,改年号为昌达,率军攻陷邓州,随后又攻陷重镇南阳。但是仅有南阳一隅之地,不足以争天下,残暴的朱粲并非雄才大略之人,619年降唐,楚国灭亡,被李渊封为楚王。后朱粲反叛唐,投奔洛阳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斩杀。
八、李希烈楚(783年-786年)
李希烈,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颇有将才。公元781年,因战功受封为淄青节度使,封南平郡王。782年,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各自称王,囚杀颜真卿,公然造反。
783年底占据汴州,自称皇帝,国号楚。随后连连败退,到786年,已陷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境地,786年4月初二,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归顺朝廷。楚国灭亡。
九、北楚(荆南)(924年-963年)
北楚,又称为荆南或者南平国。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受后唐庄宗李存勖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今湖北江陵),史称南平或荆南。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
公元962年,周保权面临着张文表叛乱的压力,向荆南和北宋求救。公元963年,北宋采用假虞灭虢之计,借道南平国,进军荆州,一举灭掉了北楚,而后南下尽收南楚故地。
五代二楚
十、 马楚(公元907年—公元951年)
楚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公元907年,后梁朱温封马殷为楚王,他家境贫寒,少年时期曾做过木工。马楚建立,又称“南楚”,定都潭州(今湖南长沙,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成为五代时期10个封建割据国家之一。马楚成立后,马殷重视休养生息,注重农业商业发展,马楚境内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富甲一方,出现了十国中难得的繁荣局面,乃是南方的一片乐土。马楚巅峰时期,占据今湖南全境,江西、广西、贵州、湖北一部分。
马殷去世后,后继皇帝荒淫无道,不知皇位来之不易,挥霍无度,后来又爆发皇位之争,马楚国力逐步衰弱。
94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死后,马楚国内为争夺皇位,接连发生政变。949年到951年的这段争夺王位的战争,被称为众驹争槽。
马楚共传6王,历45年。马楚政权虽有一定的力量,但在群雄林立的五代十国中,同样不具有独自生存的能力。
951年11月,南唐大将边镐攻破长沙,楚王马希崇开成投降,马楚灭亡。
之后,南唐在楚地站不住脚,刘言、王进逵、周行逢、周保权、张文表相继控制了楚地,963年,被北宋所灭。
十一、 伪楚(1127年3月7日-1127年4月10日)
1127年,靖康之变,金军占领东京,俘虏徽钦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是,面临北方北宋遗民的打击,决定立傀儡政权过渡,于是便胁迫太宰张邦昌建立傀儡政权,国号“楚”,史称伪楚。伪楚政权仅仅存在一个月。
后来金军退去,张邦昌还政赵氏,奉迎高宗即位。"伪楚"政权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存在时间不过三十三日。中国历史上那些不被正史承认的朝代或政权?
至于张邦昌这些姿态是忠于大宋还是保命措施,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最后张邦昌得了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告发,被高宗赐死。
十二、钟相、杨幺楚(1133年-1135年)
钟相、杨幺起义,是南宋初年一个极为重要的大事件。公元1130年,钟相不满朝廷苛捐杂税和苟安的姿态,率众起义。同年,钟相被孔彦舟设计俘杀之后,杨幺统领着数十万起义军继续造势。12345678
公元1133年4月,杨么立钟相少子钟子义为太子,自号大圣天王,重建楚政权。公元1135年起义军被岳飞、张浚击败,6月11日,杨幺总寨被破,但其拒不投降,英勇赴死,楚国灭亡。
这十二个以“楚”为国号的政权,统治区域多在南方,以战国楚时间最长,势力曾延伸到秦岭淮河以北。张邦昌的伪楚虽在北方,时间却非常短。项羽的西楚势力最大,名为西楚霸王,实为天下之主。总体来说,楚字国号的影响主要在南方。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叫西楚呢?为什么不叫南楚呢?
楚国灭越国,越国就成了项氏的封地。因此下相是楚国的。楚国当时包括三个部分,两湖是楚国旧地称南楚;江东原来吴越地区称东楚;江淮地区属于西楚。项羽建都在彭城,彭城属于西楚地区,因此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楚国当时包括三个部分,两湖是楚国旧地称南楚;江东原来吴越地区称东楚;江淮地区属于西楚。项羽建都在彭城,彭城属于西楚地区,因此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为谓“西楚”,那是由于项羽定都“彭城”的缘故.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孟康云:“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故号“西楚”,“霸”字为仿效“春秋五霸”而得来.依据以上两点内容,于是就有了“西楚霸王”称号。西边的楚霸王。
随着北宋的统一,作为割据政权的“楚”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在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群雄林立的乱世,“楚”国号也不再出现于史书之上,成为统一王朝的一部分。
权利保护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嘻嘻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o Right Holders: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Xixik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Mailto:xiaoxi(at)xixik.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胜是什么时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