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度使相当什么官于现在什么官?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或司令职位。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在这以前,唐在厉兵秣马击败了东突厥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于其地设立州县治理,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但进攻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扩展资料唐节度使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明确指挥权限,如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城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均受其节度,但尚未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持节都督,辖区既狭,权任亦轻,北周及隋改称总管。隋荆、益、并、扬四大总管辖数十州,事权很重,但只管军事。隋炀帝杨广废总管,唐初恢复,仍称都督,而自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
节度使是在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也就是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后来随着发展不断的加大了节度使的权利,到了宋朝时期其权利逐渐被削弱,直到元代被彻底废除。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朝代,而不同的朝代有许多不同的官职,那么节度使是什么官职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节度使的简介节度使其实是唐朝的一个官职,在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也就是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后来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而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宋朝的节度使除了唐朝有节度使之外,宋朝也有节度使的存在。宋朝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各种政策来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节度使在元代的时候就被彻底的废除了。
查看全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节度使相当什么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