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京剧伍子胥 京剧?

陈俊杰,男,1957年出生,吉林白城人,汉族,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员,裘派花脸,首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先生入室弟子。演出剧目有传统戏《大保国、探黄陵、二进宫》、《秦香莲》、《坐寨盗马》等。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董圆圆、陈俊杰组成的“九大头牌”。注:董圆圆调离北京京剧院去往国家京剧院,候补张慧芳(原湖北京剧院)陈俊杰1970年考入吉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学习京剧表演,以样板戏开蒙,学了两年老生后改学花脸。敬业认真,刻苦勤奋的陈俊杰深得当年坐科“明春社”的文涛先生的喜爱,三年后陈俊杰开始崭露头角,担任主要角色。197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边教学边学戏。1976年师从文涛,开始学习传统戏。1979年调入吉林京剧团当演员,以武戏翻打为主。1982年正式拜文涛为师,学演了许多传统戏。同时还向郝鸣超学习了《打焦赞》、《白水滩》,向黄元庆学习了《夜奔》、《状元郎》,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基础。1990年曾向李长春问艺,拓宽了艺术视野。1992年调入山西省京剧院担任主演。除传统戏外还参演了新编戏《孟丽君》,饰演孟丽君之父孟士元,获“全国青年团队汇演优秀表演奖","山西杏花奖”。此外陈俊杰还与李胜素联袂主演了新编历史京剧《精卫填海》,饰演男一号发鸠。陈俊杰以高难度的唱,念,翻,打等全面技艺成功的塑造了这个人物,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1994年调入北京京剧院青年团担任主要演员。刚到团里就投入了现代戏《黄荆树》的创作当中,饰演男主角郑昌生,用花脸创造现代人物,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同。天资聪颖,嗓音条件出色的陈俊杰,近年来深得裘派弟子李长春,夏韵龙,孟俊泉等几位先生的亲授。在名家的精心雕琢下,演唱艺术不断提高。199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首届研究生班,师从文涛、李长春、夏韵龙、孟俊泉、李欣。2006年9月8日,前门梨园饭店正式举行李长春收徒陈俊杰拜师仪式,梅葆玖、叶少兰、景荣庆、王玉珍等京剧界名家名宿出席了活动。同时,“京胡圣手”燕守平正式收徒22岁的京胡才女汪佳颖。陈俊杰参加了1997、1998年的春节晚会及全国百余台的大型晚会。演出剧目有传统戏《大保国、探黄陵、二进宫》、《秦香莲》、《坐寨盗马》、《杨家将》、《失空斩》、《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龙凤呈祥》、《将相和》、《打严嵩》、《群英会》、《锁五龙》、《赵氏孤儿》和现代戏《黄荆树》、《梅兰芳》、《杜鹃山》、《红灯记》、《平原作战》、《党的女儿》以及新编历史剧《精卫填海》、《孟丽君》、《画龙点睛》、《兵圣孙武》、《风雨同仁堂》、《袁崇焕》、《洛神赋》、《驿亭谣》,也曾参加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的演出。陈俊杰武功基础很好,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兼备的铜锤花脸演员。陈俊杰嗓音洪亮,高亢,音色纯正,圆润念白吐字清晰,表演端庄大方,演唱以情代声,很有裘派韵味。1991年在全国现代戏汇演中为《高高的炼塔》伴唱,陈俊杰把裘派的风格和韵味充分合理的运用在这出戏当中,为该剧增添了光彩,专家和评委特别为陈俊杰设立了一个新的奖项“优秀伴唱奖”。1992年获“全国青年团队汇演优秀表演奖”,“山西杏花”奖。1996年10月8日,农历丙子年八月廿六日: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开班文化部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开班。中国京剧院:江其虎、赵永伟、邓敏、耿巧云、袁慧琴、赵永墩北京京剧院:朱强、李宏图、王蓉蓉、陈俊杰上海京剧院:李军、奚中路、史敏、严庆谷天津青年京剧团:张克、赵秀君、刘桂娟、石晓亮中国戏曲学院:杜鹏、董德光、周龙、乔慧斌大连京剧团:杨赤另:赣剧的涂玲慧、汉剧的邱玲、广东汉剧的李仙花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中华神韵》(作词魏子晨,作曲姚明,编舞林阳,演员袁慧琴、胡璇、李佩红、张晶、李海燕、杜鹏、张克、朱强、杨赤、陈俊杰;演出单位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华甸市歌舞团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盛世龙腾——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昆曲歌舞《九州迎春》(陈俊杰、李洁、罗长德)2000年3月29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廿四日: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典礼举行“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典礼在京举行。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京韵大歌舞《龙马之歌》(刘桂娟、孟广禄、杨赤、邓沐玮、陈俊杰)2002年5月1日,农历壬午年三月十九日:中国京剧院首演《兵圣孙武》中国京剧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兵圣孙武》。首演演员有:于魁智饰孙武,李胜素饰子萱,甄建华饰伍子胥,陈俊杰饰姬光,陈国森饰厨子;苏广忠司鼓,赵建华操琴,张延培作曲。2003年1月1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廿九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1日演出本日长安大戏院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龙凤呈祥》(王立军,谭孝曾,谭元寿,张克,张学津,寇春华,袁慧琴,陈俊杰,李世济,赵秀君,张萍,叶少兰,朱强,杨赤,甄建华)演出剧目《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张克,赵秀君,孟广禄,杜镇杰,王蓉蓉,陈俊杰)2004年5月1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三日,晚:北京京剧院首演《梅兰芳》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汇集了戏曲界最强主创班底的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著名老生演员于魁智扮演梅兰芳,其他演员还有:李胜素饰福芝芳,孟广禄饰褚民谊,赵葆秀饰福芝芳之母,石维坚饰泰戈尔,李岩饰杨小楼,李宏图饰松井,陈俊杰饰齐如山。2005年4月30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廿二日,晚:北京京剧院首演《袁崇焕》北京京剧院的新编京剧《袁崇焕》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进行了首场演出。《袁崇焕》讲述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大智大勇安社稷、蒙受奇冤志不移的故事。首演演员有:于魁智饰袁崇焕,孟广禄饰皇太极,赵葆秀饰袁母,李胜素饰袁妻,李宏图饰崇祯,杜镇杰饰成基命,马增寿饰温体仁,朱强饰程本直,陈俊杰饰梁廷栋,林庆饰祖大寿,韩胜存饰范文程,黄柏雪饰狱卒。2005年9月16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三日:纪念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第二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诞辰九十周年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第二场为裘派代表剧目折子戏。演出剧目《白良关》(陈俊杰、方旭)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秦香莲》(北京京剧院陈俊杰)2006年4月26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廿九日,20时:京剧交响乐诗《梅兰芳》在德国上演讲述京剧大师梅兰芳抗战经历的京剧交响乐诗《梅兰芳》于4月26日及4月27日在德国柏林的世界文化中心上演。中国演员在德国歌剧院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演出。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世界文化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本年的活动主题为“文化记忆”。德方专门邀请京剧《梅兰芳》赴德演出。参加演出的演员有梅葆玖、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孟广禄、李宏图、朱强、陈俊杰等。2006年5月4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初七日:北京京剧院首演《红灯记》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在保利剧院上演红色经典现代京剧《红灯记》,这是北京京剧院成立以来首次排演该剧。剧中的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分别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韩胜存、康静、张馨月扮演,扮演鸠山的是国家一级演员陈俊杰。为了确保演出质量,北京京剧院领导特邀刘长瑜、孙鸿勋、庚金群、李岩、张阑、张连祥、耿巧云、张四全等艺术家亲临现场指导排练。2006年10月8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七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十二场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十二场,由北京京剧院演出。演出剧目《袁崇焕》(于魁智,孟广禄,赵葆秀,李胜素,李宏图,杜镇杰,马增寿,朱强,叶金援,陈俊杰)2006年11月5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五日,晚:中国京剧院2006年在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演出由于魁智率领的中国京剧院一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大礼堂演出。此次演出,共有优秀传统剧目名段、现代红色经典唱段12个,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江其虎、陈俊杰等登台表演。2006年11月9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九日,晚:中国京剧院2006年在安徽大学演出以于魁智为团长的中国京剧院一团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适之楼多功能厅演出。这是“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一站。在这台名为“红色经典,传统名段”的演唱会上,中国京剧院一团的演员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江其虎、赵丽华、张静等为师生演出了优秀京剧传统戏《八仙过海》、《拾玉镯》、《四郎探母》等节目。于魁智、李胜素、陈俊杰合演的《沙家浜》更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演唱会在合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结束。2007年8月2日,农历丁亥年六月二十日:吉林省京剧票友协会成立大会举行中国京剧院一团赴长春献艺,以助兴吉林省京剧票友协会成立大会。李胜素、于魁智、李海燕、管波、张威、杨燕毅、陈俊杰、王萍等参加演出,表演剧目包括《四郎探母》、《霸王别姬》、《锁麟囊》、《上天台》、《红娘》、《痴梦》、《群英会》、《铡美案》、《赵氏孤儿》等选段。2007年11月2日,农历丁亥年九月廿三日:天津中国大戏院2007年11月2日演出本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行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演出。演出剧目《十老安刘》(朱强饰蒯彻,杜镇杰饰张苍,舒桐饰刘长,李宏图饰刘章,徐孟珂饰栾布,陈俊杰饰李左车,张馨月饰吕后,康静饰张夫人)2008年4月3日,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七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山东演出第一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赴山东巡回演出,本日演于滨州市。举行《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演唱会,演员有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管波、江其虎、康万生、陈俊杰等。2008年4月5日、6日、7日、8日、10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山东演出第3、4、5、6、7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赴山东巡回演出,先后演于滨州市、青州市、寿光市、莱芜市、临清市。举行《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演唱会,演员有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管波、江其虎、康万生、陈俊杰等。2008年4月13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八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河南演出第二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赴河南巡回演出,本日演于平顶山市。举行《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演唱会,演员有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管波、江其虎、康万生、陈俊杰等。2008年4月14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初九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河南演出第三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赴河南巡回演出,本日演于许昌市。举行《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演唱会,演员有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管波、江其虎、康万生、陈俊杰等。2008年4月16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一日,晚:中国国家京剧院2008年赴河南演出第五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赴河南巡回演出,本日演于郑州市。举行《红色经典传统名段》演唱会,演员有于魁智、李胜素、李海燕、管波、江其虎、康万生、陈俊杰等。2010年12月28日,农历庚寅年十一月廿三日:梅兰芳大剧院领衔主演《盛世中华》,演员有梅葆玖(嘉宾)、张学津、叶少兰、李维康、耿其昌、李宏图、朱强、陈俊杰、胡文阁等。
像于魁智这批演员,应该把早年(八九十年代),前些年(两千年前后),近年(大概零六、零七年以后)分开评价。现在基本都太不像样了,嗓子基本坏得差不多了,老师教的也差不多都还回去了。早年好多都很不错,嗓子也行(比现在号称嗓子好的那些青年演员强的太多太多了),唱的大部分还都像话,好一点的称得起不错(比较严的要求下的)。但遗憾的是,这批演员基本上都是几年一退步,退到现在,就成了这副样子。于魁智是这类的典型代表,关于唱腔的评价见上,具体解释见下。另,极不赞同把于魁智作为唱得没味儿的代表,而同时相对的把张建国、张克等作为有味儿的代表,半斤八两而已。引相关的一篇旧文:我逢人就喜欢说个段子,“想当年的于院不但嗓音颇好,而且相当规矩成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终于不会唱了。”虽然是个段子,但其实就是这么个理。最开始,一听人说于魁智嗓子好就发蒙,这个有时候又扁又怪,还没啥味儿的嗓子,好哪了。来个罪证。于魁智 大登殿 龙凤阁内把衣换先说这原板的尺寸就很让人崩溃,还能有点稳当劲不。再说这个字,言前辙的段子,所有a音基本都是a不a,e不e,又扁又闷,导板那个高腔倒是强不少,张开点了嘴,i音呢,希图他来个脑后音是不可能了,但也不至于唱的那么别扭吧。总之,要命的紧。可是,后来发现,曾经于魁智可不这么唱,当年是这么唱的。V26-珠帘寨-于魁智您听听三大贤仨字,宽亮挺阔,多好听,看口型,也很明显,张得开。由求也好听,徐州的州,不过分夸张(就成了a了),也张开了嘴(要不成e了),也歪嘴了吧。所以,该歪嘴也得歪,不歪就唱得好也成,要不,歪歪无伤大雅,唱的好听才是正道。嗓音宽亮,行腔稳中见俏。真好啊。这也是于魁智。后来人再说与嗓子好,我准想到这段,不堪回首的当年啊。96年的时候也还很不错呢,有金奖京剧团访台录像为证。于魁智 尚长荣 将相和-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当年台湾就使微麦了,坏事的根由啊,不过录出音来就是好听。木有办法啊。同一次演出的伍子胥。金奖京剧团访台公演-伍子胥-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听听伍员马上怒气冲,再听听将相和众百姓同把酒献上。想当年于院还能把散的唱出这个味呢,您瞧现在。不过说实话,演员到了他这个岁数,嗓子都走下坡路,可您不带艺术修养也走下坡路的吧,再说了,前5,6年有能好哪去呢。京剧《上天台》王离了龙书案好言奉敬 演唱: 于魁智06年的演出,比现在倒还强不少,不过,也就那么回事。会几个戏,会不会台步,这些就都不提了。来个总结,为啥非要费劲招骂说于魁智呢,绕不开他,真火。可是,当年火,有理,这些年火,不是个瞎捧么。长安180的票,据说黄牛票能抄到600,您说那600块钱干嘛不好。说到底,就是个唱的好也能红,瞎唱也能红,使劲也是红,不使劲也是红,这些年京剧走下坡路和这个就没关系?我觉得,多少有点关系吧。说起来挺凄凉的,当年多好,多有锋芒,现在成啥样了,这就叫伤仲永。可现在是人家”方仲永"唱不好了照样挣钱,偏就有那愿意掏600块钱的和我这个就能发发牢骚了,无奈呀。说到底,我觉得,没有观众对演员的严格要求,就没有好的艺术,这值得我们深思。把失效的链接更新了下,感谢提醒~~后边附这篇较长的文章写成也有五六年了,现在有些看法和当时多少有了点变化,但变的其实倒也很少,抽空可以稍加说明下更新于2018.04.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伍子胥 京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