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汇大通海南注册私募基金公司管理(海南)有限公司资产规模是多少?

个人系基金中已有24家成员企业,囊括了王德晓、陈光明、傅鹏博、丘栋荣、杨爱斌等一众投资大佬。在公募基金的队伍中,有着这样一种存在,它们一般都是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原高管辞职后创立,当提起这家基金公司的名字时,往往其后必定缀有一位“金融大佬”的名字。这支队伍就是“个人系”公募基金。我国“个人系”公募基金的发展始于2013年,彼时国务院发文表示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可作为主要股东申请设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015年泓德基金率先成立后就此拉开了“个人系”公募基金的帷幕,此后随着鹏扬基金、汇安基金的加入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队伍中已有24家成员企业,囊括了王德晓、陈光明、傅鹏博、丘栋荣、杨爱斌等一众投资大佬。鹏扬、泓德、睿远管理规模超500亿半数以上管理规模不足百亿单以管理规模这一指标来看,24家“个人系”公募中,有的管理规模已近千亿,有的管理规模尚不足1亿。据《易趣财经》统计,目前24家“个人系”基金管理规模共计4574.94亿元。其中,鹏扬基金、泓德基金和睿远基金三家超过500亿元;汇安基金、蜂巢基金等8家介于100亿到500亿之间;泉果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等6家管理规模介于2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尚正基金、兴合基金、易米基金等7家基金低于20亿元。具体来看,在超500亿元行列中,鹏扬基金以869亿元的规模暂居榜单首位,同期增长14.25%,且自2016年7月成立以来持续呈增长态势;泓德基金是“个人系”基金中成立最早的一家机构,管理规模也曾一度超过千亿,但从2021年4季度末公司资产规模跌破千亿元大关之后,排名也随之下滑,目前管理规模只有617.12亿元,同比下降37.83%;管理规模超500亿的还有成立于2018年的睿远基金,目前管理规模509亿元。在高规模的加持下,鹏扬基金、泓德基金、睿远基金的管理费也均超过了2亿元,分别取得2.6亿元、5亿元和3.83亿元的收入。在100亿元到500亿之间的8家基金公司中,蜂巢基金和汇安基金2家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分别为411.02亿元、402.35亿元;惠升基金、中庚基金和淳厚基金管理规模均超300亿元,分别为347.28亿元、344.7亿元、334.88亿元;超过百亿元的同样有3家,分别是博道基金、恒越基金和博远基金,管理规模依次为172.78亿元、107.08亿元和102.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8家基金公司中共有3家的管理费收入突破1亿元,分别是中庚基金、汇安基金和博道基金,依次获得1.97亿元、1.28亿元和1.26亿元的管理费收入。除上述11家超百亿规模的“个人系”基金外,队伍中13家成员在管规模低于百亿元。其中,泉果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兴华基金、百嘉基金、汇泉基金和同泰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其余7家基金公司均不足20亿元,明亚基金更是不足1亿。13家企业管理费收入则普遍低于1亿元,其中有9家低于千万,易米基金以7.16万元垫底。蜂巢基金实现近9亿利润中庚、淳厚两家超1亿从基金收益来看,上半年共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实现正收益。除刚成立的泉果基金和兴合基金暂时无收益外,其余1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基金均未实现盈利。具体来看,蜂巢基金、中庚基金、淳厚基金三家表现突出,上半年基金盈利均超过1亿元,3家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分别取得8.86亿元,2.66亿元和1.95亿元的收益。其中,最赚钱的蜂巢基金上半年旗下每只基金均实现盈利;中庚基金旗下由知名基金经理在管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和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两只权益类产品在上半年均取得了超1亿元的收入;淳厚基金旗下则是淳厚安心87个月定开债和淳厚安裕87个月定开债两只债券型基金最为赚钱。除上述3家外,旗下基金实现正收益的还有兴华基金、百嘉基金、博远基金、尚正基金和易米基金,分别实现0.89亿元、0.7亿元、0.084亿元、0.027亿元和0.0032亿元的收益。就14家基金亏损公司而言,以管理规模靠前的泓德基金和睿远基金亏损最为严重,分别亏损98.55亿元和69.1亿元;亏损超10亿元的有恒越基金和东方阿尔法基金,分别亏损17.11亿元和17.16亿元;同泰基金、博道基金、鹏扬基金、汇安基金、汇泉基金5家公司亏损超过1亿。其中,同泰基金系2018年成立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其余5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亏损。新成员泉果、兴合蓄势待发两家规模已超百亿在24家个人系基金中,泉果基金和兴合基金是成立时间最晚的两家。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大股东为行业大佬王国斌和任莉,分别持有其35%的股份。目前,泉果基金仅发行一只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为赵诣,募集规模已达99.07亿元。兴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大股东为程丹倩,持有公司48%的股份,二股东为王锋,持有其26%的股份。目前仅发行一只债券型基金,基金经理为夏小文,募集规模仅有7.09亿元。银行、保险、公募金融大佬“再创业”“明星光环”是优势也是短板从创始人/明星股东的从业背景来看,24家“个人系”公募基金的创始核心人物大部分出自市场上知名的大型公募基金,但仍有一些跨行从业者,比如银行、保险和证券。经《易趣财经》梳理发现,共有17家出自大型公募基金,5家来自知名证券,2家具有保险从业背景,2家拥有银行从业背景。“个人系”基金中大部分成员来自大型公募。其中,汇安基金的大股东何斌来自公募建信基金,他曾在建信基金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后台运营和产品创新等业务;淳厚基金的邢媛是销售出身的公募女将,先后在华泰柏瑞基金、财通基金任职;兴合基金的程丹倩和王锋均来自公募华商基金,此前曾分别任华商基金副总经理和华商基金总经理;博道基金大股东莫泰山曾任交银施罗德总经理、重阳投资总裁。公司总经理沈斌也曾担任过交银施罗德销售总监、重阳投资市场总监。鹏扬基金的杨爱斌和泓德基金的王德晓均拥有多年的保险从业经历。杨爱斌曾先后在浦发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投资管理中心、华夏基金任职,是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第一代从业人员,拥有23年深厚的投资经验;王德晓则先后于华泰资产管理公司、阳光资产管理公司、阳光保险集团担任高管。基于创始人的保险背景,两家基金公司在管基金中债券型产品均占有不少比例。《易趣财经》还注意到,睿远基金的陈光明、傅鹏博和泉果基金的王国斌、任莉四人都曾在东方证券任职。陈光明曾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拥有超过20年证券从业经验;傅鹏博曾任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王国斌曾先后担任东方证券投资业务部总经理、东方证券副总裁、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任莉历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副总经理,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联席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经理等职务。蜂巢基金的基因里则流淌着“银行”的血液。其大股东唐煌此前任职于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曾领导的团队管理资产规模达万亿级。因此该基金公司的品牌宣传中也出现了“首家由银行金融市场领军人物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等字眼。整体而言,“个人系”基金的发展往往深受核心创始人“个人风格”的影响,其走向基本与他们的从业方向一致,一般保险和银行系创始人债券管理规模比较大,而公募系创始人的股票管理规模则占比较大。业内人士表示,个人系公募优势在于投资者以前的经验和人脉,缺乏的是券商系公募基金在投研、风控方面的团队作战优势,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虽然有效,但毕竟缺乏强大的后援团的支持往往会导致底蕴不足和后续能力不足;从而往往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崛起,但也可能迅速湮灭。图文来源于公众号"易趣财经",转载出于传播知识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东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