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可以怎么购买香港保险‏港保险?

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再度升温。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近日公布了2023年首季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1472亿港元,相较去年同期下跌7%。与此同时,2023年一季度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回升至96亿港元,同比增长2686.4%,大约占据个人业务总额的20.5%。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认为,跨境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压抑多时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造成数据爆发。终身寿险占比过半回暖趋势愈发显著。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近日公布的2022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556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7.7%。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表示,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为21亿港元,上升200.3%,因个别保单及2021年基数较低而显著回升,占个人业务总额1.5%。此客户群组购买的保单中约95%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笔过支付),终身寿险、危疾及医疗保险分别占保单的份额为41%、32%和19%。5月31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香港保险业首季临时统计数字。尽管整体毛保费总额为1472亿港元,相较2022年同期下滑7%,但内地访客购买个人人寿产品数量飙升。今年1-3月,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达96.13亿港元,大幅上升2686.4%,占据个人业务总额20.5%;新造保单数目为34506份,去年同期为1029份,增幅达3253.4%。具体来看,内地访客购买的个人人寿产品中,终身寿险保费达76.7亿港元,增幅2827.5%,保费占比高达79.8%;储蓄寿险为9.57亿港元,增幅6735.7%,保费占比为10%。保单数量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终身寿险(19198份)、危疾(11522份)和医疗(1690份),同比分别增长6474.7%、3467.2%和429.8%。有望赶超疫情之前?疫情之前,内地客户曾是香港保险业务的重要客户群,一度占据香港保险市场三分之一强。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高峰出现在2016年,其新造业务保费达到727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保费的39.3%。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及2022年内地新单保费降至7亿港元和21亿港元。业内人士认为,香港保险产品存在不小优势:比如,使用外币购买,可有效抵御人民币的贬值风险;价格相对便宜,保费和保额杠杆大;保险病种理赔宽泛,大部分产品具备分红性质等等。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分析,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一季度数据表明,内地游客对香港保险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一季度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呈现快速回升的趋势,对比疫前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整体上来看香港保险市场正在回暖。这也反映出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吸引内地游客消费和投资的优势。“当前离岸客户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已经赶上疫前水平,同时香港各项旅游推广活动持续升温,预期二季度内地访客保费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在香港全面通关背景下,今年港险有望赶超疫前水平。”他进一步表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热度上升,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根据过往的纪律行动和投诉工作,列出3个重要经验,提醒中国内地的潜在保单持有人要多加注意。其中包括:直接向获授权保险人支付保费,而不是向你的个人保险代理支付;适当的香港持牌保险代理人不会参与跨境业务招揽而触犯法律;不要与向你销售保险的无牌人士接洽。责编:桂衍民校对:王锦程“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购买香港保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