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鲜农联合阳澄湖阳澄联合大闸蟹怎么样好吗?

9月22日,由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主办的“醉美苏州 蟹起阳澄”开捕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顺丰作为协会指定承运商,见证了阳澄湖“第一娄大闸蟹”的捕捞。开捕节现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陆志荣,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胡建国,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陈杰,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学军,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小骏和苏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佳,共同宣布2021年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李佳现场分享了2021年的大闸蟹物流解决方案,并表示今年针对大闸蟹寄递,顺丰专机运力“再加码”,且首次引入“无人车”寄递方式,采取“无接触配送”的创新形式,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在众人的见证下,阳澄湖第一娄大闸蟹通过顺丰无人车迅速运出并送往用户手里。蟹起阳澄 顺丰寻鲜而来据悉,今年是顺丰与阳澄湖大闸蟹行业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的第四年。从2008年至今,顺丰依靠专业的冷链技术与多线并行的运力,向外输送了上亿只阳澄湖大闸蟹,见证了行业的蓬勃发展,并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推出准确有效的运输解决方案,为每一位消费者及商家分配优质的物流资源。不仅多年来的努力得到了行业协会的认可,顺丰更是连续被授牌阳澄湖大闸蟹指定物流供应商的合作企业。李佳介绍,今年顺丰在阳澄湖当地,配备了大闸蟹专用货机、增加了高铁直达以及全程冷运车资源,设立了优先中转通道,依据生鲜寄递保鲜服务标签,24小时全程路由监控。实现三网一体,全面保障大闸蟹鲜活寄递。并为应对疫情反扑,在寄件揽收点位上,全面部署测温枪及充足的消杀用品,为大闸蟹寄递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顺丰无人车“黑科技”首亮相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AI与5G技术的成熟将万物互联呈现在大众面前。利用无人驾驶技术提供生活服务,将创新科技融入日常已经不再是“空谈”。顺丰秉承“以创新之心,探求未知之路”的理念,依托自身行业领先的前沿科技能力,推出顺丰配送无人车。配送无人车作为顺丰智慧产品,搭载智能货柜、智能交互终端、智能声光电,拥有L4级无人驾驶能力、全方位视频监控、云端管理系统,可以在任意满足车辆行驶的道路上,如:高校园区、景区、居民小区以及大型产业园区等不同的场景为用户提供智慧物流服务。随着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宣布开捕,顺丰智慧物流也正式开启。16艘开捕船只雁字排开优先开出,围网捕捞第一篓蟹。第一篓蟹从围网区回到湖边,通过顺丰无人车将大闸蟹配送至主会场区域,并同步转播到现场LED大屏。这也是顺丰无人车“黑科技”在大闸蟹寄递业务中的首次亮相。顺丰无人车无缝支持5G网络通讯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能精确检测外部环境。人脸识别系统、语音交互系统、交互屏、二维码小程序的加持,也使顺丰无人车能保证全流程交互,节省寄送时间。  顺丰多维度布局保障大闸蟹寄递开湖仪式当天,首架载重近48吨的闸蟹货机——波音B-757飞机就从南通兴东国际机场起飞。与此同时,还有62架顺丰大闸蟹专属货机在各个主产区周边机场启航。除了调配62架全货机为大闸蟹进行保驾护航,顺丰还通过预冷柜与冷媒,为大闸蟹全程提供“空调房”的服务,并为大闸蟹包装提供专属标识,以便在各个环节精准识别,实现收-转-运-派全流程的“VIP通道”,以确保大闸蟹能够及时新鲜地端上全国消费者餐桌。为了应对今年中秋和大闸蟹开捕期重叠的高峰考验,顺丰升级产地直发模式,大闸蟹从产地直发二级中转场,不论是B2B模式还是B2C模式都采用一单到底形式,优化中转环节,提升寄递时效。基于大闸蟹生鲜产品的特性,顺丰从揽收标准至中转优化标准,再到末端服务优先标准,无一不要求严苛、细微谨慎,为大闸蟹全方位护航。同时,顺丰各部门输出闸蟹项目保障应急预案,针对各类核心工作,如疫情防控、人员满足、运力保障、后勤物资保障等拟定1-2套应急预案,以预防突发情况,保障用户权益。用当地蟹商的话说,“顺丰为大闸蟹打造了“大闸蟹专机”特色运输专线,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顾客都非常满意,而且今年还增加了“无人车”配送,对于封闭式管理的地区,能够实现无接触配送的效果,也避免了部分订单的损失,对我们确实帮助很大。”李佳表示,未来顺丰依旧会不断更新优化整个大闸蟹行业供应链,以客户为中心,完善闸蟹寄递全流程,为行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顺丰正在努力成为鲜活水产供应链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和创新者。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责任编辑:钟经文】
9月16日,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农业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和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共同启动了这一活动。在开幕仪式上,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长三角大闸蟹优质产区联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推动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未来10天里,这些优质产区的官方旗舰店将陆续登陆拼多多,其间还会举办“开湖捕捞”“县市长直播”“万人团”等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多多的限时秒杀、百亿补贴、搜索等入口找到大闸蟹云拼节相关页面,下单拼购各大产区的源头好蟹。▲9月16日,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左二)、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非(左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右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华(右一)和拼多多副总裁陈秋(左一)共同启动了这一活动。 (穆功 摄)活动当天,拼多多还宣布发起“长三角新蟹农计划”。 通过开辟商家入驻绿色通道、产区个性化电商培训,以及提供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流量扶持方式,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为了规范大闸蟹电商市场、统一产业标准,拼多多还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同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优化养殖模式,完善大闸蟹电商销售标准。一方面帮助蟹农节约养殖成本,另一方面规范商家,打击以次充好、蟹绳注水、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据悉,云拼节将首次在行业内推出大闸蟹“足斤足两”概念:商家承诺足斤足两之后,将在标题页和详情页显示足斤足两标签。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可以对螃蟹去绳后称重,损耗高于行业标准以上(失水率超过7%),平台将会进行赔付。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并提出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在开幕仪式上,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长三角大闸蟹优质产区联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推动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穆功 摄)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根基的农业自然也是重中之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这其中,农业是根基。推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是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表示。“大闸蟹作为长三角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率先开展一体化探索有着特殊意义。未来,拼多多还将继续发挥新电商‘农地云拼’的特质,借鉴大闸蟹一体化样本,助力更多长三角特色农产品搬到新电商之上。”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一市三省联动、协作打造源头好蟹长期以来,大闸蟹就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代名词。提起大闸蟹必指阳澄湖。事实上,大闸蟹这种“青背、白肚、金毛和黄爪”的螃蟹,学科名称为中华绒毛蟹,广泛生长于长江中下游。除阳澄湖外,长三角地区还有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等优质产区。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洪湖也是大闸蟹的重要产区。养殖面积来看,全国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长三角地区养殖面积达到了500万亩,而阳澄湖水域面积仅为18万亩,占比约为1.8%。但长期以来,除洪泽湖、固城湖等个别产区外,绝大部分产区大闸蟹都很难卖出好价钱。这些产区大闸蟹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或者被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沦为洗澡蟹、听涛蟹和过水蟹。▲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正在台上发言。在他看来,长三角地区尽管是大闸蟹主要产区,但是长期面临农业标准不统一,区域农产品品牌、区域一体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的建立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借助云拼节,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帮助为以大闸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穆功 摄)有专家指出,真正来自阳澄湖湖区的大闸蟹市场每年仅为3亿元左右,但2019年全渠道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招牌卖出去的螃蟹则高达300亿元。如何让长三角大闸蟹走出困境?9月16日上午,来自长三角各个大闸蟹主产区的领导和专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认为,长三角大闸蟹产业发展,亟需解决区域标准不统一、大闸蟹品牌建设乏力、大闸蟹产销对接等问题。他寄望拼多多和各产区合作,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帮助以大闸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9月14日,在常州金坛区水产品电子商务中心的一处分拣包装仓库内,工人们正在捆扎大闸蟹。几个小时后,鲜活的大闸蟹就将通过快递包裹的形式,发往全国各地。(安顺 摄)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同样指出,“一市三省联动,在大闸蟹的主产区率先完成联动,符合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路,也有助于大闸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拼多多通过开放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优质流量赋能给优质湖区,真正助力湖区建设品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品牌选择。去掉中间商,让大闸蟹从产地直连餐桌,真正做到新鲜看得见、实惠看得见、品质看得见。”陈秋表示。“新蟹农计划”让蟹农变蟹商想要打造源头好蟹,改变流通环节、打造产品品牌是路径之一,与此同时,真正改良养殖端、重构大闸蟹利益分配链条同样重要。目前,大闸蟹的销售主要依靠线下收购商来完成。与工业品的高线上化率不同,作为农产品的大闸蟹线上化率整体不高。截至2019年,大闸蟹整体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线上规模仅为40亿元,渗透率仅为3.6%。▲为了改变大闸蟹流通的利益分配格局、帮助蟹农赚到更多钱,在云拼节现场,拼多多正式发布了“新蟹农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穆功 摄)在大闸蟹线下流通渠道中,一只螃蟹从池塘爬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蟹农、本地一级收购商、本地二级收购商、消费地收购商、商超/批发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 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为高价买单。反之,中间商通过压低收购价格、提前预售蟹卡等方式,将市场风险转嫁给蟹农。此次,拼多多发布的“新蟹农计划”,让蟹农看到了希望。蟹农在平台的帮助下,转型成为大闸蟹电商商家,通过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获取了流通环节的利益,另一方面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需求,优化源头养殖模式。“通过从培训、入驻,到资源扶持、流量倾斜在内的一揽子新蟹农计划,带动一批优质的新蟹农,成长为地方代表性企业,并且用2到3年的时间,助力各大主产区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真正帮助更多优质湖区的大闸蟹走向消费者。”陈秋表示。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助推区域一体化大闸蟹线上化率正在加速。2019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大闸蟹同比增长29%,远远超过电商行业平均增速。而大闸蟹云拼节的举办,也正在推动行业进入快车道。线上和线下是两套流通体系,在购买、履约等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处在成长期的大闸蟹线上市场,提前做好产业标准十分必要。此次活动,拼多多宣布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启动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将探索制定更多与大闸蟹电商相关的产业标准。▲在此次活动中,拼多多还宣布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启动制定“长三角云拼大闸蟹产业标准”,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将探索制定更多与大闸蟹电商相关的产业标准。(穆功 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葛家春表示,“电商已经在很多领域改造了我们的生活,线上化趋势不可避免。目前,大闸蟹线上化开始加速,探索线上化产业标准十分必要。”提前布局、制定产业标准,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要点之一。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作为根基的农业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拼多多从农业起家,拼多多前身正是主打水果拼团的拼好货。“脚上有泥,身上有土”一直是拼多多的底色。数据显示,2019年,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成交额达到了1364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据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00亿元。从把大闸蟹搬到线上、给予流量支持,到联动十大湖区成立优品联盟,再到培养新蟹农,并联合制定线上化流通产业标准,拼多多正在形成一整套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大闸蟹项目只是拼多多助力长三角农业一体化的开始,通过大闸蟹一体化的样本,未来拼多多还将探索更多品类,深度助力长三角特色农产品上行。”陈秋表示。举报回复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澄联合大闸蟹怎么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