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中国核潜艇世界第一为什么不造核动力航母

钍核反应堆可以用于核潜艇核航母吗?钍基反应堆是绝对可以上舰的。钍基核反应堆的原料是钍232,它不会产生裂变放出能量。然而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照射钍232,钍232的原子核俘获一个中子,变成铀233或者钍233,然后铀233或者钍233是可以被中子照射产生核裂变,从而释放出能量的。这就是钍反应堆的发热原理。为了确保安全,钍反应堆的“堆芯”和传统的铀反应堆的堆芯设计大不一样。钍反应堆的“堆芯”是熔盐1,核燃料就融化在熔盐1中,是呈流动状态。然后,一回路也是熔盐,我们称为熔盐2。熔盐2在熔盐泵的作用下,流入反应堆的核心,把反应堆核心的热量带出来,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二回路。二回路里面的传热介质依然是熔盐,我们称为熔盐3。熔盐3称为冷却熔盐,用于把一回路的温度高达900度的高温熔盐冷却。然后,三回路中的传热介质才是水。三回路再和二回路发生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用于推动汽轮机发电。这个,和传统的铀反应堆有区别。铀反应堆里面的堆芯是一根一根的燃料棒,依靠提起或者放下燃料棒,来调节链式反应的程度,进而影响到发热量的大小。铀反应堆导热是一回路和二回路,或者只有内部是蒸汽的一回路,不像钍基熔盐堆搞出个三回路。为了保证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安全,在反应堆的核心堆芯的下方,设计有一个易熔塞,下方还有一个大罐子。当堆芯温度超过预设温度的时候,易熔塞融化,然后熔盐1,也就是燃料熔盐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掉到大罐子里面。这样,燃料熔盐脱离了反应堆核心,没有了中子的轰击,裂变反应就不能持续,放热也就自然中止,堆芯温度就会慢慢自然冷却。为了保证燃料熔盐不至于过分降温变成固体,在大罐子里还要加上电加热装置,用来保证燃料熔盐总是液态。钍基熔盐堆的好处是,在反应堆的核心区域,没有高压蒸汽,也就不用担心会有高压蒸汽的泄露问题。熔盐都是处于常压状态不断流动。另外,只要停止用中子轰击钍232,也就不会产生钍233和铀233,裂变反应很容易就可以停止。所以说,钍基熔盐堆是一种高安全性的新型核反应堆。它采用钍为燃料,而地壳中钍的储量是铀的2到4倍,我国的内蒙古也有大量的钍资源,根本不用考虑钍燃料缺乏的问题。目前钍基熔盐堆正在建立小规模反应堆进行试验。在未来可以预见的发展方向,是设计建造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大型钍基熔盐堆,和小型的,可以用于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母和核动力飞机的小型熔盐堆。可能再过几十年,大型核动力飞机就会变成现实,航天母舰或者空天母舰也不会是科幻,而是会真的出现在生活中。而这一切,都依赖于钍基熔盐堆的科研继续深入研究。甚至,有可能搞出更小的,百公斤级别的钍堆,用于汽车发动机。如果这样,那么会直接宣布现在的电动汽车走入历史!将来买个钍堆汽车,可以直接开个上百万公里,自己一辈子开不完,传给儿孙继续开!好了,就写到这里吧。世界核协会称中国引领全球熔盐堆研究,熔盐堆使用什么核燃料,有何优点?一提起核燃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铀,但其实,有一种名字很“土”,半衰期比宇宙年龄还要长,高达140.5亿年的元素,它也是铀的超级替补,这就是钍。而熔盐堆主要是指“钍基熔盐堆”。钍是什么在科幻小说中,未来世界是可以直接“烧”岩石的,从理论上讲,这并没有夸张。因为独居石这种石头中就含有大量的钍,而含量高的,可达8%。8%含量看上去似乎也不是那么高,但我们得知道,当今主流的核反应堆,以压水堆为例,核燃料中参与裂变的铀235含量只在2%~4.4%之间。图为独居石,图片来自Ra'ike。在原子家族中,钍排在第90位(原子序数),与排在第92位的铀仅相差两位。但比铀更优越的是,钍的含量要高得多,地球上,钍的蕴藏量是铀的3倍到4倍,而有报道认为,钍就跟铅一样普遍。总部设在美国的钍能源联盟估计,如果美国的用电量不变,则美国的钍蕴藏量足够给美国供电超过1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粒子物理学家卡罗·鲁比亚,他说:“目前中国通过进口铀来满足现有的、待建的核电站的需求,如果用钍,那么中国就根本不需要依赖进口了。”钍的蕴藏量比铀大得多,这是世界公认的。现在的问题是,在反应堆中,钍是怎么产生能量的?它也像铀235一样,会裂变吗?不会。钍基熔盐堆原理铀235的裂变动图。铀235被中子撞击后,裂变并产生中子,从而有连锁反应。但钍不具备铀235这样的特性。不过,这不难解决。古有点石成金术,而今有中子术。自然界存在的钍是钍232,当它吸收一个中子后,就变成了钍233,钍233再经过两次β衰变,就摇身变成了铀233。而铀233就跟我们熟悉的铀235一样了,只要有中子撞击,铀233就会裂变并产生大量中子,这些中子反过来又去将钍232增值,如此就能循环下去了。有哪些优势钍基熔盐堆中,因为高温,钍和其他盐是以一种熔融的形态存在的,反应堆中,熔盐自身既是加载核燃料的载体,且因为是循环流动,所以它同时也是冷却剂。而像大家熟悉的压水堆,它是通过循环水作为冷却剂,这让反应炉需要常年保持在150个大气压左右。而钍基熔盐堆因为可以不使用水作为冷却剂,因此反应炉内是在常压下进行,安全性更高。另外,又由于是常压,所以反应堆可以做得很小很小,可以小到常规反应堆的几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这意味着,它可以应用在核潜艇,甚至是科幻中的核轰炸机上。压水堆中,核燃料芯块是装入一根有几层金属的管子中,构成核燃料棒。而在钍基熔盐堆中,由于核燃料自身就是熔融状态,所以也就无需专门制作固体燃料组件,这节约了成本。既然这么多优势,为何没见商用?实际上,熔盐堆的研究是很早的,上世纪40年代末,美国空军为了研制能持续在天上飞行数天的核动力轰炸机, 1946年5月28日,美国空军启动核动力轰炸机NEPA计划,1951年5月,NEPA计划被ANP计划取代,研究方向同样还是核动力飞行,而其动力之源就是熔盐堆。飞机上的核动力发动机基本原理。冷空气从右下方抽入,通过上图的绿色管道,经过熔盐堆,被强力加热后,从红色管子流向发动机尾部,向后高速喷出,以提供推力。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承担了ANP计划中核能发动机的研发任务,他们于1954年建成第一个小型熔盐堆实验装置,运行最高温度达到 871℃,美国核物理学家阿尔文·温伯格,他在《第一核纪元》一书中说,这在当时是人类首次将核反应堆运行到如此赤热的状态。1954年建的这个熔盐堆虽然没有使用钍,但它证明了熔盐堆的可行性。1966年初,另一个设计功率10兆瓦的熔盐堆建成并成功运行,这时,钍成为了其中的核燃料,这个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很平稳,除了必要的维护而临时停堆外,它一直运行到了1969年12月,后因经费问题才彻底停堆。之后,远程轰炸机的作用逐渐被战略弹道导弹满足,另一个原因是,当时还是冷战期间,而钍基熔盐堆不像重水堆那样,既能发电,还能从中提取核燃料造原子弹。所以,钍基熔盐堆逐渐受到美国冷落。温伯格参与了美国熔盐堆的研究,他对此当然耿耿于怀。有一次他说:“这个国家现在一意孤行的要发展快增殖堆,这让其他堆型的发展变得不可能,特别是熔盐堆,希望联合委员会能改正这个错误。”如今,时代变了,从冷战时期的要大力造核武器,变成了现在的要努力防止核扩散。因此,钍基熔盐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中科院经过7年多的先导研究和攻关,已突破熔盐堆多项关键技术,2017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共同签署“钍基熔盐堆”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报道,预计两年后,也就是2020年左右,甘肃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将有望建成。寒木钓萌:喜欢本文就点个
2023-06-20 17:57
来源:
无知君
美国核动力航母都造十几艘了,为啥咱们还一艘都没整出来?
键盘侠先稳住,核动力航母可不是,会敲个键盘就能整出来的,实话实说。至今为止,美国都牢牢掌握着核动力航母的绝对话语权。放眼全球,装备核潜艇的国家是不少,但是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却只有美法两国。
大家可能会觉得,反正都是核动力,那把核潜艇的反应堆整到航母上不就完了,一个不行就多整几个呗。你能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法国就替你干了这吕布骑狗的事,强行给航母塞上了核潜艇的反应堆。
核动力航母是出来了,但这脸也彻底丢没了。就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核潜艇的体积跟航母一比就跟小鸡崽子似的,根本没法给航母提供足够的功率,怎么办?简单呐 那放两个呗!
就这样原本用在核潜艇的K15反应堆就安在了排水量4.06万吨的戴高乐核动力航母上。但这K15单堆功率才150兆瓦,除了提供动力,雷达,蒸汽弹射也不能停电呐。瘦驴拉硬屎的后果就是动力不足,只能跑25节。也就是46.3公里/小时。
被人嘲讽是世界上最慢的核动力航母。法国也很无奈啊,但究其原因还是制造难度问题,核反应堆的体积和重量必须能够适应航母的空间限制,造一个小的不难,造一个大的也不难,造不大不小的才是最难的。
虽然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很多,但是能造出航母用反应堆的国家还真没谁了。咱都别说核动力航母了,就普通航母,能建出来也不容易。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咱们要是非得造核动力航母,应该也不是啥难事。那为啥就迟迟不造核动力呢?常规动力和核动力又有啥不同?美国11艘、咱们一个都没有。常规动力真的一文不值吗?
核动力航母用反应堆核裂变释放热,量带动发动机。
常规航母就用烧油的方式产生热量。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本质上都是用烧开水的方式推动发动机工作,区别也只是烧水的方式不同。
核动力的优势在于超长续航能力。能够持续稳定提供动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最低续航就能达到100万海里。算下来能绕地球40多圈。不用担心没有油的问题,省下来的空间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和物资,
而常规动力,就得带着大量的燃料了。辽宁号,备满燃料出发,最大航程为1.6万公里,此后就需要补充燃料,这意味着在海上作战时,油量是否充足,就成了重要的问题。甚至还要随身携带补给舰加油。而补给舰的存在,也可能在作战的时候,暴露给敌人更多的软肋,相比之下,核动力航母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这样的问题。无论是性能还是作战能力,对比常规动力都有巨大优势。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首先,航母并不是单独出动的,就算美国再有钱,也不可能将整个航母舰队都装配上核动力系统,也就是说除了航母、核潜艇,其他的船都是常规动力。航母不加油,其他船得用,没有了战斗群的保护,航母就成了光杆司令。另外核动力航母的维修保养也很费劲,修一艘就得好几年,费用更是高的惊人,核废料的处理也让人头疼。
所以,核动力航母一定比常规动力好,这显然并不成立,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开支,为何美国还要造这么多核航母呢,难道真的是人傻钱多吗?我国一个都没有,咱究竟是造不出来还是根本不需要?
核动力航母一直被视为国家军事实力和地位的象征。但是航母的建造不仅考验国家的科技水平,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不算后期的维护保养,核动力航母光制造成本就是常规动力航母的1.5倍,需要投入的经费实在太大了。以美国福特级航母为例,仅仅是造价就高达1000亿人民币,够咱们造两艘003了。而且,光有航母不行啊,还得有护卫舰驱逐舰啥的吧。整支航母大队的各种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不仅如此,退役后,处理核废料的费用也极为高昂。所以从性价比上来看,造核动力航母似乎并不划算。
虽然它好,但常规动力航母也不差,我国迟迟不见核动力航母,也是有多方面考量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常规动力航母已经足够满足咱们的海军需求。核动力航母的存在,一般是用来远洋战略打击的。如果战略目标不是为了侵略他国,造不造核动力航母,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如果强行制造,法国戴高乐就是典型的例子,被誉为世界最慢核动力航母,让人笑话不说,还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别着急,先稳住够用,等到技术成熟了,再造也不迟。那大家觉得我国现在到底该不该造核动力航母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下期再见。拜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核潜艇世界第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