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剪纸贵吗第一家剪纸公司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剪纸贵吗第一家剪纸公司谁开的?

  ■ 张家口晚报记者 马国萍  19 个形态各异冰雪运动剪纸娃娃, 雪如意与长城、 大境门结合的剪纸作品……在蔚县剪纸小镇南张庄, 剪纸非遗传承人陈林用一幅幅作品表达着他对冬奥的祝福。  从蔚县女婿到非遗传承人,20 多年来, 陈林在一张张薄薄的白纸上雕刻下一件件艺术品的同时, 也在当地文化艺术品发展、 经济创收中雕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奥剪纸礼品热销  年关将近, 蔚县剪纸小镇南张庄宏宇剪纸有限公司剪纸传承体验中心内却是一幅繁忙景象。 公司创始人陈林告诉记者, 这几天, 公司刚刚创作了一幅与冬奥相关的剪纸艺术品《虎娃戏冬奥》, 只见头戴虎帽的中国传统年画娃娃有的脚踏滑雪板、 有的手握冰壶、 还有的脚踩滑冰鞋在冰上翱翔, 一个个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陈林告诉记者,如今冬奥题材的剪纸作品非常热卖,不少顾客慕名前来,亲自选定图样。 而能够以剪纸的方式传递对冬奥的祝福,陈林感到很自豪。  在体验中心,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刻制剪纸,看着冬奥题材的剪纸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大家伙忙碌间满脸笑容。 详谈中,记者得知, 从2015年冬奥会还在申办时,带着对冬奥的期待,陈林就开始创作冬奥题材的剪纸作品,第一幅作品就是《虎娃戏冬奥》的前身《滑雪图》。  “《滑雪图》 由 19 个滑雪项目组成, 2015 年创作时, 人物都是以运动员为模板。 到了2022 年虎年, 我想如何能把冬奥会和中国传统虎年结合起来,就创作了 《虎娃戏冬奥》, 还是19 个滑雪项目, 但是滑雪的运动员变成了头戴虎帽的年画娃娃。” 陈林介绍, 从 2015 年到现在, 他先后创作了多幅冬奥题材剪纸作品, 其中 《滑雪图》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一等奖。 《如意傲雪》 剪纸作品以京张两地举办的地域长城文化和 “雪如意” 跳台为创作主题, 采用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构图方式, 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 坚强不屈的长城文化,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冰雪文化相互融合的奥运精神,获第八届剪纸艺术节优秀作品奖。  陈林介绍, 《滑雪图》 是他创作的冬奥剪纸作品中最喜欢的一幅。 如今, 冬奥会开幕在即, 陈林将这幅作品升级创作出 《虎娃戏冬奥》, 表达了对冬奥的祝福之情。  蔚县女婿结缘剪纸  在张家口说起陈林这个名字, 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 但提到 “剪纸侯”, 张家口人都知道。  其实, “剪纸侯” 就是陈林。 之所以取名 “剪纸侯”, 陈林介绍说, “剪纸侯” 的侯取自 “王侯将相” 的侯, 侯是富足的象征, 自己当初取名 “剪纸侯”, 意在取 “剪纸” 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多作 “侯” 的善祥品质, 希望自己的企业, 能够带动蔚县剪纸从一片 “窗花纸”, 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剪纸非遗的生产性传承,从而带动家人和附近乡亲一同发家致富。  原来陈林并不是蔚县人,20 多岁时陈林来到蔚县当兵,结识了妻子一家。 当时, 看到妻子剪出来的 “窗花纸”, 优美逼真、 构图饱满, 陈林萌生了学习的念头。  “蔚县剪纸就发源于我们南张庄村, 我们村里有好多剪纸技艺传承人。” 陈林告诉记者, 凭借着剪纸工艺, 村子里不少人家发家致富, 南张庄村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和加工基地, 被称为“中国剪纸第一村”。  在蔚县南张庄村, 陈林取名时的期盼早已变成了现实,然而陈林没有忘记当初取名“剪纸侯” 的初衷。 在蔚县剪纸传承体验中心, 一进门记者看到一排 “退役军人之家 农民致富之路 合作创业之桥” 的标语。  “我自己就是一名退伍军人, 就希望为更多退伍军人提供就业渠道。” 简单话语间, 记者了解到, 陈林和退役军人曹永胜、 陈宝才等人一起成立了蔚县荣伍剪纸专业生产合作社,专门为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创业平台。 自成立以来, 现有社员15 人, 其中退役军人 5 人、 退役军人家属 6 人、 民间艺人 4人。  “会说话的旅游纪念品”  不同于其他剪纸, 蔚县剪纸主要以阴刻为主、 阳刻为辅,制作工艺在中国众多的剪纸中独树一帜, 被誉为 “中华一绝”。  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蔚县剪纸虽好, 却因不易携带、保存, 无法走出蔚县。 1956年,蔚县把分散的剪纸艺人组织起来, 开办了蔚县特种工艺生产合作社, 合作设计生产了传统戏曲脸谱, 传统剪纸走向世界开始萌芽。  到了90年代, 蔚县旅游业开始起步, 如何让游客走进蔚县的同时, 也能够把蔚县文化传播出去, 当地政府大胆提出了打造剪纸纪念品的想法。  彼时已经拜师周兆明学习蔚县剪纸的陈林, 被 “会说话的旅游纪念品” 这一想法深深打动, 他觉得这是让蔚县剪纸走出去的好机遇。  剪纸作品又薄又软, 传统村里人只用两片麻纸夹着的简易包装根本无法长途运输。 为了打造出可携带、 耐保持的剪纸工艺品, 陈林只身前往上海、广东、 香港等地, 如今看来一个简单的镶嵌礼盒, 在当时让陈林跑遍了大江南北。  最终, 陈林在北京朝阳艺术厂, 和技术师傅一块专研多天, 制作出了四周凸起, 中间凹进去的卡书, 解决了剪纸作品长途携带的问题。 陈林创作的 《三国戏曲脸谱》 《中华龙》等卡书系列作品和 《清明上河图》 《中华百子图》 等画轴系列作品, 使剪纸从窗花走向文化或艺术品市场。  经过当地政府和剪纸户共同努力, 如今, 蔚县剪纸从吉祥文化发展为民俗文化, 蔚县也发展成为拥有二十多个剪纸专业村、 一千多个剪纸专业户, 形成了集设计、 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链条, 剪纸产品卖到了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编辑:李雅雯
每逢春节,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好精挑细选的剪纸。这就是窗花,也是蔚县“五花”之首。在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之下,蔚县剪纸已经走出蔚县,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不仅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从窗户上“飞”进了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如今,小小的蔚县剪纸已变身成为年产量600多万套、剪纸及剪纸相关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的大产业,成为推动蔚县经济发展、乡村振乡的新引擎。昨天:从窗户上走下来的艺术“脸谱、生肖、花鸟鱼虫,每个种类都要两套”,进入腊月,又到了销售的旺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蔚县剪纸协会常务副会长任志国剪纸店里的顾客络绎不绝,正在津津有味地挑选着剪纸。今年是兔年,配合兔年生肖形象、带有“福”字和“春”字元素的蔚县剪纸作品层出不穷。一张张薄纸,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的向往。“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阴刻见色、阳刻见刀,两种刀法相结合,使得蔚县的剪纸区别于其他地方剪纸,刀工精妙、色彩斑斓。”蔚县文化馆馆长吴宏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剪纸的前身是窗花。过去,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文化背景、民俗风情是剪纸艺人创作的灵魂,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贴上窗花,寄托着人们对于幸福、平安、健康等各种美好愿景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的底蕴。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起学习剪纸的过往,任志国颇有感触。“我学剪纸可以说是师承家学。我奶奶王秀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媳妇,经常为街坊邻里剪制生肖、喜字福字等,我父亲任玉德是工艺美术师,在我孩童时期,最喜欢听父亲讲的就是画家故事,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这都为我今后的剪纸创作打下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是蔚县剪纸发展的鼎盛时期,蔚县剪纸生产合作社在1971年恢复,推动了剪纸从窗户上走下来,诞生了《三英战吕布》《场面戏》等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在出口创汇方面也不断发展。”任志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剪纸也从单纯的窗户装饰变成了生活装饰。”今天:变身文化产业“学习剪纸,给我的生活带了很大的改变,剪纸也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生活来源。”蔚县剪纸艺人李治国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像李治国这样的剪纸艺人,在蔚县有很多。在蔚县剪纸第一村——南张庄村,目前剪纸艺人中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3名、市级非遗传承人5名、县级非遗传承人2名,全村共有剪纸厂和销售实体店56户,从事剪纸加工及辅助产业散户300余户,占全村的60%。吴宏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说,“将蔚县剪纸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一代宗师王老赏就出自这里”。蔚县全县的数字则更加庞大。蔚县全县有16个乡镇96个行政村分布着剪纸艺人,形成了28个剪纸专业村,其中蔚县剪纸专业户1100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不仅如此,眼下,蔚县剪纸已从最初的小作坊生产变成了现在的密集化专业生产,具有了完备的产业运营模式。蔚县年生产剪纸已达600多万套,畅销美、日、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数据显示,蔚县剪纸及剪纸相关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占全县GDP的5%。特别的是,2010年以来,在相继举办八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和两届剪纸艺术节后,也确立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品牌地位。“非遗是传递温度的艺术,当我的作品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亮相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可以登上国际赛事的平台,给了蔚县剪纸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任志国表示。明天:从娃娃入手“剪纸每年的销售旺季在‘五一’前后和腊月,来蔚县旅游的大量游客是我们最大的客源,过去三年的疫情对剪纸实体店的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客流量减少,有不少的同行也因此转行了。”李治国坦言。“今年我明显感受到客流量正在回升,各个种类的剪纸在今年春节都有不错的销量,天气回暖以后,游客的数量也将会继续回升,预计一至两年的时间,会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李治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吴宏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了疫情的影响,制约剪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剪纸专业人才的短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专业素质高的人才,目前从事剪纸行业的艺人人员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的剪纸人才刻不容缓”。事实上,自2010年开始,剪纸就已经走进了校园课堂,《蔚县剪纸》作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美术课的校本教材在课堂中实施教学,2011年8月,蔚县剪纸职业教育中心开办了剪纸专业班,培养剪纸后续人才。作为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动因。“虽然过去三年的疫情对于我们剪纸销售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同时也给了我潜心创作和打磨作品的时间,不断地提升创作的品质,回溯剪纸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任志国认为,品质和创新是剪纸产业发展的基石。如今,蔚县剪纸不仅有传统的脸谱和花鸟鱼虫,还创新出卡通图案的生肖剪纸,也延展出画轴、台历、信封、邮票等几十个新品种。除了线下实体店,也有不少的剪纸艺人“触网”开了网店,在拓宽销路的同时,也在更广泛地传播着蔚县剪纸的品牌。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张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蔚县剪纸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