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工资那么低,明朝工资为什么那么低百姓的负担还很重

东汉初年规定:凡官吏俸禄,钱币与实物各半。至南朝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亦依此而推。北齐官吏级别亦行九品制,但是,俸禄不以粟计,而以帛计。隋朝俸禄又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级别也更正规。唐继隋制,但也有不同,京外官吏俸禄比京官次等;于主要俸禄之外 ,据官吏品级给予俸食,用于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即:统称之“俸料钱”。之后的中国官员,其俸禄基本延续了唐朝制度。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因为是穷苦出身,将官员的工资定的非常低,所以,即使是一个三品大员,还是会穷得响叮当,赚得的钱养根本不起家里人。明朝官员也经常会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哭穷”,说自己的俸禄如何如何底,都支撑不了家庭的正常开销了等等。其实,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情况,甚至,连《明史》的编写者,他们都要站出来为明朝的官员说话,说:“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的官员,工资会如此之低。”但是,这些跟大家印象中的古代官员的形象却有些不相符。大家记忆中的古代官员,应该是锦衣玉食、穿金戴银的,怎么可能会穷得响叮当响。那么,这些明朝官员的俸禄到底是多少?洪武年间,明太祖规定了官员们的工资标准:正一品每个月发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每个月发俸米七十四石,正二品每个月发俸米六十一石,从二品每个月发俸米四十八石,正三品每个月发俸米三十五石,从三品每个月发俸米二十六石……除了发放粮食外,还会按照级别发放对应数量的纸币,但是,需要补充的是,粮食才是他们的主要俸禄。并且,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变过。如果,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这个工资标准,其实,明朝的俸禄并没有比前朝低。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官,每个月都能领到七石粮食,这足够一家的生活开销了。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永乐年间,朝廷就开始发不起粮食了。虽然,纸面上的粮食没有变化,但是,官员实际拿到手的俸米却没有那么多,剩余的全部被换算成了纸币发放。此外,官员还要拿些纸币去市场上换粮食,有时候还不一定能换得到。因为,这时候的纸币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只有粮食最可靠,因为,它可以解决温饱。那么,国家为什么会断粮呢?这主要都是迁都所致。明朝的首都原来在南京,旁边是鱼米之乡的江南,那里粮食充足,自然有足够的粮食去发放俸禄。但是,都城变成北京之后就不一样了,北方并不怎么生产粮食,只能通过大运河往那边运。粮食经过长途运输,损耗很大,再加上,京城的人员众多,这么点粮食,只能勉强维持京城人的口粮,所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发放到官员手里。就这样,从明成祖开始,明朝的皇帝为了弥补俸米的亏欠,他们只能想别的办法。并且,在这一方面,明朝皇帝都走得是不寻常之路。永乐年间,朝廷用苏木、胡椒等香料作为官员的工资,发放到他们手里,以弥补俸米的亏欠。苏木和胡椒都是西域进贡的物资,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很多,但是,这些东西对当时的中原人来说,却没有什么用处。香料不能吃,且不知道怎么用,官员们拿在手里只能干瞪眼,不知道怎么处理。朝廷也是荒唐,竟然把大家都不用的香料作为工资给发了。后来,大家都反对郑和下西洋,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害怕郑和又带回一堆没用的东西吧。除了用香料代替俸米发放外,朝廷还使用纸币代替俸米发放,这种方式更加害人。明朝的这种纸币贬值非常厉害,弘治年间,一千纸币只能换取三厘的银子。到了万历年间,数十万纸币也抵不上十文钱。这一时期,如果,你拿着这些纸币去商店买东西一定会被轰出来,因为,老百姓根本不认可这种纸币。官员们名义上的工资并不少,但实际拿到手的,可以花出去的,却是越来越少。到了天顺年间,朝廷的首辅就吐槽这个工资,说:“自己当月领到的工资,只能维持自己家十日的开销。”这可是一位朝廷一品大员的情况。在这里,可能大家的体会还不够深,接下来我们拿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官员的清苦。我们先拿正德年间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为例:李东阳是内阁首辅、太子太师,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入内阁十八年,可以说已经尊贵到了极点。此外,最重要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早年夭折,家里人丁很少,应该说养家的负担很轻才对。而且,李东阳并不贪财,只靠工资过日子,他的生活应该也不会很艰难。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李东阳完全没有积蓄,要想过日子,还得通过变卖自己的书画。等到他过世的时候,完全没钱去支撑葬礼的花销,只能通过自己的老同事和门生凑钱来解决。而这,就是朝廷的一品大员,全靠自己的死工资过生活的结果。纸币大量贬值,官员的实际收入只能算俸米和银两。俸米非常紧缺,银两也很少,所以,官员的俸禄很低。如果单靠死工资,肯定活不下去,还好官员们有大量的灰色收入,且他们这种收入的渠道还不少。比如:他们可以不用参加徭役,自己的土地不用缴税等。官员们有了不用缴税的优待,他们可以通过手里的权力兼并老百姓手里的土地,然后,再成为一个不用缴税的大地主。有了土地,再把那些农民雇过来帮他们种地,完全可以“坐享其成”。所以,到了嘉靖年间,朝廷的首辅徐阶就拥有土地二十万亩,其数量之多让人惊叹不已。当然,官员们除了有大量的土地外,还可以通过受贿来谋取私利,生活自然有滋有味。但是,那些正直的官员,却只能守着自己的死工资,看来也是比较的讽刺呀。参考资料:【《明史·太祖本纪》、《明史纪事本末》、《明史稿·李东阳传》】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皇帝因为反腐反得太狠而一战成名。比如雍正皇帝,因为下手太重了,以至于挂了100多年后,依然有人用尽文笔在各种文艺作品里面讽刺的。而朱元璋就更牛了,为了打击驻虫,他几乎是发挥了碳基生物所有的想象力,用尽让我们今天人看起来头皮发麻的酷刑。所以我们每次看明初打击贪官的记录时,几乎是在看一本人体破坏的技巧大全。朱元璋本身呢,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从小就从苦日子里面熬出来的,出身于底层,这就使得他更能够直接感受到贪臣污吏有多招人恨,所以后来当了皇帝后,他下手也就更狠。在洪武二年,老朱就定制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一律咔嚓。不仅如此,他还在全国的县衙里面盖了一个人皮展览馆,官员咔嚓之后呢,把它皮扒下来,塞点草进去,做成娃娃。给接任的官员起到警示的作用。到了后来,朱元璋更是下令,只要老百姓发现官员有贪污行为,就可以直接把地方官绑起来送到自己这儿,道上要是有人跟阻拦一样直接咔嚓。但在朱元璋大力的打击之下,明王朝官员的贪腐程度却并没有比其他的王朝好出多少来。那这个是为什么呢?其实明初也有很多的清官,而历史中对他们的描写都是一个字,穷。明朝初年给官员定制的俸禄啊,其实不低。根据明初文人的描述,在开国初期,按老朱定的标准,一个县令的月俸是七袋大米,差不多是100斤,按理说100斤大米给一家人吃一个月也差不多。那问题是出在了哪儿呢?这个就是在后来,官员在俸禄里面有很大的一部分被换成了其他东西,比如说宝钞,也就是纸币,朱元璋他不懂经济,所以他印起宝钞来根本就不计算通货膨胀,所以抵消给大臣的工资就不停缩水,这也就导致了明朝官员的收入普遍偏低。更可怕的是明朝200多年里。涨过工资,皇帝也知道大臣过得不好,所以对一些官员的贪腐就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再加上明朝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员挣钱的法子也越来越多,利用自己的职位强行垄断行业牟利的行为也就越来越多,最终让明朝经济出现了崩盘。自古名将如美人 不许人间见白头。
这对历史有些误读。(1)明代的俸禄很低么?不见得吧。明朝官员的俸禄,不是以银子为标准的,当然,收税也不是。注意,划重点,都是以粮食为标准的。朱元璋立国之后,俸禄几经调整,最后核定最高正一品一年1044石,一个月87石。最低从九品,一年60石,一个月5石。 一石粮在明代,重量相当于94.4公斤,也就是188斤。一品一个月收入16356斤,196272斤粮。现在哪个国家领导人,或者哪个官员,或者哪个职业的年收入可以购买近二十万斤的大米?没有吧。啊怕是最低的,一个月5石粮,也是940斤大米,折成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有几千块钱。明代的恩格尔系数,也就是收入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是远高于我们现代的,一个月相当于几千块人民币的收入,换算下来,也已经远高普通职业的收入者。俸禄就这么简单吗?当然没有,俸禄以外,还有则例优免。优免的意思,就是免税,免役。就是你当了官,可以不缴田税了,也可以不用去当差役了。赋和役,是明代朝廷主要的收入形式。这个问题还可以扩张一下,除了当官以外,举人和秀才也是都免的,因为即便不当官,也默认是备选官员了,与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样的。再注意一个问题,明代的官员,举人和秀才也是可以当的,只是当的官比较小。明代都是读书人当官,不是读书人的极少极少,而且不管什么功名,都是最低从九品开始。进士当官,第一任规定是观政,从九品,这职务很明确,就是看着别人怎么从政,然后直升七品县令的最多,还有一部分直接就是京官,各司吏员,升给事中的也不少,而且升官的速度很快,没啥错误的话,一般升个三四品不成问题,也有极少数拔尖的,再考选庶吉士,直接送到翰林院编修的也有。各不相同。举人嘛,也是从小官开始,当然,大多数不止与此,上来就是从八品的县教谕啥的大有人在,最高当到五品知府的地方官也就到头了,少有成为京官的。当的最大的就是海瑞,从二品,这是特例,凤毛鳞角。秀才可以“食廪”,应召各地学校的廪膳生员,由官府分发一定的粮食及日用品,一般能满足个人的生活所需。到了一定的年限,或者如果对功名进取绝望了,直接去当地衙门混个吏员也是有,而且还不少,不过这辈子当的官可能都不会太大,不入流,七八品也就到头了,也有选送贡院进修的,看情况。《大明会典》○十五年,诏各处学校廪膳生员、有亲老无人侍养、愿告侍亲者、听亲终复学。其累科不第、年五十以上、愿告退闲者、给与冠带荣身、仍免本身杂泛差徭凡卫学。这个话题扯的有点远,还是回头说俸禄的优免。不是上不封顶,是各有级别,京官一品,嘉靖前是优免二十丁,就是你家里有二十个人都不用去衙门当差了。嘉靖后是三十丁,田一千亩。税田一千田不用赋税,不过明代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多数不管多少亩田都不用赋税,或者交一点点意思意思。外官的标准,是京官的一半。说个题外话,家人这个概念,老有人觉得是仆役,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当官的亲戚可以免了差,或者是投献田亩,到大官家里干杂活的,跟花钱买来的仆从是不一样的。受电影电视的影响,搞得现代人觉得家人与家仆没有区别。家人、家丁、家仆的概念其实是不一样的,主要指其来源不同,在主家的身份地位也不同。除了优免,还有,皂隶银,就是雇佣长年差役的,不是一般征用民夫抬抬扛扛的那些,比如捕快,班役,吏簿。一般的情况,一个衙门用的人是当官的给,但是这个钱,是朝廷出。出多少,朝廷按定额给,过了当官的一手,再分发下去,那给多少,就不一定了。如果有盈余,就是当官的灰色收入了。皂隶银是京官地方官都有,另一项是京官比较多的,就是赏赐。皇帝隔三岔五的给点恩典,这个很多,逢年过节,皇帝生日,或者(皇帝觉得是)重大贡献的时候,都有。最后还有,养老制度。当官的老了以后退休,明朝称致仕。理论上,致仕以后是没有俸禄的。但是也有少数官员是有的。  《弁山堂别集》致仕给禄:致仕官给全俸。洪武中,兵部尚书单安仁、唐铎,嘉靖中少保礼部尚书席书给半俸者,永乐初吏部尚书张紞、户部尚书王钝、宣德中戸部尚书郭资、太仆寺卿赵昱。还有的是,辞官加秩,就是退休的时候加个一品半品的。还有,致仕加级,这很好理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这是一种荣耀,发奖状,不发奖金。总而言之,明代的官员俸禄,是比我们现代想象的,其实要多的多。(2)那么,为什么会有明代官员收入少的情况呢?其实这很少见,例子也不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瑞,因为没有贪污,所以难得吃肉,偶尔买二斤肉还被传为新闻。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明代的俸禄,虽然以大米为标准,却不是都发放大米(不然高官的大米真的吃不完,运输也困难,笑)。俸禄的发放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本色,本色的意思就是本来的实物,比如大米、大豆、苏木等等,都叫本色,是什么就发什么,也就是大米。一般是30%,不管哪一级的官员,多少的俸禄,每月只发其中的一石,这个叫月米。剩下的呢,折成银子,这叫本色银。还有,就是不定期的出现实物俸禄,这个也是本色。因为明朝征税收的不一定都是大米呀,有大豆,有贮布,甚至收水银胡麻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当然也有折银征收,张居正时代有过推行,不过仍然是不全面的折银征收,时间也极短。实物俸禄售卖市场,又有一定的损失。还有70%的俸禄呢,就是折色。折色就是各种折换,一般是折换成货币,折成银子,折成铜钱,折成钞贯,都叫折色,也都有过。所以本色折色,都有折成银子的部分,概念不要搞错。折色部分,折银没有问题,但是折银的价格就有讲究了,明朝大多按官府采购价先折成钞贯,有时会折成银,有的没有。铜钱钞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发行了,可以说一开始就有了,但是很快这东西就变得不值钱,越来越不值钱,到了景泰正统年间,基本上朝廷发行的钞,就形同废纸。可是俸禄折钞,却一直实行到明朝灭亡,到后期有把折完了钞,再折成银,价值却少了很多。所以折色的价值,与市场出入很大,这就造成官员领俸的时候有很大的损失。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有时候官员的收入就有点拮据了。另一个原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明代当官的,一般都是有一些家人,比如海瑞家里,至少有一个母亲,一妻,一妾,几个仆人,还有一个女儿(实际是有三个,均早夭),还有过两个儿子。这些人,除了海瑞以外,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仅靠他一个人的俸禄供养。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般的官员,都有一些合理合法的灰色收入,但是这个收入却不合儒家的道德标准,以海瑞的刚直,是不会去要这样的钱的。那自然跟着海瑞,是要过苦日子了,吃不上肉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3)现在,可以来回答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当官了。这也是有误读,明朝很多人想当官是真的,但不是很多人能当官。按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所说,明朝当官的人数,京官大概两千多人,地方官两万,合在一起,就是两万多人,而明代当时的人口总数,大约在一亿多,不超过两亿。按照这个比例来算,那要好几千人,才一个官。这怎么说,都不是很多人在当官。我们一般都认为,做生意要比当官来钱更多,这是因为我们生在现代,不能切身体会古代。实际上,在明朝,做生意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到了民国以前,商人的地位都不高。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而且,真正做生意的,在明朝的人口比例里面,是少之又少的。赚大钱的,人数比例又是极少,因此我们很少看到商人获利的史料,却很经常看到商人被官府苛刻的史料,比如多收关税,比如官府指定代购不给钱。比起当官来说,商人走独木桥,而当官是阳光大道。另外,官员即便都是中产阶级,其人数,也比地主少很多。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那地主是怎么来的呢?大部分当然是靠祖上遗产,数代人经营积聚,少部分是有权有势以后,才有了土地积累,然后成为地主。一句话,绝大多数的地主,要么是自己先做了官,要么是祖上做了官,才成为地主的。总结一句话,你要成为明朝的中产阶级,那就要先当个官,或者祖上当了官。所以,“书中自有黄金玉”。还有,当官也好,读书人也好,社会地位高啊。这个不用怀疑,中了秀才,就可以见官不用跪(这中说法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史料上我是没有看到的,希望有人可以补充)。中了举人,就可以连带家人优免赋税及差役。中了进士更不用说了,乡里都恨不能挂一个大大的招牌显摆一下。只要读书有所进取,中了任何功名,那就是光宗耀祖,家里人也跟着鸡犬升天了,更不用说这些人以后高官厚禄。而且读书人比例少,连秀才都是稀缺资源,哪怕连秀才都中不了的,在乡里都很稀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读书不是当官唯一的道路。生个女儿选进宫去,一旦跟皇帝成了亲戚,就马上有官可做,有爵位可封。或者象魏忠贤那样,割了卵蛋,进宫混出名堂,那也是官,内官。如果身在军伍,建立战功,也能升官。还有,跟高官拉关系,或成为亲戚,营私舞弊,也可能混个官。(4)以上,我们都是可以摆在台面上的理由,还有不可以摆在台面上的,或者看不到的东西。当官可以贪污啊。严嵩,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东西写成的目录都可以编一本厚厚的书。魏忠贤的走狗李永贞(这个也是官,司礼秉笔,魏忠贤掌家,明朝称为内官)都能抄出二十九万两银子。崇祯朝一个巡盐的御史高捷,一次性就可以贪污二十一万两银子。到明朝破国的时候,仅一个北京城,就抄出七千万两银子,这里面90%都是从官员(不管是勋戚侯家,还是阉人太监,都是官)身上抄出来的,仅有10%是来自富商。毛奇龄《后鉴录》:“(大顺军)进拷索银七千万两,侯家什三,阉人什四,宫眷什二,估商什一,余宫中内帑金银器具以及鼎耳门环钿丝装嵌,剔剥殆遍,不及十万。贼声言得自内帑,恶拷索名也。”所以,我们仅靠想象,以为明朝的俸禄很低,就很难理解明代全民对做官这条道路趋之若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工资为什么那么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